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是植物人

我是植物人,Vegetate

主演:李乃文,冯波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我是植物人》剧照

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2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3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4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5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6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3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4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5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6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7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8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19我是植物人 剧照 NO.20

《我是植物人》剧情介绍

我是植物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一场意外,俐俐(冯波 饰)身受重伤,手术过后更成了没有意识的植物人。虽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奇迹般苏醒,但是却全然忘记自己的身份和来历。 偶然机缘,她邂逅了报社记者刘聪(李乃文 饰),两人相知相恋,俐俐也进入了药品生产巨头方臣药业供职,一切似乎重新开始。为了追查一起医疗事故,刘聪不断跟进,进而得知那个可爱的女孩小芸很有可能因为使用了方臣生产的麻醉剂而成为了植物人。他的深入调查引起轩然大波,也令方臣坐立不安,急于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为了协助调查而不断从公司获取资料的俐俐也引起高层的主意,安全和事业危在旦夕。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渐渐找到自己失落已久的身份……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野蛮同学歌从何处来快递超人四大名捕之入梦妖灵未来之卡神之同伴之战热血兵团山路十八湾东北囧事之休想跟我抢绽放的阿尔斯诺特利亚冒牌上流三个火枪手战火西北狼紧急救命新春特别篇大师与玛格丽特最后的爱灰色的乐园特典丧尸战士幸运情人草卡洛娜走丢了龙门飞雪:寻龙教工会成员濠河边上的女人抓住她们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BASTARD!!暗黑破坏神相爱相亲毒战绝望主夫A计划

《我是植物人》长篇影评

 1 ) 口碑是低成本电影的生命线

第二版预告片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0MDU0NTAw.html《我是植物人》这部电影已经公映。

作为一部中国电影当下稀缺的现实题材影片,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主题(假药和知假造假话题)成为今年值得关注一部国产低成本电影。

本片编剧谢晓东和导演王竞曾合作过《一年到头》、《无形杀》,此次是第三次合作。

本片风格则延续了前两部电影的作者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我个人觉得,将这样一个现实题材故事,和好莱坞类型片的叙事手法相结合,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之处。

之前一提到“揭露中国当下社会现实”,大部分人都会直接联想到“警察妓女黑社会”的“地下电影”去了(虽然这也是对中国地下电影的一种误解,但这里就不多解释了),而像《我是植物人》这样的获得了公映许可证能够在影院做正式商业发行放映的影片,能够直面当下社会现实并有所反思的影片就太稀缺了。

我身边绝大多数朋友在看完这部电影后,都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这部电影通过审查了吗?

可见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如何的深入人心,连一些和制作、创作行业并无直接关系的电影爱好者都会主动关心到这个话题。

我这里也不是想声讨电影审查,我只是想说,在电影审查制度仍然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障碍这个现实面前,我们的电影人除了要继续努力去反对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在创作上多用一些心思,而不是用“电影审查”来做不够有创造力的遮羞布和挡箭牌?

《我是植物人》严格说来并不算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类型片,因为从创作规律上来说,有许多细节其实恰恰是为了表现创作者的态度和主题而在娱乐性上做了牺牲和取舍。

但即使这样,《我是植物人》也仍然在故事的主题性上努力做了许多尝试,或许很多细节是游走在审查的边缘,但无论如何,影片主创努力做到了用创造力和智慧性来解决掉主题和审查在叙事性上的矛盾,虽然可能做的还不算太好,但已经开始让这部电影变得在有意义的同时还好看起来。

由于低成本的限制,《我是植物人》这部电影虽然意识层面到了,但在许多具体的执行层面上还是被打了折扣,所以导致这部电影在一些细节的表现上出现了和商业类型片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

以颇受争议的画面虚焦处理来说,虽然导演王竞一直在努力阐述他的创作理念,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这种画面的虚焦处理方式确实有悖于他们的视觉习惯和观影经验,因此受到非议是在所难免的。

另外对于片中的狗仔队记者这个角色的处理,《我是植物人》在最后的结尾也处理的略显草率了一些,很好的一条故事线,随着女主角的线索发展,男主角的故事线居然被淹没了,最后竟完全从电影的故事主线中消失了,导致后续的剧情张力在影片高潮的紧要时刻缺乏后劲,实在有些可惜。

