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陈奕迅和蔡思韵主演的《短暂的婚姻》,没有很深刻的感受,可能由于自己的经历经验有限,对很多事情无法共鸣。
全剧共五集,时长二十分钟左右,台词很不错,陈奕迅的歌也很好听。
想说说剧中的男主人公,也就是陈奕迅所扮演的Galen,他给人一种深沉忧郁的感觉,而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其短暂的婚姻显然是因果关系,他很爱他的妻子,但妻子早逝,而他之后的人生是围绕着这种逝去以及无法走出的悲痛展开的。
他对Melena说:“他只是失去了妈妈,我却失去了伴侣,他会康复,我不会。
”这是两种不同的体验,当然都包含悲伤的情绪,但是对于之后的影响却基本不同,如弗洛依德在《哀悼与忧郁》中对忧郁和哀悼的区分,前者Galen的儿子他虽然失去母亲,但由于他年纪还小,对母亲的记忆也许会随着之后的各种人生经验而渐渐被冲刷变淡,他在一定时间和程度的哀伤后会走出那种占主导地位的悲伤情绪,而可能转换成怀恋这种不会对实际生活产生影响的情感。
但Galen不同,他沉浸在这种悲伤的情感中,他无法走出,可以说其妻子和他已经融为一体了,伴随着他妻子的离世,他也离世了,他心中的某部分东西已经死掉了,而他维持其肉体上的“活着”状态很大部分原因是妻子的影像幻化在各种与她有关的物品上,他试图重新建立她。
当Melena无意中提到他妻子觉得很抱歉的时候,他说:“你认为不提起她我就不会想起吗?
没用的,这条街、这栋大厦;那些云、天空,我看到每件事物都会想起她。
”所有物都与阿敏相关,这是他活下去的动力,也是他痛苦的源泉。
之后他和Melena的情感也是因为他在Melena身上看到了阿敏的影子,至少这种影子是作为情感的开端而存在的。
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云它就单纯是一朵云,毫无意义,但是在你经历过一些事之后它可能就不仅仅是一朵云,还是一种情愫。
在你离开之后,我所想所思都与你有关。
不是物理层面的与你有关,而是我见到每件物品,我所经历的每件事,我所看到的每样东西都能千奇百怪的千回百转的和你建立联系,一方面我缺失了与外界建立联系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与逝去的你建立联系的能力超乎我的想象。
这是深沉的哀悼或者这就是忧郁本身。
这种情感情绪体验会支配Galen的后半生,至少他是这样悲观的认为的,他一面是有意识的挽留,不想要让这段记忆沾上任何一点可能的灰尘;另一面一旦这种情绪或说完全由记忆支配的行动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它就会成为无意识,成为深扎你心底的一根刺,你永远无法摆脱,但你全然不知,它会作为生活方式而存在,坚不可摧。
题外话:作为旁观者,总是喜欢凑热闹的以一种“正常”的想法去劝解忧郁症患者,说什么你走出来啊,加油啊,你可以的,你压根就没努力,你太矫情了之类的话,这种话不仅不会对患者有任何益处,反而加重了他们无能为力的感觉,他也想走出来,可是有些东西就是会如同恶魔一样压迫着当事人,无法走去。
不是他在控制情绪,而是情绪控制了他。
他知道他失去了谁,但不知道他在他那里究竟失去了什么。
(弗洛伊德《哀悼与忧郁》)
如果有一天我遇见一个男人,他和我神一般的默契,我突然发现他才是那个最适合我的人,但是我已经结婚了,怎么办?
