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比第一季还是要弱一些,线索多了有些散,前4集进展缓慢,花了5,6集才拉起了专案组,案情也挺明确,专案组这边几乎可算一帆风顺。
好的方面,对码头工人、工会的描述太太太深刻了,苦逼得慢慢走上绝路。
细节一如既往到位,很多东西能和s1对应上。
第二季和第一季比起来,或许可以算是he了,至少主角团们是在酒吧里欢笑喝酒结束的,没有人受伤,没有人被处分。
大家似乎对结案还有点依依不舍,作为观众的我其实也一样,为每一个线索的出现而惊喜,为每一个证人浮出水面而激动。
而今女警官重复往日乏味的巡逻工作,眼里满是落寞,眼镜警官撤掉案件相关的照片墙,唯独留下了the Greek。
frank:背负工人命运,最终连带自己和工会走向灭亡《火线》让我对美国社会背景和政治势力增加了一些了解,虽然还是一知半解。
从一些解读也可以看出,美国工会其实不单单是一个保障工人利益的社会组织,更像是一股政治势力,所以才会受到老丈人警长和FBI的强烈关注,恨不得能将他们一锅端了。
frank,其实我很难理解他为什么那么无私,以复兴码头为己任。
与黑势力合作,他并不从中获利,甚至这是一件铤而走险的事情,搞不好就连累家人,我们也很早就能看到这个角色的命运,与那些视人命为草芥的人为伍,从事非法交易,能有什么好下场呢?
而长期忧心工作,也让他疏于对儿子管教,以致培养了zig那样性格扭曲的儿子。
ziggy:干尽一切荒唐事,不过想获得最起码的尊重。
ziggy或许是我见过最没有人格魅力的角色了,什么荒唐事都干,包括但不限于,在严肃场合大放厥词;拿纸币点烟cos小马哥,小马哥拿的是假钞而且人家是真大佬啊;让鸭子戴项链喝酒给众人取乐,最终鸭子死了又哭诉众人的恶行。
但又让人不得不为其感到悲哀,他并不想要从表哥和父亲那里拿来的唾手可得的钱,而是想获得他那不值一提的虚荣心的满足。
表哥是真的好表哥,一开始我以为他会越来越嫌弃表弟,然后分道扬镳什么的,但是他对表弟的好自始至终没有改变。
虚假的FBI:上天入地,屡破奇案;真实的FBI:靠与大佬交换情报破案。
第六集法庭上黑帮律师:「你毫无道德感。
你从毒品交易的暴力与绝望中猎食。
你抢劫的对象,正是对我们这个城市敲骨吸髓的那些人。
你像一条寄生虫,依附于毒品文化……」奥马尔:「跟你一样。
」黑帮律师:「你说什么?
……」奥马尔:「我拿霰弹枪,你拿公文包。
但玩的是同一个游戏嘛,对不对?
」黑帮律师无奈地看向法官。
法官耸耸肩,脸上的表情在说:「你有什么说的?
」第五集Bubs 拿了 McNulty 的感谢费后,抱怨寻找 Omar 的过程多么惊恐,为这点钱多么不值。
编剧和演员都是一流。
Bubs 是这一类卑微人物里我见过的刻画最成功的了。
张力来自卑微的真相和无力的气派。
所以在这样的时刻,当他自己都不再勉强维持那层伪装的时候,格外扎心。
火线第二季重刷完了,打算写个角色影评,好了现在就开始吧。
Ziggy二十多岁男青年,中长发长得瘦小,手指关节纹身他的名字Z-I-G-G-Y,日常在码头工作很不认真,但他父亲是码头公会主任所以就无所谓了。
Ziggy的性格非常跳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有表演人格的成分在里面,晚上在工人们常去的酒吧喝酒时,他热衷展示自己的dic,经常出新奇的点子让大家无语/大笑,有次给一只鸭子买了钻石项圈,带鸭子喝威士忌,鸭子死了他很伤心。
买的起钻石项链也是在他和表哥参与走私后,尽管表哥不断叮嘱他贩毒来的钱要谨慎花,他还是给自己买了三千块的皮大衣,开着红色的跑车。
因为Ziggy欠了毒贩一点钱,衣服和车很快被那些人抢走烧掉了,不仅如此还打了他一顿,要他赔更多的钱。
他表哥得知情况后主动帮他,原本他们只是通过码头的便利走私相机,渐渐的开始贩毒。
表哥不仅帮他搞定了欠款,还算他入伙发给他钱。
但是Ziggy不喜欢这种被照拂的感觉,他觉得表哥可以做到的事自己一样可以。
就主动联系上家偷车走私。
那上家人很烂,在确定Ziggy的车已经海运送出后,带着那种你能奈我何的无耻嘴脸只给了约定好的一半酬劳。
Ziggy很生气大骂他,上家把他打了一顿。
Ziggy捡起钱踉踉跄跄的走出去坐在车里,想到以往毒贩对自己的欺侮,他不明白为什么明明约定好的事人却这样的不守信用。
他很纯真在面对利益纠葛时也很傻,他的表哥可以玩转这些因为留有后手,在权衡着提要求,可是Ziggy总是信任别人,就总遭背叛(以上是我的评论)。
Ziggy再也受不了这样的欺负拿起枪冲进店里,先是对店员开了一枪,又接连几枪了解了上家的性命。
他在车里等待自首,在警察局对口供签字的时候,他问,我可以用笔改一下上面的内容吗?
