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热》。
9分。
莉娜·亚达夫编剧、导演,塔尼莎·查特吉、拉迪卡·艾普特、苏莉温·查瓦拉主演作品。
才知那句著名的话是错的,真是的现状应该是,世间的苦难,都是一样一样的,而幸福,才是各式各样的。
印度的电影,很多经典之作,在创作上都非常质朴,虽然大部分都穿插歌舞,甚至是劲歌热舞,但很多其实也都暗藏不幸。
《炙热》要表达的,恰好是女性在印度广大地区的苦难和不幸。
三个情感要好的姑娘,表面上看走在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上,一个丧偶,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还抵押房子借债帮儿子几乎是买来媳妇儿;一个嫁给了终日酗酒的丈夫,因一直没有怀孕而备受歧视;而另一个,性感热辣貌美如花,却是个歌舞伎女,靠出卖身体为生。
这样殊途同归的苦难,让她们最后再次走到了一起,他们决定站起来联合奋争。
摆脱苦难似乎其实不难,难的是要摆脱愚昧。
一个关于印度底层女性的故事,看完之后真的觉得既愤怒又绝望,虽然电影的结尾给了我们希望,可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又有多少女人在受这样的苦。
拉妮:十五岁嫁人十七岁丧夫,独自一人把拉扯儿子大,偏偏儿子和村子里其他男人一样,好吃懒做狂妄自大吃喝嫖赌无恶不精,给他买来的妻子本来有自己喜欢的人,可是却硬生生被家人拆散。
电影的最后拉妮觉醒,让媳妇和她喜欢的人离开了村子。
拉齐奥:一个以为自己不育而对丈夫心存愧疚的可怜女人,时不时地还要被家暴,在她鼓起勇气向别人借种后,告诉丈夫自己怀孕时,却又遭到了一顿毒打,原来丈夫早知道是自己不育,但一直让妻子承担这一切。
这时烛火不小心打翻,她恶心的丈夫在火海中挣扎,这一刻她终于选择了离开。
比琪丽:一个看似自由但被所有人看不起的妓女。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拉妮的儿子举办婚礼,她来到婚礼上想表达祝福,然而在场没有一个人欢迎她,他们都觉得她的到来玷污了这场神圣的婚礼。
有一天她的事业出现了危机,老板找到了一个更年轻的人来代替年老色衰的她,而这时她的暧昧对象拉出一笔钱来说要带她走,她本心生欢喜,没想到这个男人竟然是想做她“单独的老板”,她彻底陷入绝望最终逃离。
三个不同身份的女人,丧偶、已婚和未婚,却遭受着同一种社会压迫,甚至就连鼓起勇气来到乡村传授知识的教师夫妇也被打个半死最后选择了离开。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男性对女性的凝视,更有年长女性对年轻女性的欺压;不管是德高望重的村长还是一事无成的混混,对读书都充满着不屑与鄙夷。
两个小时的电影丝毫不让人觉得冗长无趣,故事完整流畅,前半段是压迫与奴役,后半段是清醒与逃离,我想这样的电影社会价值已经远远大于艺术价值,它不仅拍出了闭塞环境下女性所要承担的苦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冲破这一枷锁的束缚需要怎样的勇气,在展现极度悲惨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希望,也许这就是电影的力量吧。
电影里的女性很典型,有叛逆儿子的拉妮,被家暴的女人拉齐奥,靠男人挣钱的碧琪丽,她们的经历都很真实,每一个情节都有意义。
拉妮最后放儿媳走算是一种觉醒,看到她儿媳的结局我其实松了一口气,毕竟棒打鸳鸯是我一直不太喜欢的情节,幸好最后她们都逃离了,获得了新生。
可惜前半部分那个被夫家凌辱的女人,不断哭诉自己的遭遇,她的娘家还是把她送了回去。
我想这大概是多数人的结局吧,嫁了人的女人没有家,这个情节推动了拉妮和拉齐奥的觉醒。
最后三位女主人公是因为各种机缘选择了离开,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机缘,她们大概率还是被困在那里,每天因为男人们所犯的错而自责,很讽刺,男人对的时候,女人会受罪,男人错的时候,女人也受罪。
受苦的总是女性,连女人也会觉得生女儿是一种罪。
