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里面有一个单词“Habseligkeit”,意思是“微不足道却弥足珍贵”,觉得真是一个有意境的词。
热血校园剧可谓已经是被拍烂了,体育题材的更甚。
无论是漫画、动画还是日剧,这种题材的经典都不胜枚举,如果再走正统热血励志剧的老路是没有希望的。
于是乎,本剧的编剧就打算剑走偏锋,写一部非主流的热血体育校园剧。
它不同于以往的励志剧,以队员为主角的,主人公一开始很有梦想很有抱负,但很弱被人看不起,后来经过坚持与努力,终于成为强者;又或者以教练为主角,一开始整支球队一盘散沙,经过教练的魔鬼训练,球队实力猛然增强大杀四方,这是一般的剧情套路。
弱胜作为一部以教练为主角的剧,有点倾向于后者,但在本质上是很不同的。
一开始球队的确很弱,但是监督君没有喊出“要变强大!
”之类的话,相反地,他根本没打算让球队变强,而是以弱者的姿态,去寻求获胜的办法,即使弱小也能获胜。
这样的战略是基于剧情设定中,城德棒球部就是一支鱼腩队,烂到无以复加,凑不齐上场人数还有到别的社团去拉人,打友谊赛年年都是大比分输。
“你们可能一直都会这么弱,但是也要赢!
要以弱胜强,要想出这样的办法!
”这是监督君在第一集就抛出来的论点。
立论很新颖,论证过程其实也理据充足。
监督君的训话虽然很像是歪理,但某种程度上却是很适合城德这支弱到负无穷的队伍。
“一般的棒球理论对水平在一般一下的城德来说不适合,所以要出奇制胜,没有必要勉强往一般靠拢”“就算不希望球飞过来也可以,盼球来和球别来都是等价强烈的心情,所以要是打心底不希望球过来,那就大喊别过来!
这就等于给自己发起挑战”“要考虑跑过来的人的心情,应该更全面地去考虑人的内心,要走还是要停,犹豫也可以,但是要做出决断,为了对方也为了自己担当的位置,要在适合的时候做出决断,然后传达给对方”“脚踏实地反复练习是文科守,一旦掌握技巧就能有飞跃性进步就是理科攻”“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要把全部精力放到击球上。
今后要舍弃防守,大量失分是必然,但只要再得到更多的分就好了。
要是不放手赌一把,我们哪有活路。
最理想的是短时间大量得分,然后提前结束比赛,也就是说消灭有风险的赛局,这是高收益零风险”“并不是胜利就有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在下次输了之后就烟消云散了,只有一开始就有自豪感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大概猜到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会是赢一场输一场然后被淘汰回家。
其实很好猜,赢一场是因为,毕竟是热血校园剧,连一场都没赢估计会被观众口水淹死,也枉费监督君讲了那么多道理立那么多flag;输一场是因为,开始打比赛都已经到了倒数第三集了,赢了后面剩一两集拍什么?
