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会落泪的部分,是张柏芝表演出的那个无助而坚韧着的弱女子,在那种环境之下只能寄托于小小照片中的名义丈夫的情感上,是每次的独白字句,她的痴情、辛酸而让人掉泪。
第二,落魄的半吊子中年二流子的失意人生演得到位;那句“人活着是为什么”很点睛。
那时的张柏芝真心美,眉眼乍看都很有年轻林青霞的风采。
申请头条号,头条号名称为:娱乐速先锋================================================================ 《白兰》,2001年的电影。
网络点击率39.9万。
评分7.9分。
庆幸自己在百无聊赖的午后看到了它,在我最需要流泪的时候。
康白兰女士和李江奇先生的爱情,仅凭两封信维系着的爱情。
或者说,他们之间弥漫着一种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感情——依靠。
从故事开始到结束,他们相互靠近却未曾正面相逢。
当白兰与江奇的名字被印在同一张户籍证明上时,他们的命运也有了错综复杂的样子。
一条红色丝巾,将不同国籍、不同命运的一对年轻男女,紧紧地连在一起。
白兰生涩、美好,保持着人性最初的芬芳,就像一朵白兰花;江奇已经被最不堪的生活捶打成另外一幅模样,是白兰让他想成为更好的人。
很长的一段铺垫,是导演在孕育这个故事,他一直在挑逗观众的泪点。
故事开场,应该从白兰去世开始讲起。
江奇在去接白兰遗体的路上,他坐在火车里第一次正眼看这个名义上的“妻子”。
“她真的很美丽。
”这是江奇对白兰的评价。
“亲爱的江奇先生,你是其中最善良的一个。
”这是白兰对江奇的评价。
白兰说江奇是最善良的那个人,是因为她能够顺利地留在韩国,是因为江奇“娶”了她,让她以“江奇妻子”的身份留下来生活、工作。
然而,江奇只是贪图着中介机构给的那一点儿报酬,他还赶着去马场下注。
在那之前,江奇一直混迹于帮派,他不需要爱情,更不需要女人,因为他有看不完的黄色录像带。
江奇看到白兰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他内心有所触动,也许他还在想:“这个女人怎么会喜欢上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呢?”。
当他见到洗衣店老板娘的时候,这个问题有了最好的答案,原来白兰在病重时一直在等他来看看她,哪怕只是一眼也好。
江奇看到白兰写给他的第二封信,在海边哭得不能自持,我的第一滴眼泪也不自觉地流下来。
《白兰》的导演非常细腻,他用一些普通的道具将这对男女的感情穿连在一起。
红色丝巾、江奇的照片、信封……这些小物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它们也是这段感情最忠实的观众。
最后,白兰在沙滩上吟唱起《爱情》,海浪的声音一直压过白兰的歌声,让人觉得虚无缥缈的歌声后什么都没有。
其实,歌声背后是白兰对江奇最有力的爱。
坦白地说,我并不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局。
江奇为什么不能回乡下安静地生活?虽然,我知道电影结局可能最接近故事蓝本。
但是,这个结局仍然让人难过。
在江奇被勒死的那一瞬间,他睁大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银屏里的白兰。
那已经不是白兰,不是一个女人,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所有希冀,是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可惜,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
世纪初的张柏芝是那样美,世上所有男子见了她都会心动。
她粉黛未施安然坐定,却依旧美得足以让所有韩国女星都咬牙切齿;那个时候的她,正如现时的汤唯,用淡定恬静的微笑,击败一众韩国女星,成为百想艺术大奖第一位外籍影后。
这样的张柏芝,实在太美,美到我们看着屏幕时忘却了她的丑闻,美到我们不忍心相信十年后的现在她早已物是人非的模样。
在这样一部男人戏里,作为唯一一位女主角。
她在戏中人如其名,像一朵寒冬中绽放的白兰,从不张扬,却令人过目不忘。
她披着素色的大衣,却盖不住女神般的光辉。
在这个丑陋的世界里,像是格格不入的童话公主,看得令人心碎。
《白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连戏中最大的包袱也在戏未过半时就已经点明;然而,依托电影细腻的拍摄手法,这些人隐藏于心底的情感慢慢一丝丝展露出来,最终得以在片末爆发。
电影剧本改编自浅田次郎的小说《情书》,这个故事,与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未免剧透,我就不分析他们的相同之处了。
浅田次郎对于中国文化似乎有着独特的喜好,《苍穹之昴》可以看做是他最知名的作品了,这部作品也被中日两国改编成电视剧,日本知名演员田中裕子在剧中饰演慈禧太后。
回到电影《白兰》,这是一个独特的爱情故事,它不是由相遇开始,而是因为离别而展开;如果不是因为这一些离别,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相遇。
告白故乡的离别、告别生母的离别、告别过去的离别,以及告别如同陌生人一般素昧平生伴侣的离别。
