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部片是韩国申奥片,随便说几句。
海雾的题材,入围的话就看300人的电影协会的口味了,好歹电影协会的人都有一定岁数。
但得奖的话,比如日本的片子。
虽然都是和海雾一样跟流水一样讲故事。
但是吧,结局明亮的多。
所以最佳外语片可能没戏,但它仍然是一部特别的影片。
包括《海雾》在多伦多电影节等海外地区放映时都好评如潮,我的感觉是奥斯卡(外国人)虽然喜欢真实事情改编,但是并不喜欢导演先入为主的导向。
这点和咱们国家还有韩国不太一样。
民族的文化是苦大仇深--电影的表现形式平淡那么观众看的时候的内心在翻腾就得不到很好的疏解,所以为什么那么多国人,包括我,都更爱看“商业大片”,简单粗暴,正义邪恶互砍,多好。
但奥斯卡得奖(入围)的片子基本就是把故事讲给你。
至于你怎么看,都有观众自己导向。
1942,唐山大地震,送选(未入围),最大的还原了历史,可是演的太惨烈,事实是,发生事情的时候人并不会觉得惨烈,只有旁观者觉得惨烈。
导演带入自己个人色彩太多,比如韩国的金基德,他的电影明晃晃的烙印。
这样的片子也不是奥斯卡喜欢的。
但海雾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沈导的片子。
(如果是奉俊昊导演的话,会有更多起伏?
)也就是说电影导演这片子是拍给谁看的,很多导演认为自己的电影在替自己说话沈导的电影其实在替观众说话不是让你看了这个事件觉得有多惨,也不是让你感叹当年的事故人性如此可怕。
好的电影不是让观众作为旁观者,而是让观众作为参与者.海雾里面大部分人物,让观众即使不懂语言都能体会他的两面难处,能做到这样,是很优秀的作品。
而不是导演已经把他归为反派或者正派。
你在船上,如果你是船员,船长下令只有这样才能活,你是否也会砍肉如呼吸般自然?
会不会也把死人扔下船?
你是红梅,你目睹了同胞被杀(自以为),会不会用任何手段也要活下去?
你是东植,一直以来被大叔保护着的船上老幺,避风港没有了,最亲的大叔被船长敲死,三观尽毁之后?
你是船长,自认是船的法官,是船上所有人的爹。
也会。。?
所以海雾在这方面是成功的。
所以很多人看了,心里堵得说不出话,却说不出任何一个人绝对的坏话,又可怜又可恨,他也有无奈,他也有不对,她也是为了活。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但这就是真事。
之前我对于演员金尚浩(片中秃头大叔)之前的一句话表示不屑“看完电影之后,可以想想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这句话对于我这种只爱看大片的观众来说,其实挺没劲的。
但看完海雾再想想,尽管我对这句话嗤之以鼻,但我真的不敢想自己会怎么做。
因为很有可能,无论我是哪个角色,都会做同样的事。
如果你觉得这个电影没有起伏没有惊悚,那么恭喜你,你就是金尚浩所说的观众。
是因为如果你处在那时刻,也会这样干,也会一起剁了肉。
所以没什么恐惧可怕的。
对吗?
