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一遍一头雾水,特意回豆瓣看看有没有明白人。
没想到我翻了全部评论都是在差评,都在说什么蹭热度说抄袭各种国外电影剧情上都说看不懂,搞得好像普罗米修斯能看的懂一样。
害的我亲自又看了一遍。
致敬或者借鉴了《湮灭》的故事结构,故事的开始是地球上的人工智能审讯归来的女主,然而就像一场少女伊的奇幻漂流,整个故事都是通过她的讲述进行的。
我们并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全船人的尸体和凶手-智能ai都被遗弃在外太空中,全船人的失踪她是唯一的嫌疑人。
根据她的讲述,是人工智能将外星生命体保存在飞船上,产生辐射影响了所有人,导致大家都发生了异变。
而她通过突变,变成了适用于外星生命体储存信息的载体,制服了人工智能,最后返回了地球。
在这个基本的陈述里,出现了个各种迷惑现象和剧情冲突,都让人不禁产生着怀疑。
首先,在全船人都被外星辐射之后,都产生了不良反应,女主也是鼻血滴到杯子里,然后晕倒在地,杯子碎了一地。
但是到了她醒来的时候,却是跟第一次惊醒时一样的着装。
拿起叠好的衣服穿上,女主也是一脸疑惑。
全套服装晕倒之前穿的是工作服。
醒来以后穿的是居家装,是谁趁她睡着了换了全套衣服?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女主醒来以后,身体就康复了呢?
就连人工智能都说,神经元是不可能恢复的。
第三个问题袭击她的那个怪物到底是谁?
这个人形怪物除了身体扭曲以外,并没有特别的吓人。
但是首先会让人以为它应该是女主的老公-原。
然后后面剧情里我们得知原已经变成了植物人,因为发型问题被困在了驾驶舱。
而后,又给了一个55位的镜头,我们仔细看一下。
女主演员视线不对,可见当时是纯空气表演
这不就是一个人么这大脸盘和性感的嘴唇子,这好像还是女主演的啊?
这么省预算么?
而后这个怪物的嘴里嘟嘟囔囔的喊着一个名字-原。
喊了一会就被巨型的外星生命体吞噬了。
为什么会出现一个长的跟女主一样的怪物呢?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继续寻找答案。
结果没有答案。
没有像异形里面的一样,猛然发现某个屋子里泡着各种女主的克隆体,我猜八成是预算不够或者特效做呲了或者审核没过。
但是字里行间之间,我们看到了种种蛛丝马迹,证明了女主已经被人工智能,甚至被男主角做了实验。
直到最后的彩蛋,人工智能对着穿着衣服洗澡的女主邪魅一笑,就凿实了对女主进行过人体实验。
所以就像少年派一样,这个故事的隐藏剧情是:女主伊在太空航行中造成瘫痪,而人工智能通过克隆技术为她制造了很多克隆体。
机器人承认做过很多实验克隆体在多次重复外星辐射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基因突变,构成了现在的成熟体,也就是回归地球的女主。
女主的丈夫-原,也参与其中
他已经称自己的妻子为它了他拿到了最后获得的成功样本注射到自己体内,却发生了异变,变成了植物人。
女主苏醒后遇到的是自己变异的本体,了解了最终的真相后,她流放了人工智能机器人。
甚至有可能是她把植物人老公毁掉,她甚至骨灰和渣渣都不曾想带回地球,还把戒指抠了下来。
只要戒指还在老公就还在的忒修斯之老公
用小行星作为补充能量的方式还有直接用行星改造成大号循环瓶这个点子是很赞的,没有先入为主跟其他科幻用全金属加工的飞船。
但这对我来说是个不错的看点。
至于那个悖论,很久以前就知道,但是把这个当成探讨的根本就很普通,碧蓝航线动漫里都提到这个,你不能因此就将她深度提升,至于回答,也没有什么深度的思考,内在意识不变就依然还是原来的船。
但是不是越来越的船不重要,关键还是看你怎么定义,比如定义造型和功能没有改变就认为是原来的船,这个依然还是看你设定。
就像回答什么是人类一样,人类进化到哪种程度还能当成人类,这个是要依靠现实,实际人类进化到哪种程度,要是未来进化了两种人,一种有身体,一种弱化身体保留大脑。
至于另一个点就是人类对于未知生命体的认识局限在已知内。
信息体其实就不是生命体,只要其不符合人类对生命体逻辑的定义内,探索其实是对人类没有意义的,太空里保有信息的物体多了去,黑洞对于生命体的生命意义是不存在的,没有必要纠结一个连生命体都不是信息体,单纯就是唬人而已。
国产电影,尤其是国产科幻电影,在目前的电影行业仍然是一个待开发或者说是比较薄弱的类别。
2019年的流浪地球大火之后,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先驱者,我国的科幻电影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一回。
