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复联4:终局之战》上映,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众多英雄们也走上了下岗再就业的道路。
“美队”克里斯·埃文斯主演新片《利刃出鞘》之后,又主演了新剧《捍卫雅各布》,失去了“美队”的光环,但是,桃总也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角色的层次感丰富感跃然荧屏。
“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主演了一部动作新片《惊天营救》,锤哥动作戏依然很漂亮。
“绿巨人”马克·鲁弗洛也参与到了HBO的一部限定剧中,并为观众贡献了堪称惊艳的炸裂表演。
《我知道这是真的》I Know This Much Is True
共6集HBO六集限定剧。
马克·鲁法洛主演,并担任执行制片。
剧集改编自Wally Lamb所著同名畅销小说,小说被描述为“史诗般的家庭传奇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对孪生兄弟Dominick与Thomas之间。
鲁法洛挑战演技,一人分饰孪生兄弟两角。
Dominick和Thomas分别出生于二十世纪的前后,自幼跟随母亲和继父生活在一起。
继父对他们十分严格,母亲也从未告诉过关于他们生父的真实身份。
只是抱着这个秘密,守了一辈子。
Dominick是哥哥,一个正常的、成熟的中年人,和妻子已经离异。
Thomas是他患有精神疾病的孪生弟弟,病情时有发作,但是还能做些简单的工作。
自从母亲生病之后,Thomas的病情也逐渐加重。
在母亲去世三年后,Thomas前往一所公立图书馆,公然地割掉了自己的右手。
一刀接一刀的,吓跑了图书馆所有人。
他把断手定义为献祭,并认为他的牺牲能阻止中东战争。
在医院中,医生要求Dominick同意弟弟缝合手术并签字。
但是,Thomas嘶吼着嗓子恳求哥哥不要签字,这是他自愿的。
面对自己患有妄想型精神疾病的弟弟,Dominick心软了,心疼了,妥协了。
Dominick没有在手术单上签字,Thomas也彻底失去了右手。
这也彻底改变了Thomas的今后。
关于Dominick和Thomas的母亲,守着一个秘密直到死去,也从未告诉过Dominick。
还有他们的外公,留下了一份意大利文的自传手稿。
Dominick本想将这份手稿作为礼物献给母亲,而翻译者却这样评价他们的外公:“我没办法忍受他,他是一个该死的沙猪,极度自恋,我不懂他为什么写下这些……如果我有孩子,我绝对不会让他靠近我的孩子。
”
关于过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能让母亲缄默至死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HBO在剧本挑选上向来眼光独特,对于过去那些隐秘的故事,天天是抱着很大的期待。
关于未来,Dominick和Thomas已经面临了巨大的难关,Thomas因为公然伤害,要被转送到哈区鉴识机构。
这个机构显然不是什么好地方,Dominick为了挽救弟弟,不惜被警察胖揍。
而这之后,他的人生中还会有更多的打击、失败、悔恨……HBO这一把估计是要虐死观众了。
而马克·鲁弗洛的表演也算是教科书级别。
Dominick和Thomas两人貌相似神不同,一个在现实中苦苦煎熬度日,一个在精神世界里扭曲卑怯。
要区别两个人太简单了。
为了更准确的诠释角色,马克·鲁弗洛先是花了15周拍摄了比较瘦的Dominick的戏份。
之后,在5周时间内增肥30磅。
再拍摄 Thomas 的镜头,因为Thomas 患有精神疾病多年来依赖药物治疗,肥胖可以更加准确展现药物和“情绪稳定剂”对人体的影响。
马克·鲁弗洛的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外表形态之外,更加可贵的是马克·鲁弗洛把Dominick的种种挣扎之后的疲惫感、无力感也传达给了观众。
《我知道这是真的》显然不是一部让人轻松带来快乐的剧集,讲述是爱和痛苦,那些深刻的直达内心的故事。
目前HBO仅播出一集,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剩下五集我们瞧好了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我不是很聪明I'm not a smart man, particularly但是终于有一天But one day,at long last踉跄走出自己的黝暗密林 还有家族I stumbled from the dark woods of my own and my family's手中掌握了真理Holdling in my hands these trurths那就是宽恕孕育了爱that love grows from forgiveness破坏后又会有生机But from destruction comes renovation天理存在于人与人的连结中that the evidence of god exists in our connections to one another至少我弄懂了这些This much at least I figured out我知道这此是真的I know this much is true
根据沃利·兰姆原著改编的《我知道这是真的》(I Know This Much Is True)于今年五月登陆HBO。
短短六集限定剧通过聚焦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三代的故事,穿梭于亲情、爱情和友情之间,纵向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家庭和美国社会跨越百年的赎罪历史。
《我知道这是真的》剧照剧情逐渐发展,接二连三的惨案、悲剧被慢慢揭开时,剧集的核心也相映出现——赎罪与被原谅。
跨越三代的家族史中,每一代人都拥有自己的罪恶,也因上一代的罪恶而承受着不同的惩罚,行在不同的赎罪路途上。
《我知道这是真的》通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将美国近一百年的罪恶浓缩在一个家族的变更中,告诉我们,谁犯下了什么错?
