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跳着看了四集左右,每次看完不到五分钟就受不了,简直是烂片中的大烂片,宣传还敢扛大旗吹制作精良,简直是大写的不要脸。
雷得我虎躯一震的有这么几个场景:霍建华在朝堂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太后说闭嘴,而且经常把屁挂在嘴上,就算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没什么权利的昏君,在古代礼仪制度那么严苛的情况下,就算是编剧全家祖坟上冒出青烟,这种事也不可能发生;刘诗诗给不知道谁喂了点药,醒来看一下,就决定不攻打大明了!!!
这她妈还不如游戏里面严谨呢,攻打一个国家的主意,在一分钟内由一个人就拍板决定了,小孩子过家家都比你们有逻辑;黄轩醒来要死要活地找刘诗诗,扯着脖子的要废后,黄轩演的就是一个吃软饭的傀儡皇帝,就算是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废后这种大事能像农村里面的泼妇一样,大喊大叫,最后又被打压下去,简直可笑。
中医本事就是伪科学,这部剧直接把中医搞成了跳大神类型的坑蒙拐骗,刘诗诗本身就毫无根基,既没有受过正统培训,基本上就是坑蒙拐骗,加上编剧为了博眼球选取的各种偏方,完全把中医塑造成了彻头彻尾的低俗骗局。
还有本身设定严重偏离历史,人物性格非常可笑,总体来说,一部剧找不到任何的优点。
哪怕只看一点点也会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全部转黑。
霍建华真的够了,年纪一大把了,接点戏也要让自己看起来有点智商,老演这种傻逼角色,演员看上去智商也低。
刘诗诗长相真的就适合玛丽苏女主,永远一个表情也够用。
剧情自朱祁镇亲征瓦剌后就开始变得狗血,包括一个女医靠自己的力量救了一大批的明兵俘虏和明朝皇帝,是该感谢编剧塑造了这样的巾帼英雄、让女性光辉熠熠生光?
绿茶戏码从女医和朱祁镇归京后开始美丽善良、勇敢坚韧的女医,在瓦剌因身为大明臣民、又肩负钱姐姐嘱托,用尽一切办法保住了大明皇帝,又牺牲名节与色相,助其脱险回国。
然而这种美丽善良人见人爱的女子,必定要有嫉妒之辈加以陷害。
其实正如汪氏所说“也没有冤枉了她”。
因为她确实与一群男子吃住在一起、确实与也先举行了婚礼、确实与朱祁镇几十天朝夕相处。
当然,这种种,在我等现代女子看来确实算不得什么,反正又没牵手接吻又没滚床单,作为女汉子一枚在自保和救人的道路上虚与委蛇确实也是有功无过。
但是没办法,回京后,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戏就做不下去了。
据说这时候需要出现虐恋据影视制作人员研究,虐恋戏码对收视率非常重要,只有让人“虐得心疼”,才能紧抓观众们的心,让他们割舍不开。
怎么虐呢?
辅料1. 女主我行我素不避嫌,突破当时男女禁忌,坚持做个现代大大咧咧女汉子,各种与朱祁镇独自相处互诉衷肠,可能是次数多了,也可能是命中多舛,多次被男朋友撞个正着。
主料2. 猛料来自于小人作祟,也即汪美麟挖女主过往情史,借助其父势力四处散步,左右风评。
边角料3. 恶心女二各种假温柔假大度献媚献身……当然,根据男朋友对女主的深爱程度,就算种种料摆在眼前,也不足以动摇男朋友心思。
没事,看女主如何烹饪的就知道了。
翻:男朋友show出自己种种好,与女主畅谈未来时,女主心不在焉,突然说出来的话就是“不知道钱姐姐他们过得怎么样”。
知道你善良,也不用谈恋爱时只念着亲朋好友吧?
