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刚写了一大串结果上了节大物回来发现没了 哭哭,重新写一遍吧(😭) 过三爽的人设太戳我了,表面小骗子油嘴滑舌吊儿郎当,内心却是细腻善良的小太阳。
他说着自己“只认钱”,却在得知非亲非故的老人失踪那一瞬间惊慌的弹起来不顾脚上的伤跑着去找人,说着自己 “没良心”,却在小妹买了自己的保健品之后过意不去,把自己的房子合租出去以“产品不合格召回”的理由还钱给小妹。
还有很多小的细节可以看出来他没有自己口中那么烂。
感觉过三爽像是被一层一层悲剧的茧包裹起来的小太阳🔆。
子债父偿的茧、前女友迫害的茧、无情催债人的茧……一层一层厚重的茧把他包的密不透风,但是他是小太阳啊,再厚再密的茧也挡不住阳光一束一束的从小缝隙中透出来啊!
爷孙线太搞笑了哈哈哈!
像两个小孩似的!
爷孙互动真的可爱哈哈哈,像极了对口相声✔ 小妹的人设也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
在经历过父亲的去世、母亲的抛弃之后,小妹像是刺猬一样,用尖厉的刺儿将自己保护起来,对想要的人更多的是伤害。
对养老院的老人们、慧姐满不在乎咋咋呼呼,尤其是得知奶奶时日不多的时候,对奶奶“野蛮”的爱也像是一种变相的伤害。
近几集感觉她明显成长了许多,但是与其说是“成长”更不如说是强迫自己拔下了身上的刺,希望她能在之后快点真正成长起来吧…… 奶奶和小妹我真的哭死。
奶奶这样一个自立坚强了一辈子的“霸道总裁” 在病痛折磨下的无助与绝望,却在面对慧姐、小妹和养老院老人们时不得不表现出来的坚强与冷静……哭爆(老戏骨演技真的绝55) 椰果这对目前还处于欢喜冤家(主要是冤家)阶段但是小妹对过三爽的态度转变挺大的,以为过三爽装瘸结果发现他的脚真的受伤了之后、一起找到桂婆婆的时候、看见过三爽洗澡的时候(bushi)……小妹对过三爽的态度逐渐转好,称呼也从“骗子”变成“三爽”了(暗戳戳磕)。
对芒果台的剪辑还是有些担忧……第二集奶奶看医生的回忆片段出来那段我真的心里咯噔一下子,回想起了被夏至未至疯狂回忆支配的恐惧😨剪辑大大们,观众真的没有老年痴呆55,第一集的情节,还是那么重要的情节,第二集还是可以想起来的!
不用那么多回忆的!
还有感觉后面有一集剪的有点乱了(忘了那集)看得我有些迷茫emmmm(也可能是我的问题,大晚上脑子不太好使)还有还有!
想起来那个魔鬼配音!
(回想起与晨同光的配音,心跳骤停.jpg) 小妹的配音真的emmmm太烂了,感觉像是刻薄恶毒女二的那种声音,而且一会儿原声一会儿配音真的跳戏啊55(可能因为上星改词改了不少) 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但是瑕再少点就更好了!
(求求芒果台好好剪辑,少整点配音,不然我跪下来求你呜呜呜)—————4月29日分割线——————————对不起我错了 傻逼芒果台把过三爽重要情节剪到付费“彩蛋”里 行 真行 粉丝钱好挣是吧?
入股不亏!
八零九零 (2021)6.1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家庭 / 徐纪周 / 白敬亭 吴倩爽!
写文章讲究“龙头凤尾猪肚子”,虽然戏剧作品和文学作品不太一样,但开头必须要吸引人才行,而八零九零在这方面堪称反面教材。
这部剧属于中间发力。
前期导演发挥不稳,再加上芒果神剪辑(剪掉男主很多高光戏份留到花絮卖钱这个操作我理解不了),即便后面越来越好看也挽回不了观众。
我很喜欢蒋六毛和纹姐的故事,也超喜欢长生爷爷、不高兴和侯老,还有贝多芬和爱迪生,这些老人吵吵闹闹的日常我愿意看一百集!
