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很精彩的电影,信息量很大,打斗很精彩,克雷格的淡金色睫毛不太习惯,可是冰蓝色的眼睛实在惊心动魄。
从他之后,也许觉得007就该是这样硬汉的形象。
格林时而觉得美的惊艳,时而觉得脸型很奇怪,而且好像额头上都是痘痘。
克雷格应该秀肌肉,身材实在好。
硬汉加赌场真是无法抗拒的主题啊。
影片开头的那个黑人真不知道是什么出身啊,动作堪比武林高手了,是做跑酷的吗?
看这段时候我只惊呼“他是猴子吧”,绝对是高手,那么细的绳子居然能爬上去,那么高直接跳下去。
刚写了一大段都是写的维斯普和007爱情的分析,哎,懒得重新写了。
只想说特别感动007动的真心,他居然肯为了她辞职,两个人去环游世界,只是美好的事物总是不能长久,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清晨,她说半个小时后就回来,可却是永别了。
让我耿耿于怀的是她对007说的最后一句话居然是“sorry”,怎么不用口型表示一下“i love you”呢?
而且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不用007去救她,而选择赴死?
有什么不能说清吗?
她又不是真的叛徒,只是被迫无奈。
经过这次的感情的伤害,这是他第一次动真心,大概也是最后一次,他本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潇洒风流,一旦动真心就是“老房子着火——没救了”,当然,也可能因为是这次感情的伤害,才造就了以后风流又冷漠的007。
要知道,在007的片子里,凡是跟他有过接触、对他有过帮助的女子很少有好的结局的,一般都是死,而且死的很惨。
我想007之所以对维斯普投入真心,是因为维斯普和他之前遇到的女人都很不同,聪明、犀利,与他很像,同时他们有很多的机缘在一起,这是最最重要,让他们在这种机缘中更加了解彼此,也更能打开心防。
维斯普看到007熟练的杀人被惊呆了,也吓住了,在她脆弱的时候007安慰她,他们彼此觉得温暖也更接近了。
这部片子很好看,个人认为比量子危机更好看,也许是因为克雷格担纲的第一步007片子,为了力捧他,才会努力把这一部拍的这么好看。
克雷格在这里面可没少受罪,还有裸身受虐的筹码。
当然,并不是没有纰漏的,情节跌宕起伏,但有时候会觉得太过巧合。
而007的车为了躲开维斯普,翻了n圈,当时我只想这样还不死么,结果证明确实没事。
而刚刚濒死的007受了电击后便又神采奕奕的继续上赌桌斗智了。
最后,话说除了我之外,没人觉得克雷格长的像普京吗?
看完电影大家一定都有同感: 电影拍的很好, 如果纯粹是动作片来说, 实在没什么可以挑剔的. 但是按007的标准, 这个Bond不够潇洒, 太冲动, 很容易死, 还为女人辞职, 实在很不"007". 后来才听朋友说, 这个故事是Ian Fleming的书里007故事的开头. 电影里M对007说"我promote你", 我还以为是007升职了呢, 现在看来是他刚刚被提升到"00X"的身份而已. 他还是个新手, 各方面都比较青涩, 容易感情用事. 而他在这集里爱上的女人(书里很明确的指出他们结婚了)的死, 也是造成他之后遇美女无数而从不为谁停留的主要原因.知道这个事实之后, 我对新007就没什么疑惑了. 虽然在外表上始终认为Pierce Brosnan是最适合007的人选, 但是就表演来说, 新007(虽然不像前者那么俊美, 但帅气和男人味更强)绝对让我对今后的007电影有更多的期待.
以前007系列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假”,与其说是看动作片,不如说是在看科幻片。
一系列复杂的高科技装备,脱离现实的打斗,以及剧情上的太过牵强,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就是用来YY的。
在我看来,布鲁斯南版本的BOND就是个大色狼,瞧瞧他每次遇见的女人,不管是好是坏,一律先上了再说,那架势还真有点很陈很冠西那。
剧情也太过俗套,BOND就是神勇无敌的完美男人,每每再最后与反派交锋时,反派明明占据上风,本来可以一枪解决了他,这时候大反派非要说两句俏皮话讽刺BOND,就这时BOND抓住机会反倒干掉了反派。
他为什么就非要说那句俏皮话而不先干掉BOND呢?