炒:面对男朋友的疑惑,就算自己有一千个机会解释清楚,但是她的策略就是“反正我没有,信不信由你”,考验男朋友的耐心。
煎:男朋友想找她好好说话,她必定要摆出一张死鱼脸,然后用你虐我千万遍的表情说些“请皇上赐罪”之类的话来强迫男友进行自责。
炸:明明男友智商爆棚、疑心又重,可是女主偏偏要对他撒谎,撒谎之后还一副”以我们的爱,你不应该怀疑我“的表情表现自己的松柏情操。
你都不信任人家,何苦要求人家要信任你呢?
焖焖香:偶尔来个吐血、晕倒、面如死灰、两眼无神、形如枯木,种种让人一看就觉得心里灌满了铅的行为,让男友退避三舍。
整个过程就是,女主用自己的低情商,把男友逼疯明明可以占据主动权,因为最重要的力量是偏向自己的,可是女主还是用尽办法搞黄了自己的恋情。
至少从其所作所为来看,她对男友的爱情已经是不在乎的了。
如果不在乎,那就干脆说实话吧,男友受不了就一拍两散;如果在乎,那就拜托你打扮精神点,多与人家培养感情,成天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摆给谁看呢。
女医不幸,卷入宫斗。
这种宫斗戏码、三角恋情的狗血程度,真是让人不忍卒读。
狗尾续貂。
然而,这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操作。
以冤死的忠臣,我首爱李牧,次惜郅都,三叹于谦,因于谦本是他们三人中死得最不冤的一个。
废旧立新,等到旧帝复辟,他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土木堡之变的由来想必已不用再赘述了,只说说他所造成的后果。
本来一个皇帝的被俘仅仅只是他的个人荣辱,充其量不过是打了他祖宗的脸,可他实实在在地把他祖宗积攒的家底一次性弄了个底掉,50万大军毁灭过半,辎重尽失,“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精英将领悉数战死,他本人被也先居为奇货,想凭此要挟明朝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京城大乱,国家门户洞开,正统十四年,也先挟朱祁镇进逼京城,大明王朝摇摇欲坠,此时力挽狂澜救国于水火的,便是于谦。
他反应极快,重新部署军事力量,力排众议反对迁都,坚拒不和,另立新帝,打破了也先挟天子以令中原的幻想。
经此一役,明王朝实力消耗大半,国力由强而衰,但还未至一败涂地,此时的大明王朝尚有一线生机。
然而随着朱祁钰唯一的儿子夭逝,明王朝确实气数已尽。
景泰八年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将皇位重新纳入麾下,又一次的洗牌自然要清算过去的实权派。
朱祁镇忘了是于谦当年反对朱祁钰极力支持迎回自己,后逢边患,御史进谏,“倘于谦在,一定不会这样”,英宗也无言以对。
但只是这点愧悔即便再给他第二次选择他也不可能继续任用于谦。
他或许是个好人,毕竟是他在临终之际废除了宫嫔殉葬这一野蛮残忍的陋俗,但他实在不是一个好皇帝,幼年登基,一生受制于人,了无建树,也许这算一个原因吧。
斩首抄家,家无余财,天下冤之,明亡,实亡于朱祁镇之手。
看完女医明妃传各片花与首集,还是有忍不住想大大吐嘈一番,说是历史大戏,却有太多与历史相悖逆的情节,这样的剧本洗白历史上的明英宗(朱祁镇),太不尊重历史,过度美化霍建华所饰演的昏君,实在不能接受。
英宗(霍建华饰)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
他和代宗之间就是政治上的权力斗争,两者都是有黑有白的人物,要说历史评价,黄轩所饰的代宗要比老干部所饰演的英宗还好。
另外关于好官于谦被模糊消失,本人也深表不能谅解,于谦是明朝这段历史上重要的大臣,他聪颖机智,勤奋好学,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
是非常有能力的,为官清廉,勤政爱民。
明英宗时期,因得罪英宗宠信的奸臣王振而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
土木堡之变后,代宗重用于谦令其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并成功復辟之初,对协助其復辟的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等人恩宠无比,视为心腹,言听计从。
而他们也经常以“功臣”自居,骄纵恣肆,不可一世。
在石亨和曹吉祥的极力劝说下,英宗以谋逆罪冤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人。
当时,因朱祁钰被废而受株连的人很多,除于谦外,还有不少在朝官吏和妃嫔家族以及代宗朱祁钰信用的太监等。
还有瘟疫事件,竟颠倒黑白,明明是代宗的功劳卻硬给了英宗,竟然将代王這方改成在瘟疫来袭时弃百姓于不顾,关城门杀百姓的昏君,将英宗塑造成爱百姓大力控制疫情,得到百姓赞扬的英雄,然而历史上反而是代宗得到了百姓的赞许!