我想了两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我会克制,但是我想我做不到不去见他。
在确保我们的关系没有任何进展的前提下,哪怕让我在远处看看他也行,我也就满足了。
我不想走近他,我只想偶尔的可以看到他。
那样我会觉得我的整个生活还有一个小小的缺口,这个缺口,可以让我在深夜里呼吸。
第二个答案:当我发现我的丈夫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人存在,我会毫不犹豫扑向那个男人的怀抱,跟他做爱。
就像剧中的Mal一样。
推荐一下这个电视剧《短暂的婚姻》。
推荐的原因:第一,男主是陈奕迅。
第二,陈奕迅演得很棒,并且剧中歌曲和旁白也由他担任。
歌曲,我不喜欢,但是声音,太好听。
第三,整部电视剧只有五集,每集20多分钟,不耽误事儿。
第四,不狗血(我不是说剧情哈,我说的是拍摄的手法)。
Galen(陈奕迅饰)是一个丧妻的中年男人,带着一个儿子,他无法走出丧妻之痛,又不善于与儿子交流,妻子去世之后他一直闷闷的,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站在天台什么也不做,他已经决定卖掉在香港的房子,和儿子搬到英国居住。
“如果你决定搬离一个地方,就不要和那里的人产生新的关系。
”这一旁白响起,就知道有故事要发生了。
楼下搬来一家三口。
Mal是一个全职主妇,为了丈夫的事业放弃的设计工作,全职带孩子。
表面上这是一个和美的家庭,但实际有着很多现代夫妻生活中的无奈现实。
丈夫Terry忙碌疏于对妻子和孩子的关爱,每天都借口很忙,而实际上他在外面有情人。
妻子做着并不擅长的家务劳动,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遥远。
Mal上天台晾衣服,遇见了在天台发呆的Galen,两个人交谈、成为朋友,后来Galen给她介绍工作,鼓励她走出去继续追求设计梦想,两个人的关系渐渐发生了变化……
其实每一部感情戏码都无非那几个老套的人物关系,精神或者肉体,有意或者无意,但相同的戏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有的就狗血,看着堵心,因为编剧为了制造矛盾和冲击把剧情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
有的浪漫,明明知道他们错了,但是还是想要他们在一起。
因为我们清楚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希望在剧中,相爱的人可以冲破羁绊去重逢。
我希望Galen和Mal最终可以走到一起,当然这只是观众的一厢情愿。
短短的一部电视剧道出了婚姻里面很多微妙的关系。
貌合神离的夫妻Galen给Mal介绍的设计工作,她很出色的完成了,几个人举行庆功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四人桌。
Mal和丈夫Terry并排,Terry的对面是他的同事同时也是Mal的好友Cece,Mal的对面是Galen。
席间Mal和丈夫几乎无交流,丈夫和Cece聊得热火朝天,谈论的都是工作上的事,而Galen与Mal也也全程无话,只是偶尔几次眼神交流。
同样是不说话,Mal和丈夫并排而坐的席位好像已经有一堵墙相隔,而她和Galen不必说话似乎也懂得彼此,那眼神好像在说,看看他俩聊的那些话题,是有多无聊。
有很多夫妻相亲相爱却走不到最后,有很多夫妻貌合神离却糊里糊涂过了一辈子。
这是Galen发出的一句感叹。
他大概认为自己和妻子是相亲相爱的一对。
但是剧情里并没有过多描绘他们的感情生活,只是Galen曾懊悔说当初不该让妻子回家带孩子,应该尊重她的梦想,这话是说给Terry听的。
所以或许妻子在世的时候,Galen也未必就是五好丈夫,说不定跟Terry一样忽视家庭,只不过妻子死得太早了,没有了妻子之后,丈夫意识到了妻子的重要。
就像Terry一样,当他有一天发现会失去Mal,伪装在身上的一切伪装瞬间掉落,像个孩子一样哭起来。
貌合神离是怎么发生的呢?
晚餐中有一个细节。
Terry说起Mal曾开车撞到石柱的事,他是当玩笑说出来的。
但桌上的人反应不同。
Cece半开玩笑的讽刺Terry其实不是心疼Mal而是心疼车。
并且抛出言论说看一个男人可不可嫁,如果你刮花了他的车子他都不生气,那么这个男人是真的爱你。
她说这话带有立场,因为她已经知道Terry在外面有情人,但是她没办法告诉Mal,只能旁敲侧击提醒好友打扮自己,看好丈夫。
而Terry则在极力为自己辩解,他说,如果是名贵的车子的话,怎么可能不心疼车子呢?
并把这个话题抛给了Galen,他希望同是男人的Galen这时能给自己的一个台阶下。
但是,Galen也早就偶然撞见了他和情人亲热的举动,怎么可能站在他这边?
Galen说,怪不得有一次载Mal去设计室帮她拿作品的时候,她抱着大箱子左右摇晃,原来就是怕刮花他的车子(那次Mal本来是请求丈夫Terry陪她去的,但是丈夫借口忙没有去),他说Mal真是训练有素,侧面讽刺Terry在生活中已经不知道为了车这件事数落了Mal多少次,以至于Mal已经条件反射的害怕弄脏任何人的车子。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夫妻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其实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但是当一个人开始频频提出各种要求,数落对方的时候,为了相安无事,受批的那个人便不再争论,就一副你说怎样就怎样的态度去做了。
表面上看是为了避免冲突,其实内心已经关上了一扇门。
生活中的很多夫妻就是这样的,先是吵吵闹闹,为了芝麻绿豆大的事,后来一个人累了烦了,不和你吵了,你说桌子上不能放抹布,那好吧,我不放了,你说厕所里不能有头发,那好,我连头发都少洗几次,你说电视节目太吵,我以后都不看了。
起初两个人结婚也一定是相爱的,但是越走却越走到无话可说的地步。
大概正因为相爱所以无所顾忌的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不必顾及旁边那个人的想法。
缺乏沟通的婚姻让两个人的共同点越来越少,从懒得听对方说话开始,到无法听得懂对方。
而家庭和孩子这两个共同的目标会捆绑两个人继续这种苍白的婚姻,直到老去。
这就是如今多数婚姻的现状。
一个出轨的男人究竟爱不爱老婆Terry出轨其实基本上是人尽皆知的事,蒙在鼓里的只有Mal。
他已经大胆到在自家楼下的巷子里与女人亲热,之后上楼跟Mal亲吻说晚安,连嘴唇上蹭到的情人的口红都不擦掉。
他爱不爱自己的老婆了呢?