而且第二场的对手还是有夺冠实力的超一流球队,虽然城德有进步但还是一支很烂的球队,如果这样都能赢也太不合逻辑了。
果然剧情按照我猜的那样,拿到球队历史上首胜之后,球队惨败给强队堂东学院。
一开始堂东就呈现出一种吊打的态势,城德拿出一整部剧下来体现出的进步挽回了一些分数,但还是大比分落后,最后关头如果城德能击中球,就可以避免对手提前结束比赛,但堂东的王牌最后耍了个小花招,提前赢了比赛……不要问我那个小花招是什么,我不知道棒球规则所以我不知道,反正我觉得蛮贱的……虽然已经对剧情有心理准备,但看到他们输球之后不服输的眼神还是会想哭,尤其是监督君最后训话时一直哽咽,到离开大家视线之后才失声痛哭,更是着着实实戳中了泪点。
反正对于泪点过低的我来说,后面三集基本集集都在哭。
所以结局就是输了比赛,没能继续打下去了,高三的主力要毕业了,监督君也要离开继续当回他的研究师了。
就是那么伤感,就是那么无奈。
其实这结局是注定的,监督君一开始就摆明态度说不会注重提高球队整体实力,但是要想出让球队以弱胜强的方法。
也就是通过拼策略而不是拼实力,那么就注定不会赢太多,因为你可以一两场比赛拼拼策略,要想赢真正超一流的强队,除了要有策略,说到底还是需要实力做后盾的。
全剧最终平均收视9.9%,没过两位数,创下二宫和也主演电视剧的最低收视。
这让我此等二宫和也脑残粉玻璃心碎了一地。
个人认为低收视和编剧剑走偏锋是有很大关系的。
以往的热血励志剧虽然剧情老套,但会给观众一种“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当英雄,人人都可以实现梦想”的感觉,从而制造一种正能量。
但于我个人来说,会略嫌不真实。
不是每次努力都会有回报,也不是只要你有梦想肯努力就可以达到你想到达的高度。
弱胜这部剧或多或少算是反映现实。
城德是一所高升学率的高中,人人都是大学霸,时间都用于学习的学霸,要想在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训练以提高整体实力的体育项目中取得好成绩,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能舍弃学习时间,棒球实力就可想而知。
就像我们现实中有些人,可能很擅长文科,但是理科一塌糊涂;可能擅长唱歌跳舞绘画体育,但是学习很差。
学霸想赢又不想拖学习的后腿,可以,那么就像监督君说的那样拼比赛策略,多多少少可以拿到一些进步。
但像前面说的那样,要想一路赢下去,还是需要实力做后盾。
你不舍弃一些东西,就无法得到一些东西,充满了现实的无奈感。
所以其实本剧的重点是在于过程和成长。
就像监督君说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把练习和比赛当做实验,反复验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终大家不是都研究出适合自己的打法么?
就像你本来不是个会唱歌的人,但是你总能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歌让你听起来唱的不错。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成长了,虽然在棒球上没拿到什么成绩,但在这过程中学到的方法,以后可以运用到棒球以外的其他地方,不也是好的么?
本剧是忽略胜负的,就像监督君第一集说的,打棒球就是徒劳的,这种东西打不打都一样,但是,这种被众人支持的徒劳,不是单纯的徒劳,这是一份伟大的徒劳。
正是因为它是徒劳,才能对胜负有所执着,跟猜拳是一个道理。
但是胜利不代表伟大,败北也不意味着废柴。
正因如此,才能抛开多余的想法,尽情地一决胜负。
剧里面一个队员的哥哥,就是前面提到的堂东的王牌,骂他弟弟说,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打棒球不是你应该做的事,像你这样简直就是侮辱了棒球。
的确,一群学霸兼棒球废柴说想要打进甲子园(日本高中棒球最高级别的赛事)在强队看来是天方夜谭,一群扶不上墙的废柴球员的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目标。
但却不是错的,没有人有资格质疑别人的理想。
(原谅我这里用理想而不是梦想,因为我略反感梦想这个词)我可能数学不好,但我有资格去让自己在数学上取得进步;我可能画画不好,但是我有资格画我喜欢的东西;我棒球打不好,但不代表我就不应该去打棒球。
相反地,正是通过在不擅长的领域的探索与实验,才会获得非凡的体验,这是弥足珍贵的。
Habseligkeit。
本剧还有另一个重点就是监督君的自我救赎。
他本来也是个学习上的天才棒球上的废柴,高中时候友谊赛被堂东的王牌吊打,作为捕手接不住球还摔的四角朝天,还要被对方说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从此以后愤然离开棒球部专心当学霸。
即使偶然的机会回母校当老师,也是觉得“棒球什么的麻烦死了,就算不打也不会有人觉得为难”。
其实就是自己输球的心理阴影在作祟。
然而在指导球队、抛出大量奇葩理论的同时,监督君自己也慢慢解开了自己的心结。
结局处,当年的对手和他进行抛接球练习,监督君终于克服心理障碍,接住了对手抛来的一个个球。
这样的设计实在让人喜欢。
所以,最后的最后,大家都得到成长,得到解脱,不也是好的结局么?
