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李李仁真的不能扮女装,太吓人了。
第二这部片是想表达人性的本质就是丑恶吗?
中间那段圣诞聚餐和雨中欢舞都是虚幻的假象,还有男主/女主 evonne 这种人如果现实中存在,确实也挺让人讨厌的,难怪ta儿子女儿都那么讨厌他。
永远一幅自己是世界上最单纯最善良的样子。
本来那个听障司机小哥只是把他当作同事,ta也明知道人家喜欢正常的女人,在小旅馆小哥宁愿睡地上都不愿意和他睡一张床,ta还觉得自己很受伤。
后来彩票真的中奖了,借着酒劲想跟人家发生点什么,小哥不愿意,她还委屈死了的样子。
难道ta还能指望小哥能喜欢ta?
最后知道小哥是为了彩票,ta竟然把彩票给了小哥,结果小哥带着母子二人跑了。
至此evonne才觉得自己的世界崩塌了,被这些一起有过温情时刻的人(苏荷母子儿子和阿德)背叛了。
反正作为旁观者觉得Andy/evonne这种人一点也不可怜,活到当了爷爷的岁数了还能这么蠢,只能说活该,完全是自作自受。
这部影片倒是蛮有教育意义的,这个社会的人现在就是如此,即使你帮了她/他,就不要指望人家打心里感激你。
毕竟谁也看不见谁的内心深处,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千万不能圣母心泛滥,不能当烂好人,不然受伤的势必就是自己。
关于这部电影,有两个点被抖音给骗了。
一个是前两三年就在网传林心如说不想演妈妈的片段,当然现在还有无良营销号还在用这段来吸引流量。
另外一个就是电影解说没说清楚苏荷和阿德的故事。
我知道这部电影也是从抖音上知道的,无意间说到的电影解说。
大部分解说都说得还可以,主题立意故事线说得都很清楚,但唯一一点没让我太理解就是关于苏荷和阿德的关系。
看解说,理解成苏荷和阿德在之前就认识了,而苏荷去找安狄一开始就是有预谋,这点在整个解说有点逻辑不通。
为了认证这点,我打算完整来看下这部电影。
电影节奏,故事性,调性都很令人舒服。
立意主题也很深刻,不愧是我们看不到的电影。
回头看看爱奇艺电影栏目评分高的电影,基本一半以上都不知道是什么。
也来说说电影里面的故事。
故事想体现安狄悲惨的后半生,主要由于他在老婆离婚后追求自我,选择做一名女性。
电影是想表达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不包容。
安狄自从选择了做“真正的自己”后,遭受了家人,老板甚至朋友的嫌弃与背叛。
但其实让我思考的,安狄悲惨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单纯因为性少数群体?
还是他本身不够“精明”?
关于性少数群体,其实在大陆,我发现虽然在慢慢开化,但仍然也形成两种对比。
一般来说,在文化教育程度高,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性少数群体的包容性很大,甚至还要看腐剧,性少数群体也活得相当精彩,而相反,文化教育,经济发展有待提高的地方对性少数群体包容性很低。
那么安狄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也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安狄生活的环境及其周遭人并没有那么好。
我知道这个是马来西亚,而且也让我想知道,这部电影拍的是什么年代的故事。
感觉应该还是有点年头,毕竟看安狄儿子经济条件还可以,但社会包容度还不够高。
阿德和苏荷并没有不包容跨性别者,但他们却背叛了安狄。
这并不是性少数群体的角色问题,而是安狄“过于善良”。
我不知道是不是不能说善良不好,但是至少得学会“精明”。
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信,学会技能,这才是人们可以立足社会的资本。
尺度很大,题材生猛,但表达并不吸引人。
湾湾的影视作品,向来都喜欢拍一些大尺度讨论人性善与恶交界的话题;而这一次林心如将镜头探向了更边缘社会群体——跨性别者。
跨性别者遭到社会冷遇,遇到唯一心中的光时,却发现是一场骗局,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
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压抑就是愤怒。
不是没有看过这类题材,只是导演太着急把自己要拍的内容展现出来,很多内容都浮于表面。
安狄的外表是女性,但我感受不到她做女人的快乐。
关于这类跨性别题材的电影,其实港台还是拍蛮多的;比如2018年的港片《翠丝》。
里面姜皓文饰演的翠丝,也是一个内心住着是女人的男人。
但由于家庭原因,他只能每天在成熟的男士西装下,感受做女人的快乐。
但相比之下,翠丝是尽可能在生活化地去表现,一个跨性别者是如何从压抑到放开的生活。
反观这部电影,虽然能感受到影片中跨性别者的强烈诉求,但很多丧元素都像是刻意而为之,为了惨而惨。
片名虽然为《迷失安狄》,影片也大部分都在围绕“变性人”打转,但却始终没有提到电影真正要传达的思想。
直到最后的转折,电影很多东西都没有讲明白便草草收尾了,比如电影主题到底是什么?