英宗真的不是好皇帝,反而代宗和于谦才是值得推崇的。
真不知道将朱祁镇设定为男一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上这个皇帝可是渣到极点了。
退一万步暂时撇开悖逆历史真相不谈,霍建华饰演的朱祁镇,让人觉得演技浮夸特别油腻,痞气太重,看到允贤分分钟想扑上去睡了人家的色狼样与露骨调戏的对话实在噁心,本人也觉得霍建华越老面相越刻薄,大尖鼻子和凸起的眼睛,实在欣赏无能。
他的配音台词也很差,分分钟让人尴尬,一姐虽然美丽气质温婉,但是演技欠灵动活力、表情单一似面癱,若拿演古装宫廷剧的孙俪相比,实在差孙俪太多,配音也出戏。
还有黄轩在芈月传原声那么好听,唐人居然用配音,遗憾。
我个人觉得最喜欢黄轩,真觉黄轩饰演的朱祁钰有貴氣、沉稳有层次、内心情绪拿捏到位、风度翩翩,不论是气质、颜值、演技都秒杀霍建华。
我国古装剧里展现的励志女性,尽管朝代各异,容貌万千,但有一个共同点,想当官。
芈月(《芈月传》)想当官,陆贞(《陆贞传奇》)想当官,武则天(数不胜数的电视剧)想当官,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想当官,甄嬛要干掉皇后当太后,布木布泰(《孝庄秘史》)要做太后,窦漪房(《美人心计》)要当太后…说到底,她们有同一个名字叫武则天,在如今,她们个个都是蔡英文。
虽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为了同一个革命目标:攀登权力的悬崖!
如果是书写武则天的人生,展现政治故事无可厚非,刘晓庆版本的《武则天》是经典之作。
可荧幕上的古装励志女性,到如今还都是改头换面的武则天。
更可怕的是,随着网络写手的崛起,于妈娘娘的助纣为虐,《美人心计》为代表的电视剧的走红,借助历史胡说八道蔚然成风。
打着“展现女性豪杰,为女人立传”的旗号,大批电视剧生产出来了,塑造的全是玩命嗜血政治的女性。
不是不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女性也能做,够霸道!
可编剧的水平做不到啊。
政治阴谋诡谲,残忍黑暗,女主的整个生活该像《纸牌屋》里的女主那样,步步为营,招招致命了吧?
对不起,编剧写不出来。
对不起,投资方目测观众脑残。
对不起,制片人口味特别重,肿么办?
编剧说,让女主开挂吧,不撒大狗血,难成玛丽苏!
投资方说,多塞进几个角色,给我的干闺女们!
制片人说:男一男二太普通,药药切克闹,给我来一套草原英雄糙汉子!
女主们一出生就天象异常,《芈月传》告诉我们,芈月没出生,就有霸星临世的惊世天象。
她们成长的路上,是坎坷的身世和绕身周围的贵人,每一次遭难,不仅逢凶化吉,还能打怪升级。
《女医明妃传》里允贤被诬下狱,最后是靠贵人的权力洗刷冤屈。
爱她的男人们,都是皇权贵胄,每个都为她如痴如狂,被绿的坟头生烟也矢志不渝。
《陆贞传奇》里陆贞认识了俩皇帝,《女医明妃传》里允贤也认识了俩皇帝,咿?
原来他俩是同一个编剧。
甄嬛也爱上了皇帝和他弟弟,芈月爱上了俩大王!
