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这部电影似乎主要是简单性转和倡导平权,性转塑造较为成功(除了男第二性外在形象还可以更好外),可以是一部很好的理解女性失权处境的电影。
但还是想站在更女权的角度思考更多。
我评分是三星半,本来想打四星,太多性解放上床部分不是很舒服,感觉电影还是在以男女性缘为核心展开对男权与女权的讨论。
女权不是男权的一切的简单性转。
男权是低级的形态,女权不会对男权东西全盘继承,有些脏东西可以舍弃。
但是在女权中,性缘可以不是那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从性缘关系出发探讨权力,不过从更女权角度说,还是可以舍弃性解放甚至是男女性缘的糟粕吧;从男权到女权不是简单的男女形象、行为的完全性转,比如男女性缘不是简单的从bg到gb—男上位到女上位另外电影里有两处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跳芭蕾那个男孩子描述女生还是用的“漂亮”一词/男主对女主求婚时还是用的“嫁”字且女主并未对此感到不适,还有那个出版社商说的也是“嫁”。
另外就是目前我看到的性转电影都是南社男穿到女权世界或者女社男穿到男社,都是以男的为主视角去看改变和思考,想看到一部以男社女穿到女社为主线剧情的电影。
(女社女穿到南社掀翻南社的剧情应该不允许被出现吧)其他疑惑:女主的弹珠罐有没有(男社的男)性犯罪的隐喻题外话。。
女主好迷人。。
但是找不到更多可看的影视作品好难受。。
中间那一坨说得有点狗屁不通太晚了脑子转不动了就先这样吧哪天想到要改要加再来写。
“我个人觉得女权主义运动必须有比消灭妇女压迫更多的梦想。
她必须梦想着消灭强制性的性欲和性别角色。
我觉得最能鼓舞人的梦想是建立一个雌雄一体、无社会性别的(但不是无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个人的性生理构造同这个人是谁、是干什么的、与谁做爱,都毫不相干。
”这个世界的男主名叫Damien,每天穿着齐屌小短裤,爱上了有钱有颜有腹肌的霸道总裁,噢,不,是女王Alexandra。
Damien觉得Alexandra也是爱他的,毕竟她答应过要和他结婚的。
Alexandra是Damien的老板,Damien不知道的是,他的老板不但隐婚,还有个孩子。
可怜的Damien,就这样“被小三”了。
Damien在成为Alexandra的秘书之前,他是因为职场性骚扰辞职了,才顶替他要休陪产假好基友的秘书工作的。
Damien在爱上霸道女王之前,他生活得很粗糙,从不精心打扮自己。
他的爸爸总是担心他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女人,所以被“催婚”“催生娃”,是家常便饭了,殷切地希望儿子除了可以跟猫同居外,也要跟人同居。
Damien的好基友,带着已婚人士的过来口吻说,你要贴眼膜,贴面膜,做美容做美甲;穿提高蛋蛋的内裤,用翘臀的垫子;穿着一定要保守,决不能穿透明的衣服,更不能裸露上身;至于像猴子一样没进化好的体毛嘛,得要全部剃得干干净净,才能提升个人魅力,才能约到炮,追到女票。
果然“没有丑男人,只有懒男人”,Damien很快被妹子约炮了。
谁知妹子一上来连个前戏都没有,脱了裤子就干,干完倒头就睡,连爱的抱抱和亲吻都没有,excuse me ?!Damien深深觉得这个世界太“女尊男卑”了,女人们可以袒胸露乳地走在街上;她们可以对男人的穿着指指点点;公司的管理阶层、政府部门官员都是以女性为主,而男人们只能做秘书、服务员等工作;更别说男人们在家里要做饭、做家务,老婆却可以喝着啤酒看球赛;带孩子育儿也是男人的工作,还要预防老婆在外面乱搞;街头上的广告、电视里播放的爱情电影,都是以消费“男性”为主。
Damien好基友的老婆出轨了,好基友认为是自己太胖了,做了家庭主夫之后,就忘记了身材管理,他去练瑜伽,塑体型,以挽回老婆的心。
好基友的老婆是这么解释自己的出轨的,“浑身上下都是荷尔蒙,需要泄欲,所以就失控了”,她只是犯了一个平凡女人会犯的错而已。
Damien的爸爸作为一个过来人,是这么安慰他的好基友的——“这没什么大不了,等你老婆年纪大了,性需求少了,就不需要到外面找乐子了”。