不过虽然有这些缺陷,但对于中国的低成本电影来说,《我是植物人》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可以让我们看到在一个“中国式大片”通吃市场的环境下,另一些中国电影人是如何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态度,并将它们贯彻到电影创作中的。

其实对于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来说,恰恰正是这些低成本电影的存在,才为大片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基础和创作土壤。

如何能够让电影市场大发展的红利回流到这些低成本电影身上,或许是中国电影能够在今后的十年里保持旺盛的创造力的关键。

另外,关于口碑问题。

对于大片来说,口碑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它们的票房回收主要是凭借强大的资源掌控能力,如影院排片和硬广告推广等,口碑所能影响的票房是很微小的。

但是口碑对于《我是植物人》这样的低成本电影就不同了,如果说口碑能带来三百万票房,对于大片来说完全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但对于低成本小片来说,这就关乎能否活下来有下一部的问题了。

电影银幕数量的增多,起码要给观众带来另一种选择:我可以看自己想看的电影,而不是只能看影院在放的电影。

虽然现在这还有点不现实,但随着银幕数的不断增加,我希望这一天很快能够到来。

 2 ) 中国的现实是最大的超现实

■一句话点评:难得一见的假药题材,电影没有资格告诉任何人你应该怎样,但电影对社会、对所有人应该有一种使命感的认知,这是一个作者良心的问题。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细微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上海电影节时,朋友就推荐过这部电影,他说当前还能有这种电影,比较难得。

当时心有怀疑,等真正看过发现确实不错,光是剧本一项就值得称道,角度刁钻。

许多人甚至会条件反射般发问,这么尖锐的话题居然也能过审?

看来对于周边环境的恶劣,多数人还是知根知底,只是受困于不能说的痛苦,反倒生出一种无力感,一直到最后,也只能装作见多不怪了,这突然冒出一部尖锐的,大家都惊讶到了。

与其说《我是植物人》揭露了制药产业的黑幕,不如说它是在谈造假。

造假是当前阶段的热门话题,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都能抖出些料,而随便就那么点料,往往就足以致命,看了令人破胆寒心。

意外进了医院,躺上个三年还无人认领,听起来很荒谬。

电影很快告诉观众,真正荒谬的不是眼前表象,而是幕后的深层原因。

影片先是给人一种都市爱情片的错觉,失忆女子巧遇无良娱记,出院后看着被时光碾过的北京城,恍惚如梦。

然后女主角像个社会里的透明人一样,重新去寻找真实身份,开始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她到底是谁?

影片又变成了悬疑片,夹杂有惊悚的设计环节,温馨的归家之旅。

在影像上,《我是植物人》表现为摄影风格不统一,用了大量虚焦处理和外景空镜头。

最后电影才露出了真实面目,它是一部标准的批判现实作品,假药祸害无辜者,当事人自食苦果。

片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东西,办假证、上版面、记者被殴打,母亲改信基督……应有尽有。

男主角还感慨说,终于有人把我写的东西当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讽刺,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有多荒谬。

我们每天看着假的东西、用着假的东西,却习以为常,佯装不知,谁敢担保,我们不是下一个卧倒在床上的植物人。

观看过程中,观众很容易被编导带着转,先觉得可能是要反映社会冷漠,一个植物人居然无人过问。

然后又觉得可能是男主角帮助女主角找回记忆,一起完成件大事。

越到后面就越接近真相,这才明白女主角可以是任何人。

《我是植物人》中有提到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被审讯的画面,或许这可以解释影片的创作初衷。

许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没有责任,更不会参与行凶杀人,然而制药厂、中介机构的不负责任却直接导致了共同杀人的局面,所有人都插了一脚,包括受害者自己,这简直是中国版的“杀人回忆”,或者叫“植物人回忆”。

这不是一个人生而有罪,而是在社会的大染缸中被同化,现实本身就是丑恶,你无法避开。

那么多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偏偏发生在了中国,而且还是成群结队的出现,应接不暇,网络上的关键词和流行语也一改再改。

这其中,假的东西总会让人震惊。

中国人习惯了互相坑对方,同时也在害对方。

你造苏丹红,我产毒奶粉,打激素,地沟油,反正一时半会死不了,一边偷笑了去。

赌球,彩票造假,学术造假,这个社会里,假的东西无孔不入,叫你防不胜防。

中国的现实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恐怕人人皆知。

电影的想象力在现实的遭遇面前,有时候就变得太够无力了。

深沉点说,太多的中国人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也许只是钱,为饱私心,不计代价地谋取利益。