又需要以怎样的方式去偿还?
种族之罪故事中多米尼克祖父的手稿日记是衔接故事的纽扣,也是多米尼克寻找生父的重要线索。
在我们慢慢得知多米尼克祖父日记的内容后,剧集的第一个罪浮出水面——种族之罪。
多米尼克家族移民自意大利,他们的祖父是家族在美国的第一代移民。
20世纪30年代的美洲大陆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祖父多米尼克正是该时期的得益者。
多米尼克运用金钱选购妻子,并一再强调要求纯正的意大利血统,避免美洲本土的印第安纳血统。
种族上的苛刻流淌在家族的血液里。
在多米尼克上小学时,同班里有另一对孪生印第安裔双胞胎,但多米尼克内心始终认为只有他和他哥哥是“纯正”的,这对印第安裔双胞胎是“肮脏”的,便撒谎祸害其中的姐姐,而最后这位印第安裔女生因为压力,自杀身亡。
对不同种族、民族的包容是美国社会长期拥有的社会问题之一。
《我知道这是真的》剧照在所谓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美国人民本以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能以平常心对待种族问题,但就像多米尼克和他祖父一样,对原始本土种族的鄙夷和憎恶是根生蒂固的。
这是编剧和原著作者对观众,特别是对美国观众,提出的一个问题,生活于21世纪的你,真的能够包容其他种族吗?
剧集本身所带有的政治和历史,在当今的美国社会中重演,再次为美国民众上了一堂历史课,告诫他们,如何在这样的敏感话题里寻找答案。
这样具有社会探讨意义的话题作为副线,一直支持着“多米尼克拯救哥哥”这条主线的发展。
在结尾我们得知,多米尼克和托马斯的生父正是印第安裔双胞胎的父亲,他们自己也拥有一半的印第安纳血统,届时,这条“寻找生父”的副线上升为故事主线,将这份“美国原罪”与亲情相结合,为从多米尼克祖父开始的赎罪路途画上一个句号。
句号的另一面是亲情,换而言之,是无私的爱,这份来自家人的亲情能打破家族的诅咒,也能降解跨越百年的罪,同时也为当下的美国社会重拾这个被遗忘的、古典的方法论。
性别之罪剧集中的女性角色戏份不多,但个个角色鲜明,代表了不同的女性声音,群像地描绘出女性在美国近百年来里所受的误解和灾难。
无论是祖父的意大利妻子,多米尼克的母亲,多米尼可的第一任妻子还是他的女友,他们分别发表了女性在爱情、婚姻、家庭和生育上的“独立宣言”。
美国女性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被社会认可,在这个一直被白人男性支配的社会当中,女性的权利和自由一直处于“囚禁”状态,正如剧集里刻画的,女性在婚姻、家庭和生育中没有选择的权利,一切由男性决定。
《我知道这是真的》剧照这也是多米尼克家族和美国社会赎罪百年的第二个罪——性别之罪。
这种“囚禁”同样存在于男性群体中,多米尼克的哥哥托马斯,则是一个囚徒。
托马斯的行为因为精神分裂症时常不自理,而他的不自理和相对软弱则被养父看作为雄性基因的缺失,男性的败类。
受挫于养父的家庭暴力,托马斯的病一度加重,而母亲,也因受到来自养父的暴力威胁,不得不在这类男性极权前妥协。
一代又一代,多米尼克家族中的女性分别想运用自己的力量打破这个枷锁,直到结尾,也是因为多米尼克的低头,才化解了这个罪。
但是这样的答案是不完整的,因为它来自男性这一对立面,并非是女性本身的解放,编剧和作者无不警惕着观众,女性自身的解放之路,任重而道远,还需时间。
信仰之罪剧集开始于托马斯在公共图书馆拿刀砍下自己右手,宣称自己在向上帝赎罪,以此来阻止海湾战争的爆发。
在闪回片段中,托马斯也经常提起“越南战争”、“美国入侵阿富汗”这一类历史事件。
他认为他的信仰能够带来和平,能够普及给更多美国民众,让他们在慌乱中重拾信仰,这也是剧集的第三个罪——信仰之罪。
20世纪的新一代美国梦成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泡沫,在这层泡沫的掩饰下,美国民众生活在纸醉金迷中,逐渐在文化侵略和政治扩张中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托马斯则是美国20世纪新一代的传教士,他们不被社会认可,时常被社会唾弃,因为他们是行走的指示牌,大声宣传着美国政府的罪恶。
他们甚至会牺牲自己,来避免这场信仰危机,而这样的异样行为则给他们带了灾难。