这是一部献礼剧,前期无聊但算不上剧情悬浮,骂人骂剧也得讲点基本法。
老实讲导演和剪辑浪费了这么好的选题,把小人物放在舞台中间,可能这点注定他不是一部受众很广的剧吧。
但愿这剧能抛砖引玉,使更多人关注老年人。
所以即便剧有缺点我也愿意给出五分推荐。
过三爽真的是人间小太阳,用浮夸掩藏真心,也流露过对自己、对被追债生活的厌恶和无奈,而在养老院得到爱以后又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老人。
他没什么主角光环,就是一个努力赚钱的普通小人物,甚至还不如普通人过得好。
但他对老人、对小妹、对前女友和前女友的小孩等等都能看出他是有多善良温暖。
PS 这剧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叶小妹吧,她是主视角,反而过三爽戏份很少,还有一集压根没出现……
在热播剧《八零九零》里,过三爽(白敬亭 饰)是保健品公司的销售经理,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给老人们洗脑,忽悠他们踊跃购买保健品。
嘴里说着“摸良心说话”,过三爽的右手却从左胸口心脏位置移到了右胸口。
显然,他知道,自己为了赚钱,已把良心喂了狗。
过三爽的销售业绩一路飙升,即将升任店长,心里暗暗乐开了花。
不料,有人上门讨债,过三爽言明父亲欠下的债款已经还清。
这时,我们才知道,过三爽爸爸(高鑫 饰)早年欠债跑路,留下年老的父亲独自抚育幼孙。
过三爽泯灭良心赚钱,主要是为了替父还债。
过三爽爸爸独自跑路,忽视了家中老父和幼儿的感受,往后再没有陪伴和音信,让老父为自己牵挂,让儿子承担债务,如何能说自己孝顺呢?
这次债主上门,是因为过三爽的前女友用他的身份证借了10万元,然后辞职,搬家,换电话,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过三爽的身份证被拿去借钱,相当于被动成为了贷款担保人,债主逼他代替前女友偿还借款及利息,在还款协议上签字画押,还威胁要去找他爷爷过江东(倪大红 饰)讨债。
从法律上来说,只要过三爽没签字,没按手印,就没他什么事。
为了剧情需要,我们就假装有关系吧。
为了隐瞒这件事,过三爽到五金店买来红油漆,把门上“还钱”等字样刷去,忽悠爷爷入住“阳光之家”养老院。
这样一来,他不仅可以光明正大进养老院推销保健品,还可以让爷爷避开追债人,一举两得。
手中的蒲扇一敲大腿,过三爽极其激动地说:“住养老院才是上策呀,爷爷。
”过江东侧躺在沙发上,对孙子竖起大拇指,“你良心让狗吃了,让爷爷我住养老院。
”
不妨试想一下,80后、90后的你们,将来可能怎么养老?
对于“阳光之家”这所有爱有陪伴且正规的养老院,我觉得相当不错。
曾经的“金牌厨神”过江东外表霸气,内心呆萌,和孙儿过三爽互怼,承包了全剧的笑点。
养老院林院长,优雅睿智,对养老院事无巨细,连送来的蔬菜都要严格把控。
老顽童“不高兴”(李建义 饰),时常闹脾气,任性而为……一群老伙伴,一起练“双龙拍腹”,打麻将,开联欢会,唠嗑……这样的老年生活一点都不孤单寂寞,充实且有趣。
但现实中很多老一辈的不这么认为。
如果过爷不是对林院长的照片一见钟情,过三爽的手机早就被他摔了。
因为对老一辈的人来说,被子女送进养老院,是子女泯灭良心的行为,意味着“养儿防老”成了天大的笑话,被子女抛弃,老无所依。
我奶奶曾提出建议,让爸爸把爷爷送进养老院,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我家的生活也会变得更轻松。
但我爸始终认为,身为人子,爷爷再作妖,也养大了他。
他对父亲没有发自内心的爱,但始终有养老送终的责任。
其实,在《八零九零》这部电视剧里,隐藏着一条暗线:独生子女家庭的困境。
过三爽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欠债跑路,只余爷孙二人一起生活。
叶小妹父亲不知因何去世,母亲抱着骨灰罐离开,往后的生活也只有她和奶奶两人。
疯疯癫癫的桂婆婆,带孙子玩时出了意外,之后便住进了养老院,儿子儿媳都不曾出现过。
这三个家庭明显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二代子女在剧中缺失,一跑路一死亡一无视,如果没有三代孙辈陪伴,这些老人都是“空巢老人”,这是现代社会的“新型不孝”。
剧中,“不高兴”和叶小妹大吵了一架,假装急火攻心躺进了医院,来了三男两女。
身材最高大,脾气暴躁的男子喊“爸”,有一女子声音喊“哥”,其他三人都没出声,且站在床尾,距离较远,隐喻着他们不是“不高兴”的子女,只是亲戚关系。
当“不高兴”因情绪激动再次晕倒,醒来,床边只站着林院长一个人,他的儿子、妹妹等亲属都杳无踪影。
这一幕初看有些不合常理,唯一能解释得通的理由是——忙。
独子听医生说老父亲身体无大碍,便赶忙回去打工赚钱,连请假多一刻都不敢。
打工人的心酸无奈,在于“不常回家看看”违法,但他们不是不想回家,不是不孝,是怕影响工作、收入,有假不敢休,探亲假形同虚设。
前段时间,我进医院当了一回陪护人员。
亲眼看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老年人,他们不懂如何使用粤康码,不知道怎么操作医院的自助机,不知道还有手机预约看病这回事。
颤颤巍巍地,一个人晕头转向着处理,或是一名老人陪着另一名老人,他们最怕的都是给孩子添麻烦,这也是对子女最深沉的爱。
在医院,仅一个微创手术,术前检查加术后就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术后回家还要休养3个月,试问哪家公司肯给员工这么长的假期?