所以失忆和植物人根本没有脱离现实,中国的现实就是最大的超现实,所有你想象得到的、想象不到的东西都可能会发生。

看完后和朋友议论,片子怎么做才会更好,比如更紧凑更有悬念感。

去医院、找律师几段都有在营造凶险四伏的氛围,可惜做的还不够,草草了事。

走楼梯那里,若在好莱坞电影,必然可以是简单的擦身相撞,疑虑幻觉,然后被证实是虚惊一场,可影片里的清洁工就有点含糊了,镜头没给到位。

男女主角的情感线也可以强化,像现在这样轻易放任,实在有点可惜了。

至于结尾,那已经是现在能做到的最好情况了。

【北京青年报】

 3 ) 亲情

电影感觉不错,很吸引人;但更令我震撼的是故事情节:一个人的失踪竟然可以这样了无痕迹;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从2012年毕业之后发生的许多事;毕业之后没找到工作,本来学习不好学校也一般,再加上得了肺炎,找了几个工作都没干多长时间;到了13年,原来打工攒下的一些钱也逐渐花完了,身体和生活每况愈下,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跌落到人生最低谷;可是同学圈里还在整天攀比,谁谁找到了央企的工作,谁谁工资涨到了6k,谁谁娶了漂亮媳妇。。。。。。

父母也是整天在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怎么孝顺;那段日子真的感觉low到了极点;终于有一天,实在感觉不堪其扰,就把手机停机,换了新的QQ,断了和以前同学所有的联系方式;有一段日子,反正也没钱找地方玩,就在大街上、郊外游荡;住的地方附近有一条大河,淹死过很多人,我有时候烦透了就跳进去洗澡,想着也许淹死了就一了百了了,可是命不该绝,啥事都没发生,我仍然是半死不活的整天游荡;有时候我就会想,也许我某天死了都不会有人知道;其实真要死了,也没什么值得遗憾的,父母有养老金,不愁吃穿,兄弟姐妹也都结婚了,过得也都不错;就这样郁闷的到了2014,仍然没和任何亲戚朋友有过任何联系;打一些散工,没事时闲逛;有时实在无聊了,偶尔也翻起上学时学过的一些技术,后来发现竟然有能用得上的,于是报了培训班深入学习;也许是因为经历过绝望的日子,所以对学习上的苦和累都不在意,过了一段时间,竟然发现比其他同学和同行都进步的快;然后就是越来越好;前一段时间看周迅的《撒娇女人最好命》,里面提到一个新闻,单身的主人疾病去世一个月无人知道,养的猫把主人尸体蚕食;我苦笑了,我想说单身真的不算什么,和所有熟人都失去联系才是真正的孤独;刚才看到林俐恢复记忆找到亲生母亲时,母亲的癫狂,让我感触很深,差点哭出来;立刻给父母打了电话,报了平安;告诉他们虽然现在仍然单身一人,但是温饱不愁,工资也越来越高,相信未来会越过越好的;以后不会再让父母担心了;有些事不习惯通过电话说的,就写在QQ空间,即使再忙,也要每天更新QQ空间,让父母知道我安好;

 4 ) 批判现实勇气可嘉

然而,格外吊诡的是,公理不彰的现实令是非颠倒、正邪异位。

小女孩一家人求告无门,生活每况愈下,而大医药公司却趾高气昂,拒不认错。

主持正义的男女主角要像地下党一样跟律师暗中接头,像“碟中谍”一样偷查医药公司的内部档案,仿佛他们才是在做见不得光的事情。

医药公司却可以一手遮天,用巨额广告费让男主角采写的曝光稿无法上版,甚至雇佣流氓打手对男主角进行血腥报复。

导演在设计这些剧情时刻意营造出一种荒诞感,从而突出了现实的残酷。

而“我是植物人”的片名更是对国人生存境遇和面对乱象无动于衷的冷漠心态所表达的无奈和嘲讽。

  片中男女主角为了揭露医药公司的黑幕,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男主角的手落下残疾,女主角则用身陷囹圄的代价让医药公司彻底垮台,在我们这个“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社会中,他们的勇气和责任感都让人可敬可佩,也同时让人对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心生敬意。

