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一感觉就是:拍的好。
怎么形容这个好呢。
他让观众在看的时候能真切体会到女主一切内心的情绪波动。
代入感超强。
她的每个喜怒哀乐。
害羞。
欢喜。
惆怅。
果敢。
思念。
挣扎。
不安。
纠结。
都深深撩动你的心弦。
看完觉得:谈恋爱就是这样啊。
只不过还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关系遇到很多障碍。
但是这并无法抵挡感情的发展。
人还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喜欢就要表达。
思念就去见他/她。
有困难就克服。
经过那么多努力还不能在一起。
也无需后悔。
毕竟我已付出了一切。
当恋爱与生活产生了矛盾。
如何去平衡这一切。
也是考验一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你都经历了。
才能真正成长。
女主简直就是社会上千千万万女性的缩影。
我不想剧透。
但是想说她处理的很好。
我也相信最后会是个happy ending。
深夜看完了,五味杂陈。
电影讲的可以说是小白兔允珠和老司机智书从在一起到最后分开的全过程。
第一个镜头是从小姐姐早上起来的睁眼睛开始,小姐姐睁开眼直直的看着观众,也并没有传统韩剧的高颜值,但是一眼就让我有种无法直视的羞涩感,觉得自己好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青涩的眼神了。
电影有一段算得上是半床戏的床戏,前天晚上+第二天早上。
从头到尾看的我脸红心跳,允珠的演技也在线,剧中允珠之前没有谈过男朋友,那我的理解也是第一次做,电影给我展现出来的就是第一次该有的表情和身体反应,好奇,痒,各种,相比之下,老司机智书则是轻车熟路,从上到下,这是我看的少之又少能让我脸红的戏。
补充:之前没看过的原因?
在一起的日子固然甜美,对于第一次恋爱的允珠,会把吃的放到棉袄里保暖要加分,也会因为睡在一起赖床而忘掉了会议,也会想要告诉好朋友自己交了女朋友,异地分开的时候,因为想她,自己孑然一身跑到自己完全没有去过的地方,也因为喜欢,所以忽略掉了那些叹气,那些冷漠。
直到最后,允珠告诉自己同居的室友自己喜欢的人是女人(剧中带过了,但是就是这么个意思),室友觉得允珠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也丢了女朋友,工作也是一团糟。
声明一下,作为一个同性恋,我们真的看脸的。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能在允珠身上找到自己在爱情中的影子,哪怕是一丝半点,都会有,会因为喜欢你,所以想给你买好吃的,会因为喜欢你,所以处处迁就你,会因为喜欢你,所以选择进入你生活的圈子,会因为喜欢你,所以选择放弃某些事去陪你,会因为喜欢你,所以寒冬腊月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只想站在你窗户下说想见你。
这些,都是我们在爱情里曾经的模样,无论男生或者女生,无论同性或者异性。
我们做的这些到底对不对呢?
剧中,智书因为家里的原因回到了家和爸爸一起住,允珠在她的窗户下等她,允珠说冻得嘴都麻了。
智书拉允珠进去喝了水,就拉着她出去,理由是家里闷。
走了好久,终于到了山顶,从山上下去,一顿饭都没有吃就送允珠做公交车走了。
我认为我是可以的理解智书的做法,怕被爸爸发现允珠的存在。
事实证明,真的是。
有一次,允珠又来找智书,这次智书把允珠拉到了自己房间,还用被子盖住给她取暖,碰巧爸爸回来了,发生了后来一系列的事情让我对智书很同情。
一边是爱着自己的允珠,一边是爱着自己的父亲,最后她选择了伤害允珠。
如果我是智书,我应该也会选择伤害允珠。
事情从头到尾,剧中的哪个人物,真的,谁都没有错,站在每个人的角度思考一下,都觉得这样做很合适。
父亲想要女儿找个好男人嫁了,天下父母谁人不是如此,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幸福,面对自己很重要的两个人,智书不想伤害父亲,所以做了单选题,第一次喜欢人的允珠全力以赴的喜欢,给她欢喜给她温暖。
