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季节的等候中开了花.惘惘然,走到的还是从前地.春去秋来,一年年.歌声渺渺,婉转相亲,怎奈得早不见了那低回悱恻,深情在睫的唱皂罗袍的女子.一声声轻和,她的脸上有无限江山,万种风情.然而,却总是低低地,低低地.不扬眉,窗外雨疏风骤,撩起一片新绿,她自有着她的心事.共舞华尔滋,在江南的庭院深深里,眼神缠绵,如火似光.那一年的日暮来得太早,高墙深院的候门里遮蔽了多少情天欲海的浮浮沉沉.银杏撑天,把一片金黄散漫地铺洒,在闲闲的心情里.她引她来,亭台之上,她款步悠悠,唱的还是牡丹亭的那段,只是她早换做小生打扮,扇面打开遮掩三分俊媚风情.她看得真切,可不是,这繁花胜景凄凉地,锁住了她在得月楼的多少风华.此时,此地,竟也是她,为她唱回旧时月色,那满屋子的袅袅香氲.在那年,初时见,她与她共唱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怎不就是这般风致.一曲唱罢,换得刹那惊艳,荣兰,你竟也是这般颓靡.卧榻之上,凝视良久,阿芙蓉里一片迷离春情荡漾在她幽怨娴静的眉目之间,还记得那年吧,那一年我和表哥去得月楼看你.眼波流转,流转去过去往昔,是啊,那次初会,眼前的翩翩小生,她又哪里忘得掉?你要吗?她将烟枪轻递,她推开.不,我只是喜欢看你在烟雾缭绕中的脸.日暮穷途,一个王朝,一代豪门也只有剩下孤单的背影在夕阳黄昏里闪烁隐约的繁华.旧时王谢堂前燕,古玩字画,家传珍藏,在一片打打的算珠播弄声中,一件一件,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所谓的家道中落,在历史的夹缝里,苟延残喘.却有着一个是继产承业然终日耗耗在鸦片里的荣家少爷,一个是短发英姿五四打扮的时代新女性的荣家小姐.也许这就是历史的转折,新与旧,没落与新生,就是这般相伴相生.她还是来寻她了,毕竟,她意味着新生的渴望.她说,我在荣府待不下去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又哪里知荣府虽是暮色,却是梦里庭园,让她们尽情描画一幅幅海棠春色.然此后,她们将面对怎样的风雨路.她卖了家传的名画,在静静的水塘前,吸烟.一派的阴霾愁云全落在这静静的水塘里.女子养家终是不易.最是难过情关债.声色暧昧可以在荣家大院里演绎得婉转多姿,丝丝入扣.可出入之间,两番天地,终究还是要立地辩明.在孤山,她看到她的痛心,她的不舍.她和他一起相约游览太湖,她看到她脸上漾着的喜悦.呆住,立住.他叫刑志刚,是…来这的督学.神色慌乱,一时间是如此地乱了方寸.于是明白此后再说也是多余,一句话已经揭开她们多年的深藏.他走了,她还是有些流连.他为她带走最后的一份暧昧.又一日的孤山,她们携伴同去,在晚开的枫叶红里,她说,那一日,我读了二管家的日记,知道了他对我的看法.后来,看到你和刑志刚,我一个人在这山里哭了.是为谁呢?是我?还是二管家?荣兰轻轻问道,一面揽她入怀.原来大家彼此,那一天,大家都开了多年的深藏,那瓶暧昧的红色.还是来唱那一段皂罗袍吧.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说事谁家院!凭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______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恍惚之间,人已消退。
最动人的爱情,留在回忆里。
回忆里烟雾缭绕,哀怨凄迷的昆曲落为靡靡之音,伴和着繁华落尽时年华易老的幽怨故事。
断井颓垣处的华丽身影,装饰着没落家族的凄声哀叹。
带走身颈,带不走拖手时的体温。
烟消云散,只剩美丽化作尘埃的无辜厮守。
浮生若梦。
荣兰劝翠花,别太尽兴。
丝丝点点计算,偏偏相差太远,兜兜转转,化作段段尘缘。