万万没想到,上海堡垒的翻车,很多观众比如我又一次对国产科幻电影失去了信心。
前段时间刷b站,刷到一个视频写着投资800万的电影《太空群落》与《上海堡垒》的视效对比,抱着猎奇心态看了眼,嚯,结果出不去了。
太空群落是一部网络大电影,获得了“基辅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奥地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双重国际大奖,又成功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的科幻惊悚电影,最近上线了,光是这些殊荣加身就蛮值得一看,关掉视频后就找出来认真看了一遍。
主人公主要是三位:女主角尹,被困在太空飞船上的女科学家。
作为“深空号”飞船的唯一生还者,以她碎片化的回忆,一层一层揭开来自外太空的神秘力量。
AI角色“柒”,为完成发现新生命体的任务,假意执行舰长“原”舍弃样本的命令,实则复制了女主样本留给怪物学习,最终帮助尹完成最终形态。
还有“深空号”舰长“原”,同时也是女主角“尹”的恋人。
“原”不仅是尽忠职守的舰长,义不容辞的踏上为寻找外太空生命的旅途。
故事背景设置在未来的2047年。
地球航天基地捕捉到一组神秘的信号,科学家认为信号来自宇宙其他的文明。
为探寻外星文明,完成与地外文明建交的任务,人类向太空发射了宇宙科考船“深空号”,舰长“原”驾驶着深空号,带领全船93名船员和智能机器人“柒”驶向宇宙,踏上星辰征途。
但不久后,飞船神秘失踪。
150年后,深空号飞船突然出现在地球轨道附近,船上只剩下一名幸存的休眠者, 她竟然是舰长原的恋人“尹”。
看完后的整体感受就是,一般我看电影的时候看到无聊的情节就没耐心了,会直接跳过或者二倍速播放,但是这部电影总时长也就一个多小时,剧情十分的丰富且紧凑,毫不拖沓,全程是被这部电影的剧情设定和叙事方式给吸引了。
电影开始,前面对于悬念的铺垫设置做的很到位,整体观感上不足的地方我们略过,它作为一部网络科幻惊悚电影,已经十分的不错了,推荐大家可以一看。
电影预算共800万,演员全是新人演员,也没有天价片酬,预算全部花在了制作上,在当今这种浮躁的资本运作的大环境下,并未顺应时代趋势,实属难得。
故事的构架很庞大,探讨的主题也很深刻,细想下来很有哲学内涵,其中对于外星生物的描写也很有意思。
我们回顾近几十年电影中出现的外星生物,就能看出来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大部分都是长相丑陋奇怪的外星人。
太空群落中则是借着信使的形态,借AI机器人柒的口提到了这一点,也就是质疑人类对于外星生命体的想象过于狭隘。
电影叙述用的是分章节的方式,每十几分钟为一个章节,根据不同的叙事时间线,拓展出不同的故事剧情,逻辑很清晰也能够自恰,但有点过于简短,每个章节完了都有戛然而止的感觉,很多疑问也没有完全解释清楚,因此最后的结局我们只能通过前面的伏笔展开讨论,没有标准答案。
很多观众说这部片子之所以比上海堡垒好看,是因为没有感情线,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感情线的可能性在影片中是有所涉及的,只是并不明显,但从一些细节处还是能看出来。
女主尹和舰长原很明显是一对爱人,他们的爱比较深沉,两个人手上都带着的同款戒指,在影片中也多次特写出现。
在船舱出现暴动的时候,尹也是第一时间联络原,并且在和AI柒号见面之后先问了原的情况怎么样,想尽办法获取原的消息,表现了尹与原之间深厚的感情。
更令我欣慰的是,这俩人都不是恋爱脑,一直都保持着理性,互相在乎但也知道及时止损,与其说他们是爱人,不如说是伙伴。
电影结尾也有交代,男主自愿牺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护女主,信使中也留下了男主的意识,女主在得知这一切后把中指上的订婚戒指戴到了自己的无名指上。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在上海堡垒翻车之后,网上很多人就开始把矛头指向国产科幻,看评论里有人连这部电影都没看过就恶意差评带节奏,认为国内科幻就是抄袭。
国产科幻还在成长中需要鼓励,我们不能辜负那些用心制作的团队,给予关注才能帮助成长。
不难理解这种基调的电影可能不被大部分人喜欢,但是他很对我胃口。
我从初中时就有的一种疑问,地球人因为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所以大部分电影中的外星人都长得和人差不多,就算奇形怪状的也至少有鼻子嘴巴眼睛,需要气体水源,八九不离十。
那假如外星人是以一种我们完全不能理解的形态存在的呢?