我们都没有错,那到底是谁错了呢。
剧中还有一个人设,应该是智书的前女友,但是外形和允珠很像,让我心情很复杂。
第一次写影评,乱七八糟的。
我认为电影的结尾是谨慎的HE。
尤其当长发女说到她人生中做的最坏的的事是撒谎时,她已经愿意去面对内心真正的情感,逃离那个一成不变的城市了。
故事说的是所有同性爱都会面临的问题。
然而电影好看是因为它不去评判,不表达立场,只是讲述两个女人在爱情故事里的情感经历。
观者感同身受这份爱情的无奈和艰辛。
一系列意外将两个注定要在一起的人的目光碰到了一起。
爱情是甜蜜的。
如同所有的爱情一样,她们也因为经济上的不宽裕而产生摩擦。
然而最终给这份爱情重重一击的是同性爱都无法逃避的家庭压力。
短发女在痛苦中自由落体式的下坠,甚至想投入男人的怀抱中减轻痛苦。
这段看得很不忍。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真实反应亚洲地区同性爱面临压力的电影。
接地气的故事和细腻的演绎促成了一部佳作。
《恋爱谈》——每个正在初恋的我们都是允珠的样子我心目中的爱情是这样的,没有玛丽苏,没有霸道总裁,甚至没有甜到炸的情节,没什么性别的约束,只是一个简单的恋爱的故事,它简单,任何爱情都应该是简单的。
我们的第一次恋爱,都是像允珠一样,纯碎的、热情的。
在电影的开始,女主允珠的性向并不明确,跟一个女性朋友合租在一个房子里,当她们聊到性的时候,她会疑惑地问:“这个真的有这么好么?
”不排斥,好奇,带着浅浅的向往。
主角允珠,母胎单身32年,为什么会单身32年,单身32年的人还会遇到爱情么?
答案是会有的,因为对于允珠来说,单身是一种状态,不是不想恋爱,而是没有遇到特别有好感的人。
或者是曾经遇到有好感的人,但是一个内向的人,表现出的好感只会点到即止,曾经的那人没有回应,所以她一直没有恋爱的机会。
这种佛系的处事态度是导致允珠母胎单身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单身可能会碰到一个喜欢她的人她也有好感的人平平淡淡地在一起了,也可能一直单身下去了。
允珠很幸运,她遇到了智书,一个她有好感的人,而且对方也对她保有好感。
更幸运的是,对方还是个恋爱方面的高手。
允珠去智书打工的餐厅吃饭,表现出了一个没有恋爱经验的人能表现的最大好感。
虽然在我看来也只是,跟对话说话会不禁脸红,在对方看不到的地方露出傻笑而已。
智书,恋爱的老司机,一个行动力超强的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她不仅回应,而且是有技巧的出击,在半夜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把允珠约到了家里。
一起喝酒喝到了凌晨,出门等车的时候又说天气好冷,问允珠要不要就直接一起睡了。
单身32年的允珠一一答应,完全不知道跟一个老司机睡在一起有多么危险,但是谁说她没有期待呢。
下面就是一段不可描述,在这里真的很佩服导演把女生的第一次拍的分外细腻。
她们睡在一张床上,刚开始只是聊天,然后智书亲了她。
接吻是可以,再往下允珠拒绝了。
智书也不强迫,还贴心地帮允珠拉好衣服,各睡各的。
然而第二天,允珠在沙发上坐了半天,像在思考,最后似乎是鼓起了巨大的勇气,对智书说了三个字:“我想做。
”
这种直白的表达,让当时的我萌到不行,想做就做,跟喜欢的人做,即使只是刚刚认识,喜欢是应该这样的。
允珠晚归的时候会在怀里藏着烤红薯不让它冷掉,献宝似的凑到智书面前,说想在智书地方加点分。
允珠恋爱时的开心劲儿是怎么藏都藏不住,好朋友一来,就全招了。
惨就惨在,对方不仅是老司机,还是个非常理智和现实的人。
智书对允珠说:姐姐,你这样做是会没朋友的。
热恋过了后,智书要回家跟她的爸爸相依为命,按照世俗,她要相亲,她要与男人结婚。
就算允珠放下面子去找她,智书也只是把云珠当作见面会打招呼朋友那样对待。
允珠初恋破碎,回到正常的轨迹。
智书后悔了,重新来找她,表面上开心地说着过去的事情,在允珠看不见的地方,她表现出巨大的不安。
然而,对于允珠来说,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恋爱就这样结束了。
在画面的最后,在阳台上抽着烟的允珠,让我感觉到,她未来的的恋爱可能再也无法这么纯粹这么热切了。
每个正在初恋的我们都是允珠的样子。