影片恍惚得不着边际,杨凡做作得让人倒胃。
怀念《少女日记》中的一尘不染。
今天早上把电影《游园惊梦》最后二十分钟看完了。
虽然王祖贤对吴彦祖说:“你把女人最本能的部分都引了出来”,但之前我仍然怀疑她是不是双性恋。
看到最后我才明白,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关键不是性别,而是曾经对彼此的承诺。
结尾曲唱到:“也许爱情最美的时候,都藏在回忆之中”,王和翠花曾经经历的一切,共同的喜怒哀乐——不需要信誓旦旦的言语——都印证了她们彼此之间相守的承诺。
杨凡的两部电影《美少年之恋》和《游园惊梦》都是这样,不像传达强烈价值观的心理解构式美国电影,也不像带着浓烈文化底蕴气息的欧洲电影,它只是静静地用画面讲着一个故事,穿插着主角平淡的自白式叙述,一切都不说破,只待观者自己来解析。
看到最后这几十分钟我才慢慢被感动,也许不仅仅是因为电影的情节,而是因为潜藏在这种看似平淡的生活之下的无言承诺和随之而来的坚定和甜蜜感,勾起了我无限多的回忆。
爱情发展到最后,靠的不再是本能的激情,而是需要双方付出的承诺,只有对彼此承诺的坚守才能带来长久的成长与幸福。
这种承诺也许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却需要两个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呵护与守候。
翠花站在院子中,入了旧时梦。
得月楼里众星捧月的翠花;意气风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荣兰...那楼台花榭,低吟浅唱,合着她唱的翩翩少女,那画面就如昨日一样。
可惜都过去了。
那个年代的女人们啊,尤其是深墙大院里的女人们,是那样的寂寞。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空把锦绣年华,赋予了一片片荒芜。
但凡是美到极致的女人,都带些英气,就像但凡是惊动我心的男人,多少都带点妩媚。
异性相吸是天性,不过,同性相怜似乎也是两性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实。
这个片子中,王祖贤某些地方的表演很生硬,算不上演技派。
但是,放你看到他一身小生打扮英气逼人的站在台上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唱起“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时候,还是要被惊艳。
这样的女子,她们的美丽是帅气,就像当年林青霞在《刀剑笑》中。
人和人的感情有的时候特没逻辑,就像这个唯美电影中诠释的一样。
你无法得出公论,这就是所谓的断臂情,这就是她们所追逐的爱情。
兰和翠花的爱情,多少都有点无奈的因素在里面。
起初镜头将视角给了翠花,她看到了男人壮硕的肌肉并且在男色的美上流连忘返,喝醉酒无意识的走向对她略有好感的二管家,甚至与一个京剧小厮赌骨牌时贪恋的眼神,这都在潜意识里说明翠花不是天生爱女色的,只是,这个世间之大,男人之多,哪一个才肯被她爱哪一个肯真的关心她孤寂的心灵呢?
这个时候,一个女人用自己的敏感抚慰了她的心灵,而她也在其后不断的追逐着她的身影,她自以为这就是爱了。
第二次表现男人身体之美是兰偷看邢志刚洗澡。
在此之前,兰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男人,或者说,她在大宅院中的耳濡目染让她看不起那些病恹恹的卧在床榻的公子哥,而独立的报国志愿让她从精神到体魄都变得健康,这使得她以为男人就该如此,而这样的自己,是能够给别人保护是一个值得托付的“男人”。
在于翠花的交往中,兰的女性气质似乎已经消失殆尽了。