U shoot just shoot,don't talk too much!克雷格版的BOND虽然谈不上帅,甚至谈不上有气质,但再我心中,这才是最接近间谍这中角色的。
他孔武有力,杀人不眨眼,不过他也会犯错,也会被反派抓住后表现出恐惧。
他杀的每个人也不容易,他完成任务也不容易甚至差点失败,这一切表现让人觉得他是生活在现实中的。
更重要的,他是一个专情的男人,专情而不滥情。
在我看来,一个男人不是靠跟多少女人上过床才能证明自己的魅力,那样太过肤浅,正真的男人内心永远都只有一个女人。
喜欢现在的BOND,因为他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加真是,而不是原来的BOND,只会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摆弄他的玩具,离我们真正的生活太远太远。。
"Three measures of Gordon's, one of vodka, half a measure of Kina Lillet. Shake it very well until it's ice-cold, then add a large thin slice of lemon peel."Ingredients* 1 1/2 oz or six parts gin* 1/2 oz or two parts vodka* 1/4 oz or one part Lillet Blanc or Kina Lillet* Lemon twist for garnishSteps1. Add ice to a cocktail shaker.2. Add the gin, vodka and Lillet to the cocktail shaker.3. Cap the shaker.4. Shake the ingredients vigorously for about five seconds.5. Strain into a deep champagne goblet or cocktail glass.6. Twist or bend the lemon twist to squeeze out some citrus oils and drop the twist into the drink.7. Serve.Tips* Use a deep champagne goblet for the most authentic Vesper.* To come closer to the original strength of the Vesper, use a 94-proof gin and a 100-proof vodka.* Adding a pinch (1/16 of a tsp.) of quinine powder to the Lillet will effectively recreate the (somewhat bitter) flavor it had in the 1950's.* You can substitute the Lillet with Absinthe and the lemon with a slice of lime to create a "Green Vesper."Warnings* Drink responsibly and be cool like Bond. James Bond.* While adding quinine powder to the Lillet will give it its original flavor, adding too much will ruin the taste or worse, make you ill. Stick to no more than a pinch.
第一次看007电影——当然,得把周星星同学的“假冒”国产007给排除掉,所以可以说,第一次看正宗的007电影(周星星会不会笑我贩卖他的“少林正宗”口号呢?
这是一个问题)。
而且正好是宣扬的所谓007前传。
夫前传者,对于007来说,用八卦的眼光来看,广大男女最关注的一定是为什么007在每一个美女面前都能游刃有余、化险为夷。
(其实这是我臆测的,正如我开始所说,我并没有看过任何一部正宗007,所以也无从说起我就怎么知道人家如何游刃有余,也许学心理学了就可以解释我为什么有这种无聊想法,因为自己面对所有喜欢的、半喜欢的、一点点喜欢的女士都非常的紧张。
不过还可以说我采用的是通说,因为几乎所有的杂志或影评给我们的印象就是,007是个风流不羁、浪漫无度、杀人不见血、泡妞于无形的英伦绅士。
)而影片恰恰可以说正是想回答或假装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因为只看过星星同学的劣质国产007,所以看的时候我只能拿那部自己看了不知多少遍的东东与现在这部对照,或者用反戏仿的眼光来主观还原之前的一些正宗007。
这个过程还是相当有意思的。
主要是我一直在心理冲突,我到底是该因为热爱周星星的假冒而排斥正宗呢,还是因为热爱仿造而同时热爱原版,(这就好像那些用假冒Mac桌面家伙的心态吧?