在商业娱乐片大行其道的浮躁环境中,能用十足的诚意、专业的态度打造出这部细节真实、发人深省的影片,追求心灵触动而不是简单提供感官刺激,不惧可能遇到的“审查”问题,更不惧肯定会碰上的票房冷遇,这份勇于批判现实的责任感,在当下内地影坛显得格外罕见,所提供的独特观影体验对观众来说也是格外难得的。

  虽然《我是植物人》不乏深刻内涵和残酷现实,但表现形式却一点也不刻板沉闷,没有一开始就摆出一脸批判的严肃架势,而是用女主角的身份悬念和男主角作为狗仔的娱乐桥段来启动剧情,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再逐步切入医药行业黑幕的主题,开始营造矛盾冲突和起伏剧情,最终女主角身份悬念的揭示同医药行业的黑幕曝光巧妙融合,推动剧情达到高潮,显示出编剧和导演编织故事的独到创意。

男主角李乃文和女主角冯波在片中的表演也格外出彩。

李乃文将身为娱记狗仔的机智调皮,帮助女主角的古道热肠以及勇揭黑幕的义无反顾表现得淋漓尽致,自如的生活化表演让角色显得格外生动鲜活。

冯波则把失忆者的痛苦无助和孤独感刻画得十分到位,最后真想大白之时内心翻江倒海般的矛盾冲突,更是通过全情投入的剧烈情绪和肢体语言展现出来,对观众的情感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5 ) 清丽婉约的现实片

包含类型元素的社会现实电影,失忆植物人在找回自我的途中偶遇落魄记者,揭露假药黑心商人。

二十年前的故事素材,现在还在拍,药神加了更多病人的特写,设置更多现实困难,毕竟时代在进步嘛。

植物人这部画面更质朴,后期节奏明显加快,叙事也变赶了,好在没有明显漏洞和硬伤,三星。

李乃文说那句“我们都是植物人”挺好理解。

刘聪在转正过程中忘记初心,变成八卦记者,是社会利益对理想主义的阉割。

年轻的林俐只想出人头地,随意签下的药品报批单,却在紧要关头害了自己,这是年轻人在社会染缸中良心的舍弃。

深度有了,情节也不错。

 6 ) 我不要做植物人!

第一感觉:贴近现实。

没有浓妆艳抹的演员、没有偶像派明星,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路上遇到的陌生的阿姨、还有叔叔或者大哥哥。。

很多人在步入社会前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梦想,将来要有一番作为。

但一进入社会,就会被潜规则控制、被同化,或者被表面同化内心偶尔还会有一丝的愤世嫉俗,但也不会试图去改变什么。。

即所谓的“植物人”。。

现在我们还在大学里,虽说大学是半个社会,但大多数(基本上所有)学生还是素质都挺高的,很少有人会为了一点私利去故意破坏别人或不顾他人的感受(至少我的周围还都是。。

)。

但愿即使进入了社会,也能保持自我!

我相信这个我是可以做到的,就像从初中升高中我对自己的一点小小要求一样。

这些事都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恩!

即使改变不了别人、改变不了社会,我们也可以从自己做起。。

好好经营。。

 7 ) 植物人

因一场意外,俐俐身受重伤,手术过后更成了没有意识的植物人。

3年时间过后她奇迹般苏醒,却全然忘记自己的身份和来历。

失去记忆的她,偶然遇见了报社记者刘聪,两人相知相恋。

俐俐也找到了工作,进入了方臣药业任职,一切似乎重新开始。

后来,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一个十岁的女孩小芸无故因感冒在医院治疗中成为了植物人,身为记者的刘聪开始调查,进而猜测,小芸很有可能因为使用了方臣生产的麻醉剂而导致的。

他深入调查,上了报纸,引起轩然大波,也令方臣坐立不安,急于除之而后快。

另一方面,为了协助男朋友调查,俐俐偷偷地获取公司资料,后来被抓住,此时,俐俐生命安全和工作都受到了威胁。

在这一追查的过程中,她渐渐找到自己之前的身份,了解到自己成为植物人的原因。

原来,她自己在成为植物人之前也是制假药的参与者。

方臣药业拿金钱诱惑,并威胁她不要将事情抖出去,否则她自己也要受牵连。

在良心的拷问下,她最终选择了自首,方臣药业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女主角死而复生,选择违背社会阴暗的游戏规则,在良心和利益之间做了重新的选择,需要很大的勇气。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陷入潜规则,为了一已私利,被社会阴暗的游戏规则毒害,早已放弃了重新选择良知的机会,宁可沦为心灵的植物人。