是为跨性别者平反,还是非法移工的艰难?
真心希望大佬们不要过度消费这个群体了,如果真的要站出来,请拿出诚意。
影片将镜头探向了边缘社会群体:跨性别者,非法移工,听障人士,剧情围绕这三种社会边缘人群中的个体代表展开。
影片虽然名为《迷失安狄》,但其实跨性别者在片中只是一个符号,他所代表的是不被认同的边缘群体。
不论是跨性别者安狄,还是非法移工苏荷,还有听障人士阿金,他们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最终被人性左右。
影片以安狄的视角去看待他所遭遇的一切,前半部分安狄的生活是悲惨痛苦的,中间因为苏荷和阿金的出现,他的生活出现了一丝光亮。
然而到了最后,人性被欲望左右后,又是惨不忍睹的现实,看得人既忧伤又无力,久久不能平静。
1.通常马来西亚华语语系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角色习惯性的以生活在大马社会中的华人为主,但是《迷失安狄》中的几个人物身份混杂,涵盖华人和马来跨性别者,华人残疾和越南非法移工,虽然几个人物的共同特性在于是社会边缘群体,但是也体现出导演在此片中对人物身份编排的“格局”之大,即便无法上升到马来西亚国族电影一说,但它也是马来社会一隅的缩影,又或是世界国家的缩影。
2.社会→个体→社会。
人物身体一面代表社会,一面代表个体。
《迷失安狄》一面展现社会对于边缘群体的主流压迫,甚至迫害,一面又展现了边缘群体的相互扶持以反抗现状,而电影结尾最终又回到了社会层面上的阶级迫害,这种迫害依旧来自于上层对下层,因为拥有了资本就意味着阶级转变。
影片的结尾转折很喜欢,导演没有营造一个乌托邦,而是回归了现实,互相扶持也许会有曙光,但真相则是弱势既无法向主流反抗,也存在相互迫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主流或是官方社会的一种狂妄表达,即它不生产希望。
3.悲剧美学。
人物各自有悲,悲剧的命运产生了固定的节点,即生产意义。
Avon不断从拥有到失去的命运,露西选择做自己的命运,苏荷选择新生活的命运,阿德选择爱情决然的命运,整部影片从悲→喜→悲,打破温暖,回归现实的凄凉,对个体、对人性、对社会的悲引发思考与反思,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悲,产生悸动即产生美学。
4.脱离了离散叙事,也没有急于融入社会的在地实践。
每个人关注于自身,但又前路渺茫,没有希望,每个人都如游魂一般,社会的幽灵,赤裸的生命,但活着就是他们最后的坚强,“等待呼吸,自由比死亡坚强”,只能也只有活着。
电影想要展现和揭露社会边缘人的压抑生活,主角evon是变性人,苏荷算是黑户,阿德是残障人士,都是底层人士,却各有各的不幸经历。
evon为了变性,为了成为自己,失去了建构多年的稳定生活,被误解、被歧视、被辱骂,但是有句话怎么说,麻绳总挑细处断,一场意外还失去了自己变性后的好朋友lucy。
看到很多影评中的人都在说李李仁的演技不好,并没有把evon的女性形象给演活,不如Lucy的表现来的灵活生动,我反而觉得李李仁的表现非常符合evon的人设,要从数十年的的社会规劝中的性别身份中跳脱出来,五年的时间并不长,并不能让她很好的适应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就应该是那样拘谨的,不够活泼的形象,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性人都是那么自信的,大多数的变性人,并不像我们所能看到的那极少数的人一样,那么的自信,那么的坚强。
可能更多的是在慢慢的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过程中,艰难的重建自己的生活和自信。
个人来看,片中表达的不大好的地方是女儿和evon婚礼结束后的对手戏,也许导演是想要表现性格沉默的父亲无法言说自己痛苦和挣扎的情绪,但是在歇斯底里的女儿和父亲之间,总感觉给人的压抑感过于强烈,也有点不合情理,evon既然迈出了去婚礼的那一步,也许在婚礼结束后直接离去,或者是坦然的面对女儿的崩溃,可能都会比原片的表现形式更好一点(也是我个人的拙见罢了)。
还有最后结尾的时候,evon发现自己中奖了,但是苏荷和阿德却把彩票偷走,这个情节的设置,按照剧情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是说得通的,但是总觉得让人不适。
这种底层互害的情节,确实可以带来更强烈的冲击感,能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样的情节设计,有点脱离了电影本身的变性人的主题了。
我更情愿看到彩票中奖是一个乌龙,也不想要看到黑暗中簇拥在一起取火的人为了生存而互相欺骗伤害。
也许这个就是电影的魅力吧,这样的情节设计,会引起更大的讨论,但是这样的情节设计,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得劲儿。
《迷失安狄》是一部探讨人性与身份认同的心理科幻片。
电影通过细腻的场景刻画和缓慢的叙事节奏,展现了主角安狄在记忆迷宫中的自我探索。
尽管剧情平稳,缺少传统意义上的高潮,但这种平淡正是影片独特的魅力所在,它以更加贴近现实的方式,描绘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迷茫。
整体而言,《迷失安狄》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它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更引发了观众对生活、性别认同和人性深层次的思考。
画面拍摄一流,讲了个压抑中带点希望,最后一切都破灭的故事。
里面不合理的地方蛮多,比如阿德并没有给安迪任何恋爱的暗示,为什么安迪一厢情愿地扑了上去,对一个人好也许是友情。
安迪从一个善良的人演成了傻瓜。
李李仁的演技细腻,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去观察女性的动作,研究女性的情感。
安迪的老婆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他女儿说是他害死的?