还吐槽自己的老婆是“突然来了性致,可以随手关掉店门,把自己放倒在冰凉的玻璃面上,而作为老公的自己是无法反抗的”,谁让自己是个做做收银工作、有时间做美甲的男人呢,而老婆却是肉店里干体力活的那个人。
所以,好基友当然是选择原谅老婆了。
而Damien学芭蕾舞的儿子却在厕所里被喜欢的女生要求“pussy licking”,别无选择的男孩只能选择接受,而对方只是拍拍屁股走人,什么也没给他。
老板Alexandra带Damien去酒吧,跳钢管舞的是男性、穿着性感的服务员也是男性,都是以取悦男性为主的。
当老板Alexandra带Damien去聚会,聚会里的精英人士、知识分子都是女性,而男性只是作为对方的伴侣来提及。
在女人眼里,男人是没有思想、没有独立人格的“消遣品”。
他爱上的老板也发自内心的瞧不起男性,她觉得他们就是女性的“附属品”。
如果把以上的种种,男女倒置来看看:女人对身材、肤色、长相的要求,都是以取悦男性审美为主的;商场路边广告牌上随处可见的性感裸露美女;酒吧餐馆服务员多为女性,且遭到客人的言语调戏乃是常态;校园里的一个女孩喜欢上一个帅气男孩,却遭到为对方口交的要求,别无选择的她只能选择接受;婚姻中丈夫出轨,长辈们却劝导这完全不算什么,女人应该看开点;如果婚姻中丈夫对妻子失去了“性趣”,肯定是女人当了黄老婆,放弃了自我管理;丧偶式育儿不是我国国情吗?
公司管理阶层、政府部门要职、精英聚会趴体,不都是男人的世界吗...是不是觉得特熟悉?
是不是细思极恐?
老板的种种言论,引发了达米安的强烈不满,于是他横下心来,宁可工作不要了也往回怼。
他甚至参加了“反对女性”的男性主义组织。
他的男性主义成功引起了霸道女王Alexandra的注意,因为Alexandra是个正处于瓶颈期的作家,Damien的想法和世界成为她写作的素材。
令Damien更加无法接受的是,老板泡过成千上万的男人,每征服一个男人,就放一颗弹珠到玻璃瓶里,且瓶子是按年份排列的。
当达米安质问老板Alexandra怎么可以这样渣时,却被老板三反问:你是怎么想的?
以为我是处女吗?
以为你是我的第一个男人吗?
Damien伤心欲绝,跑到酒吧喝闷酒,结果被一堆女人骚扰。
还被人调戏,说他“一个人跑来酒吧?
肯定是因为饥渴!
就不要装清纯了!
”若不是老板Alexandra及时赶来,Damien就差点被强奸了。
老板Alexandra想要挽回她俩的爱情。
在相处的过程中,她已经爱上Damien了。
Damien不听解释,两个人吵了起来。
争执中,相互撞到在地。
结果,一下到了“男权社会”。
老板Alexandra看着满大街的短裤女孩,还有正在游行的女权主义者,彻底懵了。
在这个“男权社会”,Alexandra不是作家不是老板,是Damien好基友的秘书。
而Damien在这个“男权社会”如鱼得水,他是个事业成功的电脑工程师,在公司女同事面前随意开黄色玩笑。
对待感情,他也是不折不扣的渣男,他从没想过跟女性认真交往,女性对她来说,只需考虑三围、脸、及能不能上床。
情史丰富的Damien是好基友的情感咨询专家,他告诉朋友该如何不让大着肚子的老婆发现自己出轨了。
达米安对他男性的身份很是骄傲,他给孕期出轨的好基友献策“怎样不被老婆发现”,边走边聊时,还不忘盯着女生们的大长腿。
然后就撞到了电线杆,穿越到了“女尊世界”。
这就是法国导演埃莱奥诺尔·普里亚拍的《男人要自爱》,与之前的法国电影《女儿国的杰基》对男权、女尊、疯癫极权、独裁主义的反讽爆笑不一样,这部《男人要自爱》除了对男权的反讽,它的叙事风格没《女儿国的杰基》喜剧,是偏正剧的。
所谓的女权主义,不是像《男人要自爱》《女儿国的杰基》电影中的性转世界,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不是“女尊男卑”,而是平等多元的。
只要男人高兴,男人也可以在家做饭带孩子,而不是“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女性可以不用“嫁得好”,只要她高兴,她可以在职场上做成功的女人。
在衣着打扮上,男性可以穿裙子可以化妆,女孩子可以留短发穿裤子,他们高兴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不用考虑别人怎么看。
