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时候觉得不是特别有意思,但是看到最后,看到他为了他的老婆孩子伤成那个样子还在坚持跑下去,真的很感动!
之所以会看这部电影,主要是冲着西蒙。
佩吉去的。
之前看过他的僵尸肖恩、热血警探等都很喜欢喜欢英式幽默虽然剧情比较老套,不过前半段还是有很多地方让我笑喷现在怎么就流行男的来当逃跑新郎了呢欲望都市和这个都是,在结婚前恐惧了,退缩了“宁可毁了你的一天,也不愿一毁了你的一生”理由似乎还不错哈,结婚时需要勇气的啊!!
如果告诉你有个男人在婚礼当日落跑,并且新娘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你一定会认为那是一个懦夫。
的确,活了半辈子,DENNIS着实像个懦夫般NEVER FINISH ANYTHING。
但是正因为深知自己这种个性,他才选择放弃了其实一直深爱的女人,用他的话说,是“SPOILING YOUR DAY IS BETTER THAN RUINING YOUR LIFE”。
人有时候就会这样子吧,太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不好吧,于是就选择放弃或逃避。
一个人的事情是这样,两个人的事情也是这样。
站在自己的角度妄下定论,却以为是在体恤对方。
说不定你认为的不好对对方来说根本不重要呢?
说不定他/她在乎的根本不是这些。
就像故事里的LIBBY,当拖着一条瘸腿的DENNIS抬头一望,站在终点等待他的还是当初被自己抛下的老婆和孩子。
最近翻了几部喜剧,居然有不少都是英国的!
原来英式幽默也不输老美吖呵呵~不过橘子还是好不习惯那种礼貌礼貌的口音,觉得自己要是碰上英国人应该没办法沟通吧。。。
这是一部落俗套的电影,但是很意外地,我没有快进观看,可能是男主角的懦弱和坚持打动了我吧。
丹尼斯就好像某个时候的我一样,满怀抱负,但又总是半途而废。
这个腆着肚子,十分健忘又有点猥琐的男人,居然把怀孕的妻子一个人丢在婚礼上,自己跑掉了。
慢慢才了解,原来婚礼上的落跑是因为不自信,害怕不会带给妻子幸福。
为了爱,丹尼斯从一个连小偷也追不上的内衣店保安,蜕变成为坚强而自信的奔跑者,追回了妻子。
感动于最后那段很俗的剧情,为爱奔跑的小人物也是可爱的。
记忆中让我感动的奔跑情节有4个,一个是这部,还有“同一屋檐下”里的大哥,剧情与此类似,都是一瘸一拐地完成了比赛,不同的是为了自暴自弃的妹妹。
还有“将爱情进行到底”,为了朋友,曾经的跑道战友将友谊和生命用接力的方式传递下去。
最后一部是“阿甘正传”,失意的阿甘跑过平原,越过山地,经过朝霞和黄昏,有一天他跑着跑着突然停下了,面对跟随的众人,他说:“我要回家”。
很短的语言,我回味了许久,停下来的理由有很多,但是奔跑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爱。
很轻松的喜剧片,算不上精品。
情节也不曲折,有些片段似曾相似。
当你需要轻轻松松打发时间的时候,你或许会喜欢这部片子。
这部傻瓜式励志片,情节虽白痴,但打的温情与励志牌,通常情况下还能挑起观众一丝感情共鸣的。
只是片中极其明显的商业动机,把导演极力酝酿的这一丝情绪触动也抹杀了。
片末Dennis在终点线前倒下,模糊视线中出现了爱人跟孩子的身影。
画面中,他们两瘦小的身影被包围在发光的橙色终点框中间,模式化的感人时刻要来了。
然而,框上的白色NIKE标志在此刻醒目得突兀,把俺从情节浸入中拉回现实,并开始思考该牌子的品牌宣传策略。
本来可能蓄起感动于是一泻千里。
不愿自煞风景的话,就把这小小不快忘记吧。
该片鲜艳的色彩倒是满讨好,配上轻快的音乐与令人捧腹的小桥段,用来打发某个沉闷的下午还是不错的选择。
在我看来,好的电影是那些令你有所感触的。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看过这片子,那时候只是觉得这部片子很有意思,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记得是一哥们跑马拉松的时候遇到了一堵墙,他把墙撞开了,继续跑。