痛苦啊,痛苦哪天我才能找一个冒牌的Mac桌面,混淆一下视听。
)但毫无疑问,看这部皇家赌场的过程还是充满了视觉愉悦的。
不管是如画风景还是超炫座驾,不管是美女如云还是身手矫健,这部影片都可以说是构筑了一个完美的特工,一个最接近于超人的普通人,一个有血有肉却有着钢铁的意志和信念的银幕英雄,而不仅仅是一个面容貌似沧桑、穿燕尾服、扎领结、彬彬有礼、到处沟女的英伦模特。
片头的007第一次杀人,彰显前传本色。
之后扑克牌背面基本图案组成动画特效的片花,伴随紧张而优美的音乐,色彩涌动让人惊艳。
黑暗、混乱、嘈杂的东非某国小镇,上演一场追逐秀,几次有惊无险的跳跃攀爬,让人彻底进入到影片中。
拼命拿到的手机似乎仅仅成就了一次艳遇,而这次艳遇也以那腰细得让人心碎的地中海女子香消玉殒。
之后就要开始皇家赌场里面的赌博了。
也许正是这次赌博让007从此觉得命运无常,该及时行乐,该到处沟女;也许是另外的原因,就是马上登场的极有可能为恐怖分子提供资金支持的美的致命的女会计。
但邦就是邦,面对这样的女子,依然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冷静的作了一番绝妙的心理分析;但谁知这女子同样也是个狠角色,马上以几乎同样以假乱真的诈牌伎俩回敬其几番冷眼。
听完这么些令我拍案的台词,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记得了什么,只知道最后结论是他们互指为孤儿!
真是天可怜见:难道依编剧之见,只有心理不健全者才能成为完美特工?
不过调情男女的言语基本是当不得真的,尤其是俩人似乎还得装做互相讨厌,还得装作有职业素养,装得想把工作和艳遇分开。
但殊不知,这恰恰就是那些编剧为了满足无数的在工作中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艳遇的无聊众人的精神快感而故意制造出这么些的超级英雄来的。
之后赌博的情节似乎有些零乱。
我当时看的时侯的一个疑问是赌局明明应该在一个晚上之内进行完毕,为什么中间还有处理尸体的一个早上出现。
对于不知道赌博规则的观者如我辈来说,虽然理解那牌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宁愿自欺已经看懂了,而且我实在看不出来007的赌术到底有多高明,也许仅仅还只是运气——因为他起到足够的好牌,仅此而已。
之后邦的境遇突然急转直下并侥幸活了下来,让我觉得影片是不是该结束了。
甚至邦都要做出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辞职(辞了职还有屁的正传啊!
当然也就没有前传了。
),其实着实有些合理,有那样一个美女在身旁,一个心理健全的男人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之后的邦的女人抢钱的情节就让人着实惋惜。
主要是美女的死——不像其他的片,看的时候总让人会发出《国家宝藏》里面一个反面喽罗的台词“为什么这种好事总轮不到我”的真诚感慨——任谁也不会希望为了成为一个完美特工而非得牺牲自己最爱的女人的吧?
这片里美女的死作为邦之为邦的必要条件,竟然好像死有所值!
看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不知道现在好莱坞的编剧都怎么想的,和《超人归来》一样,似乎男人只有牺牲自己的爱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啊?
这些编剧男人(如果是男人的话)是不是都这么想的:当没有能力去爱的时候,才可以谈恋爱!
当你没有真情的时侯,才可以游刃有余、化险为夷?
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现今人们拈花惹草的绝对真理呢?
其实看到这个版本的007的时候,我第一眼想到的,就是普金。
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看这次猎艳之旅并充满期待:看一个未来总统如何调情!