多伦多电影节的最后一天,没有红毯没有女主角和导演,海雾仅仅就像普通的电影一样上演。
影院依然座无虚席,多村人民对电影的热爱可见一斑。
韩国电影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轻松阳光,虽然有失望有泪水结局不一定完美但总算温馨。
比如 阳光姐妹淘,比如奇怪的她。
还有一类,写实黑暗,看完以后整个人都不好很久。
比如杀人回忆,比如熔炉。
而海雾,明显属于后者。
作为一部19禁的电影,大家都做好了色情暴力血腥镜头的准备。
可当船长的斧头砍向偷渡者尸体的时候,我们还是忍不住把头微侧避开这种无法直视的血腥。
拥有一艘破船的中年船长,妻子肆无忌惮的出轨,家庭危机重重的财务,让他选择把运鱼的船用来运偷渡者以换取在金融危机的时代里生存下来的资本。
面对一切变故都冷静果断,甚至在举起斧头砍向尸体的时候都没眨一下眼睛。
当船最终快沉没的时候,船长的眼神从冷酷沉静变得绝望哀伤,他人生赖以生存的这艘船,他不惜举起屠刀砸向同伴只为能够保住的这艘船,最后也只能在海雾中慢慢沉没。
女主角名字叫Hong Mae,跟片名Haemoo 神相似,应该也是一种象征。
东植一开始对红梅关心,应该参杂着很多感情。
一来因为这个突然闯进来的年轻女孩给水手们孤独的海上生活带来很多新鲜和希望,二来她是东植拼命从海上救回来的,他难免有种老子拼了命保护下来的东西更要好好珍惜的态度。
关于目睹了船长杀人后的那场激情戏,我觉得一是这对年轻人想要用这种方式去发泄情绪和舒缓恐惧,也是证明自己仍然存在于这个世界。
同时,对于hong mae来说,身后的东植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她只有献身来牢牢抓住这个年轻人的心。
而事实证明她的确是这场船员们自相残杀船毁人亡的导火索。
当Hong Mae 和 Haemoo 一起到了船上,所有人内心的心魔和兽性都被激发,在海雾的掩盖下发起对红梅的进攻。
影片的最后,东植在小饭店又听到了红梅的声音,同时带着的还有两个孩子。
女孩的眼睛一直看着他,带着亲切和笑意。
有人说这是东植和红梅那场激情过后的果实,也有人说红梅根本就是偷渡来跟她Oppa结婚,她对东植说是看她的亲oppa根本就是假的。
红梅点餐的时候特别嘱咐老板要辣酱,在船上,东植对她说过,我们韩国的方便面,要放辣酱才会香。。。。
金允石的船长是神演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精准无比。
我从来没看过朴有天的电视剧,只听说他是很多人的男神,但是电影里面只看到一个演员。
韩国戏剧善于塑造完美的男神女神,每个人都精致的不得了,而电影则写实到不行,总是把神们拉下神坛,还原成那个最初的演员。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没搞懂女主角为啥出门偷渡要穿裙子,为了证明你是个女的跟别人不一样?
这片子里面的偷渡者都是来自国内的朝鲜族,所以估计不会在国内上映。
大家保重吧。
晚安
《海雾》改编自2007年的一部同名舞台剧,而这部舞台剧也是由2001年一起真实事件改编。
这次事件中,25名中国朝鲜族偷渡客惨死于“泰昌号”的渔船中,尸首被抛弃入大海。
影片时间设定于1998年,正值韩国深陷金融危机,片中多次提到的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正是由于IMF的错误决策,导致韩国金融危机的加剧,同时,亦不可否认IMF对韩国经济振兴,摆脱困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这里将那个年代重新拉回人们视野,也是一方面反省金融危机和IMF对韩国所带来的影响。
船长哲洙是那个时代里无数普通民众中的一员,老婆外遇,事业低迷,除了供人调侃的光辉历史和一艘早已破烂不堪的“前进号”,几乎一无所有。
可以想见,这艘船在他心中地位,用他的话说,就是“船是要写进族谱的”。
而就是因着这种执着坚持,为了维持自己的渔业经营,哲洙不惜铤而走险,秘密私会余老板,走私偷渡客。
这次密会他只带了甲板长,其他船员都被蒙在骨里,直到船出航众人才知道这次是要去偷渡。
事前毫不知情,也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检修设备,导致偷渡客集体中毒身亡,船长在整个事件中责无旁贷。
最后渔船沉没,船长也被拖入大海,虽然悲壮,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如果说偷渡客集体惨死鱼舱中还是意外,那毁尸灭迹绝的决定可以说船长人性已经完全扭曲了,人在抉择善恶的关头的选择最是困难,而一旦做出了选择,之后的就只是顺势而为了,所以之后杀害轮机长也是情理之中了,毕竟自己已经错了,想要掩盖一切只有继续错下去,无法回头,此身已入修罗界,无路可退。
轮机长的死让人扼腕,无可奈何却也是必然,在这个险恶的环境里,船长就是“上帝”,当恶掌控了一切,成为了最强势的那一方,那么轮机长的死也只是对他深深自责的一种解脱。
当然惩恶扬善还是所有电影的主旋律,最后除了男主女主所有的人都死了,随着那艘无法行驶于新世界的旧船,沉入大海,也算是奉俊昊给电影里留下了最后一丝希望。
影片一种现实主义风格,除了床戏和沉船两段剧情,甚少用音乐烘托气氛,只是依靠故事情节推进,导演依靠赤裸裸的视觉冲击,配合阴暗模糊的海雾背景,展现了这种压抑封闭环境下的人性,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欲望都表露无遗。
为了掩盖罪行不惜分尸的船长,深深自责愧疚的轮机长,对女人仍然念念不忘的船夫A,推脱责任毫无主见的船夫B,目瞪口呆的新手船夫(也就是我们的男主),以及躲在轮机目睹整个分尸场面的偷渡女。
或害怕或内疚或毫不在乎每个人暗藏心鬼。
可以说这种极限环境下对人性拷问,直指每个人的灵魂,不仅仅是演员,也在拷问每个观众,到底要如何选择?