当他觉得情人的存在可能威胁到了家庭的时候,他对情人说:“听着,我很爱我的老婆,如果你想生事,我们现在就完了吧,大家好来好去。
”他说这段话的时候真的挺虚伪的,就是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的那种可恶,叫人想揍他。
当Mal发现了他的丑事的时候,他拿出了律师的本事对付妻子,对妻子说,你的手机也丢了,视频也没了,也就没有证据啊,那也就什么都没有啊。
好像显得很聪明,但其实是一个小孩子,以为做了错事没被抓到手脖子就拿他没办法。
但是当他听到Mal跟他说,其实早在知道你出轨之前,我已经喜欢上了Galen的时候,他彻底崩溃了。
如果不够爱妻子,那么我出轨了,你也出轨了,这事儿咱俩就有的谈了,你也不是白莲花啊,凭什么指责我。
但是Terry完全没有指责妻子,他流着眼泪抱着Mal求她原谅,说自己错了,求Mal不要离开。
他很爱妻子,但是他是一个不懂得爱别人,也不懂得爱自己的小男孩。
他出身贫穷,一心想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成为像Galen那样的有钱人,当他有了一点钱的时候,凤凰男的心态出来作祟,他想要利用钱和权力控制一切,显示自己的成功,不让妻子外出工作,又拥有情人,这个情人只是一种炫耀男人有本事的工具。
挺多男人都这样,家里有一个贤惠妻子,外面有一个风流情人,自己手里有几个闲钱,就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
一旦妻子这个强大的内心后盾离开了他,他马上蜕变成小男孩,不知所措起来。
这也许可以解释一些男人的出轨行为,不是感情上无所依托,也不是身体上的性欲泛滥到要像种马一样到处寻找雌性,就是因为曾经什么都不是,现在想要是点什么,从女人身上找存在感,是最简单的。
他们甚至不认为这样做会伤害到妻子,并且笃定认为自己很爱妻子,很爱这个家。
他们会列举一系列的事情来表明自己内心的纯良,比如定期交钱,加班,给妻子买礼物,为了家兢兢业业等等。
他们确实在内心深处还是爱妻子的,离不开妻子,但是他们所谓的爱,是很狭隘的,在我不太行的时候我只能跟你谈情说爱,而当我能够掌控这个世界上的一些事了,我k可以给予你物质,他们大概认为这才是有责任的爱。
他们在内心深处大概也会承认自己是个混蛋,但是他们同时认为自己情深义重。
精神出轨 or 肉体出轨好吧,终于谈到这件事了。
曾有无数的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也曾问过别人。
这就好像先爱后性还是先性后爱一样,是一个没法回答的问题。
人类是情感动物,即使只是找一个妓女发泄性欲,也要挑一个顺眼的,这个顺眼其实里面就已经包含着一点点情感。
即我和她发生关系更舒服,因为她的相貌当中的某一点可能和我内心渴望的东西有一点点相似。
渡边初一在《爱的流放地》里对于男女主角第一次见面时的描绘就是,“菊治看到那女子抬起手遮挡阳光的动作,不知怎么的,想起了风盆舞。
”渡边淳一的书里面男女主人公几乎都是先性后爱,而这个“先性”的之前,其实,已经有了情感上的寄托。
Terry肉体出轨了,他很确定地表示,他是很爱Mal的。
剧中有几次他与情人接吻的画面,非常的渴求与火爆。
但是他与Mal的吻只是轻轻一啄,只是碰一碰嘴唇。
他对妻子已经毫无激情。
假设一下,如果他知道了自己的情人也背着他和别的男人做爱呢?
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哪怕是一点点不高兴或者妒忌,都说明他只爱妻子不爱情人的说法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Mal精神出轨,她和Galen开始只是邻居般的点头之交。
到后来这个陌生的男人跟她聊天,他们是如此契合,她可以只用一个减压玩具就解决了Galen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她们不需要制定什么规划,就可以碰面,深夜里Mal在阳台,Galen在楼下扔给她一包零食,开一句冷笑话,就完事了。
这哪叫恋爱?
但他俩心里明白,这些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的交流里面藏着细密的情感,而即使在他们不交流的时候,待在各自的家里,他们也仿佛有某种关联。
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很惊人的,有的时候根本没办法解释。
Galen给Mal介绍了一个室内设计的工作,Mal选择了一幅画来装饰房间,挑选的时候,她问丈夫选哪一张,丈夫觉得哪张都一样。
她最终自己选了一张,结果这张画就是Galen的亡妻生前选择的那一幅。
而这个画家的作品有成千上万张,为什么偏偏选了这一张?