除开信仰,这同样是一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搏斗,他对美国的“崇尚自由”、“个人至上”的清教精神提出反驳,因为在美国历史中,个人主义始终占领上风,以托马斯为例的强调牺牲、集体和原谅的精神是少数。
在结尾,托马斯跳河自杀,这条关于信仰的赎罪之路也被迫中止,不过对于答案的追寻并没有结束,这也是剧集的留白之处,美国如何应对这场21世纪的信仰危机?
美国民众是否应该继续跟随政府的步伐,还是自寻他路?
《我知道这是真的》剧照剧集的维度甚广,以家庭出发,展现一个国家近百年的历史与罪恶。
这类罪恶往往是双向的,国家的、社会的行为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而个体的行为则被国家和社会看作一种回应。
这类双向关系在剧集中首先建立于多米尼克与托马斯兄弟关系。
在与社会护工和心理医生的交流中,多米尼克逐渐发现他努力拯救的不仅仅是哥哥,而是自己,兄弟之间单向的拯救和理解,也逐渐升级为双向。
这层双向拯救的关系慢慢上升至国家与个体之间,讲述了群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国家的罪恶被深深嵌入多米尼克的家族里,无论是在种族上、性别上还是信仰上,多米尼克家族所付出的代价都无形地反映出美国接下来的道路。
这类创作手法十分巧妙,他将历史现象架构于个别家庭或者个体中,在一些文学创作比较常见,比如《雷雨》、《百年孤独》和《我的天才女友》,作者通过叙述个体故事,扩展开来,展现一幅历史群像,缓缓道出历史中社会的过错、国家的兴衰。
该类故事穿梭于宏观与微观之间,使得这层双向关系不僵硬,非常自然。
《我的天才女友》剧照剧集以多米尼克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情感色彩,同时加强了故事的文学性,保留了原著的文学色彩。
自序式的手法在电影中比较常见,比如在王家卫导演的大部分作品里,他都倾向运用主人公视角的叙述来推进作品与观众在情感上的互动。
以亲情为载体,导演德里克通过运用这种叙述手法,为观众营造了多层次的情感氛围,在剧情转载点和高潮部分,让观众能够沉浸在剧集所营造的忧愁氛围里。
同样,德里克多次运用时间交叉和蒙太奇手法,在时间上不断跳跃、闪回,在剧情上不断穿插、重现,垮经纬度地建设各个人物,从而多角度地刻画剧集的核心人物。
德里克的优点在于,他总能捕捉到亲情中最细微的变化和最不起眼的动作,转译为这份情感变质的根本。
无论是两兄弟幼时在家里的互帮互助,在大学时期的分道扬镳,还是中年时期的长情陪伴,这些不同时期的碎片,在六集里一点点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命运双生的感人画面。
对于家庭和亲情的刻画,是德里克擅长的。
在他2010年的作品《蓝色情人节》里,他运用了同种表现手法,不断闪回,描绘了男主角迪恩和女主角辛迪逐渐支离破碎的婚姻。
镜头语言的切换也是《我知道这是真的》如此出彩的另一个原因。
在闪回片段里,德里克通常选择手持摄影,跟随角色抖动的镜头仿佛为画面蒙上一层纱,也就如多米尼克脑海深处的记忆一般,时而历历在目,但却模糊不清,看不透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兄弟的命运。
而在现实片段里,德里克则会选择运用高清特效镜头。
《我知道这是真的》剧照每一帧都清晰可见,无论是托马斯在精神病院里的嘶吼,还是多米尼克因女友乔伊出轨,意外怀孕而转身愤怒离开,现实中的惨痛经历是这样真实,这样直击人心。
手持与高清,仿佛为故事构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一种是模糊的,为剧情打造了一座迷宫,让主人公深陷其中,探索命运的路途;另一种是清晰的,为故事安置了一面镜子,让主人公直面人生,发掘困境的出路。
全程冷色的美术配合上康涅狄格州的取景,为潮湿的景象披上了一层独特的哀伤,画面与剧情相互贯通,与《奥利芙·基特里奇》一般,让观众每分每秒都沉浸在纯属这部剧集的冷色氛围里。
芥川龙之介在《河童》中曾写道:你自己的罪恶要自己去说,说了罪恶就会自行消失。
多米尼克最后说出了自己的罪恶,那么社会呢?
赎罪与被原谅,答案其实一直都在每个人的心中。
(以下有剧透)没想到这部剧到现在几乎是无影评状态呀,还以为有马克大叔在,感觉应该会很火才对呀……两天刷完,故事写得确实好,看的真心难过,本来觉得够惨了,半集之后又有更惨的等着你。
