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感动。
不同的记忆,相同的感动。
一遍遍的感动,一次次泪流,一种种普通的记忆突然是那么的难以忘怀。
不仅是一部关爱老人片更是一部很成功的教育片,泪流不尽,爱说不完,不同的关爱方式,相同的爱的传承。
在这个时代,多是无情之人,感情淡薄,却不多舍得付出真心的人,亲情友情爱情,都需要人去建立,都需要人去付出...我们的生活逐渐变得像一个既定的程序一样,几点几线,令生活毫无波澜与情感,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老人的情感丰富且隐秘,不轻易说出,到就是因此便遭了冷落与忽视,我们应该多关心老人,爱护他们,爱护好家庭。
你能想象吗?
小品演员黄宏导演了一部催泪又温情的电影——《一切如你》。
你一定很熟悉这样的老人: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但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诗和远方;耄耋老人,行动不便,但非要自己做些什么;老年痴呆,不认识眼前的儿女,却依然保留孩子小时候的记忆.......《一切如你》用十个小故事记录老年人的生活,这部影片不煽情,甚至还有不少笑点,但准备好眼泪也是必须的。
除了总导演黄宏,这部电影还有四个年轻导演的参与,他们把自己与祖父母相处的温暖与怀念写进了故事里,简单、细腻、纯粹。
这部剧的演员更是阵容强大,有秦怡、田华、牛犇、雷恪生、彭玉、李明启这些老艺术家,也有刘佩琦、奚美娟、侯勇、聂远、郭晓冬、颜丙燕、马苏、张艺兴等中青年演员。
每个演员都在戏中演出了自己,每个观众都在戏中看到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未来。
中国正在变老,而且是加速变老,我们都会成为老人,老人的爱与牵挂,老人的执拗与活力,老人的陪伴与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未来。
一、热爱影片以一个让人捧腹的小故事开始——《出发吧,单车》。
一个老爷子看到骑行的年轻人非常羡慕,于是自己用一个废弃的自行车架子加上楼下另一个老头轮椅的轱辘改装了一辆自行车,穿上80年代的运动服、登上回力鞋、跨上军用书包、带上军人的钢盔,伴随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激昂旋律出发了!
这个故事非常幽默,小区楼下永远有一个坐轮椅的老爷子,每次有人经过给他打招呼,他都会说“等死呢”,当那个骑单车的爷爷用他的轮椅轱辘改装了自行车出发后,单车爷爷的儿子问轮椅爷爷“我爸呢”,轮椅爷爷回答:“找死去了”。
一个不能行动的老人一定对能骑单车远行的老人充满羡慕嫉妒恨,所以他用“找死去了”表达这种复杂的情绪,但那个混进骑行队伍里的单车爷爷才不在乎是不是“找死”,他赶上年轻人,想用一辆自行车环游中国的梦想就此实现在路上。
另一个小故事叫《逆生长》,由两个活宝级老演员李明启和牛犇出演,女儿颜丙燕对爸妈的称呼也很有趣,妈妈叫“宝贝”,爸爸叫“发哥”,两个老顽童,一个独自跑去和朋友聚会,一个去玩攀岩。
两人在女儿安排出游的城市,还自作主张去美容院做了拉皮!
老人家也爱美,也一样希望自己活得精彩刺激,也同样不甘岁月的痕迹,这样的老人活得漂亮又洒脱,真好!