我看过很多电影能让我当时印象深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只剩下了一个画面,甚至只是一个符号。
在我心中,那些构思精巧的电影并不能成为我心中最好的电影,总感觉缺点什么。
后来明白,他缺的就是让我心有感触,能让我产生共鸣的。
也许一部电影有着深邃的内涵,但如果你未曾经历,那你就不能体会到。
就像这部电影,如果我现在还是第一次看他的那个年纪,我绝对不会把他当作一部非凡的片子。
故事也许并不是非常的独特,一个男人在自己的婚礼上退缩,逃离,几年后,新娘找到了一个perfect先生,逃婚的男人不甘心,但自己的生活一团糟,联系她和当初新娘的就只有曾经的回忆和他们的孩子,他的身上再无令人喜欢之处。
男人听说perfect先生要参加马拉松,也许是为了赢回自己的女人,他决定也要参加。
他身材臃肿,大腹便便,自控力极差。
终于他开始了训练,为了目标而努力。
就在比赛前的几天,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之时,他决定放弃,因为曾经的新娘答应了perfect先生的求婚。
他只好逃避。
就在这时,他儿子离家出走,他找到了儿子,告诉儿子逃避无法解决问题,他也说服了自己。
他决定为了尊严,为了赢得尊重去参加比赛。
在比赛中他被perfect先生绊倒弄伤了双腿膝盖,但他没有放弃。
跌跌撞撞,终于完成比赛,终于变得让人信任。
所有人都曾经因为种种因素决定改变,决定成为不一样的自己,但又有多少能够做到?
就像影片中所说,The first step is often the difficult one,很多人没有那个决心去走出第一步,于是逃避沉沦,泯然众人。
也许有一天终于下定决心,却为时已晚。
而跨出第一步并不意味着胜利,在坚持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多理由让你放弃,也许是疲倦,也许是自我保护的心理,就像跑长跑一样,跑到后面拖着疲乏的身躯,心中所想就是停下休息。
但一停下,就很难再继续。
坚持并不意味着胜利,影片中如果不是perfect先生使绊,就算男主跑完了全部,有能否会有影片的结局?
不确定的因素,能否取得回报的未知,曾让我裹足不前。
放弃的理由那么多,坚持的只有一个,所以我曾无数次放弃。
但只要坚持的理由足够强大,那终将会做到,变成不一样的自己。
无论最终是否能够得到预想的结果,只要做到,终究会赢得尊严。
近日,苏州马拉松比赛“递国旗”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频频上热搜。
各种回应满天飞,都不想背锅甚至互相打脸,但“官方”到底是谁又语焉不详。
据悉这场赛事一共有8 个主办方和承办方,再加上当事人、媒体、专业人士、赞助商,各方声量炸锅,舆情也历经几次反转,先纷纷痛骂肇事志愿者,得知志愿者是按规定行事又调转枪头又去指责扔了国旗的亚军,亚军解释原委姿态谦卑又转身质疑组委会,好一锅烧糊了的粥。
对我这样的非跑圈份子,不知道啥时候起、因为什么,马拉松仿佛一下子就在国内火起来了。
朋友圈里常有人晒抽签,中签的人激动,没中签的遗憾;还有人跑完后晒纪念奖牌,以搜集奖牌为乐为荣——曾经很纳闷,在我看来,跑马拉松是个门槛很高的运动啊,别说全马了,即使半马,跑下来也是要脱层皮的,怎么有这么多普通群众踊跃参加,人已经多到需要抽签了!
要知道,可不是免费跑,还得交报名费呢(“北马”是200元)。
我的前东家有跑步社团,近些年每逢“北马”公司都会组织成立方队,报名费帮你出、跑步的速干衣帮你买,还有秘书们做后勤保障兼啦啦队兼直播员,现场还会带去公司订制的横幅,相当热心和重视。
我当时对“北马”的印象就只两点:封路公交改道、各路奇葩的雷人造型。
后来,看的报道多了、听跑的人说得多了,渐渐懂了,除了现在人们都讲求运动健康,更重要的是,马拉松也是门大生意呢!