喔,她俩也是同一个编剧。
三角恋的模式被编剧抛弃,四角恋的模式风头正劲。
第三个出场的男主,一定是来自大草原上的小老鼠,哦不,糙汉子。
他们胸大脑小,力大无穷。
他们壮志饥餐把子肉,笑谈渴饮中原血。
大胡子,粗声音,脸谱化到没朋友,他们是李逵的干儿子,也是程咬金的亲外甥。
一流小说家,如金庸,令狐冲被岳不群赶上山顶反省,认识了风清扬,练就了剑法,后因功夫高强,折了师傅的面子,被逐出师门,这故事线顺理成章。
三流的小说家,男主杰克苏掉入万丈绝壁的悬崖,无奈绝望之际,袖口一定掉出一颗能腾云驾雾的大力丸,吃了它,杰克苏如超人一般飞上绝壁,我等目瞪口呆。
她们名门望族,沉鱼落雁,聪慧果敢,机智丛生,她们人生有三大喜事:当官,当官和当官。
她们每受一次委屈,就有百般回报。
她们成长每走一步,结识的全是用得着的大人脉,她们都是前央视主播芮某某啊…奖励成长的结果一定是升官。
更恐怖的是,编剧把升官当做了成长,不升官就没成长,就原地打转。
这是扭曲三观的毒鸡汤,这是最不怀好意的成功学。
靠开挂赢得的人生,丝毫没有励志的味道,是对女性彻底的不尊重。
是对观众智商的无情嘲笑。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励志女主是有别的梦想的。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她回家乡啊。
《女医明妃传》的女主,有一个做医生的梦想,我觉得值得点赞。
政治权谋复杂,展现起来颇见功底,编剧容易露怯,剧中成功的女主难道不是手染鲜血吗?
这样明明一点都不可爱啊!
医生悬壶济世,菩萨心肠,治病救人,让人敬重,总是不坏的。
不想当厨子的女主不是好大长今,医术属于手艺,是另一种成功,一种更接地气,更纯洁的成功。
可惜了,《女医明妃传》故事的人设是男主是皇帝们…第三男主是套马杆的汉子…当然,此剧服装,打光,剧情还都凑合,比今年年初荧屏上的一片花花绿绿强得多。
可我更想看平凡一点的故事,想起小时候感动我们每个人的故事《一碗清汤荞麦面》,普通的人性光辉,带给我们的感动。
我想看老干妈白手起家的故事(知乎上有大神写过的!
),我想看《风雨哈佛路》那样的故事,我对元代改进纺织技术的黄道婆的故事很有兴趣…她平凡出身,被逐离开家门,学的一身技艺又返乡,改进技术,造福千秋万代,比认识皇帝爱上藩王更有魅力啊。
日剧有典范在先,日剧的女主也常常是心怀梦想,努力工作和奋斗的普通人。
在豆瓣上,曾经看过《派遣员的品格》的推荐,女主毒舌性格有缺点,却依然靠奋斗赢得了更好的工作待遇和尊重,这才是能震撼普通人的励志故事。
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我拙劣的引申一下,玛丽苏就是真伟大吗?
平凡人的梦想就太渺小了吗?
电视剧,又不讲是金三胖的故事。
除了宫廷阴谋和爱情,世界还很大啊人格力量和人性光辉才是历史和人物最大的闪光点,我们怎么就一定要往伟光正的路数上来编排女主呢?