二、牵挂《摔不起》这个名字很直白,老人最怕摔跤,但这个故事中并没有写老人摔跤之后自己的痛苦和家人护理的辛苦,而是讲述了一个关于孤独等待与后悔的故事。
小男孩很小就没了爸爸,妈妈独自辛苦把他养大,终于培养成人,男孩出去上大学,就此很少回家。
年轻的妈妈变成耄耋老人,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家,一天不小心被门槛绊倒,送进了医院。
这个故事有个细节,小男孩小时候出门被门槛绊倒,妈妈会赶紧跑来抱起他并摸摸他的头,而年老的妈妈绊倒的时候却没人扶起她。
还有一个非常好的隐喻,小时候,妈妈和男孩一起缠红毛线,给男孩织毛衣,年老后,妈妈的红毛线球还在,但却看不到儿子,直到摔倒后送进医院,儿子回到空荡荡的家,一根红线在儿子手中滑动,儿子想要用力攥紧,但那线绳终究还是抓不住了,儿子泪流满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如今慈母垂垂老矣,儿子的眼泪是悔恨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儿女最痛的领悟。
《守候》是一个关于长情的故事。
肖奶奶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煮上一碗馄饨放进保温桶里,从家走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门口等待,她希望把这碗热腾腾的馄饨送进去,因为她的老伴最爱吃馄饨。
但其实,她的老伴已经去世了,重症监护室根本没有这个人。
护士长(奚美娟饰)决定不再提醒肖奶奶事实,而是接过那个保温桶,告诉她:“里面不让进去,我给您送进去。
”肖奶奶非常高兴,嘱咐道:“太烫,让他慢点吃。
”于是,后来的每天一天,肖奶奶依然会抱着保温桶来,所有的护士都会爽快地接过保温桶,然后默默地倒进自己的饭盒,把空桶还给肖奶奶。
有时,对老人家,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顺应他们的心意而已,事实一点也不重要。
三、陪伴《老伴儿》讲得就是一对老夫妻,就像我们惯常见到的所有老夫妻一样,两个人互相有些看不惯,甚至老太太嫌弃老头的懒惰、没眼力价,老太太总是管着老头,老头有些烦但总是顺从老伴,似乎这日子单调的有些乏善可陈。
但,故事的最后,老头走了,老太太回忆着老头的过往,身边没了伴儿。
听过太多这样的故事,老夫妻两人说不上多么恩爱,吵吵闹闹,柴米油盐,但终究是一辈子的陪伴,如果说这是爱情,不如说是习惯,两人已经习惯生活中有彼此,几十年已经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生死契阔。
儿女替代不了老伴,闺蜜也不行,终究这个人是刻在你生命中的烙印,你们一起风风雨雨,生儿育女,经历痛苦与欢乐,一旦一个人先走,留下的那个该是多么孤单。
《母亲的生日》,母亲坐在梳妆台前精心打扮,甚至涂了绚丽的口红,穿着一件红色的外套,等待着。
今天她格外精神,因为她过生日。
门铃响了,老妈妈兴奋地跑去开门,一个陌生人拿着一束花在门口,说是银行的,祝老人家生日快乐。
第二次门铃响了,老妈妈依然充满期待地去开门,还是一个陌生人拿着一束花,这次是保险公司的。
老妈妈等了一天,也没等来她想见的人。
直到晚上,门铃又响了,老妈妈已经很疲惫,开门进来的是火锅店的员工,拿着大包小包,说是她儿子给她点的火锅,还友情赠送了一只毛绒泰迪熊,让这个小熊陪着老妈妈吃。
此时,电话响了,是儿子打来的,说今天忙,不能陪她了,给她点了最爱吃的火锅,祝她生日快乐。
老妈妈这一天盼望的人就是儿子。
然而,即使儿子为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也敌不过他的出现。
这一天,从希望到失望再到最后隐忍地强颜欢笑拍照发给儿子,一个母亲盼望儿子的心被描摹地细致入微。
我们到底有多忙,在父母重要的日子不能出现,在每一个夜晚不能打电话给爸妈,在每一次爸妈来电的时候不能及时接起,他们不过是想看看你、听听你的声音,这真的很难吗?