故事没有交代。
现代社会对跨性别者宽容很多,至少我个人是没有歧视的,不知道为什么安迪生活的环境如此糟糕。
安迪女儿结婚时,其实他完全可以在这个群特殊的日子选一件西服,不必非要在任何时候都证明自己是个女人。
李准基不也看起来挺媚,不一样很成功?
最后就是林心如的演技。
有人收留看不出“喜”,母亲去世看不出“悲”,圣诞节家人合照看不出“暖”,被不喜欢的男人卡油看不出过多的“怒”,背叛恩人看不出“自责”。
少的其中1星给不合理的故事瑕疵,另外1星给林心如没有进步的演技。
她当制片人还不错,终于肯演一次别人的妈妈,演技实在有些拉垮。
不看简介不看任何信息、单单看名字、和剧照、会觉得主旋律应该是在跨性别这件事情上、但看完之后显然、跨性别只是开头、电影并没有深挖这件事情。
有一个好的点大家都是平等存在的、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显得开头片段和露西的被害变得比较没有必要!
没有中彩这件事的话、阿德和苏荷他们会是好人的存在吗、其实也不全然、阿德和苏荷都有着别有用心吧!
只是彩票这件事情彻底激发了他们人性里的贪!
我觉得彩票对于evon来说不仅仅是一笔钱而已、而是他对未来的希望、他说他想要有稳定的收入、好好过人生!
所以偷走的不是彩票那么简单!
看着四人的合照想着样品间的当下多么的伤!
剧有好有不好、我自己觉得evon的跨性别没有讲的很清楚、就会一只在想什么时候让他选择跨出去、而家庭的变故是怎么样变化的!
好的地方演员演的还是蛮到位的、李李仁不然从样貌形态看起来都很违和、但是那种言行举止又那么温柔!
林心如满满的心事、她不用说什么、眼神全演出来了!
愿世界温柔以待善良的人吧、也许他有稍微不同、但是他真的是善良的!
底层之下的底层,代表了跨性别者的悲凄世界。
尽管男主一再选择相信,到底还是败给了人性。
什么是爱?
怎样才能做到永恒?
我们常常听到鼓励的话语,诸如加油做自己,却在取向问题上相形见绌。
大的环境根深蒂固,勇敢踏出那一步便无法获得绝对的尊重。
谁能够彻底拯救一个人的内心?
男主和自己达成和解,却遭到亲人孩子的恶意揣测,是他不对吗?
还是错的本就应是刻意的冷漠。
善良会变质,亲情会破碎,人生终是艰辛,所以不用太过取悦别人,对自己好一点就行。
假如你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到别处,支持不住就会坍塌,到头来还是害了自己。
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
麻烦多点理解和包容吧。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暧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好细腻的表达,两个短发女人都太有魅力啦,精彩!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那个夏天会是永远属于你的。
好喜欢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你会永远记住我吗?闭上眼睛,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把记忆封存在草莓蜜酒里,它会永远属于夏天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草莓酒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
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
好动人的电影啊啊啊啊啊啊,在那样真正亲密的时刻,倒下的酒瓶声其实是心跳声…高潮后又回到寂寞与无趣的日常…但当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就可以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尖的缝隙中流走,这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它都永远属于你。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故事很短,一个晚上,仅仅只有一个喝醉了的晚上我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依旧无法跨越。把记忆封存进草莓酒罐中,留住永不褪色的冬天我记得每次旅行的最后几天,想到之后一切的生活都会如此乏味,还有好多好多情感无法理清,只能拼死把所有能够抓住的塞进记忆之中,那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所有的一切,我们之间没有“不可战胜的夏天”。是想一直看一直看然后直到把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理清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丰富的感情流动 不管是群像还是两个老师的塑造 假期结束了 戏剧结束了 但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和你的眼睛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