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西藏,被藏区的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吸引,但是也受不了一阵阵袭来的高原反应。
一开始看,就自动跟着压抑了呼吸,起来了一些些呼吸困难的高原反应。
边看边流泪边暂停边回放,断断续续看了三个小时才看完。
我打5颗星的国产电影,这一部应该搬上院线屏幕!
每一位演员的表演都超级真实,朴实,踏实,实实在在的演绎着藏区的一年四季,情绪波动,真情实感的不停流露不停催泪。
看完后,到豆瓣一看,啊,导演照片能不能清晰些啊?
各位演员资料介绍和照片能不能再全面一些啊?
啊,长出一口气,深深感知到这部电影能搬上爱奇艺APP播放的来之不易与不可多得。
故事线细节处理的很到位,编剧可否笔下留情,不要死那么多人,太多伤感把简单快乐的喜悦遮挡的太多了一些,内心久久不能从剧情里平复。
期待这个团队接下来的新作品ing~
看完整部电影,体会到支教老师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
破旧的教室和孩子们天真的笑容,藏区的美景和偷猎者的残忍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演员的神情语言的表达很细腻和清晰,在这个喧哗的时代,有这样一部影片来抚慰大家躁动的心-能一直坚持自己的热爱的实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无论过程多么艰难。
更让我们倾佩的是韩老师这种难得的奉献精神。
最后希望西藏的“格桑花”永远飘香人间。
这电影表达的主题还是非常不错的,拍摄的质感也还挺好,就是叙事的部分略微平铺直叙,故事的叙事如果能调整一下,比如倒叙或是其他,也许会更容易激发观影者的热情,也能更加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升华,境界的提升,不过对跨界导演来说,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一次尝试!
整个影片聚焦支教藏区,除了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藏区景色外,更是让我们了解了偏远藏区生活的不易,除了珍惜现在美好生活外,更是要心存感恩之心!
前日通过短视频的一个片段而观看此电影,久久不能平静。
朗措大哥以极其严厉的词藻拒绝执教老师主动给出的伙食费,真性情在这个男人身上完美体现。
为此看完整部片子去了解这个男人,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对我而言他的个人魅力及其贡献与执教老师不分伯仲。
对待爱情:心爱的女人通过他走出了藏区,而他却在苦苦等待,直到生命终极也未曾等来。
对于责任:一生都在为了毫无血缘关系的藏族学生,只为他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去。
从而献出生命。
真男儿当如此
电影的格局大,韩老师能去藏区支教肯定是很伟大的而且也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才行的,还能一直坚持。
也被藏区孩子的淳朴单纯所温暖,感动,还有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韩老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藏区的教育。
幸运的是遇到了梅朵,一直陪在韩老师身边,要是结局再完美些就好了😁,就应该多拍些这样的电影🎬
刚刚看完,我最近泪点有点低,嗯,好几次被戳中了……说实话这个电影的题材、内容都不新,但真情总是动人,而且我还是希望多一些这样的电影,起码让人心里多一些温暖。
作为民族大学毕业的,看到这部电影还是很亲切的。
虽然现在的民族同学很多已经富裕起来,甚至比我们富裕,但是总还是有些地区相对需要帮助一些吧说回电影,导演和编剧想给我们呈现出很很多大事迹,但由于其实内容不新就让人稍微失望。
其实减少些事、出现的事更深入挖掘一下,出现些日常的小事会让人感觉更真实,我想会更好。
就比如韩松从开始的想“镀金”到后面的思想转变,不应该靠一句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就带过呀。
但是事件的叠进还是很好的,有高潮。
有点小遗憾的是我竟然觉得僧格让我感受到了整个电影的最高潮,开始插回忆。
默默付出的哥哥、甚至是老师的用力,难道不应该更多一些些么?
总体来说我有感动,有思考,“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不善良就放弃自己的善,那样我们跟他们就没有区别了”,毕竟我也曾想过去当支教老师,虽然被可以想象的困难阻碍了,但是看完后还是让我默默想着,有朝一日吧,我也许还是会去的。
以上是个人意见,很感谢导演、制片、投资方,我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这类作品!