在这个爱情故事里,只有最原始的柏拉图;只在法律文件中拥有合法关系的两个陌生人,甚至连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都未曾有过。
命运对他们是如此狠心,一个人生的失意者,和一个生活的落难人,只能因为这些令人哀伤的离别才能得以相遇。
崔岷植也许是韩国最好的男演员了,他将一个失意人令人唾弃的人生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连屏幕外的我们,都为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未免太过无趣和无意义;解救人类的永远是爱,可惜这一场爱注定是一首悲伤恋歌,而当他终于决定要从烂泥般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时,命运却再次欺骗了这个失意人。
在灰色的海边,白兰呢喃的歌曲中,他迎来了另一种重生。
画面定格在白兰的笑容中,正是李江齐一寸照里同样的微笑,曾如同正面能量般支撑白兰走过茫然无望的一天又一天;那是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充满希望的微笑。
因为他总是这样微笑着,所以她喜欢上了他;也因为他总是这样微笑着,所以她觉得更加难熬和心痛。
因为这个微笑而产生的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先是缓解了生活中的那些煎熬和苦痛;然而随着爱接踵而来的,是更加难熬和心痛。
亲爱的陌生人啊,谢谢你娶了我,即使我们素未谋面,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中,你就是我精神世界里最亲切的人了。
我们都那么善良,为什么命运却对我们如此不公?
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就是,在我的抽屉里,一直藏着我曾经喜欢过的一个人的照片。
照片中的这个人,也是这么微笑着,好像全世界对这个人来说都是好事一样。
每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觉得好心痛,因为在这张照片里,这个人看起来永远是那么好看,就好像最初我喜欢上这个人时的模样。
这个人你可以看做是张柏芝,正如她在片尾时那美丽、青涩的笑,我才觉得更加心痛;因为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戏而已。
今天是2025年,距离这部电影已经24年了。
张柏芝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稚嫩的气息浑然天成。
如果你不认识这个演员,你会以为她真的来自十八线小县城,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本色出演了一朵转瞬即逝的白兰花。
前面37分钟,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太好笑的喜剧片。
而37分钟后,仿佛正片才开始。
电影的名字叫《玉兰》,而整个片子里,玉兰出场不到30分钟,而且一开始便交代,她已经去世。
接下来,则是断断续续的回忆。
恍惚间,有种《情书》的味道。
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啊,被卖来卖去,坑了又坑,却打心眼里感激着每个遇到的人。
在极度狭小的空间,做着极其辛苦的工作,心上却开出一朵朵小花——她爱上了那个见都没见过的大叔啊!
她像情窦初开的小女生,把写好的信投入邮筒,又羞涩的想要取回来。
她给他写了好多信,无法言说的情愫,只好一遍又一遍的说,谢谢你娶了我,你是最善良的。
即使在身怀绝症后,也偷偷跑去见他,通过窗户看到了那个未曾谋面的心上人,雀跃得像个小女孩…我几乎没看过什么张柏芝的电影,但在这部中,我看到她真的很用心在演绎这个角色,就像戏中的白兰,真的很用心在生活,在感受,在爱着。
喜欢导演对白兰的诠释,那种留白,那种克制,那种恰到好处,那种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一个美好得无以复加的形象。
隔着屏幕都要被她治愈了。
现在提起张柏芝,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艳照门”。
2008年的“艳照门”葬送了她的婚姻和事业。
作为香港影坛曾经的“玉女掌门人”,形象一落千丈。
其实张柏芝的星途还是挺顺利的。
1998年出演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走红,之后与任贤齐合作《星愿》,成为了无数人记忆中的爱情经典。
2004年凭借《忘不了》获得香港金像奖影后。
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是2001年张柏芝主演的韩国电影《白兰》,当时21岁的她还有些青涩,却把握角色恰到好处。
虽然这部电影在张柏芝的作品中不是特别起眼的,但本片中张柏芝的演技确实极为精湛。
本片也让她在韩国知名度大大提高。
康白兰(张柏芝)是一名在韩国的中国移民。
因为家人都已经去世,于是前往韩国投奔叔叔,却不知叔叔一家已经移民加拿大。
白兰在国内已经一无所有了,但是在韩国没有身份是不能留下的。
在职介所里,当工作人员看到披下头发的白兰时,也惊讶到了。
粗布烂衫依旧藏不住她的美。
的确,真正美的东西,是永远藏不住的。
张柏芝在本片中一直是素颜出镜,清醒淡雅,婉约可人。
如同她的名字白兰一样,那么淳朴,却依旧美丽!
