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我的考据癖又发作了,上网查了有关阿富汗战争,基地组织以及Wilson和Joanne的历史,查完后不小的感叹了下。
先说阿富汗战争,这场战争是苏联对阿富汗赤裸裸的侵略,起因是阿富汗拒绝苏联扶持的傀儡政府。
苏联在战争中的暴行我是相信的,毕竟二战期间,苏联人杀死的波兰人比德国人杀死的要多的多,本来就是一个嗜血的国家,我认为导演并没有夸张。
所以,Wilson和Joanne看到这样的惨状而生恻隐之心我是相信的,但是真的就是同情而去争取3亿(一说是10亿)美元的援助吗?
这个世界上悲惨的地方多了去了,美国会花钱援助的话一定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而当时的利益则是,因为冷战,不能让苏联占有阿富汗。
其实现在看来比较扯的,即使美国不援助阿富汗,苏联一样会解体。
阿富汗这个国家,以前和英国打仗就没败下来,所以说,穷是穷了点,但是骨头是硬的。
好了,一个吃喝嫖赌俱全的政客,一个无聊透顶的富婆,两个人开始拉赞助了。
喜欢电影里面对政客赤裸裸的描写。
脱衣舞女轻松搞定国家领导人,政客本人的秘书全部是波大无脑的花瓶,以色列人表示,表面上要和阿拉伯世界敌对。
政治啊,你真是肮脏的让我想吐。
而那个富婆呢,花天酒地,骄奢淫耻,顺便说下,如果google下Joanne本人,那可比Julia Roberts有气质且漂亮的多了,到底嫁若干个富翁是个技术活。。。。。
3亿美元也好,10亿美元也好,总之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是美国纳税人的血汗钱,拿来买了武器帮阿富汗人赶走了苏联人。
至始至终,阿富汗人都不知道那是美国人帮的忙,所以说,Wilson做了好事不留名,真的是雷锋啊。
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呢,这笔钱用来帮助一个他们根本搞不清楚在哪里的国家,(电影这里有点夸张,一个政客居然搞不清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再想到后来这钱让本拉登茁壮成长,美国人是不是会气的吐血?
这部电影是标准的美国主旋律电影,片中Wilson说小时候的故事引出的爱国热情看的我全身鸡屁疙瘩,原来老美搞主旋律也和我们一样,这也太赤裸裸了吧,真恶心。
片中结尾用塞翁失马来解释这笔钱扶持的基地组织,太轻描淡写了。
在我看来,历史,有的时候很会开玩笑。
Wilson不会想到消灭苏联,却养大了基地组织,其实,又有谁会想到?
大学时代,有基督徒教我,有什么愿望,祷告吧,告诉我们在天上的父,他会安排的。
真的,人,其实能做的很有限,老天,轻轻松松的开个玩笑,讽刺,搞笑,我们却无能为力。
电影开始15分钟,出场的竟然全是惊心动魄的金发美女。
浴池里好奇的脱衣舞娘,双眸灿灿如星的秘书,大秀乳沟的接线员,性感的情人。
至于朱莉娅·罗伯茨,美人迟暮矣。
查理的故事富有浪漫气息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单枪匹马穿行在历史的画幅里支持弱小对抗残暴。
几乎可以拔到格瓦拉那样的高度。
但是关于查理的故事,我却倾向于接受另一种观点:无名的人在背后做事,而挑选一个平民英雄站在前台充做门面。
事成之后他拿走荣誉接受访谈,而无名的人们继续做下一件事。
结合以往一己之力对抗xxx的英雄们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这一个也不会偏离太远。
另外关于阿富汗战争,还是有一个观点要更正:就像死在玻利维亚的切一样,一场现代化战争不是靠游击队小打小闹能搞定的。
游击队有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但是真正的生意总是很严肃而又无趣。
电影中有旁白描述毒刺导弹和40mm机关炮给苏联人造成的损失:那对于一支庞大的军队来说其实什么也算不上。
苏联的覆灭和阿富汗的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苏联老兵们总是忿忿地说他们并没有输掉那场战争,用某个前特种兵军官的访谈说,他们不过是“一直压着一个小个子揍得他鼻青脸肿,却发现一分钱好处也捞不着所以就走了”——从解密的文件和数据来看,就战争的交换比来看,的确是这样的。
但是那又如何呢?
