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有一句话:你过来啊!!!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chan饭(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856783/在这里,我不谈故事的立意问题,因为一部不需要什么深度的电影不必谈它。
男女身体互换这种烂大街的梗重新提取新意进行再塑造无可厚非,虽然也提不出什么新意了。
不过好在笑点铺设还算均匀,有几个时刻一度笑抽。
上山的设定虽然俗套,不过好在有沈腾一帮人给足了笑点。
后面拳击部分也是中规中矩的故事片模型,不加分也不减分。
从喜剧角度而言,全片整体效果算中上。
然后我们在简单谈谈全片的结构层次。
作为一个成长故事,其故事时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的分配还是比较合理的。
我近些年是很难看到这种一个主角成长的时间跨度这么长的,很多电影都被时长限制,感觉主角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就匆匆迎来了结局,这对人物塑造是很不利的。
而这一点,羞羞做的让我满意。
还记得2015年年底,电影界突然窜出来的那匹黑马吗?
刚开始它是一部无人问津的冷门电影,不料凭借不俗的口碑硬生生地席卷14.5亿票房,至今仍然排在国产片票房榜的第8名。
它叫《夏洛特烦恼》。
还记得2016年年底,有一部电影同样是从一开始的名不见经传,因为如潮好评使得收益率大赚476%,成为2016年年度“赚钱王”。
它叫《驴得水》。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特点都是宣传力度不大,以至于上映当天票房惨淡,后来又口碑相传,无数观众自愿充当“自来水”推荐给亲朋好友,从而刷爆所有社交网络。
同时,它们还有一个特点是——都出自开心麻花影业。
如今,开心麻花影业的第三部电影上映了——《羞羞的铁拳》。
截止9月30日,《羞羞的铁拳》口碑、票房都在同档期的电影中遥遥领先。
9月30日的单日票房,《羞羞的铁拳》单日票房几乎是其它电影的总和。
开心麻花影业终于靠口碑打造了属于自己IP,终于可以在上映第一天就成为热议话题,而不必靠忠实影迷来奔走相告,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无数粉丝。
身为开心麻花的忠实粉丝,我很高兴看见开心麻花终于火了。
电影主演是《夏洛特烦恼》原班人马,马丽、沈腾、艾伦一个都没少,
出场自带BGM的袁华同学的扮演者尹正、校花秋雅的扮演者王智也有惊喜客串。
这次,沈腾甘愿做绿叶,把主演的机会给了马丽和艾伦。
其中艾伦饰演的是拳击手艾迪生,他靠打假拳为生。
马丽饰演的是记者马小,身为记者的她专门打假,只说真话,她也坚信自己的报道从来都没出过问题。
三年前,艾迪生想贿赂拳王吴良,正是一名记者将真相公之于众,才使得艾迪生的地位一落千丈,选择在今后打假拳,因此艾迪生对记者都充满仇恨心理。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导演埋的一个小小的伏笔,事实远远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有一天,艾迪生和马小在天台发生争执,不料一道闪电使他们互换了身体,艾迪生变成了马小,而马小变成了艾迪生。
变成艾迪生的马小无法再打拳了,于是,变成了马小的艾迪生带着她去山上向武林高手张茱萸(沈腾 饰)求助。
他们学习的内容相当荒诞,比如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贴小广告,
比如和猫头鹰比谁更能熬夜……这几年来,开心麻花一直在进步,《夏洛特烦恼》的笑点是足够了,但有不少观众认为电影三观不正。
《羞羞的铁拳》可以说是“痛改前非”,三观极其正直,不仅充满正能量,同时还对体育行业造假、记者说假话等话题进行了批判。
而《驴得水》口碑爆棚,却又太像舞台剧了,还有很多低俗的段子。
《羞羞的铁拳》与之相比,显得更像电影了,并且荤段子很少,低俗的段子更是几乎没有,所以老少咸宜,即便是和家人一起观看也不会觉得尴尬。
总的来说,《羞羞的铁拳》改进了前两部电影的不足之处,几乎没什么大的缺点。
虽然《羞羞的铁拳》剧本、内涵、解读空间不如《驴得水》,但笑果方面可以说是大幅提升,丝毫不亚于《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
电影以“男女交换身体”为设定贯穿全片,这样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再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你的名字。
》,可能观众最担心的就是《羞羞的铁拳》会不会太老套?
