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上一季更多是在交代五美每个人遭遇的困境,这一季则酣畅淋漓了很多,我愿称之为“五美复仇季”,每个人都有高光时刻,看着就一个字,爽!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叶蓁蓁当众拒绝饭局的段落。
在职场上,女性好像总要面对这些令人不舒服的要求,甚至被默认为潜在的性别价值,就连我这种自由工作者也被迫参加了不少这种饭局,虽然不情愿,但是一次也没敢拒绝过,毕竟有时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但是,叶蓁蓁却替我说出了那些心里话,看着她当众拒绝饭局的时候,反问“你敢把这种破事儿大声说出来么”,真的非常解气!
解气之余又在思考,有时候环境的恶化也在于受害者的“沉默”,如果反抗的声音大一点,肆无忌惮的人会不会少一点,这种不合理的要求是不是也会越来越少?
在一个经常有荤段子出现的群里浅试了一下,效果显著,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是需要建立的,一味忍着反而得寸进尺。
最令我意外的就是朱姐怼人那一段。
向来22楼看着最稳重的朱姐,在大家面前永远是知心大姐姐的形象,平和稳定的情绪让人舒服,总能在很多时候给出最靠谱的建议。
但是,看到第六集我才发现,原来朱姐也是怼人好手,或许是她说了自己羡慕余初晖后的一点自我改变吧。
看到李其行妈妈来找Lucy打算用钱了事终于没忍住,一顿嘴炮输出,可以说是实力惊人,看着李其行妈毫无还口之力的样子,一整个就是神清气爽!
没想到朱姐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真要怼起人来完全不输余初晖。
讲真本来就对这种施暴者家庭没好感+李其行妈妈的迷之操作和有钱就能平息事情的优越感,我拳头都硬了,听完朱姐的话,完全消气了,这段就应该发给对受害者有偏见的人,建议ta们反复观看,最好是能骂醒这批人最好。
最让我佩服的是余初晖和Lucy。
余初晖年纪虽小,却清醒又通透,工作上合理维权,整顿职场,带着团队跳槽到更好的公司,生活中要应付糟心的原生家庭,帮妈妈拜托爸爸的控制。
该说不说,我真的很佩服她的嘴炮能力,感觉永远不会吃亏。
Lucy则是直面魔鬼的勇气,不管怎样都会抗争到底的这份决心和勇气非常人能有,坏人受不到制裁、好人终究会再受伤害,真希望生活里这样的人多一些。
而且我发现,女生会拳击真的很不错,既能锻炼身体还能用来防身,每次看到22楼在“一致对外”的时候都要默默上来问一句“需要打手吗”,就连总在找事的李其行母亲知道Lucy学过拳击后都被吓得落荒而逃不敢再轻举妄动,看得爽死了!
不得不说,这一季精准拿捏了我的爽点,22楼每个人都有点子高光在的,就连何悯鸿都敢当众提出辞职,这是多少社畜都干不来的事儿!
每天上班已经让人很疲倦了,回了家就想看一些没那么严肃的东西。
看到五美又是整顿职场又是拒绝饭局又是怒怼恶人的,我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好像那些生活里的不爽和郁闷都随着剧集发泄出来了,提神醒脑真解气啊!
看mbti性格,更像isfj。
像她这样家教很好,又被保护的太好,没有吃过亏的样子,出身社会确实太容易被拿捏,除非进体制内,社会上基本被啃的毛都不剩。
想真正培养出社会思维,得先脱一层皮才行,前提是不会一次性玩死…比如遇到Lucy那样的灭顶之灾。
要是找个男人遮风避雨,然后男女分工,其实是不错的选择。
这种选择,也是中国普通家庭组合中的一种,两人关系也是互相捧着,举案齐眉,不是不行。
只是怕后半生变数而已…比如像戴维家,又是基本团灭。
要是爸妈健在,留下财产根基,情势不利,还是能有娘家人撑腰。
只是所有这些,都像在赌别人人品。
她后面的命运因为强烈依赖于戚牧,万一人家真出轨,你一小白兔,在经济社会,人家一翻脸,没有根基的人,道德很难约束,又财政权在手…大家死活“救”她,属实有些不尊重他人命运…只会弄得信任消失,怨恨怀心。
吓得我已经不敢看第五部了
很难看到这么深刻揭露女性真实社会地位的电视剧,虽然部分情节设计狗血不让人喜欢,但是也不能磨灭这部剧的闪光点。
朱姐最后终于跟弟弟喊出那句”老子不干了!