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如何成为总统,或者如何调情,或者如何鱼和熊掌得而兼之,都可以来看这部影片。
今天是英国首映日(提前一天而已),竟然安排了30分钟广告加预告,真是急死人。
由于新男主角的原因,相信很多人都对这部007期望值并不高,本人起初对于这位无甚名气外貌又感觉不够007的Daniel Craig也不太满意,但看了慕尼黑后改观不少,之后看预告片眼前一亮,声音,气质都很到位,外表也是越看越顺眼,这次看完全片后我可以确定的告诉大家,结尾的“I'm Bond,James Bond.”他说的理直气壮。
007出了那么多部,大银幕上却是第一次看,个人认为这部007是近十年来最好看的一部.。
怀旧式黑白片开头加上全新风格的开场动画,短短几分钟Daniel Craig的形象工程顺利完成。
接下来两个超大场面,一个抓捕“极限运动高手”,一个阻止“撞飞机”,火爆紧张程度百分百,这样刺激的画面情节观众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爽”。
然后讨巧的编剧让情节转向赌场部分,导演真是会挑人,Mads Mikkelsen这个凭一张脸就足以成为演员的丹麦最知名演员饰演反派,将紧张情绪的压抑和气急败坏的释放演绎的十分到位,只可惜没坚持到最后就。。。。。。。
情节好象到此告一段落了,007和女主角到威尼斯浪漫去了,Eva Green,法国年轻一代中最美的女明星(实在太美了),凭梦想家一炮而红后逐渐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此次做为邦女郎虽然少少的戏份,但凭借出色的设计(好坏邦女郎集于一身)和关键的场景安排令人印象深刻,其国际知名度将再度提升。
最后一个大场面相对前面要逊色很多,称其为大场面也只能说是“外面”的壮观景象,不知是借拆房之利还是特意花钱安排。
sony收购米高梅后,自然在影片中顺便给自家产品做做广告,索爱手机(型号较老),笔记本,数码相机,还有什么?
忘了。
邦德的豪华座驾好象应该是福特旗下的,因为前面给了另外一辆普通座驾的特写。
电影中没有什么牵扯到中国的政治画面,希望国内可以及时引进。
补:1.那个长的不太好看的死的很快的偷情老婆竟然是意大利小姐2.Daniel Craig出身舞台和艺术电影,和媒体透露签了3部007合约,但制片公司Eon不以回应3.邦德开始抓捕的黑人由parkour专家(自由飞跃,一种极限运动)饰演4.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M的家和她的老公(M在GoldenEye前一直由男性扮演)5.上一部具有标志性的007电影是GoldenEye,同样由Martin Campbell执导
看了《量子危机》之后,再来重新看《皇家赌场》。
Bond唯一的一次爱情, Vesper。
她没有妩媚的神情,没有不凡的身手,只是一介弱女子,智慧却不清醒。
她和他却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同是孤儿,她也有敏锐的观察力,她不被他的性感所吸引。
他们斗嘴,他们在一起的时光的确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Vesper给他准备的新衣服,Bond说他的衣服都是Talored的,Vesper说,“I measure your size ”,穿上去的确很合身。
温馨之余,Bond一定有了“有妻如此”的憧憬。
——Bond杀人的时候,回到屋里,Vesper一个人在水龙头下哭泣,Bond默默地抱住她的肩,希望给她依靠。
譬如Vesper被抓去的时候,他疯一样地开着车,最后却自己飞翻了车,因为狂爱,所以狂追,甚至自己的命也不要了。
Bond在其他的电影中只是一惯的对女人的保护,就像GG,对任何人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帮忙。
而对Vesper则是出于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一种想要与子偕老的感情。
甚至因此要辞职。
如果Vesper不死,也就没有007系列了=,也就没有之后那个风情万种逢场作戏的Bond。
有的时候,悲剧和不完满是造就英雄的最好方式。
齐如山说是孤独造就了梅兰芳,如果梅兰芳当年幸福的与孟小冬在一起,可能就不会成就如此大师了。
就连近日前离世的季羡林,也是孤独的,没有伴侣。
但是幸福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也并不是会毁没人才。
大师,很多都是孤独的,而大将和大领导者,还是美满平静的
vesper是黄昏的意思,雾霭沉沉,暮色晦暗。
邦德第一次便说这不是个好名字。
vesper毫不在意,只是侧过脸勾勾嘴角,然后用浅绿色的眼睛继续看他。
是不是好名字无所谓,人的命运都是决定好的,邦德告诉vesper,赌局中最后赢的人,手里的牌未必是好牌,就像是出色的人,最后未必会有好的结局。
按理说,哪里会有天生的风流呢,从来看不懂邦德,觉得好没劲,一个一个美女换过去,尝尝就够了,这样的人生也够无趣的了。
后来才明白,真的没有人会天生如此,一开始,刚刚成为00开头的探员,他也是一腔热情准备游戏人间,后来发现了表情总是恹恹的vesper,嘴上说“你不是我的选择”,vesper问“是太聪明了?