微不足道,却弥足珍贵的,青志先生的棒球野心。
最后吐槽。
9.9%的收视,可以理解但不能接受。
尼玛这好歹是我nino时隔3年才拍电视剧,一复出就收视滑铁卢,这比电视剧还虐啊!
我这玻璃心碎了一地了好么!
二宫和也+有村架纯+福士苍汰+中岛裕翔的卡司居然换不来双位数的收视我也是醉了!
其实这个卡司真心好的,你看,女生可以看大堆小鲜肉,腐女可以看福士苍汰和中岛裕翔基情满满,宅男可以看有村架纯,岚饭可以看nino,多么完美的设定!
之前有人说《白金数据》是二宫和也动态写真,别闹了,明明是帅了前半小时算什么动态写真。
弱胜才是真•个人动态写真好么!
而且还买一送N个小鲜肉,你值得拥有!
推荐指数:★★★☆ 三星半。
Nino的剧惯例全5星,剧情有新意但略嫌弱扣1星,本乡奏多毁了童年影响扣半星。
这是14年的剧了,以前不记得为什么看了半集却没继续看下去。
最近因为看到间宫祥太朗终于主演黄金档,中岛裕翔也要演老师了,村花也成了影后,大家都逐渐成为经验丰富的演员,作为同龄人不由得感慨时间流逝。
于是回想起这一部,他们还在饰演高中生,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剧。
本来对于讲述棒球少年的热血故事一向不是特别感兴趣,但这部剧没有热血励志的派头。
设定在作为东大预备军的优等生们打球超烂却挑战强校,以以弱胜强为中心思想,对于不具备天赋的事情、过于遥远的目标、了解现实的反差之后,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反而是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非常重要的一课。
“不要想着是无用功,就去逃避。
只要能有效面对这些无用功,无用功也会变得有意义。
所以,从今往后,遇到这样的事,别因为想着是无用功就避开,而是利用你的高效率,去好好面对它。
”“从今往后,遇到需要抉择的时候,像刚刚那样回头看看,想起那些支持你的人,做出对得起他们的决定。
”虽然情节上算是平平淡淡,没有那么多高潮迭起,甚至以弱如何胜强的理论也站不住脚。
但对于这帮精英学生来讲,去努力,然后受挫,成长过程中与众不同的得失才是宝贵的财富。
演员方面,回头来看阵容实在很强大,这种阵容现在肯定凑不起来了。
也真的觉得是很多若手演员的颜值巅峰。
总是气鼓鼓的nino,颜艺担当可可爱爱我们多哥,水手服的清新村花,岛哥神颜,憨憨的贤人,依然酷帅狂拽的mamiya,没怎么变的福士,造型意外的土的樱田通。
简单的说就是看脸也很满足,剧情就是辅助。
而且角色们都非常的小天使,所以看着也觉着心情平静。
这部剧并不是在讲以弱取胜的逆袭之路,而是少年阴影的修复之路。
热爱棒球的学霸少年,却在棒球上毫无天赋,友谊赛以惨败收场,从而将对棒球的热爱深埋心底。
对于学霸们来讲,棒球只是学生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东大才是目标,东大毕业后的平步青云或是潜心研究才是人生。
这是田茂青志退出棒球社后的十三年人生信条。
实验室的突然“休业”,给了青志一个可以回首过去的机会,也是和过去的自己、和自己在意的未完成的梦想和解的机会。
这部若手开会的片子,非常养眼。
作为棒球迷,我觉得这剧很不错。
那种“一看就是棒球部”的感觉很棒。
一点点更细节吧第一集1.赤岩很适合投手(虽然他的投球动作怪怪的),性格别扭又傲娇,还很喜欢怪责自己2.白尾确实是里面最有天赋的一个,不管是守备还是打击。。
看得出来他会打。
这种运动剧要演“笨拙"容易,演“很有天赋”却很难(因为球迷一眼就看穿了。。
)3.话说堂学这种级别的球队跟主角队打友谊赛,一般都是派B队第二集1.堂学的新教练到训练场时,队员迅速集合的一幕太真实了,完全就是强豪棒球部的样子。
刚进入强豪棒球部的人一开始学的就是大声喊各种礼貌用语(谢谢,辛苦了,等等)。
第三集1.堂学的监督亲自上场指导跑垒的时候,觉得他还挺热血的……(这种事情,一般监督只要站着指导垒指就好了吧?