据果动科技发布的《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中国田径协会有参与,算是权威资料了)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1102场规模赛事(指800人以上的赛事)举行,而2011年注册仅为22场,2016年为328场,7年间赛事总量翻了50倍之多。
2017年参赛规模为498万人次,比2016年的280万增长了77.9%。
而在那1102场马拉松,汇集有200万条选手成绩数据、100万名马拉松跑者数据、1134间产业链相关公司数据、800家马拉松赛事品牌赞助商和合作伙伴。
另外报告也预测,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将超过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中国平均每天有3场马拉松,举办地都不够用了,于是不断下沉,除了一二三线城市外,四五线甚至一些县城为了拉动当地旅游也都办起了马拉松。
截止到2017年,马拉松赛事已覆盖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
多则乱,乱则患。
什么事都一样,这么多马拉松赛,要全规范管理起来多难啊,良莠不齐、乱象丛生在所难免——诸如选手随地小便、选手猝死、选手涉嫌非礼拉拉队员、女子组获奖前十名竟出现两个男人、奖金拖欠半年未发等等新闻都曾引起过热议。
90后女导演郭容非在2017年曾经拍过一部8分钟的纪录短片叫《中国马拉松的“黑中介”》,片中说有很多想赚钱、想通过马拉松改变自己命运的黑人来中国跑马拉松。
里面那个叫欧辰的经纪人说了一番话很让人触动——
跑一个马拉松比赛应该是很轻松的,可是我发现,很多中国人跑步,因为不是自己想跑,而是因为别人在跑,就跟这些城市一样,他们办比赛是因为其他城市也在办,因为这样,他们(主办方)才需要我,就是为了让成绩更好看一些。
看上去这整个社会是非常健康,可是不是的,我是觉得恰恰相反,我看到中国人跑的时候,他们还是有压力的。
很多肯尼亚人跑步是因为,跑步就像是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你能感觉到生命的整个过程以及生命的律动,你会感觉很痛苦,也会感觉很快乐,跑步不止是跑步这么简单,跑步意味着用身体的能量,驱使你更深地理解你的内心。
马拉松是一个很国际化的运动项目,关于马拉松的电影也不少,我最近看的是去年国内有上映的《恐袭波士顿》,关于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票房只有2100多万,但豆瓣有8.1分。
印象深一点的还有2005年韩国电影《马拉松》,曹承佑主演,“非常感人,就像是一颗大号催泪弹,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难以自抑”,豆瓣8.2分;2007年日本电影《马拉松》,也是自闭症小男孩跑步跑出人生新天地的催泪片,豆瓣8.7分;2016年台湾电影《一万公里的约定》,黄远和王大陆都在片中跑马拉松,周杰伦也有现身客串,去年年初在大陆也有上映,票房370多万。
另外,1982年美国拍过《马拉松》,1992年西班牙拍过《马拉松》,2006年爱沙尼亚拍过《马拉松》,2008年美国拍过《马拉松精神》,2012年荷兰拍过《马拉松》,2013年俄罗斯拍过《马拉松》。
对了,央视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今年有拍一部《最美马拉松》(1905电影网会员可看),它目前在豆瓣上有且仅有一条影评,写得还蛮逗的:你父子不和吗?
请跑马拉松?
你妈妈强迫你按她的路走吗?
请跑马拉松。
你有心理问题吗?
请跑马拉松。
你懒散宅吗?
请跑马拉松……马拉松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能治愈一切哦,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不过我今天想特别说的是另外一部电影。
2007年的英国影片《胖男孩快跑》(Run Fatboy Run),2008年7月在台湾上映时翻译成《求爱马拉松》。
男主是Simon Pegg,在中国也有一定知名度,他和阿汤哥合作过《碟中谍》系列的3、4、5、6;女主是Thandie Newton,她曾是阿汤哥《碟中谍2》中的“汤女郎”,看来这两个演员也算是有缘。
而本片导演是David Schwimmer,就是经典美剧《老友记》中的Ross啊!
《老友记》是我的青春回忆啊呀喂!