”他说“是因为你单身。
”后来因为vesper死了,孜孜不倦的追查下去,为她报了仇,还要追出前男友的下落,vesper都已经死了,却还要为她的感情探个究竟。
M女士说“没有人会对爱人的死无动于衷”,邦德却表现的满不在乎,兜了一大圈,仍旧要为vesper问个明白。
他也以为自己被骗了,身为007的邦德居然被人骗的这么惨,骗了他的人还骗他的钱,后来M夫人告诉他“你以为你怎么活下来的?
是她用钱换了你的命。
”邦德会不会怀疑,vesper究竟有没有爱过自己?
肯定是爱过的,一个无恶不作的特工,用自己的名字做银行的密码,说要为自己辞职,两个人去周游世界,虽然他自负又意气用事,但是已经做到了这里,vesper也只能镇静的输完密码在一旁捂着嘴默默流眼泪,直至最后事情败露,实在无法面对选择死亡。
既对不起前男友,又坑了现男友,刚刚炙热动人的爱情,因为阴谋不得不终结。
如果她不死,邦德会不会原谅她?
一定是会原谅的,可惜她死了,于是后来邦德见一个姑娘亲一个,亲一个死一个,他再也没爱过谁。
邦德甚至可以骄傲的说“我爱过的姑娘,都死了。
”他肯定是一直爱着vesper的,她一出场,黑漆漆阴森森的西装裹着,坐在桌对面说“我就是这笔钱”,邦德便夸她“恩,这笔银子亮闪闪的。
”被夸赞貌美身材好时会勃然大怒,会自作主张的选好品位非凡的礼服,光芒四射的出现在赌局上,邦德的眼睛一直盯着她不转,调了一杯绝好的马丁尼要以她的名字命名。
这么多部007里只觉得这部最好,当然是爱情谈得最好,它为邦德之前那么多部里面装作游戏人间的风流子给了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被最爱的女人欺骗,并且她已死,看来爱情不过如此,这么伤人,谁还会继续爱别人呢?
身着红衣的vesper穿梭在威尼斯的街头,她匆匆而过,听说导演为了确保邦德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红裙的vesper,检查了所有街头的游客行人,不许有一人身上出现红色。
有一幕,vesper开着快艇嘴角带着笑意,也不知这个时候她知不知道已经是与爱人共度的最后时光,有多少人会有这种“最后一次旅行”的体验呢,爱还在,人却就快散了,不知她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走在威尼斯的街头的。
如果知道这是最后一刻,会不会更加珍惜而多看几眼多亲几下呢?
谁也别说埋怨谁,vesper如果不爱邦德,何必要用那些钱去买他一条命,最后还搭上自己一条命。
邦德也不要怨vesper骗了自己,何必说骗,不过是她知自己将死却没有告诉你而已,毕竟她已经摘下了阿尔及利亚相思结,告别了过去,只不过是时运不济,在准备好迎接新的生活时,却到了最后的时刻。
电影里最温情的配乐在威尼斯,两个人醒来,vesper穿上红裙,邦德发现她没有戴上那条自她出场便时时刻刻缠绕在脖颈上的项链。
“是啊,时间到了。
”“时间已经足够走出来了。
”“让你意识到过去是可以忘记的。
”不知邦德什么时候才能做到vesper说的get over。
时间让你意识到,过去是可以忘记的,有第一个开始vesper,就会与带来终结的vesper,喜欢上是太轻易的事,连邦德都会被vesper偶尔略带讽刺的笑意和微斜的眼神所吸引,那么换做别人,喜欢上另外的人有什么难的呢?