)教练一般非常重视积极跑垒这件事,即使同样是跑垒失误,由积极造成的(就是本来不该跑结果冲过头)的跑垒失误一般不会被骂,而消极跑垒往往是要挨训的。
第七集1.虽然有点挑刺,不过像堂学这样以甲子园为目标的队伍,一般是不会与同区稍弱的对手打练习赛的(很有可能会碰上啊!
)2.堂学的ace与城德对战的时候,感觉要担心的不是打不打得中的问题,而是捕手江波户接不接得到的问题哎笑。
(有看过中学生或者高中弱队的比赛的就知道,这样的队伍一般捕手的接球水准都……一般)所以搞不好是江波户接太多次了已经习惯球速也说不定。
剧本勉强算是中规中矩的校园风,但青志老师这个角色我真的非常喜欢。
————————————————————“我们曾遇到一个很奇怪的老师”“他有时候幼稚得比我们更像高中生”“他明明是带着我们打棒球的监督,却说我们可能会一直很弱”“他会兴致盎然地在课堂上讲起棒球策略,比起为人师表,倒更像是我们中的一员”“他性格随意又毒舌,却意外的相当会煽动积极情绪”“他有时候也会手足无措地乱来”“可无论如何,是他改变了我们”“他把我们从挫败中拉了出来,拍掉我们身上的泥土,告诉我们正因为很弱所以才要以弱胜强”“虽然最后他还是离开了学校,但仅仅一年时光,就足够我们将这位老师铭记于心”“人生虽然胜似戏剧,却没有那么多反转,我们也在走着读书升学的老路”“但无论过去多久,都会想起那个年轻的毒舌老师,我们的一年监督”“他勇敢并温柔地守护了我们那时全部的尊严和青春”
第一次看见二宫和也出演高校生的时候,是2003年的「日本派」。
海报上他的头像是最出众的一个,和山下智久、成宫宽贵、小栗旬在同一条商店街长大,四个人一起为多年未见却变土气了的昔日女神而失望着,为在那个夏天告别处男之身而傻里傻气地努力着。
大概是仗着长着一张好欺负的脸吧,这家伙在11年间陆续出演过的角色有:常常被欺负的少年、早年丧父的小儿麻痹、贫穷贵公子、毕业于三流大学买不起房的打工仔等等,不能说每一个角色都深植人心,但绝对可以说凭借着超级有存在感的个人特质出色完成了任务。
而这一次,他在高中毕业十二年之后突然失了业,选择回母校当老师。
站在主席台上,作为经历过一些无奈和失败的社会人,幽怨又不屑地对台下的青葱脸们说着,「即便东大毕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棒球是徒劳的,打不打都一样」。
老套的故事很难不让人想起2008年的「 ROOKIES」,一帮爱打群架的废柴舔着脸以甲子园为目标重组棒球队而热血着,那个夏天市原隼人眉宇间的气息带着傲人的坚定,BGM「 キセキ」也响彻大街小巷。
其实青春故事原本就是毫无新意的,谁和谁的那些年都是类似的,就连每个学校那些不起眼儿的废柴们的样貌都是吻合的。
第一话大概就能预测到故事一定会历经风雨最后向阳发展,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的二宫和也先生,扮演着同年龄的青志君,将要找回从未磨灭过的勇气和决心,在棒球场上和少年们一同成长。
即便俗气也觉得这样的开局很棒,还有大量使用海女的卡司这一点也太惊喜了。
说实话,虽然这部剧的剧情是有点弱以及中二,但是我很喜欢很喜欢这部剧。
不仅仅是因为这部有很多我喜欢的演员,男主是二宫和也还有福士苍汰,女主是村花。
还因为,这部剧教会了我很多。
在我准备CFA备考到无力的阶段时,是这部剧给了我能量。
还有对于棒球运动,日本人对甲子园的向往,在这部剧中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
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一所高中里,一所学生们智商都很高、大部分都能进东京大学的名校。
这样的一所高中,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就连棒球部都是没有的。
但是他们有一个传统,就是每年都和专门打棒球的高校进行联谊赛。
自然,他们每次都是输。
