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幸在金馬奇幻看首映導演場有好的座位、好的時間、好的同伴、好的爆米花學電影以來好片爛片看了不少按理說只要過了及格線我都可以忍受但這部真的是屌了看的過程中我始終一臉蒙逼想睡都睡不著明天在寫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今天看了《镜像人·明日青春》刷到@赛人微博 觉得说的特别好——https://weibo.com/1644807043/KoKy4Ejz8?from=page_100505164480704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欧洲和日本有一些科幻片,先不说质量,流传度都不够。
美国这方面,实在是一枝独秀。
但奥斯卡基本把最重要的奖项,赐予这一强类型电影,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早在20年前,就有人说要在咱们这拍科幻片。
很多人的想法是,人家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文化自信到这般田地,常让我哑然。
在上世纪,中国就拍过科幻片,但成绩不甚理想。
电影是关于过去的,是与记忆有关的一项工业,或者说是一门艺术。
这与以未来为主要时间场的科幻片,几乎成了天敌。
像克里斯马克、戈达尔、祖拉斯基、塔尔科夫斯基,以及更擅此长的库布里克。
他们眼中的未来,既是当下现实的超长反射弧,也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复制粘贴。
他们对未来是不抱希望的,之所以会丧失信心,浓度再高的科技含量,也无法左右人心的本质,再多的方便也不会带来更大的随便。
@张林子 的《镜像人》涉及到了这一永恒的困境,循环往复中我们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
我们自以为可以天马行空的幻想,常常会到此为止。
在浩淼的未知里,只能凭借仅有的自知之明,去体认对方,以及惟有“对方”的确立才能完成的世界。
可以将这称之为爱情,在没有重力的地方,它依然飘浮在空中,让你不再成为时间的玩偶。
身患绝症的小小,终于找到了可以拯救自己性命的镜像人安何先生,但在一命换一命的生死抉择下,是两个渴望自由的灵魂。
小小会对安先生下手吗?
两个人机缘巧合,一起独孤两个跨年。
安何先生其实很在意自己是不是“人”,在她的理解里有名字才算是人,没有名字,永远只是工具。
小小与安何的爱情如同烟花般璀璨,如同烟雾般消散,却多么像我们每个普通人经历过的爱情时刻。
《镜像人·明日青春》这部影片的第二个故事像在尝试解读身份,解读永恒,更像在解读那些生命里的得到跟失去的。
实习医生田小心,爱上了从未赢过、总是被打得伤痕累累的拳手小孙。
虽然两个人的相识有点青春偶像剧般的剧本,她为他接鼻梁,她为他在每场比赛后,做简单的治疗和包扎。
只是一个实习医生的田小小,一心一心一意想用干细胞救助小孙。
但最终,想以爱之名救助小孙,却使一切背道而驰,两人的爱情能否逃过被设定的命运。
小孙对田小心的表白,选择在田小心生日那天,作为拳手的他,能不能也努力为她也赢了一次呢?
影片的第三个故事则像一道关于爱情,关于命运和伴侣的选择题。
最让我想多聊一些的是《镜像人·明日青春》里的第一个故事。
昔日赛车手梁晖,在目睹好友周晓杰意外死亡后,一蹶不振。
他重新做回货车司机,却在一场车祸中意外发现好友遗物AI里的秘密,于是思念袭来,梁晖甚至还在思考,是否好友周晓杰还活着?
甚至还在想,他车上的AI机器人,却能回忆他们的往事?当年当周晓杰问梁晖,自己不比他差,为什么跑不过他的时候,梁晖的回答是“你什么都不怕”。
作为一个赛车手,没有了恐惧感,成了他宿命的轮回,成了他失败的原因。
梁晖没有野心,却满身邋遢,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在周晓杰死后,他甚至每天晚上都会惊醒。
这第一个故事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下展开,开篇就用科幻感和现实交织的方式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展开了人性和友谊、沉默与泪水、生死和生活的思考。
除了内容方面的设计,剧本上在这一段也对于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进行了反思。
这种反思包括恐惧了,还比赛不比赛?
