看这部电影其实是因为片慌,然后上贴吧看到有人在推荐才看的,总体来说没有太惊艳。
一开始的女主被追杀,到后来的反转,反转再反转,以至于真的到最后的杀戮了我都是觉得是他们的boss将那些面具杀人狂派来的(后来有提到内奸才猜是艾比)。
其实真心吐槽,反转太多了会导致观众在后来会想到下一个翻转,导致审美疲劳啊。
其次来说,演员的演技真的是很重要,一开始的罗翰杀人,漫无目的地乱砍一通。
到女主的醒悟,奋起反抗。
其实稍微仔细想一下就能轻易猜到后来情节的发展。
剧情上面,女主在知道真相后,动不动一句“艾比呢,艾比在哪里”,是丝毫都不在意其他同事了吗。
男女主到处地跑,到处地看到自己的同事被杀掉,还是一句“艾比呢”,我为他们的同事感到心塞。
男主在一开始看到自己的一个同事被杀,已经是猜到有内奸,但是就那么一句,后来就是毫无发展。
从头到尾,一路猜到尾,心也是很累。
但是不管怎么样,不得不说,能把局中局中局运用进来其实已经算是一部剧情不错的片子了,如果导演能在演员的词句和演技上再加修改可能会更加好,但是对于我来说,撑死只能算是一般。
在艾比被抓其他人都死掉的时候我就知道艾比有问题,联想到他们在化妆间的电影26分钟的时候她在玩Pad和别人发了一句话“我得走了就要开始了”,其实早就是给面具组织通风报信了,细心的观众肯定能回想起来这个细节,第二整个团队只有一个艾比是新加入的,也就是唯一存活的幸存者,面具团伙每次都是全部当场杀死,带着一个艾比搞活埋?
当男主说出肯定有内奸那个时候就已经百分之百是艾比了,因为此时就他们3个人活着,奸细不可能提醒女主,还有很多细节交代前面也有很多人说了。
既没有给出女主角和卧底的结局,也没有说明杀人节目的动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前面大部分都很不错,情节很顺畅,尤其是设计那个多级反转,看似是恶搞前来应聘的保安,实则是恶搞女主那一段设置的蛮精彩的,但是通过女主求救时候跟大家对话时暧昧拖延的态度,还有一个又一个同事死的过于轻易猜出来可能是恶搞女主的,然后女主一改锥扎穿保安手的时候,是彻底猜出来了。
后面面具人的加入确实增加了精彩程度,最大的败笔就是最后的结局,正常人迫不得已二选一,男友和同事,肯定是选对象啊,为什么会选一个跟他毫无关系的同事小女孩?
而且之前女主和男主深陷危机的时候,女主还奋不顾身,反复强调要回去找小女孩,但是关键之前的剧情并没有显示出他们有什么深厚情,最多就是同事关系而已,这里怎么也说不通?
最后在车上,女主他们逃走的时候,对于小女孩冷漠的态度看出来,可能她确实不简单。
其实可以拍成一个系列,下一部看小女孩怎么作妖?
但感觉面具人们反复无常,估计一个不痛快,把她杀了也很正常。
所以是男女主的公司雇佣面具人们来对他们进行屠杀吗?
那这也太离谱了,就为了拍了一个片子,要杀那么多人,才能挣多少钱?
警察都是干啥吃的?
这个套路 其实看前面前面猜到了中间的套路 知道艾玛被整了 中间另一个反转套路出来的时候 就猜到了谁在装了 尤其是被杀的一个面具人是个小孩 然后小女孩没被当场弄死而是被掳走了 另外其实影片前面有个细节已经为后面面具怪胎的出现留下伏笔了,就是艾玛去小女孩被园丁杀害现场以后逃窜的路上问男友她在哪儿,男友说看不到她,可是艾玛说那里明明有个摄像头,所以,面具怪胎在房间里也布置了另一套摄像头,一直在拍摄他们
首先三个反转大家都能看出来,分别是女主被耍,面具人加入,艾比是面具人内应。
就说最后吧,关于艾比虽然是内应,但是她真的知情面具人杀人吗?
因为在杀和她一起的胖子之前她已经被提前拖走了,所以她可能不知道面具人真杀人了。
我认为艾比虽然是作为面具人的内应,但她知不知道面具人参与了杀人,其实我们真的不能确定(具体分析在下文)。
再分析一下女主,不管艾比是不知情还是知情,女主可能最后瞥摄像头是偶然,然后才促成她思考艾比是内应,但又有可能是全程女主才是那个一直演戏的人,结尾两人在车上就是开始着手和面具人一起整艾比的新开始,那到底是那种情况呢?