连打联谊赛的队伍都是拼拼凑凑才组建起来的,怎么可能打得过每天都在练习的球员们。
但是这一次,二宫和也所饰演的那个教练,想赢。
想赢,就要有对策。
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队伍早在起点上就落后于人家,没有先进的设备,队员的实力也是良莠不齐,更没有大量可以用来练习的时间。
教练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尝试和试错的。
1.从一开始让队员掌握规则,尽量在球场上的时间更长一些;2.到后面,发掘每个人的长处,找准每个人的定位;每一次都调整到不同的位置,虽然各个位置上的技能都会一点点,但无法有专长。
专长还是比雨露均沾重要。
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在一个领域上做专业是相对来说更容易出色的。
3.再到意识到,队伍的实力太弱,采用“防守”的方式去取胜,简直是不可能,从而转移到采用“进攻”的方式。
利用仅有的时间,专注练习“进攻”。
因为即使防守失分了没有关系,进攻可以把分都夺回来;这就是战略选择的问题。
很多时候失败真的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错了。
所以慎重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4.再到最后,不用统一的方式,而是让队员自由发挥,掌握自己最自在最适合的方式去挥拍击球。
采用模拟比赛的方式,去不断试验自己的方式,然后再不断改进。
输掉了这些模拟比赛并不可怕,因为每次比赛都是一场“实验”,得到实验的结果最重要。
把这个当做是一次实验!
实验实验!
不要害怕犯错。
不要害怕失败。
实验失败了也是一个好的反馈。
说明要采用新的方法。
不断地进行实验,获得反馈,才能更好地进步!
这部剧的一次次比赛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人生。
因此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启发。
虽然最后还是输了(并没有很假的赢了…但是每个人都是获得了一定的成长的。
这段努力的过程,并没有白费。
人生是怎么样的呢?
也是不断地实验,不断地试错,从而找准自己的方向。
所以我现在特别能理解那些话,说什么年轻就要多尝试,失败了没关系,还可以重来。
如果我是家长,我会给小孩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而不是把他限定在一个圈子里,因为安全问题、金钱问题等等,而限制他去尝试。
不去尝试就不会知道这种方式是对是错。
不尝试自然不会失败,不会受伤害,但同时,也不会成长和进步。
同时,未经多种尝试后的选择,往往不是最客观的。
就像高考选专业,毕业选工作,恋爱选男友一样。
没有尝试过,没有体验过,没有经历过,怎么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做选择的时候,人们总问,你喜欢做什么样的工作,你喜欢什么样的人?
说实话,没有体验过,你知道吗?
你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吗?
不能麻木于当下的选择,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总觉得可以了,只是因为,现在的世界太小了。
这剧名字起错了。
“即使弱小也能获胜”,这名字听起来就是一部热血运动番,再加上副标中的“废柴”字眼,看起来就是一部逆袭励志剧。
教练东大出身研究乌龟,当年还有在棒球场上惨败到以至于十多年了都不敢再碰棒球的经历,队里除了半路出家的菜鸟还有跟踪狂、来找寻挫折感的高富帅学霸,渴求众人注目的脱线少年等等,半数以上是奇葩。
这样一支好不容易才拉扯起来的杂牌军,要在半年内剑指甲子园,可能吗?