喜欢那个社工和心理医生,是真的付出心力去帮助这对兄弟,也给出了很多好建议。
最后一集心理医生说的话可以说是点醒了多米尼克,外公失败的人生寓言其实是一件珍贵的礼物,他确实做了许多失败的选择,但起码证明了人是可以做选择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
听完这一段,不只是多米尼克,就连我也豁然开朗了,压抑了一整部剧的心情好了很多。
过去的人生给了他太沉重的负担,活得仿佛行尸走肉一般,直到最后他才终于从这种泥泞中挣脱出来,尝试审视和体验属于他自己的生活。
一个可能不是核心话题,但也算是关键话题,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看护,至今都是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哲学领域都非常棘手的难题,自身的安全、他人的安全、自身的权利、他人的权利,如何保障,如何平衡,都是越来越发达和文明的现代社会制度下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
“I'm not a smart man, particularly. But one day, at long last, I stumbled from the dark woods of my own, and my family's, and my country's past, holding in my hands these truths. That love grows from forgiveness. That from destruction comes renovation. That the evidence of God exists in our connections to one another. This much, at least, I've figured out. I know this much is true.”
1990年10月1号,Thomas在三河图书馆公然砍掉了自己的右手,声称他在献祭,把图书馆里的人都吓跑了。
他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而在前一天,他还在跟双胞胎哥哥Dominick吃饭,大谈特谈国家政治和经济。
医院里,Thomas不愿意接上手臂,不断地哀求哥哥。
他不忍心,答应了弟弟的要求。
两人从小生活在高压家庭,继父Ray管教严格,Thomas经常收到他的打骂,Ray上班后是他们兄弟俩最轻松的时候。
妈妈Susie从未谈及过他们的生父,晚年得了癌症,交给Dominick一个盒子,里面是他们祖父留下的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手稿。
Dominick找到翻译家Nedra帮忙翻译,几个星期过去了,他等得不耐烦,于是打电话催稿,Nedra却透露出他祖父是“一个该死的沙猪,极度自恋”,“他和女儿的关系……如果我有孩子,我绝对不会让他靠近我的孩子。
”
母亲去世了,弟弟无法忍受,没有去医院看望,他独自面对。
而Nedra竟然带着手稿消失了。
他无法再从中获得祖父相关的信息。
弟弟伤势稳定后,看守人员强行把他带到Hatch鉴识机构,这是最高戒护机构,只有那些对别人有威胁的精神病患者才被送进来。
Dominick极力阻止,换来的是一顿毒打。
他自己的生活也遭受重创,几年前自己的孩子猝死,婚姻难以为继,弟弟的事情只是雪上加霜。
记者想就Thomas砍手一事进行采访,Dominick拒绝了。
他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把弟弟从最高戒护机构救出来。
Thomas的心理医生被Hatch机构换成了Patel医生,压着工作没做,他跟医生见了面。
Patel医生想从他们的家庭史探讨Thomas的病因从而找到解决办法,给Dominick放她跟Thomas的对话。
在录音里,Thomas说他被继父毒打以及性侵,又说自己是天选之子,正在被情报局追杀。
一系列不明所以的话,Dominick接受不了。
Patel发现Dominick也已经“深陷林间,迷途已久”。
只是这对兄弟,一个遭受着精神分裂的痛苦,一个因为生活的苦难而饱受折磨,他们能否从迷途上救回?