影片讲述了在伦敦一场万人参加的沿泰晤士河马拉松大赛中,有个胖子参加比赛是为了重新赢得旧爱的芳心,但他必须与旧爱的新男友竞争,此间发生的趣事和引发的生活思考。
Dennis在结婚当天因为婚前恐惧症成了落跑新郎,抛下已有身孕的Libby,一路狂奔而逃。
五年后,他成了一个生活窘迫、大腹便便的女装店保安,在街上追贼也跑不快,别人笑他“fatboy”他不承认,他说自己只是“unfit”。
Libby为Dennis生下的儿子Jake长成喜欢哈利波特和指环王的小正太了,Libby没有跟Dennis一刀两断,允许他参与到儿子的人生,定期会有亲子日。
一个金融精英男Whit在追求Libby,Dennis在Whit面前自惭形秽,这也激起了Dennis回忆和反思他和Libby的恋爱史——Dennis发现自己其实一直还深爱着Libby。
必须得插一句啊,饰演Whit的是Hank Azaria,他在《老友记》中扮演Phoebe的科学家男友David。
话说这个Whit很喜欢跑步,他即将要参加名为“The Nike River Run”的马拉松比赛,而且还是以公益名义。
Whit的条件处处碾压Dennis,看起来是很可依靠的伴侣,但感情这种事就是没办法有条件衡量,Dennis和Jake是天然的血浓于水,Dennis和Libby则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为了证明自己变成熟了、有责任感了、值得Libby再给一次机会,Dennis毅然宣称也参加这次马拉松。
无论在马拉松赛场,还是情感的赛场,Dennis都要和Whit展开竞争。
Dennis在他的胖子房东Mr.G、不靠谱基友Gordon(扮演者是Dylan Moran)的“指导”下,开始了备战。
如何战胜惰性、如何减重、如何调整饮食这些都还都是基本功课,关键是如何在意志力方面做好准备。
在Libby的生日宴上,Dennis和Libby有一次深入内心的谈话,往日旧情仍如心底的逆流。
可接着在生日宴上,Whit向Libby求婚了(戒指竟然藏在跑步鞋里,Whit真是用生命在安利马拉松啊,但或者也可以说是用马拉松在帮自己贴金),Libby说了yes。
Dennis心灰意冷,想放弃跑马拉松,Mr.G、Gordon用各自的激将法鼓励他重燃斗志,但最终让他坚定心意的是他想成为儿子Jake的榜样,不要在困难面前选择逃跑,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只会积重难返。
马拉松比赛鸣枪,出发没多久,Whit用言语刺激Dennis,两人因为较劲发起全力跑,疯狂地从业余组方阵跑进了专业组方阵,结果两人的脚拌在一起摔倒了,还被不少选手踩踏。
Dennis的脚踝伤了,还有多处擦伤,但他决定不退赛继续跑下去,倒是Whit中途就坐上救护车去了医院,他还说是Dennis故意绊倒他令他韧带受伤。
医生检查结果是Whit根本没有严重伤情,Whit情绪失控对着Jake大吼,令Libby大失所望。
原来,Whit只是自己被“hit the wall”打败了。
“hit the wall”,就是所谓的体能极点,长跑时一定会有某一刻我们觉得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呼吸困难,头脑混沌,迈一步都是要命。
但只要能熬过极点,体能仿佛又能触底反弹有所恢复。
后来,电视回放镜头还捕捉到其实是Whit故意伸脚令Dennis摔倒,他自己是意外连带摔倒。
马拉松都有“关门时间”,Dennis是最后唯一还在赛道上的选手,电视台一路跟拍他,也引发了大批路人围观。
26.2英里的赛程,有25英里是Dennis要拖着一条伤腿跑完。
这里的戏剧张力无疑是Dennis如何克服“hit the wall”。
不用说,自然是对重新赢回Libby和Jake的渴望,激发了潜能。
Dennis跌倒后再爬起的冲刺还挺燃的。
最后三人在终点处大团圆。
哈哈,故事一点也不新鲜也不复杂,但演员们的发挥让故事流畅生动,能够产生共情。
表演就是这样,有时候即使剧本普普,但演员能用个人魅力去拔升剧作的感染力。
而马拉松确实就是这样一项运动:用身体的能量,驱使你更深地理解你的内心。
中国的马拉松赛事成倍增长,但除了专业竞技,更多参与者是业余选手,希望他们带着轻松的心情去体验跑步的乐趣、感受跑步的力量,希望马拉松带来更多生活里的正能量、小确幸,少一些turmoil、ado和drama。
意外地看了这出戏。。。
意外地看到simmon pegg。。。
意外地得知导演是ross同学。。。
====================================嗯,我给了4颗星,因为我爱simmon的另外几出戏。。。
标题叫fatboy,可是居然是simmon而不是nick让我有点。。。
微妙的不和谐感。。。
喜剧+温情,似乎是很有保障的两道板斧simmon的表现当然是可圈可点虽然回忆片段里他的那头假发还是让我很想笑。。。
呃,我不厚道。。。
小孩子也很可爱。
撇除强烈的广告意味,故事也是中规中矩地到位。
至少温情的部分比cj7号能打动我些前妻电视上看到男主摔跤时候那句“Denniel!