噱头有了。
可惜,货不对板。
励志还是有的,但要是想看热血看拼搏,还是出门左拐吧。
在我看来,这部剧与“逆袭”“圆梦”等热血字眼并没有太大关系。
这部剧讲的,是一群少年的青春时光,以及一位而立之年的男人回首过去并向它致意。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片。
青春是什么?
青春就是傻。
哪怕实力悬殊现实一次次地教你做人,哪怕旁人早已认定获胜只是异想天开,哪怕教练的指导和战术再异想天开,说的话再没逻辑,只要心中有了哪个信念,就愿意去尝试。
以至于为自己定下了详细的学习时间表甚至连跟女朋友的时间都排不出来的少年(其实少年你还谈毛线恋爱)都愿意为了比赛更改自己的作息时间。
教练的战术和激励法都会让你觉得“WTF这都可以”,然而那些少年们就傻傻地去信了,傻傻地做了。
所以,你会觉得他们傻得可爱,傻得真诚,走过青春,就不会有这股单纯的傻劲了。
青春就是撞南墙头也不回。
你会因为一个女孩子每天跑二十公里来见她,会为了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哪怕赔上自己的未来,因为她一句话便发誓一定要冲进甲子园实现她的梦想,就算她从来没指望你来帮她实现,甚至不期望她能明白自己的心愿,而宁愿她和她喜欢的人在一起,只愿她幸福快乐。
只有年轻的时候你才会这样傻这样不顾后果这样不权衡得失。
青春是一种羁绊。
一路正经的比赛没几场少年们之间的打打闹闹却不少。
队中奇葩无数然而每个人却都能敞开胸怀接受,有过嫌弃,但更多的是扶助。
随着棒球,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改变,变得世界里不再只有一个人,变得勇敢坦率。
青春真好,你可以看见每个人都在蓬勃地向上生长。
少年们最终的潸然泪下,并不只是因为输了球赛,也是表达对一段共同奋斗的时光的不舍。
就像那句被队长同学最终擦掉的那句话:感谢友情和羁绊。
或许其中有一些人并不是那么喜欢棒球,但人总是这么奇怪,专注一件事情久了,总会产生情感。
到后来你已分不清你是舍不得棒球还是舍不得队员。
走过了青春,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回忆青春?
男主是东大出身研究所高知分子。
比起这些,十三年前一场惨败的棒球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依旧考上了东大,依旧是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
输了一场棒球又如何?
失败了就绕过,其实是人之常情。
或许只有他才明白,那场棒球赛,是他青春的一个结。
午夜梦回,依旧会惊醒,那个躲在更衣室痛哭的自己,是那个懦弱无能的自己。
男主是幸运的,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虽然同样输了球赛,但却不是惨败,而且得到了曾经把他们当玩具一样戏弄的对手的认可。
或许,如果上苍再垂怜一点,说不定真的可以挺进甲子园。
是不是当初自己不绕开,那么就算输,也能输得有尊严,能得到对手的尊重而不是讥讽。
最后,男主终于完成了那场十三年前的球赛,完成了自己的青春告别礼。
从此之后,海阔天空。
有遗憾才叫青春,而回忆青春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过去的那个自己:曾经无法战胜的,现在可以了。
我们早已知道,并不是所有设定的目标都会实现。
人生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徒劳无功的,但我们依然要经历。
是否“无功”其实是他人的评说,只有亲身经历的我们,才会明白这其中的欢笑、泪水、失落、不甘,都是多么的真切,是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也不能为他人所道的珍宝。
有时候拍得平平甚至不太好的作品反而能引起思考,而拍得非常好的则除了让人心潮澎湃,深身舒畅外,反而不知如何评价才好。
此剧颇有些这种感觉。
初看介绍时,以为是一部青春校园体育励志剧,鉴于对棒球的无知,所以久久没有观看。
看完后倒是颇让人意外,这是披着体育外衣的另类励志剧。
倒有些《麻辣教师》的意味。
所谓“以弱胜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努力训练争取变得更强这种正面类型。
背景是以升学率第一的高中,不仅棒球社六个高三生四个考上东京大学一个早稻田,甚至教练田茂青志本身也是东大毕业高中三年全校第一。
但也正是这种学校,类似棒球社之类的运动型社团才会弱小。
怎么办,不走寻常路。
从表现上来看,他们相当出色的利用了自己的头脑进行了出色的训练并取得了成果。
可是仅仅是如此并不足以吸引观众,事实上棒球只是故事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内含应该是励志,另类的励志。
事实上以主流观点,这个学校的学生应该没什么特别的烦恼,特别是田茂青志,虽然少许受挫,但事实上其人生道路可谓光明无限。
以往的校园剧都是表现差生或者不良生,可是对待这种优秀生人生就没有烦恼了吗?