翻译者Nedra没有说出来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祖父跟他们的母亲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违伦理的关系?
Nedra为何要消失?
Thomas跟心理医生说的话真的完全不可信吗?
他到底还知道什么?
他的病症到底为何而来?
为何继父只打骂他,不对付Dominick?
目前只出了两集,很多谜题还有待揭开。
饰演双胞胎的演员Mark Rufdalo为了使角色更加饱满可信,先是在15天之内演完了哥哥的戏份,接着增肥30磅,再演弟弟的部分,两个角色无论样貌还是神态都做到了区分。
哥哥在现实中艰难度日,无力感被表现得入木三分;弟弟遭受精神的煎熬,那份扭曲和癫狂也让观众隔着屏幕便能感受到。
母亲临死前叮嘱他一定要照顾好弟弟,似乎还有难言之隐,也正是这不可言说的东西造成了兄弟俩一生的苦难。
故事压抑,充满痛苦,从痛苦中如何找到希望?
接下来的剧情或许会给出答案。
HBO限定剧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一共6集,探讨了最复杂的人性,讲述了关于爱与痛苦的故事。
剧本扎实,演技炸裂,快快看起来!
是的,如果要简单地概括《我知道这是真的》,这个聚焦琐碎生活的现实故事里最耐人寻味的内核或许就是“被诅咒”和“摆脱诅咒”之间的对抗与撕扯。
它在最初就注定会迎来两极分化的评价,恨它的人会被其中的压抑激怒,而爱它的人却能体验到那如雾霭般粘稠的郁结之下湍流不息的生命波涛。
《我知道这是真的》改编自1998年出版的一本畅销小说,讲述了两个孪生兄弟不可思议的半生。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康涅狄格州的三河市,多米尼克(马克·鲁法洛 Mark Ruffalo 饰)是一个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的男人。
他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为刚刚出生的孩子的意外死亡而导致了和妻子之间感情的破裂,不仅如此,多米尼克的弟弟托马斯(马克·鲁弗洛 Mark Ruffalo 饰)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常常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需要身为哥哥的多米尼克处处提防。
在弟弟最终还是自杀身亡之后,多米尼克决定从自己的血脉中寻找答案,于是开始研究在很早之前就离开了他的父亲的真实身份,由此发现了自己家族所隐瞒的有关遗产的秘密。
边看,边时不时心疼一下的剧。
最近看的大多来自网飞,片头出现HBO的时候,似乎就感觉有些不一样,然后就觉得少了噱头更文艺。
只有童话里成长才是甜蜜的,小孩子真实的每一天里,都在忍耐中期盼未来会更好,直到懂事,才发现自己不仅是个普通人,而且是个失败者,即使活得已经竭尽全力。
绿巨人演得很拼,全力洗脱神盾局里的戏精背景,从眼神到举止都落拓着,胡子拉碴都透出花白。
【本篇包含剧透】一个人在他的童年犯下的错误,特别是当他受到家庭教育的极大影响时,能否决定他以后的人生?