”的时候,真的让人感慨万分。
虽然个人不喜欢戴维这个角色,但是戴维他爸在关于婆媳(恶性循环)关系相处的一段话真的很精辟。
还有比较感慨的点就是余初辉她爸打她舅那段,窝囊废的一时情绪爆发和那夜余初辉的坐立难安,让人心疼不已。
然后就是可恶可恨的何敏鸿,算是刷新了我对恋爱脑的认知,顶级被PUA大师。
从一开始的恨铁不成钢到之后转变心态巴不得她受苦,再到现在看到她遭遇作为一个女人最可能被道德绑架的不可承受之苦,我还是免不住生气,她被凶被迫做家务后居然还能被戚牧的一点点蝇头小利哄好、幸福得满面红光,就更令人恼火了。
有人说,余初辉她妈就是老了以后的何敏鸿,感觉很有道理,但这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的真实相处情况,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蓁蓁一样家里有矿,完全不用担心世俗的压力。
对于露西有人说她这一季太冷漠了,我却觉得这恰好就是她自己,和前一部人设不矛盾,反而很恰和。
人和人之间有安全距离,对于拎不清和不熟的人,最重要的是对方乐意。
一个滴水不漏,一个没头脑还不高兴旅行返回后,又有了大把时间可以追剧,先是把狂飙追完,后面又追欢乐颂4,这里主要说说欢乐颂4。
除了一个人,其他人都给我一种爽剧的感觉,就是个个眼疾嘴快,据理力争,不被动吃亏的当代独立女性形象溢出荧屏。
话说,我怎么那么喜欢品评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em......可能身边的独立女性比较多吧。
之前欢乐颂3的时候,也是这帮人,也是这些人的故事,我曾说,张佳宁饰演的朱喆角色讨巧,但确实是个性格完美的角色,无论是面对竞争者的抹黑,还是仇家的投诉,抑或是老家那帮白眼狼的斥责,面对种种威胁,她都能独当一面的对付,还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多是由于自己出社会早,摸排滚打混出的经验和心理素质。
面对同屋的小妹,她虽然和何悯鸿不对付,但她的边界感还是很强的,什么该说,说到什么程度,什么不要管,全都拎得清。
我记得有这么几个桥段,我印象深刻,之前何悯鸿被逼辞职,朱喆她们发长微博,驳斥公司,并一一列举何领导的种种不良勾当,给何悯鸿树立了一个典型的职场小白,是如何被人下套背锅的素人人设,逼迫何领导上门道歉,请回何悯鸿,朱喆则扮成何的表姐,跟对方周旋,对方终于答应给不小一笔钱来消灾,只是这何悯鸿自恃清高,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去上班,并发道歉声明为公司挽回声誉,这次公司的危机公关算是结束在何悯鸿手里了。
还有,Lucy将李勋送进监狱后,李其行的妈上门威胁,本来是李妈一直在那说Lucy,结果,朱喆忽然冲到前面,怼得李妈一言不发,只好走人,那段怼人的话真是绵里藏针,针针见血。
包括她弟弟耍无赖的堵在她上班路上,想让她出丑跟妥协,结果她说,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老朱家的命根子是怎么啃老,捎带坑姐的,同事见状纷纷避而不闻,她弟说,经理了不起啊,她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她弟又说,你不管我,就是不管爸妈,就是不孝,她说,爹妈养了她十六年,她养了弟弟和妹妹十七年,还每月给爸妈寄钱,如果他说不孝,她说老子还够了,老子不干了,虽有点心酸,但感慨她的决绝。
还有一段,是何悯鸿爸妈把何从戚牧家迷晕后抬回自己家,让朱喆帮忙告知戚牧一下,家里只有他那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母亲一个人,恐有危险。
朱喆并没有说是谁说的,而是打电话告知戚牧,有人发短信给她说何悯鸿回家了,现在只有戚牧老母亲一个人在家,至于是谁发的,她也不知道。
