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尔玛
National Theatre Live: Yerma
导演:西蒙·斯通
主演:比莉·派佩,Maureen Beattie,布伦丹·考威尔,约翰·麦克米兰,Charlotte Randle,Thalissa Teixeira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故事发生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都市伦敦,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女记者耶尔玛(比莉·派佩 Billie Piper 饰)和丈夫约翰(布伦丹·考威尔 Brendan Cowell 饰)过着看似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这场婚姻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早已经千疮百孔了。耶尔玛非常想要一个孩子,可是,约翰无法令她怀孕,这是她痛苦的根源,两人..详细 >
Young Vic再度证明这里是见证戏剧神奇的地方。大家应当停止在当代剧场里寻找人物和动机,当代剧场的功能在于创造能引起观众反思的画面。叶尔玛最终还是成了一位母亲,在她不孕的子宫里流出了鲜血。这出成功的改编剧让人反思:在当今的语境下,母亲的意义为何。
西蒙·斯通
怎有BP这样俊俏的美女
并不能欣赏这版改编……说实话,洛的原作改成中国当代底层都比改成伦敦当代中产像话,改编时将阶级向上抬很可能造成原有痛苦的淡化、表面化,而且这种将女主角最终变成一个类似精神疾病样本般不可理解的对象的视角未免太直男了吧!
Billie的表演何止惊艳形容,张弛有度,代入感十足
过誉。有些章节预示太明显,时间跨度如此大,人物特写如此多,和电影的区别在哪里?用玻璃房和简单布景展示场景变化很聪明地节约成本,但并没有get到这个封闭空间的意味。换幕音乐太可怕了,听到人精神崩溃,感觉再听下去影院会有人发疯。女主长得太像龙母…并不觉得是讨论女权,完全不能理解女主…
前面的build up我跟Gen Z下属一样困惑并默默骂fuck it,然后Chapter Six到结尾物理上被发疯场景的声光设计和火力全开的BP震住。以生孩子的执念为动机的戏是很难relate的,Simon Stone改疯女人戏真有一手。
四星半,加上Piper的演出就给五星吧。一部创作于1930年代,故事设定于西班牙农村,甚至还带有一些基督教条元素的作品,能被改编成如此水平,实属难能可贵。同样是描写婚姻悲剧的作品,我更喜欢NT版的”Hedda Gabler”。本作感觉上差了一口气,但是又说不出差在什么地方,或许是关于Desire to have child这个motif过于具体,一不留神就容易变成狗血的肥皂剧了
女主神了
补充了现场看不到的细节。BP姐太适合演破碎的角色了
简直是一剂提人清醒的毒药 婚育与否的人看了都应该背脊发凉吧 布景和音乐好棒 所有人都来来去去 只有她一个人由始至终都困住自己
最后太惊悚了
日子过着过着就容易把自己卡住
两星半,不太有原作那味。后半段看得人比较疲倦(。)
为什么不杀了老公再自杀。喜欢John。可以做得更戏剧更彻底。为什么执念生孩子只在吵架中点寥寥几句,完全可以依托于blogger身份多重build up。
撕裂的、偏执的、密不透风的、爱与温柔也无法化解的,巨大的痛苦。
之前马强的桥头风景也是young Vic的,基本没有什么布局,第一次看还以为只针对此剧。看到yerma才发现,这可能就是young Vic的style吧,布局道具很少,演员自己发挥的空间很大。上次的桥头和这次的yerma看的都很畅快!!爽!!
精神紧绷 本来还犹豫快节奏会不会不能够理解女主的执念 但是越到后面节奏越快越是被带进她的情绪里 在我还有脑子想其他事情的时候 我感叹女主好像胡杏儿 ex 好像陈豪
能把加西亚·洛尔卡的西班牙三部曲移植到当代伦敦网红女博主身上,这个设定我是服的,舞台惊艳,比莉·派佩狂揽6个最佳女主实至名归
“你的文章突然就像Lena Dunham跟川普介绍排毒果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