 8 ) 《我不是药神》VS《我是植物人》

《我是植物人》与《我不是药神》相隔8年,前片中的公民记者在后片中成了资本家的发言人。

两片都是中国公民因为药品对抗强权的故事,但在口碑和票房上呈现交叉的两极分化。

不少人拿这两个片子作比,反派影评的国内电影十年回顾专题里,波米狂赞《我是植物人》,反面教材就是两年前做过长节目的《我不是药神》。

我拉完这两个片子,和波米的观点有些出入,也有了些自己的发现。

波米点评《我是植物人》时说此片“比《药神》触及到的深度要深得多”。

的确,主题方面,《我是植物人》的深度优于《我不是药神》。

波米提到《我是植物人》在探讨“身份缺失”的主题,拉片后我发现这是影片高潮段落之前的主题,在高潮段落发现被告就是自己之后,影片主题就上升到“平庸之恶”,以及怎么面对自己的“平庸之恶”的问题上了(片中问题药品名为“因菲它命”,谐音是“因非它命”),这才是《我是植物人》在主题上一骑绝尘之处——对比《地久天长》中的作恶者海燕,用温情主义掩盖罪恶,《我是植物人》中的林莉则是主动自首,高下立判。

《我不是药神》讲述的个人对抗强权的主题,虽然在更大范畴内这是经典命题,但在近些年的国产电影里,这样的主题表达非常可贵。

(波米盛赞《我是植物人》里的维权律师的角色,也使用了这种降级比较的角度) 但在内容深度方面,《我是植物人》对于麻醉剂导致的植物人的描写的深入程度,低于《我不是药神》中对慢粒白血病人患病程度的描写,不像波米说的“《我是植物人》是在真正关注植物人、关注病友圈”,它对植物人和病友圈的生活状况的描绘仅限于开场女主角林莉昏迷、康复,以及女孩小芸家中的三场戏,而《我不是药神》对慢粒白血病患者的外貌、生活环境(卖药和警察收药两次)、骨髓穿刺过程、清创过程、化疗过程都有涉及。

按波米的习惯,先说《我是植物人》的缺点。

关于两片因为制作成本差异导致的问题,如演员演技、声音质量、美术效果、动作场面的数量和质量等暂且略过,主要聊剧作层面。

《我是植物人》中,林莉帮助刘聪写调查稿件的推动力来自46分钟20秒处:二人去山西寻亲未果,听失踪女儿的父亲独白后做出了帮助刘聪的决定。

这个父亲讲述的女儿失踪过程与林莉前后经历并无丝毫相似之处,用此情节推动人物冒着丢工作风险窃取公司机密非常羸弱。

其次,林莉与刘聪的调查行动里,反派太弱,阻碍太少,代价太低。

第一主人公林莉在高潮行动前的阻碍仅有被领导抓现行,代价只有丢失工作一项,且公司在其离开公司后才报警,林莉顺利出走,次要角色刘聪也只有被黑社会打伤手的代价。

这样的代价实在难和《我不是药神》中的众多垂危病人的身家性命作比。

如果把影片中唯一可见的因药品死亡的小芸也作为代价的话,那对小芸及其父母的描写也太过缺失,导致扁平。

有一种解释是,作者不想掉入煽情的窠臼,但影片在13分钟、24分24秒及1小时22分55秒处都使用了大段有词音乐。

《我是植物人》对药监局的提及和《我不是药神》对医保局的提及都在尾声位置,且前文提过《我是植物人》罪魁祸首是中介公司核验临床试验的人,即批判的是作恶的芸芸众生,所以影片承担的审查风险比《我不是药神》要小很多。