但是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女性被困在这种“牢笼”里,徐州某位正在遭受苦难的女性甚至都没有觉醒的能力,我想这个电影的结局,一方面给困在家庭里的女性带来了希望和思考,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吧。
毕竟三位主人公逃离之后所要面对的困难,与村庄相比,只会更多。
读书的女人不会是一个好妻子。
发明这句话的人一定是个男人,拉妮因为这句话而压抑了自己,她当了婆婆,却用这句话打压儿媳。
这跟当代某些婆婆对儿媳一样,很可笑,很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撕坏”,但是某方面来说,拉妮算是因为在男权社会下生活太久而被洗脑的一类人,本质上是因为愚昧和可悲。
村里某些自卑的男人害怕女性觉醒,他们怕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害怕面对自己的懦弱无能,本质上是一种自卑,没有了打压的人,以后被打压的只能是自己。
男性生来就有女性没有的优待,女性的地位还需要一些提升。
今天看了这部印度的女权电影,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女性所受的苦难。
电影里的女人们最开始实际上也是愚昧的,她们处在男权社会的秩序之中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长期以来的顺从让她们显得懦弱、甚至帮助男性压迫女性。
这里面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场面是妻子告诉丈夫自己能赚钱之后竟然受到了丈夫的殴打和辱骂,他觉得妻子比自己能挣钱是一种耻辱,里面多次以男性口吻提到“女性离开男性活不下去”,在我周围的夫妻实际也存在这种情况,男人觉得女人赚不了什么钱也不应该去赚钱,体现了自大又自卑的心理。
所幸电影里的三位女主角在最后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生活,希望女性们都能拥有自己的梦想,放弃依附于谁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关于这部电影,我真的想多说一点我的看法。
不喜勿喷,谢谢。
首先,我历史不好,并不熟悉电影中所讲的究竟是什么年代的印度,但是就最近看到的网络上关于印度的新闻,我相信,即使在今天,印度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女性的人间地狱。
10月份的新闻, 印度男子性侵15岁表妹致其怀孕,又联手母亲泼油将她严重烧伤;印度一名12 岁女孩遭到性侵被扔在草丛里,受害者恳求旁观者帮助,但围观的人冷漠掏出手机拍摄照片与视频,无一人伸出援手; 先后遭继子和丈夫同事强奸,印度女子致函总统求安乐死;印度15岁女孩惨遭两表哥轮奸致死,65岁祖母欲阻止也被强奸……甚至还有奇闻,四个印度男子强奸了一只巨蜥!!
我想,在印度如果身为男儿身,一定是返祖了,竟然可以如此放飞自我,竟不顾人伦天理,只要是女的就可以任他摆布。
即使是自己的血亲,这让我不禁想问,印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说回这部电影,影片三个女性主角,其中拉尼让我最为感动,她早早生下儿子就守寡,影片最开始说明了,女性结婚后,娘家就不再是她的家了,从此拉尼就带着儿子,一人照顾着婆婆,像对自己母亲一样,最后靠借钱,债台高筑,给儿子办了婚礼,她本以为自此可以像婆婆那样躺在床上,可以颐指气使的对待自己的儿媳妇,并且给她继续画大饼,告诉她以后一切都会好的,但她知道,什么都不会变。
婚礼彻底搞砸了,新嫁来的女孩说头发长虱子不得已剪短了,拉尼让她盖好头发,但是她还是不小心露出来被大家看到;后来舞女碧琪丽来了,表示庆祝,再次被宾客们起哄取笑;最后,拉尼喂婆婆喝水发现婆婆去世了,她也许是知道新娘子没头发,被气死了;也许是知道一名舞女前来祝贺她孙子新婚快乐,郁郁而终。
当她还不上债发现家里的钱被洗劫一空时,自然的就去怪罪她的儿媳妇,她不想承认那是她儿子干的。
当她儿子回来,对她儿媳妇实施家暴时,她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她的儿子就像她的丈夫对她那样,正在对待她新入门的儿媳妇。
她鼓起勇气阻止了她儿子,并告诉他,这是拉尼的家!
