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荒城纪

荒城纪,The Lost Land

主演:李畅,郝星棋,斯琴高娃,褚栓忠,王建国,阎青妤,高军,韩三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荒城纪》剧照

荒城纪 剧照 NO.1荒城纪 剧照 NO.2荒城纪 剧照 NO.3荒城纪 剧照 NO.4荒城纪 剧照 NO.5荒城纪 剧照 NO.6荒城纪 剧照 NO.13荒城纪 剧照 NO.14荒城纪 剧照 NO.15荒城纪 剧照 NO.16荒城纪 剧照 NO.17荒城纪 剧照 NO.18荒城纪 剧照 NO.19荒城纪 剧照 NO.20

《荒城纪》剧情介绍

荒城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民国,山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的保长为了趋炎附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县长的儿子,并从女儿口中辗转得知了一条旱涝保收的消息:在村里建个“李忆莲祠堂”,就可以获得县里拨发的巨额救济粮和银元。虽然不太明白县里的意思,但是贪财的保长立马勾搭了村里的族长,开始筹谋这桩买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黄阿丽:单身女士马丁·伊登棋魂安检神偷奶爸童话镇第六季黑帮教母万万没想到第二季80'后真相小鹿斑比2加油站袭击事件2驱魔人:信徒蝙蝠侠无极限:怪兽来袭探长薇拉第十一季约会规则第六季荒魂我是你的眼#窨井盖牧野诡事之观山太保圣水湖畔消失那天爱上你爱与慈悲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野鸭变凤凰第二季创世纪传说:世界的彼方我的双面童年大话武林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兽爪

《荒城纪》长篇影评

 1 ) 走心剧透荒城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图启民智、展教育、倡有序。

遂发举“新生活”运动,仰“礼义廉耻”之要扼,令其辖区内,皆行推广。

浪潮之沫,泛一奇事……

民国廿四年立春,山西渠县李家村的李保长又到县里申请救济粮。

自从李保长把闺女翠翠嫁给县长傻儿子后,他就掌起了李家村大半个家。

借着县长亲家的方便,李保长一度把“用死人头充领救济粮”当成了营生,往李家村拉了不少救济粮。

李家村的族长明里暗里也得了李保长不少好处,所以事事也都要顾忌他的脸色。

可这一次李保长申领救济粮却触了壁,一是县长到太原府习法新规,救济粮没人签字领不出来;二是充领的勾当被人捉住了把柄,从政府规定夹缝里捞便宜的路子看来需要另辟蹊径了。

庆幸的是,县长府里的陶管家借着翠翠的口给李保长指了一条道儿,响应政府新生活运动、申领活动经费,“建个礼义廉耻堂”,不光能领到救济粮,还能得三十万大洋的补贴。

“李忆莲祠堂(礼义廉耻堂)?

”李保长一遍遍确认着?

李保长着实有些发懵。

李家村里倒是有李忆莲这么一个人,她是从外村嫁到李家村的,自从她男人在跑买卖道上叫飞贼劫杀,她就成了寡妇。

要说给守寡女人建贞节牌坊倒是有的,但是祠堂向来都是给祖宗和本族人立的,给外村女人、而且是过大活人立祠堂倒是稀奇事。

更让李保长闹不明白的是,新生活运动和这李寡妇到底有什么联系?

当然不光李保长想不明白,李家村的族长和头脑们也不明究理。

还是族长想得开,“可想不明白的事情总有它的暗理,暗理哪是咱们能想的明白的。

”李保长也不再纠结联系、究理了,既然李忆莲能解决全村的救济粮,还能得三十万大洋这样肥到流油的好处,那李忆莲也就不能再按个人考虑了,她依然成了神一样的存在,既然是神,那么给神造祠堂也就合情合理。

李保长盘算着把陶管家送的一批南疆军用棉倒卖到高价收购军棉的共区,凑出建祠堂雇工的本钱。

而建祠堂的场地嘛,族长和保长一合计决定找本族李铁算用神仙指路来决定。

结果算来算去竟把祠堂的位置选到了李满真家的窑。

立位之处一定,竟扯出双重冲突。

这第一重是拆亲。

村里人都知道李满真家正要用这个窑洞为儿子林硭娶媳妇,而媳妇人选正是举全李家村之力为其立祠的寡妇李忆莲,眼下这个被标榜成了忠贞不二的道德模范李忆莲怎么可以再嫁?