如果这样不太麻烦的话。
警察说可以,Ziggy:他不是“说”别杀我,他是“begging”我别杀他,一边说眼泪就流下来。
警察一脸无语。
剧里也提到Ziggy这样崩坏的诱因之一,有次难得的和父亲聊天,说很想念小时候,小时候很多叔叔大家都在,后来因为在码头工作,被砸死的砸死,还有各种原因受伤死亡的。
父亲也只顾工作疏于照顾他。
母亲还在但是很少提到,哪怕Ziggy入狱了,他父亲也说leave her out of this,Ziggy说我也没想把她扯进来,大概她知道了也会吃一片安眠药叫自己睡过去。
Ziggy母亲或许有精神类的问题,对Ziggy来说母亲是缺位的,父亲也靠不住。
码头上的同事都以他取乐,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父亲来监狱探望他,他:我真的不像你(那么有能力)。
他的父亲是备受尊敬的工会主任,做事很有一套。
他的父亲说,你比你想象得更像我。
确实是,他父亲也是心思柔软的人,他看到了种种的不幸,要自己去保护所有人,但终究力有不逮,渐渐走上歪路,也因为他的歪路叫儿子侄子都涉毒,最后后悔不已
适应了这部剧的节奏以后看第二季,比看第一季来得酣畅得多。
如果是想看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快感十足的爽剧,那么这部剧有点不够劲。
但是如果真的能放下一时的快感,静下心看这部剧的话,我觉得还是很有沉浸式体验的空间的。
沉浸式体验码头工人的无奈,体验警察破案的辛苦,体验小人物的挣扎,体验混蛋的自救,体验天生我才却生不逢地的懊恼和不甘。
看到有人评论说《The Wire》之所以能成为一部神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剧中没有一个是脸谱化的,空心的人物,所有的人物都是有他自己的个性、背景、情节作用的。
我看来也确实如此。
第一季中,Kima中枪后,McNulty自责不已、痛不欲生,而此时,那个我们看作是反面角色的Rawls居然还会用自己的特有的方式劝McNulty走出伤痛:“你是一个混蛋,是我见识过最混蛋的混蛋。
所以,如果这个事情真是你的责任,我一定会告诉你知道吗?
”我觉得这句写得太棒了,真的很符合Rawls的性格和他对McNulty的看法。
如果简单的出于人道的、同情的安慰的话,一定没有这样的效果,也完全显不出Rawls这样的性格,和他作为警监的水平。
而第二季中,更是各个人物都有各个人物的性格,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Frank,作为公会的负责人,公会是他的事业,码头的工人是他的兄弟,码头就是他的家。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码头的生意越来越惨淡,他把希望寄托在推动政府拨款拓宽运河增加码头吞吐量这个计划中,为此不惜自己贴钱,甚至铤而走险从事违法的事情,就是为了能获得充足的运作经费。
而对于家人,他为哥哥争取工作,包庇侄子盗取集装箱,对儿子严厉却缺乏管教。
尽管是个悲情式的英雄,却似乎缺乏成为英雄的能力。
他对政客、说客缺乏能力,面对诉讼缺乏手腕同时还没有基本的法律常识,他自以为眷顾家人,但却用错了方法。
他的哥哥那句“是的,叔叔有担当,所以出事了叔叔会出面搞定一切”,点出了他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公会,这种大包大揽的家长式做法,实际并不奏效。
至于最后单枪匹马的去与黑帮会面,更是有勇无谋,直接领了饭盒。
相较于Frank,作为毒帮二当家的Stringer是另一个极端。
把贩毒直接当成了生意,非常用功的去读商学夜校,往常也是动不动戴付眼睛,很有学问的样子。
在毒品生意遇到危机的时候,还会向夜校老师请教,听取他的意见给劣等产品改名。
同时,更会借听取手下意见的方法,让自己的点子从手下的口中说出来,从而统一手下小弟的思想。