友情,在每个人生命里的比重,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等等一系列的思考。
悲情的周晓杰,为了这个故事注解出人生的底色。
或许,到他出事那天,还在纠结着自己比梁晖差还是比他好的这个问题,但他的生命却已经戛然而止。
他的青春他的生命随着车祸,也只能永远的定格在那一天。
更为悲情又怪诞的设计是,到第一个故事的结尾处,我们方知晓,原来周晓杰是一个镜像人,一种被进化的、完美设计出来的人类,他恰好只能够存活25年。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剧本已悄悄将人生的无常和怪诞的科幻元素结合,同时也就让这个故事从科幻走向宿命。
所以周晓杰的意外死亡,究竟是注定的吗?
这应该也是故事想引发观众思考的一个层面。
本片的第一个故事也像是关于青春,关于友情的,更是关于人生的一种思考。
同时也奠定了这部电影伊始的基调。
这部电影的名称叫《镜像人》,第一段故事以第一代镜像人作为切入点展开叙事,所以主观镜头与叙事基调是符合观众代入感的。
在技法上,大量的交叉剪辑,在美术上,现代感十足的空间,让这个科幻故事充满迷幻色彩。
影像方面,有焦黄燥热的赛车场,也有潮湿阴冷的未来感。
通过这种略带设计感的形式,无疑将情义与人生,失去和离别的主题烘托了出来。
自然,建筑,车辆,人群,海水,残阳、迷雾与故事荡漾出来的情绪,息息相关。
作为一部网络电影,个人感觉这方面能媲美任何一部院线科幻片。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镜像人》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长里,用三个故事串联起青春的世界。
在我看来,这是内地少见的用青春、爱情、友情和科幻末世、科技迷幻结合的作品,故事里的这些年轻人陪伴、告别、活着,面对命运无情的捉弄不后悔,心怀不甘的选择逆流而上,追寻自己的明日青春,在某种意义上或许能取得年轻人的共鸣。
转自《血观音》的剪辑师陈俊宏——今天在金馬奇幻影展看完影片,覺得十分精彩,不但有奇特的世界觀、角色間細腻豐富的情感。
郭姝彤更讓我眼睛一亮(她在本片真的好有吸引力),本來顏卓靈最近幾部作品在我心中扣分不少,但在本片裡又讓我對她燃起滿滿的愛(要把她拍得好看真的有難度)。
更不能不提的就是本片的剪輯了,這部片精彩演繹了如何用非線性敘事說好一個故事,怎麼將後來發生的事情,先在故事開頭透露一點端倪,當作引誘觀眾的鉤子卻不突兀,而且片中滿滿的交叉剪接也讓我好滿足喔。
本片有抽中配額,期待院線上映了。
金馬影展TGHFF——————————WeirdTramp 陈俊宏
影片的视觉类型感很强,科技的发达促使人长寿,可不见得使人健康。
人文的部分给了我很深沉的感受,在不能两全其美的情况下,生命的延续也就是我们统称的活着和记忆,我不知道该选择哪一边。
很惊讶导演对影片整体的深层次理解。
影片的视觉感非常强,但更多影响我的是对生命的思考,令我震撼!
突出了未来式青春的设想很新奇,带给我很多的思考🤔但重要的是,面临这一切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我会怎样选择?
有无奈,又有一腔热血...总之看过后才会懂~
幸运在金马影展看了世界首映,在一片相似类型的中文电影中,冲出来一部很特殊的电影。
讲真,纠结很久到底该给几分,但纵观华语片界屈指可数的科幻片,觉得还是指的鼓励的。
有网友说,或许将来它会是检验华语科幻作品的参照标准;在我看来它也确实完成了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内容。
无不意外地喜欢整体的创意结构,三个故事但不是依次进行,而且把第三个打碎穿插在前两个事件里、按时间(基地纪年)划分组合,比起小说分段或许电影这样编排比较方便汇总情感。
总体来说很喜欢世界观的设计,人类和三代不同特点的复制人类之间的爱恨情仇,非常有趣和有勇气的宏大的架构,以及有点类似银翼杀手里对「真实虚假」「意识个体的定义」「爱的力量」等哲理思考;可是就三个单独部分的故事而言,我比较喜欢第二、三段,第一段则比较平庸矫情。
个人觉得配乐过多有些反效果,虽然导演也在映后座谈解释这是为了照顾一般院线非影展类观众,但我还是认为音乐的引导限制了情绪、也破坏了原生的真挚体验,而且音乐喜怒转折被场与场间过于快速的衔接所破坏,变得笑完即哭、哭完又笑,使观众无法跟上戏内情绪变换,有些尴尬。