片中维权律师一角的确罕见,出场戏拍得极为华丽,但其后并无产生任何推动作用就匆匆消失了,实在可惜。

再说《我不是药神》。

看完两个片子,我最直观的感觉是《我不是药神》信息密度比《我不是植物人》大很多,信息点质量也高很多。

《我是植物人》开场,林莉在房中醒来,城市上班空镜贴电子乐加广播声,等不了电梯走楼梯,楼梯空间用清洁阿姨强调,万宁公司前台陆总女友向男同事秀钻戒,交代林莉经理身份,林莉批注文件,同事询问林莉辞职,表示自己也想辞职,林莉说别让自己影响到其他人,陆总询问林莉要不要送,女友催促,林莉碎掉二人照片。

其中林莉在房中醒来、同事询问林莉辞职,为废戏;陆总女友在前台秀钻戒,为假戏;陆总开场台词的平庸设计与片尾面对检察院的蛮横没有匹配,为差戏。

《我不是药神》开场戏,在歌曲《Aankhen Khuli》之后,神油店内电话铃响起,程勇玩纸牌没接,神油店外宾馆老板登门,传达房东催租并隐瞒程勇不在店内,程勇说自己没钱,问宾馆老板有没有在宾馆摆神油,宾馆老板说没㞗用,程勇在宾馆老板离店后说“是你自己不行”。

第一场戏建立起程勇的屌丝气质,部分生活困境,宾馆老板对程勇的热心,程勇对宾馆老板信任但不以为然的态度,神油店铺垫后面的印度之行,且全程生动真实。

《我不是药神》全片保持了这种信息密度和密度,而《我是植物人》中信息密度相对少,且废戏假戏较多,如19分18秒的留言条,43分33秒总监会议室训话一整场,52分钟计算新药通过一段台词、1小时11分28秒定敲门暗号均为废戏。

谈及影片与现实的关系,波米说《我不是药神》“现实主义的力度和深刻度完全不在层次上”,但仔细看,《我是植物人》中展现的反抗对象只有资本公司(药厂+报批中介),警察的几次出场也只是正常出警,充当了维护公共场合秩序的功能(有趣的是,在《我不是药神》里,警察的正常出警被波米认作缺点,在《我是植物人》里被认作优点)。

《我不是药神》的直接责任方是医保局,而影片中给程勇一行人制造障碍的是诺瓦公司和警察,看起来《我不是药神》回避了主要责任方,被指责为把资本妖魔化、煽动民粹貌似也无可厚非。

但我认为,《我不是药神》对医保局的处理是悬置,而非回避,即诺瓦公司因公司损失找警察报案没问题,警察因违法走私抓程勇也没问题,哪出了问题的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这个逻辑链条同样一目了然。