在《男人要自爱》的开头,Damien小的时候出于好心且为了吸引喜欢女孩的注意,他代替临时生病的女孩表演公主,却得到了家长和小朋友们的嘲笑,因为所有人都认为男生不应该穿裙子。
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女权主义”是被污名化的一个词,这大概与“feminism”的中文翻译相关。
在高彦颐 &王政的《女权主义在中国的翻译历程》序言当中,说到——在当代中国,对“feminism”有两个常见的译词,其一是“女权主义”。
这一翻译有暗含的贬义,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是,女权主义者憎恨男人,渴望夺权,支持女权主义的都是一些男人婆。
所以,目前在中国,女权主义是个颇有嘲弄意味的字眼,只在一些学者和积极分子的小圈子里除外。
与之相反,另一个译词,“女性主义”(女性的,或指女性气质的特色),则看上去没有那么咄咄逼人。
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可能是在语义上“女性主义”有着一些灵活性。
然而,对说英语的人来说,“女性主义”这个字眼才是带有贬义的,因为它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推崇阴弱女性特质的意识形态,从而实际上强化了两性的人为区分,有悖男女平等的追求。
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这样的立场不是女权主义的,但对中国的很多自我认同为“女性主义者”的学者来说,这个翻译是“更温和的女权主义”,所以更容易被接受。
在男权社会,“我们不仅是作为女人在受压迫,我们受着压迫还由于我们不得不做女人,或不得不做男人也是个可能的情形”。
“我个人觉得女权主义运动必须有比消灭妇女压迫更多的梦想。
她必须梦想着消灭强制性的性欲和性别角色。
我觉得最能鼓舞人的梦想是建立一个雌雄一体、无社会性别的(但不是无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个人的性生理构造同这个人是谁、是干什么的、与谁做爱,都毫不相干。
”(选自盖尔·卢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
一个思考:性转之后的世界,女性变成了男性的样子,那真的是在推崇女权吗?
我想真正的女人主宰的世界,是不是不管女性怎么样——穿裙子也好穿裤子也好,化妆也好不化妆也好——都是女性强大,不是因为她的表现而是因为她是女性,这样是不是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最后的结局让我知道了什么叫黑色幽默。
电影爽一个半小时,现实生活中却是几十年都是最后这个世界的生活……
我期待那个第三种世界,男人和女人,互相扶持的世界,没有直男癌,也没有直女癌的世界。
又来了。
空姐乘滴滴顺风车遇害,#Metoo事件满世界都是。
“女性自保措施”又铺天盖地。
同样,抵触这些自保措施的女性抗议,也又一次铺天盖地。
这些措施背后的好意我不质疑。
但是我要加班啊=。
=抵触的对象,当然不是自保措施本身——而是这种毫无安全感,听到个男人咳嗽声就得攥紧拳头的世界。
我来这个世界随便看看,就想潇潇洒洒走一回。
结果,城市夜景不能看,还得抽时间学个格斗术。
不是这么个理。
不能对不安全感感同身受的,想象这么一个世界。
男人穿着有点透的汗衫,会被人指指点点,街边有人吹口哨。
女人毫无顾忌裸着上身慢跑男人成天要担心容颜衰老,再也不像年轻时,穿穿T恤牛仔裤就很好。
保养,眼膜不能少
街头张贴的都是裸男广告霸道总裁都是女人。
男人的工作,都是秘书、家政一类
连扑克牌里,Q都比K大欢迎来到[男人要自爱]的世界。
在这部电影里,直男癌男主的命运见者落泪,闻者伤心。
他本来是策划高层,颇受老板器重;风流成性,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养只猫一个人过,没事儿就去好友家蹭饭,连碗也不用洗。
可一次事故,他穿越到了一个平行世界,那里男人与女人的地位互换。
他得屈尊做助理工作;得担心性骚扰;喜欢上的直女癌是个花心大萝卜,而且这个世界里,女的花点好像也不算什么。
好惨呐。
哎,等等,这不是我们世界里,某些女人的遭遇吗?