也许肉体上的关系可以一刀切断,但是精神上的连接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止的。
这种精神上的微妙连接只有当事人两个清楚,别人是无法看到的。
如果不是Mal收到了丈夫与情人亲热的视频,她可能仍旧不愿意承认这种精神契合而只是维持着邻居的关系与Galen若即若离。
但当她看到了丈夫与别的女人亲热的视频,她完全懵了,觉得曾经做的一切牺牲和克制都是那么的浪费。
而此时她的精神伴侣Galen又恰好从香港跑到了英国,跑到她所住的酒店楼下,说因为工作来到英国只是顺便看看她。
从香港到英国,说来就来,有这么顺便的吗?
所以剧情就发展到了我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如果我是Mal,在那种情况下我也会不顾一切扑进Galen的怀里。
或许我会更出格,直接拉他去开房。
既然所尽心维护的一切都完了,哪还有什么必要欺骗自己,为什么不去做。
在英国的那个晚上,Mal和Galen盛装去优雅的地方吃了晚餐。
晚上回到房间的时候,她挽留了Galen,但是他们什么也没有发生。
Galen拒绝了。
原因是,他不清楚自己是爱上了Mal,还是仅仅爱上了很像亡妻的Mal。
到了这个时候上不上床已经不重要了。
回到香港以后,丈夫Terry求Mal留下来,说不如我们重新开始。
他哭着抱住妻子,一次次拥抱妻子,而妻子的双手一直垂在身边,并没有拥抱丈夫。
你可以跟随一个人去看他有没有和别人开房,但是你无法潜入一个人的思维,去看他此时此刻在想谁。
也许这是精神出轨与肉体出轨量级上的不同。
所以有一些人说可以接受肉体出轨,但精神上的不行。
但是也有很多洁癖的人说受不了肉体出轨。
但精神出轨,who cares,反正我也不知道他脑袋里真正想的是什么,就当什么都没有喽,他说爱我,就是爱我了,至于他脑袋里面还想着谁,我不知道就当做没有,何必庸人自扰。
我们的大多数婚姻其实就是这么糊里糊涂过来的。
其实我们是很乐意糊涂的,如果可以的话,就让我们一直糊涂下去,这样也就可以一直没有期待的快乐下去。
就像剧中说起的那个老爷爷,80岁的老爷爷给老伴儿办丧礼,致辞的时候他说,我们的婚姻很短暂,才60年。
在大家都糊里糊涂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相安无事亲亲爱爱数十年,当深爱一个人的时候,会觉得无论和他生活了多久都很短暂。
可婚姻是一个很脆弱的东西,一旦这里面有什么事被挑了出来,被暴露出来,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可怜的是Mal,她已经遇到了,她已经不能再欺骗自己了,她要怎么样呢?
曾经的克制也失败了,曾经的冲动也失败了,留下的一地鸡毛如何收场?
电视剧的最后挺有争议的,有人说她和Galen在一起了,有人说没有。
自己去看吧。
陈奕迅的旁白里面有一句话:有些婚姻的结束是因为其中一方离席,有些婚姻的结束是因为两个人不再同心。
究竟哪种结束是最可怕的?
是虽死犹生,还是虽生犹死。
I really admire what the old man said at his wife's funeral "My very short marriage,lasts for only 60 years."看到galen怀念阿敏的有耐性,大方懂事知性,懂得把花草把弄得很好,以至于galen以后看到植物都会想起她,就会想阿敏到底是个多么好的女人呢,才值得这样被爱。
真爱无坦途。
也许是只能是精神伴侣,也许正如Mal问得那个“老套”的问题的答案,“我有钟意过你,但系这样我会分不清我钟意的是你,还是在你身上找到的阿敏”。
也许galen 与Mal了解彼此懂得彼此的需要,但他们还是无法在一起。
黄伟文说“要是彼此都有些既定路程,学会潇洒好吗”
因为屋顶更靠近天堂。
其实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
山林树木常秀,河水亘古奔流,他们从来不会回应。
但你不会用自己的爱去与他们计较回报。
若是余生有幸遇上你的阿敏或者Mal ,请你一定在短暂有限的婚姻时光里,善待她。
要时间嘉许,等春风得意,我也想遇见你。
To begin my short but lasts for 60 years' marriage.
恍惚在看Eason大型MV的既视感。
Viutv出的剧真是港剧中的一股清流,出轨题材都这么小清新,对比一下日剧《昼颜》,这剧真是隐忍克制很多。
之前只看过Viutv出品的《玛嘉列与大卫·绿豆》,被精良制作和干净的风格吸引,见到有新剧又是吹神的作品,肯定要看了。
「我的婚姻很短暂,只有60年」,整部剧完结,对这句台词印象最深刻。
最好的婚姻和相处模式就是你会觉得和深爱的TA在一起一晃就一辈子了,但还是觉得很短暂。
这几日恰巧在读沈复的《浮生六记》,芸娘和沈复的爱情羡煞旁人,作为男人,得如此知己良人,夫复何求?