此外台词部分是华语大片的通病,或许是我们还难以接受过架空的中文模式,使得对白感觉有点点中二。
演员是一大惊喜,两岸三地的年轻阵容,不输前辈的真实演出。
不过我很欣赏导演的勇敢,踏足了这一片荒土區域,呈现上一部视效精彩、场面设计前卫的作品,大部分路数手法已经较成熟,让人联想到诸多科幻电影的影子。
电影延伸思考的空间非常庞大,跨性别、跨区域、跨时空,感情融合、文化分享、尊重互爱,确实带来很多希翼向往的美好设计,在祈求未来的和平发达之外,也应该借负面问题做前瞻预防。
值得看完做讨论的一部电影。
科幻电影《镜像人·明日青春》(以下简称《镜像人》)已经在爱奇艺上线,确实让人期待已久,这是一部尚未公映,便收获了全球众多电影奖项的新锐作品,影片用三个故事,讲述了三代镜像人与人类的相处,整个观影过程需要随时瞪大眼睛,因为有太多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读,同时也要敞开心灵,虽然整部影片的故事设定于人与人工智能的“镜像人”的共存,但情感的戏份却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许多的共情,许多的扎心,都在其中。
影片之中,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下生产的“仿生人”被称为“镜像人”,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有深意的设定。
所谓镜像,通俗而言,是镜中的映像,是对镜前物体的反向呈现。
当然,在数据存储领域,镜像又可以解释为,对同一文件的无差别复制。
由此,引申到电影《镜像人》之中,这个镜像,便有了上述的两层含义,其一,他们都是源于对人类大数据与小细节的完全抓取,由此混迹于人群之中,也不会被轻易察觉,其二,“镜像人”如果复制起来,也是一个大工程,所以,我们可以在影片的第二个故事中看到,和拳手小孙长相一模一样的镜像人,遍布于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承担着各种职务工种。
在观影《镜像人》的过程中,镜像人与凡人的越难以分辨,越让人细思恐极,而这不仅仅是作为观影者战台烽自己的感受,在那个未来的世界中,也是因为人类的恐惧,或者说是对这批更优秀的镜像人的羡慕嫉妒恨,使得镜像人的计划进展得并不顺利,其间几次关闭又屡屡重启,可谓是困难重重。
虽然这样的未来设定会带来很强烈的陌生感与疏离感,但在影片中,还是有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画面,让人倍感亲切,比如在街头售卖的热气腾腾的肉龙小摊,比如在片中还有包饺子的画面等等,时刻提醒着我们,那个未来,和我们并不遥远,其实就在身边,就在眼前。
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部影片不仅埋设了大量的细节待观者挖掘,而且也设置了许多的致敬环节,对于老影迷而言,或许是一晃而过,但如果你能在这瞬间被get到,或许能收获一整个夏天的惊喜。
比如在第一个故事的结尾,天上飞过的警车,会让人想起《银翼杀手》的某个场景,比如圆乎乎的李思瑞的造型,大概率是来自《星球大战》中的BB8,而出现在片中的北京传统面食——肉龙,据说也是为了致敬曾经开在酒仙桥的一家小店——林家肉龙。
这家店战台烽还曾经去过,只卖肉龙和豆沙包,但因为做工、口感都上佳,由此也成了一种市井印记,虽然如今小店已经因为城市改造而荡然无存,但他们以这种影像的形式得到了永恒。
《镜像人》需要多刷,许多一闪而过的细节,还需细细揣摩。
相对于许多的影视剧作品,大家恨不得几倍速来观看,而《镜像人》明面和内里的信息量是如此的巨大,这才是更适应这个时代的良心之作,也需要大家在观影过程多看多听多想。
同时,观影过程中,也对影片的拍摄印象深刻,全片许多的场景中,镜头光晕的形状都是平行的,会让人想起《碟中谍:全面瓦解》的影像风格,这种光晕呈现,和我们日常所见的弧形光晕截然不同,由此也令影片生发出一种既前卫又迷离的金属质感和末世情怀。
纵观《镜像人》的三个故事,以及三个故事中的三代“镜像人”,他们的“产品属性”与制造的“完成度”其实是有递进的,而三个故事的主题,分别以“陪伴、告别、活着”为主题,让我们通过镜像人的思维,来审视自我的优缺与得失。
从《镜像人》的众多角色中看到自己,从《镜像人》的故事发展中看到未来,应是这部作品的最大价值。
虛擬實境裡的愛情陳念萱撰文for 魅麗雜誌電影人生「我不想忘記妳!