这第二重是夺窑。

如果说这窑姓李,那么征用起来还有着族人间的情份和道理,可偏偏这窑姓林,而且林硭的爹是为了给族长顶死罪被发配到黄河挖河道时搭上的性命,族长对于李满真母子是有亏欠的,因此于情于理这窑李家村强征不得。

可人性情理在利益面前实在不值得一提。

一方面,立李忆莲祠是县里头给指的道儿,立祠不光牵扯着今年村里的救济粮,也拴着李家村未来的生杀命运。

另一方面,立祠地点选在李满真家可是神仙指路指出来的,据李铁算说这可是块风水宝地,借祠堂立位之际顺带建一个小财神庙可保李家村财运亨通,神仙的话可不敢违抗。

权衡利弊后,李家村上上下下铁了心,“先礼后兵,李满真家的窑洞必须铲平,开土建祠”。

李满真上京(南京)告状、林硭火药捍守、李忆莲挣脱拘等反抗行为不仅改变不了李家村从上到下“拆”、“夺”的决心,反而诱生了李保长为首李氏利益集团的杀心,“李忆莲大逆不道,口无遮拦,还失了贞洁,不知廉耻,惹怒了祖宗,就按最严厉的族规办,立祠本来就不需要活人”。

就这样,李忆莲、林硭如同林家旧窑洞一样成了李家村争取活路、奔向平安绵延的障碍。

为了全族人的利益,牺牲林硭和李忆莲成了李家村民心所向。

林硭被拘禁、林家旧窑洞被炸毁、李忆莲被火刑。

如此残忍私刑,竟在李家村村民们盛大如祭祖仪式一般完成。

李家村村民们表现出的激奋,让人唏嘘人心的麻木,民智的愚昧。

而裹着白布被高高竖立在柴火中的李家村救济粮的牺牲品,李忆莲,仿佛真的成了神,代这些愚民受难的神。

此刻这座渠县县城成了名副其实的荒城,荒的不光是天旱兵乱下荒废的庄稼地,还有暴虐荒蛮的种族主义残忍私刑,以及麻木荒芜的暴民私心……

土地与人心同样寒冷的李家村飘起春雪,也只有这逆节气的白雪能暂时为这肮脏黑暗的“公理”遮羞,为在这愚昧讽刺透顶的新生活运动中被残害的李忆莲昭示着冤屈……

解决了建祠新运动的所有障碍,别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方面李保长安排到共区卖军棉的亲信迟迟没能回来,另一方面县里传来消息要派洋人来村里给新风尚开展情况照相取证。

为了应付检查取证、骗取新运动经费,李家村不得不营造一个热火朝天兴建祠堂的假阵场。

李保长和族长当了李氏祖宗塑像手里捧的金元宝,填了雇工佯装建祠堂的钱。

自作聪明的李保长和族长雇了邻村村民凑够了500人兴土动工、立坊建祠的好戏给代县长前来查看李村新风尚开展情况、送钱送粮的陶管家和洋摄像看。

看到陶管家的保长不自觉地要行跪迎大礼。

族长连忙制止,“膝盖是留给祖宗的”。

可无奈又可悲的是,人穷志难长,当看到陶管家带来的钱粮时,族长也全然不顾祖宗怎么想了,跪倒在钱柜面前,“这回我们发财了”。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建此堂之意,开展新生活运动,当开展识字运动。

识字、识字,人人有份啊!

”陶管家捧着“礼义廉耻堂”的牌匾,慷慨激昂地发表着演讲。

一色文盲的李家村村民们全然听不懂陶管家在说什么。

李保长紧紧盯着牌匾,虽然他不认识上面的字,但他数得清个数,他暗自叨咕着,“李-忆-莲-祠-堂,字数对着呢!

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可咱们祖宗传下来的“李”字也没有看见在上面,而且跟李寡妇也没有任何关系!

”族长也意识到出了岔子,炸林家窑、火刑李忆莲这样大动干戈,难不成全是一场误会,他不禁一脸惊慌。

李保长稳住族长说,“不能慌,淡定从容,还要有笑容,三十万大洋,祖宗可都看着你呢!