①性别倒错,失去选择的滋味性别置换的梗当然不算新鲜。
[女儿国的杰基]里,有一个布本人民共和国。
那里的最高统治者,是女人。
男人们围着面纱,一心盼着“嫁”个好人家。
如集市上待价而沽的货品
等待大将军的钦点于是,我们就眼睁睁见证主角灰姑娘,不,灰小伙的“悲惨”命运。
为了一件漂亮的袍子被潜规则
雨夜遇见觊觎他美色的女执法人员[男人要自爱],没有像[女儿国的杰基],套用一个灰姑娘遇见王子的故事,一黑到底。
它严丝合缝地翻转了现实。
现实世界里男人会做什么,[男人要自爱]的平行宇宙里,女人就一定会做什么。
反之亦然。
有人质疑,真正的性别平权应该是多元化,而不是简单的强权崇拜,让女性阳刚,男性阴柔。
不假。
但影片的逻辑,并不是强权逻辑,而是极端的换位逻辑,为的是说明问题,营造荒诞的效果。
从前啊,有一对兄弟分家产,两人都觉得自己分少了,哪个清官来重新划分,他们都觉得自己吃亏了。
后来,有位官老爷说,哥哥觉得弟弟那份多,弟弟觉得哥哥那份多?
那你俩把家产交换一下,就都能得到多的那份了。
兄弟俩哑口无言。
直男癌也会觉得,女人们有啥可不高兴的啊,没那么大家庭压力,还能收获男人赞美,委屈的是我啊。
好啊,那换一下。
平行世界的直女癌一个逻辑:你们活得这么轻松有啥不满意的?
根本不用创造一个夸张的故事,只要把现实中的言论照搬过来就好。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直男癌初入平行世界,还没发现不对,女同事解开拉链想潜规则,他还不知死活地抚摸她的脚踝。
结果被腿毛吓得撞头后来和一个女人约会,正是干柴烈火之际……
女人看见了他的胸毛内心OS:哦这个男人实在太不精致太邋遢了。
直男癌还以此当作自己的雄性魅力。
但女人早就别过了脑袋再后来,为给直女癌主角做助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毛。
连脚趾的毛都没有放过
露着光洁的大腿出发了
胸毛也剃成优雅的一字型一个糙汉,就这么被“母权”塑造了。
“男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娃伏波。
除毛还只是直男癌麻烦中最小的一桩。
他发现,约个炮,炮友自己爽完不管他了还要被父母逼婚:艾玛我们家儿子这么大了还没结婚是不是没女人要啊?
直男癌说出大龄女青年经典台词喜欢上的直女吧,有集邮男人的癖好,每收入后宫一个,就在罐子里放一颗弹珠。
跟他在现实世界一样。
电视剧里男人试探着对女人说,我是不是肩膀不够圆屁股不够翘?
直男癌看着片一脸生无可恋
而在被渣之后,他看着同样的情节竟然想哭
参加“男权主义运动”,还要被同性嘲讽
甚至在酒吧,还有女流氓性骚扰一点一滴的歧视和压力终于让他崩溃了。
现在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你们男权主义,到底有什么不爽,是得到赞美,还是有人帮你们拿饮料?