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可惜没有白头到老芸娘就病逝了,沈复便说:世间夫妻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会招至天妒。
这就是传说中的有多甜就有多虐,情深一片却奈何良人已逝,《短暂的婚姻》里,Galen也失去了挚爱的太太,作为旁观者,Melena见识到Galen对亡妻的情真意切,感叹情深缘浅。
恩爱夫妻不长久?
在我看起来,过于相敬如宾也不是最好的相处模式,一方过于隐忍克制,总是隐患,积怨已久必定会爆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所以吵吵闹闹又磕磕碰碰的才是最真实的幸福吧。
优质的婚姻不是时间长短而决定的,还有质量问题。
貌合神离那种就算是相伴一生,估计也是度日如年了。
像月光剪不断,失去之后最怕的是忘记。
而要做到不曾忘记,只有一直想念下去,不再爱上其他人。
忠贞的爱情锁住了Galen,困在原地,就算对Melena有感觉,却怕她只是她的替代品,渴望却不可及。
倒不如在萌芽状态就让它失去养分。
都说希望是最好的东西,可是希望与失望之间就是一线之隔。
倒不如希望「希望」从未出现,也就无「失望」了。
Most people dream of being special.She is the only person I know who struggles to hide the uniqueness.She will easily lose in the crowd unless you're standing in a still and boundless space that her light radiants fill up the space.She gives me peace.
太多作品写过不忠的婚姻,要写出新立意又展示人性剖面,太难。
Andrian Lynn的两部大作《桃色交易》和《不忠》聚焦现代生活的虚荣和乏味,库布里克《大开眼戒》则道出精神出轨的极端体验,《廊桥遗梦》口吻清淡但内核仍是现代家庭生活的瓶颈。
姑且不谈此分类法的可行性,欧美此类剧作集大成者无不有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视听语言,重社会意义轻个人体验,观者到最后并无多少对人物的感悟,更多是借人物窥探社会现实的某个侧写,讽刺更甚,喟叹不及。
而这部《短暂的婚姻》笔者以为带有很浓厚的黄金时代香港和台湾电影的写实手法,现实主义却不失浪漫情怀,仿佛《女人四十》,《二十 三十 四十》那类的叙事,很多心理旁白,但恰如其分,不至于过于意识流。
剧中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婚姻,到底是死而似生,还是生而犹死,更可怕”,此类隽永感悟随处可见,穿插于剧情中间,带出一种私人感、体验感,感性多过理性,但却十分克制,不刻意强化事件巧合,反而着墨于动心起念。
从细节、对白去铺陈意象、刻画人物关系,并利用细致而静默的镜头,捕捉眼神、空气和某种表演的空间。
选角好极了。
陈奕迅的Galen展示出温厚中透出的锋芒,让人一下子想起《单身男子》中的Colin Firth,生活困境改变一个人又令他沉湎过去而在当下寻找那既相似又不同的新关系。
Mal温婉中清冷,她和Galen精神内核其实一样,这样的两个人无论何时相遇,都会成为不错的朋友,只不过相遇在彼此脆弱的时候,人心便不由自主去追求光。
Eric Kwok演出Terry那股子俗世精英的焦灼和不安,几乎是色厉内荏,以及状似不在意实则自卑的矛盾心理。
有两出戏很有意思。
一是四人晚餐Galen与Terry争执车被撞坏怪不怪老婆,Galen语毕愤然离席,二是Galen与Mal在伦敦意外失联,Galen对住对讲机描述Mal的种种。
前者正如戏中Galen所言,原来不仅是得不到会嫉妒,认为得到的人不值得也会,后者则是全剧最动人的一幕,原来爱一个人是潜移默化感到舒适安心,没有缘由的深度信任。
但如果只是到这里,故事仍然是老套的,无非是人到中年的生活困境,个人身份与身为家庭中某个角色身份的不协调。
可编剧再次展现隽永笔法,给了一个不完美的相遇后主动选择的错过。
Galen无法走出过去,坦白动心过但无法确认是否只是在Mal身上寻找亡妻的影子,编剧写完谎言的伤人不够,还要写诚实的残忍,这样的现实主义举重若轻,一击即中要害。
原来我们无意伤害的时候也会伤害,那剩下给我们的是什么?
我们一开始为何沦陷?
为何走到尴尬的角落?