剧中相当出色的表现学生们以及田茂青志本身的种种问题困惑以及烦恼。
但通过棒球这一“无用”的活动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和追求,演绎出一曲精神成长之歌。
虽然道理上巅履了以往的观念,但结局还是相当正面的。
原来自己一直如此地钟爱校园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以来割舍不掉的是重回那些岁月的期盼。
最近的日子真的很难。
能够被理解的就不是孤独,能够被温暖的就不是绝望。
本来是抱着治愈自己的心态去看最后拉下来的那两集。
可是才发现呢,对这种在集体里分享生命的热望与自身环境的孤寂形成映衬之后,带来的不过是深深的绝望和无力。
所以啊,在最后还是看不到这故事的结局。
只能看卡司
现在看到二宫和也的脸 我就满心的人设崩塌…算了 本来剧情也就那样更看不进去了
燃!!!对着男神不停流口水
完结真的好不舍!越来越好看!(因为后面真的赢了> <)虽然一开始逻辑什么的超级奇怪剧本靠热血遮掩很多不足但是慢慢的每个人的特点都显现出来,最后二宫和少年们都帅的不行......私心五星!
二宫先赛有点逗B,不应该说整个棒球队都很逗B!看这剧一定要去B站看弹幕,配合弹幕搞笑欢乐更多2333333
作为nino的脑残粉表示看不下去。。。。。。。。。。。。。。。。。。三分拿走。。。。。。。
实在是太无聊了。。。
想放弃的理由有无数个,坚持下来的原因只有一个就足够了。nino辛苦了,这个夏天有你真好。ps:大家演技都不错,剧本也很好,收视能死成这样,真想和小伙伴排队问问编剧是怎么想的。
2弃,怎么那么中二呀,不看了
卡司大好QAQ以及特别特别的真实 一群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人想要挑战自己不断地努力 其实挺好 不过收视不好也可以理解吧 毕竟题材所限 个人对棒球这个都不是很懂的运动更加喜爱了 感受到了甲子园那些棒球运动员一生悬命付出的努力
卡司强大,但你们真的是在打棒球吗
嘛 剧情无非就是热血励志高校剧 为了卡司和颜给个四星不算过啦
刻意又無聊的劇情辜負了這劇的名字。
最后一话狗哥飚演技的时候我快进了...
二宫演技很赞,但是也经不起这种剧本的折腾,前面铺垫太长,差点就弃了,到了球赛的时候才真正燃起来,小花小草们的表现也算不错,都hold住了角色,剧情是硬伤,后面一集半完全可以压缩。
不好看无聊,没哲理也不热血
二宫老师!!
热血又养眼。
为了祥太朗和闲人
日剧最近出来了好多校园野望剧诶。不过节奏太拖沓了。也没有什么有意思的点。整体觉得偏套路话却连套路都搞得不好。莫名其妙的。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