两个片子都是国内现实主义里程碑级别的作品,没有必要捧一踩一,特别在这种现实主义作品凋敝的时代背景下。

附:《我是植物人》影片结构:建置段落(23秒-17分03秒,17分钟)林莉上班林莉辞职林莉车祸刘聪进入朱莉病室,朱莉醒来刘聪偷拍被抓,林莉上刘聪车,回刘聪家(歌词背景音乐)铺垫段落(17分03秒-46分21秒,29分钟)刘聪去医院刘聪去救助站刘聪回家,林莉展示药品认知能力刘林二人去派出所林莉应聘保姆,没有证件(歌词背景音乐)办假证入职方臣刘聪给林莉买手机,获悉八卦稿件被毙林莉上班,遇小芸父亲入职培训刘聪生日聚会刘聪逗林莉,感情增进林莉接受核实临床试验任务,发现端倪林莉搬出刘聪家林莉前往西城医院核实临床记录,又遇小芸父亲安经理对林莉说没让你真核实刘林火锅,刘聪想以方臣为素材总监开会刘林二人去山西寻亲未果,林决定帮助刘写稿件进展段落(46分21秒-1小时15分45秒,29分钟)刘林去小芸家了解情况林莉库房找药,未果林莉办公室偷资料刘林家中分析刘聪方臣稿件被毙,与领导争吵未果,转向网上发帖方臣高管开会,因方臣负面新闻暂停投资刘林去小芸家送捐款刘聪被打刘聪入院,刘聪同事给林莉介绍维权律师林莉见维权律师某医院与医生洽谈,林莉获悉自己也是受害者林莉取病例,与主治医生交流,再次怀疑麻醉剂林莉在公司用假签名获取药品材料林莉、刘聪与律师交流,引入中介公司线索林莉被公司抓现行,辞退林莉与律师前往中介公司,记忆被唤醒高潮段落(1小时15分45秒-1小时33分40秒,15分钟)林莉与公司高管谈判,获悉被告是自己,律师离开林莉取行李箱刘林回林家(歌词背景音乐)小芸死亡林莉自首检察院查封方臣和中介公司尾声(1小时33分40秒-1小时35分26秒,2分钟)刘聪探监《我不是药神》影片结构:建置段落(2分24秒-20分20秒,18分钟)程勇人物建置:欠租、养老、离婚吕受益出场,介绍走私商机程勇建置部分危机深化,接受走私生意印度交易铺垫段落(20分20秒-45分48秒,25分钟)回国,药卖不出去病友群主思慧加入,打开销路神父加入,印度通信渠道建立黄毛加入,团队建立营业状况、队伍关系药商向公安检举,立案夜店团建思慧家里曹斌对领导提出不是假药神油店打牌进展段落①(45分48秒-1小时4分10秒,15分钟)病人反映吃药出问题大闹张长林传销现场拘留,获知量刑标准吕受益妻子家中感恩张长林上门索要渠道张长林点炮吃火锅散伙进展段落②(1小时4分10秒-1小时32分55秒,28分钟)妻子跪求程勇看望吕受益再次前往印度吕受益死亡瑞士药商起诉印度药商重新卖药,黄毛加入和黄毛谈回家公安抓张长林病人求曹斌,曹斌放人曹斌与局长冲突张长林拜访程勇张长林被抓曹斌找程勇,被遮掩过去高潮段落(1小时32分55秒-1小时45分45秒,13分钟)黄毛死亡曹斌退出案件印度药厂关停,程勇赔本卖药,扩散至全国程勇送儿子上飞机,和曹斌和解程勇被抓尾声(1小时45分45秒-1小时52分21秒,7分钟)审判程勇长街送行程勇出狱

 9 ) 《我是植物人》对药学人的启发

刚刚不小心瞟到一眼别人的评论!!

用词好犀利啊我做不到哈哈哈只能说点自己的感受。

在大五上学期最后一节专业课老师给我们看了这个电影,作为少见的医药题材电影而且是能够真正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我觉得他为药物现代评价和实验室管理规范的更加严谨和重视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个电影主要讲述了因使用了缺少生产前临床试验而存在安全性问题的麻醉药的女主在新闻记者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起诉药企,最后发现通过这一药物审批的人竟是自己的故事。

药品安全对于这个社会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药学人,一定要恪守药德,在关乎到千万家使用者幸福的药品生产问题面前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坚决守好严格生产底线。

说回电影,前期有些平铺直叙后面开始揭发药企恶行以及屠龙少年女主发现自己竟然是最终的那条恶龙的时候,才进去高潮部分,看的虽然很爽,但是剧情还是有些套路化了。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像《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一样是由真人真事改编,但是这个剧情实在是简单哈哈哈,并不是很出彩。

总而言之,在我未来的大约40 年的药学生涯里,我会记得这部电影,记住宫老师对于药物警戒的教育。

 10 ) 《我是植物人》:黑暗之瞳

《我是植物人》是在目前的审查体制和市场氛围中很罕见的作品,因为这是一部带领观众走向黑暗的电影,这里的黑暗不是心理的黑暗,而是现实和体制的黑暗。

也许从最终呈现效果来看,《我是植物人》对商业电影所应忠于的娱乐属性牺牲是很大的,但是我认为其中所反映出的对社会不公和民生困境的关注,在这个越来越娱乐至死的年代里显得弥足珍贵,体现着部分电影从业人员未泯的艺术良知。

本片的编剧谢晓东和导演王竞的几次合作都是走的直面现实的民生路线,《业主奏鸣曲》反映业主与物业的矛盾,《一年到头》以春运为故事主线,《无形杀》关注人肉搜索,这些电影虽然限于投资规模,在观众中的影响力比较有限,但这几乎是近些年来批判现实主义在中国院线电影中的硕果仅存。

到了《我是植物人》,更是大胆地把矛头指向了人命关天的医药体制,以至于很多人看完片子后会发出这样的电影怎么会通过审查这样的疑问。

对于医药体制的黑幕,一部电影不可能涉入太深,但其所暴露出来的黑暗也已经足够触目惊心了。

一种新药未经临床实验就可以报批,而临床意见也大多是收买有关系的医生出具的假报告,现在中国医药市场上大部分都是仿制西方药品的,而西方一种新药问世要经过六七年的实验论证,但在中国,每12分钟就有一种新药问世……影片通过一个伤害与被伤害的轮回故事为我们揭示了这个利益怪圈的冰山一角。

