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的剧情我看了两天都没看进去,开头节奏太慢了,配上钢琴伴奏我都要睡着了。
人物画的都没啥特点,男主如果带上假发感觉应该和女主长得一样,脸盲症都快犯了。
我就是个俗人,看不懂这种题材,又军事又科幻又校园又青春,什么平行世界吧啦吧啦的,我还特意中途去看百科,结果还是不懂。
最后坚持到第四十五分钟,还是弃了。
<1>月亮高高地升起穿过层峦的群山跃入浮蔽的云端在云翳之中高耸的铁塔划破了天际也打破了两个少年平静的生活高塔是敌人建来毁灭日本的发射塔据说 几十年来 敌人一直在等待等待什么?
没有人明白它只是一直平静地迷一般地竖立在那里变成生活中的一道风景也化成少年久久不灭的梦与约定:“终有一天,我会到达那里!
云的那一端,我们约定的地方……”<2>空旷的站台没有列车通行的铁路女孩背着小提琴展开双臂小心奕奕地走在扑满阳光的铁轨上枯桠的枝头空空如也浮云在她心中穿梭冬日的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3>女孩也有一个梦是关于那个和她一起等车的少年青春的云霭像淡淡的薄纱缠绕着 缠绕着淡淡的感觉总是讷讷地说不出口只在登车分手的一瞬少年告诉了她他们的梦想<4>神秘的天光变成了三个人的梦魇有霞光的傍晚高耸入云的铁塔就被笼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冕像一道神秘的光束射入天空映红了少年朗月般的脸庞飘雪的冬夜三个人蜷缩在仓库的一角用执著细细地焐暖着自己的期待炎夏冗长的午后他们会并肩坐在栈桥上望着天边的塔耳边穿过淡淡清风海水在脚下延展开一片涩涩的湛蓝……<5>日子本该平静地继续让他们在辛劳和平淡中用大把青春将蜃楼固定只是突发的战争打破了一切敌人一直在等待的原来就是这个作为能量源的女孩女孩的昏昏睡去抹掉了誓言的光泽三个人的梦想像折了翅的风筝摇摇欲坠……<6>时间仿佛停止了一个人的离去让梦想失去意义心中有道细痕在无限地延展列车穿过清冷的稻田终点变得无足轻重到底是世界的混乱带走了她还是她的离去带走了世界……<7>青春是多么让人容易满足的岁月轻风拂过 流水无痕着不了天际的蜃楼般的梦幻捕不住的淡淡笑靥花色也是青瓷似的淡釉兀然绽放蓓蕾却零落一地 <8>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多少个雨丝缠绵的夜里我在等待跋涉过无尽幽暗的长路天边的星隐入乌云我还能依然固守因为云的那一边 是我们约定的地方我要等到星光摇曳落在你头上让你的发丝染上星光的颜色纵然白发苍苍你也会依然站在那里守候着我的吧?
<9>乌云漫卷的天空下炮火的硝烟遮蔽了人们的视线翠绿的草地上母亲牵着稚嫩的小手迈出期待的步伐绚烂的烟火中情侣相拥作着永恒的承诺后山相思木的树林里坟头的青草在一寸一寸地抽长……时光的流苏撒遍山岗……仿佛时间就是为此凝滞陪我一起等待着群星陨落的瞬间陪我等待着星光摇曳在你发际之间那是璀璨的银白是爱的颜色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1923d01000bcd.html
晴朗的天空,夏天的缤纷云朵。
宁静的画面,光与影的游戏。
表现光影和精致的背景一直是新海诚的强项,看他的东西,第一眼就会被那种在似乎总是橙色光线下生活的感觉吸引过去。
单是这个,就已值得一看了。
人物设计方面的《云》比3年前的《星之海》要好得多,我没有仔细看过《星》的字幕,因此也无从得知二者是否为同一个角色设定,但是我很赞同网上一位bloger对《星之海》的评价:“背景漂亮得一塌糊涂,人物难看得让人想吐”。
故事很简单,在南北分裂的日本,少男为了唤醒少女,在三年后飞往国界另一边的约定之塔,追回逝去的青春之梦…“你是想拯救由加里,还是拯救这个世界?!