如果换做是我,我又该如何选择?
我又是否有勇气?
思来想去,这观感应如何开头,就像影片该如何开场,才能留下观众。
《海雾》的开场,平淡无奇,从未在海边生活过的我,看到的是身为普通渔夫,做好本职工作,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的普通日子。
而这日子中,也会充斥着偶发的惊心动魄,殊不知就会丢掉性命。
前进号上亲如一家的船员们啊,日子是要过的,不过,人更重要。
可是,IMF时代的到来,即使最勤恳靠双手劳作过日子的船员们也显得举步维艰了。
船长面对一直听命于自己的手下,面对偷情的妻子,他选择了他的爱船,只要他竭尽全力就永远不会辜负自己的渔船。
孩子们还要吃饭,船长铤而走险,渔船变成偷渡船。
别人能做,我怎么就不可以?
另外那些船员们呢?
似乎介绍得并不多,只能通过细枝末节去了解。
老幺东植与奶奶相依为命,年龄最大的轮机长逃避债务常年躲在船中,对船长唯命是从的甲板长也有心爱的家人,船员昌武把女人视为生命,船员建国唯利是图。
出海打渔都不顺利,何止偷渡这初次尝试的事呢?
惊心动魄的偷渡开始,即使暴风雨如何猛烈,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东植遇到了令他心动的女子红梅,一直被看做孩子一样的他终于在红梅面前展现了成年英勇男性的一面,虽然冒着极大风险,但红梅的一句“谢谢”,足矣让他开心到九霄云外了。
然后就是无以复加地对她好,感觉怎么做都差那么一点,应该这样做就更好了。
可是,这样,就真的好吗?
偷渡客们也不是省油的灯。
抱怨渔船的环境没有大船好,女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想办法给自己谋利,几乎每一个人怀着提高生活质量的梦想踏上奔赴异乡的征途。
这样的征途,却是一去不复返。
船长见到女人上了船,就像踩了狗屎一样现出倒霉相。
但为了任务能够完成,他咬牙忍住。
一切看似尽在掌握,可有着狗鼻子一样的海警嗅出了端倪,却被像恶狼一样的船长吓跑。
临走时还不忘放言:“要起海雾了!
”(不知为何人人翻译版本没有译出来,难道不会韩语的我感觉错了?
)大家能平安回家吗?
偷渡客的意外死亡,浓重的海雾弥漫,死亡的恐惧笼罩在每一个船员的心头。
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船长的一声令下,可他却发出了砍烂尸体,扔进大海的指令。
他为了保全前进号,不惜让船员再杀一次偷渡客。
砍的砍,偷的偷,也有突然良心发现瞬间的精神崩溃。
混乱只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神经错乱的轮机长就这样被狠心的船长所杀。
难道就像船长想得那么简单,秘密不会再被泄露,真的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吗?
海雾里依稀尚存一丝阳光的就是那一抹爱情,面对屠戮,给人生存力量的同样也是那一抹爱情。
可当这份力量反作用于他人身上时,却变成了伤害。
东植为了保护红梅,无意杀了甲板长,伤害了曾惺惺相惜的船员,更抛弃了待他亲如家人的船长。
东植爱得炙热,却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船长爱船心切,却不曾想维护秩序所付出的代价;甲板长任由船长发号施令不做阻拦;昌武见到女人就拦不住;建国见钱眼开。
而红梅,她倚靠着东植在疯狂的前进号中活了下来,我相信她是爱他的,她给他带来的伤害已足够大,已不允许她再自私下去,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东植能够理解吗?
只要我们与他人有交集,因为趋利避害,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自私。
隐藏最深的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施予他人的“无私”,这恐怕只有等身边的那个人离开,才有可能意识到之前的行为害人又害己。
可这种无畏却又令人动容。
东植抚摸着红梅的脸,一句:“我们一起回家!