故事的主人公,多米尼克,似乎从小就是一个自私、冷漠的孩子。
他很聪明,会察言观色,他曾说过,他的继父打骂他的双胞胎哥哥托马斯更多于他,因为他“足够聪明,懂得自保”;而托马斯“当然不懂得这些”“总是惹恼继父”。
不知道是出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是深埋血脉的祖上的歧视基因作祟,他“看不惯”班上的印第安龙凤胎中的妹妹的“欺骗行为”,因此编了谎话举报她,间接导致了那个印第安女孩的自杀。
他不敢违背继父的命令,哥哥被打骂、囚禁,母亲被打至手臂骨折,他都冷眼旁观。
他哥哥当众出糗,他说“为他感到窘迫、难过”。
上大学之后,他想要摆脱他的原生家庭,摆脱这个哥哥。
他不想继续和哥哥当室友,但是还是应他要求帮他打字并修改了论文。
他不忍心看着哥哥在自己的病情中越陷越深,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人到中年,他仍然努力照顾着托马斯。
他照顾他、安抚他,尊重他自断右手的选择,拼命阻止警察将他关进法医精神病院,等等这些情节,初看真的让我感动不已。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编剧的高明之处了,在本剧的第一集里,向观众展示的只是这样一个生活不顺心,却对哥哥一心一意的好弟弟。
但是事情真的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吗?
在后面的剧集里,随着多米尼克的自述,和他与心理医生的对话,他性格的阴暗面、他遭遇的种种不幸的原因,似乎都被一点点揭晓了。
多米尼克对托马斯的感情里,难道真的只有纯粹的亲情和爱吗?
他为什么把对哥哥的全部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
为什么他经常如此痛苦?
为什么他即使如此痛苦也要拉他哥哥一把?
他是否因为儿时对哥哥的冷漠和所谓的“霸凌”而心怀愧疚?
如果是,他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愧疚?
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意识到的?
或者说他根本不想也不敢承认自己的愧疚?
我认为,就像他在本剧最后对前妻的道歉中说的那样,他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自己以前犯下的错误。
他的母亲是由一个暴戾、专横、冷血、自大的意大利人养大的,对人生没有什么自主权和选择权的乖乖女。
她性格温顺,逆来顺受,也因此过得很悲苦。
她经历了两任家暴她的丈夫,没有任何能力反抗。
母亲的软弱和继父的暴戾让多米尼克在童年时期从家庭接受到的教育主要只有两点:向别人示弱就会挨打、凡事都从外界找原因。
难怪多米尼克的前妻望了他良久后,说出“你会变得像他一样”这句话。
他从来不懂得怎么向别人道歉。
他在儿时间接害死了印第安女孩,长大后遇到女孩的胞兄时对此只字不提;他和前妻的女儿不幸夭折后,他独自沉浸在悲伤中忽略了妻子的感受;与他羁绊最深、最让他痛苦不堪的哥哥托马斯,并没有因为儿时的霸凌而埋怨过他,相反一直感谢他对自己的照顾,多米尼克也从来没有真正的为此向托马斯道过歉。
但是我相信他内心深处一直觉得自己愧对于哥哥。
这种内疚感的力量是很大的,足够摧毁一个人。
但多米尼克没有被摧毁。
有人说,他们兄弟俩在同一条船上孤独地漂泊,在苦难的河流中挣扎。
后来,哥哥跳下了船,留给了弟弟一条生路。
多米尼克用了半生时间来拯救托马斯,即使他最后失败了,他失去了他的双胞胎哥哥,但是我想,在此过程中,他也是在拯救他自己。
他在对哥哥的全心全意照料中赎罪。
在托马斯的葬礼过后,他与继父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或者说他单方面把多年以来压抑在心底的想法一吐为快了。
他对哥哥的愧疚、对自己的厌恶,在此刻爆发。
他在那一刻真正接受了自己童年的所作所为。
他其实一直是那样的人。
不久后,多米尼克带着祖父的手稿再次去见心理医生。
他此时仍然认为发生在自己和自己家族里的一切不幸都是因为那个“诅咒”。
毕竟“把自己的痛苦归咎于外界原因比自省要容易多了”。
那次的心理咨询应该给了多米尼克深刻的启迪。
或许他的潜意识一早就明白了,只是自己不愿承认。
不管怎样,无论是祖父糟糕的人生经历、哥哥的死亡,还是与前妻、与心理医生的谈话,都在告诫他那些他自己从未承认过的东西。