她既传递了这个消息,又不连累何家或是别家。
如果说朱喆做事是滴水不漏,那何悯鸿就是没头脑还不高兴。
从欢乐颂3开始,她就喜欢道德绑架,到了4,她就自己被pua了,这从这一季新出现的角色戚牧开始,戚牧是一位心机颇重的中年大叔,事业也算有成,但却有过两段婚姻,一段有孩子,另一段闪婚闪离。
他本来想通过朱喆认识更多年富力强,没有家庭负担的小姑娘,却在送朱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何悯鸿,不知道是见人识广,还是一种缘分,他迅速加了何的微信,然后开始他对何的精神控制之路。
最开始他给何介绍了一份文案事务,其实何并没有接触过同类题材,也就写的主客体不分,然后戚牧开始指导她,给她讲怎么改,最后何拿到了1000块的稿费,瞬间在自己最低谷的时候找到了知己或领路人。
而进一步的信任是建立在戚牧让何悯鸿管理自己的甜品小店的流水上。
可是这期间,他们都约会在一个汉堡店,每次都吃汉堡,但何毫无怨言,这让戚牧看出了何不是物质女孩,这更加符合他的择偶要求。
这个时候,他开始对何洗脑,告诉何朱喆可能嫉妒何跟自己好,还说什么知人知面不知心,之前,何还是只对阿初不对付,现在好像也觉得朱喆不对付了,像朱喆每次都是好心提点,却被何说成诡探隐私,龌龊等。
原来要好的蓁蓁,也因为与颜正义的泛海记评论区长篇评论而引得戴维(泛海记的真实作者,也是蓁蓁的男朋友)愤慨,于是毫不留情的还击回去了。
原来,这个评论是泛海记的主编找何来写的,想炒作流量,这倒好,她这么一查,发现颜正义跟风露清蝉(何悯鸿的网名)住同一楼层,她能知道,何悯鸿也在戚牧的分析引导下得出了颜正义(蓁蓁的网名)就是泛海记的作者,于是她觉得蓁蓁怎么能写那些话那诋毁她呢,她还认为她的评论只是为了纠正泛海记作者的错误,是合乎道义的,但她没想过,一是她先不顾情分的一顿批判,别人出来正当防卫都不可以了吗,还又上升到道德正义层面,况且,这个颜正义非蓁蓁。
这个何悯鸿,真是蠢到没朋友啊。
她现在真的没有朋友了,阿初早不对付,朱姐也好似自己的情敌,蓁蓁成了两面三刀的坏人,而Lucy根本不跟她打交道。
甚至于22楼单独建立了一个群,一个没有她的群,他们在里面偶尔也会聊到何悯鸿,但是都是无可救药的感觉。
她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无法与她们同一屋檐下了,也是想搬出去。
她父母知道她跟戚牧的事后,觉得有些不妥,迅速赶来想劝女儿迷途知返。
结果就算一两次他们把女儿弄回老家,没收身份证,甚至关掉网络,反锁家门。
她都没趁机反省一下,而是觉得父母不理解她的爱情。
我的妈呀,这什么爱情啊。
戚牧就是要找个免费的保姆啊。
何悯鸿在跟戚牧一次出差回来以后就发现自己怀孕了,然后戚牧想把她接到自己出租屋里,反正何悯鸿也在22楼呆不下去了。
当何的父母赶来想要阻止他带走自己女儿时,询问戚牧的收入还有想去看看出租屋的情况,可能是自觉居住条件太差,更怕他们发现他有个老年痴呆的母亲,他含糊其词,被保姆一个电话叫回家了。
处理完家里事,他还想拐走何悯鸿,于是两人里应外合,瞒着何的父母,准备偷偷走了。
谁知还是被发现了,父母极力拉住女儿,发现女儿居然学会了撒谎,然后一路跟戚牧私奔了。
到了戚牧的出租屋,她也感觉到这是个老破小,但是她不物质啊,还念叨有情水暖饱,但是家里这个保姆齐阿姨不简单啊,一来就给了个下马威,大意是多一个人要多多少事,要求加工资,何看戚牧也没表态,于是圣母般的说到,我可以做。
这正中了戚牧的下怀。
何虽然笨,但还不算懒。
一大早将床单窗帘等等都洗了个遍,最后洗衣机都洗坏了,这下戚牧的嘴脸终于暴露了,对她指手画脚,说她好心办坏事。
保姆还将戚牧母亲的棉裤塞给何悯鸿,说平时都是洗衣机洗,你这把洗衣机弄坏了,这又等着换,何手洗吧。
一边塞给她,一边还念叨着,你不是个人才,你是人才多个二,天才啊。
戚牧叫来物业处理完停电的事后,看见何在那洗东西,一摸,怎么冰凉,于是演起戏来,说到,你是孕妇,怎么能用冷水呢?