个人小广告位:故事大王刘当当(公众号:waidangdang),写娱乐评论的。
看女医明妃传,纯粹是闲来无事,而后发现,咦,这剧的服装居然还不错哎,虽然做工还是欠缺一些,但是刘诗诗的每一身衣服都喜欢。
朱祁镇褐色的便装,朱祁钰那身水绿色的外套,都是心头爱啊。
反而是应当最华丽的飞鱼服,颜色还是黯淡了些,这次锦衣卫全是出来溜达的,衣服本也不应比其他人靓丽吧。
想起好像看过这两个皇帝争权的历史,于是更有了看下去的兴趣,倒不是想看编剧是否尊重历史,而是想看他如何戏说。
两个皇帝,很有趣的,虽然彼此都囚禁过,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下杀手,让人在熟知了的没人性的皇族争权中,看到一丝温情。
也许因为当年明月的文笔太好,我一直对明朝有种喜爱之情。
顺带地,也喜欢明朝的皇帝们。
明朝,出了很多有名的大臣,有的才华横溢,有的铮铮傲骨,数次拯救明朝于危难之间,与其说是皇帝在统治这个国家,倒不如说,是大臣们在治理这个国家。
即使有的时候,那些皇帝们懒惰一些,这个国家看起来也没有那么糟糕。
明朝的开头和结尾,朱元璋和朱由检,都是勤奋十分的帝王,可是中间的皇帝什么样子都有,像极了中学时期的文章,不管中间如何跑偏,最后依然首尾呼应。
初来豆瓣看评论,倒是吓了我一跳。
没想到大臣于谦的粉丝这么多,后来想想,他确实很完美,可惜后来是被朱祁镇所杀。
值国家危难之际,他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是他说,凡言南迁之人,当诛;当朝臣乱作一团,甚至出了打死人的事情时,是他告诉朱祁钰,此时最应当做的是说马顺等人有罪,其他不予追究,才使一切稳定下来;北京保卫战,筹划、调兵,几乎都是他的功劳。
他是英雄,令人敬佩。
我从来不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历史论者。
朱由检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他是个有追求有抱负的皇帝,他呕心沥血,却无法挽回明朝灭亡的悲剧。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明朝气数未尽,是因为那个成功的内阁系统,就算没有于谦,也会有张谦李谦。
一句,凡言南迁之人当诛,为何能在这个时候发挥效力?
是因为在当时朱祁钰的心中,在那些明朝大臣们的心中,还有那种气节在,就像当初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能更方便快捷地处理北方军务,而不是在遥远的南京享乐。
那些不曾在史书上露面的大臣们,真的一致都想往南京跑吗?
不敢苟同。
如果不是人心所向,那场需要无数战士牺牲的北京保卫战,会因为一个人而胜利?
不敢苟同。
朱祁镇,偏信王振,冥顽不化,多少人不让他亲征他都不愿意。
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
但是,说他是个昏君,估计也是连鬼都不信的。
我一直觉得,凡人都是矛盾。
像于谦、王阳明和所有的明君以及昏君,都已经将近纯粹了,而朱祁镇无非是个普通的皇帝,就像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一样。
也是因为这样,这段爱上女医的剧情,安在这样的人身上,竟不让我觉得违和。
没有了王振,被囚禁了7-8年以后,朱祁镇竟然又出来当皇帝,他杀了于谦,任用贤臣,算是老老实实地治国起来,早起拜天地,看奏章,能决断的自己决断,不能决断地去找李贤商量。
是朱祁镇变好了吗?
是朱祁钰适合当皇帝吗?
我觉得都不是,他们只是依靠在完善的内阁制度下,朱祁镇不过是从以前的依赖宦官,变成了依赖这群经过层层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
所以,私以为,如果真的想拍明朝的历史,那主角,一定不是皇帝们,而是这群,因为人数众多,而被忽略的官员们,他们其中的瑰宝,成为英雄,记录在史书上。
更多的人被遗忘。
我可以理解朱祁镇为何一定御驾亲征,在这群聪明的大臣面前,他一定从来不知道做皇帝的滋味;我可以理解朱祁镇为何在乱军之中没有逃走,他从小的教育告诉他不许临阵脱逃,即使不是个好皇帝,他依然保留着这一点气节;我可以理解朱祁钰为何贪恋皇位,不愿意接朱祁镇回京;我甚至可以理解朱祁镇为何当皇帝后就杀了于谦,虽然这是他无法抹去的罪恶。
我想,当于谦在北京保卫战时,选择“社稷为重,君为轻”时,就已经逆料到了自己未来的结局。
女医的编剧,把于谦化为于东阳,估计最后,于东阳会和石亨一起砸开南宫的大门,迎接朱祁镇。
如果历史也是这样该多好,于谦和石亨一起接出朱祁镇,也许这样,于谦就不会被杀。
只是,如此忠烈之人,大概不屑与那些人为伍吧。
甚至临死之前,都不去为自己辩解,又或者真的辩解无用。
在这段历史里,我看到许多普通的人。
邝埜,一心劝阻皇帝,劝阻不可却选择随军出征,最后死在战场上。
王振,想要一展抱负,可惜能力不足,竟带着军队去蔚州溜达一圈又折返。
钱皇后,为了夫君捐私产几乎哭瞎双眼。
朱祁镇,少年天子,被俘过程中,始终能和周围人打成一片,斩杀忠臣,却又能在某种程度改过自新。
朱祁钰,不想当皇帝的王爷,被赶鸭子上架当了皇帝后不愿意放开到手的权利,待到最后,竟还是被囚。
所谓历史,所谓历史中的人,大部分不过都是矛盾而普通(说普通的不是他们的才华,我相信,即使是王振这等人物,在才华上也是无法写入史书的普罗大众无法比拟的)地选择着自己的未来,他们也永远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决定随军出征的邝埜是否害怕过?