”船长独自扛起倒下的船杆,妄图拯救下沉的渔船。
昌武用口水擦掉女人脸上的血迹,保护她的遗荣。
甲板长听命船长,却没有把红梅扔进大海。
最后导演又加了一段,让开放式的结局延续了些许走向。
大家揣测的同时,我更关注的,是曾经清纯的东植,其人生是否被上了重要的一课?
他仍会继续之前大无畏的奉献还是会有所克制?
还是会变得跟其它船员一样?
这是个悲剧,人生何尝不是悲剧呢?
人要生存,可当生存受到威胁时,人的本性显露无疑。
人们自相残杀,问题归咎于社会,而社会又是由人组成… …我们愈发地想挖掘悲剧的始作俑者,妄图避免重蹈覆辙。
但即使刨地三尺,到头来还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电影是展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必太纠结。
作为沈导的处女作,花费两年半的时间揣摩剧本,精心挑选的演员在他的细心调教下也没有令观众失望。
不论从任何方面都看得出是一部用心之作。
特别喜欢其中的细节化处理,但因为日常生活段落没有想象得多,导致戏剧冲突中人物性格的突变,使人感觉不适应。
不知电影节上的130分钟版本能否弥补不足,期望有幸能够看到。
最后作为金叔粉的我,首先对金叔再次接拍19禁表示不满(其实他接拍时也不知道电影最后的评级,影片两次送审,目的也想降级),但对他支持好剧本带领好演员表示真心的赞赏。
因为手执斧头让人不禁想起老绵确实如此,可大家更多应该看到的是那个日薄西山却仍在拼命挣扎的姜哲洙船长,令人无限惋惜,又心疼的角色。
ps:翻翻追这部电影的微博记录,竟然多达67页,从去年7月份开始到现在。
虽然电影有其自身的遗憾,但如果你也关注了电影,会被所有的主创人员所感动。
他们是那么的独特,又那么的富有生机,影片的幕后充满了乐趣与感动。
同时我也结交了更多同样喜爱影视的好朋友,我们互通有无,乐在其中。
感谢有你们!
渔船在夜雾中轻轻摇晃着靠岸,又在第二天的日出中开始一天纷繁的劳作。
那是一只特别特别旧的船,好像拆东墙补西墙,永远有修不完的零件,那船上的人生活的可真是粗糙,可那只船上有最年轻的船夫,他傻呼呼地卯足了劲要在这个粗糙的世界挣扎下去。
上帝真的是有偏爱的,曾经的少年偶像已经可以撑起一个饱满的角色,一句简单的台词都可以讲的这么漂亮。
而有天的肢体语言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在粗糙的男人堆里,他第一次看见这么富有生气与活力的少女,他想示好却又有些尴尬,不知所措的揉着小纸片,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下一句搭讪:我也可以来口面汤吗特别喜欢前半段电影节奏,不管是风平浪静的海面,还是接偷渡客时的险象环生。
只是从中段氟利昂泄露偷渡客全部死掉开始,船长的突然究极进化以及一个个船员突然暴露的本性有些吃不消。
大概是这里故事的进展有些突然,好想看申奥的那个版本TUT好的电影不会把观众当成傻瓜,聪明的导演会用很多细节去编织伏笔、刻画人物形象,等到故事结束的时候,除了沉思那真挚、善良的、残忍的、狡猾交织的人性,很多谜底也解开了。
东植只是红梅生命中的一个过客,红梅确实欺骗了他让他爱上自己,死也要保她平安。
他的爱是单纯的,单纯的我只想让你过得好,我只想让你活下来;他的爱是鲁莽的,笨拙的示好,一旦有人伤害到她,他就会立刻炸毛一般为其大打出手,甚至杀人。
可是作为红梅,在目睹族人惨死、船长崩坏到连自己的老船员都可敲碎脑袋丢到海里的时候,唯一的反应大概就要如何生存下去。
“谢谢你。
”然后她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消失在无边的人海里。
她一定是利用了他,可要说她有没有爱过他?
我猜想,也一定有那么一瞬间吧!