“三十万大洋”,的确不假,可它们却也不全姓李。

答谢宴上,李保长拿出一些大洋摆在桌子上,称要孝敬给陶管家和县长。

陶管家大方地表示,“我就不推辞了,在这我代表县长谢谢你们了,既然粮食和三十万大洋你们都收了也都签字画押了,桌上的大洋你们留下,其余的我带走”……一场荒诞悲剧过后,李家村发财的美梦彻底破碎。

本想捞政府一笔便宜,却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李满真踏上告官之路后,未走出山西地界,便客死他乡,原因令人猜测……

 2 ) 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细思极恐的一个细节是,女主带着儿子逃出去,跑到男主家中,晚上小男孩说要出去守着报信,结果真的去给人报信了,然后就是男女主就被逮着打的镜头,然后镜头一切,是一群小孩子围着小男孩讨好他……这能说是亲儿子间接害死了亲妈吗?!

影片结尾小男孩还在骂男主不对他负责任……小孩子尚且如此,何况是那帮大人们,真是凉透人心。

 3 ) 说差的人除了吹毛求疵什么都不会

片子至少是中上水平的,题材和风格尤其有特色,只不过这种电影受众还是偏小,小情侣去电影院也没这心思看这个,也难怪当初上线率0.4%。

不过豆瓣只给6.9分,就有点吹毛求疵了,有的影评吐槽配乐不协调,也有吐槽影片风格不着调,还有吐槽中心思想不明确的。

我就纳闷了,看电影是看歌剧吗,而且这部电影配乐不见得很差,我特意回看了一遍,配乐分量也并不多。

至于影片风格,豆瓣很多影评最欢卖弄,像谁学谁抄谁,似乎不找出点渊源,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识。

导演就不能有自己的风格了?

中心思想更是扯淡,先不说看不懂的人的智商水平。

我就问黑色幽默,荒诞喜剧,你要导演给你把阅读理解的答案都打成字幕告诉你吗?

一个年轻导演处女座可以达到这种地步,还有人吹毛求疵,难怪中国现在用心拍电影的导演越来越少了。

最后说句心里话,看现在的市场,拍电影最好是学学xxxx团队,直接买外国版权,电影工厂似的制作电影,还能名利双收。

 4 ) 沧海拾遗之《荒城纪》

写给《荒城纪》的主题是沧海拾遗,这不是什么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做派,只是因为这部国产电影值得一看,却难以在各个主流商业类型片的夹缝中觅得更多的表现机会,明珠蒙尘总是让人遗憾的。

(更多精彩影评及其他资讯可微信搜索【芒果小栈】,并关注它。

《荒城纪》由青年导演徐啸力执导,斯琴高娃、李畅、郝星棋、褚栓忠等主演,影片上映于2018年5月18日,同期上映的还有《复仇者联盟3》,作为一部没有流量演员加持,没有大范围营销动作的小成本电影,《荒城纪》毫无疑问是炮灰般的存在。

影片在很大程度上与2016年上映并取得极大成功的《驴得水》类似,具体表现有二,其一是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相同,均被放置在民国时期,第二是它们同样运用了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去阐释深刻的主题,《驴得水》以一场教育骗局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及人性的黑白无常善恶难辨,更重要的是女权意识的觉醒;《荒城纪》则通过一出看似荒诞的建祠堂闹剧,表现了艰难环境下人性在道德与生存中的辩证,以及集体无意识作恶,和它带来的可怕后果。

故事发生在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推动“启民智、展教育、倡有序”的“新生活文化运动”,“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作为其要旨被令全国推广。

在山西渠县,有一个偏远的村庄——李庄,李庄保长在去县府筹措救济粮的时候,嫁给县长傻儿子的女儿告诉他,如果响应政府号召,建一个“礼义廉耻堂”,不但能有救济粮,还能得到一大笔补偿款。

由于方言里的平仄混淆,目不识丁的保长错误的将“礼义廉耻堂”理解成了为村里的寡妇李忆莲建个“李忆莲祠堂”,由此引发之后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却又异常讽刺的事件。

族长虽然一开始对保长提出来给生人及和寡妇李忆莲建祠堂的事情表示怀疑,但很快他就给这个怀疑找到了绝对合理的正向解释:

另一边,此时作为事件主角的李忆莲对这事仍不知情,她忙着应付贫穷生活里的各种琐事。

寡妇门村里的女人擅长把这个作为嚼舌根的绝好题材,男人们则习惯将俏寡妇当做满足躁动意淫的最佳对象。

虽然命运多舛,但李忆莲仍然保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和村里的猎户林硭久生情愫,离正式婚嫁的只差最后一步。

在由建祠堂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吸引而形成的集体意志面前,李忆莲和林硭之间的爱情注定不可能完美收场。

李忆莲将和圣洁的神明一样被供奉,神明当然应该是贞洁烈女,怎么可能嫁给一个猎户。

到这里,李忆莲的身份完成了超级大转换,在村民眼中,她从“荡妇”变成了“圣女”,这种转变跟当事者的主观意志毫无关系,仅仅是村民们按需选择的产物。

在祠堂建起来之前,李忆莲被看管了起来,她依然在抵抗,想要寻找机会挣脱牢笼去寻找林硭。

此时的林硭在奋力守护他的土地,因为风水先生敲定他家坐落的地方正是兴建祠堂的上好地块,母亲李满真则背上行囊前往南京告御状,只是这注定是一段无法成功的行程,李满真未走出山西地界,便客死他乡。

(值得一提的是斯琴高娃扮演的李满真在本片中戏份不多,但细腻深刻的表演给电影增色不少)

李忆莲抓住一次机会逃了出来并再次和林硭相会,这彻底激怒了保长和族长这两个在李庄具有绝对话语权的意见领袖。

接下来就是本片最大的高潮,林硭被关押起来,而李忆莲则成为集体无意识罪恶下的牺牲品,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把一个人活活烧死是一种怎样恶行,他们在冲天的火光里纵歌,在飞舞的灰烬中狂欢。

他们因何狂欢?

这一段戏对无知愚昧者的讽刺,和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一样强烈。

灰烬中的灵魂还未散尽余温,阻碍兴建“李忆莲祠堂”的人为障碍已经全部扫清,在变卖了宗祠里供奉的金锭之后,保长与族长也凑够了经费,于是风风火火的建设开始了,于是县府里的陶管家带着摄影师下来做戏了,于是说好的三十万补偿款在李庄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县府衙门的官爷口袋里了。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在意那个被烧死的寡妇是多么无辜,尽管李保长已经发现了“李忆莲祠堂”不是“礼义廉耻堂”。

在影片尾声,愤怒的林硭端起猎枪,影片也随着喷发的子弹一起应声而终。

观看《荒城纪》当然无法享受到《复仇者联盟》这种商业大片带来的视觉冲击,但它所反馈的信息可能更值得持久回味:村民的愚昧来自不加雕琢的先天无知,这种无知可以用后天的教化去解决,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然而高层决策在底层的执行过程中,官僚主义的盛行,难免使它走样,这让这部电影多少带上了一些现实主义色彩。

由愚昧导致的集体无意识,造就了终极的恶,影片中的村民们是一个临崖而立的群体,为了生存,他们陷入疯狂,最终集体坠落深渊,这符合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对大众心理的描述: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群体后,他所有的个性都会被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这种群体心理我们不应该陌生,稍远些的有上世纪发生的文化革命运动,眼前则仍然充斥着大量网络法官在执行自以为正确的裁决。

 5 ) 荒唐荒诞

电影看起来很荒诞 吃救济粮的村子 保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县长的傻儿子以求粮食和金钱 因谐音礼义廉耻堂和李忆莲祠堂造成了把活生生的人烧/死的惨剧 保长和族长都是贪财敛财之人 为了钱拆散了一对勇于追求新生活的新人 救济粮接收后存储在仓库再贩卖 军棉也贩卖 镜头一直捕捉每个人的穿着 都露着棉花 打着补丁 占人房产 而这样荒诞的行径却是在全村人的眼下进行的 村民冷眼旁观 甚至打趣 参与 实在荒唐 荒诞

 6 ) 历史是没有办法评价对错的

法不责众风俗?

文化?

观念?

还是哲学?