临死前的王振是否懂了自己的无知?
杀了于谦的朱祁镇是否夜夜辗转反侧?
囚禁后的朱祁钰是否后悔过自己的所作所为?
至于于谦,他一定一如史书中记载得那般坚韧。
朝堂上的大义凛然,战场上的慷慨激昂,赴死前的从容淡定。
只是,他的内心,大概一直都处于悲伤之中,他一定看到了自己最后的结局,才能接受地那么坦然。
于谦不是一个普通人,他独自就可以成就一部剧作,与其他人格格不入,他注定是一部剧的主角,就像人们读那段历史,记住的、怀念的都是他。
所以,似乎有些理解,为什么女医竟然没提他的名字。
只是,看到这段故事的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人来,想起明朝那些大臣们。
我们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得要精彩,要狗血。
史书寥寥数句后,怎样的波澜壮阔,大概只有穿越回去才知道了。
原谅我最近忙论文,前面剧情忘得差不多了。
但是从一开始,男主就和男二显示出差别,一个对女主的医道全力支持;一个则只是认为其锦上添花的存在,虽有用却麻烦。
男主送她去给人治病,助她考取太医院,为其改善宫中医制,放手让她去成长(男三也在最后领悟到这一点);男二则满足了她温情初恋的全部幻想。
同样生于不得自由的皇室,男主在自己不得自由的同时懂得为女主创造一片翱翔的天空,似乎她身上也寄托着自己的某种情怀;男二或许因为种种原因只想拥有女主,以保护的姿态爱宠她。
其实,这也无所谓谁优谁劣,一切在于选择。
如果女主一直是想替哥哥学医的那个少女,男二堪为良配。
然而,我们的允贤在成长,在多次锤炼内省后,在医术融为她骨血灵魂的一部分后,她的情感需求也随着成长而变化。
是的,我们的需求层次是随着经历改变的,情感之真挚为永恒的追求,但情感背后所寄托的理想与自我认知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她为了男二可以改名换姓,可以逢迎长辈,却不能放弃医术,哪怕妥协都是不肯的。
这里有一个细节,我看的时候特别感触,在她为考取太医院闭门复习的时候,男二来责问她,丫鬟却甩出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戳中我了虽然后面土木堡之变才真正体现女主的坚韧成熟,但是这里却标志女主和男二在人生追求上的分道扬镳。
爱情尚有牵绊,理想却不容践踏。
女主是刚柔并济的,倘若心硬如磐,恐怕早已孑然一身献于医道了。
到了这里,女主的追求层次已经非常鲜明了,但她依然会为情所困。
在土木堡的岁月,虽然不似男主涅槃重生,但她也砥砺成金,可是种种迹象表明,不论是心仍有所系还是作为精神寄托,男二一直代表的那个幻梦一直存在。
现在还不知道回宫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从花絮来看,她虽然后来包容男二并与之生活,但显然一片热忱转嫁到救死扶伤开创女医了。
后来,也许只有在医道的世界里,她才能找回那个真实的完整的纯粹的鲜活的自我,而不是在宫里那个求全的残破的无奈的自己。
至于男主,我想说,他一开始就懂得被束缚的痛苦和自由的珍贵,所以他以默默守护来爱她,我认为也并非情商高低的问题,而是男一男二因人生见地和阅历不同一直在做出截然不同的针对女主的抉择。
或许是我自己的感触吧,相爱不如相知,如果说女主和男主之间存在感情线(或爱情线),那么他们从谈笑风生的朋友到生死与共的知己到微妙复杂的羁绊,以友情开始共同成长互相扶持也是一种情感,而谁有能说那不是另一种爱呢?