其实这点完全不必担心,首先《你的名字。
》并不是喜剧片,在笑果方面完全不是《羞羞的铁拳》的对手。
而且马丽此前在《夏洛特烦恼》中就是女汉子的人设,艾伦又多次扮演“娘炮”,让他俩演绎交换身体的桥段堪称天作之合、浑然天成。
换言之,这部电影中就是要让马丽演女汉子,让艾伦演娘炮,这对其它演员来说可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但对他俩而言并不是太困难。
艾伦把女生扭扭捏捏、撒娇、公主病等性格演绎得惟妙惟肖,仿佛他的身体里真的是马丽;而马丽又把男生大大咧咧、五大三粗的特点拿捏得非常到位,似乎她的身体里真的是艾伦。
马小变成艾迪生后,和别人打拳像是在撒娇、洗澡的时候不好意思看自己的身体;而艾迪生变成马小之后,去女生澡堂玩耍、直播水煮自己、把游泳运动员的裤子扒掉……这些桥段都让人捧腹大笑。
而最有趣的片段可能是他俩去“卷莲门”向沈腾饰演的张茱萸拜师学艺了。
开心麻花的电影非常擅长玩梗,没有一句台词是多余的,如果这一句不好笑,那一定是为下一句做铺垫。
你以为猜到了结局,结果它给你一个反转。
你以为张茱萸会飞檐走壁,结果他直接就跪在了地上;你以为卷莲门的弟子是个大姐,结果是个男的;你以为马小的领导不行了,结果他又做起了俯卧撑;你以为卷莲门的弟子会轻功,结果他下一秒就被撞死了;你以为张茱萸把一阳指和狮吼功融为了一招,结果他就说了一句:“你过来啊。
”
你以为张茱萸在电视上看拳击的直播,结果电视机连台都搜不到……你以为吴良听到艾迪生说“你全身都小”的时候会反驳,结果他说“不是说好的不提这件事吗?
”整部电影看下来就像是在看悬疑片,导演相当反套路,他喜欢先假装拍一个老套的桥段,然后见招拆招,这样一来从头到尾都是笑点,完全可以笑出腹肌。
值得表扬的是,马小和艾迪生在卷莲门学到的4项技能看似荒诞无厘头,是为了搞笑而搞笑,但你看到最后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为笑点本身服务,而是真正做到了为剧情服务,单凭这点就足以称作优秀喜剧片。
毕竟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笑点只为笑点服务,而和剧情没有丝毫关联,那么这个笑点就应该去掉,否则就会变成一堆段子胡乱拼凑的大乱炖。
《夏洛特烦恼》讲的是中年危机,《驴得水》又有社会阴暗面的隐喻。
开心麻花的电影从来都不只是喜剧片,否则也不会像现在那样拥有不俗的口碑和众多的粉丝。
《羞羞的铁拳》也是如此,马小作为一名记者,尽管她致力于揭秘真相,但有时也会被蒙蔽双眼。
她写错一篇报道对自己可能没有多大损失,但是可能会毁掉别人的一生。
这样的设定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每当有什么事情发生,就会有媒体为了蹭热点采用极端手段来博取眼球,偏激言论、个人情绪、虚假新闻、主观判断等元素充斥着现在的网络。
然而事实就是像《羞羞的铁拳》那样,人们随便写的的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说不定就会使当事人多年的辛苦毁于一旦。
而艾迪生身为一名拳击手,他曾经因为无良媒体的诋毁导致身败名裂,迫不得已走上了打假拳的道路。
后来,马小对他说:“不要总是觉得是媒体害了你,最后选择不站起来的是你自己。
”当年的确是媒体害了他,但打假拳并不是媒体逼迫他做的,而是他自己的决定。
他逐渐发现自己的良心受到了谴责,决定凭真实实力打败吴良。
许多时候,我们也会因为生活的打击而选择逃避;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面临挫折会选择忍辱负重、坚持到底,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就像评委对艾迪生说的:“我不知道他重新站起来需要多大的勇气,但他做到了。