何委屈又觉温暖的哭了。
后面的操作就更顺利了。
先是叫何悯鸿不要去干涉齐阿姨做事,而是多看,多记,多思,这不明摆着将她向一个保姆的方向去培养吗?
他还告诉何说,这保姆是外人,再怎么也不大放心,有她在,盯着,他就放心多了,还叫她收集保姆的证据。
有一天早上,何悯鸿见戚牧母亲一直不醒,自己也一直吃不了饭,就使劲叫,也不醒,问保姆,保姆说不知道,她就怀疑保姆给老人吃了安眠药。
于是她正义的圣母情结又来了,她质问保姆,保姆当然不承认,因为人家也并没有做,保姆打电话给戚牧,叫他结工资走人。
戚牧正是抓住了所有人的心,保姆在哪干不是干,干的开心就继续,干的不开心就走人,只是这次走人,算辞职,没有补贴。
保姆走后,戚牧又对何引导,说这次这个事,你是要负主要责任的,这新保姆要找,但合适的不那么好找,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在道德的捆绑下,她一手揽下所有责任,觉得接下来的家务都该自己做,戚母也该自己照顾。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为自己的眼瞎买单,气的她父母,直接想断绝关系。
她要真觉得眼瞎,倒还醒了,问题,她只是觉得别人觉得她眼瞎。
生活中是不是有这种人,没有理由或缺乏判断力,但却感到不满或生气?
《欢乐颂》归来!
不过才半年光景,口碑奇差、豆瓣网评分仅4.8分的女性群像剧《欢乐颂3》又迎来了新一季的开播,欢乐颂小区22楼5个女孩的故事在《欢乐颂4》里被延续。
这个由原班人马带来的故事,除了将上一季的“抓马”剧情无缝衔接下来,还完美继承了上一季的“烂口碑”,而留给人的观感也只余:奇葩的人设,更奇葩;狗血的桥段,更狗血。
《欢乐颂4》依旧主打的是现实主义与girls help girls的女性友谊。
首先,曾经布满上一季的各种社会热点话题,仍然充斥着《欢乐颂4》—— 方芷衡对抗“职场性骚扰”,终于让伤害自己和多名女孩的李勋落网,但李太太却不依不饶,花式上演复仇戏码;叶蓁蓁在工作中,仍然要面对同事对自己能力的质疑和在情感关系上的抹黑、臆测;余初晖日常努力上进,还是无法摆脱亲生父亲对母亲和自己的家暴和“吸血”;朱喆看似平静的生活,总会时常冒出如同“吸血鬼”般的父母、弟弟、妹妹的影子;“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喜欢道德绑架他人的何悯鸿,仍然在职场里“横冲直撞”,遇到pua自己的男性痛不自知,还辜负一众室友、邻居的好意…… 原生家庭的持续伤害、职场的各种潜规则、如黑洞一样不断吞噬自己的亲情关系、现实生活中女性遭遇的歧视、偏见与不公平待遇……《欢乐颂4》将视角聚焦于未婚女性,将她们在职场、感情、生活等方面的痛苦与困境“书写”了遍,可是,作为一个曾经火爆一时的大热Ip,经历了7年时光迭变,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对女性议题的探讨,都没有丝毫延展、突破与创新—— 依旧是,将琐碎的日常生活作为剖面,以五位各具特色的女性为缩影探讨女性困境。
五个似乎很有代表性的年轻女性,每个人的生活都体现了一个群体之痛。
“你要是没有本事给我养老送终,你干嘛养我,是你害了我!
