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列宁
Телец,牛犊,金牛座,列宁最后的日子,Taurus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主演:Leonid Mozgovoy,Mariya Kuznetsova,Sergey Razhuk,Natalya Nikulenko,Lev Eliseev,Nikolai Ustinov,Aleksandr Chaban,Sergey Pasikyan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01
简介: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苏联的缔造者列宁(Leonid Mozgovoy 饰),同样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他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愈来愈疲惫的身心再也无法应付党内党外的政治斗争,眼睁睁看着党内新贵取代自己的位置。而他,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领袖只能偏居一隅,等待死亡的临近,任凭世人将其从记忆中渐渐抹去…… 本片荣获..详细 >
拖了几个月没看完,就知道我把它看完有多棒了·······列宁大叔他不肯走啊,不肯走,但是老天一打雷,你还是走吧,都绿了整片了,还不走········
索科洛夫导演,金牛座伟人临终的日子,仍然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呓语电影,这种风格化手法甚至延续至今
伟人的殒落同样能够丧失尊严。创作的初始设定其实是可以的,能感觉到成片过程中出现了无法突破的天花板,以至于影片本身和片中列宁一样,陷入无助。
奋斗逼幻灭记 “我拥有历史” “不 你只是有病”
想不通为什么要把胶片颜色搞成这样
诡异的色调
即便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也无法在晚年逃脱病魔的追击。本片很细致的描绘了列宁在晚年与病魔抗争的图景,通过心理描写,对病魔的恐惧感,孤独感,生与死之隔只有一条线的距离,那条线的名字叫梅毒。蓝灰色滤镜突出了列宁凄惨的晚景,看的人非常揪心。
一场令人艳羡的祛魅过程。
影片告诉我们,晚年的列宁生活在一片沼泽中,无论是引申意义还是字面意思...
现在的他却像个累赘。列宁在等死,他们在等他死,斯大林也在等他死。列宁就像那块朽木,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腐烂,回忆着曾经开过的花、结过的果……“你会好起来的。”有人如是说。但这句话谁信呢?
权力渐次从被梅毒折磨的肉体上剥落,不可一世的君王在步入死亡前也只是个烦人、但却也有些可怜的老头而已。在死前被卷上裹尸布,挥舞的不再是权杖而是用来嘲笑的拐杖,曾经的不可一世都化作没人再愿倾听的喃喃自语。蓝色的冷光切断电话线,高度的曝光掩盖暗处的背叛。没人再能也再愿寄信到曾经的导师手里,阴雨与疾病将其隔离。但说到底,那个格鲁吉亚的犹大也是他所选定的继承者,真正将其封闭的就是他自己所创立的东西。最终,不是别人,而是名为列宁主义的思想击败了名为列宁的个人,埋葬他的人正是他自己。
灰绿色中的死亡倒计时
沉郁光影与俯视镜头的叙事,垂垂老矣的年迈狮子,困顿至死
给列宁拆篱笆呢……我们懂得。
绿色滤镜暗示的死亡地狱,背景笑声是青春和爱对于死亡的嘲笑。平移镜头中主角从上方出现到下方,暗示人物权力地位的下跌。边缘化、下坠趋势到离开屏幕暗示主角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士兵代表权力,监视并限制主角自由。女仆代表爱,被士兵限制无法接近主角。当他放下权力,和女仆代表的爱在一起,重新回到屏幕中央,获得菜花代表的美好。但当他挣扎爬向屏幕中央,就被士兵扛着离开屏幕。以sdl为中心剪辑的片段暗示权力的转移,低调打光暗示统治逐渐黑暗。给他的拐杖代表赋予他的权力。他被剥夺所有权力,包括死亡的权力。用餐时滤镜消失暗示回光返照,他明白自己的特权是对国家财产的贪污,于是开始反抗。但被裹上了被单代表权力裹尸布,洗礼后变成了另一个ys。结尾代表爱的女仆被权力的电话叫走,乌云遮蔽太阳,屏幕变黑,他孤独的迎接自己的死亡。
死亡屡屡变成索科洛夫交给观众的放大镜 梦境之中恍惚的母亲形象有据可循 白驹过隙将死之人在外人看来大都不值得怜悯 "oh, we're all sinners"
对本片的色调很是受用
昏暗的场景,垂暮的老人,真心的心痛。不管你多么叱咤风云,都逃脱不了死神的召唤。
我的死亡纪事。人是可以被遗忘的,角色、历史和生命,它们的根本都在更高维的空间里消逝殆尽着,调色的抽象,不单单从人本出发,接近于对方法赋魅的诠释,摄制逻辑服务符号、语法,表演只需要深入部分形象,少量的面部特写镜头反而是描摹对白的共振方向,并未有意展示人物外部的异化,同理我们看不到身体性的书写,仅接受影像气息带来的传感,就像某种置换,靠近死亡也靠近虚无,索科洛夫仍不忘以电影叙事动机的迷题颠覆我们的想象,对人物的理解,及历史的文字,或人物自身的光晕,都旨向无色的天空,我们只看向了end,没有回放、追忆……
即便是列宁,在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在身体与权力皆日薄西山生命的最后时刻,也难脱如案板之鱼脍般毫无尊严令人摆布的无力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