比起那个失落的老妈妈,《挂起的记忆》中,已经不年轻的儿子时刻陪伴在妈妈身边,只不过他妈妈已经老年痴呆,不认识他了。
但他每天认真地做饭,给妈妈喂饭,买妈妈喜欢吃的桃酥。
已经没什么记性的妈妈刚吃过饭,看到桃酥就想吃,儿子把桃酥收起来,放进篮子里挂了起来。
没过一会,在厨房的儿子听到动静赶紧跑过来,看到妈妈正拿着一个板凳放在桌子上想去够桃酥,儿子哄着妈妈说:就吃一点点。
于是他掰了一半送到妈妈嘴边,但是妈妈没有吃,而是叫着“儿子”,把桃酥送到儿子嘴里,儿子(刘佩琦饰)立刻眼眶湿润了,妈妈说:别哭,吃桃酥。
老年痴呆的妈妈永远记得儿子小时候最爱吃桃酥。
刘佩琦的演技实在是好,眼泪在镜头里缓缓流出,我相信他是真的哭了。
在父母的记忆里,我们小时候的样子永远鲜活,不论我们多大,都是他们想要照顾和呵护的人。
不要以为他/她不认识你了,你在他们眼里是陌生人,其实你永远都是他们最爱的人。
爱,一切如你,我一生骄傲的是你的给予,让我在乘着风的翱翔里,丰满了羽翼。
我,一切如你,我一生追求的是伴你老去,让爱包围着你,触手可及最近的距离。
影 片 很 真 实,很 戳 泪 点,也有让人大笑 的 地 方,相信 每个 人都能 在短 片中找 到 自己 爷 爷奶 奶 的影子,但是 当今 这类 短片 还 不够 成熟,虽然我真的真的真的喜欢的不得了 但 还有 需 要 改进 的地方,希望未 来能 有更多像 一 切如你 一样 优秀 的短 片!
真的太好了!!!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像他们一样。
以前,他们也曾年轻,像我们一样。
故事的主体,不是头发斑白的老者。
是亲密关系,是和解,是珍惜,是我们自己。
1.出发吧,单车。
这个故事关于青春和热血,呈现自由和追逐,探寻年龄与梦想。
白发不代表无力的苍老,而是敢于征服远方的乖张。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有人正在年轻。
2.摔不起。
记忆中的昨日,回首中的蓦然。
红毛线,新儿歌,一切那么活泼;老院子,旧门槛,手中挣脱的毛线,再用力也是徒然。
3.挂起的记忆烟火气里的底色,白开水中的醇香。
曾经的孩子,现亦老去。
一个篮子,挂上的是关切;一口桃酥,满含的是真情。
4.父亲的花颤颤巍巍的老者,唯独对房间中的花悉心照料。
原来日日培植的不止盆中绽放的花朵,还有照片中的浓厚感情。
何谓安度?
一花、一鸟、一木。
5.逆生长两鬓微霜的人,开始着迷于新潮和挑战。
当老人不再每日端坐在床前、围转于桌边,当任性和尝试成为他们的字眼,那一刻他们打破禁锢,成为攀登高峰的勇者,成为拥抱时代的新人。
6.母亲的生日头发花白的老母亲,涂上红唇,穿上红衣,踩上红鞋,拿出她最具仪式感的装束。
她在等待一个熟悉的身影,接收一次又一次被按响的门铃,幻想一个能够见面的陪伴。
欣喜的预备,失望的眼泪。
一个情境,装满了儿女的愧疚。
7.老伴儿“欢欢”成为家中殷勤的青鸟,温柔和关爱也开始有了坚硬的外壳。
一盆洗脚水,一首黄梅调,满足的喜悦爬上纵深的皱纹,升腾到圆滚滚的脑门。
在一起,吵吵闹闹;分开了,尽是寂寥。
8.守候。
我要你亲口告诉我,你不在了,除此之外,他人的话不能相信。
生死都无法割舍的,岁月都无法淡去的,除了挚爱之外,还有其他可以撼动的力量么?