”……这是朱喆的弟弟,对供养自己上大学为整个家庭奉献17年的姐姐所吼出的恶言。
“我要你每月给我5000的赡养费,还要给我找个保姆”……这是余初晖总是家暴她母亲的“渣爹”,当街暴打她后无视她真实生活状况对其提出的无理要求,耍无赖时犹如《都挺好》里的奇葩父亲“苏大强”附身,只不过他的渣更甚之,直接秀到渣之下线击穿“地表”。
“谁知道不是她们自己找上门的,哼,什么职业女性!
”……这是李勋太太,明知是自己丈夫犯下的罪恶,却对方芷衡和其他受害者进行的恶毒指摘,不仅如此,她还对方芷衡进行跟踪,试图反击、复仇。
而叶蓁蓁怒怼同事要求其陪酒,何悯鸿作为自私的“天真派”情商与智商都不如“小孩子”的桥段也是让人瞠目结舌。
强台词、强情节、强冲突,的确够戏剧化,也确实有那么一瞬间让旁观者恨到“咬牙切齿”,可是,除了让人能够感慨一个人到底可以无耻到何种地步,人性到底能够黑暗到何种程度,以及世界上真有如何悯鸿一样“愚蠢”的人?
还有更具备讨论意义的深度思考吗?
并没有。
她们每个人的境遇,几乎都能在第一季和第二季中找到相似的范本——叶蓁蓁的困境,人们可以在当初因为空降而被他人议论是“总裁情人”的霸道女总裁安迪身上找到;何悯鸿的“傻白甜”,可以在“恋爱脑”的邱莹莹身上找到;朱喆与余初晖从原生家庭中获得的伤害可以从樊胜美的身上找到;方芷衡冷漠外表下的强势,可以在怒怼世界的曲筱绡身上找到……至于每个人的命运走向,也似乎是一镜到底的清晰,从开始就已能预料到她们的蜕变结局。
如果说,同样的配方在《欢乐颂》第一季与第二季尚以新奇抓住人们的眼球,那么剧情模式化、人物同质化的第三季与第四季,就只是单纯的“自我复制”,毕竟,这些在近几年的各种女性题材剧里被反复提及的话题,已经令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很难再产生共情力,更何况这部剧还是在同一个ip下,不同外壳对相同主题的重复,已基本无营养可言。
论创作,套路依然是延袭第一季与第二季的陈旧叙事;论话题,女性成长没有观念上的更新、拓展与突破。
如此,《欢乐颂4》又如何能吸引人们愿意为这个故事付出时间与精力?
而剧中,另一主打也是剧集精髓的女性友谊,也因为建立在悬浮的剧情之上,缺乏能够触动人心弦的理由。
五位女性的交集代表的是不同阶层女性价值观的碰撞,为突出女性之间的善意、友好,剧情为她们设定了许多“我为伊人两肋插刀”的戏码——总在“日行一善”的叶蓁蓁,工作之余满脑子都是身边女性的人生困境,时刻准备着为她们解忧,她在何悯鸿被人找上门时出面解决问题,助方芷衡“扳倒”李勋,招呼亲戚助余初晖赶走无赖父亲;朱喆代何悯鸿,与她的前领导们谈判;就连讨厌何悯鸿所作所为的余初晖,也会在何悯鸿受委屈时于网络公开为其发声;方芷衡每一次在女孩们遇到问题时,都以“打女”形象出现…… 在感慨这样的友情甚是美好之余,也不禁让人产生疑虑——叶蓁蓁是个搞科学研究的博士啊,这么有时间吗?
工作之余,生活几乎被邻居们的烦恼忧愁填满了!
女性之间互助友爱没错,但真的会渗透到对方生活的方方面面吗?