”是没有选择。
直女癌们不顾他的感受,将性作为显示权力的工具,而他只能选择迎合,按她们的标准,重新塑造自己的性魅力;爱情中,他只能等待对方浪子(女)回头,甚至连对方的沦陷,都带着汤姆苏故事的老腔调:叛逆的男人,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不能阻止街头带着轻佻意味的凝视,即使可以选择反击,也是无力的。
他只能照着这一套规则生活。
更可贵的是,电影也同样展示了,平行世界中,强势女人们也没有选择。
内心的空洞
爱情的奢侈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男性权益中心的工作人员这么说这也是电影想以二元对立互换所想表达的最终意图。
在不平等的世界,无论谁“占便宜”,最终都是两性共同的悲剧。
电影的最后,是神来之笔。
直男癌没有一个人穿越回去,而是和直女癌双双回到了现实世界。
直女癌看着女权主义游行,一脸懵逼这个“大女子主义”,也要经受一次男权社会的洗礼了。
或许正是这样双方换位思考,才能换来一个男人和女人互相支持的世界。
②性别歧视,在每一个生活的隙缝里这是导演埃莱奥诺尔·普里亚的第一部长片。
2010年,她拍摄了一部类似短片,《被压迫的多数》。
片中,男主在街头,不断承受来自女性的歧视、骚扰和攻击。
暴力+性骚扰而妻子却责备他穿得太性感。
这部短片在2012年发布在油管上,至今已经获得了将近200万次点击;2013年发布的英文版本甚至点击超过1300万次。
短片引起了Netflix的注意。
2014年,他们出资,支持普里亚将它拓展成一部长片。
长片仍然保留了女路人裸着上身慢跑、男人被女流氓性侵等桥段,但也更进一步。
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入了“男性主义”的反抗。
直男癌主角反复在直女癌面前争取平等的爱情是一层,电影更安排了一个专门的男权主义组织“以胸还胸”。
他们戴着假胸在街头抗议导演意识到,世界变了,虽然女性的实际生存状况还没有太大改善,但女权运动风起云涌。
影片拍摄时,#Metoo还没有开始,但她还是很高兴,能成为这个运动的一部分。
但导演更希望人们看到的,是那些并不明显却在生活每个角落里根深蒂固的歧视。
随口的一句黄色笑话
以为是调情的调戏正是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细节,成了不平等的沃土。
在拍摄过程中,普里亚发动每一个工作人员想梗。
因为她意识到,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存在于每一个生活细节里。
而正是通过这些,她能够建立起一个可怕的“母权”牢笼,密不透风,“创造一种幽闭恐惧症的效果”。
她也在极力规避过于夸张的效果。
比如男性性感装扮是短裤而不是裙子在一点一滴中,让这个平行世界看起来真实,避免变成一笑了之的闹剧。
她甚至特意设计了一个站立分娩的桥段。
产妇像个女战士,引体向上把孩子生了下来“我觉得在一个母系社会,分娩方式一定是母亲最舒服、最符合人体力学的,而不是医生觉得最方便的方式。
”在性别转换的情境里,许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显得无比荒诞。
正像一次次“女性自保措施”,如果换成“男性自保措施”呢?
是这个世界出了问题。
我期待那个第三种世界,男人和女人,互相扶持的世界,没有直男癌,也没有直女癌的世界。
-文:姜不停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电影的里的每一个片段都太让人窒息了导演入木三米的刻画了女性在男性眼里的世界女性在遇到男性的时候才成为女性被男性定义的女性她们柔弱 矮小 强势高大的女性会遭到异样的眼光女性要反复用男性的目光凝视女性的自己的身材 束腰 提臀 丰胸女性在职场上永远处于边缘位置 服务员 秘书 前台接待 仍然是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这个世界上的女护士一定比女医生多忍受男性在性事上的猥亵和自私在他们面对女权主义时候的傲慢女性就应该比较喜欢款式纤细的手表 女性比较喜欢偏甜的葡萄酒这些讽刺之处都通过男性的性转体现了出来女性应该学芭蕾舞 在厕所里给喜欢的男同学口交她们合力把女性禁锢在一个 他们不屑前往的地方就想剧里的男主角说的 在他的世界 男性去狩猎把残羹剩菜留给女人 确保她们保持赢弱这几天看张岚直播特逗 她这种成功人士 如果她是男人 她身边早都男人成群了,但是作为成功的女企业家她是异类她和董明珠一样 没有男人缘 完全不同于其他男性在职场上成功后获得的巨大的性别福利我做公司有一段时间了 没有人用什么什么总来称呼我但是男性之前会互相尊重互相给面子但是女性不有时候感觉真的像活在噩梦里 又改变不了什么,这个电影我一点都笑不出来如果可以,让我穿越到女权社会吧
“奇怪,我用你对待我的方式对待你,你竟生气了。
”
男人若没亲身体验过女性每天面对的欺压与冒犯,便不知道她们郁结的愤懑和烦恼无处疏导,待到积怨憋炸时,也只会纳闷:“她怎么又闹呢?