”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拒绝胡萝卜,如需转载可微信或豆油联系。
推荐《羞羞的铁拳》本来想用一个更惊悚的标题,比如“这电影要是不好笑,我就直播铁锅炖自己”,后来被小伙伴说太惊悚了就作罢。
但实在太喜欢正片里“直播铁锅炖自己”这个梗了马丽姐把自己炖的特别美。
《羞羞的铁拳》是开心麻花正式制作的第三部电影,前作《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都多少剑走偏锋,许多人都指其“三观不太正”,而这一次,开心麻花走的是励志喜剧的正路。
而更关键的是,《羞羞的铁拳》是真的很好笑。
跳过《驴得水》,《羞羞的铁拳》更像是《夏洛特烦恼》的延续。
因为演员都基本一样,沈腾、马丽,艾伦都还在,只是换了一下顺序。
还有很多演员只要你拿着《夏洛特烦恼》对着数都能找到他们。
马丽从这次从马冬梅变成了大记者马小(谐音麻辣小龙虾哈哈),和15年的马冬梅比起来,马小换了个“飒利”的短发,人看着精干许多,也“man”了许多。
在《夏洛特烦恼》里演班主任的田雨演在《羞羞的铁拳》里演马小的爸爸马东。
对,就是马冬梅那个“没了”的老爸马东。
艾伦也从《夏洛特烦恼》里的大傻变成这一部的励志拳王,为了拍拳击戏和练肌肉,瘦了十几斤。
而沈腾这次也甘居配角,从绝对男主“夏洛”变成了隐居山林的师叔,卷帘门副掌门,两年的变化看,沈腾着实是胖了不少。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惊喜客串,比如《夏洛特烦恼》尹正和王智这次也有出演,而且少不了的还有他俩自带的背景音乐《一剪梅》。
从演员配置上,只要你喜欢《夏洛特烦恼》,你大致就应该会喜欢《羞羞的铁拳》。
但从故事上,《羞羞的铁拳》要比《夏洛特烦恼》正直许多,也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夏洛特烦恼》那时候,身边的姑娘们都不太看得上这部电影,大意都说这片子充斥了“恶心的中年直男的意淫”,现在豆瓣随便一截热评,都还能看到类似的批评。
《羞羞的铁拳》看完,身边就没么多讨论三观的人了,纯粹只是说这片子好笑还是不好笑。
所以我是特别想安利那些当年因为“三观”拒绝了开心麻花的人抛弃成见,单纯的来看个喜剧片。
看电影聊太多电影之外的事情伤身啊。
《羞羞的铁拳》的核心故事是讲述马丽和艾伦因为意外两个人交换了身体,马丽变成了拳击手“艾迪生”,艾伦变成“撒娇”的马小。
男女交换身体的故事不新鲜,就近的就有《你的名字。
》。
而男生变女生往往都很幸福,女生变男生往往都很难过。
对比看马丽变身后实在太奔放,进女澡堂什么的不知道实现了多少男性的梦想。
《羞羞的铁拳》也多少继承了《夏洛特烦恼》“接地气”的风格。
俗段子该有还是有的,只是尺度还不错,好笑而不low。
(我最喜欢“铁锅炖自己”哈哈)
对音乐的运用依旧是开心麻花的特色,许多有时代特色的音乐曾经让《夏洛特烦恼》引起一批怀旧潮,《羞羞的铁拳》则拿出《好运来》这样洗脑的民歌,光听歌都觉得电影带着“笑点”。
中国有嘻哈的冠军之一Gai和祖海合作的新版《好运来》更生生的把电影打造出了一种进入春节档的喜庆,嘻哈加民歌,高配版的“凤凰传奇”就此诞生。
而《羞羞的铁拳》还是一个惩恶扬善,“打击造假”的故事。
艾伦的拳击手,马丽的记者,两个绝对不能造假的职业。
而这部电影说的却偏偏就是拳手打假拳,记者写错报道的事情。
《羞羞的铁拳》比前两部开心麻花的作品都更有电影感了,拳击的部分一招一式都很有架势,高潮的部分大银幕看非常有代入感。
有人说开心麻花这次电影居然出了IMAX版,着实骗钱,不过作为看过IMAX版的人也说句真话,大银幕看拳击那感受真的不一样。