”虽然宣传台词很浪漫,但风格上总会让我想起《最终兵器彼女》,也许看了太多无法实现的约定,《云之彼端,约定之地》并没有带给我多少共鸣与感动。
依然很佩服新海诚,动画电影从来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它涉及的工作太过庞大。
投资与付出时间之巨,所须人工之多,分工之细往往能使绝大多数怀有独立创作一个动画大片妄想的狂热份子回到正常人的思维上来。
显然,新海诚不是这种人。
原作脚本监督分镜摄影CG制作全部是一人包揽…巨强…在这个全技术行业,一个人是怎么在30多岁时同时出色地掌握那么多软件和绘画技巧的?
=口=(虽然在制作《云》的时候,班底已比原来的三人小组庞大了一些,照样很强…)天门的配乐也与画面很亲合,钢琴和提琴以及一些电子设备组合成略带电子味的温和,现在这种温柔细腻的影片中再合适不过,(可能也只适合这种温柔的片子)网上也有整张专辑的下载,值得一赞。
早在两年前就下载过《云之彼端,约定之地》的预告,记得当时对此片期盼不已,最好立刻就能见到。
转眼时间过去两年,当初的心情被忘得一干二净。
直到某天,和朋友闲聊的时候,他问我看了新海诚的新片没有。
我早已全无印象。
于是很弱弱地问:“什么片名?
"(潜台词:新海诚?
谁啊?
)“云之彼端啊!
”抢过下载地址后才发现《云之彼端,约定之地》早在04年11月底已经在日本公映。
无懈可击的画面,悠扬而空灵的小提琴,在配上令人充满好奇的沉重虚构世界观──这就是《云之彼端,约束的地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然而,在这部一片赞誉的外表下,讲的只是个空洞的故事:“约束”(约定之意)1、如果你学过一点日语,或者看过几年日本影视作品你就一眼看破:通篇为表现一个本来抽象的词,反复叙述、铺垫、虚构(甚至不惜用土到渣的”平行世界“),直至让你接受他的理念 ──── 这种手法,是日本电影用烂了的。
也许今晚你被”约束“这个词感动,第二天起床说不定就感到莫名其妙 这种小手腕其实跟纳粹宣传、传销讲座是一个道理 ── 灌输理念 ── 当事人往往只有在事后才恍然大悟:”这个事有那么了不起吗?!
“2、故事叙述的逻辑令人失望 ──── 虽说逻辑并不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必要条件(尤其对动画作品而言),然而即使天马行空也不该让观众有感到“故事线断成碎片”的慌乱感。
新海城在这一点的控制上离今敏、大友等讲故事的大师还有很大的差距。
抛开剧情、主题,这是部令人惊叹的美术片──毕竟只要观众有所获,这部片就成功了但一部美术片的感动能持续多久?
感觉这部动画片比之前《追逐繁星的孩子》更糟糕一些啊,不知道新海诚是不是真的喜欢这种刻意文艺的剧情,还是做得随和一些就没有大师风范,整部动画片看上去更倾向于形式上的文艺而非感情的表达,本身就沉闷的剧情再碰上这一类表现手法,然后还加上平行世界的设定,稍微不能定下心来的观众都很难看得下去,当然不是说这样做不行,只是这样的话受众就少很多很多而已而我?