I mean,Whit。
”很可爱也算是为后面作了铺垫吧。。。
虽然一起看的同事说正常女人都不可能会放弃那么好的一个追求者不过电影本就是虚幻嘛====================================最后,期待一下能再看到simmon+nick的电影,呵呵
西蒙佩吉的也是属于演员大于角色的明星,你只要看到他的脸,就自然知道这是一场好笑又好玩的好戏了。
而他确实也有点肥,所以前两部大片一个演打僵尸的大英雄,一个演无敌英勇刑警,令人欢笑傻笑之余总不是很信服,而这部《肥仔快跑》,从某种意义上说才是西蒙佩吉的本色演出。
肥仔不仅肥,而且是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最起码曾经是。
任凭挺着大肚的伊人在身后如何大叫着艰难蠕动着,他还是以一种英雄不回头的豪迈气概一路狂奔,逃离了一段将成的姻缘,其决绝令《落跑新娘》罗伯茨姐姐也汗颜。
报应总是会到的,对于抛妻弃子这样的罪大恶极,肥仔得到的惩罚就是在五年的浑浑噩噩中长出了比当年的新娘还大的肚腩,更糟糕的是他唯一的工作就是内衣超市保安,这也使得那些恶作剧的顾客可以忘记付账,引来肥仔一场嬉闹而痛苦不堪的街头追逐,当然,结局总是以肥仔气喘吁吁的倒下和顾客轻蔑的嘲笑而告终。
主角总是会遇到转机,所以肥仔也终于有了醒悟的一天,他决心要努力赢回佳人,担起责任,却不料佳人身边多了一个难缠的竞争者。
嗯,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称呼那种有钱有貌但骨子里却很自私卑劣的岳不群式帅哥,总之这家伙带给肥仔的麻烦逼的他只有一条路可走,在马拉松赛场上和此人一决雌雄,博得佳人芳心。
后面的励志和高潮的比赛充满了典型的西蒙佩吉式无厘头桥段,让人看着一路傻呵呵的笑。
恕我还是不要说出太多细节的好,令人发噱的包袱总是在观影时抖开最妙。
无论如何,看到一个曾经自暴自弃的小人物终于冲破了心理上那堵“墙”,跑出自信和容光焕发,在无数人高喊加油声中冲向已经等候在终点的爱情和自尊,总是令人精神振奋还有些许眼眶湿润的。
桑迪纽顿的扮相很令我惊艳,这女人自从在《碟中谍2》里风情万种的和靓汤配戏后,一直没有太出名的角色,在06年史密斯的《追逐幸福》中看到她时,甚至已经有了徐娘半老的中年妇女般的沧桑,所以在这里看到她穿着白婚纱幸福甜美的样子,让我在大吃一惊之余不禁心里的某只小兔子突突跳了好几下。
导演是《老友记》中的“Ross”David Schwimmer,这家伙把多年电视圈的经验带进大银幕,总是留有那么一点点小家子气,还好本片的摄影和布景都很出色,营造出一种光怪陆离的幽默感,加上主角的卖力演出,绝对值得耗费一个好天气的晚上和一桶爆米花在上面。
打倒 American villain. 感动自己,感动世界
故事很俗套,但制作精良,内容轻松,值得一看..
不是我的菜
simmon永远这么讨喜
励志加喜剧 适合过年看
我喜欢
4
我真是太爱老板了!!!!
好吧,全是因为圆圆的西蒙·佩吉。
"ROSS"的导演处女作品,有些松散。
老板的屁股...额.....很方
最后冲刺还蛮感人的
有朋友真好
演员们的魅力为整部影片添色不少。
老调重弹,40分钟讲完的事
另类励志喜剧版《阿甘正传》,笑点稳妥不低俗,有的部分能笑得肚子疼。
故事虽然俗套,但是不列颠的喜剧人才们赋予它新的诠释,pegg和老板俩人老友鬼鬼插科打诨,配角们都很出彩,第一次发现桑迪纽顿原来这么漂亮。听到有小狼的歌做背景音乐,小惊喜了一下。
胖胖的小保安终于战胜了爱运动的白领精英,抱的“美人”归,老掉牙的套路,不过pegg的表演还是能让人看一下的
给他儿子买票那一段看出来,国外也有钓鱼执法。
就纯看Pegg和Dyla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