他宽恕了继父,也得到了前妻的宽恕。
他得知生父的身份后懂得了人与人的连结的巨大力量。
多米尼克四十年来的人生有着太多不幸与错误。
他一路跌跌撞撞,但最终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黝暗密林,走出了自己家族和国家的黑暗过往。
所有这些经历造就了多米尼克。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犯下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但并不是这些错误决定了我们是谁,而是我们如何对待错误。
多米尼克手中掌握着这些用生命中最痛苦的经历换取的真相,将一路向前。
这次,他将不再孤单。
马克叔演技很好加一分。这个故事我觉得没什么意义,双胞胎其中一个有精神病,另一个为了照顾他弄得家破人亡,吃了无数的罪,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仅仅因为是亲人吗,人不能活得自私一点吗,一个人过得好一点总好过两个人一起沉沦吧。
3.5 宽恕孕育了爱 破坏后又会有生机 天理存在于人与人的连接中 当我们开始反窥内心审视自己 开始饶恕和珍惜眼前所爱 也就终于放过了自己
这是一部压抑、沉闷、缓慢,略带黑暗的电视剧,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演员出色的演技,单凭这样的剧情,估计没多少人能够看得下去,绿巨人的表演真是又高级又动人,我迄今为止仍然深刻的记得母亲去世那遮着半张脸的特写,如果从构图审美上来说,显然是极为糟糕,然而却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角色的悲伤,虽然演员的演技出色,但依然难演这部电视剧显著的缺点,故事松散拖沓,主题不明确,外公那大段的情节,有些画蛇添足,托马斯突然的自杀,生命戛然而止,本可以有更多的冲突与张力。
我个人觉得,可以翻译成“我只知道我该知道的”。剧中的每个人,从多小的路人角色,到主角,本都只该知道自己该知道的,有些人也努力保持这种无知。但主角没有停下脚步。
好冷门的剧啊,偶然在B站刷到的。男主一人分饰两角,演出了同一张面孔之下两种不同的煎熬与痛苦。在人生像多米诺骨牌一连串倾倒之后,在无数次自我拷问之后,Dominick终于学会了放手,卸下身上的重担,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btw,女医生和社工大姐太温暖了,又温柔又有力量,托起黑暗中的光。
都是熟人
看的真累!
一晚上补完,给马克叔演技点赞。其实蛮有趣的就在于因果循环。这是部蛮有趣的作品。因果循环,童年经历造就性格等等这部算是表现到极限了。比如母亲的祖父造成了母亲不敢违抗乖乖顺从的性格,而母亲却恰好和一个印第安人生了孩子。有了后爸之后又因为母亲的默不作声,导致Thomas的性格比母亲更加扭曲,之后甚至能延伸到每个人身上。不过最有趣的还是Sheffer的这个人,最开始是个极度理性的社工,慢慢的开始倒向男主一侧,到最后在Thomas葬礼上痛哭。其他的伏笔和细节也是蛮有趣,剧情走向可以说比较奇怪又合情合理。9.5
马克叔一人分饰两角,演技赞!剧本也赞!
穿过家族百年黑历史,从原生家庭的伤害中一步步复原,到最终的渡己渡人,一个男人完成了残酷的成长。粗粝的画面,大量聚焦人物面部的特写镜头,非常饱满的文学度,算是近年来看过的非常小众深邃的剧集。
完结了,上半年最心爱的剧。
这个剧本太绝了!演技发挥也太好了!
太暗黑太压抑了
Mark ruffalo演技还是很厉害的,就是结局有点失望 with all due respect
📍5/26/20
归咎于什么是容易的,包括琢磨出自己的种种问题,难的把这些当作或启示或我可以不用如此的选择。不去重复,不去循环,不在重复中,就已经是在新生。
恐怕所有的一切都有些毛病的故事。
耐看
好看好看 看到第二集开头 怀疑他们是妈妈和外公的孩子制作水准拍摄手法配乐一流 可剧情就靠悬念支撑下来的 一配二演技真的好我发现一个自己的观影喜好 面包猫咪那部日剧好看的原因正在于它的没有剧情没有悬念 只是像阳光一样照在身上靠剧情本身丰满而吸引人灵感启发不断 要好过这部剧这种悬念做承重墙 就只是想看结局 就很空虚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