我相信,美好的闺蜜情谊不是不存在,但像她们这样仅以邻居、室友的身份,就能迅速发展到除何悯鸿之外的四位女性都像侠女,总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对方肝脑涂地的感情,的确匪夷所思。
除此之外,还有她们在精神困境下,物质生活的美好,也很难让人联想到女性真实的生活困境。
像叶蓁蓁,高学历、高情商,还是个“富二代”,拥有上海的房,出入皆豪车,生活中唯一的痛苦就是事业成功而被同事妒忌;像朱喆,尽管17年供养着原生家庭,升职通道也因为学历原因不顺,却还是在上海买下了一套房,让房子成为自己的后盾;像重新在上海的职场拼搏站起来的方芷衡,住着宽敞明亮的房子,日常名牌加身,不停地换迪奥包包出行;像余初晖,名校毕业,在新公司备受领导赏识;像何悯鸿,就算因为自己坚持原则辞职而失业,也从未考虑过生计问题…… 美好的女性友谊,美好的日常生活,每个女性都能霸气、任性地做自己,如此虚幻的过度美好,宛如理想化的乌托邦。
是啊,虽然剧情总是在撒狗血,可真正的生存困境,人们是一点也没看到。
在《欢乐颂4》的世界,不同阶层的女孩们,从“富二代”到在上海独自打拼的“小镇女孩”,都不必考虑柴米油盐。
而所谓的危机,也因为身边有这些互帮互助的好姐妹,以女性情谊的旗帜轻松化解。
尽管,除了何悯鸿,另外四位女性看起来都很自尊、自爱、独立、奋进,可是每个人的奋斗,每个人对命运的抉择,都因这在虚幻的美好,而变成了浮于表面的空中楼阁。
现实主义的原则,是基于现实而观照现实,剧中所展现出的不同女性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她们遵循的生活方式,即使有,恐怕在现实生活中,也属于极端“少数派”。
因此,这种距离,为观众和剧中的女孩们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屏障”,难以代入共情。
在女性群像剧频繁涌现的当下,时代氛围已变,人们对剧集质量的好坏有了新的评判标准,对一部现实主义剧集所反映的社会议题能够达成的“夙愿”也有了新的要求。
剖析和解决女性成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已不再只以切中人们痛点和社会热点议题为终点,像套公式一样演绎各种困境,却没有独特性和建设性的分析与解答,已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而在一部女性题材剧里,以甩金句、上价值、喊口号的方式,来呈现女性成长和女性力量,更非良策。
可惜, 《欢乐颂4》在《欢乐颂》打开女性群像剧大门7年后的今天,仍在拿着过时的剧本,唱着古老的颂歌。
不值一看。
剧本一塌糊涂,讲故事讲得详略不当,建议编剧重新学一下中学语文写作。
把女性主义当作卖点,实际上思想内核封建又落后。
叶不婚不育,竟然觉得自己是个渣女???
谈个恋爱,大家你情我愿,一个三十多岁的高知女性居然对自己的选择没有任何坚定的出发点?
要靠外界肯定来坚定自己的选择,我真的呵呵😄;男朋友三十多岁软弱又没主见,家里出事还想让你家长出面摆平,影响你全家的情绪,本来就是为了开心在一起的,这种男的不分手留着过年?
人物塑造处处是瑕疵,瑜不掩瑕。
余是上交毕业生,居然要靠叶来推荐百度学术和pubmed来看文献,和“不知知网”有一拼了;余和朱在客厅大声说着何的坏话,在其他事情上又一直表现得为人家好很有素质很高级,真的很矛盾;律师没有职业道德泄露顾客隐私给方,本来以为方是利用没脑子的律师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想到她真情实感喜欢人家,物以类聚,真的很下头;何演得最好,没脑子这个人设是立住了,但是我厌蠢。。。
总的来说,编剧既对上层生活缺乏想象力,又不愿屈尊降贵地体会普通人的喜乐哀愁,写得乱七八糟。
叶的塑造太完美,她身上的戏剧冲突几乎是很少的。
编剧选了两个点:职场谣言和男朋友家庭问题,但是详略不当,写得很烂。
这一对演员也很假。
方从girl help girl变成资本家来迫害别人的丑恶嘴脸,真是不敢再看。
人设崩掉了。
朱目前还可以,为什么不重点拍酒店风云???
我能看一百集!!!
余,标榜自己聪明漂亮又努力,实际上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劳而获的得志小人,她没有为姐妹们做任何值得称道的事情,在职场上也是什么都不会,专业技能都未必过关却说自己一直选择一条偏技术的、安稳的道路。。。。
何,不想写了,。。。。
虚假姐妹情,虚假邻里关系。
第4部风格变了啊,5个女孩叽叽喳喳个个能说会道,在一众演技派大拿电影质感的故事片里注定不能出圈,那就改换方向进攻美剧的戏谑高潮迭起!!!