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总是艰苦的。
你永远难以想象,他们为了生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多少辛苦!
白兰需要生存,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跟一个叫李江齐的韩国人假结婚,获得了留在韩国的身份。
只是,她根本没有见过李江齐人。
关于这个人,只有一张一寸照片,和一个红围巾。
如果不是机智,白兰可能就成为了一名陪女。
介绍工作的人间她漂亮,将她带到了夜总会。
好在她咬破口腔装病,才算躲过了一劫。
于是她来到了阿婆的洗衣店。
勤劳,认真,细心。
在寒冷的冬天光脚踩洗衣服,在冷风中撩头发的样子真的美极了。
有的人的美是浓妆美衣扮出来的,有的人的美是天然雕饰的。
清水出芙蓉,那会的张柏芝就是这样的。
每天除了洗衣服,就是骑着单车接送衣服。
简单的生活,没有一丝波澜。
于是,她开始想象这个假老公。
对于李江齐,她是感激的。
是这个陌生人,让她有了生活在韩国的机会。
于是,她开始给他写信,诉说着自己的想法。
精神之爱,让白兰有了生活的动力。
活在想象之中,会把这个人越想越好。
怀念,让感情更加浓烈。
白兰还是得病了,这本是韩剧的经典套路。
生活本已榨干了她的精力,但她的心中还记挂着心中的那个老公。
去见他一面,了却心中的遗憾。
只是,当白兰找到李江齐的时候,却正好是他因为卖盗版光碟被抓的时候。
两人生平唯一的对视,是那么的匆匆一瞥。
没有对话,没有沟通。
牵挂了一生的人,却只能对着远去的警车呆立。
这段感情,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所有的情感只累积在白兰的心中和信上。
李江齐是在收到白兰死讯的时候才想起这个女子的。
李江齐本是个混的不咋样的混混,一起出来混的哥们已经成为自己的大哥,而他依旧浪荡不羁。
对于跟白兰假结婚,他本是不放在心上的,他们本来就是靠这个挣钱的。
只是从门缝里看了一眼,其实他也感受到了她的美,只是他们本就是两条路上的人。
于是他留下了头上红围巾,就潇洒离去。
因为贩卖盗版光碟被抓,出狱后依然过着混乱的生活。
影片的前大半段都是讲他出狱后的生活,比较拖拉。
一个小混混的生活本就没有什么精彩而言,跟基友斗基,洗碗池撒尿,收保护费,被大佬各种数落暴揍。
因为老大失手打死人,想让他顶罪。
那样他可以收到一大笔钱。
而他的梦想就是买一艘船回老家。
已经坐过牢,就不惧再坐一次。
当他收到白兰死讯的时候,他决定去了却了这些事,然后坐牢。
原来曾经还有一个人这样爱过自己。
当他看到白兰给自己写的一封封信时,他哭了。
一生浪荡,枯燥生活。
因为在他的心中没有爱,所以他只是混了一辈子。
爱情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李江齐后悔浪费了这一生,他很感谢曾经有这么好的一个姑娘爱过他。
他决定过好余生,于是他拒绝了老大。
当他看着白兰为他留下的录像带时,再次泪流满面。
而杀手也进了他的房子勒死了他。
死前,是两个人跟着屏幕的对视!
浪子回头,却成绝路!
对于李江齐,其实他只是在门缝中看过白兰一眼。
对于白兰,她只是在门口看过被抓时的李江齐。
只见过一面的爱情,却依然感人。
感情因为思念变得浓烈!
我想爱你时,你已经离去。
但那份等待和想象的感觉,却是极美好的!
本片的故事平淡,却依旧流露着满满的感动。
如果把故事前面李江齐的混混生涯缩减一些,再让他靠谱一些,相信这样的影片也会更加经典。
饰演李江齐的崔岷植演技也非常不错,之后出演了《老男孩》。
而张柏芝在本片中演出了孙艺珍的气质,温柔怜弱的让人心疼。
那会的孙艺珍也才开始出道。
本片中有不少张柏芝的侧面镜头,美的让人心动。
喜欢的朋友可以观看一下本片!