不过,她毕竟还是个女子,直到遇到邢志刚,她说“你是个坏人,你把女人的原始的天性都勾引出来了。
”殊不知,她本来就是一个刻意折服女人气质的女人。
也许,在那个年代里,女人无助女人软弱,兰的可以逃避也说明了她作为女人的脆弱——她对翠花的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惺惺相惜。
她们都有各自爱着的男人有着各自的渴望,只是,这是环境和年代的悲剧,她们,注定才是相依相守的人,所以,这就造就了她们的爱情。
人和人的感情有时候真的很奇特,所以,我完全能够理解同性恋。
因为,你永远看不清楚一份感情背后的背景和当事人挣扎的心理历程。
爱本来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恐怕,真的爱情,并不能像电影中那样给人以观感的享受。
美的东西都是那样的动人,这样的女人和这样的寂寞,就是这样的动人。
《牡丹亭'游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荣家大院,翠花和兰相拥在一起,忘情地对唱着昆曲,眉目间的秋波荡漾,眼神中映着化不开的喜悦。
精装打扮的戏子围绕在身边,丝竹奏耳,歌舞升平,时光仿佛在那一刻失去了意义,永远停留在这段古老梦幻的余韵中......在片子开头,兰说:在梦里,依稀仿佛闻到荣府的鸦片香,听到翠花的歌声。。。
在梦里后门一入深似海,翠花被花了3000两银子从待月楼买进了荣府,变成了五太太。
交出了青春,换来的是孤寂。
也许每一个戏子的心,都像风中的浮萍,凄苦无依,表面越是风光,却将内心衬得越发空虚。
于是,尽管知道会失望,仍然义无反顾投入豪门。
曾经的红牌一次在大堂,为老爷唱戏。
歌声依旧,美貌依旧,唱词依旧,迷离动人,只是,无人懂得欣赏。
买办人提了只鹦鹉来献宝,乱叫不停。
老爷抽着鸦片被丫鬟服侍着,口中吐着大大的烟圈。
歌声显得可有可无,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五太太,下人口中的夫人。
幸好,荣府里有兰,她是老爷的表妹,是翠花最后的唯一的依靠。
在翠花被人遗忘的生日那天,兰请了一大帮人伴奏敲锣,自己穿着男服唱着曲儿为她庆祝,那天,风流倜傥,英俊不凡。
阳光投进了这个庭院深深,茂盛的树用绿色诉说着美好,孩子的月牙眼中泛着笑容。
这是他们最快乐的一天,在昆曲中,忘记了荣家,忘记了寂寞,甚至忘记了自己,只有眼中的对方。
兰爱翠花,她愿意当她的男人,疼她,欣赏她。
每一次的见面,兰总是穿着西装,将短发抹至脑后,蹭亮蹭亮。
她一直买糕给翠花的小女儿,小孩撒娇地投入兰怀中,叫着:兰姨兰姨,她总是满脸地宠腻。
她自己也说过:我有段时间一直迷恋在翠花身边,她身上的鸦片味,她的香水味。。。
花园中,她拥着翠花翩翩起舞;在下人面前,她一直拉着翠花的手。
几乎忘了,她是一个女人。
翠花爱兰,她将自己女性的一面都展现给了兰。
记得有一次,兰要走了,下床穿鞋子,翠花急了,连忙也下床,坚持着要送她,为她穿上另外一只鞋子。
那晚,翠花穿着白色的棉质睡衣,蓬着她卷卷的头发,刚抽的烟雾还弥散在周围。
然而,她低下头为兰穿鞋时,那个侧影,是那么专注,那么深情,流露着一个女人眷恋的单纯的心。
荣府的日子,是梦,是只属于两个人的过去。
世界上没有海枯石烂,事情总是处在微妙的变化中。
家道中落,翠花离开了荣府,来到了兰的住处。
浪漫总在现实中慢慢枯萎,不是吗?
兰偷偷地卖了祖传的国画来换钱。
翠花的优雅与迷人似乎也不像从前如此强烈地吸引着兰,尽管兰依旧爱翠花。
更重要的是,兰遇到了一个很优秀的男人,刑志刚。
是和女人?
还是和男人?
还好,这个不是影片讨论的重点,避免了无聊得落入俗套。
刑对兰而言,是太阳,有着原始的热情,散发着男人的魅力。
兰热切地靠近刑,就像花朵喜阳,被压制的女性那一面,盛放在男人面前。
兰爱上了刑,因为她觉得,和刑在一起,她心底的罪恶感消失了。
她的罪恶感是什么?