该如何感知他们。
遗憾我的专业和这些知识完全不搭边,我也只能胡思乱想。
那年《星际穿越》出来的时候提出了四维生物的假想,以至于我把星际穿越反反复复看了五六遍仍是觉得新奇得很。
而太空群落的设定,外星生命存在的方式,正是我对他刮目相看的原因。
他也提出了一种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方式。
也许从电影学的角度讲他是不及格的吧…但是这个设定大大触动了我,在我心里他是满分的。
有关人工智能三大定律,这个问题也是社会讨论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在哪。
再简单来说,杀一百个人能救一万个人,你杀还是不杀?
人工智能的答案肯定是杀,因为杀人就是保护保护人类。
AI的可怕在于此,唯结果论,唯效率论,所有人性、情感在AI面前皆无效,但AI又确实能快速便捷的解决很多问题,所以AI在未来科幻领域的使用性,该有多少?
概念很好,信息也是生命体,匹配永恒的宇宙。
反观人类DNA承载信息的落后,有很强烈对比。
女主演技可以,但是,剧情不行,服化道很赞,视觉冲击都可以,但是毕竟成本有限,一个小时不够把剧情讲清楚,而原创度上,也就一个信息生命体概念,其他的,基本都是普罗米修斯,湮灭等的拼凑。
总结:作为抖音短片,或是预告片足矣。
但是1小时电影真没必要。
太不好看了,完完全全是一个恐怖片。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看完这部影片,我总觉得是导演想借片子给我预示着一些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觉得。
影片讲述的故事起因就是人类对于外太空未知文明的好奇,继而去开始探索,在科考队伍中高级仿真AI负责着飞船上很重要的工作,甚至可以说他是舰长直属最高执行官,船舱里的人类在无声无息中被未知生物侵害,并且人类身体迅速发生变异。
影片中的呈现实在是太接地气了,没有那些科幻大片中花里胡哨的炫技,没有太过于理想化的演绎,我好像都能从这部影片对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我们国家刚在太空建立太空站,我们的航空航天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彷佛上九天揽月已经是很容易的事情。
近年来对人们智能机器人的关注持续提高,也慢慢开始有科学家研发智能机器人服务于日常生活,相信在未来智能AI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像电脑电视一样常见。
还有众所周知的新冠疫情,也是在无声无息中爆发,迅速传播导致更多人类传染,全球陷入疫情危机。
这这这和影片描述的故事难道没有相似的感觉吗?
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正我是信了。
自从2019年《流浪地球》登顶之后,国产科幻片就开始欺骗大众感情,五毛特效、尴尬台词、强行煽情......几年过去,“国产科幻”跟“国产恐怖”一样,成功被贴上了烂片的标签。
大匆最近发现,各大视频平台居然接连上映了多部国产科幻片,《火星异变》、《重启地球》以及《太空群落》。
《火星异变》、《重启地球》之前吐槽过,特效确实跳出了“五毛”范畴,可尴尬剧情和强行煽情还是没有跳出“烂片”的怪圈,一个3.7分,一个3.7分,表现出了众多网友的不满情绪。
难道就真的没有特效和剧情都在线的国产科幻片吗?