而且男二薛皓文的肌肉你们隔着手机先感受一下,动起来那也是非常赞的。
小人物的成长在任何时代都是绝对的正能量,而开心麻花又把自己最擅长的喜剧套路包裹在外,让观众在看电影时真的可以一边笑一边为主人公鼓掌加油。
曾经的喜剧人们爱看周星驰,但近些年星爷的片子都隐隐的透着些残忍(比如《美人鱼》;后来人们爱看徐峥王宝强和黄渤,但铁三角最近都各自做导演,讲起自己的故事。
而开心麻花,手上握着中国最有价值的喜剧剧本,每一部喜剧都经历过几百场观众现场反应的检验,现在,他们要站出来,告诉中国观众,他们才是最懂得什么能让观众笑,如何让观众笑的人。
认为开心麻花的电影都是加长版的小品,已经是非常“没眼光的”偏见了。
从2003年创立开始,开心麻花做的就是舞台剧,是和电影有着同源的艺术形式,一套舞台剧需要演员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长度上也相当于一部电影,故事的起承转合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复用。
(舞台剧版《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目前在国庆档的排片里稳坐票房第一和排片第一,15年时《夏洛特烦恼》还是黑马,今年已经没人可以忽略他们的存在了。
电影的预告片里沈腾有个彩蛋,说他教给马丽和艾伦一个武功绝招,狮吼功+一阳指的结合。
但其实绝招只有一句话
只看预告时着实被沈腾的好笑冷到了……但如果你去看了全片,看最后在大银幕喊出的那一句,你就会懂得为什么这么多人会爱开心麻花,为什么《羞羞的铁拳》值得全场观众一边笑一边为他们鼓掌。
我相信这是喜剧电影最高的赞美,比任何文字都来的有力量。
-END-
欢迎关注拒绝胡萝卜
坦白说,戳中我笑点的是沈腾。
他的包袱张弛有度,节奏感非常好,就像羽毛搔脚底,动作不大,够了。
马丽和艾伦就差一点,感觉像强行咯吱你让你笑,没有韵味。
换个比喻,他俩没有自带bgm,没那个气场。
当然,也许是他俩和我频道不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铁拳确实是良作我擦居然字数不对。。。。。
mmp这片看的太早,细节全网只记得大剧情,我还能感觉到有意思的点,就只有沈腾的卷帘门,下跪,你来呀,其他都模糊了
我可能是笑点太高,所以不太喜欢看综艺和喜剧,对于那种无厘头、抖包袱的喜剧也一向无感。
但神奇的是,开心麻花的作品每一次都会让我笑的很开心。
之前也看过多场开心麻花的话剧,《乌龙山伯爵》、《索马里海盗》、《爷们儿》……前两年刚好也看了《羞羞的铁拳》的话剧版,所以电影上映之前我就已经很期待了。
近几年,开心麻花逐步进入电影领域,在这个领域他们其实属于新人,但每次做出的作品却都非常成熟。
从《夏洛特烦恼》到《驴得水》,再到《羞羞的铁拳》,每一部我都笑的很开心,也都发自内心的给出了好评。
而且最难得的是,这三部电影都每一部都称得上精品,但每一部都很不一样。
前两部电影应该大家都看过了,我也不再赘述,接下来,我想聊几句看完《羞羞的铁拳》的感受。
(ps:尽量不剧透)《羞羞的铁拳》讲述了一个“打假拳”的拳手艾迪生和一个“正直傲娇”的女记者马小因为意外互换身体,原本的一对冤家对头,也因为这次意外换身,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算新颖,也不算讨巧。
男女换身这个梗之前很多影视作品都用过多次,很难玩出新的花样来。
而拳手、自由搏击、上山学艺这些设定离观众生活也不够近,其实也并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但是,对于开心麻花来说,这些问题通通不是事儿,《羞羞的铁拳》依然能给你绝对新颖和设计与完全新鲜的笑点。
对于一部爆笑喜剧电影来说,“好不好看?
”“好不好笑?