多年之后,她结婚生子,他为了她一直生活在九老三洞,而她为了纪念那个愿意把生命给她的人,为了那段还没有开始就必须要死去的爱情,她也保留了吃拉面要加青阳辣椒的习惯。
他曾是风光一时的船长,那条旧船上刻着他的战绩和荣光,可惜时运不济,但即使用曾经他最不屑的方法,他也要保住那条渔船,他的战友、他的兄弟、他全部的自尊心。
既然下了那么大的赌注,赔上了所有的虔诚和运气,那么,这个赌非赢不可!
因此,当偷渡客不小心丧生,他淡定的解尸抛海,当老船员愧疚发疯时,他仿佛没有心一般的再次杀人,他的眼里除了那条船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保住了船,就是保住了所谓的尊严,别的,都沉入无边大海也在所不惜。
而当失败的脚步逼近再也回天乏术的时候,他不在抗争,甚至放弃求生,只是到死都很委屈,为什么昔日的荣光不能复回?
《海雾》密闭空间下的人性拷问 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 以为别人即使不像自己一样对世界安之若素 也不会离经叛道到哪里去 并在庸常的时日里养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见解:平平常常是人生的常态。
善 平平无奇 恶 也大半属于所谓“平庸的恶”。
这种观点固然不算错 但需要一点小小的修正——摘自对鲁荣渔2682号事件的一篇报道。
有人说 若把天朝的真实事件拍成电影 绝逼一部部都是最佳编剧 最佳故事 然并卵 广电大大们一个个都高风亮节 纯白如莲 莫说要把鲁荣渔2682这桩大案搬上荧屏 就是把早年小月月事件改进电影 也仅仅是寥寥几笔 大事化了 看《神探亨特张》 就可窥见一斑 尽管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说到底 不够深刻不够激烈 影响不了观众 何况观众也不爱看 扯远了 中国电影界的诟病由来已久 不想提了《海雾》被称为韩国版的鲁荣渔事件 电影豆瓣评分不高 朴有天主演 有感情线 事实上 这种极度孤寒的环境里扯出一条感情线倒显得多余 当然 有金允石大叔坐镇 片子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空旷无人的大海上 一艘捕鱼船缓缓行驶 苦闷的生活逼着他们接收一批偷渡客回韩国 很不幸 回去途中 几十个偷渡客由于冷冻机故障意外被毒气闷死 金大叔带领着大幅 水手 把这些人分尸喂鱼 这是无奈之举 前面全凭运气 后面倒撕扯出人性来 海雾越发浓厚 渔船也变成了修罗场 极端情绪在密闭空间里相互传染 船员互相吵闹 伤害 杀戮 最终 船长与船员祭祀般 与船一同沉入大海 与我国发生的鲁荣渔2682事件有相似之处 相同的是环境与杀戮 不同的是最终鲁荣渔2682带着11名罪犯回到了陆地 船上满载着血腥与暴力 我们很难猜测在出海的8个月里每个人的心性变化 唯一可以考证的是 出海的33人回来只余11人 22人被残忍杀害 在一片看似自由的海域里 出现了独裁者 臣服者 施暴者 被虐者 也许当你看到第一次施暴的船员用刺刀把另一个违逆者捅死之后 把鲜血涂到自己脸上 高声大喊 我终于杀人啦 会感到震惊不真实 但是没错 这就是人性 极致环境下的扭曲人性 最原始的兽性 这不是电影 只是当你在家玩游戏写作业睡大觉的时候 在一片海域发生的一件隐秘事件而已其实 我一直在深思 在密闭空间下 亦或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 人的心理会发生多大的变化 人性的张力到底能被拉扯到何种程度 顶在哪 底在哪 前人有过研究 无非还是 本能与环境之争 是人性本恶 还是环境所逼 若是环境所逼 为何一样的环境 又会培养出截然不同的性格 又回到心理学命题上去了 无药可解 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正常的世界里 人心纯良 鸟语花香 生活充满爱 处处是希望 这样很好 所以我们不了解边缘群体 不理解中东热战 不晓得在他们的环境里 在窥不见阳光的黑暗里 是否在滋生极致的爱极致的狠极致的欲望极致的绝望 只是深处其中的人们 突破不了黑暗的时候 别忘了 试着接触一点点清风 思考一下 为什么活着 之前读弗洛姆的《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书中谈到 人类的一切热情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都是因为他想使生命有意义 要想使他产生变化 就必须让他能够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让他能够激发促进生命的热情 让他比以前更感觉到生命的活力与人格的完整 这是唯一的道路 否则 你固然可以把他驯服 却永远不能把他治愈 对哦 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而不是固步自封 深入地剖析过人类的破坏性 才会明白唯有生命和爱才能战胜对死亡的迷恋 如同罗曼罗兰所说 看清这个世界 然后爱它
电影一看就知道根据曾经轰动一时的中韩远洋渔轮仇杀事件改编的,只是内容变动比较大,真实事件是六个中国朝鲜族船员受不了韩国船长及部分船员的打骂,奋起反抗,杀了十一个人吧,有韩国的有印尼的,事件的主角现在还在韩国坐牢吧?