美国人在越南也没有经受过多少军事上的挫折,可是那场战争依然是失败的。
评分有点低了,7分左右应该是合理的。
并不是编剧亚伦索金的最高水平,甚至不是正常发挥。
主角Charlie Wilson缺乏一个足够的动机去支持他为阿富汗做的这些,只是去了一趟难民营是远远不够的。
虚构的角色往往很容易被给予一个背景故事去推动主角,但是从真实人物改编就有些束手束脚,人类的很多行为很难解释。
同时,这个角色的缺陷和优点有些割裂,观众感受不到他风流的私人生活和在政治上的建树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
他如何去争取给阿富汗打苏联的预算也并没有得到太多表现,而且在最后想要建学校的提议被否决后编剧也没有给故事更多空间探讨这一行为所代表的意识形态。
主演汤姆·汉克斯也没有拿出他最高水平来,可能是被故事限制住了。
配角存在感很低,像艾米·亚当斯演的秘书感觉好像和查理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但实际上的作用还是个花瓶,茱莉亚·罗伯茨也是一样。
不过电影里好看的小姐姐还挺多,几个秘书和那个肚皮舞娘都很漂亮,还有艾米丽·布朗特。
男女主角分别是好莱坞的一哥汤姆·汉克斯和一姐朱丽娅·罗伯茨,更有奥斯卡影帝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加盟,阵容的确强大。
本片在国人中口碑不太好,因为这是一部美国生产的中国式的主旋律片,国人对美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结大多没有好感。
不过这部电影拍的真得很主旋律,怀疑他们是不是专门向中宣部取过经。
主要人物形象空洞单调,汤姆·汉克斯饰演的查理·威尔逊就是一名拯救阿富汗受苏联赤色铁蹄蹂躏的平民的救星,当然还是比咱的主旋律要有意思点,人家这位主角好歹还经常泡妞卷进吸毒嫖娼丑闻(这是好莱坞的主旋律)。
朱丽娅·罗伯茨演的实在烂,此角色没给我留下任何印象。
我对这位嘴巴大得吓人女星好感不大,他还是去演她在《诺丁山》中的小女人比较合适。
倒是饰演阿富汗问题专家的配角,曾凭借《卡波蒂》拿下奥斯卡影帝的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演得很不错,可谓妙语连珠,有他在的场景都十分精彩,尤其是阿富汗问题和性丑闻放在一起讨论,轮流开门关门那一段。
我想对那些破口大骂的FQ们说的是,这部广电总局式主旋律片奇迹般的出现在美国并且如此受欢迎,应该要考虑现在的环境。
影片中美国救星拯救的对象---阿富汗游击队,正是现在肆虐全球,让美国头痛不已的恐怖分子。
如果本片上映在冷战刚结束的1992年前后,它将是一个内容空洞无比臭屁的主旋律;然而在911 和阿富汗战争之后推出此片,以主旋律的形式来讽刺当年的“英雄救星”,方才是本片的本意。
至于FQ们也要骂片中引用“塞翁失马”的故事属于盗用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XX罪行的话,那真没啥话好说。
还有一点,本片的美国政治词汇可谓超高密度,非常适合做听力练习!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曾经作为字幕组的一员,试译过这一段,随着柏林墙的轰然倒下强大的苏联帝国顷刻瓦解成为历史上重要一页这场战争中 英雄倍出Charlie Wilson 当之无愧13年前的苏军 曾不可一世但Charlie 无所畏惧策划了致命一击重创了苏联帝国没有Charlie历史进程将截然不同所以我们首次授予一个公民 最高殊荣功勋会员
一本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一个真人真事下的故事,查理威尔逊的名字在从大洋彼岸的一端延伸到我们的视线里,真实世界中他叫“快乐时光查理”。
《查理威尔逊的战争》讲述正是这位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在美国议员史中最光荣的一笔。
当然他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
对于影片,总体倾向过于美国化的主旋律。
与早前影片《追风筝的人》描写的主旋律不同是这部影片所呈现出的旋律更多是,美国对于自我欣赏和自我安慰的情绪更加浓郁。
影片邀来两位影帝与一位影后,出演历史事件中关键的三位人物,表演只能说中规中矩,相对汤姆汉克斯与朱利亚罗伯茨,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的表现更为鲜活,其语言的表达张力和情绪把握较为完整的塑造了历史中的那个个性鲜明的中情局特工。
故事情节上,影片整体叙事清晰,人物关系明确,但由于政治倾向等诸多外在原因,影片的主旋律太过强烈,特别是影片结尾处的收尾,太过仓促与做作。
虽然汤姆汉克斯几近完美的个人表演,感动了一些观众,但却被主旋律的歌功颂德搞得不伦不类。