我看了前面80%虽然记得剧情也知道在说什么,但是完全没有感触,最后的高潮虽然有点让人振奋,一下把人从抑郁的风格中拉了出来,但是也无法弥补之前的感受总体评分:2.5/5.0
[笔记]随着彼此的需要 爱 诞生那些未能及时传达的喜悦那些心底难以言明的痛苦渐渐失去了清晰的模样隐匿在时光背后终日在心底盘桓理不清的错综复杂的心绪潜伏着的与日俱增的寂寞汹涌着的难以抵挡的虚脱咆哮着的单枪匹马的灵魂失落了的彼时彼地的梦想夏天的风 微微吹过你和我消失在约定的地方不是天空 而是海岸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失去了你贯穿整个夏天的忧伤与悲苦终有一天会烟消云散而那之后的我便可以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怀着愉悦的心情 想念你表情是 明丽的笑单薄的朝阳跃上地平线的时候我将在梦里见到你那是比现实更有现实感的地方————————————————————————————你的声音 作曲/编曲 天门 作词 新海诚 潜入苍穹的天空 遥远的那一天的颜色 心灵深处的无人知晓的伤痛 我用尽一切的语言 也已远去 寄托着心情的每一天 现在你依然 温暖着我 你的声音 你的身影 是照耀我的光芒 无论如何 希望在何处的你 能够听到 我的声音 我要活下去 光照在灼梁轨 回映在远方 那日的音 在云的云的那一边 现在仍有 我们约定的地方 不时被孤独所包围的困顿的心 在过去的时间中 一定是 我渐渐丢失了你 你的头发 天空和云 是怎样的世界 充满了神秘 你的声音 温柔的手指 风一般的肌肤 让我的心变得坚强 你的声音 你的身影 是照耀我的光芒 无论如何 即使生活的地方不同 也能温柔坚强 我要活下去
本片的亮点只有精美的背景。
剧情断断续续毫无连接性。
还有男女主角之间那些莫名其妙的对话怎样都无法唤起观看者的共鸣总体来说还是挺失望的
藤泽浩纪,白川拓也,泽渡佐由理。
夏天与雪天,笑颜与泪眼,梦与约定,失散与重聚,个人与世界。
距现在已经很远的那一天云的那边是和她立下约定的地方在剧烈的高温和喘息中你拜托我为你带来银河、太阳和大气的世界飘下的最后的雪在那花岗岩上堆积着雪水泽渡在课堂上阅读。
熨帖的声音。
手指轻拢头发。
浩纪看着她。
那个时候,我们为两件事物所牵挂牵挂的第一个,是同学泽渡佐由理而另一个,则是那海峡对面被分割的北海道屹立的巨大的塔我时常抬头望着那座塔常让我感觉到有对我很重要的东西在那里等着我不论如何,有这样的感觉少年藤泽浩纪和白川拓也,在工作的工厂拿零件,在山上战后废弃设施中组装小型飞机。
那看似伸手可触,却遥不可及的地方那岛屿上的伸入云端的塔我们无论如何也想飞到近在眼前的距离看一看因此我们在这里制作名为BERACIRA的飞行器向往飞往那座高塔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
她去追。
泽渡重复做着同样的梦。
拓也在书店与泽渡相遇。
一个雨天。
他答应带她去他们工作的地方。
一个橘色的黄昏,他们三人在水边约定驾飞机去塔。
那时希望这个时刻能一生持续下去,永不停止那个被云所环绕的塔,成为了我最重要的约定的地方那个瞬间,我们不害怕任何困难事实上,世界和历史没多久就开始了变化但那时候,只觉得夜晚回家的后气氛,朋友的信赖空气中残留的佐由理的味道,这就是世界的一切泽渡梦里的云呈灰色。
她还梦见塔。
浩纪和拓也在忙着组造飞机时,她会一个人在屋外静静地看书。