糟粕啊 没有什么是非黑即白的,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会出现什么样的事你我都不会知道 现在的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评价对错,我们根本就不能理解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功过即有,感慨一下出生在当代还是挺幸福的 虽然有不好的地方,但是比起当年好得太多了 以后也会越来越好的

 7 ) 一部挺好玩,但着实闹心的电影

我说的这部好玩又闹心的电影,名字叫做《荒城纪》。

《荒城纪》的导演是位新人,徐啸力。

虽说他之前是一位演员,但确实没有听说过,出演的几部电影也名不见经传。

唯一有印象的《红樱桃》也是很多年前的作品,而且当时徐导只有19岁。

(我更多地是记得那个被刺青的女孩)

《荒城纪》从里到外都是一部“新”电影,导演是新人,连主演都是新人,除了斯琴高娃、褚栓忠(脸熟属性,叫不上名)以外,其余的演员要么脸盲(比如贾樟柯一手“提拔”的韩三明),要么本色出演(绝大部分是村民,个人觉得得除了斯琴高娃老师,那位族长演得是真好)。

但这部新电影却透露出一股浓烈地实验性,而且有一股子闯劲,让人看得又好玩,又闹心。

咱们先来说说好玩的地方。

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误会”。

保长从嫁到县长家的女儿嘴里获知,县里倡导新生活运动,希望他能在村里建“礼义廉耻”堂,可是,故事发生地在山西,所有人(除了县长管家)全是有口地道的土语方言,保长耳朵一歪(主要是也不知道个“礼义廉耻”),听成了“李忆莲”祠堂。

这下可好了,村里的寡妇要被抬到“神”的位置了,保长为了获得县上的救济粮和30万大洋奖励,怂恿族长,决定给一个还活着的寡妇建一座祠堂,而祠堂的选址正好选在和李忆莲相好的林硭家,经过宗祠“最高”会议决定,强拆开始了。

为什么说好玩呢?

故事在巧合之下展开,一系列的矛盾全都因为“文盲”而展开,各种巧合、各种反转。

在这个基础上,导演选择了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来讲述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

首先是方言上的幽默,什么换个姿势,该刷腚腚了;瞎扯淡了,纯粹;我小名不叫狗剩子嘛,叫狗二蛋才对了;他有枪,他有火药,他是个二愣子,凶等等,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让某些人物的言语和表情显得很荒唐和幽默。

话说,这部电影里的方言着实是地道,连斯琴高娃都操着一口山西土语,而且味道极佳,这的确十分难得。

其次,就是人物的无知,比如,一个妇女问:汉,南京是个甚,男人说,你个傻球,南京么,南京晓不得,南京是个衙门;又比如族长去找李铁算,说到了蒋中正,族长理解成了“讲忠贞”,虽然也还是语言差异上的“包袱”,但终归还是由无知造成的。

再次,就是人心的贪婪,集中在分粮的一段,前头还说着“有我在,休想多拿一粒粮食”,在他背后的人却使命地往自己的口袋里抓米。

除了幽默,更好玩地在于导演在影片中应用的杂糅和荒诞元素。

在配乐上,欢快的小调、跳跃的摇滚、传统的戏曲,各种各样的配乐和30年代的时代以及农村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再配合上有些夸张的动作和方言,比如韩三明扮演的老汉回家质问自己的媳妇粮食是不是从保长“炕上”拿来的,老汉媳妇反手追打老汉时,锣鼓家伙时断时续,媳妇举刀追杀,“笑果”极强。

该戏谑的时候,跳跃升腾,感觉电影里把各种元素都杂糅到一块,的确有一种好玩的感觉。

再回过头来说说闹心的原因。

《荒城纪》表面上荒诞嬉戏,实质上,在一个封闭的小村庄里,所有人的人性恶被赤裸裸地揭露出来,看完,你会觉得,咋就这么憋闷呢?

村里为了一座荒唐的“李忆莲”祠堂,先是棒打鸳鸯,强硬地给李忆莲安上一个贞洁烈女的名头;进而强征林硭家的地,派人派枪轮番逼近,成功抢夺,关押林硭,水米不给;再者将李忆莲“打造”成严重犯了族规律条的“邪祟”,火烧李忆莲。