你会因为曾经吃饭噎到从而不吃饭决定饿死么?
你会因为做恶梦吓醒从而不睡觉么?
邦德是因为还没有get over,不知怎么翻译这个词才够好,他没敢跑出来,所以一个都不会爱,我们又不是电影里的人,自然要踏实的过日子,因为时间,会让过去可以被忘记。
受虐的克雷格,不死的007怎样博得好感,对女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男人却不容易,更何况在“一文不名”的克雷格之前有那么多优秀男人已经在人们心中定位!
所以克雷格委曲求全地让自己扮演了一个受虐的007!
被打是小菜,男人没挨过打那是寒碜!
而007不是靠打倒一个人就牛气冲天的,必须象杀手一样冷!
动作敏捷,身手不凡,但开局碰上一个象《暴力街区》的弹簧人上窜下跳,也算是把英国绅士克雷格连折腾带玩了一回,受虐!
接下来机场的跟踪追捕搏斗场面酣畅淋漓,你根本看不出来是克雷格本身义高人胆大还是因为巧合或特意安排,还以为《超人归来》,居然大卡车在飞机前停下了,而英雄人物克雷格却被一群警察蜂拥而上反手锁铐,同行也走眼,受虐!
东非恐怖分子要的利润没实现,美国佬准备赌场赌牌补偿,别说还挺讲诚信!
情节发展开始进入一个看似温和,浪漫的局面,因为围坐在赌桌边的都是西装革履的精英,更因为有一个财政部美女陪伴,所谓一掷千金,在这个环节上是很让人心潮澎湃的,想想一桌子破塑料币折合1亿多美圆在那里推来推去,玩的就是心跳!
可克雷格错误判断了对手的技巧而且轻易地被杯中酒药倒,居然还能神志清楚地跑到“医务室”为自己解毒,方法特别先进,手腕上的移植芯片不仅可以GPS定位而且可以对人体执行全方位治疗诊断,克雷格在那一刻的狼狈样真的让人以为死定了,不料被美女线路一接按一个纽又给救回来了,且从死到活仅仅用了10秒种,受虐!
克雷格毕竟是007,007是万能的,玩牌就想整死他,特工就没的混了!
倒是美国佬很会玩心理战术游戏,欲擒故纵、间谍反间谍,抓住了007好色之特征,绑架了财政部美女,先是来了个“抛绣球”,弄得克雷格人仰马翻,车在空中至少翻腾了1800度,此片段是我看得最爽的!
气囊没看见弹出来,居然没死,受虐啊!
被美国佬五花大绑又赤条条地接受逼问:IP,IQ统统告诉我密码。。。
从而上演了007大全(21部)最变态的对质,受虐到及至了!
如果说肉体上的受虐和摧残让人撕心裂肺,精神上被糟蹋蹂躏足可以让人痛苦欲绝!
克雷格显然也接受了这样的考验,财政部美女不仅把克雷格骗了,我真没想到,居然会这样的结局!
所以看到最后有点晕的感觉!
可就是在这样的感觉下,克雷格男性魅力开始散发,这样一个“狠毒的女子”背叛出卖了他,他居然不离不弃,舍身相救,去哪里找这样好的色狼?
我想问克雷格为何这样作践自己呢?
你又想证明什么呢?
远远地看着他给美女做人工呼吸的幕后黑手为什么不开枪干掉他呢?
留了一个打爆脚后跟的尾巴,让观众去看续集吗?
007,你什么时候死?
007不会死,因为受虐永远不停息!