”应该是观众最关心的点,负责任的说,《羞羞的铁拳》非常好看,全场笑声不断。
剧情的连续性非常好,有因有果有反转,随着剧情的推进,笑点不断抖出来,不是硬抖包袱、也没有荤段子。
所有笑点的铺设都非常自然,一点都不尬。
前面我提到过我不是太喜欢看喜剧,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喜剧电影把俗和喜划上了等号,用俗来取悦大众。
各种网络梗、荤段子令人不适。
还有通过各种装疯卖傻、撒泼打滚来获取笑声。
但这些现象,在《羞羞的铁拳》之中我们都不会见到,不得不说,这就是开心麻花的实力所在,他们就是有本事让故事变的好笑却不会庸俗。
《羞羞的铁拳》的巧妙之处还在于细节,看似无厘头的故事却又着清晰的逻辑。
从头看到尾,就会发现环环相扣,艾迪生为什么打假拳、马小为什么会做记者、高富帅拳王男友为什么会变成敌人、身体互换后的两人又会如何是好、住在艾迪生身体里的马小如何反击、荒诞的拜师学艺最终是否有用……整部电影把无数个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完整又精彩的故事。
在细节的处理上,作为重点的拳击镜头拍得很细致,能看出来演员和导演都下了不少功夫。
当然,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让观众笑,它还要能带来思考。
这一点,《羞羞的铁拳》同样做到了。
我记得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不管他用了多少力气,他再次站起来了”,人生的不公平不仅仅是打假拳,也不仅仅是权势和金钱。
很多时候,人生没有起起落落,只有落落落落。
鸡汤一点来说,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不公平,至少得拼命爬起来,而你的坚持与努力,最终会变成你致胜的法宝。
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能做到的却不多,这也是这部电影里真正感动我的地方。
说完剧情,接着说下演员和演技。
对于演员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跳出经典角色,更难的是拍同类型的电影演绎不一样的人物。
让人记住不容易,让人忘记更难。
马丽饰演的马冬梅应该可以算得上是经典了,这几年,她一直寻求转型,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依然是马冬梅。
不过这次可以说是跳出了马冬梅带来了惊喜,看她饰演的马小,竟然毫无违和感。
身体互换前的知名女记者也好,互换后住着艾迪生灵魂也好,都能浑然天成的感受到这个人物好像真实存在一样,一点都不会出戏。
艾伦的演技也非常棒,互换后的动作和眼神非常到位,就好像真的的互换了一样,而不是娘娘腔。
互换后第一次上台打拳,台上“艾迪生”眼神里的恐惧和台下“马小”的急迫和不甘,演技和细节都非常棒。
而沈腾,虽然不是男一号,但在戏中展现的喜剧天赋却依然令人感到惊喜,承包了不少的笑点。
说起来,开心麻花的几位代表演员,其实已经非常有自己的特色,是那种你看一眼都想笑的演员。
这是一件好事、一种天赋,但、何况他们还能不断地进步,不断的带来不同,这其实也是喜剧演员的一种自我修养。
这可能就是开心麻花总能抓住我笑点的原因,他们从未自满从未止步,他们永远在用一颗赤诚之心为大家奉献作品。
对夏洛特烦恼一直很反感,甚至差点因此错过了去年的驴得水。
今年在电影院中前前后后看到过两三次羞羞铁拳的预告,被沈腾的一跪给深深的折服了。
回去后在豆瓣上反反复复又看了三五遍预告片,抢在国庆第一天就去刷了这部片。
最后是,没有失望的搞笑。
灵魂互换这个梗的确很老了,但马丽的帅气配上艾伦的娘,怎么看怎么乐,喜剧演员的功力还是有的。
至于故事本身也是个好故事,有些反转,也有戏剧冲突。
虽然有几个情节上处理的偏简单,但考虑到是部喜剧片,还是总体能够接受的。
他们是认真搞笑的人,就冲这一点,就已经强过了大多国产电影。