」「我不想看著你死」她是實習醫師,給他打實驗室研發的幹細胞違禁品,副作用是逐漸變成另一個「洗白一空」逐漸失去一切記憶的人,而其實他只是二代實驗品,不算是真正的人類,隨時可能被作廢處理。
所謂二代,就是修正了第一代廢品,卻仍比第三代短命。
所以,電影裡出現了第三代,生存能力更好,實驗就是考驗,經歷過程越發慘烈。
電影穿插了第一代、第二代與第三代鏡像人的個人化故事,從而呈現實驗的目標,是秦始皇的長生不老藥。
一代代地修正,自然也產生了許多犧牲品或者更正確地說,是實驗廢品。
導演很有趣地在這三代發生的故事裡,安插著魔幻式畫面,每一事件的轉折時刻,都會經過一位純真美麗的小女孩擺地攤,微笑著看眼前發生的人事物,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最後小小的字幕打出,這是逃脫控制的零代鏡像人。
我想起永康街茶老闆說起,多年尋訪好茶的結論,許多茶農做出最讓人驚豔的好茶,往往是第一次的嘗試性實驗,之後根據「常識」越調整越慘,再也做不出更好的味道了。
我曾在行李箱工廠研發室實習,從實驗到生產上線,每次出品裡的意外廢品若能守在1%以下,已經算是成功。
也就是說,意外,不是意外,意外佔據的比例,考驗著生產線的運作。
無性別,完美,無畏無懼,不出錯,智商遠遠超越人類,表面上,唯一的缺點是短命。
骨子裡,真正的致命傷來自自私自利的人類,我打造你的目的,一開始是製造優等生,後來逐漸演變成市場化商品,既然是商品,用了就丟,製造更多的怪異垃圾而已,不痛不癢。
即便,後來發現,趨近完美,就會有痛有癢,但痛在非人類身上,於我何干?
誰會在乎呢?
鏡像人的意外,發生在感情,雖然號稱無性別,無性別意味著,沒有傳宗接代的能力。
從零代逃脫的完美夢幻鏡像人外,連續三代都有感情上的執著,第一代是同性之間的友誼,第二代正式走入男女情,且因修補性幹細胞徹底更換了主體,而失控地轉換設定,從而傳宗接代製造出意外中的意外。
第三代,趨近完美地逃脫掌控,開始享受「自由」,但必須躲躲藏藏。
躲躲藏藏的自由算是人類想要的自由嗎?
這一點,留給觀眾思考。
故事的開始發生在第二代的意外,也非常有意思地,結束於第二代與第三代之間的血濃於水。
製造意外,遠比設定的人生,有趣。
而意外的源頭,是人類最頑固執著的感情。
有情,就有自由的渴望與希望。
失控,正因為你開始有了情,即便你是被製造且設定的鏡像人。
導演兼編劇的張林子表示,這部電影沒有超過三千萬人民幣。
按照三段故事的科幻場景,以及飆車賽車的車禍現場,這樣的預算很緊,錢都得用在刀口上,分鏡清楚明確而不能浪費,剪接在拍攝前就必須上陣規劃。
說故事,就是要說得分秒必爭,自己心服才能打動觀眾。
鏡像人的英文片名是Transcendent超越,借由科幻人造人,來隱喻生活裡可能發生的各種感情與選擇。
鏡像人設定為無性別,第一代與二代很明顯地像男人,偏偏被稱作先生的第三代與遺失的零代,應該是相對完美的鏡像人,卻都看著像年輕貌美的女孩,情感欲望較低,無欲無求,只渴望自由,未若一二代殘缺品的情誼濃烈而有趣,能製造出意外精彩的故事。
稱之為不斷超越的鏡像人,看著鏡子的畫面不少,自我投射與設定,是最終必須做出選擇的人生,如果,你被丟入虛擬實境,做一回鏡像人,像玩遊戲那樣,你會投入多少感情?
有位師兄說:佛法是大坑。
最簡單的理由,心經與金剛經都說了,執著於色與空或有我或無我,都是錯的。
如果陷入這樣的邏輯,很容易錯愕而無法選擇,對的,人生中有許多選擇,隨時隨地,你不可能不做出選擇。
那麼,明知道在玩遊戲,你會付出真感情嗎?