特别是火烧李忆莲一段,村里人通过仪式感极强的祭祀仪式,将一个活生生地人绑在耻辱柱上,活活烧死。

保长那句“只要他们犯了事,就按祖上最严的族规办,这祠堂,本来就不需要活人。

”算是全篇最刺骨的话之一了吧。

仪式举行,所有人就像看热闹、赶集市、过节庆一样,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杀人。

此刻该说这些人是无知、愚昧还是封建,其实都不是,那是一种狂热,只要是人,不论什么年代,在集体狂热之下人性中的恶都将肆无忌惮地释放,这种释放在我们这些“文明人”看来会相当地压抑和憋闷,这就是所谓的闹心。

《荒城纪》所展现的封闭环境下人性不受规约地释放很像《杀生》的叙事方式,甚至结构也很像,一帮人在看似合理的规矩之下,合谋杀死了对抗规矩的人,又或者说被杀的人阻挡了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如果要保证利益的获得,就必须清除掉阻碍的任何人或物,而这一点才是他们杀人合理化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又很像《驴得水》。

结局呢?

结局是人死了,可那些想获得利益的人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些人会说,这部电影何其的荒诞,可是我反倒觉得,太真实了,真实到很多时候这样的事件就在现实中发生。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算是电影的题眼吧,村民们丢了礼,族长忘了林硭父亲的救命之义,保长们和县长管家贪下了救济粮和银元,所有的人都不以为耻,国之四维一个也没有了,可不就是一座荒城吗?

这不是一个记录,这是一个蔓延一纪甚至几纪的耻辱,然而,没人能丢掉。

这么想来,这电影太闹心了。

 8 ) 『荒城纪』故事多荒诞,现实多残酷

『荒城纪』电影以民国时新生活运动为背景,讲一起上层布答礼义廉耻堂下层听成李忆莲祠堂引发的闹剧,故事有多荒诞现实就有多残酷,高层谋求开化民情本是好事,但受千年百年愚民zhen策影响下,在那样特殊年代里,中层浮于形式化的不作为,底层在生存苟且面前无视(无知)道德,使世道变得更加萎靡混乱,而极少数小人物的抗争在历史的长河中则连朵浪花都溅不起,毕竟牺牲掉这小部分就能成全那种环境下的大部分,把人命沦为草芥谁又会在乎呢?

【8分】

 9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有时候会觉得活在红旗下的人很悲催,但是,又觉得更悲催的是民国。

《一九四二》在民国,《鬼子来了》在民国,本片的背景也还是民国。

好像大家无力无吐槽当下的是非,转而把火力都集中在了民国。

然后,民国就变成各种丑陋的大杂烩。

时至今日,鲁迅笔下的人我们依然可见。

如果鲁迅再生,不知道他今天会说些什么?

电影看似很荒诞,不过,似乎能感受到真实的一面。

因为片中发生的事,虽不曾目睹,却有所耳闻。

或者你把这个情景当做放大的事物,然后去找对应缩小的人事,依然能够匹配。

他们在准备弄死一个人,然而他们不是害怕也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变态的快感。

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真的就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吗?

甚至于将其无辜地残害?

电影本身的可观性有待商榷,看着不是太舒服,总想要拉进度条。

但是,人性的丑是展现得很透彻。

《金瓶梅》里似乎没一个好人,而这里似乎没有一个是人。

其中两个女人很特别,一个是被烧死;一个是上告客死他乡的。

这里面似乎也存在一个悖论,老太太那么刚强还有点智慧,怎么养了个冲动的废柴。

 10 ) “荒”不择路——李忆莲,这跟你到底有什么关系?

我是在火车上完成的看完了这部电影,心中确有一些东西不吐不快。

我惋惜李忆莲这个姑娘,实在不能不为她发声。

故事的大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新生活运动之下的山西小山村内。

大抵知道李仪莲原来的人生是这样的,3岁被卖掉当童养媳,9岁被卖到这个小山村,男人死得早,自己就变成寡妇。

这样一个苦命的女人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恋,仅仅因为只认识一个“李”的保长错将“礼义廉耻堂”听成了“李忆莲祠堂”,就先后赔上了爱情和性命。

“我就是想有一个家,有一个喜欢的男人,我有什么错”。

“林硭,你知道吗,族长要宣布咱俩的婚事哩” 为了自己该有的爱情,李忆莲只准自己的儿子喊自己“姐姐”,这样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却在刚刚有了爱情之后被众人推上了贞洁的神坛,这是“荒”不择路的村民在保长族长的带领下找到的希望,是饥荒的“荒”,人慌的“荒”,更是心荒的“荒”。