说实话,影片本身并没有让我感受到什么震撼和感动,到是查理威尔逊、乔安妮海瑞以及特工盖斯特·埃弗拉考托斯三个真实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看完影片我花了很长时间搜索关于查理威尔逊这个人的资料,可以说,影片较为完整的讲述了这个人,风流多情,做事冷静,处事为人较为有度,对于很多政客而言,他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但这不是我所要说的关键。
查理威尔逊,有两件事情影响了世界局部的格局,第一件事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对于尼加拉瓜 Somoza 政府的武装经费支持,而电影中对于阿富汗的武装经费支持,被公众认为是其人生中最为出彩的事件。
从500万直至10亿,其通过个人的交际关系网,以及后来在乔安妮海瑞的人际关系支持下,为阿富汗反抗前苏联的侵略提供了保障性的武器支持,也因此让前苏联损失近乎五十亿的直升机。
直接影响到战争后期的苏联战略决策。
可以看出,查理最初的初衷是友善的,当然对于自己国家战略的考虑外,人道援助及扶持他做的比较完整而纯粹,当然他却没有想到多年后,这样一个善意的举动最终引来了另一场灾难。
或许,我的描述有些凌乱,对于查理我更多的是一种好感,我欣赏这样的人,有魄力有能力。
人们常说究竟是世界改变着我们,还是我们改变着世界,一个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想以前的一个广告语,“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在我看来,一切都是相对的,一个人的能力与时代以及境遇都有着关系,谁改变谁的话题,没有必要深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都会影响着一件事情的发展,更多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学会观察和思考,这些才是能为改变做的事情。
我不愿过分的谈论战争和政治,因为这些的本质源于人,那么我更希望看到人的状态来判断事情的前因后果。
人们会说阿富汗的战争是查理一个人的战争,难么,查理在战争的初衷和前提是什么,前面已经说过了,显然,最后,这场战争的结束引来了另一场战争,如同查理自己所说的,一个好的开始,却是一个糟糕的结束。
查理清楚究竟在这场战争中的位置和自己所做的一切。
只是开始的善意被外在的因素再次改变。
从这样的角度看,查理是无可奈何甚至有些可悲的。
乔安妮海瑞的身份较为丰富,第一任丈夫是地产大亨,第二任丈夫是石油大亨,选美冠军,本人是传统的基督教徒,因此电影中的一些场面,可以认为是迎合观众口味适当添加的,如抽烟喝酒共浴等生活细节。
历史事件中,乔安妮海瑞对于查理的影响至关重要,当然个人利益及人道主义援助是相互的,为了巩固石油王国的地位,乔安妮海瑞在这场秘密活动中,使出了浑身解数。
来帮助查理与各国政客牵线搭桥。
回到话题中来,一个女人,一个声音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正是这样的声音改变了很多,女人的独立和聪慧在她身上显现的比较突出。
至于特工,实在很难找到关于他的很多资料,不过从一些短暂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的眼光和判断力是很有说服力的。
写了很多,只是对于一些人的印记,或者说一些人的风景。
只是这个风景是被查理带出的,因此写下查理威尔逊的风景。
现在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每看完一本书都会来这里看看影评,看看其他人眼中的“哈姆雷特”。
这样能看到更多我看不到的东西。
这部片子一开始就有先入为主的概念。
认为它有美国人的自大与狂妄。
所以到后来一直都是快进,快进。
结果真的觉得就是这样。
不过看了大家的影评之后,决定不仅要再看一遍,而且得温习一下历史。
历史上许多事情就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我们在指责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同时,其实我们的教育一直也是采用避重就轻,掩盖历史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比如说国共两党在抗战的问题上,共产党的教科书会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所作出的贡献一笔带过。
甚至在考试大纲上都是不用考的部分。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好好学习的精英们忘记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这是又想起了看到的一本《扫起落叶好过冬》一书中对美国内战的描述。
在我们的眼中,林肯是一个殉道士式的英雄人物,他的坚持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农奴。
可是,在这样一场战争背后又会有怎样的鲜为人知的背景和深意呢?