她的儿子走了,她抱着儿媳妇,这时,女孩开口告诉她,在嫁过来之前已有意中人,头发是自己故意剪短的。
拉尼最后为了还债把房子卖了,并把剩下的钱给了她的儿媳妇,并告诉那个来接她的男孩说,这是她的女儿。
她打破了规矩,她没有成为一个禁锢儿媳妇的婆婆,没让悲剧重演,她放走了那个年轻的女孩,改写了那个女孩的命运,同时,她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拉齐奥是一个一直被羞辱的已婚妇人,她也一直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是碧琪丽提醒了她,可能是丈夫的问题,并让她和自己曾经的情人共度一晚,拉齐奥第一次被男性那么尊重,竟然留下了眼泪,这泪水应该很复杂,然后她怀孕了,的确是她的丈夫不育。
最后当她告诉她丈夫怀孕了的时候,她丈夫竟然大发雷霆,显然,这个无耻的男人知道自己不育,还一直以不能生孩子为借口折磨拉齐奥。
最后他被活活烧死了。
解恨!
碧琪丽是一个舞女,她看上去比谁都自由,但是她不过是舞厅老板的寄生虫,她威胁不了任何人,依旧难逃被男性侮辱并实施暴力的厄运。
最后三个人坐上了碧琪丽的车,她们想跑,但影片最后也没有说她们到底能跑去哪里。
其实整部电影氛围感很写实,甚至看的时候有一点压抑,整部电影只有一个思想正常的男性——基尚,他懂得尊重女性,爱护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名教师,两个人为村里的妇女接单,让她们独立赚钱,但是最后被拉尼的儿子打成重伤,黯然离去。
三位主角女性都努力在苦涩的生活里发掘那么一丝丝的甜,都很坚强,她们对生活的都很有热情。
但是社会的大环境让她们异常艰难。
最后,我想表达一下对这部电影的尊敬之情,在那样一个环境下,这部电影可以问世,至少说明印度对影视作品的包容性还是很强的。
三位女主人公,他们的身份不同,有守寡的母亲,有常年被家暴的妻子,有不肯出卖肉体的妓女。
当然,还有一位年轻的妻子,他们在一个村子里,为亲人,为好友,共同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有因多人强暴殴打怀孕逃回娘家却被强行送回婆家的女人,有自认为自己不能生孩子而忍受家暴的女人,有青春守寡独自扶养儿子为儿子娶妻掏空家底的女人,也有为了抗议婚礼剪短头发而被嫌弃的小姑娘,也有为村子里争取电视机的女性领袖,也有上过大学会说英语的女教师,也有那个让男人为之疯狂的妓女。
可是男人们呢?
泥古不化的长老们,殴打妻子的不育男,年纪轻轻欠了一屁股债的嫖客,唯一的那个肯为女性发声的男人却被揍得半死,男人们有着怎样的品性?
自私,贪婪,无知,自大…所以呢,那位不肯卖肉的妓女被迫营业了,那位勇敢的女教师决定搬走了可,终究有人站起来,那位小小新娘,被她的婆婆放去上学了,那三位好朋友,开车走到了十字路口,至于去哪里,你们关心娜拉去哪里了吗
一群无能男人的狂怒,不是愧疚于自己的无能,而是把愤怒发泄在唯一与众不同的、被人们视为英雄的存在。
拉尼是个很矛盾的人,相比于她的两个好友,似乎更为传统保守,可是她又那样的开明智慧。
拉尼将她抵押房子“买”来的儿媳妇,居然交给了另一个男人,她甚至给了他一笔钱,说“她是我的女儿”。
也许是自己经历过,便不忍另一个女孩重复她的一生。
当莱约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她的“丈夫”却只会因自己的无能继续迁怒于她。
她的丈夫明知是自己的问题,却让她一直背负着不孕的名声。
比莉是“女王”,其实只是ji女,哪怕她比其他两人通透,也并不能过得幸福。
即使和其他只会看比莉头部以下的男人不一样的拉朱,请她同他一起离开,也不过是想要成为她的新老板。
村子里唯一受过教育的女人,可以教书,可以帮村子谈来生意,却依然不被认可。
你看,多么懦弱无能的男人们啊,他们不思进取,却终日把不幸压迫给女人。
明明他们信仰的传说里,女神杀死了魔王,可这也并不会让他们学会真正的着重女性。
杀了魔王就净化了他们的生命吗?