(看下文分析)关于男主,他肯定是完全不知情的,最后肯定被火烧死,这个我不想过多分析(台词可以分析出)好了再回头解决之前问题并且提出新问题。
关于女主是全程演戏的人,其实是我们多想了,因为最开始她就说了要辞职,说明她是真的厌恶这种整人方式,其实剧情介绍里也说了这一点……所以这里我们是过度分析了,若导演可以再穿插一些镜头改变成我们所脑补的剧情,这片子绝对值8分以上,可惜导演没有观众"聪明"。
再关于结尾,在已经分析出男女主都是不知情的前提下,最后在车上的女主和艾比两个人其实都已经摆脱了面具人的束缚,而且排除了女主知情,那么她看到摄像头就是纯属偶然的发现,可是艾比是否知情面具人参与杀人不得而知,以下分三个结局讨论。
情况一:"女主偶然的发现摄像头"不在面具人的掌控和计划中,只是用来录像用的,假设艾比是知情的,因此可以推测面具人和艾比串通安排在车上杀掉女主,但是女主却偶然地发现了摄像头,则两人的战争就已经没有按照面具人的剧本了,但这场拼又何尝不是一个吸引人的场面呢?
情况二:艾比不知情,这么大个摄像头装在这么显眼的位置就是面具人故意安装在那让女主看到的,这时候,艾比显然成为了牺牲品,女主会将艾比杀死,且在面具人的剧本之内。
情况三:艾比知情,摄像头同"情况二"一样,故意让女主看到好让女主和艾比互相厮杀,这时候显然艾比也一样被面具人出卖了,但是结局和"情况一"是一样的的,相互厮杀,不同的是这种厮杀是在面具人的剧本之内的。
(这里需要排除一种情况,女主偶然发现摄像头,并且艾比不知情面具人杀了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话两个人都不在面具人的掌控之内,无法确保两人动手,则摄像头无意义)情况二和情况三都有一个共同点:只要面具人是故意让女主看到摄像头的话并且就能确定女主可以发现摄像头,艾比就一定被出卖了,并且是在面具人的剧本内。
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两人上车后,艾比全程是往窗户外面看的,即使是女主发现了摄像头后,其实这个镜头导演或许就是想告诉观众艾比可能压根不知情面具人参与了杀人,但关于这一点导演没有通过其他细节更加细化地告知观众这一点,因此这也只能成为一种猜测。
总之导演的细节功底还不太成熟,但剧情的构思非常巧妙,狗血的剧情就不讨论了,这种环环相扣的剧情一般都较为狗血。
如果真要使剧情更加复杂和反转,其实就可以从女主下手,应该去掉最开始女主说她厌烦这种吓人手段和辞职的提出,并且有一些镜头说明艾比是通过女主请来的,这样女主就能够变成压轴大戏。
唯一有个不合理的情节,女主在开始被耍的时候,以为被请来的人杀了人,她还拿一个没用的螺丝刀状武器过去了又逃走有点傻逼。
在吐槽一下,这面具人估计十有八九就是致敬电锯惊魂,特别是让女主二选一那里,那说话的方式和语气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模仿竖锯。
故事的理解大家都说的很好了,我就不说了。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女主干掉了一个面具人,拉下面具时,男主在后面说:“他还是一个孩子”。
而作为内奸的艾比也是一个孩子。
女主选择救谁的那一场戏其实是一场讽刺戏。
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是孩子是弱者,遇到灾难时,男人应该主动献身,优先保护孩子,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
但是就是我们认为“天真无邪”的这些孩子,却干出了成年人都不敢做的恐怖事。
然后就算他们被抓了,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
女主不是boss,她是被这群熊孩子欺骗了。
相信其他面具的后面也都是熊孩子。
还有他们的观众是更多的熊孩子,证据就是前面男主和老板娘那场关于收视率的争论。
导演想要表达的并不只是娱乐人道德底线的问题,还有未成年犯罪的问题。
前面拍的还行,不过剧情都在意料之中,血腥值也低于预期,以为会有虐杀结果基本都是秒杀,后半段一度让我以为剧情还会再反转:实际上男主才是被整的那个,女主只是配合老板演了一个戏中戏,因为男女主的行为到最后已经完全不合逻辑了。
首先他们并不是在什么孤岛或是地洞等密闭空间里,想跑随时可以跑掉,其次敌众我寡且没有枪,回去救人肯定是一起送死,结果最大的反转就是没有反转,他们真的圣母到回去送死了。
最蠢的是前面男主明明说他们之中肯定有个内应,而这时候死的只剩下男女主和刚加入的妹子了,编剧故意让男主突然失忆,再强化女主的不要命圣母光环,搞出这么个蠢b结局,估计导演还以为自己的结局很聪明很震撼呢😅还不如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拍,把黑色幽默进行到底,不会玩悬疑就别学人家搞什么惊天大反转了。
计中计中计的电影,要拍好不容易,这个算是经典之作。
悬疑性质不错。
不是单纯的暴力片子,在交代如果各种计中计中计过度得很好。
也反映了无论多好的计划,都有出错机会。
可能你的计划,只是别人计划的一部分。
也反映了,时代变迁,电视不再有很多人看,大家都看网上节目。
有可能女主管是整个事情的主谋,她不认同男主的守旧政策,她认为要转型为互联网的方向。
但她也深知,这班人,不能适应,也没有能力去改变现状。
然后女主管就说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拍多一集恐吓节目,然后再联系真实杀人节目的面具组织,杀了他们,这样女主管就可以干脆把他们全部换掉。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没有人可以对抗,片中也反映一个这样的想法。
本人不学医,一直听说医学院学生会诟病恐怖片拍的太假。
作为一名恐怖片爱好者,表示感觉还好,这些年无论是番茄酱、红药水还是咳嗽糖浆片也看了不少,表示都能接受不一定非要那么真实。
看着面包虫在硅胶肉上爬来爬去,搞得我没事都愿意拿着家里喂鸟的面包虫端详,想着是不是也能拍点什么出来。
恐怖片导演总是要变着方的让道具更真实,让喷血更花式让来迎合大众愈发难以满足的胃口,真的还满敬业的!