一碗小馄饨,一生不了情。
9. 玫瑰余香初次见你,一身白衣,和蔼且馨香。
历经沧桑,鬓霜老者仍拥有似少年般的眼神,如少女般的羞涩。
玫瑰花的约定,双向奔赴的欣喜。
花香袭人,一切如你。
10. 爷爷奶奶我爱你当下的我们越来越难以坐下来和老人聊聊生活,谈谈世界。
时代飞速发展,可他们的脚步却愈加蹒跚。
你要感知他们的期盼和关切,不要后知后觉。
视频里的声声嘱托,让人无语凝噎。
有一天,当你看到这里,我希望你能够喊你的家人,一同将这部电影看完。
你要原谅他们唠叨不停的画外音、口袋里不断响起的电话和手里放不下的活计。
最后,岁月无常,我们要有对世的坦然,就像三爷的那句“等死呢”。
向各位艺术家致敬!真正诠释了扎根生活的、如此真切的“浑身是戏”!算是十个公益短片拼接成的电影,真实真挚,切中要害,直戳内心,刺激泪腺。
如果故事之间更有层次感和逻辑感一些可能会更好?父辈与子女角色的互文——爱的传承,时不待我父辈“老来宝”的活力生活(攀岩、聚会、骑行、整容、网恋)——"做孩子的过程"似乎也是个轮回呢,珍惜为数不多的自由开心就好啦最发人深省的故事“母亲的生日”——满怀期待梳好妆容,门铃一直响,我等的人却依然没来——再多的物质也比不上你的惊喜出现,常回家看看不只是口头禅最羡慕和感人的父母爱情“老两口”“守候”——始终不相信老伴儿走的现实而每日把最爱的汤送到重症病房——不言不语但眼里心里都有你,有所执念都是因为你最贴切的现实映像“父亲的花”“爷爷奶奶我爱你们”——你的无奈不解/烦躁不屑甚至恶语相向实际上是无形的伤,不过他们只会一笑而过。
岁月带来的隔阂是必然,对此我们只能多设身处地为长辈想想。
"生命更多的是过程,所以导演们的重心没有在生与死之间的煽情,同时影片的目的在于让青年们去思考亲情,了解对老人的爱。
"
住的价值上亿的四合院,随便一件玩物就是普通人的一套房子。
这让每月只有几百元养老金甚至分文没有的亿万农村老人情何以堪!
还好,只有时间和死亡是公平的!
最近刷到马斯克一段话,大意是他有能力可以在延长人类寿命方面做一些事情,但他不想去做,因为这样会使唯一相对公平的时间和死亡也会丧失公平性。
我觉得这是智者之言!
很遗憾今天才看到,虽然2019年在办公室讨论了很多关于怎么在会员单位里播放这部电影的方案,看到片头片尾字幕中那么多熟悉的同业与伙伴……而如今竟已过去了这么久。
2016歪打正着的进了这行,中间想过退出,然而如今再入仍不后悔。
养老不赚钱,又苦又累,尤其在2020伊始这全球的意外之下,养老人舍小家守大家的苦,有时候真的需要情怀来给自己力量,更需要社会的关注,zf的投入。
这部片子,行外人把它当成电影,然而我要说,这四个年轻人真棒,他们从叙述的角度,不加评判的给你讲述十个小故事,看似普通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然而每一个都让人热泪盈眶,片尾片花与老艺术家的互动最终让泪尽情流。
你们熟睡的夜晚🏙,有我们守护雁过留痕。
这部片子不是给老年人看的,而是给我们这些“未老”人群。
我们都未曾老去,不知道“老”是个什么滋味儿,但是我们要努力去尝试了解,要不断学习,让我们能为这个日益增长的群体做些什么,因为他们可能是不久以后的我们的父母,甚至很快也会是我们自己。
失能、失智、阿尔茨海默、意外跌倒、子女在社会中的压力导致,不能陪伴,失独、独居、丧偶等引发的各项心理危机需要专业人士的化解与治疗,等等等等……这一切已逐渐成了生活的刚需,家庭需要转变观念寻求专业的机构养老,养老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缩小不同星级之间的专业差距,同时社会与上层建筑,加大对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机构的扶持与政策优惠,同时尽快启动并落地长照险等物质保障,让专业的机构养老不再是一小部分人可以独享的晚年,真正的实现养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初心,实现每一个老人“老有所依”的晚年最大的心愿!
守着你们的时候,我们也会思念家里的老爸老妈
温暖,现实,感动平凡。
当父母渐渐老去,似乎很多成长的故事被我们不经意间遗忘了,影片虽是流水般的记录,可是却可以勾起我们最深的记忆。
只有远离家乡才知家的味道,养儿方知父母恩,辛苦操劳一辈子只希望儿女幸福,那么长大的我们能否如父母呵护儿时的我们一样去守护他们的晚年?