看完正片,整体上人物刻画弱化、情节拼凑痕迹明显,部分负责搞笑的小情节来的做作和突兀,为了三观而尬谈亲情谈信念.......马小和艾迪生雷劈后互换身体,虽然设定不新鲜但也有足够的喜剧冲突,可制造的笑点应该能够有很多。
这方面,电影比较突出的亮点就是艾伦饰演的艾迪生,当他变成了“马小”后,艾伦将马小那种独立、干练、柔情藏心的职场精英女性形象刻画的十分到位,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大个子老爷们演一个内心时而坚硬时而柔情流露的女儿身时,确实能被这种反差所吸引;但马丽饰演的变成马小后的艾迪生,全片就一个感觉,泼辣,这个角色的反差并没有制造出来,当你看着正常的马丽时,她给你的感觉也是那样大咧女汉子气,到了这里要她女演男,只是刚刚好,但从艾迪生之前的经理看,这个是个经历失败后自愿打假拳有点无脸无皮的混混形象,内心有点悲愤但为了生计也无所谓堕落,但你看马小演的艾迪生,怎么看那还是马小,而且说句题外话,马丽真心不适合演这种太闹腾的喜剧角色,看着真没喜感,演乡村爱情里那些强硬的东北妇女很适合。
喜剧风格不统一,无厘头、动作喜剧、冷幽默......你想糅合到一起,结果只能是尬演,让人笑也不仅仅是你通过夸张的动作和几句俏皮套词或者几个网络段子就能达到的,喜剧相比其他类型电影,我觉得它是应注重镜头语言的片型,而这镜头语言包括什么,演员的面部表情、场景设定、台词、背景音乐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周星驰拍无厘头能让大多数人喜欢,而其他人按照同样的套路去拍一个情节,你就会觉得很尴尬,那是因为这种电影就适合周星驰这种类型的演员去演,他演得是夸张的无厘头电影,但你仔细看他的电影表演,你会觉得他演的很夸张做作吗?
全片唯一真正感到会心一笑的,除了艾伦这个角色,还有就是沈腾出场的几个镜头和尹正那个镜头,它们让人觉得好笑的共同点就是那点让人猝不及防的装逼范,有艺术夸张但知道去压制,而不是一味的通过语言和动作的反常设计硬制造笑点,话说,当大家看到变成艾迪生的马小在泳池一边电击变成马小的艾迪生一边嘴里不停的重复着什么“bayebaye”,难道没人会像我一样尴尬的汗毛都立起来吗,拜托,前一秒你心理还是火急火燎的要急着恢复身体,到这后一秒导演硬要插一段无厘头的闹腾,笑点制造的太硬太尴尬,还有比较硬的就是马小的上司在玻璃前向对面的马小抛色眼的那一段,场景设计妥妥的香港贺岁喜剧烂片的既视感。
不过这些天羞羞的铁拳票房成绩不错,之所以个人不推荐,是因为羞羞的铁拳拍得不够开心麻花,其实开心麻花的前两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都有着鲜明的风格,我看着至少不会觉得他们跟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东西在里面,铁拳我只能说不够诚意,加入了许多老牌喜剧的元素,而这些元素,这几年随着中国喜剧片的火爆,已经被玩腻了。
最神的是穿插的音乐,好运来,山上有什么东西之类的。
还有那两个葬礼,高速公路插传单,跟鹰一起对视,红鲤鱼绿鲤鱼。
我还以为,学功夫就是规规矩矩地一招一式练习,完全没想到是如此奇葩的招式,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笑点。
那些细节不得不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必须承认它是好笑的,且笑点并不集中于下三路。
虽然“小毛蛋”这种无脑调侃确实很无聊,但总体来说,救护车上的好运来和卷帘门的设定,都是很有趣的。
看沈腾高空飞下跪在众人面前、看救护车上猥琐主任做俯卧撑,《羞羞的铁拳》让人产生的快乐是段子的快乐,搞笑片段的快乐,是种即得的快乐,完全不用多一步的思考。
另一方面,你无法发自肺腑地为艾迪生打赢吴德开心,也无法从艾迪生马小的亲吻中对两人的感情感同身受。
因为在观影的过程中观众能冷静的意识到,那些都是剧情,这些人物本身没有值得人多探究一层的点,他们不过是让你快乐的NPC。