不是!
魔王死了便可以脱离黑暗了吗?
没有!
腐朽的人才是真正的魔王,才是导致黑暗出现的根本。
不是没有睿智的男性,可他们也一样会逼死他。
这样的社会,才真正叫人绝望。
电影里有很多呼应的情节。
莱约的“丈夫”被误伤、被火焰吞噬,仿佛被火烧死的魔王,可魔王还有那么多。
片头拉尼她们在车上探出窗外开心的大笑,片尾一头短发的佳娜可依也向着窗外流露出笑容。
结局其实感觉甚至可以称之为“he”,房子被卖掉了的拉尼,“丈夫”死了的莱约,自由了的比莉一起开车逃离这个愚昧落后黑暗的村子,哪里还能比这里更差呢?
那车上有一双翅膀,她们一起剪掉了头发,仿佛抛去了一切黑暗。
从现在开始,一切从心而定。
当年她的妈妈这样告诉她,她也这样告诉另一个女孩
她一眼看去就和其他人不同
只有抱着“会好的”心态,才能有支撑下去的动力吧
把孩子当作女人人生的意义,是对自己的辜负,亦是对孩子的不负责。
先学学做人吧
靠自己
她们开着一辆五彩斑斓的三轮车,仿佛插上了翅膀
无能却又死要面子的男人
“买卖”
可是这样腐朽愚昧落后的规则该被打破了
女主角拉尼,十四五岁结婚,青年丧夫一直是寡妇,丈夫生前喜好嫖娼家暴。
女配角一拉乔,丈夫酗酒喜家暴,把不孕不育的原因推脱给妻子。
女配角二碧琪丽,舞女和妓女,男人们一边意淫她一边看不起她。
女配三詹琪,十四五岁被当做商品卖给别人做媳妇,被丈夫嫌弃,家暴加强奸,丈夫喜好酗酒嫖娼。
女龙套N,丈夫找情妇,她被夫家多个男亲属强奸,被迫堕胎,逃回娘家又被强行送回魔窟。
这就是贯穿这部电影的中心吗?
性?
不,这只是一部描述印度农村的电影,围绕着女主拉尼的家庭。
但是和普通的此类题材电影相反,这部电影充满了性和暴力,而没有爱。
只有几个女人之间的友情,在极度缺乏爱的时候,还会被误认为是爱情互相舔舐伤口给予心灵和肉体上的慰藉。
跟电影摔跤吧爸爸比起来,这部电影更像真实故事。
没有一个全国冠军的爸爸,没有一个认为女孩应该自己挑丈夫的爸爸,没有倾注所有心血培养女儿的爸爸,只有一个青年丧偶把儿子拉扯大婆婆侍奉好的母亲。
她会去给儿子买新娘,在村民大会上对求助的女孩无能为力,在新婚之夜对女孩的呼叫充耳不闻,对闺蜜的家暴遭遇保持沉默……正如她说的那样,当我丈夫冷淡我的时候,我婆婆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我丈夫出去嫖娼的时候,我婆婆说一切会好起来的,当我丈夫酗酒撞死的时候,她哭了但是还是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是过了十五年,一切都没有好起来。
一切都是“她们”被不断压迫后脑海里能抓住的唯一期待,但是并没有什么奇迹发生。
唯一让他们好起来的一对夫妇,被全村敌视,最终只能离开此地。
这对夫妇颇似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最终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其实从詹琪再嫁开始就比较理想化。
看不见前方的路,只能自己描绘一个咯。
一部非常冷门的印度高分女性电影。
印度女性的地位之低简直让我难以想象,不被尊重,没有尊严,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随时可能被丈夫辱骂抽打,生不出孩子就会被唾弃……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印度女性强太多了,但女性备受歧视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比如这两天备受瞩目的滴滴事件,很多人听到女生被奸杀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她自己打扮的太性感太暴露?
是不是她有夜生活所以打车的时间太晚?