只是不同于和男二之间那种通常定义的男女之情。
我想说,这也无所谓爱之境界高低,无所谓女主最爱谁或者是否变心,而是女主自己也无法拒绝的,人生自发的成长导致的情感需求层次变化。
情从来不由人,心自来不由己。
在女主和男二之间有过懵懂初恋和最后的平静相守,足矣;女主和男主之间,有过真实自在,有过生死相许,有过彼此扶持,无论最后结局如何,足矣;对于女主,有过真心爱自己的三个男人,最后大成于杏林,情感与理想皆在,足矣;对于我们,入戏如痴,出戏顿悟,还归于生活本真,足矣。
我不是水军也不是为了黑谁,就单纯说说个人对这部剧的看法(我是认真看了25集才来说事的( ˘•ω•˘ ))首先说演技:1.女主,看过几集步步惊心就弃了,毕竟受不了跟姐姐抢了姐夫,让姐夫为了她放弃一生的皇帝梦,然后又移情别恋跟成功当上皇帝的四爷爱的死去活来的人设,恕我心不够大,追捧不了这样的三观!!
但值得肯定的是,当时女主的演技要比这部女医中好多了,女医中,高兴伤心渴望绝望,不管什么心境与情景,她就两种状态:面无表情&眼里常含泪水,好久没人这么深刻地解释面瘫这个词,其实很多情感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小动作就能完美表达的,在剧中,我只能说,除去演技她其他都好( ˘•ω•˘ )2.男主霍建华,是在我青葱岁月里拨动过我少女心的男纸啊,天下第一里那个呆萌专情又霸气的一刀,后来就走上了高冷帅酷路线,其实他颜值还适合这个路线的,不过剧中一脸老子天下最帅的表情,语气与自信,还有演技过于浮夸是让人挺受不了的,完全没有皇帝的贵气,僵硬的左手60º勾起完全让人想到尊上,每次早朝怒拍桌子的时候总觉得他没站起来也是够了😓,不过起码偶尔眼里还有戏的,比女主好一点。
3.男二黄轩倒是另我眼前一亮,我没看过他其他剧,就这部剧而言是剧中演技担当啊,起码温润如玉的公子气质是有的,从表情和眼神中可以看出这个角色当时的心境,就是一个成功的演绎。
说实话被他笑起来的温暖打败了(花痴脸(ღ♡‿♡ღ)),不管犯了什么错,只要他一笑着求原谅,分分钟就觉得算了,国民初恋还真不是盖的,好吧,虽然他出镜率少,但后面的剧情我只期待他黑化了,感觉没其他看点了。
(ps:如果有人吐槽我,你能你上啊,我只想回,每个人都有其专业性,我不能所以我不当演员,但身为观众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 此剧的败笔在于人设都是崩溃的,玛丽苏得令人反感,女主只会惹是生非,不断让男一男二擦屁股,还不知悔改,其实如果当时社会风气下,要行医,有很多种方法协调,并不是一根筋得让别人都让着你,我个人觉得挺自私的,然后明知男一喜欢她,还总跟他辣么暧昧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
洗白明英宗这事儿反正我不怎么懂历史也不多嘴,不过剧中的明英宗也就适合谈谈恋爱,宠溺奸臣,做事不顾后果,遇事没有解决方法,动不动发脾气,根本管不好天下,还不如太后。
男二要不是黄轩演估计要被骂死,不过这个角色是懦弱没主见了点,身为女纸,看到他妈宝的时候其实是鄙视的,不过当时社会环境和他打小的生活境况来说也能理解他护着老妈,前面那个官绦什么的看起来还是个机智boy,后面就变成辣么蠢了我也是醉了。
最后是剧情,很多地方前后矛盾地很明显,如社会礼节等,我只希望编剧能自圆其说,尊重观众智商!