有老伴的,还能相互扶持着。
没有老伴的,大多数还是让医生护士、同病房的家属帮帮忙,如我这般孩子当陪护的,可谓少之又少。
剧中“不高兴”醒来的那一幕,看似不合理,其实在现实医院里,是最常见的一幕。
过爷和林院长自愿住进养老院,但更多的老人们是被子女送进养老院。
可能是像桂婆婆那样,跟家里人相处不好;也可能是因为家里人都忙着,有自己的学习、工作、社交,老人独守空屋,就像农村约9000万空巢老人一样的寂寞空虚,不如进养老院找个伴儿。
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放弃自己拼搏多年的工作事业,回家乡,从头开始,只为陪伴年老的父母?
2012年,李子柒放弃城市的工作,回家乡照顾生病的奶奶,以开淘宝店为生,勉强度日。
直至2016年,短视频《樱桃酒》被推上首页热门,凭借短视频《兰州牛肉面》获得广泛关注。
2020年,95后女孩战云秋结束北漂,把父亲从养老院接回家中照顾。
每天给父亲做饭喂药,扛起生活的重担,没了钱,但父亲开心了。
她们都在身体力行地践行: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但我也看过,老父亲96岁了,养大了儿子,养大了儿子的儿子们和女儿们。
老了,生病了,两个儿子宁愿留在深圳含饴弄孙,都不愿回家陪伴一下年老的父亲,留他一人守着空荡荡的祖屋,儿孙在外打拼。
离家打拼是年轻人的想法,现在却导致父母老了之后,缺少陪伴,把父母变成“空巢老人”,这种“新型不孝”正在蔓延。
80后、90后的我们,是否有在考虑如何为父母养老?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老戏骨,真香。
剧,一般。
(没有走错,这是一篇正经的剧评) 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召开“迎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管理”分论坛;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025年前后就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关注养老问题,对你我的未来负责!
人人有长辈,人人都会老,这不是一个敏感题材,因为有经验有共情,所以很容易拍出走心佳作,韩国有《我亲爱的朋友们》,日本有《安宁之乡》,但我国仅有一部汉化版《亲爱的她们》,和前两部相比,品质与内涵都不在一个水准。
所以看到《八零九零》的剧情简介,第一反应是开心:终于有一部以“养老院”为背景的黄金档电视剧啦。
照例是两集看完先写感受:优点,养老院戏份持续在线,老戏骨表现可圈可点,白敬亭演绎生动自然;缺点,情感铺垫不足,观众共情不强,人设BUG不小。
结论,可追,后续崩坏和逆转可能各55开。
叶小妹,不走心从名字开始真是不吐不快,编剧和吴倩联手毁掉了一个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90后”!
前两集让我感觉不适的剧情全都和叶小妹有关:以关心的名义,吵架;以维护的名义,翻脸;以保护的名义,撒泼;以受伤的名义,发泄。
干啥啥不行,暴躁第一名,严重怀疑她背了全剧的冲突KPI,还能超额完成任务。
弹幕还妄图以“删除了好多内容,配音和口型对不上。
”“她才23岁,还是个孩子。
”“这个暴脾气,太真实了,和我一样。
”“她失恋,没工作,画稿还被撕了,难道不该生气吗?
”花式洗白,让我怀疑都是编剧卖力刷屏自导自演!
最小的90后今年也已经22岁,没有资格被叫做“孩子”了,请不要在戏剧作品里,凭着过时的认知,将我们标签化、符号化、幼稚化和污名化了!