Scalars说过一句话,“有没有进步取决于你的第一反应变没变”。
第一反应没变,我们的时代就依然算不上进步。
前一阵跟蕾姐聊天,她说我的人设非常简单明了,就是不被婚姻、家庭束缚,活出自我。
想想还真是,我的人生和这部电影的精神不谋而合。
喜欢电影的开放性结局,尽管电影并未明确给出女人们的未来,但我坚信她们一定会活出精彩!
{不要急着成为男人,在那之前,先学会做人}女性觉醒史,细腻的铺垫,情感的表达与渲染是果然出自女性导演之手的,也只有女人才会贴近和全然不歪曲的表达出同为女人的内在挣扎 脆弱 坚毅 良善 勇气……水平极佳的作品……节奏,张力,铺垫,配乐,画面,演员演技全部在线,五星推荐它是一部印度片没错,在我天朝导演还在跪舔主流,坐享得利,沾沾自喜时,“愚蠢,落后”的印度,已把剧情片拍进了“炙热的思潮”里
特别标准的女性主义电影文本。通过未婚、已婚、丧偶三个不同身份女人的遭遇、转变、选择勾勒出印度传统村落内的种种性别冲突。爱情靠不住,城里来的受过教育的指导者男女也忍不了了选择逃离,逃出人间地狱到底还是得靠自己,结尾让人想起末路狂花……
说了原因但没有根治办法,影片到了最后也只是含糊其辞的糊弄
不错的片子。透过拉妮眼睛看周遭,再通过她的人生折射妇女的一生☞不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根源在于社会没有改变。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是她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政治正确你们就能乱飙分了?
一个是拉尼的生活,她从来就没有得到过丈夫的爱,然后丈夫早睡以后,它就成了一个年轻的寡妇
没有打动人心~
她们真的挣脱压迫了吗?意识的崛起处电影描绘的有点生硬~时代环境对人的意识起了关键性作用,村子里大部分人认为女人不该读书,女人只是个泄欲工具,丝毫不懂尊重,一直在用古老落魄的方式去教育一代又一代,所以拉尼在做儿媳时曾受人欺辱,等到自己成了婆婆也做了同样的恶婆婆……三星半
《炙热》里的印度村庄,固步自封、愚昧无知、腐朽落后……程度跟《盲山》里的中国村庄有一拼,不过,拉妮、拉荞和碧琪丽还相对自由、能苦中作乐,比白春梅幸运一些。(因为相信拉朱是真爱碧琪丽,所以为其惋惜…思想开明的基尚及其妻子也很难改善残酷的现实…酒瓶、露点镜头的马赛克不是导演加的吧?)
拍成印度的末路狂花,会更好看
作为印度电影,这也挑战巨大吧?敢拍让放,赞。
生在印度真是地狱模式
拖沓,冗长。偏僻落后保守的村子,但台词可是相当大胆
一般
美狗怎么不去管管印度的人权问题?看的度日如年整个人都不舒服
越落后的地方,就是无用男人最多的地方,因为统治女人的思维就是控制了她们,然而,等她们醒了,会发现受到了什么待遇,畜生也不过如此!
最让人汗毛倒竖的,不是污蔑不能生育被丈夫毒打、不是疲于应付不争气的儿子、不是不敢跟他走像一滩腐肉。而是那个受尽夫家凌辱跑回娘家的女人,仍被无情地送了回去。一个女人,终究拗不过宿命的黄卷青灯,像十胜节被点着的巨魔葬身火海无处逃生。躺在小床上终老,不如驾车叛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了阻止婚礼剪断了头发却没成功,一开始见面的时候就剪断就可以跟初恋一起了吧
WTF,当人们还在嘲讽印度的种性制度和压榨女性的时候,他们已经正儿八经的搞起了百合片?!审美在线,创造力惊人,加上地道的英语,闷声发大财的印度迟早会走出国门单方面同化其他所有文明!
做为女性弱势群体为主题的影片,很多情节与细节跨出了现实背景的框囿,大胆美满,也就把现实本身的难以逃脱性显得更加让人绝望。配乐有些干涩。
许多时候你所受的苦难,都来自那些曾经承受过的过来人。愚昧使人屈服于命运,以为这就是生活原本的样子。最后一个镜头有点末路狂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