没有结尾的结尾,好像是一段曲线中的一个点,大家都大概知道后面二人会怎么发展,也许会一直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地晃荡到最后旁人的妥协,也许会在某一个或许波峰或许波谷的点戛然而止。
就是因为所讲述的故事离观众太近,太现实,所以我们才会“大概”地知道后面的发展模式,并无特殊并无魔幻,只是日常罢了,日常的100种结果之一。
我特别喜欢这个结尾,导演(或者编剧)没有想给我讲一个美好的或者悲剧的结局,她只是呈现给我看了一段生活吧。
当机立断不是生活的常态,拖拉混沌不知所终才是。
想了一晚上,还是决定写一篇长影评。
相信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多多少少会在电影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这个电影里,允珠对智书是一见钟情吧,第一次在废品站听见智书的声音,允珠就表现得不太一样,智书的声音成功吸引了允珠的注意力。
如果你问我相信一见钟情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信。
我说信也不只是说说而已,在我身上确实发生过这样的感情,希望你们也能遇见这份美好。
我所说的一见钟情不是你看到这个人你喜欢上ta,而是你们彼此都认定你们将一起展开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
两个人都抱着“不管结局如何,也想一起走走看的决心。
”32岁的艺术生允珠从来没有谈过恋爱,故事开始的时候她从闹铃声中醒来。
电影设定在冬天,仿佛更贴近生活。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那么明媚,真实的爱情是清冷的,适合这样的季节。
两个人第二次相遇是在便利店里,智书在买烟的时候被营业员为难,恰巧允珠在便利店里吃面。
遇到一次说是巧合,遇到第二次应该算是上天给的缘分吧。
从买烟开始,两个人有了第一次对话。
很明显,智书是个老手,也能看出她对这个姐姐有好感,“我在这条路走到底的那家酒店打工。
”这样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来不来找我随你。
然而电影中主动的是却允珠,虽然允珠看上去更腼腆,更加小心翼翼和慢慢吞吞。
如果你在便利店看到一个喜欢的人,你会不会因为这份喜欢而经常去光顾那家店。
就像如果你喜欢的人在隔壁班,你是不是会借着课间的机会故意绕到他们班门口,用眼睛寻找他?
几乎不会和学长喝酒的允珠主动要求和学长学妹一起喝酒,目的就是为了在智书工作的那家店里遇见她。
而智书似乎也在期待允珠的到来,因为关注和熟悉,所以只是看到背影就知道是那个人。
在确立关系之前,智书的尺度把握的很好,有一点点暧昧,给一点点希望,大概是想让允珠再主动一点吧。
毕竟先爱上的那个人,总是付出最多的。
如果你能变小就好了?
为什么啊?
想把你装在口袋里随身携带啊!
爱你的时候恨不得挂在你身上。
两个人住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允珠洗完的时候智书在客厅里看书,不畏惧别人的目光,在酒吧里接吻。
这些生活的琐碎啊,都是爱情的模样。
你走吧。
我刚刚应该走的,对吧?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其实我不该来找你的。
不爱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连路人都看得出,不过我更倾向于智书不是不爱允珠了,而是自我的纠结和逃避。
这和那些移情别恋,喜欢上别人的决绝不同。
这样的疏离其实是内心的尝试,离开你,看看我会不会难过。
智书回到家里和父亲生活,她不能像在首尔那样,吸烟喝酒,爱就亲吻,抱在一起。
她故意冷淡,实则内心也很挣扎。
就像父亲介绍的相亲对象问她“你做过最坏的事情是什么?
”,“撒谎。
”爱一个却说不爱,才最可悲。
电影的结局有点意味不明,镜头中只有在天台吸烟的允书电影就结束了。
回忆过去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故事不正是如此吗?