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是有罪的,曾经我也是有理想的,要报效国家,然而却始终没有实现,因为那挥之不去的优越感。
兰是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新女性。
她的思想是前进的,可是家族的优越感却一直蛊惑着她。
左右摇摆,使她只是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即使如此,内心的矛盾也依旧存在。
刑展现了自己的力量,让她意识到自己也许放下那些矛盾,只是做个女人,不用在放弃与坚持理想中煎熬。
在孤山,兰和刑说笑之时,迎面遇上了翠花和她女儿。
兰介绍翠花时,不安地说:这是我的嫂子。
后来,翠花哭了,兰终究割舍不下翠花。
再后来,在那片林子中,兰失去了对刑往日的热情。
在凝望中,刑离开了,最后的暧昧离开了。
最后的最后是,翠花依偎在兰的怀中,闭上了眼,一起回忆着过去的日子,那天的生日,花园中的舞蹈。。。
阳光洒在庭院深深,绿树苍天,好一片良辰美景,熟悉的昆曲又在耳边响起。
p.s.1 其实,从片子后半段翠花吐血联系到片子一开头兰的那段独白,可以推测,翠花后来是去世了,但导演也不明拍出来,唯美一些,不然太恶俗了。
2 看了两部杨凡的片子,觉得风格都是细腻唯美型的,镜头语言很棒,把人物的内心与情感都表现得很充分。
另外他能将一段普普通通的东西拍的很吸引人。
(比如《美少年之恋里》jet走路时的姿态,看了绝对难忘。
还有《游园惊梦》中所有昆曲的唱段。。。
)看介绍说,他本人好像很迷恋昆曲和旧上海文化,所以他的电影也都有种慢工出细活的精致的感觉吧。
遗憾的是,他电影不够大气,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觉,好吧,也是个人风格,就拍这种拍得好。
3 配乐非常出彩。
不管是昆曲,还是古筝的拨弄,还是那个高音女声,都贴和的很好,而且,很好听。
原来,昆曲也是这么美的,不愧我国艺术瑰宝。
4 宫泽理惠,实在是太婉约了,没话说。
王祖贤嘛,我是觉得后半段演得更好些。
林忆莲空灵幽怨的歌声响起,华丽精致的幕布却轰然落下。
爱情最美丽的时候,梦却突然惊醒。
演员是美的。
明明是女儿身,却胸怀男儿志。
王祖贤的出场,凤眼含春,风流倜傥,让人不知身在何处。
最惊诧的是宫泽里惠演的歌妓翠华,柔媚娇巧,落寞凄清,没见到把大户人家的被冷落的姨太太,演得那么有味道的,让人不堪盈盈一握。
况且竟是个日本人。
剧情更美。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水波流转处,繁华热闹的荣府,悠扬婉转的昆曲便次第在眼前盛开、在耳际缭绕。
太美啦,美得让人目眩,美得叫人心颤,彷佛天上人间,可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太美的事物总预示着悲伤的结局。
当翠花不意间撞见荣兰和王志刚亲密的走在一起后,在林中独自前行,那压抑的啜泣声,由小而大。
镜头从后面拍过去,香肩微颤,不由人不叹“人生若只如初见”!
原来 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 都付与断井颓垣。
因为太美,悲剧由此而生。
但是,美有错吗?
毫无疑问,王祖贤完美的诠释了一个帅T被掰弯的过程。
这多少让我觉得惋惜。
似乎古往今来,女人总是处在一个承受和背负的位置去替男人抗下重担以及他们推卸掉的责任。
这是爱的代价吗?
如果说爱情不是你想买。
想买就能卖。
那么这样的代价倒还真是昂贵又不堪。
足不出户相夫教子,沦落到爱而不得得而不可爱。
最后的最后,女人们得到了什么?
男人可以撩起马褂儿寻花问柳,胯下风流的同时面对询问还理直气壮。
那么女人呢?