以前觉得22楼里有幸福小孩也有不幸家庭的小孩,凑成一个五花八门的拼盘,那种在家族里身份卑微被亲戚甚至是至亲欺负的女孩子,离我们的生活甚远。
然,并不是。
阿初的妈妈当了一辈子苦媳妇,在婆家当牛做马受尽婆家的虐待和娘家的轻视,尝尽了生活的苦,却也早已认命。
失空交错,当何悯鸿执迷不悟为了爱情ALL IN 的时候,谁又会想到多年以后她会不会就是阿初妈妈的影子。
但是想一想艺术本是源于生活,又有多少家庭在关起门的日子里能够做到不惨一丝杂质?
细思极恐!
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许根植在这片土地上,也许你只需抬一抬头就能看到新时代的阳光下它的各种变身?
所以,很佩服阿初拥有这样的勇气和力量,能够把妈妈彻底从烂泥中拔起,不留情面地斩断过去。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永远最深,原生家庭的背负往往就是一生。
幸福小孩拥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底气,这是一份对人世间美好的坚定的相信,哪怕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他们强大的内心也足以导航人生之路。
而那些在不休不止的争吵、暴力、贫瘠中成长起来的小孩,他们总是会怀疑自己,是我错了吗?
真的应该是这样的吗?
天平的两端总在摇摇晃晃,要判别复杂的家庭是非对错,对于普通的小孩而言,真是太太太难了。
或许,哪怕是上帝,也只会摸一摸胡须叹一口气。
而我们都只是普通小孩。
祝愿所有的普通小孩都能拥有明朗的前程。
过于放大女权,显得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很卑微,个个都得讨好这些女主,除了小何是个心软好说话的,其他一个比一个强势。
臻臻是完美的白富美,余初晖足够泼皮狡猾。
Lucy心够硬够狠。
朱喆吃苦能干,优点很多。
小何最可怜,虽然不受欢迎,确实被现实中的人际关系逼成最后那样的,这就是个恃强凌弱的社会,谁强势大家就不由自主地追随谁。
1、孤立何悯鸿,不管何做什么都是错,连一件羽绒服都要被她各种说。
2、每天聒噪无比,一惊一乍。
3、贪得无厌。
工资已经那么高了,没记错的话本职2.8w+同公司市场部兼职1.1w底薪,还有提成,然后让她出差还各种想着问公司要置装费,真是一个大无语。
最近几集Lucy也变得特别不讨喜,复仇都复了一整季了,把人都送进监狱了,一天天还在和叶蓁蓁讨论这个事儿,烦死了。
而且叶在群里叫大家一起来她家里吃东西,lucy看到何悯鸿进来就直接把她气走,东西都没让吃,就为了方便她自己和叶她们聊天,真是下头,又不是她自己家,她有什么权利赶人。
就是那种很明显的排挤何,说白了,就是欺负人。
1.真的有剧里这样的好邻居吗?
2.女性之间的友情,剧里五美之间的友情还是挺真实的吧!
叶臻臻愿意和大家分享,和每个人关系都好。
露西只和自己顺眼的人一起玩。
朱喆一直在观察每个人。
余初晖是团宠。
何悯鸿是被动的,余初晖出事,她要和大家一起参与讨论,也是被嫌弃的,因为她的想法大家都接受不了(哈哈,我觉得挺好笑。
)也许这样才显示其他四人的“好”。
3.叶臻臻的烦恼,男朋友家父母的事,这里个人觉得编剧写的还挺好的,叶本人,叶父母都还挺有边界感,没说不管,但是也没过多参与,是尊重戴维的想法。
4.第四季露西的新问题,父母要了二胎。
这个讨论热度应该很高。
兄姐有没有扶养弟妹的义务。
怎么养弟弟妹妹,这个问题又和朱喆家的有点像。
5.余初晖的剧本开挂了吧?
她的问题都能很好的解决。
换工作被重视,家暴母亲找到好人家做保姆,施暴父亲也没作出花,结果蹲了大牢出不来。
6.何悯鸿,世纪大难题啊!
我也想知道该怎么办!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