至于吗?
”就像俊男美女不会理解,这个看脸的世界,有些善意和便利,我们丑人享受不到。
两年后再看【男人要自爱】,又有些改观,比【弱势的大多数】提供更多细节,片子像面镜子,只是把性别对调,就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公平,歧视和偏见无处不在。
当“荡妇”像“浪子”般多了鼓励色彩,羊水破也独自驾车就医,现今宣扬的硬汉、牛人和情种概念是否算是洗脑和催眠?
是不是为维护特权地位才催生出的男性优势、绅士风度和英雄气概?
以镜为鉴,当看到身份置换,男方代入闺蜜撕逼,女方的挑逗套路,推诿借口同渣男如出一辙,笑疯的同时也会反思:言语侵略到底算展示魅力还是性骚扰?
社会对工装的范本要求(身体的裸露程度)是不是对弱势方的迫害和压榨?
想起句话:“世间万事总关乎性,唯独性,关乎权力。
”(出处已忘)正是这些平权诉求始终得不到重视,改革如同蚍蜉撼树,女人们要么鸡同鸭讲,面对根深蒂固的误解懒得再去抗争辩白,要么像暴躁的恐怖分子,用极端的方式谋求改变。
🤔但我依旧反对让情绪将自己吞噬。
另:貌似老外也有“情场失意,赌场得意” 一说,马格利特的画作“这不是只烟斗”也有说道,空时研究~
很喜歡這部電影!
鋪墊快,節奏快。
而且看了才發現現實社會有這麼多不合理或者是因為性別優勢導致的現象——墓園名字是以男性或女性命名、為了吸引強勢群體誰做的努力更多(加墊內褲,脫毛,穿鮮豔的衣服)、議員數目比例、app的主要面向受眾、誰害怕被騷擾、誰因為對方的邪念而遮頭、誰赤裸上身跑步而不害怕被指責引誘而不害怕被侵犯、誰需要把家庭當成中心而常常被背叛因為另一方擁有更廣闊的天空、誰被催婚,因為所謂的越老越沒有優勢⋯⋯所以,作為女性,有人帮忙开车门,幫忙拿文件,有什么不好?
如果男性經歷了這些,他們還會這麼想嗎?
我最喜歡的是結尾兩人進入了男性主導的社會,Alexandra遙望女性們穿著鮮豔短裙,女性們遊行高喊請不要碰我的陰道。
记台词:31:30:想像一個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而我負責稱讚他們的世界。
如果他們特別性感的話我還會吹口哨。
對不起早上忘記跟你要簡歷了,但你也有錯,你害我分心了。
41:40:你那个世界的女人好像活得不错。
男人送她们礼物,帮她们开门。
你会忘记自己是女人吗?
我不会执迷于此。
骗子。
你起床后尿尿,冲凉,拳击,帮那些仰慕你的粉丝签名,在街上打量男人。
你真的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吗?