剧的最后,有了隽永的答案: 第一次Mal见到Galen的时候,天台,他捡起风吹落的晾衣绳上她的一件衫。
一切的始与终皆在于共同生活,伴侣的缺席、自我的缺席可以压垮一个人,于是这平凡的相遇在这个故事里成了短暂存在的乌托邦,治愈了彼此生活中的缺席。
最后各自走开的两人大概都心怀感恩吧。
1、我太太当教师很多年她说其实没有正常和不正常的家庭只有平衡和失衡的家庭一个完整的家庭也会失衡相反 离婚或丧偶如果剩下那个把持好也可以做到平衡所谓平衡对小朋友来说不外乎是爱归根究底那份爱都是来自父母间的爱情(这仅对于丧偶的家庭吧。
对于离婚的家庭,可能父母之间不复再有爱情,然而若有良好的沟通,孩子是可以清楚就算没有爱情,自己也能得到来自父母的亲情的,可能爱情这一课稍有遗憾,但那她/他关于亲情这一课并不会缺失。
)2、不一定因为自己没有才妒忌别人妒忌也可以因为觉得对方不值得拥有3、上天到底怎样拿捏因果报应暂时没有一种宗教可以说服我4、My very short marriagelast for only 60 years5、我们每天都在为芝麻绿豆的小事争吵我真的觉得很浪费时间6、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真爱无坦途)
被安利看了这部剧画面素雅构图完美处处充斥着性冷淡风连女主角的妆容服饰也是非常的清淡女主一开始看长的不算漂亮 但是越看越舒服而eason在里面扮演一个因为妻子去世走不出来的中年男人平时我们看到的陈奕迅 是浮夸的 鬼马的 疯疯癫癫的 粉丝官网叫神经病研究所 作为一个曾经狂热的粉丝 也看过他年轻时演的几部电影 十二夜中的演技就打动过我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慢慢对他没有那么狂热 也不怎么听他的歌了 不过他的歌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就是不管我这个阶段喜欢谁 喜欢哪种类型的歌 只要我歌荒了 或是手机随机播放到他的歌 就又能触动我 其实之前就看过《谁来剪月光》和《披风的》mv 但是无感直到我知道他为了这张新专辑特地拍了短剧 于是去看了第一集里 他把一个深爱妻子 在妻子去世后走不出来的男人形象演绎的入木三分因为妻子的离世 他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每天浑浑噩噩 儿子也不想管 早上就待在天台上发呆 晚上就在何文田街到处走 他后面笑着说 这一年我在何文田街走过的路都可以绕地球四圈了镜头中 他一个人慢慢的走 在深夜没有人经过的街道等红灯变绿 坐在楼梯上发呆 看到地上的酒瓶弯腰捡起 再扔进垃圾箱这时候才开始几分钟 我就有些泪目他把这种孤独的丧透过屏幕传递给了我让我想起以前我也是这么一个人无所事事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不知道做什么晚上一个人骑车走很远的路去江边吹风 看摩天轮到了下面又不知道该做什么 再回来心里没有一点对生活的期望
这是他和女主在露台谈到自己太太时的眼神
女主不小心在他面前提到他太太 说sorry他却说 不用避的 不管我看到什么都会想起她 避无可避
后面他儿子Darren在学校因为偷同学的手表 他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一开始他不相信和老师争论 直到后面小孩伸出一只手 默默的把手表放在了桌上 他失望 恼怒 拂袖而去却也觉得 是因为阿敏不在了 而他也没有把持好 小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于是家庭才会失衡
真心相爱的人不能天长地久 胡胡混混反而容易白头携手 这是什么原因 暂时没有一种宗教可以说服我后面有一段 ma问他伦敦有什么好玩的他把尘封的箱子拆开 拿起里面一件件他和阿敏在伦敦当年用过的东西 情书 地图 笔记本 手微微颤抖脸上是对过去的怀念 和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难过
他去看心理医生 向医生汇报自己最近的情况
如果你也一个人生活 你应该也有过这种时刻 在家里坐不下去想出去走走 回到家觉得家里的一切都是冰冷的 屋子里的东西压的你透不过气后面的告白 很多人都希望鹤立鸡群到只有她拼命埋藏自己的独特性其他人都看不到她的好她丈夫对她的评价也就是 一个好主妇只有你 galen你能知道她是多么好的人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剪辑 闪回的片段与现实插入的恰到好处 配上陈奕迅的嗓音 让人感动
另外放几个戳到我的片段
后面eric醒悟 抱着ma说我错了 你抱着我吧我们从头来过不免让人想到《春光乍泄》里何宝荣常说的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可是从头来过 哪里有这么容易呢人的记忆不是机器 格式化一下就没有了即使从头来过 又能回到当初吗?