我是带着对创作者通过影片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的尊重看完了这部影片,比起目前充斥电影市场的光怪陆离和粉饰太平来,《我是植物人》的质朴和尖锐都显得很落寞。

而且这不是一部带给人轻松的审美愉悦的作品,因为在这个非正常运作的体制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天成为那个任人宰割却无自卫能力的植物人。

但是与此同时我又为这部影片感到些许的遗憾,因为它本来可以做得更商业化更让人乐于接受一些。

《我是植物人》中的男女主角都处于一种迷失状态下,一个是要寻找自己的职业价值,一个是要寻找自己的原始身份,两人的命运在这种动机下纠结到一起,这个故事模式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情节的发展方式比较无趣,舍弃了太多戏剧性冲突的可能走向。

比如那个律师出场虽然很有力,但后面几乎毫无作为,这让我想起同为医院题材的日本电视剧《白色巨塔》中及川光博演的那个律师,从出场到高潮,层次分明,连细节都力求让人过目不忘。

影片应该是要追求平实自然的感觉,所以没有与任何类型片样式结合,但是作为一部普通的剧情片来说,导演处理的手法过于简陋,缺乏了应有的想象力,我看不出导演有任何风格上的追求。

其实越是这样严肃题材的片子,越是要充分考虑让大多数观众有兴趣去关注和接受,不应放弃应有的商业包装和品质追求。

《我是植物人》短评

不能称之为电影。

8分钟前
  • 没有纽扣的哲学
  • 较差

剧情不错!

12分钟前
  • 寒飞雪
  • 推荐

值得鼓励。我妈都认得李乃文。

14分钟前
  • ich
  • 推荐

其实,我们都是植物人

19分钟前
  • 骑着天鹅看海
  • 推荐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23分钟前
  • Evitaxx
  • 还行

想讲的东西很多,但似乎都没有讲透!

27分钟前
  • 书本滑
  • 还行

11/28 电影频道 挺好的一个题材,整个故事也挺顺。

30分钟前
  • 白白的小尾巴
  • 推荐

3.5星给编剧,就是最后有点主旋律了

34分钟前
  • TomiOh
  • 推荐

不知道怎么说,知道剧本好

35分钟前
  • 楚浩岑
  • 还行

现实

39分钟前
  • kitty
  • 推荐

故事本身相当好,但导演怎么特么的就拍成了一个CCTV6型儿的主旋律片儿的呢。。。

41分钟前
  • Fan
  • 还行

故事挺好的,剧本也还可以更好。但尽管如此,我觉得在10年上映的国产电影里,可以名列前茅了。所以多给一星,表示鼓励。

43分钟前
  • 王富贵
  • 推荐

演员不错,但维权这东西在中国只能是童话。

47分钟前
  • vince
  • 还行

剧情跟我想的有出入

52分钟前
  • 极端分子
  • 还行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选题的勇气,这是个巨兽一般噬人的行业,充斥着人性的丑陋。可电影本身,太多可以拍得更好,提升观赏性的地方了,既然能过审,没能拍得更好拿到更多票房传播得更广,是真可惜。以及虚光,虚影这种技术的应用,我是觉得挺多余的。

53分钟前
  • Pandy
  • 还行

!!!

57分钟前
  • GLAY
  • 推荐

本以为是《没有过去的男人》,原来是《今日说法》。。

58分钟前
  • 青岛啤酒
  • 较差

电影的想象力在现实的遭遇面前,有时候就变得太够无力了。深沉点说,太多的中国人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也许只是钱,为饱私心,不计代价地谋取利益。所以失忆和植物人根本没有脱离现实,中国的现实就是最大的超现实,所有你想象得到的、想象不到的东西都可能会发生。

1小时前
  • 许侠客
  • 力荐

这个结局估计要等30—50年,希望我有命看到那一天。

1小时前
  • 茕茕白兔
  • 推荐

Production的水準未夠,但去掉那些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片子本身是有大片素質的。故事很ok,思路也很清晰。

1小时前
  • 乔阿酥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