真实不是无理取闹的遮羞布,挫折也不是蛮不讲理的脑残粉,叶小妹这个角色,从剧本本身而言,就是有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为了后续成长线预埋的先抑后扬,而是编剧对尺度把控的失误,和对人性拿捏的失衡。
像叶小妹这样让人烦躁和郁闷的人物,现实生活中肯定存在,但《八零九零》不是纪录片,不是批判文,它是以“温情”为底色的艺术作品,每个人物都应该是饱满而鲜活的,而不是尖酸又刻薄的。
不能因为要安排所谓的成长,就让角色失去符合年龄的智商,失去充实内在的情感,失去处理人际的分寸,这个锅,成长背不起。
“满脸写着不开心“的吴倩的演绎也为毁掉叶小妹出了一份力,和她之前部分作品的问题一样,散发着疲倦、不耐、低沉的眼神和氛围,让叶小妹不仅失去了23岁应有的精气神,反而染上了饱经岁月的沧桑。
这不是剧情里现状积累导致的“丧”,而是演员本身自带的“颓”。
我不认为演员结婚生子就不该或不能演偶像剧或恋爱戏,但我坚持演员应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表演要符合角色本身,而不是展示当下的自己,毕竟不是每一部戏的使命都只是做一个动态PPT。
如果说创始人林院长是养老院遮风挡雨的房子,那叶小妹就应该是一扇窗,连接老人与社会,让院里的人欣赏外面的风景,让院外的人看到内里的美好,但前两集看完,她让我非常失望。
过三爽是白保险的升级版,笑过之后哭不出来如果说叶小妹是根草,那过三爽就是块宝,编剧在塑造时格外用心,让这个人物既有落地的现实又有市井的智慧,还有不切实际的侠义,加上小白生活化的演技为他注入灵魂,前两集笑点和看点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从《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到《荣耀乒乓》,再到《八零九零》,三个角色一脉相承的是属于白敬亭独有的直男思维,但细探表演,在结合人设的基础上各有各的不同。
不是夸小白多优秀,但只是正常水准发挥,就已经让剧集的喜恶严重分层,导致两条剧情线割裂严重,前一秒还在为爷孙斗法哈哈大笑,后一秒就得应奶孙矛盾气到上头。
因为在推动情节发展的设定上,空有对立冲突,缺少情感铺垫。
观众无法对林院长和叶小妹的抱头痛哭深度共情(看到那里想哭的观众,是被自己的经历洗脑,和剧情催化无关),只能简单地被过江东和过三爽无厘头的相处模式逗笑,因为不费脑不伤心。
同样都是呈现有“悲惨过往”的老人,《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里,用女主和患者的几段氛围感和紧张感十足的对手戏起承转合,充分调起观众的情绪再揭开隐藏的秘密。
而《八零九零》中,只用了几句翻来覆去的台词和简单粗暴的动作,就妄图戳中观众的泪腺,显然是想太多了。
追剧和恋爱一样,都将就入戏,总得给当事人时间与空间吧,所谓做戏做全套,哪能用几句台词就敷衍了事,哪怕“有时候,人糊涂了才能笑得出来”的伪鸡汤有短暂地戳中我,但也和这场戏本身无关,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
前两集中老人院老人们的戏份不多,但“抽烟喝酒烫头(过三爽贡献)”的逍遥一个都不少,演戏装病,心机示弱,为爱入院的套路把戏剧效果拉满,期待后续他们的戏份。
代入感极强的我其实面对某些情节也会觉得生气或者胸闷,但这样的电视剧里,不需要马景涛老师式的大吼大叫,love and peace,okkk。
2021年第4个月还没过完,白敬亭主演的剧已经播到了第三部——《八零九零》。
这是一部养老题材剧,故事主要围绕一所名叫“阳光之家”的养老院展开。
剧名中的八零九零,分别指代了两代人——“八零”,指的是80岁+的老人;“九零”,指的是90后。
和《小舍得》类似,《八零九零》也试图对现实题材进行扩容。
中国老龄化已经十分严重,但把老年人作为主角的作品却很少,能想起来的只有2012年张扬导演的那部《飞越老人院》。
在这一点上《八零九零》算紧跟时代。
目前看,播出成绩不错。
据猫眼全网热度榜显示,上线7天以来,其实时热度仅次于《小舍得》。
但看完前8集还是叹了口气。
老戏骨云集,碾压年轻演员为了塑造好养老院里的“老人群像”,剧组特地邀请到了包括倪大红、吴冕、李建义、杨新鸣在内的众多老戏骨共同出演。
这些老演员,你可能叫不上名,但一定觉得熟悉,他们构成了这部剧最大的看点。
林院长(吴冕 饰),既是女主叶小妹的奶奶,也是阳光之家的院长。
平日里,她雷厉风行,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有着英姿飒爽的女强人风范。
在前不久刚刚收官的《锦心似玉》里,吴冕曾饰演过老夫人。
过爷(倪大红 饰),既是男主的爷爷,也是味觉退化的金牌大厨。
被孙子过三爽“忽悠”进养老院后,人老心不老的他对林院长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长生爷爷(杨新鸣 饰),痴迷养生,是各种中老年保健品的忠实拥趸。
“不高兴”(李建义 饰),脾气古怪,喜欢抽烟喝酒,成天绷着一张脸与女主纠缠不休。
比较欣慰,这一次的老戏骨没有沦为陪衬或工具人,各自角色都有充足的戏份,性格和经历都有充分的展开和真实感。
有这些自带生活气息的戏骨加入,电视端的收视表现很不错,成功挤入前三。
另外一方面,很多青年演员,在与老戏骨搭戏时,都接不住戏。
《八零九零》中同样如此,对比鲜明,堪称惨烈。
尤其是女主角吴倩,有一种脱离全员,独自表演的感觉。
老演员们表演写实,自然可信,吴倩演起来用力过猛,瞪眼、皱眉。
而且女主的人设看上去也非常不讨好。
编剧为了凸显她与长辈之间的代际隔阂,特的给她加了几场吵架戏,让她多次大动肝火地冒犯长辈:要么把养老院里的老人气到住院,要么对奶奶态度糟糕。