在那广阔的宁静天地,她鸟儿般雀跃。
跑去河上半截廊桥,做了一个梦,不慎跌落,悬在边缘,浩纪发现,急忙赶到,明明,他拉住她的手,木板过于破旧,无法承受他的体重,一起落水。
塔的顶部仿佛连着另一个世界夕阳,好像不愿沉下去呢那真是个特别的夏天但包围我的世界却一次次背叛我从此后的3年,我再也没见过泽渡3年后,拓也在特殊军情研究室。
休息日,他带脑学组的玛琪去以前工厂。
拓也逗猫的时候,玛琪流露爱意。
就好像人做梦一样,宇宙也在做梦“说不定会这样的”和类可能性包围着这个世界我们称之为“平行世界”或“分歧宇宙”我的研究就是这个平行世界带来的梦和思想之类联合的塔也是为此而建的一方面为了探测平行世界另一方面说不定可以从中很到的分歧宇宙信息探测到的信息比如梦或预感很可能会是现实玛琪也是憧憬着塔而努力的人。
泽渡初中3年级暑假时发病,原因不明症状为长时间的睡眠能维持清醒的只有最开始2个月之后进入连续3年的睡眠她跟塔有着秘密的联系。
这里吹着宇宙深处吹来一般的冰冷的,深邃的风空气中有着不同的宇宙的味道天空和云还有荒凉的小镇哪里也找不到人好冷为什么我在这种地方有谁,有谁来浩纪君浩纪还在读书。
3年前佐由理的突然消失的打击是一方面因此停工下来的我们也很心浮气躁毕业后拓也进了青森的高中,我却来到了东京因为我以为到了东京就不会再看见塔了但我期望不同,这里天气好的时候,还是能看见塔在这种日子里,我一整天的心情都会阴沉下来时常有冈部先生的信寄来但我却从未回复回到房间关上门的时候总感觉到仿佛从身体中涌出般的心痛到底是何时开始变成这样的呢浩纪一人坐在地板拉小提琴,不知拉得怎样。
以前,他练射箭后回家,会遇上练完小提琴的泽渡。
一个人的时候才感觉到夜的漫长无法消磨时间时,我会到附近车站去散步装作等人来消磨时间等到厌烦时就尽可能慢地走回去虽然有高中同学,但不穿制服时就是不怎么想在一起在这个有3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仔细想想,想见的人,想说话的人对我来说一个也没有在这种生活中,我时常梦见佐由理在某个冰冷的地方寻找,独自一人的佐由理的梦结果却一直找不到她的身影不过,心被冲击一般佐由理的气息直到醒来依然残留在体内回想起来,已经是来东京的第3个冬天如同沉没在冰冷的水中无法呼吸一般的每一天只有我独自一人被留在世上一般现在佐由理的梦境比现实更像现实一直,一直,在寻找泽渡,这次我要按照约定让你乘坐BERACIRA,飞到塔那里我感觉到,这是让我们重逢的方法我不会让你一人孤单了,我不想放弃任何事物了我要永远保护泽渡,这是约定虽然只是在做梦但我触碰到的佐由理的温暖依然尚未褪去离现在已经很久了的那一天我们定下了没有实现的约定拓也去见泽渡,她在特殊病房昏睡。
教授作一些解释。
我们推测持续睡眠是因为流入的平行世界情报让她的大脑承受不了导致的如果让她醒来很可能以塔为中心,世界在瞬间被平行宇宙吞噬说到底我们能否唤醒她还是个未知数为了控制开战,数日内会被移到NSA本部对联合来说,她是十分重要的样品啊塔的设计者艾克森·基齐诺艾是她的祖父如同所听到的,塔已经是明显的兵器了这25年来和周围风景同化的塔曾经是多种事物象征国家,战争,民族,甚至绝望和憧憬一切因时代而变换但是,塔作为谁也无法触及的谁也无法改变的象征这点是不变的只要这样想,世界就不会改变了吧浩纪与拓也见面。
他直觉如果能带着泽渡一起飞到塔,她便会苏醒。
清楚战争在即及泽渡与塔有联的拓也不同意。
他甚至对着他们用心组装的飞机开枪。
甚至用枪对着浩纪。
是去救佐由理,还是这个世界?