也不知道有没有放出来,都是穷苦人,出去讨生活!
非得凑齐140个字才能发吗?
人在犯错了之后,最先想到的是怎么守住最想要的。
是因为错误无法改变,还是错了就意味着失去?
失去曾经的底线,失去未来的光明,失去生存的信念,失去幸福的机会。
唯独剩下支撑自己前进的欲望,凭着一份不想再失去,不想再错的迫切之心,得到一丝挣扎的力量。
突破自我,正视过错,并总可能在余生任何一个独处的时刻里,将自己一再淹没在永远不能挽回的过错中。
像海雾中的船那样,失去对航行而言最重要的方向。
错误就谎言一样,永远不能被完整。
总是有必要撒更多的慌去圆最开始的那个。
电影点开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限制级的提示语,18岁以下青年不能观看。
看来又是一部重口味的片子,而我很快就发现这片口味真的是太重了。
电影开场用了5分钟的时间介绍了一艘渔船在茫茫大海中作业,六位主角都有镜头交代,加上有些莫名伤感的配乐,这一段算是奠定了全片的整体基调。
第一个重口味镜头,是船长回到家时,看见他老婆跟别的男人在家里偷情,他老婆竟然毫不慌张,还顺手扯了一截卫生纸,伸手就在库底下胡乱擦了擦。
还真是18禁。
男主东植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开场片段中,他被渔网缠住双腿,险被转轮碾碎,这说明他明显经验不足。
面对这一帮老油条,东植将要在重重海雾中体验惊悚的海上漂流。
整个事件的过程,电影将铺垫和情绪渲染得十分充足,以至于当鱼舱里所有的偷渡者全死掉的时候,电影已经进行到了一半,这时候海雾真正来到,全片的重点戏也才刚刚拉开帷幕。
本来鱼舱里有一个人还活着,是救还是不救,金允石船长果断操起长梯,狠狠的砸了下去。
既然都死了,那就要死得干净些。
可是,仍然有漏网之鱼,小姑娘红梅在轮机室门后目睹了一幅恐怖的人间屠宰场。
接下来,所有人的命运都将围绕着她。
扮演红梅的演员叫韩艺礼,之前已经在好几部电影里注意到她了。
豆瓣里有人说她丑,但这个演员扮演的角色很容易让人记住,《同窗生》里被人欺负的女学生,《南方大作战》里金允石的女儿。
保护红梅的重任全落在青年东植的身上,茫茫海雾里,逼仄混乱的渔船上,一场人性博弈的戏码开始了。
事实上,类似设定的电影很多,但此片仍然是此中优秀之作。
在成熟的商业电影环境里,韩国电影在商业之外也愈发出彩。
本片继承了韩片一贯的血腥、色情的调调,剧情推进十分紧凑,大叔金允石依旧张狂不羁,朴有天的表演也很出彩。
此片值得一看。
《海雾》是一部让我看完很难受的片子,大海总是给人那样宽广宁静的感觉,然而海不是美好的化身,它的广博可以接受一切赞美,也可以吞噬一切黑暗。
我不是电影专业的,就不从技术角度评价,只是浅谈一下我对三个主角的看法。
我眼中的女猪脚本就不是什么正面形象,东植舍弃生命救了他,她却对人一直防备。
后来,也许是在另一位女性劝说下,才想通决定攀附东植,以此来获得呆在轮机室的“特权”,安全上岸。
电影尾声部分,她带着自己的孩子,我总是隐隐猜测,她应该是嫁给了她口中的那个“欧巴”。
我一直认为,在一开始她就没有想过会和东植在一起,而不是在经历了那一切之后,才决定放弃的。
东植应该是最悲剧的角色。
在所有船员中的老幺,深得哥哥们的爱护,甚至在切尸体的时候都被保护,不让其参与。
而他呢,却为了一个刚刚认识的女子,亲手杀掉了甲板长。
甲板长虽然是最听船长话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在船长要杀那个反抗者的时候,也是甲板长偷偷让东植将其救起的,这样一个人是不可能杀掉红梅。
东植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不仅错手杀掉了甲板长,甚至毁掉了前进号,将自己赖以生存的一切亲手推入深海之中。