第一种感觉是孤独。
虽然从不相识,但这种可怖,这种漂泊的滋味,却相同侵扰了他们二人。
江齐总在醉酒,那时正好问了个令我感到惊讶的问题,他问对面的小弟活着的意义,人生若只这么碌碌无为,又何来活下去的意义。
他的确十足庸俗,又十足的软弱,极平常的一人,却也因此,因这自身的不得意,去质问生活,质问这种无意义的意义。
很难说怎样去消除这种无所不在的飘荡感,每人应当深有体会过,但实际上,白兰在这种穷困且飘摇的生活中寻找到了那个拉住她的锚,她将期望寄托在这个素未谋面过的丈夫身上,将一切的美好给予给那张永远用微笑面对她的相片,处在这种爱意中,她过得还算没那么寂寥(白兰那样写,写身边都是善良的人)。
而江齐,浑噩那么久,骤然得知某个人在遥远的地方深爱着自己,怎么不算是一种肯定呢,还是最高级的肯定。
在所有人都在轻蔑自己的环境里,白兰的爱使他抓到完整的自我,所以,他拒绝了自首,拒绝再继续自暴自弃下去,转而想投身进那个飘摇的生活中(职业一栏,他算是水手)。
因为爱,于是重燃对生活的向往,只是,世事总没那么完美,他窒息在爱人低唱的爱语当中,在黎明前的一段时间。
白兰是一种花的名字,小小的,纯白色,有淡淡的香,这种花,开在南方的六月,每天清晨出门前,南方的女子都会把她小心地别在细长的发上,绵软的裙上,一整天的清香呵!
这个叫白兰的女孩,美丽善良,一路飘洋过海,从遥远的中国来到韩国,寻亲未果,孤苦无依,却找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丈夫李江斋。
他们都是被生活遗忘在角落里的人,隔着一座叫太白的山脉,书写着一段干净得不像爱情的爱情。
一个简单的名字,一张微笑的相片,一条红色的围巾,是白兰关于丈夫李江斋的全部。
在东海海岸的这个小村庄里,白兰在洗衣店以帮别人洗衣为生,酷寒中光着脚浆洗被子,骑着自行车到处收集衣物,忍受着别人的调侃,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坐在那个小小的寒冷的屋子里,对着丈夫的相片,一笔一划地写着自己对他的思念,虽然,她从未见过他。
一个年轻的女子,独自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拥有和把握的也只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一份轻轻浅浅的温暖,一个意念中“爱”的名字。
这个叫李江斋的男人是一个十足的小混混,无所事事、潦倒不堪,他是白兰法律上的丈夫。
杂乱的港口,肮脏的墙壁,摆满色情碟片的录像带出租店里,坐着这个斜叼着烟,百般无聊的男人,虽然和他一起在贫民区里长大的哥们儿早就成为一个老大,可是他却还只靠出租录像带为生。
这个做流氓也只是一个三流的小混混的最大的梦想是买条船开回故乡。
以至于处在同样处境的二流子们对他说,“你这个胆小鬼,还是多动动脑筋”时,他也要微笑着忍受。
爱情本是一件奢侈的东西,这样处境的两个人,却编织出了一段凄美的异乡之恋,虽然他们从未见过面,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江斋君……感谢你,多亏你我才可以在韩国继续干活儿。
这里的人对我很好,可是最好的还是你,因为你和我结了婚……”,结婚…妻子…白兰…哦!
他记起自己曾经为了钱和别人假结婚。
这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给了他从未有过的温暖。
白兰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去市区找江斋,蹲在店铺门口反复练习着用韩语说出自己的名字和问候的话语。
在终于鼓起勇气想进门的时候,警车却带走了江斋。
还是不得相见。
“世界说我是三流,她却说我是她的最爱......”“在这间医院里有一个尸体曾说过我是最善良的人......”接到白兰死亡的消息,他以保护者身份为确认死亡者动身乘坐前往江原道的列车。
白色的铁路,行动的列车,白兰生活的痕迹离他越来越近……影片的最后,李江斋被人用绳子勒着,从屋里往外拖去,杂乱的屋角,电视的画面上,是白兰在海边戏水的身影,笑颜如花,属于一个年轻女子最青春的容颜。
镜头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白色的浪花,微微的和风,灿烂的笑声……都在渐行渐远,只有这个叫白兰的女子的歌声在耳畔回荡着,这首歌的名字叫《爱情》。
忍了很久的泪还是滑了下来。
这种叫白兰的花,花期很短很短。
双线叙事,尽管是片子是用女主的名字来命名,不过主线还是以崔岷植为主,《白兰》,打的是爱情片的介绍。
有爱情吗?