我们被历史教科书奴化了这么久,应该有些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了。
呵呵后来的纯属感想。
一个不够格的评论。
前面的各种银趴和小学生行径都忍了。
Joanne怎么会选在一个宗教国家总统府里如此放肆轻佻(或者无知)的人来和总统会谈?
所谓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却没有一丁点对合理性和事实的尊重,重点只是在一个游戏人生、放纵浪荡的自命不凡花花公子的塑造上;以为只要再稍微堆叠历史事件和相关人员的工作的词汇就足够冠以“真实事件改编”,比起虚构的故事还要虚假。
可以和《战狼》同台竞技了。
战狼 (2015)7.02015 / 中国大陆 / 动作 战争 / 吴京 / 吴京 余男名字就觉得不对劲了,什么"sb's war",从前日本侵略亚洲都不敢叫“天皇の戦い”,起名字的人去光之国找将军当新闻部官员吧。
我不喜欢这个电影,不是它不精彩更不是演员不好,事实上,我很喜欢茱莉亚罗伯茨和汤姆汉克斯。
只是我不喜欢这部影片中美国人宣扬自己做好事不留名的调调。
把他们自己说的是那么伟大和光荣,救世主一般的勇于奉献。
可我相信,对于这一点,巴拿马的人民不会同意、越南的人民不会同意、朝鲜的人民不会同意、伊拉克的人民更不会同意。
人总是会文过饰非,国家也不例外,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或多或少被篡改或美化。
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所了解的世界、所了解的那些著名的人或事,有多少真实多少虚妄呢?
恐怕没人说得清。
那么,我也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以我有限的知识,以我社会主义小青年的身份去说这部片子我不喜欢,简直是讨厌。
在电影院睡着了。。
我喜欢这样的人,把肮脏的技巧用到较有益的地方。世人爱官如海瑞,但海大人除了是个直肠子的好人外,实则百无一用。但反面典型张居正同志却做到了。又是真实改编,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演技盖过影帝影后啊
抬头向上看,苍天饶过谁!为了打苏联人武装了阿富汗,还要正义凛然的打难民旗,结果最后成了贴在自己脸上的屎。看在都是我喜欢的演员份上多送一颗心。。哪国的主旋律电影都坑爹!
欣赏无能
So……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主义阵营的最终崩塌、阿富汗塔利班、911恐怖袭击……这一切仅仅源于一个女人做爱后的一个请求。How fucking amazing!!
睡着了
導演把歷史和政治運作這些硬邦邦的題材努力弄成了一部尖酸喜劇,結尾又收的太快。從歷史課的角度來說兼具知識和娛樂性,還不錯。
就喜欢艾伦索金这种信息量大的剧本...充满了作者权威
政治家们永远都是最聪明的蠢货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
也是真人真事.拍的演的都不错.
冲着汤姆汉克斯看的,挺欢乐的冷战题材电影。
极品片阿……真极品…后二十分钟我的中国魂在熊熊燃烧啊……万恶的美帝…真是万恶死了
現在美國有很多對頭人, 與他們發動了永無休止的戰爭, 其實元兇可能是美國自己。
野心、政治、男人;红唇、翘臀、脱衣舞娘;香槟、威士忌、战争。
查理花10亿美元秘密提供打下苏联飞机的武器,却少500万帮他们建学校,印证影片最后的塞翁失马的“禅宗的we'll see"的是911吧
以前看的,又是一部看完之后,不知所云的片子
和战争之王类似题材的影片
能很公正的拍一个人物传记片和政治片就本身很不错了,不过真相永远比电影精彩。。。每次看这种片都觉得在补我的历史
要Tom Hanks演一个花花公子还是很难的~~ 看传记应该比看片子好太多,不过没有这片子我也不知道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