很好的一部片子,很有爱,很美好。
1、那个年代,确实很辛苦,生活很艰难,但人很善良,民风淳朴。
人们热情好客,坚毅勇敢,心怀善良。
2、那时的风景真的好漂亮,好美,好温暖。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那里到处都很美,一望无际的草原,干净的湖泊,一切都很美好,很纯粹。
3、支教确实很辛苦,很需要勇气和毅力。
习惯了大城市的繁华和便捷,来到那么偏僻落后的地方,心里确实会有很大的落差。
幸好,有那一批批的支教老师,让那里的孩子接触到了知识,接触到了那么多的新鲜的东西。
虽然我们可能习以为常,或者觉得稍微的有点点落后,但却是他们眼中的珍宝。
感恩党的领导,感恩国家的强大。
4、那时的爱情真的很美好,很纯粹,也很简单永恒。
有句话说得好:“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这大概是世人用尽一生所追求的真爱。
可惜,现在这个快节奏社会,什么都太快了,感情来的快,去得也快,快餐式的爱情,终究不够美好。
5、知识改变命运。
得益于支教老师的辛勤教导,让孩子们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
服兵役、当医生、做老板、去支教…他们所接收到的知识,让他们做了正确的选择,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心怀理想,勇敢追逐,至死不渝。
藏区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让支教老师不知所措,但孩子们的善良纯朴,让老师心坚定不移地做出奉献。
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与梦想的追求都寄托于前往支教的教师上,而主人公用自己的付出,也将换来孩子们的光明未来,也会换来整个藏区今后的发展改变,这也是我国多年发展模式的缩影,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有幸参与《藏草青青》不散云观影团的活动。
《藏草青青》讲述来自北京的支教老师韩松初到藏区,恶劣危险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他不知所措,但藏区学童和同胞们对他的热情与照顾却温暖人心,他克服一切困难,承担起所有科目的教学,在朝夕相处中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平静美好的支教岁月被打破,猖狂的盗猎者夜闯学校伤人,韩松和学童们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又因远在北京的韩母病危不得不分别。
在所有学童的殷切期盼中,最终韩松选择回到高原,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献在这里,与善良美丽的藏族姑娘格桑梅朵一起,助力一代又一代的西藏学子改变人生实现梦想。
这部援藏支教题材网络电影,很用心的一部电影,画面很清晰人物很真实。
感谢导演和演员给我们带一部暖心的影片。
对广大的老师们说声“老师辛苦了”!
“真正美好的爱情就是这样!
”。
我愿称之为藏地草原上最美的爱情故事。
像是一种相似的灵魂,初见时相互尊敬,再见时不舍别离,最后成为永恒的定格。
韩松与梅朵的爱意体现含蓄,可以在梅朵盛饭时、晒被时、喂马时、以及生活中很平常的小事,表露出爱意。
他们俩个人对待事情很专一,他们对彼此更是无微不至,相互依赖,展露出爱情的美好本质。
我不禁为这样唯美的爱情所感叹,草原最善良的人,灵魂的高度匹配,可谓是藏地深处的佳话啊。
时代发展飞速,人们的经济物质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爱情也流失了它原有的本质,没有了像韩松和梅朵那样至真至善的爱情,也许慢下来,才会有一段永恒难忘的爱情吧。
哟~ 能打上了啊。那之前打不上是因为抽风还是有违禁词啊?本片关键词:样板戏
电影剪辑有点问题。
卡在我想推荐和不想推荐之间首先是音乐,有些欢乐的音乐搭配画面充满活力与趣味,但是大部分音乐感觉就很乱七八糟其次就是内心os,很多时候太多余了,突然的煽情,有些莫名其妙还有就是时间跳跃,有些时候也会有些突然看的时候,会想这里是不是少了镜头故事虽然比较老套,很多人物比如朋友/妈妈/旺姆等很像工具人,像小时候看的科教课文,但片子还是很有生活细节,可以一看
电影的场景很美,是一部温情而质朴的影片
真的一定要看,这辈子可能没办法去支教,那就换一种方式去西藏。强烈推荐!
梅朵经历了这么多人离去该有多难受啊,演技总体上有演绎的痕迹,让我不是很喜欢,但题材和感情渲染不错。又:题材经典到都让我怀疑是像萨义德塑造东方一样塑造藏区形象,有点怀疑。
一星给摄影,美术,灯光,服化道一星给所有支教老师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太尴尬了 景观式的片子只能说本土演员和孩子们的表演是动人的,除此之外只能说是脚趾扣地了男主和剧本太尴尬。。。男主伟光正得像个假人,没有一点对观众来说真实可感的心理挣扎,只能说是自我感动式的煽情... 甚至为了让男主没有道德污点地留在藏区,把男主妈也写死了...完全感受不到这个人物的任何真实的情感和时间跨度中的心态变化,以至于即使化妆变老了也老得很突兀..剧本在尴尬与狗血之间来回横跳...情节发展完全没有任何铺垫。就是景观式地展示温情画面-加入狗血情节之间不停循环...明明主旋律也可以拍得很动人,像山海情也是类似题材,但凡展现出一点真实可感的苦难都不会如此尴尬..唉就这样吧
中规中矩
支教老师不容易
家人援藏多年,藏民有特别淳朴善良的人也有狡猾的,所以在哪儿人都是立体的!佩服那些心里有理想并有执行力的人!老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
题材很新颖,不像其他的片子很假,很真实的提现了支教生活,导演厉害
不真实
为什么人生的遗憾和价值,总是用失去生命来呈现?反感用死亡强行升华的剧情。
好家伙,直接把《鲁呐呐之歌》的剧本扣下来套。
工工整整的支教题材主旋律电影,是感人的,但是是中学课文式感人。另外真的大家都穿的太干净了,看看万玛才旦的藏影服化道,那才是真实的。
这部片子让我安安静静的看完了,几次泪目,感谢导演和演员让我还能感受这样纯真的情感。
“天叫囊木地叫萨、天上星星叫噶玛、河水叫曲火叫梅、太阳尼玛月达瓦、山峰叫作日、山口叫作拉、坝子叫作汤、森林叫薪纳、道路朗嘎桥桑巴、村庄冲色田兴卡、房子康巴人叫米、额却阔是我你他”西藏真的美、美得让人无法不陶醉。谁又能拒绝孩子们的渴求知识的眼睛呢?虽说过程中哥哥和小弟的死亡有点突兀,但瑕不掩瑜,是部好片。
太傻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