这部电影的本质是在男权社会这一整体背景下将男女的性别互调。
吐槽说还是“强权崇拜”的人不用将这个作为槽点,这正是电影的立意。
我们社会的男权不是针对的生理性别,而是社会性别,这跟你生理上是男是女没有丝毫的关系。
所以男主穿越去的那个地方,还是男权社会,只是这个社会上承认的男性角色由生理女性来担任罢了。
所以女性生孩子或者类似的设定让我觉得不是槽点,反而是出彩的地方。
因为我们因此可以发现社会上关于因为女性固有的生理特征而不能怎样怎样的话完全是托词。
男主穿越后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变得富有我们定义的女性化,所以在当今社会,一味地要求个人改变而不先去改变舆论氛围是一件非常耍流氓的事情。
综上,电影中呈现的两个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电影正是利用我们对一个的习惯而对另一个的不适来体现对现在暴力定义强权社会的嘲讽,以单纯的生理性别来定义社会性别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我们作为人的多样性不应该限定在这样的框架中。
一边享受情节暂时给予我的虚假强权。
一边精神分裂着谴责性别崇拜。
作为女性,随着故事发展,自然而然把自己代入了女性支配者的强势地位,的确感觉很爽。
但是又不禁反向代入男主,他的弱势角色似乎投射着在现实社会坚持着feminism的女性,不被人理解甚至被曲解,社会的恶意如潮水般淹没她们的声音,个体上甚至被认为是勾引男人的小把戏(我相信影片里刚开始时,男主就是被女主这么看待的)。
我很喜欢这部影片,因为它能给我一种脱离现实的“掌权”的快感。
这不是指唯我独尊的“天下第一人”,而是指在生活中能够轻易取得便利的通行证,在各种事情上有着被社会默认的优势,等等。
男主角在进入平行世界之后的挣扎,正是他失去了这些权利优势后的无助与惶恐。
所谓on the power,是说可以在一定合法限度内随心所欲的做一些会让他人难以忍受的行为,同时却为社会所容忍(有时候甚至不合法也会被宽恕)。
但是,要知道特权阶级永远不会长久,除非他们失去的东西足以弥补他们的特权。
人人都想当皇帝,人人都眼红权利,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能够永保特权。
这大概就是女权兴起、女性觉醒之后,部分男性群起而攻之的原因吧。
毕竟不能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的使唤女人而被默认,侮辱女性作为玩笑而被一笑而过,身边的女性不再低眉顺眼任之摆布而是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来和他们竞争资源,比他们表现得更优秀。
面对女性的崛起,男性不着眼于提高自身素质,而是妄图通过打压女性抑制她们发展,实在是令人讽刺。
(突然好笑的一点:这不就像某卑鄙大国做的事?
)还有一点,如题目所说,人人都向往权利,无论是小惠还是大利。
所以我倾向于,男性和女性在一开始观看这部影片时都会将自己代入掌权的女主人公视角,而不同的是,女性特有的自省会让她们在接下来的剧情当中反思一些两性关系,甚至开始谴责剧中的某些女性的做法。
所以说,思想觉悟较低的一些人大概看完全剧只觉得是性别互换的狗血片吧。
确实,电影客观反映的内容只有剧情的范畴,看多深看多浅都只是个人思想结构的不同所造成的。
也许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是一篇有意思的论文,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一个恋爱故事。
而谁又有标准答案呢?
终于看了很久之前就该看的。
影片细节太多了,先罗列一下想到的:女权制下Alexandra是素颜(和开头的红唇对比鲜明,想到自己有时候涂口红是为了显得气色更好,但是素颜浅唇的Alexandra看上去也十分有气场),不穿内衣,穿西装;女权制下的两名女性急救人员;还有路过的两名垃圾运输员也是女性;来Alexandra家工作时漏半个腚的女装修工人;服务员清一色的男性,有很多会穿超短裤;女老板办公桌上的tampon;一群女人看到戴着tits的男性主义游行者会笑着说,我有老公还有四个儿子,我还养了一条公狗,我可跟你们是一伙的;爱情片里男的露的更多,还有屁股特写;各种大街上来自女性的凝视,肢体和言语的性骚扰;对老婆出轨都觉得太正常了原谅她吧等等。
显化的或者相对隐形的父权制影响全部在影片中倒置了。
但是看着并没有什么爽感(即使是看到男人得为了女人除毛,甚至把胸毛剃成特定的形状—对应了比基尼毛),因为都是女人正在经历的,每一条戳到我的我都能跟现实联系起来。