孝敬老人,不是隔空慰问而是有温度的陪伴!
无论戏外的信、鞋子、牛奶,还是戏中的陪伴与牵挂,都映射出了我们身边一个个平凡又温暖故事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与真诚暖心的中青年演员们的相聚让首映礼感动满满,他们的温情出演也让一切如你这部电影更富有意义孝老主题公益电影《一切如你》发起重阳节倡议:致敬前辈,孝老爱亲,向上向善。
《一切如你》是由秦怡、于蓝、谢芳、于洋、田华等十六位老艺术家,携手奚美娟、刘佩琦、王志飞、聂远、张艺兴等十六位中青年演员联袂主演的十个感人故事,温暖巨作值得期待
一定要看电影一切如你哦!
很久没看过如此让人觉得轻松的电影了,这部电影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不用做阅读理解就可以知道答案,简单到我随随便便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电影没有大悲大痛让我感动,只有老人们的孤独和寂寞让我看到之后难过不已。
电影讲述了十个小小的故事,其实电影当中的每一个小小的故事都有导演美好的用意,但是说实话,除了第一个故事之外,其余的故事并没有带给我特别大的感动。
Part 01:老头:我要浪迹天涯 电影的第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家门的老人,虽然这个老年人的孩子平时也挺孝顺的,但是老人讲说我其实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家门,我就想骑着自行车满世界地去溜达。
到了最后的时候,老年人出走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穿上军装,背上水壶浪迹天涯的时候,我觉得好感动好感动。
老年人没有义务为你看孩子做饭洗衣服,他们需要释放属于自己的生命。
Part 02:妈妈:年少时候我爱你 看这个小片段的时候,觉得还挺好看的。
刚开始的片段出现的是马苏,然后他儿子还挺帅的,这个名字叫做摔不起。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摔倒在了地面上,摔了不止一次;到了最后的时候,母亲摔倒了。
一个烈士遗属,一个女人养大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年老了,孩子长大了,老年人需要孩子来养育了。
Part 03:妈妈:虽然痴呆了,但还是记得孩子想要偷偷地吃挂在房顶上的桃酥 这个小片段里面,妈妈得了老年痴呆,忘记了身边的所有的人。
儿子买了饭菜,去给老人做饭吃,喂完母亲吃饭之后,母亲还想要桃酥吃,母亲忘记了自己今天已经吃过饭这件事情了。
儿子为了防止母亲再偷吃,于是把桃酥装在篮子里面挂在房顶上了。
这样挺让人难过的吧,妈妈虽然痴呆了,但是还是记得自己的孩子曾经想要吃桃酥,想要品尝一些食物这件事情。
Part 04:父亲的花,我的泪水从眼角滑落这个小故事让我觉得孩子就是很普通的中年人的孩子,老父亲养了一盆花,这盆花老父亲很珍惜很珍惜,放不久之后还要把花盆换个地方,然后再换个地方。
花盆摔坏了,到了最后的时候,儿媳妇买了一个新的塑料花盆给自己的父亲,让自己父亲能够不再经历摔坏花盆这件事情。
Part 05:逆生长,老了我也要美美的呀. 这个小片段里面,老两口冲到了整容医院去整容,一个割了眼袋,一个整了个双眼皮。
这老两口还真的是很有趣的呀,看完之后,我觉得老年人就应该活成自己想要活成的模样,开开心心的,从不放弃那种。
‘’Part 06:母亲的生日,我留你一个人过生日 母亲过生日了,一大早就已经起床收拾的美美的坐在沙发上等待自己的儿子来接自己过生日,但是可惜的时候,直到最后的时候,儿子也没有过来。
儿子在捞海底里面定了火锅送货上门,还煞有介事地拿了一个大熊猫给自己的儿子用,想到这里的时候,其实也挺好笑的吧。
Part 07:老伴儿:你走了我的日子,还要孤单地继续下去 这两个老伴儿原本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的,养了一只宠物狗狗。
我觉得,其实我也想要等我老掉的时候,一生一世一双人。
但是我不知道,会不会到了老去的时候,我有没有这样的福气,怎么想也想不通;毕竟这种事情,就是想不通的吧。
最后老伴走了之后,老太太还要一个人孤单的生活着。
Part 08:守候:我在等你,等一个不会再来的人 老太太的老伴儿去世了,老太太变成了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但是老太太的记忆还是停留在老伴儿住在ICU的时候,老太太一个人每天都让自己的看护推着轮椅带着自己去医院里面,给自己的老伴儿送小馄饨,会精挑细选好看的胸针,也会很爱很爱对方。