昨天 VeryCD 放出 D 版《皇家赌场》(Casino Royale),虽然此前我的同学已经看过了枪版的,但是我觉得那个小小的摄像头是对 007 的不敬,因此憋着没看,现在我正满心期待的放驴 很快就要看到备受争议的普京版 007 啦。
半年前的热站 craignotbond.com (奎格才不是邦德)为了“抵制”丹尼尔·奎格 (Daniel Craig)而建,现在这个站点当掉了,不过还可以从缓存中读到 一些关于奎格和普金多么相似的照片 ,我觉得像倒是很像,不过如果硬要把普金那游移的眼神和英国人拉到一块,最多也就是英国小报记者,门面上充不得绅士 —— 因为 007 一不小心把档案放在了伦敦情报局,所以历届 007 差不多都是英国人,我最喜欢的肖恩·康纳利是苏格兰人,罗杰·摩尔是伦敦人,一般般的提摩西·道尔顿也是英国人,第二任的乔治·拉扎贝是澳洲男模,看起来很像健身教练,因此也非常失败,最近的布鲁斯南有爱尔兰的血统,主要是一头黑发和奶油小生的眼神忠实了 007 要江山更要美人的人生哲学,至今被大多数女影迷念念不忘。
奎格也是英国人,但是长得非常美国 —— 也就是鼻子比较粗、头发比较黄、脸上多少带点横肉的,虽然两百年前美国人也是英国人,但是血统的纯正就保留到了林肯时代,林肯发明南北战争,统一分裂国家的同时也把人种大大统一了,因此他那饱含忧郁的绅士形象在美国总统中后继无人。
我们这代认识马龙·白兰度是在他满脸横肉演《教父》的时候,年轻时他的脸上还算光滑的,教父之后,哈里森·福特、恩奇奥·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这些搞动作的脸上褶子一个比一个多,王中之王要数阿诺·斯瓦辛格,演机器人不带化妆的。
黑头发的要求到了罗杰·摩尔时代已经打破了,当年摩尔也不染黑,因此一些小报记者说什么“打破黑头发的惯例”纯属 80 后水平。
虽然俺们也是 80 后,但是粉 007 也有十年,每部片子也都看过三五遍了,主要是在我们家这么封建的环境,带点荤的 007 系列完成了对我的性启蒙教育,尤其令人难忘,不信谁把小报记者拉过来,我问他 007 和哪个邦女郎没上过床。
回到主题,因此我觉得与其说奎格版的 007 像普金,不如说更像小布什,头型看上去很呆,瞳孔不够黑,因此眼神看起来不专注 —— 不专注的男人总难以取悦女人,相反布鲁斯南在《巴拿马裁缝》的花心表演居然没有破坏在 007 世界的形象,不得不叫我们这些男影迷自叹不如,好在我们还知道瞳孔不黑的罗杰·摩尔也可以非常成功,如果说丹尼尔·奎格有什么需要个人努力的,那就是走摩尔的硬汉路线,至于在赌场里调情,先天不是肖恩·康纳利这类古典派的对手。
肖恩·康纳利到了晚年头发花白,不能演 007 之后,还能在《将计就计》里对风度美女凯瑟琳·泽塔琼斯眉来眼去,这就超越了长相问题,成为一种天赋了。
和《第恩滴血》里面一个人干掉一个团的史泰龙不同的是,007 的魅力在于,在会打架的人里面比较会调情,在会调情的人里面有国家资助,在有国家资助的人里面比较绅士,在会打架、会调情、有国家资助的绅士里面,还能用 P99 的手枪、Lotus 的汽车、OMEGA 的手表武装自己高科技的外表,浑然天成,青春不老,从 53 岁演到 37 岁,除了美猴王世家,没人能这么干的。
Maple原创,scavin授权转载http://weblog.bororo.org/papyrus/007-physiognomy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战争与和平改成和平,罪与罚改成与!非常好电影!
海边那段简直太暧昧了。喜欢这种克制、点到为止有想象空间的安排。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好细腻的电影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挺浪费时间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你知道她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没有告白 没有接吻 没有说喜欢或者爱你 即便忘记也没关系 是夏天的一部分 明白的 真实的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