这段平淡的爱情故事真实极了:不是每段爱情都是要死要活,不是每段爱情都有那么多狗血,也不是每段感情都要争吵打闹,更不是每段爱情都要被绑架一辈子。
剧中两个人几乎没有说过我爱你这样的话,但是允珠把对智书的喜欢流露在神色、表情、动作之中。
你怎么知道我电话就会开机啊你这不是开机了吗想她就去找她,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智书回到家乡后,允珠连招呼都没有打就找了过去,转了几趟车,问了几段路,在那么冷的天跑那么远的地方,这样的感情表达的还不够明显吗?
你不会是因为好奇什么的吧?
是真的喜欢她!
恋爱这么美的事情,总是想分享给身边最亲近的人,男闺蜜第一次见面就看出了允珠的改变,对一个人的喜欢是掩饰不住的,我觉得剧中允珠演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想起智书时的痴汉笑,那样的笑容存在在我们的青春里。
我不能说所有女生都是双性恋,但是人生中遇到让自己心动的同性,这样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会有。
你喜欢的女生也喜欢你,这样的概率更少。
没关系,是爱情啊,不在一起的关系才是最稳定的。
电影里没有明确两个人日后的生活,这才是最真实的。
废品站一瞥,超市买烟相识,专门跑去人家店喝酒,推拒了一下就说“我想做”。
一边说着“别人看到怎么办”,一边身体力行的把自己恋爱的秘密分享给好朋友。
一边说“你不去上班吗”,一边因为一句“再睡会”不去开会。
爱到全世界只有你最重要。
义无反顾,纯粹简单。
从第一个到第七个,为了遇见姐姐你啊;坐我旁边啊、转头就以吻封缄;过夜吧…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妹妹、又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情场老手…谁在乎你有过几个女人呢,看到的只是你眼底熠熠发亮的纯净的爱呀。
撩的心神荡漾,被撩的神魂颠倒。
纯粹的东西破碎起来才更有冲击;害怕揭穿的谎言被自己说破才最无奈。
导演用一个个剪辑的片段拼接、中间给了很多块儿留白让观众来补色。
充满文艺气息的同时也需要对一些细节的感受与把握。
而我只能用自己有限的理解来猜测。
第一个,店里来了一个女人之后酩酊大醉一夜:是前女友么,是不是曾经爱过但没被女友家/流言认可的前女友?
你那活泼的样子是不是也被伤过?
第二个,就在宿醉后,姐姐找来照顾时、接到一个通了就挂了的电话。
是前女友的关心么,是发现了人家有了新女友之后的反应么。
第三个,和爸爸同桌吃饭时不想接又背着镜头接了的电话:是相亲对象么。
第四个,跟爸爸说读书却在片头就把书卖了废纸的姑娘啊,你居然还骗你爸说你管人家姐姐借书。。。
电影对看似软糯实则坚忍的姐姐都用了明线来刻画,反倒对妹妹的种种‘秘密’都是隐晦不明、全权靠猜的。
太害怕你坐在我身边,怕自己拒绝不了你的吻,怕自己忍不住又去奋不顾身,但又没办法不牵着你的手。
终究还是忍不住,回到首尔,赖皮着重复曾经的动作,试图让你也让自己能更坚定,然后轻轻拥着你的腰肢说 我想你。
以前是你倚着栏杆眺望远方,现在是我靠着栏杆吸烟惆怅。
爱呀,哪里需要那么多对白。
(文/杨时旸)爱情的降临通常都猝不及防又无可抵挡。
智书出现在允珠面前时,相比于爱情的降临,那更像是一桩启蒙的发生——从肉身的欲望到情感的取向,这是允珠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女孩,喜欢着另一个女孩。
这部《恋爱谈》从名字到故事都如此淡薄、轻盈,如雾如烟,慢慢飘来又渐渐吹散,但最终却在无意识中彻底改变了一个人。
从去年起,一部部“百合”和跨性别题材的作品被影迷和各大电影节热捧,无论《卡罗尔》还是《丹麦女孩》都在政治正确和多元化的背景下收获了众多好评,或许另一部韩国热映的电影《小姐》也算部分沾边。
相比于那些作品,《恋爱谈》像个清淡的小品,一曲随意哼唱的短歌,它剔除了戏剧性,但却随时都有着内爆式的力量。
或许正是因为它极度生活化,才让很多人觉得亲切。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个女孩的情感已经代表着某种普遍意义上的情感。