有,是世上最独特的一种爱情。
他们是一场假婚姻中的名义夫妻,他一个中年混混,她是沦落异乡的孤女,她被人贩子贩卖,他可以说是帮凶。
他们活着时从未相遇,她却因为一张微笑的相片爱上他,而他因为她这份爱而爱上她。
可惜这份爱情因为死亡失之交臂,但又正是死亡让这份爱情显山露水。
假如没有白兰的死,他们能够在活着时相遇,江齐会理睬她吗?
会为了她改邪归正吗?
有温情吗?
有。
他们从未相遇,却在信件和照片中相爱。
白兰善良到令人咋舌,她被贩卖被欺负,却依然认为: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善良,但你是最善良的一个,因为你娶了我。
江齐混账邋遢到令人咋舌,他这一辈子也许从来没有感受到过那样的温柔和喜爱,于是他为了这份温情想要改变,也因此付出了生命。
这是爱情和温情吗?
的确是。
但却包裹着冷漠的现实,导演借着爱情,拍出了当时韩国社会的混乱、黑暗。
电影前半个小时都是关于江齐生活环境的邋遢、肮脏,充满了罪恶和暴虐。
而白兰这样美好的人,也最终死在了这个黑暗的社会。
影片的基调是黑色与罪恶,但穿插的白兰的片段却是纯白与清新,导演用心显而易见。
说实话,前半部分叙述的江齐的生活,确实让人有种不适感,完完全全打破了爱情片的规律,打破少女心和爱情梦:原来世上还有如此肮脏猥琐的存在。
这部电影不温不火的原因想必也和这点有些关系,爱情片畅销的年代里,如此直白铺陈地讲述社会的最底层与黑暗面,多少人乐意买账?
但是,剧情确实有些慢,铺垫略长,前半个小时看着略气闷,有些虎头蛇尾的遗憾。
除去这些,无论是插叙手法、长镜头运用、影片内涵、演员表演,都很精彩啊,推荐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珑。
生时不饮香魂醒,难着春风半点红。
---《白兰》王镃(宋)
2021年11月18日,这部电影在韩国重映,才让我知道20年前有这么一部经典的韩国电影。
改编自日本作家浅田次口的小说《情书》,只看一眼就被二十年前的张柏芝惊艳到了。
之前一直在思考忠武路三驾马车的早期经典代表作分别是哪一部,宋康昊是《杀人回忆》毋庸置疑,近期看了薛景求《薄荷糖》是他的立身之作,那么崔岷植呢?
是《老男孩》?
或者《生死谍变》?
如果是我我会选这部《白兰》。
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叙事风格也跟韩国商业电影开始之前的风格一致,大概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都是在铺垫叙事,后半部分才会转入正题,看过薛景求的《人民公敌》应该熟悉这种风格,虽然对于现代商业化追求快节奏的电影迷不友好,但在闲暇安静状态下观影的我并不排斥这种风格。
影片还使用了乱序的风格,在时光的碎片中不停交织两人的生活轨迹,但看上去并没有割裂感的不适。
崔岷植和张柏芝的演技都十分到位,挑不出任何瑕疵。
影片的大概情节是女主康白兰在母亲去世后漂洋过海来投奔韩国的姨母,结果扑了个空,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她为了留在韩国打工赚钱,在劳务公司的建议下不得已与一位素未谋面的男人结婚,获得居住证。
白兰只有一张丈夫的照片,默默地裱起来放在桌上,还有那条男主结婚送的红围巾,在寒冷寂寞的深夜里给她以安慰。
然而男主只是个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整天无所事事,干点非法勾当,骗取钱财的小混混。
但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却给了白兰以希望,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也渐渐爱上了他。
不要被宣传海报上两人幸福的身影所蒙骗,两人在两年的婚姻里从来没有见面交谈,唯一一次见面还是在男主被警察抓走的时候那一撇擦肩而过。
男主在这场虚假的婚姻中也发生了巨大的蜕变,从一开始对白兰看都不看一眼,到看了白兰给他的第一封信发生触动,再到读完白兰第二封遗信,坐在海边痛哭流涕,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和人性的柔软被白兰点化,其实他本质并不是一个坏人。
他的内疚和自责,让他否定了过去,重新认识了自我。
第一封信,简单纯朴:“李江奇先生:谢谢你和我结婚,让我能在这里留下来工作。
这里的大海、大山都很美,觉得很亲切。
我想一直在这里工作下去。
大家都对我很好,但还是你最善良,因为你和我结婚了。
谢谢,多谢,祝你晚安。
”
在读第一封信的时候,雪地里火车缓缓前行,宛如走进时间隧道,聆听妻子的绵绵细语,意境很到位,跟《薄荷糖》的时光倒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封信,生死诀别:“亲爱的李江齐先生: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表示你来看我了。
我就要死了。
看着你的照片,渐渐喜欢上了你。
相思,让一个人的日子更难熬。
照片中的你总是微笑着,每个人都善良,你是最善良的那一个,因为你娶了我。
我有一个请求,能不能以你妻子的身份死去?