巨大的矛盾。
拓也最终决定让浩纪带泽渡去约定的地方。
用玛琪的ID开门,把泽渡带出来。
冈部先生说,好久不见的组合要复活了,好好相处。
战争爆发。
浩纪与拓也道别,出发,避开炮弹,朝着塔前进,接近,绕着塔飞旋。
泽渡的梦境渐渐消失。
神啊,无论如何请让佐由理从梦中醒来就算只醒来一瞬间也好请不要让我忘掉现在的感受一定要向浩纪君传送我们的梦境能联系在一起是多么特别的事在没有人的世界我是多么的需要浩纪君浩纪君是多么的需要要我至今为止有多喜欢浩纪君只要能传递这份思绪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不要无论如何,只要一瞬间就好日光下,浩纪的注视下,泽渡醒了。
她记不起梦里要跟他讲的话。
没关系,因为你醒了。
浩纪安慰她。
回去的路上,她一直抱着他的后背在哭。
塔四周发生了一些变化,世界没有被吞噬。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约定的地方就算是这样,从此以后我们也要继续生活下去
《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这动画在豆瓣竟然有7.9的评分!
这让人觉得意外。
虽然新海诚的动画画面很赞,《秒速五厘米》也成功让大部分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此作能拿出手的东西着实不多。
纵观新海诚的所有作品,质量上往往都是短篇优于长篇,即便是好评如潮的《秒数五厘米》其实骨子里也是由三段故事所构成。
而新海诚对长篇的把握实在不如理想,《云之彼端……》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部电影的世界设定还是不错的,日本二战后南北分裂,这一架空的时代给了电影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也便于营造各种冲突。
而新海诚则主要利用这个世界设定来构建了一座白塔。
本人由于《龙珠》的那种加林塔的缘故,对于这种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所带来的神秘感十分向往,因此对于作品中主角三人对于白塔的向往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有情感共同之处。
但问题在于,电影中南北分裂这样的世界设定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去描写,于是世界设定仅仅沦为白塔的存在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这并没有发挥这个世界设定的存在意义,甚至让这个背景可有可无,让观众产生架势大,内容却空洞的感觉。
三位少年对白塔的向往没问题,关键是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具备说服力。
三人中的眼镜男算是最正常的一位,小时候对白塔感兴趣,长大后也将这份兴趣继承下来,作为自己的工作;而另外两位的处理则显得有点做作了,如女主退学消失之后,直接导致两男生计划流产,但女主明明中途才加入,何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又如男主到东京后,寂寞得不能自已,内心始终记挂着女主。
这部分跟《秒速五厘米》的第三部分十分相似,但《秒速五厘米》是经过前面两部分的铺垫,而《云之彼端……》却没有对男女主角的情感做太多铺垫,而是蜻蜓点水般涂鸦几笔。
因此发展到后来,男女主角的强烈情感的涌现,让人觉得意外,而且说服力不够。
与这么宏大的世界设定相比,几个少年间的情感戏显然显得过于单薄,所以新海诚引入了一堆政府、研究中心、民间力量,意图通过群像描绘来丰富这个世界设定,但可惜主线故事没有讲好的同时,这些面面俱到的支线便发挥不出战斗力,反而因为讲得不够深入,而让电影元素显得过于零散。
所以导演还不如集中精力将主线安排好。
综上所述,这部电影的问题在于:由于情感缺乏铺垫和刻画,让男主的后期的行为显得突兀而没有说服力,也让动画大肆宣扬的男女主之间的寂寞和爱显得做作;这部电影由于世界设定过于宏大,而却将细节花在个人情感方面,让世界设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由于鲜明的对比让情感显得更加空洞;这部电影由于要兼顾世界设定和个人情感,而强行在两者间建立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让电影情节的逻辑显得复杂而抽象,而且还对情节没有必要的推动作用。