《恋爱谈》绝不是那种宣言式的,有关平权的电影,甚至,在故事中,都没有什么抵抗主流的反抗戏码,它像是把生活的帘子慢慢掀开,给你看一个偶然的片段,随即又放下,一切就这样匆忙结束。
艺术生允珠面临毕业设计,其他人都在学业或者恋爱的焦虑中挣扎,只有她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直到有一天在便利店偶然遇到了小自己几岁的智书,这个在旁边餐厅调酒的女孩让她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取向和内心。
这段有关缠绵、想念和分离的故事,如果抽离出来看,它绝不是用同性题材就能简单粗暴概括的。
某种程度上说,这更像是成长的故事。
有关人心的蜕变与成熟,有关勇气与逃避,有关人们表面的善意和内心隐匿的恶意。
这个故事被分成了两半,以智书回老家作为折叠线。
最初,允珠是被动的一方,她被启蒙,被牵制,即便自己被叫做姐姐,但智书更像是那个游刃有余的人,无论是在情感世界中,还是在人际关系的相处上,这个年轻的女孩显然显得更加成熟又大胆。
但当她从首尔回到小城,回到那个俗常又逼仄的环境,面对催婚的父亲,智书曾经表现出的一切满不在乎和游刃有余突然间都杳无踪迹,她害怕允珠来找自己,变得冷淡又怯懦,而相反,允珠却愈发执着。
这成为了一次非常有趣的翻转。
智书被迫去相亲,和对方聊起曾经做过的坏事,她说,“说谎。
”这被那个男孩嘲笑,他觉得这不值一提。
但只有智书自己知道,她所说的和那些密布在生活中的细碎谎言决然不同。
她自己身处一种整体意义上的谎言之中,几乎全盘否定了自己,这是一种虚伪,她在首尔和在故乡扮演的根本就是两个人,这之间的撕扯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允珠。
《恋爱谈》之中有几场吃饭的戏码,非常精妙地映射着允珠的身份焦虑。
一次,是她和自己的室友还有室友的男友,对方两人在客厅里吃炸鸡,她碰巧回家,对方客气地让她一起加入,男孩说,“早知道这样就多点一只鸡了。
”第二次,是允珠去往智书的老家,智书的父亲偶然提早回家,允珠也意外参与了那顿午饭,他们一起啃着酱排骨聊着家常。
这两次便饭,代表着这世界上最俗常的生活,而允珠成为了意外的闯入者,而她在饭桌上手足无措,也在告诉人们,她确实是一个疏离者,对于日常生活,她努力加入,但无法融入。
就像她的毕业设计,其他同学都画得五彩斑斓,只有她在旧货市场寻找各种旧木板和破锅盖搭建起一个废墟般的装置艺术,她自己的生活就像那个作品一样,敝帚自珍但令他人疑惑。
这故事的有趣之处在于,没有把允珠的性向当做一种大逆不道,但也没有故作开放地视作俗常,它所描写的正是当下大都市中最真切的一种态度,有些人觉得无所谓,而有些人还是无法接纳,只是无论哪种态度都表现得没有那么激昂。
她对自己的男闺蜜说起感情,对方好奇地想见见她的女友,但她同样和自己的室友说起这件事,对方神色陡变。
这就是那种微妙的东西。
允珠和智书几乎在身份和意识上完成了一次置换,如果说智书最初看似勇敢、不羁,而回到故乡就变得懦弱又自私的话,那么开始显得内向又软弱的允珠竟然通过这次短暂的感情变得成熟又独立。
与其说她意外经历了一段爱情,不如说她通过这次感情,完整了自己。
就像开头和结尾那两次拥抱和缠绵,最初,是智书引导着允珠,而最终,允珠把智书拥到了怀里。
她或许会失去这个爱人,但终究认识了自己。
非常真实的日常向姬片,平平淡淡,又不是一帆风顺,恋爱该有的起承转合都有,就好像只是拍了身边的一对朋友。
搞姬就是这样,甜起来和寻常爱情无异,虐起来除了一般的猜忌争吵疏远,还会有更多来自家人朋友的压力。
两个人买包烟就看对眼的缘分是真的,没谈过恋爱所以笨拙的努力是真的,谈过很多次恋爱所以熟练的开车是真的,什么好东西都想与你分享是真的,影响了工作很困扰但还是优先选择你是真的,性向模糊只知道喜欢你是真的,性向明确有不清不楚的前任是真的,想坦率告诉朋友们自己有女朋友是真的,回到家面对爸爸不动声色的撒谎也是真的,在一线城市的放肆无顾忌是真的,在故乡小城市的畏缩隐瞒也是真的,我想见你是真的,你不想见我也是真的。
搞姬太难了,看完这种真实感强烈的片子,越来越害怕了。
如果足够幸运遇见的人是对的,是不是也会在这样的日常中渐渐消磨,最后开始怀疑这份感情的必要性?