不过看了这部片子倒是让我觉得,其实演员倒在地上,流出番茄酱也挺好。
观众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就跟买了贵的包不会再想买便宜的一样(血泪史),当电影过于真实了,人们下一步会追求的是什么。。。
有点不敢想。
在VR越来越发达的现在,越来越真实的虚拟世界会不会让我们模糊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让我们把无所谓的态度从虚拟带到现实,让我们内心黑暗的角落也现实中爆发。。。
所以假一点也蛮好。
我相信自己只是有点小的creepy,喜欢时不时刺激一下自己麻木的神经,一部番茄酱片让我可以吃着薯条抖着脚愉快度过2小时已足够。
看完片子我们依然是胸前领巾飘扬的好少年!
反转太多有点无聊
循《深夜秀》来补前作,短小精悍爽感十足,很擅长在小成本中尽力放大恐怖创意的一对导演,但在《摄影机不要停!》面前还是降维被打击的
这片可以一看。但是我之所打两星正是影片所嘲讽的导演你也是被自作聪明打败了。
又搞笑又恐怖的佳作,几次反转都在意料之中,血浆和杀戮都很到位,然而真正吸引人的,是它对电视人盲目追求收视率的反思、以及观众日益疯狂追求刺激的反嗜。特别是揭开其中一个面具人的面具后,露出一个孩子的面孔,熟悉恐怖片节奏的观众丝毫不会吃惊。在奇葩视频和直播可以挣钱的现实里,这样残忍的故事离我们远吗。
结局烂到我发笑
开篇很有鬼片感觉,中部反转成为恶搞人的节目,后面又反转来了个精神病杀人魔,又反转结果是剧组请来恶搞女主的,又反转,面具怪们加入成了真人杀,脑残的地方,男女主拿着手机就不造先报警...总体挺不错.
恐怖真人秀这个想法很赞,前半段很棒,但后面我一直期待能有一个大反转结果只是简单的屠杀,前面已经猜到最后叛徒是谁了。演神经病的那个演技最棒,够血腥,其实可以拍的更好。
???
今年豆瓣评分排名前十的恐怖片里最让我失望的就是这部,讽刺和反转都很无力,高潮欠奉,被美恐六甩下几条街。唯一可看的就是女主都复古装扮,让我想起洛基恐怖秀里的甜美的苏珊萨兰登,表演也很有B级范儿,满足我的恶趣味。
适合下饭
开头像低配版《林中小屋》,中间戏中戏,人人都是影帝。最后来个小反转,蛮有意思的。
别惹熊孩子
这他妈喜剧片吧,节奏太快了,压根没有恐怖氛围。逻辑解释的不够清楚。
可以再明显一点
满足了恐怖片受众最基础的追求:一点惊吓,氛围勉强到位就行,情节勉强说得通就行,来一点猜测的乐趣就更好了。
前2/3不错,虽然两次反转都在意料之中,但观感还是不错的。另外精神病大哥演得真好。最后一段崩了,女主好像有什么大病非要救刚认识几天的女孩,合着相处多年的同事就不重要呗。后来发现同事全挂了,就剩女孩一人,摆明了她就是mole。但男女主好像忘了这事,继续救女孩,结果把自己玩死😓其实你俩只要跑路就行了。
一般般
澳大利亚电影《恐吓运动》评分5.9,没有感到很恐怖,倒是一看开头前十分钟,基本上就知道过程,已猜到结尾了。最精彩的一句评论是“演员普遍演技差,实在猜不出到底谁再装”
2017.2 想法不错 女主太圣母
这片牛逼之处在于,我知道他一点也不吓人,还是愿意装作被吓到了,我知道这个局是怎样的,计中计是怎样的,都在意料之中,还是愿意津津有味地看下去。这就厉害了我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