在和身为老大的Avon意见不同意,张口就是经济术语,却被Avon一句话怼了回来。
我想他是有点怀才不遇,生不逢地的感觉吧。
同样这样感觉强烈的是Ziggy,这个大家眼中的白痴,总是做出一些我们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总是让人感觉像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做事没有三思,不计后果,随性而为。
但偏偏越是在别人眼中的傻瓜,却越是迫切渴望证明自己。
于是一次次地作死,终于最后身陷囹圄。
而一直关照他的Nicholas,一个貌似比Ziggy成熟的多的表哥,一举一动却都是Frank的影子。
希望照顾家人,希望照顾表弟,希望给女朋友和女儿找一个独立的住处,而实际上确实被人利用,被人摆布,只是自己沉浸在自己暂时成功的假象中。
但实际上,却是在压力中,在诱惑中,在利益面前,渐渐放下原则,越陷越深。
…………所有人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社会的百态和生活的种种,总是随时迎接各种无奈。
连那些警局里的权贵也总是充满了无奈——局长Burrell被威胁无奈启用自己排挤的手下Daniels;而威胁Burrell的Valchek是想要办Frank,无奈自己组建的专案组,自己的召集的人员,甚至是自己的女婿,居然不受控地离目标越来越远;Rawls被McNulty逼得无奈只好接下14起无头命案;Daniels、Kima因为办案而和老婆闹别扭,Daniels和老婆分房睡,Kima对怀孕的老婆却始终没有好脸色;整个专案组,明明进展神速,却因为得罪上头,被FBI横插一脚,还因为Ziggy的阴差阳错杀死涉案人员,导致线索基本被毁,最终专案只能草草收场。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都知道,但是出现在一部电视剧中似乎有点太密集了些。
又或者是本来人生中的不如意已经够多了,我们希望电视剧里来的畅快些,起码破案来得干脆些,但这部剧的主创人员好像完全不是那么想的。
但无论如何,精彩处也正在这里,在这弯弯绕绕的曲折中,在这疙疙瘩瘩的缝隙里。
局领导跟码头工会主席有点小矛盾,于是领导利用职权之便再次成立专案组,把原来被发配的几位大神请回,准备整死工会主席,几经波折居然把14条人命的事故折腾成了谋杀案,凶杀科领导骂着娘的掀了桌子,于是专案组背了黑锅!
然而,随着案情不断进展,牵出了国际贩毒走私大鳄的踪迹,这下局领导掀桌子了:老子让你去搞工会主席,你丫查什么国际犯罪集团,再不听话就通通给老子下岗最后,由于各个部门办事应付推诿,专案组独木难支,国际大鳄成功潜逃,而倒霉的是工会主席全家,这发生在美国民,不与官斗啊!
Ziggy作为剧中有点疯癫的喜剧人物,其实内心极其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他的自卑情绪可能源于自己的身材,作为港口一代的后代,个个人高马大,瘦弱的他成了weak的代名词,可能经受了一段时间的极度冷落之后,他开始通过各种疯狂的举动来吸引注意,他成功了,但是是小丑式的成功。
他发现自己虽然受到了关注,却没有受到尊重,并且这两者似乎是矛盾的,他已经习以为常的浮夸行事风格被认为是不稳重的象征,导致任何严肃的场合他都显得格格不入。
他一边迫切的要获得尊重,一边却又改不掉自己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所以他挣扎和痛苦,他发现钱根本无法带给自己尊重,甚至自己的消费行为都被视为愚蠢。
从此他视金钱为粪土,在一只鸭子的脖子上挂上上千美元的首饰,将一整叠钞票撒向大街。
他要的是尊重,金钱只是附属。
他苦苦恳求Nikey带着自己一起做生意,却被Nikey一次次拒绝。
最终他决定自己自己单干,偷了几辆奔驰车,倒手转卖。
但是这一次,即便是完完全全他的计划和行动,他还是被看作一个跳梁小丑。
他对着经销商大喊:we have a deal!
a deal!