eric这里的演技特别好 听到ma说我真的很羡慕阿敏可以拥有galen全部不管多少年都觉得短暂的婚姻 而我们每天都在为芝麻绿豆的小事争吵时瞬间泪目 过来抱住ma 眼泪掉下来说我们重新开始吧 用几乎哀求的语气说你抱着我吧演技吊打一大批现在的小鲜肉希望eason多演几部戏这么好的演技不演戏真的浪费了看完觉得不买专辑真心对不起他们这么用心的写故事 拍短剧还大费周章的跑去英国取景 《谁来剪月光》也越听越好听了关了屏幕 买专辑去
悲伤前段时间在了解一些历史方面的东西,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最广为人知、被人记住代代传颂的都是悲剧英雄”。
像项羽、辛弃疾、屈原、苏轼、李白。
为历史和文学做出贡献,当然是青史留名的基础。
让他们更广为人知则是因为他们人生的不如意。
听起来,悲伤比乐观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人人都有不如意的经历,投射在历史伟人,发现他们也是在不得志的人生中度过。
对我们普通人是莫大的安慰。
一个已经去世的妻子,一个和妻子品味相似的邻居。
到底爱的是谁真的很难说。
现实中也有钱解决不了的琐碎,怎么拼得过带着愧意的回忆。
投射听说过一段劈腿的故事,优越自我的女方,事业上升的男方。
男方劈腿了一个空姐。
事情败露,双方分手,没过多久男方和空姐也分手了。
听起来很容易理解,男方如果对这段关系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女方过于自我的表达,劈腿一个善解人意的女性来自我满足。
与其说是另寻新欢,更有可能只是潜意识在补全感情需求。
人太了解自己,也太了解自己的不完整。
上学的时候比成绩,工作了比收入,家庭了比小孩、比收入、比眼界。
一种说法,这种现象发生,因为人类本能的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完美。
还有一种说法,说因为人类本能觉得自己不完美,有欠缺。
因为抱着对回忆的不停反省。
太太如果少辛苦点,可能不至于这么早过世。
太太如果工作或接着念书,可能人生的遗憾能少些。
投射到Malena身上。
可能太太在世时,他也未必是多么完美的丈夫,也会因为撞车说几句,也会因为工作缺少陪伴。
短暂Malena的婚姻也未必很糟,虽然有过动摇,有日常的小吵小闹。
只要站在某个时间点,往前后看,对过去的幸福还不满足,想再跟身边这个人互相陪伴的生活下去。
看片全程觉得,这网剧像是专门为陈奕迅新专辑配的。
不仅情节能和歌曲搭上,歌词也和画面搭上。
这么短小的网剧,能把故事讲完整之余,情绪还能传达到。
配乐当然功不可没,更重要演员的表扬很到位。
ps好喜欢女主的长相,清新怡人,95年的女孩演中年危机。
想想又有很多大龄在演少女。
嗯,都很考验演技。
有剧透,慎点喔。
5集短剧,每集20多分钟,港味十足,画面很美,但更吸引我的是剧情。
Galen丧妻后,思妻成疾,直到遇到Mal,才慢慢走出,可他是因为喜欢Mal才走出的吗?
也许更多的是,Mal太像他前妻(不是外貌,而是整个人的气质修养爱好),他喜欢她有她前妻的特质,而不是喜欢她。
那Mal惨吗?
她有老公Terry,Terry却肉体出轨秘书,但Mal在发现他出轨前,已经精神出轨Galen,最后却也得不到Galen真正的爱。
惨,却又好像不值得可怜。
为什么Mal喜欢上了Galen(还没发现老公出轨的),是真的因为他有钱?
有钱分两种,土豪和贵族。
Galen在从小在英国读书,受教育程度高,家里条件好,长大后做banker也赚得多,开的是豪车,可谓不折不扣的绅士贵族。
他老婆跟Mal同属艺术领域,自己自然对这方面也了解,因此跟Mal有共同话题,能够引起共鸣。
而且他是过来人,知道该鼓励Mal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给她介绍了工作,让她心里被家庭主妇压抑多年的艺术细胞焕发新生,灵魂和物质都通电了,爱自然来了。
Terry,穷小子出身,事业上稍有得意时,就肉体出轨秘书,但感觉老婆有所怀疑时,马上调走秘书,之前也警告秘书不要搞小动作,他很爱Mal,他也代表了中国现阶段大部分男人的心里:我和外面的女人搞,纯粹是图个新鲜刺激,我会回家我是个好男人,我很爱我老婆。
这类人纯粹是想满足自己欲望,就像暴发户心里(他远未到暴发户阶级),追求风光的生活,泡个小秘书满足遮盖自己的自卑感。
他爱Mal,最后知道Mal真的精神出轨,整个人崩溃,认错,也不追究Mal,只希望Mal可以跟他重新开始。
Terry值得原谅吗?
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精神出轨的Mal,这时候想得更多的已经不是原不原谅他,而在想她跟Galen的关系。
婚姻是什么?