稍有造次就挂上了作风不检点的破鞋烂招牌。
被疼爱是一种运气,可这运气并不等人。
好的运气遇上对的人,那是天作之合。
这两个条件,任何一项缺失或者程度不够那么爱就称不上两情相悦。
李甲爱杜十娘,最后还不是被小翠试探的丢盔弃甲。
其实大道理谁都懂,没有永远的两情相悦。
恰好途径过自己身边的那些人在时间的过滤下已经悄悄退散。
或许是我走的远了一些,看不清感情的实质。
可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段很疯狂的爱过追随过某个人。
人终究是靠脸面过活的,感情里没有那么多不要脸的机会供你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坚持下来的,未必是胜者。
而放弃了的,也未必就可惜。
爱情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么,两个人在一起,开心就够了。
别提起永远这个禁忌的字眼。
没有人愿意谎话连篇。
说出永远怎样的同时到底多么相信也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游园一时欢,惊梦了无痕。
短短数十年又哪来那么多一生一世。
杨凡三部曲<美少年之恋><游园惊梦><妖街皇后>其中的一部一直很奇怪,杨凡为什么能够拍出如此风格迥异的影片,美少年之恋是如此的干净清澈,宛如一眼能够忘到池地的清泉,却又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让观众看完之后内心深深的沉痛.而妖街皇后以及之后的桃色,又是如此的香艳.情迷幻色中仿佛让人置身在另一个世界.而游园惊梦,我又该用何种方式去形容.苏州四大林苑之一的环秀山庄,中国最古老神秘的戏种昆剧,这一切一切都预示着游园会有一种古朴的韵味,然而故事的背景却是近代的江南,王祖贤扮演的也是一位要求进步的新女性,这又给观众一种时代的断面,特别是当王祖贤穿着古装唱着"则如花美眷"的时候,而宫泽却一席现代的衣服的时候,似乎营造了一个属于宫泽的惊梦.很有趣的是,最后宫泽离开的荣府(其实起名为荣府本身就注释着荣府的消亡,切影片中也曾提到过红楼)于王祖贤组织了一个三口之家.确实是一个很理想化的家庭,可惜的是这样的平衡之后就被吴彦祖的进入而打破,本身以为,内心欲望被突破释放的会是宫泽,没想到却是一身男服拥有进步思想的王祖贤,正如同影片中的台词,吴彦祖确实是一个坏男人,能挖出女人最封闭欲望的坏男人.其实,同样的画面以及背景,游园可以同海上花,霸王别姬做同类的比较.海上花营造的是旧时的上海小姐们的生活,霸王则以戏子一生映射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变迁.而三部题材不同的影片却同样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味.值得一提的是,杨凡作为一名摄影家,与同样出生摄影的张艺谋相比,其拍摄的影片更能折射出杨凡对中国文化,以及影相艺术丰富的内涵.
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
——龚定庵 生在你这片水土的若是男人,便是金圣叹、倪云林、徐文长,满腹才华放任自流,心是已灰木,身如不系舟;生在你这片水土的若是女人,则是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色艺俱佳相逢意气,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
苏州,苏州。
昔日文徵明设计的拙政园里,棂窗古井的细雨绸缪依旧,只是寒山寺的钟声,却已同虎丘曲会上的评弹丝乐一同,悠悠飘过了千年的岁月。
曹雪芹让他的林妹妹出生在你的襁褓。
新婚燕尔的沈三白,与芸娘诗酒唱和于沧浪亭。
自暴自弃的奢华,精雕细琢的厌世。
你的眉眼流盼缺乏让人与天与地斗的理由,只能成为暴发户们的后代,千金散尽、一晌贪欢的归宿。
苏州的荣家大院,身处乱世的没落大家,反而成为世间最稳妥适意的大观园,让人随着时代一起陷入这甜蜜的沉堕。
吴侬软语间的麻将牌细碎、浅斟低唱中的鸦片香袅缭,绫罗锦缎、古玩书画,一道空自寂寞。
得月楼里的古翠花,从声色犬马转到裙钗鬓影中来。
苏绣上的花鸟固然温婉自足,却也成了她被禁锢的命运的写照。
歌残舞罢锁长门,卧氍毹夜夜伤神。
男人,又怎如女人纠缠纷呈的那颗心。
幸好,她还有兰,知其音而赏其貌——“早就想劝你别吸烟,可是烟雾中的你是那么的美,叫我怎么劝得下口呢。
”京华的女子是瓷质的,釉与彩的图案雍容大方泾渭分明,白底如心,蓝印似情;江南的女子是玉琢的,翡与翠的纹路绸缪纠缠烟视媚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魏宁格偏激地认为男人不是天才就应该去自杀,放在女人身上,利缰名锁,才华也不过是身外之物,最真切的,终究还是那点美。
只是太过美丽的女人,这美貌,用了便是“君子不器”,无法浅尝辄止,不用,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流逝殆尽。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生与旦,连脸上胭脂都要同调,以期情意的深浅一般浓淡。
而处于eros中的红尘众生,又怎能在时间守护那“最好的时光”。
《皂罗袍》、《山桃红》、《步步娇》。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是侬愁。
她躺在床上,缓缓点燃了鸦片烟,清唱的是两人初逢时的《懒画眉》。
黄碧云《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中,遭许之行抛弃的叶细细,亦是这般,“心如宋明山水,夜来在暗夜里听昆曲,时常踩着自己细碎的脚步声,寂寞如影。
”是人生如戏么?