经销商却丝毫不在意。
他知道了对于对方,自己并不是一个合作伙伴,而是一个小偷,小偷是没有信誉可言的,小偷是不值得尊重的。
他破口大骂,双方扭打起来,他再一次在体格上被侮辱,被一拳打倒在地。
经销商把钱塞进他的衣服,把他赶出了商店。
坐在车里,他暴怒又无助。
他要讨个说法,却没有力量去争辩。
这一次不行,这一次不行,他想到了新买的手枪。
他拿出手枪,任由愤怒支配自己,享受枪支赋予自己的极致力量。
他的一生可能都在苦苦寻求尊重,最后也将一生葬送在了寻求的路上。
剧集主创David Simon在提到第二季时候说“The second season of The Wire, centered around Baltimore's dying port unions, is a meditation on the death of work and the betrayal of the American working class, it is a deliberate argument that unencumbered capitalism is not a substitute for social policy, that on its own, without a social compact, raw capitalism is destined to serve the few at the expense of the many.”这一季,便血淋淋地展现了一个阶级的尊严如何被政客和体制玩弄于股掌间。
一切都源于Frank通过工会振兴港口的雄心。
为了筹得政治献金,Frank冒险帮助走私团伙利用码头装卸的空子的走私,赚取微薄的劳务费,再把这些钱送到各个议员手中打点。
一年,两年,港口提案无望,Frank只能在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里弥足深陷,最终害得自己送命,侄子Nick贩毒,儿子Ziggy入狱。
Frank的死亡,象征着一个阶层努力自救却最终被时代洪流无情淹没的缩影。
最后一幕Nick站在破败的港口远望,一组蒙太奇镜头下,我们看到Frank死后工会被关闭,让Frank费尽心机能够带来大量工作机会的粮食港口计划最终搁浅,取而代之是充斥利益的房地产。
毒品和妓女仍然源源不断地通过港口走私进入。
这个港口的工人阶级每况愈下。
这一切,不会有任何解决方法。
第二季仍然好看,不过比第一季稍欠在专案组的人基本全线为故事服务,而不象第一季,故事是为人服务,忽视了人的故事虽然还是那么警世又感人,但是看过之后也没有那么多想说的东西了。
Frank,一个善良的好人也会想要做些坏事换取理想的报酬来帮助自己所在的团体。
有时不得不感叹人类这么great,都统治地球了,却还要给money当奴隶,为它卖笑又卖力,甚至爱也需要通过它来表达——这是Nicky最大的烦恼,女友拖着两个孩子,每天闹着要买房子结婚,未婚妻经济和丈母娘经济果然没有任何区别。
结果满世界都是为了生活铤而走险的男人。
Stringer则是这一季里跨度最大的角色,原本务实的管家型人才,终于蜕变成心机型大佬,还验证了第一季结尾我很担心的一个趋势——学霸终成学傻。
码头那些杯具不想多说,这一季每个常驻角色都经历了某种理想的消解,第一季里鲜明又讨喜的个性,象劣质的墙皮一样卷曲起来随时要剥落。
Freamon不再做木工,相应地也没那么聪明了。
Bunk在不忠这个毛病之外,又彰显了耍酒疯的一把好手。
女友怀孕之后,Kima的脸色每天都很难看,和那些嘴上欢迎新生儿但心里充满恐惧的准爸爸也没什么不同。
Daniels的管理也有点疏漏,组员间居然那边出着任务这边就完全把他们忘在脑后以至于刘能和herc要愤然离队。
至于男主就更不用说了,孜孜不倦地报复前上司的毅力有多强,玩转身边几个好女人的能力就有多弱。
反而是一向窝囊的Prez猛揍了出言不逊的老丈人一拳。
这让剧本的现实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让观众略为泄气地叹息一声——唉。
第二季更加慢热,展现的图景也更加广阔。
编剧并不满足于为码头工会唱一出挽歌,而是关于这个阶级这个社会以及其中每个人的无情命运。
Kima真的好温柔。
McNulty还是有脾气的hhh就喜欢这桀骜不驯的样子
McNulty这一季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几个片段之一,可能是所谓警察的责任感或更复杂的什么,这个承诺真的很打动人。
虽然Frank这么说,我想他到最后也没真的懂这个道理。
Daniels重出江湖!
越来越喜欢Daniels了。
一看Nicky就没学过有机化学,丙酮我可太熟了,易制毒化学品,虽然我们实验室也没认真管过。
“无代表,不纳税”
唉……
很喜欢Daniels的地方就在于他会有权衡,更有权衡后的坚持,真实的好人。
“听到音乐,我就要起舞。
”只是后来看到Kima和Daniels的家庭生活都不甚顺利,还是会唏嘘。
这部剧里充满着距离正义总差一步的故事,如此真实,这真让人沮丧。
Carver啊……然而你最后还是让Daniels失望了。
D终于选择与所谓的“family”决裂,是的,你与他们本就不同。
Omar要笑死我hhhhhhh
我觉得是McNulty最有魅力的一刻。
Frank的悲哀。
时代不同了,码头工人没有犯错的余地。
云淡风轻,Omar真的帅。
Omar 本剧唯一爽点。
法官终于硬气了一次。
所以上一季中McNulty的咆哮质问,你们都明白的对不对?