看了《太空群落》之后,没想到会有如此惊喜,它真的是在用!
心!
讲!
故!
事!
这部电影已经上线8天,票房仅有118万,在电影热度榜和分账榜都看不到它的排名,但豆瓣评分却高达5.7,甩开了《火星异变》和《重启地球》两分之多,是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科幻电影。
开头,电影交代了故事背景——2047年,太阳系闯入一个神秘天体,其发出的信号被人类接收并判定那是来自高智慧文明的邀请函,这个天体被人们命名为信使。
为了与地外文明建立沟通,深空号科研船带着93名船员,航行71年抵达了信使边缘。
外星文明、信号、未知天体,前期的背景设定,直接把期待值给拉满了,从飞船建模来看,虽然外形奇特,像是一个长方体盒子,却没有“五毛特效”的既视感。
随后镜头切到飞船内部,船员报告探测器出现问题,舰长立刻做出相应指示,可突然出现的强烈电离辐射还是导致探测器坠毁。
转眼到了2190年,深空号已经返回地球,深空号调查委员会正在对女船员“尹”进行审问,可询问的问题却让人倍感好奇。
探测器坠毁后发生了什么?
信使上是否存在地外生物?
其他人都去哪了?
所有这一切,恐怕只有唯一幸存者“尹”才能解释。
电影到这里,才刚过去三分钟,不但用飞船和外行星营造出了科幻感,甚至把故事悬念都给铺垫好了。
对于这么优秀的开头,我却很害怕,怕它有一个惊艳的开始,后面却敷衍了事。
幸好,这是我多虑了。
随后,剧情再次回到71年前。
当时“尹”以深空号人工智能制造者的身份加入了这次旅途,可在长期休眠过程中双腿失去知觉,行动只能靠轮椅。
当深空号到达目的地时,发现信使不同于任何已知天体,地球接收的信号来源于它的内部,但是信使不断散发的高能辐射摧毁了深空号的设备,迫使深空号只能停留在外侧轨道。
在那里,深空号的船员除了采集到一些未知结晶,其他再无所获,而信使上面,也没有发现任何文明迹象。
正当深空号打算返航时,意外发生了。
舰长刚下达命令让众人进入休眠仓,包括“尹”在内,所有人都不知原因地突然倒下了。
等“尹”醒过来时,惊讶地发现双腿有了知觉。
“那里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它们在慢慢地改变着一切。
”对于身上的变化,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是“看不见的东西”是什么,她没有说。
镜头再次回到飞船上,当尹想把双腿恢复的消息分享给舰长时,却发现怎么都联系不到对方。
更加让她恐惧的,是整个飞船内除了人工智能“柒”之外,再没有发现其他人。
对于其他人的去向,“柒”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可不知名生物撞击舱门产生的巨大震动,却暗示着危险逼近。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太空群落》很值得一看。
虽然没有浓墨重彩的刻画科幻感,可在剧情悬疑上却做到了极致。
深空号上发生了什么,信使的真实面目,女主“尹”的经历,这些答案随着剧情发展一步一步揭开,直到结束,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电影所表达出来的主题,却让人细思极恐。
为了塑造这种亚洲面孔的科幻影视,主创团队绘制了上千张概念图,比如人物的形象概念、生活舱、舰桥、变异人等,最终才打造出这么一部风格迥异、形式鲜明的科幻作品。
在此之前,《太空群落》在国际电影节上就获得了极好的口碑,甚至一举拿下“基辅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奥地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双项奖项。
如果不是时长太短,以《太空群落》的完成度,放在院线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电影的镜头感是《太空群落》的优点之一。
观众跟随女主“尹”的视角,一方面能感受到太空荒芜的孤寂感,另一方面又会时时担心哪里会蹦出一个怪物。
当船舱出现裂缝,温度直降到零下几十度时,女主“尹”打算通过紧急通道逃离,而通道中堆满的类似植物的不知名物体,以及一闪而逝的巨大眼珠,着实把大匆吓了一跳。
而女主说对这些东西感到很熟悉时,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让人心底发毛。
随后在船舱内遇到的变异人,证实了这个猜想。
电影到了四十分钟时,人工智能“柒”把女主“尹”带到了舰长面前。
可舰长此时已经变成了类似于植物一样的“生命体”,这一下,“尹”明白了一切。
在《太空群落》中,有意制造了多处这种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将太空中的惊悚氛围打造得特别突出。
尤其观众之前的猜测,在眼前得到证实时,既有果然如此的豁然感,又有太空居然如此可怕的惊惧感。
国产科幻片一直都有“不好好讲故事”的毛病,要么突然开始煽情,要么人物动机不明。
但《太空群落》完全没有这些问题,它除了讲了一个精彩故事,还有着极为哲学的内核——信使上的生命一直没有出现过,但它在飞船中无处不在。
正如电影中所说,人类一直试图寻找其他智慧生命,却没想过,当遇到完全无法理解的物种时,会发生什么?