国产剧推动剧情靠女人不讲道理,这种设定已经看烦了。
这个不讲道理的女主角接下来一定会成长,一定会改变。
但没来由的无脑暴躁十分伤害角色,也剥夺了观众对主角的好感度,加上演技不佳,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劝退。
题材先行,剧情俗套以我多年看电视剧的经验,看过前几集之后,已经可以猜出全剧的发展脉络——林院长罹患肝癌,有意将叶小妹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接手养老院里的一切事宜。
此后,叶小妹将在交接中,重新审视生老病死,获得一些新的人生感怀,成为一名优秀的养老院院长。
过三爽是一位保健品销售员,他油腔滑调、酷爱耍宝,经常游走在各色老年人身边。
可是,在结识叶小妹、接触阳光之家的过程中,他却逐渐收敛,不再以黑心商人的面孔示人,转而露出了自己善良的底色。
若无意外,剧情发展到后期,大概率会围绕叶小妹、过三爽联手“搞事业”所展开,去强调道德观念、责任担当上的传承。
没猜准的话,你来找我。
此外,在男女主感情线上,也出现了很多老套的剧情设定。
比如,先让他们成为欢喜冤家,然后不打不相识。
男主想潜入养老院宣传保健品,而女主则严防死堵,将男主视作“骗子”。
此后,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桂婆婆,又将男主唤作孙子,将女主唤作孙媳。
这招国产剧都用了多少年了?
打动我的只有《琅琊榜》老太后叫林殊和霓凰那段。
甚至,在相识初期,还出现了女主误闯浴室、撞见男主洗澡这样的烂俗剧情。
而且,前几集的很多设定,都欠缺基本的合理性。
比如,男主的前女友用男主的身份证在某APP借了高利贷,然后这项高利贷就莫名其妙地落到了男主头上,需要由男主偿还。
然后,为了偿还债款、完成升迁,男主便接受上司指派,开始潜入阳光之家。
这段剧情编排的最终目的,显然是为了让男主与养老院、与女主产生联结。
但是否合乎逻辑,似乎并不在编剧的考量范围内。
偶像剧这样写大概可以理解,但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细节失真,故事和人物就不接地气。
剧中出现的老人,大多被子女遗弃在养老院,但现在《八零九零》并没有深入其中,去挖掘老人的苦楚以及他们孤苦无依的原因。
不知道后期是否会有深刻的展开。
目前来看,这更像一篇不成熟的命题作文。
文/阿诺
电视剧《八零九零》记录了八零后老年一代和九零青年一代的温情幸福的日常,小中见大,与社会现实接轨,充分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见证了现代社会的人情味道。
爷爷奶奶的快乐日常,过儿和小妹的幽默打闹瞬间,都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趣味,欢笑中夹杂养老这一现实问题,自然的演技带入思考。
就像剧中演员白敬亭所说“ 生活越是忙忙碌碌,就越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表达更多的爱,不让任何言语间的冷战成为一生的遗憾。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的后半生,我们绝不能缺席。
”《八零九零》用最简单、最朴素、最有可行性的内容告诉年轻人:小时候,父母参与我们的成长;但长大后,我们却很少能陪伴他们变老。
万千世界越来越宽广,而父母却似乎离得越来越遥远。
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等我们醒悟过来时,往往岁月已逝,只剩懊悔不已。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电视剧,演员也放的开,演技自然,老戏骨的加入也给这部剧增色许多。
个人认为白敬亭的演技一直在提升,这部戏里过三爽的角色形象很突出,支持这部剧。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八零九零》剧照电视剧《八零九零》中,叶小妹是一个喜欢宅在家里画漫画的漫画师,从小跟着开养老院的奶奶一起生活。
突然有一天,奶奶查出肝癌晚期,日子不多了。
奶奶通过平时的观察,觉得叶小妹有做养老工作者的潜质,所以把养老院托付给叶小妹打理。
啥都不会的叶小妹接管养老院以后,不管是养老院的员工,还是养老院的老人,都对她心服口服,她靠的是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01 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有一次,养老院的过爷发现食堂的饭菜中荤菜越来越少了,他为了改良一下自己的伙食,就在房间里自己煮吃的,搞得差点着火。
叶小妹找来副院长慧姐询问食堂的情况,了解到并不是食堂克扣伙食,而是近期荤菜涨价了,所以用同样营养价值的豆制品代替了荤菜。
叶小妹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被奶奶照顾得很好,两手不沾阳春水,不当家也不知道当家苦。
这次事件以后,叶小妹认识到要经营好养老院也要考虑成本。
《八零九零》剧照养老院社会地位还不高,基本上都是要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作的。
叶小妹看了奶奶的日记,发现这几年奶奶一直拿自己的钱贴补养老院运作,于是叶小妹也拿出自己的存款给食堂,让食堂保证老人们伙食的荤素搭配。