所以新海诚还是拍短篇去吧。
因为曾经被这样一个人的25分钟而深深打动.所以,我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看到大屏幕中他的作品.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被影城一厅超级大屏幕布上的云,光线,天空,白色有翼的飞行器所深深感动,但同时,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被那个跨越多层次空间的爱情故事弄晕了头。
这个故事太匪夷所思了,有点象张爱铃<倾城之恋>,故事里所有的力量聚集,并且让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只为两个高中生的初恋.---听上去是不是还有点幼稚。
也许,这所有的一个多小时,其实,无非是为了说明我们的导演,新海城先生是一个如何不可救药的深度寂寞症患者.在整部电影里面,最能代表作者心声的可能是广树在三年后去东京读高中时的独白:"在学校里我也有朋友,但是,在东京六千万的人群中,我找不到一个人愿意去诉说,愿意去倾听的".而女主角佐木里,则是他的另一个代表,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昏睡三年,在梦境中那个被废弃的城市中始终无法找到出口的女孩.典型的城市寂寞症的典型症状.其他寂寞症的典型症状在影片中到处都是,可是算得上是俯手拈来:想想你对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声音是什么:--蝉的鸣叫声,对吗?想一想吧,为什么呢?再想想影片中那列车厢里的光线变化---要有怎么样的观察力才能把它们描绘得如此生动!更不要说那些让我们目眩神移的云的姿态和色彩了.为什么呢?还记得古龙小说中阿飞告诉李寻欢他数得出门前桃花的花骨朵时,李寻欢的感想吧.不是吗?
,只有寂寞,寂寞到骨子里的人才会有这么细致的观察吧!可是,他的寂寞是有力量的.还记得故事里那个女孩醒来时所造成的地动山摇吧。
而导演,新海城,他的寂寞也成就了这一个多小时的光影故事。
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这是新海城一贯观点的延续。
还记得上次那个25分钟的“星尘细语”吗?
也是这样不同的空间,相隔七光年的交流。
他始终认为在同一个空间里,人是无法找到可以相互交流的对象的。
于是,所有的人都如同深海的鱼那样寂寞着,除非,除非,有爱,才能够打破这如梦魇一样的寂寞。
是的,这样的深的寂寞症只有这样东西可以治疗.彼此相知,即使在两个不同的空间也能够心意相通的爱情才能治疗这样深度的寂寞症.这是新海城的答案.但是,亲爱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拖沓。
就是不对我胃口了
新海诚的又一经典
一流的画面,白痴的剧情.....同样飞行器、大高塔、萌猪脚,比起falcom家的游戏《空之轨迹》来气质全无......
看过最神奇的动画片了。以为讲的是爱情,结果是如此玄奥的科幻!诗一样的末世景象,让人完全分不清现实和未来。两个少年才真该在一起啊,相比之下女主就像个AV演员...
我勒个去!除了营造了个美好又拖沓的氛围,新海诚连个故事都不屑于讲清楚么?=皿= 尼马啊!简直了!
故事很糟糕没有看点。甚至连大家调侃的截图当壁纸也马马虎虎不够精美。
无病呻吟,全程都在嗷嗷浪叫,手起键落,火速快进
巨美的画面,无暇的片名
很好的画面,分镜,讲了一个老套的故事。世界还是心爱的人呢。
还好,青春加科幻啊,后面的科幻剧情挺有意思的
剧情一般,尽是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高科技。但画面确实美,温暖的色调,治愈系感觉。亮点可能就是漂亮的场景和OST吧。
总感觉新海诚的长片节奏怪怪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中!!!二!!!病!!!么???
情节比那两部好一点~
P
很闷 看不下去 节奏很缓慢~
距离
还是很受不了新海诚的故事风格,还有人设。这种就是所谓的男性罗曼蒂克么
只是男孩和女孩两个人的故事,还有男孩子之间的友情,都是很细小的事情。却美好得令人窒息。一切都是那么的感动而又小心翼翼,虚无的约定,梦中的相会,交织着现实与梦境的场景。不动声色的美好与残忍,简单的一个慢镜头轻易撬动人的泪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