朋友推荐看的,看了之后就停不下来了,真的很好看。
刘诗诗真的超好看,很美的,演的也很不错,很喜欢她。
而且有霍建华和黄轩两个男神一起。
这部剧的服装真的是很大的亮点,衣服很不错。
看了这部剧也可以增长许多医学上的知识呢。
但有时候剧情混乱,看不懂剧情,允贤一开始喜欢祁玉,后来又和朱祁镇的感情纠葛,都搞不清楚她到底喜欢谁了。
后面看的挺让人心酸的,允贤和祁玉经历了那么多磨难,终于在一起了,祁玉死了,朱祁镇对她那么好,结局也不好。
看的挺心疼的。
<图片1>这真的是明朝皇帝吗,这确定不是流氓?
笑cry,表情浮夸。
<图片2><图片3>这表情不看衣服还以为是白子画?
太出戏了,霍被成为面瘫,不是空穴来风。
当然,他的长相限制了戏路,只能演高冷型成功人士,牛逼哄哄的角色。
<图片5><图片4>这即使是个放荡不羁的皇帝,也要有一点帝王之气,那种贵族风范,霍完全演不出,就一个屌丝的感觉。
<图片6><图片7>就问你这像不像一个面无表情的机器人。
万年冰山脸。
In a word,霍连演员最基本的表情控制都无法掌握好,不懂得张弛有度,还能说他演技好?
就不吐糟他在这部剧的动作表演了,尴尬😅。
PS:这部剧的编剧是谁,这台词也太low了吧。
女主配音都跟不上永远的面瘫
诗诗还是美。就是剧情能不能更紧凑一点。。。
刘诗诗的演技真的,一言难尽,我看着很尴尬,想哭。。。
说黄轩扣分的眼瞎吧
詩詩的服裝氣質完美呈現了大家閨秀的感覺非常適合這個角色,可惜劇情好拖再濃縮一下會更好
星给衣服。看了预告片,真的不打算追,为了服装还是去瞄了。演技着急,人物不立体,无法进入剧情。
虽然刘诗诗很美,但救不了烂剧。经过花千骨之后,我已经羞耻于承认霍建华曾是我男神,而这部剧里的角色演得依然让人失望透顶。靠脸和卖腐真的让人爱不动了。
哎嘛,很多人说什么违背这违背那的,干脆去看纪录片好了
最近里面也就这个看着有感觉其他的都像是披着古装在演现代剧
最近实在没剧看,然而这部也是看不下去,女一男一没演技,男二吃藕而且演技神马的也没看粗来。。。
没有我到我想看的
遭遇打脸,此剧真的………减两星观望
话说主要是看明代服饰去的,领口的装饰是亮点,感觉是模仿老版红楼梦的吧。另外一个作为医生的阴暗思想,看看电视剧可以把中医弄成神马鬼样子,结果各种层出不穷的偏方真是叹为观止,蚯蚓神马的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就还有人在用,觉得这部剧之后中医会再一次被妖魔化吧,真是。。。
古装偶像剧 但是我喜欢啊哈哈哈
还不错,节奏不拖沓,剧情还得看看。
太难看了。寒假陪奶奶看了大半,真的全程都是“什么鬼啊”这种心情。本来不习惯给自己不喜欢的剧评分,但是这个剧脑残到不来给一星我心里这口气真是憋得难受。。。还有,给五分是认真的么
女主医术一路过关斩将不断进阶的过程是很清楚的。但是感情线不行,让人完全没有代入感!
拖沓玛丽苏脑残古装国产剧,特别是配音!我想骂脏话!鉴定完毕。(加一星是给黄轩的)
我真心希望刘诗诗和霍建华演的角色在一起…黄轩还是去找你的月儿吧!至于历史,算了,所有男神都爱女主一个,已经是瞎编了,历史究竟如何,还是不要去深究了。
给诗诗一分,其他的实在不知道怎么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