有的婚姻是:与你共度一生,竟像一瞬。
Gelen在里面提到有个老爷爷在妻子的丧礼上说:我的婚姻很短暂,只维持了六十年。
有的婚姻是:爱上别人,只为了能继续爱你。
Gelen丧妻,估计往后也难走出,毕竟让他开朗的人,让他笑让他喜欢的人,也是跟她老婆极像的人。
有的婚姻是:你肉体出轨,我精神出轨。
肉体出轨和精神出轨,到底哪一个更严重?
毫无疑问两个都会对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但剧中所表达的意思,似乎Mal的精神出轨更让人绝望。
我曾经以为男人最难原谅女人的是肉体出轨,毕竟男人爱面子,但我看到Terry,他最初以为Mal肉体出轨,此时他是愤怒,但得知Mal是精神出轨,他真的崩溃了,他最软弱一面出现了,手足无措,无助得像个小孩。
不是为他肉体出轨开脱,也不觉得他有多可怜,纯粹觉得,精神出轨的打击也许才是最大的,它能让婚姻名存实亡。
第一次写影评,有点乱,欢迎讨论
出人意料的…有些无聊,婚姻和欲望远比这复杂得更多。哦,原来是音乐剧,这样又合理了,但粤语台词又配上国语歌,好吧,内地人真正爱Eason的大多数还是喜欢他的粤语歌。论平淡真实又痛得真切,还是《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好许多。但是如果要在吴彦祖和陈奕迅选一个人,我还是会选陈奕迅98次!
2/5,就很像陈奕迅为了发表一张专辑拍了部剧,剧情像是几米漫画,几米漫画搭配陈奕迅的歌曲还是挺配的。。。by the way,配乐都是我爱的歌
又是一出细腻的人生小品,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关于家庭。陈奕迅是影帝。
有时候你以为爱上别人,是因为正拥有的婚姻变坏了,但其实这婚姻本来就不好;有时候你以为爱上别人,是因为忘却了已经离开的旧人,但其实你只是爱上新人身上旧人的影子。你总是善于误会自己那么多情容易爱人,其实你只是爱自己罢了。陈英俊担得起视帝,不只因为演技,更因为洞察人心、拿捏情绪的能力。
这是一场道德的博弈,双方都不loyal的情况下评判对错已经无意义,最坦诚的一方反而更舒服。第一集很不理解my very short marriage这样糟糕的翻译,最后一集终于知道点解。从《点五步》转换成日系清新风的陈志发有点神奇;Swing某种意义上的再合体;刘美君客串加一星。
看过
从《玛嘉烈和大卫》开始,港剧的风格变了,或者说香港年轻制作人看世界的眼光、谈论和表现感情的方式变了。婚姻、恋爱,在忠诚和背叛之间有无数个深深浅浅的灰色地带,这些灰色地带就是故事生长的地方。影视、小说,作品风格还是跟作者的脾性分不开。嬉闹戏做不到的话,淡淡的喜悦能不能做到呢?
不知道说些什么,难过的想死,看完以后脑子里情绪翻涌又一片空白,遗憾又无力。不管是爱情还是人生啊,不管是幸福还是悲伤啊,不管是漫长还是短暂啊,通通都逃不过同一个结局——离别。
现代都市版的《花样年华》。略矫情,略装腔作势,以及这次的歌都不怎么好听。以前觉得感情里面,激情啊理解啊沟通啊信任啊什么的最重要,但是现在会觉得,欣赏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欣赏,你才能理解那个人,信任和支持那个人,自己也会每天有新的惊喜。因为欣赏,才能有持续的激情。
论心灵出轨还是肉体出轨更伤人更无法挽回。Viutv的港剧拍得都像台湾小清新。如果说植剧场是台湾电视的革命,那Viutv也是香港的革命。
eason的MV?
2018.7.13
画面清新,独白金句,耳目一新
比《马嘉烈和大卫》无聊很多,恋爱时的不忠还能说是渣,但婚姻里的不忠用再多滤镜和音乐包装都让人觉得恶心。
Eason讲英文真的好sexy 这部剧的气质喜欢 “要是彼此都有些既定路程 学会潇洒好吗”
请发粤语专辑!蟹蟹!
莊梅岩寫情 是香港除李碧華奇情外的另類生活風格. 即使從平平淡淡從日常生活中亦能看透各種情感. 精神出軌可惡or肉體出軌可憎?追尋內心抑或學會克制?Viu的鏡頭語言很精準. 有愛,無論幾長 都是短暫的. 若沒有,什麼理由 都是藉口.
“那是什么?”“一出戏。”其实周围的朋友很多也已经结婚生子了,别人的家事虽然永远也搞不清,但看上去倒都挺“幸福”的。最大的感触:难道男人“赚钱养家”这一条,就足以成为不关心老婆、不照顾孩子、不干家务、甚至出轨的理由吗?可是现代女性为何又要选择做家庭主妇的路呢。
如果是出粤语专辑就更好了 蓝宝石的夜空
表演太平,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是刻意塑造一个文艺范,跟本没演出两个出轨的人的状态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