直到最后,女权制(为了和父权制相对应用了女权制,但是觉得其实不是非常妥当)下的Alexandra在父权制社会里苏醒,睁眼看到的是两名男性急救人员,走到外面看到的都是穿着短裙丝袜高跟鞋的女孩,广告上是性感女星,橱窗里是skinny模特,还有带有女性性暗示的店铺名。
她茫然地走在街道上,这时候我的眼泪才出来。
结尾她碰到了女性主义的街头游行,达米安兴奋地隔着游行队伍和她打招呼...在我看来是特别好的电影,因为电影主体部分所有这些事情性转过后我都不会认为是合理的(我觉得这就是女性主义),甚至只是轻蔑地笑着觉得太典了,男性千百年来就是这样享受着父权制创造的privilege。
性转看多了也就不新鲜了,男女主之间的小情小爱实在托不起这个设定。
挺有意思的,简单粗暴的权力置换更鲜明地体现了性别标签的角色感和荒谬性。可惜爱情框架还是太狭小,或者说父权制社会默认女性只能活跃于以繁衍为前提的狭小爱情框架之下。
感觉完全没跳出现实框架,太刻板了。
对掉性别之后竟觉得不对劲,而且从头到尾不对劲——被父权洗脑严重才觉得换性不对劲。男性幻觉却带来女性醒悟,两者不是一个等级的改变。快结尾处一群男性带着假bra上街喊口号,是真争取权益吗?他们被剥夺什么了?结尾处女性被警车带着罢工,是真实的世界,我却感到:终于让强权体会到了“女性弱势”哪怕那个强权是女性,尤其是女性,她之前的快乐终于也被剥夺,她也终于沦落至此。这,就是,女性的世界,弱者的世界。我真的的要断情绝爱了。
开头还好 之后就厌倦了
不愧是女导演,思考够深入,细节把控完美,比如进入女权社会只有女同会穿高跟鞋、男主发现被情感背叛把什么ge命运动都甩一边性缘至上等等,最后戛然而止得恰到好处。甩女儿国的杰基一万条街。而且有些人别代表我,这确确实实就是我想要的世界,也许电影还是温和了。
如果只谈女权就是大错特错。
很多时候的笑点,当我们真的笑的时候,是否已经显示现实男权在我们心中已经根植了,所以对于男主穿越后的表现才有笑点?很多时候社会对我们的影响渗透地可怕,还会麻痹自我思考而当作理所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最求平等,回归人性。ps chanel 的you're the one that I want这首歌简直就是惊喜!
女权至上的搞笑电影
西装主宰一切,谁强焊谁社会地位高谁穿西装
3星,片子还行,可以归为讽刺类喜剧,在欧洲这种曾经男权极度强势的地方这类片子应该还是比较能引起反思的。但是呢! 女权社会自古有之,只是现在越来越少而已,各自有各自的问题,男女分工不同,社会定位不同,担任的职责不同,所以不可能完全平等,但还是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如果仅仅是自我为中心,那是谈不下去的
大概无数男性观众看到91分钟时,终于舒了一口气,故事还是回到了他们熟悉又充满安全感的父权社会,他们“正常”的秩序中。
立意和细节有趣,但主线很无聊。男性钢管舞者和芭蕾舞者很美,男性和女性只要腿好看怎么露都好看,并不觉得男性穿热裤有什么不妥。性骚扰在任何性别里都丑陋,女性骚扰男性同样恶心。唯一美好的空间是那个可以自由做自己的同性恋酒吧,也是心理医生说过的第三类空间吧。
没有讲好故事,浪费一个好点子
男人不自爱,就像烂叶菜,电影直接打乱扑克牌,颠覆性别秩序,制造出一个Q比K大的平行世界,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相互理解,被性骚扰有多无助,遭遇职场歧视有多难过,每天为了形象管理究竟付出多少时间,摆脱凝视物化有多困难,家务育儿有多辛苦,沈腾马丽如果翻拍,性别二人转会很期待。
简单粗暴欢快又明了,有很多超级棒的性别置换细节,但印象最深是牌桌上一对Q比一对K要大哈哈哈哈哈哈哈,结尾回到真实世界居然不习惯了
反转以后男主啥也不干整天谈恋爱¯\_(ツ)_/¯编剧连这点影视剧中的隐匿歧视都考虑到了
我能理解导演的意图,要讽刺男子主义,所以把男性的特征安排到女性身上,女性特征安排到男性身上,但事实上这才说明了导演内心本质的男女差异就是在外的,比如女性站着尿
什么鬼逻辑?男女社会地位互换就等于女的也得站着撒尿?女性变强势也不代表就得8块腹肌只会穿西装革履。认为女性要变强就得变成男人的样子,男人变弱势就是成为今日的女人,才是最大的拜屌
Marie-Sophie Ferdane épouse-moi.看完怀孕的男人以后来看六十年后法国人拍更激进的主题是什么样的,其实还好?只不过是完全倒置性别处境,仍然是爱情主线。不过还是看得很开心啦,结尾加分,直接变恐怖片。网飞味好重。Fiasco里的小实习生在这里还是个小女孩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