鏡像人最有趣之處,便是意外廢品的選擇,因為是意外,躲開了設定,也就慢慢產生了驚喜。
出自weibo 陈念萱
从OST看《镜像人》,好喜欢。
看完《镜像人·明日青春》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导演通过三个故事讲述三代“镜像人”追求生命自由的悲剧故事,为这些只有编号没有姓名的“镜像人”书写了一份生命的挽歌。
但我最想聊一聊的是片尾曲,范晓萱的《活过》。
范晓萱曾为《西虹市首富》、《特务迷城》、《小李飞刀》等著名的影视作品都演唱过主题曲,这一次为《镜像人》亲自写词作曲,也足以看出来范晓萱对这个影片的欣赏程度。
这首歌的标题《活过》也是范晓萱在观看电影之后,直接选用导演阐述里的最后一句话:那一刻,他们觉得自己,活过。
前奏一响起,充满未来感的声音就又将我拉回了这个世界,眼前不断浮现影片中有关未来的画面:被严重污染的环境、穿梭在空中络绎不绝的飞船、久久不能放晴的天空......歌词内容也和影片环环相扣,范晓萱从“镜像人”的角度去写下了这首歌,表达的是范晓萱观看完电影之后,对“生命与存在”这一问题的思考。
“你我他你,都是代号;他你我他,都不一样”这四句话贯穿整首歌曲。
“代号”这一个冰冷的词汇象征着每一个在实验室出生的镜像人。
在第二个故事中的最后一幕,也就是小孙被删除的那个数据墙上,那些工种、身份对照着不同环境下相同的面孔。
而这张脸就像代号一样,代表着他们镜像人的身份。
随后的副歌部分,则是身为镜像人,反抗命运的呐喊。
“偏离,渴望;即使,死亡;痛快,徜徉”周晓杰说:“只要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一次,哪怕明天就要死呢”
这就是每一个镜像人的心愿吧:即便代价是死亡,也渴望偏离被设定的人生,体会一次痛快淋漓的、自由的生活。
“模糊,眼前;答案,退却;陌路,重现;但愿,主宰;最终,自由;救赎,希望;美妙,绽放”后几句则总会让我在脑海中回想安何和小小的故事。
像小小为了生存而挣扎一样,安何一直在为了自由而挣扎。
但最后,已经出逃的安何还是选择了牺牲,拯救小小和好友关北。
但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死亡并不是结束。
在绝望中仍有希望存在:小小和关北继承了安何的意志,自由并且健康的活了下去,绽放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之花。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
”我觉得在影片的最后,“那一瞬间,他们感觉到自己,活过。
”这几个字缓缓出现的时候,才是整个片子高潮并且将其升华的地方。
影片虽然分成三个部分,讲述三代青年人与镜像人的纠葛,但导演想表达的主线仍只有一个:面对命运无情的捉弄,不甘的他们总会选择逆流而上,追寻属于自己的明日青春。
三代镜像人的设定截然不同,但都表现出了他们对于命运的抗争。
在梁晖驾驶车辆坠入水中时,有个巨大的蛇颈龙阴影从车辆上方游过,这意味着生态系统开始洗牌,更是末世的征兆。
镜像人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顺应而生。
第一代镜像人周晓杰给他的新车队命名TRANSCENDENT,意即影片的英文名,超然与超越,是镜像人诞生的初衷,也是人类的愿望。
人类希望通过镜像人对抗日渐荒芜的恶劣环境,但对于镜像人来说,也许他们的愿望仅仅是可以掌握一次自己的人生吧。
而自主选择死亡时间和方式,也是他们对抗命运的唯一手段。
第二代更像一个个npc,一出生便带着早就定好的人设和记忆,在既定的环境中永远的、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任务。
在小孙所在的拳击台上,四周挂的是日本古代剧作家世阿弥的名句:“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
”这四句话也正是小孙命运的写照。
第二个故事中还加入了那个著名的忒休斯悖论。
田小心导师说过“干细胞会改变一个人。
用了干细胞,他还是他吗?