我看的开心麻花的这两部电影,全都是非悬浮,发生在普通人生活中的故事,但观众却不会对电影情节产生代入感。
观影的过程中,每个场景和角色都明确地传达一个信息——你是观众,不要试图了解我。
演员卖力地搞笑和快节奏的动作,为观众带来的不是沉浸而是疏离感。
这大概因为开心麻花的角色如果深入去看,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剧,他们看上去也许很闪耀,但也都很卑微。
本着“笑一笑就行了”的观众不需要深情,因此电影也不需要。
它的不深情体现在拒绝深挖每一个角色,包括艾迪生在内,所有角色的驱动都在对话中完成,绝不做过多的闪回和分析。
马小在什么心理驱使下举报了父亲,艾迪生打假拳有没有一点不甘,马东为什么会离开“卷帘门”,卷帘门掌门到底给了谁……这些问题散落在电影中却不需要解答,像是bug也像是被电影制作者放弃的片段。
甚至在镜头上,《羞羞的铁拳》也在尽可能的疏离。
马小和艾迪生的情感暧昧极了,镜头却绝少定格在两个人的脸上,更不要说捕捉他们细微的动作和眼神。
“我家的床又大又舒服”是电影直接抛洒的狗粮,这个梗貌似也来自《破坏之王》。
唯一的一段take两人脸部特写的是醉酒的镜头,那一段也是难得的两个都有盔甲的人卸下面具面对自己,他们说了好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是电影难得的“真情”片段。
但有趣的是这段镜头在电影中的呈现,是通过手机自拍视频完成的。
观众和演员隔着手机屏幕,又一种疏离。
所以这注定这是一场“阅后即焚”的观影体验,看了,笑了,结束了,整个过程简单粗暴,作为国庆档的欢乐电影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羞羞的铁拳》不是让你产生沉浸感的,它是让你快乐的。
像开包即食的薯片一样,你手握包装那一刻就应该明白,永远不能期待它给你更多,它也无法提供更多。
最近微博热推《羞羞的铁拳》,作为一个资深的电影爱好者和半个开心麻花的路人粉,今天还是在人流大军中看了这部据说评分9.1的喜剧电影。
如果用两个字来评价我现在的心情,就是失望。
底下影评有严重剧透,慎点。
整部电影尴尬到,我从头到尾嘴角都没动过一下,真的是看了开头大概就知道是个什么剧情走向,那些烂俗的点已经不知道用了多少遍了,周围妹子哈哈哈大笑的时候我都一阵蒙蔽?
是我笑点太高了么?
下面我来讲讲我觉得特别烂的地方。
好的地方可能因为我一时的愤慨,没想出来。
烂俗一:被雷劈,男女身体互换男女一开始冤家,结果男的追女的,掉的时候亲在一起了,雷劈了一下,然后掉进游泳池,然后就身体互换了。
男的对女的身体很好奇,女的对男的身体表示很嫌弃。
但是都有对各自第二性征的观察的描写。
这个梗用了多久了?
网剧有太多了,太子妃升职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姚笛很多年前拍过的电影也用过,国外许多电影也用过,居然还没用够?
或者你把场景换换,老被雷劈,掉进泳池;导演就不能有点创意么,怕不是也被雷劈了吧。
烂俗二:拜了一个很扯淡的师傅,但是练成了what?
这是什么,最近那么流行这种,拜了一个鬼扯的师傅,但是自己按照老师那种狗屁的训练方式,练成了绝世武功。。。。。。。。。。。。。
名师出高徒都是骗人的么?
沈腾身上的“卷”字,一直让我怀疑,他是做画卷的。
男女训练了三个月,主要训练情结三:一、高速公路发传单电影中的意思就是:练速度。
你可以躲过这些高速行驶的车,你的速度就无敌了,不怕人了。
所以,首先我们先探讨一下这个事情的公德心,高速公路发传单,首先会污染环境吧,你满大街的扔传单;其次,传单弄到前视窗上,司机看不见路,出车祸了算谁的?
再其次,我本身对于硬塞传单这种事非常反感。
再来我们讨论一下剧情设计:一开始出场的一个扫地的秀x师兄,在发传单的演示中,摆了一个很装逼的pose之后扑街了。。。。。。
所以想表达什么,很难么?
二、和傲鹰比赛瞪眼电影中的意思就是:练耐力。
你联系熬夜可以挑战身体极限,就无敌了。
所以呢?