他做了这么大的牺牲都是为了守护那份自以为的爱情。
但事实呢,红梅还是离他而去,结婚生子。
东植生活范围是很狭小的,只有奶奶、前进号和那些船员哥哥们,没有见过多少女人,对于女人也不懂分辨,碰见红梅就以为那是一生所爱,甚至不惜放弃一切。
这样的一个缺乏人生阅历的小男孩,他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段悲剧。
船长是很复杂的一个角色。
他有妻子,回到家撞破妻子和别人的奸情却那样平静的反应,只是默默选择他曾深深嫌恶的偷渡换取暴利。
这样一个男人,似乎看破一切,甚至生死。
他会为了维护船员、保护自己的船只和家人而毁尸灭迹,杀掉疯了的轮机长。
船长呈现给我们的一直都是一个冷血的形象,但是相比东植,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前进号”,他为了这艘船可以做一切。
所以,在最后,他也选择与船一同沉入海底。
我不禁想到泰坦尼克号的船长,在可以活下来的时候,选择与自己的船共存亡。
也许,对于一个船长来说,相比于各种欲望,他更看重的是陪伴自己多年的船,在常年出海的生活中,船才是他们生活的主题。
他们可以忍受爱人的背叛,忍受朋友的离去,却唯独不能容忍看着船毁在自己的面前。
他似乎总是特别嫌恶女人出现在自己的船上,无论是酒店女招待还是偷渡客,也许他早就预料到自己的船员会因为女人们而失去理智,而他会因为女人失去自己的船。
茫茫的海雾中,有善良的轮机长,有贪财贪色的船员们,也有渴望回家的偷渡客们人性都是复杂的,善恶也都是相对的。
我不愿意用好坏去单纯界定每个角色。
或许爱情是伟大的,但对于一个理智人,他不应具备毁灭一切的力量。
201101UC1:50:18。看评论勉强拖完,没啥深刻印象。
越晚后越狗血,其实这剧情挺好发挥的,非要扯上男女关系,自从出现红梅那丑货整部戏就越来越low~
中间那段氛围没有渲染好。
1 海上不能有女人2 逢场作戏不当真3 很好的题材,拍的略微片面
海上的船就如同独立王国,法律就如船长的一句话,想想如果鲁荣渔的案件拍了会不会超过海雾
什么鬼!
说的对,一个女人毁了整部戏,编剧太烂了。
K164
这片意思是女人等于致乱之源吧?
《红梅的游戏:杀与操之歌》
偷渡本身就是错误,一错再错的故事。爱情,一见钟情本来就狗血,没在一起已经很不错了。金允石依旧霸气,韩国电影的国宝啊
这哥又使斧子了,好亲切呀
男♂的都要疯!
花非花,雾非雾。爱,隔山海。钱,通鬼神。
我们就片论片 至于真是事件里责任在谁这个不讨论 这片貌似是韩国征战奥斯卡的片子 那么有这种水平也是应该的 我当时看到朴有天的名字时 心中还是稍稍有点打鼓 感觉这小哥太嫩 没想到爆发力还真强 片子很精彩 但至于能不能最终突出重围拿到提名 这个我个人先保留意见 看看其他国家的片子再说吧
真实事件改编,金融危机历史背景。前面家常般的个人生活,为后面的互相厮杀做了铺垫。人性不是一种,也不是一面,不同的角色,都是表达出了其中的一面。一个个普通人,到了那样的绝境之下,就因为各自不同的身份定位,做出了里面的种种反应。
评分为船长
好差,好刻意。为了矛盾冲突而矛盾冲突。这种东西没有意义。
和日前大火的特刊《太平洋大逃杀》一模一样,精彩。
理应是个好故事但最后未免有些尴尬。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船长与其他船员的险恶(船长从头到死都只是在为“船”着想),反倒使得男主成了自作多情为了女子而杀害整个船队的人。(想来风之谷也是绝赞)年轻女主的偷渡,也必是为情所累,所以最后不辞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