很抱歉我不能留给你什么,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爱你。
”看完第二封信,男主颤抖着手想点一支烟,却怎么也打不着打火机,最后放声痛哭起来。
即使是白兰知道她的老公是个怎么样的人,也依然选择爱他。
影片的最后,白兰在海边清唱起莫文蔚的《爱情》,这首歌发行于1998年,小时候听过,现在听来依然是优美婉转又带点凄凉,跟白兰当时的心境很像:“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么会夜深还没睡意,每个念头都关於你我想你,想你,好想你。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会有不安的情绪,每个莫名的日子里我想你,想你,好想你。
爱是折磨人的东西却又舍不得这样放弃,不停揣测你的心理可有我姓名。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会不经意就叹息,有种不完整的心情爱你,爱你,爱着你。
”白兰羞怯的表情很到位了。
又相信爱情了有木有!?
她好适合苦情戏所以说,女人需要婚姻吗?
不是的,婚姻只是一个社会性的一部分。
所以女人需要物质吗?
也不是的,物质只是生存性的一部分。
所以女人需要什么呢?
女人需要爱情,有个照片能满足幻想就行了。
有爱情就有强大的信念,没有爱情,没有物质,也有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好像是这样…她的表演很奇怪。
梁咏琪 fbb 高圆圆也都是大美女,但他们美则美矣,却办不成平凡人。
冰冰的村姑特别违和,圆圆的青红还是校花,梁咏琪一看就是有意识的扮丑。
她却可以,是有破碎感的苦情,平民化的演绎。
她知道自己漂亮,好像不在乎自己样貌,不管怎么做表情都很放的开。
很少见她嘟嘟嘴装可爱,使劲瞪眼睛或者怎样的放电。
自始至终没见过几次面的露水感情,一个是流落异乡的可怜人,一个是潦倒失意的老混混,跟她假结婚应该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抱着骨灰盒在岸边读完信后伤心欲绝哭到崩溃,不单是出于对她的怜爱,更多的是内心那处柔软被唤醒了吧。
不可能发生的爱情。那年的柏芝美得像海边潮湿的风。
每次看崔大叔的电影,他都没啥好结果😢
真是受不了韩国人这一身痞子劲儿
我在家庭影院看的。通篇很流暢,但是看不懂,男主角被要求頂罪為啥他沒有去自首反而去接了一個來自中國的偷渡客?得病死的是男主角的口中得很糟糕的前妻還是女主角?為啥男主沒有坐牢時間好像也沒有過多快洗衣的阿姨卻說男主一直沒有去看女主角對不起女主角?為啥男主角最後莫名奇妙的被人殺死了?
无聊的爱情片,也没什么爱情。
好闷,没看完
外向张柏芝,反演内向女。略拖沓、沉闷,情感不共鸣,缺少灵动。
1999年一个中国南方姑娘非得留在韩国苦熬?换个年代这个故事更有感染力。
想要背一封情书给你,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yy啥呢你yy
看了这片突然想到,那些和阿加西谈过恋爱的华语女星,星路都异常坎坷。
剪辑上还差一些,配乐不错,剧中的情绪还没到那种落泪的程度。3.5星。
看不了美女和丑男的戏。以前一直没有get到张柏芝的美,这部里却终于有了感觉,大叔和小跟班去公安局那一段挺不错的,有一种诙谐之外的诗意。
张柏芝好美好美好美
表演很赞,剧情无力。有些人或许一辈子都长不大。
张柏芝好美好美,突如其来的病死这种剧情太老派韩式苦情,对于这种毫无铺垫、素未谋面的爱情也难以苟同。
没什么劲
没有交集的两个人。
纯纯yy片,是不是每个男的都觉得有张柏芝这种美人无缘无故,死心塌地爱上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