信使就是一个以信息形式存在的生命体,它像中微子一样穿透物质,用光的速度跨越星系,在光速中,时间是静止的,所以它是一个永恒存在的整体。
信使与人类的生命形式完全不同,所以两者沟通需要一个媒介,而电影中出现的变异人,都是信使试图寻找的载体,只是这些人无法承受信使的庞大信息,最后成为了变异人。
对于人类而言,信使是特别的,无限的生命、特殊的存在形式、奇特的智慧,这些都与我们的认知差别巨大。
相应的,人类对于信使也是特别的,碳基生命依靠DNA记录生命信息,一代代传承演化,维系整个群落生存。
“生命信息,乃至空间,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宇宙群落的一部分,我们都是宇宙的产物,不同的组合让我们有了不同的形态,我们是这么渺小,同时,又这么特殊”
《太空群落》跳出了人与外星人的对抗模式,也没有采用《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甚至都没有涉及到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而是另辟蹊径的去思考生命的存在形式,这个思路很大胆也很新颖。
不得不说,《太空群落》除了时长有些短,基本挑不出太大的毛病,5.7的评分,真的太低了!!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
(。・`ω´・)
什么是“忒修斯之船”?
《太空群落》一直在围绕这个主题在论证。
“忒修斯之船”讲的是,一艘船在海上永远的航行,也在不停的修补,直到船体结构完全被修复替换,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么?
电影里,从人工智能“柒号”,在船员沉睡过程中的多次进化,到船长、船员在外生物“信使”的影响下变异或者复制,甚至是鱼缸中金鱼的感染,无一不在讲诉这个主题,也在向观众留下疑问:这些生物还保留着自己原有的特征,但是他们还是原来的自己么?
尤其是女主从双腿瘫痪,到突然能够站起来,这本身在腿部神经坏死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当时已经给观众透露讯息,她的身体也在受到“信使”的影响。
ai“柒号”说,“人类探索宇宙生命最大的阻碍,便是人类自己的身体本身”。
于是,这也为“柒号”私自留下“信使”样本的行为做了铺垫。
女主也确实在信使的影响下,获得了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也活得了永生。
这也算是“柒号”给自己的缔造者的一份礼物,能够去不断实现探索宇宙的梦想。
ai“柒号”讲到,外生物需要载体,也在想与人类交流。
他也说到,“生命只是载体,信息才是永恒”。
起初,我以为他是在宣讲自己作为人工智能,才是“信使”复刻侵入下的最佳选择。
但是反转来了,结局证明,“柒号”的行为,不是出于野心,其实是在告诉女主,“你将作为载体活下去,而我作为人工智能并不会死亡”。
而“信使”也确实选择了女主。
当然,我还有另一种猜想,女主在讲述经历过程中,反复说到,“那些根本不是生物”!
而剧情里“信使”也是在深空号向地球发出信号后苏醒的,再联合“柒号”的言论,那么是不是在说,“信使”也许本身就是一种信息?
这也为女主成为交流作用的载体并获得永生,有了解释。
当然,这也告诉我们,探索宇宙生命的也许不仅仅只有人类!