”
而田小心第一次给小孙注射完干细胞液之后,小孙就莫名的第一次叫对了田小心的名字,并向田小心表白,这也暗示着干细胞对小孙是确实有所改变的。
这也为他后续脱离设定进行了铺垫。
第三代的故事更为直接,安先生为了自由而选择逃亡,但却在最后关头选择了友谊。
影片中在安先生决定录指纹救小小之前,她打开了小小病房内关着麻雀的鸟笼,而鸟并没有选择飞走,而是留在了鸟笼中,这也暗示着安先生做出的选择。
在影片的最后,关北也继承了安何的意志,自由的活下去。
而我们在面对生活时,也许结局已经注定,那么通往结局的路还是由我们自己选择吧。
终于
到最後,電影都沒有解釋清楚“鏡像人”為何,是人造人、機械人還是克隆人,都沒有說清楚,只有一個空虛的“完美”概念,未來的設定也完全沒有完整世界觀,就元素瞎堆疊所謂未來感,三個鏡像人都因人類而死,直接降格到了人類附屬品,海報上還好意思寫“你真的活過嗎”就惡心,浪費了幾個好演員。
补录,以前在上影节和金马上放过,但评价不怎么样,去年直接网络上线了,据说重剪了一版,删了很多不必要的情节,就是《银翼杀手》主题的翻新。三个故事三代复制人的命运,都对自我产生了身份认知并有了反抗意识:第一代镜像人寿命只有25年,第二代被植入记忆只能周而复始的从事一种工作,第三代完全为了执行危险任务而诞生,概念都不错但执行力太差,拍得一般,而且剪辑后的版本还是觉得冗长,整体磨磨唧唧的。而且该片也不知道是有钱还是没钱,场景简陋特效寒酸,但汇聚了两岸三地一票青年演员,都还有点名气,片尾曲也是范晓萱唱的,幕后阵容与制作水准的“倒挂”现象,搞不清这片什么来路。
影片想讲述的东西很多,未免会有些让人难以捕捉重点。但是对于未来青春的描绘还是很有想法,很能吸引人的,看惯了流水线的青春片,再看这部电影,还是很能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的结构很有趣,导演对于节奏和美感的把握还是很有火候的。
影片在范晓萱唱的主题曲《活着》中落幕,她空灵的声音在影厅中回荡,就像这不电影表达的未来青春一样在时空中无限延伸,也许青春之所以闪耀,是因为我们拥有为梦想努力的勇气。影片中的主人公,为了爱、为了梦想、,义无反顾地努力着,想到我们,也应当在只有一次的青春中,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3倍速都忍不了
给自己起名的那一段不错,斑驳的光影、歪斜的标语、搭配上一往无前的bgm,这种隐喻还是少见的
被李程彬和郭姝彤那段爱情故事打动了,他们都为了爱做出很大的改变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需要的勇气不止一点,能够这样义无反顾去爱真的很难得,希望也能和他们一样即使前方布满荆棘也绝不妥协,更勇敢一些,拥有自己的未来青春。
呵呵
小而美的切入视角,独特个性的影像风格,残酷又美好的青春故事。
编剧和导演怕不是小学都没毕业。
真的比毕导那个好点。
影片中没有镜像人,只有“我们”,怀抱希望的“我们”,永不服输的“我们”,冷酷无情的“我们”……看完这部影片,重新审视了自己
#SIFF2018
这是个啥啊花了这么多钱
讲真,废土和赛博身体的浅显组合已经玩不出什么新意了,也无法延伸至更深层的关于人/人体器官/灵魂的论述,别再什么后人类什么存在主义危机了,你细读文本的话就会发现很多评论比电影本身还要夸大(但是写的真是精彩)。这部片子的运气好就好在在一堆恶心的“讲好中国故事”的失败试验品的垃圾堆中有了所谓的“风格”吧,导演像一个美学掮客一样拼装的很巧妙,最起码不惹人生厌和疲惫。
可惜了……
既然镜像人就是代码的堆积,那他们对人事物产生的感情也是代码的运动轨迹啊,这些感情是他们自主控制的,还是“工程师”操控的呢,细思极恐。
乱七八糟的剪辑,高概念既老套又空洞,音效全是素材库里的,那个小机器人是仿制BB-8吗?运镜犹如学生作业,一堆四五线小明星演技也就那样了。美术设计Low到爆,夜景大炫光条都特么跟谁学的?回炉重造还有可能是条好汉(某宣发公司内部看片)
充滿繁體,餃子,除夕夜,早點攤的未來中文世界,驚喜的華語片,審美有追求,表達有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