为了解决食堂菜品的问题,叶小妹马上着手寻找菜价便宜一些的采购点,最后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找到一个性价比高的采购点。
叶小妹每天一大早,骑着三轮车到郊区采购,保证养老院食堂的伙食。
虽然叶小妹以前什么都不会,但是她用心管理养老院,全身心投入,一切为老人考虑,最终找到了合理的解决办法,哪怕自己瘦弱的身体累一些也无所谓。
02 具有共情能力养老院里有一个老人过爷,一直和孙子过三爽相依为命。
突然有一天,养老院来了一位自称是过爷儿子的先生,由于过爷的亲属登记表中只有过三爽一位亲人,所以叶小妹前往养老院大门口了解情况。
叶小妹从多方了解到,过爷的儿子过铁林早年做生意欠了钱,就离开家出去闯荡,留下了80万的欠款由爷孙俩承担,所以过爷和过三爽都恨过铁林。
叶小妹是一个内心充满感情的姑娘,她觉得不管怎么说,血浓于水,一家人总归还是和和睦睦才幸福,她打算帮助过爷一家。
《八零九零》剧照叶小妹在暗中牵线,指引过铁林先通过寄快递的方式把物品送到过爷手上,当过爷慢慢发现快递不是孙子过三爽寄的时,就要求过铁林把物品都拿回去,过铁林就顺理成章地见到过爷了。
虽然,过铁林见到了过爷,但是关系还是没有缓和。
有一次过铁林陪客户吃饭喝酒,突发胃出血,叶小妹又借机拉拢过爷和过铁林的关系,最后父子俩和好了,过铁林还给过爷买了套大别墅,接过爷回家颐养天年。
《八零九零》剧照但是,生意场上总有突发情况,过铁林生意亏损,合作伙伴上门讨债。
过爷生怕合作伙伴把过铁林告上法庭,就把大别墅和自己的老房子卖了,再加上自己多年的存款,把讨债的事解决了。
为了生活,过爷不得不出去工作,过爷曾经是特级厨师,过爷的徒弟收留过爷在自己的饭店工作,工作也不辛苦,只要求过爷做自己的拿手菜——臭鳜鱼。
《八零九零》剧照,过爷但是,80多岁的过爷已经丧失味觉多年,虽然做出来的菜卖相很好,可是口味已经变了。
过爷的徒弟为了不伤过爷的心,暗中把过爷烧的菜都倒掉,让饭店的其它厨师重新做。
为了减少食材浪费,过爷的徒弟把饭店堂吃的菜单改了。
叶小妹得知此事以后,生怕过爷每天在饭店工作没菜烧白拿钱也伤自尊,于是就找人假冒客人通过外卖点过爷的臭鳜鱼。
《八零九零》剧照过爷看着每天有十几二十位老顾客天天点他烧的臭鳜鱼,非常开心。
有一次,过爷特地烧了一条鱼带回家给过三爽吃,这次过爷得知真相了,他做的臭鳜鱼非常难吃。
过爷通过跟踪快递员,知道了背后是叶小妹每天在点臭鳜鱼。
叶小妹鼓励过爷不要灰心,失去味觉也可以做出原来的味道,叶小妹陪着过爷在养老院食堂练习,每做一条鱼,叶小妹就品尝提出改良意见,慢慢地过爷找回了曾经当特级厨师时的感觉,手艺恢复了。
《八零九零》剧照,过爷叶小妹知道过爷是一个性情中人,也知道过爷爱面子,所以不管是在处理过爷和过铁林的关系上,还是在鼓励过爷恢复厨艺上,都运用了共情能力。
叶小妹帮助过爷心情平和地接受现状,并突破困难。
03 养老职业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叶小妹秉持着一颗爱心,从一个啥也不会的小姑娘,慢慢学习成长为优秀的养老工作者。
依照中国老龄化的现状,养老工作也逐渐进入职业化,为了保证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养老工作者也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逐步提升以下基本素质。
1、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
2、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3、具有足够的生活技能。
4、具有心理学知识5、具有营养学知识。
6、具有基本厨艺技能。
7、具有医疗护理知识。
8、具有家电使用及安全用电知识。
《八零九零》剧照,叶小妹时代在发展,养老工作不只是简单地让老人吃饱穿暖,更要注重老人全方位的身心健康,为老人提供“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生活。
-END-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林艾米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看了两集下来,就已经感觉到这部剧做得很用心,很细节。
首先剧情放在老人赡养、关注老年人生活、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碰撞”,很具有社会气息、现实意义。
年轻人与老年人能够相互接纳、感染,使得每个人能够更加积极、有态度的生活。
期待从剧中深切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淳厚而真挚的情感。
(想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呜呜呜) 其次能看到许多老演员和年轻演员的合作,很有趣,大家都好可爱(/ω\)。
欢乐喜剧感中带有温暖催泪亲情的抒发,很饱满。
一部非常有意义、有内容的国产电视剧。
👍《八零九零》,值得一看。
最后,期待演员白敬亭。
❤️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八零九零》剧照电视剧《八零九零》中,阳光之家养老院的院长叶小妹发现,智能手机已经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老人们如果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会带来不便,而且还有可能会造成和社会的脱节,对心理健康也不利。