我看着这一对俊男靓女手牵手站在祠堂里接受来自祖辈的审批,他们满心愉悦的准备着好事的降临,却不想事情向着毫无预料的方向进行。

林硭和忆莲慌不择路的看着众人,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并没有丝毫的预料,一个全村人都不喜欢的小寡妇竟然变成人人供奉的菩萨,一户一直被认为是外姓人的地方竟然变成全村风水最好的宝地,这样一个荒唐的故事竟然如此的真实可信,这种荒唐在忆莲被架上火架,在全村人的欢呼雀跃中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李忆莲有什么错?错就错在“我叫李忆莲”,原因只有一个,如果她不叫李忆莲,那跟“礼义廉”确实没有任何关系。

尽管保长和族长似乎犯下大错,但我却也无法将剩下的过错全部归于他们,并非完全为了自己,况且他们无知得也很可怜,不是吗??

《荒城纪》短评

导演的黑色幽默是智慧的 引人发笑又发人深省 大堆“荒唐”“荒凉”“讽刺”的字眼 或许过于沉重 让人疑心这是一部民族的血泪史 虽然这部电影引人思考 但并不过于沉重 导演很会带节奏 搞笑的部分尽力搞笑 悲痛的地方依旧用粗糙的方式处理来弱化令人难受的感情 粗糙荒凉的地方上一群荒唐的人做的荒唐的事

2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2.5

6分钟前
  • 风尘
  • 较差

拍的还可以

10分钟前
  • 红藕香残玉簟秋
  • 推荐

我以为是个很烂的片子,小成本黑色幽默,而且是导演处女作,拍成这样值得鼓励。

15分钟前
  • 依萍雨好大
  • 推荐

堪比《杀生》,镜头有点《寻枪》的意思,虽然结尾略微力道不够,但作为处女作已经非常NB了

18分钟前
  • 斑斑
  • 力荐

粗糙/生硬/稚嫩

21分钟前
  • weakish
  • 还行

历史往往就是当下

23分钟前
  • lujianpu
  • 推荐

寓言式的故事,觉得环境塑造的不够好。想荒诞,但很无趣。升格太多,特殊角度太多,没有整体观念,配乐不喜欢。导演音轨也是没内容……

26分钟前
  • DR邬梦雨
  • 较差

有些故弄玄虚,不甚好看,最奇怪的就是李忆莲的傻儿子,完全不知道把他放在剧中有什么作用?

28分钟前
  • alan3396815
  • 较差

开头有惊艳预期,但剧本摄像剪辑配乐都一路崩塌,以至于最后惨不忍睹,空有架势没有内核,滥用的结果只能是过犹不及,照虎画猫

31分钟前
  • 泽利格
  • 较差

民国24年,山西农村,日军尚未压境,红军也未长征,没有战火纷飞的场面,没有国破家亡的悲情,有的只是封建礼教的愚昧和人吃人的黑暗。为了救济粮和大洋,抢地、杀人都可以“合法化”,殊不知机关算尽太聪明,不如上头一句话,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32分钟前
  • 源,妙不可言
  • 还行

差一点

34分钟前
  • 梦中的D
  • 还行

“一句方言引发的血案”

35分钟前
  • F&W
  • 推荐

总觉得形式大于内容

38分钟前
  • ZZS
  • 较差

11137——人性善者不忍伤害别人,人性恶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2022.11.8

41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推荐

野心很大,格局很大,文本也很好,确实是综合了对民族劣根的反思(《鬼子来了》)、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嘲讽(《驴得水》)、对荒村邪典的鞭笞(《杀生》),但《荒城纪》仍然显得非常不电影,题材有生气,制作有技术,但编排却显得相当业余,情节、人物和节奏都很成问题。

44分钟前
  • 楚门
  • 还行

够荒诞的。那时候的人真愚昧,其实现在都有一些这样的人吧。

46分钟前
  • 有时间就看电影
  • 还行

5

51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还行

要是情感再强烈一些,其实还可以,比市面上的好多了,祝你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

53分钟前
  • 看电影
  • 推荐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故事,没有细节铺垫,没有精雕细琢的人物刻画,就只能是老套的“中心思想”了,没法打动人。摄影不错,配乐不伦不类。

54分钟前
  • ariella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