呵呵,熬夜首先会猝死吧,你一直拍男女一起熬夜,熬出了感情呗。
那以后那些熬夜打游戏的都有借口了,练耐力呢。
三、红鲤鱼绿鲤鱼与驴电影的意思就是:练眼力。
首先这个名字很扯淡,我个人猜测这个剧情设计可能灵感来源是灰姑娘分豆子的情节。
反正最后就是在男女主打打闹闹中,练成了分鲤鱼的本领。
最后还忘了一个超级扯淡的东西,他的老师教他一阳指。
那个来啊的召唤狗的动作。
这个桥段的时候我周围又哈哈笑了一片。。。。。。。。
原谅我笑点高吧,我都觉得这个人怕是zz吧。
烂俗三:主角光环男女主就凭着上面这种扯淡的练习,三个月就出师了。
打倒了一系列厉害货色。
拿到了金腰带。
呵呵其实烂俗的点很多,我心情太累了,不想吐槽了。
大概100分钟的电影吧,从头到尾没笑过。
如果动嘴角也是因为觉得太可笑了,这个有什么好笑的。
对开心麻花的这个电影很失望,借用今天看的TED演讲中的一句话,多花点时间在学习区学习吧,别都用来展示了。
还有希望那些大咖们爱惜点自己的羽毛,别什么都推荐了。
看完只能说预告片剪得不错,把笑点一个不落全放进去了!那正片其余的部分呢?无聊到爆炸。
和男朋友一起看的,笑点低的我一路哈哈哈,笑点高的男朋友在看到秀念的时候也忍不住了,最后还是把整个基调提了一下~总之好看!
吃着饭看了,说实话还是戳中了一些笑点的。但是整体能笑出来的笑料太少,而俗套和尴尬的笑料又太多。不快进真难忍受。影片结构性也不好。拍摄方面比较拘谨,不灵活,没有想象力,配不上一个让人爆笑的喜剧。格斗方面竟然还不错呢,竟然也表现出了一些常见的招数。
能理解卖点在哪,但……(其实写过一个跟这个故事差不多的剧本,笑点的打磨确实比不上人家)
整体效果不错,熬鹰的段子非常有趣
从头笑到尾,合格了。不需要给我讲道理我就是去开心的
太糙了,真的太糙了。换身梗就这么随随便便玩玩,故事更是凑合,上山那段都特么什么跟什么啊,尴尬至极。。全程冷漠脸,不怪麻花水平低,可能真的是老子,品味太高了吧。
故事很不错,有点小瑕疵,总体是可以的,三星半😁
真的很好笑!!!演技也不错。艾伦真的好娘啊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
开心麻花回归纯粹的喜剧路线,马丽出场一开口就忍不住笑了…变身后进入女浴室的狂欢,达到全片最高潮,“好运来”莫名的喜庆,吴良太帅!2017版《你的名字》+《摔跤吧爸爸》+《激战》。“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哈哈哈…
拳脚比赛已经彻底分不清楚,脑内快剪叠成一片:感觉开心麻花一拳下去打倒了鼻青脸肿的安藤樱,一个鲤鱼打挺又击垮了阿米尔汗的女儿,迈过汤姆哈迪的肌肉,笑傲全世界。
笑场次数太多了,大家很欢乐
一般吧!在电影院看的挺开心的。但看第二遍的时候,又没觉得特别好!但开心麻花的电影基本都会看
男主演的很好,不过我又忘了他叫啥了,很搞笑,还二刷了,觉得比夏洛特好。
只有段子的部分可笑,其余的老梗都是尴尬。
非常老套也非常尴尬的喜剧,真的受不了沈腾夸张的表情,不,是所有演员夸张的表情
看了点映。全程笑点不断,而且完全不尬,是真的逗,bgm也都恰到好处,乐的我出了电影院还在回味。大情节上确实有俗套的地方,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下了班喝了酒的晚上 看了这样一部电影,觉得轻松又快乐~ 多一星给当天晚上的我们。
国产喜剧真是一种说不出的尴尬
男女換身這種老梗放在馬儷艾倫身上是量身訂製,玩性別倒置對他倆倒是本色出演。但劇情的不少設計真的散亂又尷尬,純靠兩個主角和客串沈騰在撐。中國不乏好的喜劇演員,始終最缺乏好的喜劇創作人
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越来越有市场,而且跟某些圈钱尬喜的电影不一样,它有一个底线在,它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即使设定没有新意但是细节在,做为一个只为博君一笑的商业喜剧电影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