叶小妹打算为老人们开设有关智能手机使用的课程,叶小妹原本打算请过三爽来负责培训,但是过三爽没有接茬,后来叶小妹就只能请志愿者来做培训了。
《八零九零》剧照但是没想到的是,最后前来负责培训的高材生还是不得不请教过三爽才解决了问题,这到底是为何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01 人物一:李昊天李昊天以前曾经到阳光之家养老院做过公益志愿者,当时还没有接管养老院的叶小妹和他有过一面之缘。
李昊天是软件专业的高材生,叶小妹打算为老人们开设使用智能手机的培训,所以马上想到李昊天可以胜任,并把他邀请到养老院洽谈。
《八零九零》剧照,李昊天李昊天听了叶小妹的想法以后,觉得为老人们培训使用智能手机非常有意义,自己又是软件专业的,没什么难度,所以一口就答应了。
《八零九零》剧照李昊天结合自己的软件专业背景,从互联网的发展史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使用,一步步设计好课程。
当李昊天给老人们正式上第一课时,老人们就不耐烦了。
老人们向李昊天强烈反应,听不懂他讲的互联网发展史这类的内容,老人们提出要求,只要讲具体如何操作智能手机就可以。
《八零九零》剧照,李昊天虽然李昊天虚心接受老人们提的意见,及时改变了课程内容,但是老人们对他的课程不感兴趣,要不在上课的时候开小差,要不就是没有听进去上课的内容。
李昊天前脚讲完,老人们后脚就忘记了。
堂堂一个软件专业的高材生竟然教不会老人们用智能手机,李昊天为此内心很受挫,他来到叶小妹的办公室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八零九零》剧照李昊天是软件专业的高材生,他的思维模式是大学生的思考方式,他认为培训就需要按理论一步步来讲解,他没有考虑到听课的人群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老人们对于理论一窍不通,老人们对于理论也不关心,老人们只想要知道具体怎么操作智能手机。
不管是什么教育,着眼点不在于讲什么,而在于如何才能教会对方掌握真正的能力,如何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02 人物二:过三爽李昊天为养老院的老人们上了好几节课,老人们都没有学会如何操作智能手机,再这么下去,他担心老人们不想再来上他的课了。
李昊天发现过三爽每次都和老人们沟通很顺利,于是就来向过三爽取经,请教如何才能教会老人们操作智能手机。
《八零九零》剧照,过三爽过三爽和李昊天说,培训老人们操作智能手机,光讲理论是没有用的,要带着老人们进行实践操作,老人们亲身实践过以后,印象深刻就不太会忘记了。
过三爽设计了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实操考试,把智能手机的实践操作融合在老人们平时的生活中,最快完成任务的老人可以获得奖励。
虽然养老院的老人们都七八十岁了,但是依然对赢得荣誉充满激情,为了能获胜,老人们拿出十足的劲头,用智能手机成功完成了搭乘公交车、体检、超市购物、拍照、录小视频等任务。
《八零九零》剧照在智能手机实践考核中,排名前几位的老人都获得了小红花,虽然只是一朵小小的红花,但是对于老人们来说意义重大,老人们由此还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辉煌,心里喜滋滋的。
过三爽站在老人们的角度来考虑,想出了真正能帮助老人掌握智能手机操作技能的方法,自己实际操作一遍比听一百次都有用。
为了调动老人们参与的积极性,过三爽还设计了趣味考核,轻轻松松就解决了李昊天的教学难题。
03 讲课要以学员为主讲课的人虽然是老师,但是不能以老师主观意识就开始讲课,需要关注听课的学员。
讲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所以需要从学员的角度来思考,思考学员最关注的是什么,思考学员的水平是什么样的,思考学员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
李昊天虽然是软件专业的高材生,懂得很多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但是老年人对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是一窍不通的,需要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老人们理解,太高深的理论老人们是听不懂的,就会造成老人上课不听讲的情况。
《八零九零》剧照真正的学习都是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出真知,光学了本本知识,不会操作等于白学。
李昊天在课堂上虽然不讲理论知识了,但也只是口头描述怎么操作,老人们自己没有实践过,理解也不深刻,所以才会造成李昊天前脚讲完,老人们后脚就忘记了。
过三爽虽然只有高中毕业的学历,但是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几年,让他明白实践的重要性。
所以,他转换思路,不用给老人们讲什么理论,只要带着老人们实际操作一遍,这比什么都强。
《八零九零》剧照,过三爽不管是学什么,不能停留在本本知识上,没有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知识都不会发挥什么作用。
灵活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工作变得简单轻松,传统的讲课式教学只调动了视觉和听觉,而实践式教学可以调动人的五感综合学习,效果翻倍。