想再看一次盖茨比了。
De'Angelo会成为一个好人的,如果没有Stinger的暗杀。
D本来已经准备好在狱中开始新的生活了。
他死的时候,我心都碎了。
实验室常态。
这就是兄弟情吗,尽管你从未了解他。
还真是。
那还真是天使啊(捂脸)
没说出口的部分最动人。
挺难过的,我们都知道该取之有道,可码头工人就活该这样消亡吗?
不,不该,Frank做的不对,可面对这个无可救药的码头,谁又忍心再苛责他呢?
还是你俩了解McNulty
神翻译hhh 外加McNulty名言“What the fuck did I do?”
Herc和Carv俩活宝hhh
从一开始到现在,经过专案组的案子Prez真的蜕变了。
感觉Big Brother还会有更多的戏份。
唯有叹息,敬Frank。
我一度很讨厌Ziggy,觉得他就是个小丑。
看到结局又有点同情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Ziggy标志性的笑容,只是那背后又有多少后悔,多少愤怒与悲伤。
你俩就贫吧hhh
最可悲的是你甚至说不清这是谁的错
(Russell真好看。
)No one looks back. 结尾的蒙太奇为这句话做了注解。
第二季是真不行
第二季就搞死了frank?!?感觉都没演啥呢……
神剧,彻底爱上了。每一个人都特别值得玩味。都是游戏,都是生意。
想不出什么溢美之词了 等看完第五季再来感慨
视角很歪、节奏很闷的一季。我是来看警匪斗智、英雄集结、黑帮火拼,这特么是啥,民工关怀,产业复兴,码头风云。
2018.12.05 ~ 2018.12.16到最后,是美国政府赢了,唉……
悲情英雄Frank,一个人对抗全世界。只可惜没有任何人,地球都照样会转。
码头那条线丰富了整个故事,呈现出一个更完整的美国式犯罪网络,依然真实的可怕,而且较之第一季更为出色。越来越爱Lieutenant这个角色了!
码头的人都太苦了,混口饭吃都不容易,mcnulty也终于翻身了
多了很多幽默感,可看得比較快。Zig就是Sick, Sad。Nicky的女友好美。Dee......這也能看出幾條BL,強強SA, 逗逼HC, Cuz組也行,酒鬼組和毒癮組比較勉強。結局的節奏又搞不懂了wtf啦
你台就是喜歡套路,看過第一季就知道最後肯定又是差一個關鍵證人(。就像OZ看完第一集就知道最後肯定都要玩完(。但是PJ嗑藥前臥槽真是小美人儿,睫毛帶淚珠的特寫啊天哪。艾爾巴的角色怎麼無論長相和人設都越看越像一哥,一臉苦相的攝政王……(bushi
看完第二季才明白这剧为啥能称神,基本可以只用编剧推进发展,表演、导演、甚至于制作技术层面都为编剧服务(当然这一切也都无可挑剔)。如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活在21世纪的美国人,大概就是他能写出来的东西。
感觉不如第一季刺激好看
希腊人竟然用假护照逃脱了,这也太现实主义到反类型的程度了吧。另外现在看美剧不死几个主要人物就会觉得不过瘾。
2013.8.6-8.9 竟然四天看完了12集,虽然第二季相对其他四季来说关联性不强,但是也是足够好看.
码头风云啊这一季,出场人物更多了,这真是没有废戏,所有人的所有行为对话都有背后的意义,看的时候完全不能走神儿。纵然大家都超屌,这一季的高人评选我还是要投票给【大兄】和【希腊人】,文质彬彬戴眼镜看杂志的大兄,实际是最狠辣的杀手,做什么事先礼后兵,这就比街头那些混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希腊人”一直隐于幕后,没有任何把柄可以给人抓住,【他们只知道我的绰号是“希腊人”,而我甚至不是一个希腊人】太牛逼了
我是来看破案的,不是来看这个案子有多难破的
第二季和wire这个概念似乎关系不大了,另外案子的侦破似乎也和警察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是嫌疑人自己的内心挣扎之后的主动交代。
花一季跑出城市,解决了货源问题
White people’s shit is so fucking b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