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
到晚明方至鼎盛的昆曲,仿佛是注定要成为一面镜子,映射出末世文化的玉山倾颓。
“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
”它只顾自娓娓道来,说浮生若梦、言年华似水、云人生无常。
纡徐绵眇,流丽婉转,疏于叙事而把感情施之藻绘,扩其波澜,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
贾母眼中才子佳人、金榜题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圭臬过于荒诞,那是富贵美满人家不懂得的失意之人清醒的自欺欺人。
你看那牡丹亭满台的繁华,空照出几世的苍凉。
如张爱玲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
杨凡的这部《游园惊梦》,虽然不乏薄弱难圆的叙述、莫名其妙的对白和不尽如人意的身段程式,却仍能品出一丝低回顾影的绸缪来。
人与世衰,音随代舛。
面临了邢志刚式的他者诱惑的我们,在经历了这一个世纪的全盘西化后,可还记得家中翠花那一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式微?
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
虽然中间不尽穿插的昆曲我欣赏不了,牡丹亭毕竟都是极品大作,但是随剧情进行的唱词和曲调还是把电影的主要基调烘托的更加唯美,画面感极强,有着浓重的油画感,日本女演员的表演十分出色。
摄制团队:灯光萧志明,摄影钟有添,剪辑邝志良,录音梁力之,服装魏晓明,美术严沾林、娄中国,原创音乐伦永亮,原创歌曲林忆莲主唱。在旧社会新文化影响交叠下的,将两位女性的心门慢慢打开。她的孤寂,她的欲望。我知道,在孤山意外碰见的等那一天,两个爱她的人都永远离开了她,她不能再绝望了。前后非常明显选择了两位针对性地作为主角来展开视角,还是有点没接起来,特别是宫泽理惠后面戏份的安排导致有些层次不足。
王祖贤好美啊
溢出屏幕的情欲凝视,时刻渴望越轨又饱受压抑的性别/身份压力,如一体两面,颓废也成为一种超历史的、空洞的情欲图景,与一曲游园惊梦几乎无涉。映后对谈里导演自述证明何以“影如其人”,电影的得失遂不可言说又不言自明了。
25712 闺蜜 知己
唯一的亮點是看吳彥祖洗澡
蹩脚的台词和生硬的腔调真蛋疼
没看过这片儿别说你们爱王祖贤!
也难怪整部影片会这么自恋了。倒是也有趣。
美人,们,你们,能,不能,说话,快,一点。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整部电影的光影画面配乐人物都是那么美…像一个悠远的叹息,昆曲总给人哀伤的感觉…更何况把她唱的那么真的人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小时候为了看好奇的激情戏..曾经笼统的看了一遍...应该找机会再好好体会一下这部剧...
很佩服导演杨帆,能把电影拍到如此的极致华丽,把昆剧的儿女情长,如梦如幻的融合到了影片之中。
音乐太棒了,画面很美。我暗自里喜欢小翠这样的古典女子。
在得月楼是任人刨根的名花,在荣府是日渐凋零的寒枝,在孤山是心神俱裂的枯叶,在女学是哀如心死的落雪。昆曲的唱词中传情,摆不掉故事中的诅咒。论语的诵读里深吻,逃不脱礼教的束缚。只要一剪就划破针下鸳鸯,便折断翅膀。只需一眼就撞到此生挚爱,已无力情奔。这一生,连喜怒哀乐的表演都无法进行。
留园 藕园 退思园 环秀山庄 天平山 皂罗袍 山桃红 步步娇 懒画眉
有我很喜爱的两个女演员 还是没办法给高分
女生一定很喜欢那段洗澡戏
人美,花美,意境美。只是,一切都是要变的。吴彦祖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