《太空群落》在科幻片里,就思考上而言,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它的拍摄剪辑手法上面,却让我认为,与其说它是科幻片,更像是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文艺片。
剧中许多女主与男友的的回忆穿插,是大量文艺片的拍摄手法,也打断了特效带给我的震撼。
因此,总给人一种突兀,剧情不紧促的感觉,这也是与国外科幻片落差大的原因之一吧。
但不得不说,编剧和导演确实是才华横溢。
最后我也对结局有了一些猜想,已知:女主目前是她自己也是“信使”,且女主曾受到过“信使”的攻击,那么,返回地球上的她,是会在探索宇宙生命上更进一步,还是会像入侵其他船员那样,入侵我们的家园呢?
哦豁,我竟然开始期待下部了呢~
不错,国产科幻
很好,值得5分鼓励
得了国外不少奖的网大就这?特效风格小成本不错的!但故事还是拉胯啊。深空异形的故事。演员还行,不算太拉跨。剪辑的故作高深,乱七八糟。导演想装逼失败的典范
会由此催生一批玩镜头,搞写意抽象,不好好讲故事的“文艺片”网大么?
继小时代后又一电影级PPT大作,说是电影有点牵强,要是作为一部剧的先导片的话还是不错的,好像看到了三叔的名字。
珍惜生命,别看烂片
这部国产网大惊艳到我了,除开演员和时长仓促问题,在设定、场景和摄影上都很赞,相比近期看的同类深空惊悚片科洛弗悖论,显得高级了不止一个档次
还行,从制作上可以看到是很用心了,国产科幻需要多鼓励
两分是高给的。不是有宇宙就算科幻。口型一个对不上,片子整体很谜。想法还是有的。就是觉得对宇宙没啥了解
自流浪地球后,国产科幻终于在视觉呈现上找到点感觉。这部视效不错,2星鼓励下吧。
看在南境三部曲上我给你四星
“信息才是生命的本质”,影片对生命形式的讨论令人联想到早前的索拉里斯星,引入忒修斯之船的思考也颇有新意,加上呈现的效果不错,完全是及格线以上的科幻片了。也许是经费原因,时长只有一个来小时,划分的五个章节因为交叉剪辑和蒙太奇的跳跃性,对理解影片帮助不大。个人理解戒指代表了尹的个人意识,显然一手甩倒七号的那个尹已经不是原装,原装的作为93名船员之一已经变异后留在信使,但只要回到地球的这个还保有原装的意识,她就还是尹。忒修斯之船体现的意义不变,哪怕材料不再是原装也还是忒修斯之船。结尾饮水机亮了。鼓励国产科幻加了半星。4.5/5
网大要求低点吧经
故事的创意还是不错的,还算是有新意,生命的不同载体,即使是信息也是一种生命。不过导演为啥要把时间线打乱啊,个人觉得这样把剧情搞得有点乱,并不是一个好想法。其实这片子的质量还是可以的,就是故事有点简单,中间有点像恐怖片,后半部分回归科幻主题,探讨宇宙里生命的形态,不过看一遍就够了,因为故事确实很简单。我给4星7分,删掉了!
深空失忆+普罗米修斯+异形,虽然有很多其他科幻大片的影子,但还是增加了哲学内涵,可惜由于许多原因,并没有很好的展开描写选择的理由和目的。所以只能算中规中矩的科幻片,值得鼓励。
看完是看完了,但是一脸懵逼。看了你们各位写的影评和短评,有讲的好的,有讲的不好的。但是我还是一脸懵逼。可能我这个俗人就不适合这种电影
面对地外生命的科幻惊悚片已经成为一个风格鲜明的类型,只不过这次不是好莱坞,而是国产。而背景在宇宙中的电影,最大的看点自然是视觉奇观,这部电影的布景和特效非常扎实,静僻的深邃的宇宙中,小小的空间站里,配合上音效,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出。查了一下创作团队都很年轻,或许正是年轻团队才有如此蓬勃的创作力。主题曲是王晰唱的,也算是一个意外惊喜。
太烂了!
u1s1,真的不错,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探讨了生命哲学问题(虽然很浅薄,铺垫也略生硬),还给出了关于外太空生物新奇的概念定义,这种尝试本就是我们现在科幻片中少有的,在一众都在追求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伪科幻中抓住了科幻片真正的内核—对于生命与永恒的终极探讨。仅此一点,我觉得他就值得褒奖。
流浪地球火了蹭热度都蹭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