如此执着,如此深情,谁还记得。
Part 09:玫瑰余香:希望我们再续前缘 老头拿了22多玫瑰,准备追回自己曾经相爱的人。
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充满了爱和关怀,好巧不巧,送老头去的,正式老太太的儿子,老头送她去的时候,老头内心深处全是期待和关怀。
这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了。
Part 10:爷爷奶奶我爱你,你们也好爱我 最后的时候还真的出现了张艺兴,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才明白了弹幕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一直在刷张艺兴的名字,最后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如此。
我对于张艺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饰演的二爷,真的让我印象深刻地很,因为我就希望哪天的时候,我能够遇上一个这样闪闪发光的人,然后我们彼此相伴,我就是只有这一点点的期望而已。
张艺兴看起来很深情,我挺喜欢他的。
写在最后: 电影的最后有一个彩蛋,这个彩蛋里面把这电影里面的老年人年轻时候的模样都刻画了出来。
这些老年人年轻时候的帅气漂亮的模样简直让我眼前一亮,简直是太美了,他们太美了以至于我一直一直记得他们的模样。
经久不衰。
希望我老去的时候,也能够如此优雅,如此精致,如此成就自己的生命。
不用心不过脑的糊弄 压榨老艺术家的剩余价值
挺真实的。在李明启老师的角色身上看见了我妈以后的样子。在刘佩琦老师的角色身上看见了我爸现在的样子。不太理解打一星二星的人是怎么想的,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流量,那大可不必。
剧情在别的影视剧里都出现过 不是失去逻辑就是常见的让人感到狗血. 像几支低配的公益广告拼凑品
四个小短片,记录自己的生活,实则不太接地气吧,毕竟都不是普通家庭,看着这些老演员们不好意思给一星。
2021年6月26日,从卧室和丫頭看完,特别感动的是于蓝奶奶喂刘佩琦桃酥那块,秦怡奶奶每天给老伴送吃的那块,当然还有爷爷奶奶送所以上大学那块。念想,那就是生命的意义。
在郭晓东和张艺兴的故事里,我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对于长辈的不耐烦,好扎我的心啊,我自己也是这样子的。当他们打碎了个花瓶,来问你一些在你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只是为了能和你保持联系,在帮你准备远行的衣物,虽然这些衣物在你看来完全没必要又麻烦……我们就会莫名地不耐烦,哎,太真实了
这么好的主题,没有好故事就别10分钟的高频煽情!怎么请到的这么多老演员?快进看完。蝴蝶兰种土里?刘佩琦演得最真。
第2694。“干吗呢?——等死呢!” “我爸哪去了?——找死去了!”挺幽默啊。无意中看到这部戏,结尾的片花相当令人感慨。庆幸自己的父母都还在,应该更珍惜相处时光,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平安顺心。
老头老太太整容那段还挺有意思的~
若干个故事拼凑。看四十分钟弃剧,太煽情
感觉还好,剧情节奏不错,反应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太好哭了吧,不知不觉带入的已经不是祖父母辈而是父母辈了,也是真的很想家了。管宗祥全片最佳“等死呢”
最喜欢雷恪生彭玉老师的那段,其他的要么过度煽情,要么离生活太远。
小布尔乔亚式老龄化忧思,矫情到令人作呕
是我妈喜欢的类型。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简单真诚的公益电影,老戏骨算是本色出演吧,自然的细节令人感动。可以把小单元拆成公益广告,适合慢慢回味。
No.2312 十个故事记录了老人晚年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想想这也是自己的归宿,免不得有点惆怅
最后一个故事太有感触了
这么多小故事还是有点简短了,不过老艺术家们演技的确很赞,逃不过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