-END-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林艾米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看了前三集 这部剧核心内核真的是苦。
不管是小妹,三爽,还是养老院的老人们,各有各的悲剧。
养老院这种地方,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精神引领者的话,挺令人绝望的,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会不会来。
但是这部戏的态度很乐,不管是充满责任感的林院长还是努力赚钱的过三爽。
人物刻画上,老一辈的演技还是比小一辈精准细腻的多,奶奶在表演肝疼时候的颤抖,过爷在问小妹要照片时候的眼神,一下子就让我陷进去了但是这音画不同步。。
音量突然变大。。
是在干嘛。。
这是芒果台上星剧吗,网剧都比你用心吧😅剧情上,大家都需要成长嘛,又不是看爽剧。
生活就是一地的鸡零狗碎,这部剧确实体现出来这点了。
追剧日记:第五集最后小妹阻止骗子被打突然就把我感动到了,那不是骗子,那是小妹最后的希望啊😫第六集感觉这部剧的含苦值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了,这一集看得我很难受,👵可能很快要离开了第七集节奏变缓了,感觉慢慢的接受了👵要离开这个事实了,再次感慨下老戏骨对戏节奏的把控第八集👴真是太浪漫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妹虽然暴躁了一点,但是还是很有心的😌可以看出来,小妹在管理养老院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长生爷爷和一家子的相处也太真实了点,这种相处还是得靠耐心和爱心啊😬第九第十集鸡飞狗跳的一家人,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并不是年纪大就成熟,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珍惜别人的付出,珍惜身边人😿第十集第十一集想改变成见还是很难的😾被科普到了保健品常识,过三爽真是好样的第十二第十三集养老院还是有经营问题呀。。
菜市场的菜涨价了住院费适当增加也没毛病吧。
靠自己补贴能补贴到几时呢🧐第十五集🤷这迷惑的演技🤷♂️母女要债那段就俩字。
尴尬弹幕还一堆尬夸的,改三星。
第十六集到第二十八集看到胡梦老师这一段,很有感触,希望我们都怀揣善意,不要用恶意揣测别人
草莓酒
吃饭和在车上的群像拍的太好了。几次感受到了压力底下的悸动。两辆车、两种身份,完美的依据两位成年人把群体切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了上行下行两条穿插的感情线。孩子们和戏剧老师先扬后抑,教导主任先抑后扬。剧场是转折节点。两个群体的情绪在话剧过后实现了转换。太漂亮了。两个面具拍在桌上的时候,连我作为看客都笑出了声。戏剧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是表演或者获奖,而是在意识到快乐短暂洒泪不舍的时候,我们能勇敢的说封存住这杯夏日的酒,夏天就永远不会离开。什么是真正的儿童艺术?不是表演我们心目中的孩子的模样,而是走进真的孩子,观察、融入她们。车窗上的爱心会被新一轮的雾气遮盖,再见了,玛利亚。最不幸的就在于,我们已经到了明白封存的酒也无法永存的年纪。未来不再会有我摔倒在你身上,也不再会有踢翻的那瓶酒了。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暧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好细腻的表达,两个短发女人都太有魅力啦,精彩!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海边那段简直太暧昧了。喜欢这种克制、点到为止有想象空间的安排。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故事很短,一个晚上,仅仅只有一个喝醉了的晚上我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依旧无法跨越。把记忆封存进草莓酒罐中,留住永不褪色的冬天我记得每次旅行的最后几天,想到之后一切的生活都会如此乏味,还有好多好多情感无法理清,只能拼死把所有能够抓住的塞进记忆之中,那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所有的一切,我们之间没有“不可战胜的夏天”。是想一直看一直看然后直到把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理清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
情感处理得克制冷静,大片的留白让人浮想无限。这一天结束了,夏天结束了,有些事发生了,有些事没发生,都叫人抓狂。非常好的be美学。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最悲伤的事情,假期结束了。
战争与和平改成和平,罪与罚改成与!非常好电影!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把记忆封存在草莓蜜酒里,它会永远属于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