更何况更多的我们,连买包烟就遇到这样的缘分都不见得有,还谈什么。
顺便希望所有想搞姬在搞姬的人都先看一下这个,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的样子。
智书啊,我们认识才几个小时就亲吻了,认识第一天就上床了,第一次感受到女人的舌头的柔软和湿度,女人霸道又温柔的舔舐,女人强势又挑逗的爱抚,我惊喜又满足的沉醉其中,虽然好像太快了,但我却舍不得推开你,电光火石间就喜欢上你了。
你像个男人一样主动,却又像个女人一样忽冷忽热,善变,但是没关系,我喜欢你你的前任纠缠你,你还和她藕断丝连吗,我第一次有女朋友,虽然难过失落,却不知道怎么办。
面对面站着的时候,你看着我的眼睛里不再有光,甚至眼神躲闪,根本不想看我,你已经不喜欢了吗,这么快吗智书啊,我们是太快了吧,激情来的快去的也快,不知道你为什么会看上我呢,没你漂亮没你主动连胸也没你大,在你面前我是卑微的。
我不会做的事很多吧,酒也不会喝,工作也不太会做,想说的话也说不出来你说,很想我,如果是真的,我们重新来过吧,谈一场不那么匆忙的恋爱。
还是一个人好,无牵无挂。
我还爱着你,只是没有勇气面对自己。
对我来说比阿黛尔比小姐还好看啊!阿西吧短发姐姐演的太好了!好到丝毫感受不到演技的存在!
一场没有准备好的爱情,再怎么刻骨铭心,也不过是害人害己
二位姐姐身材真好。允珠姐姐不漂亮,但是可爱,我愿意为姐姐做1。
其他一般,床戏比看A片还好!两个女生的接吻太温柔了!我宣布以后拍AV的导演都应该学习这部!
老白兔遇上小司机挺你情我愿的
你好多习惯都是她教会的,你觉得她最酷又美,第一眼就看到。后来你变成了她,她却站在了你的角度。恋爱这件事,你一直会改变但这种变化无关与进步或者成长,只是get到新的生活习惯而已吧。两个人相识到最后,过程细节很有趣且小细腻,值得一看。
虽然也有被感动,虽然也尊重电影中的她们的情感选择,但是,还是不喜欢。我想,允珠的同居室友就是大多数人,我可能也不例外。没办法,个人认同只是个人的,不能要求互相都理解,否则,这个世界就真的鲜花盛开,没有分歧了。
没什么感觉,我可能是直男癌了
一直在发生的故事...
拍的很真实,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又特么经历了一回!😂
不一定能直接判断导演性别,但感觉出导演一定有过相似经历。细腻,柔软的女性恋爱关系,如其他恋爱关系一样,发生时让人心动,冷落时让人沉默。生活流的质地,是冬日里的一包热糖炒栗子。一方退一方进,遗憾的是没有把关系消退的背后社会问题更深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如女主角不甚明朗的内心。
.......
师太与小师妹互相吸引,但因大姨妈导致性生活不和谐的故事
整部电影的情绪都真真切切一分不漏地感受到了 才叫可怕 难受
柴静在「看见」中对同性恋有一句评论:「爱情,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允珠和智书交往之后,智书的态度慢慢趋于冷淡,她似乎故意要把允珠置之度外。允珠半夜去智书家楼下等她的时候我看见弹幕里有人说:「从前应该也有人这么对过智书吧。」这叫做报应。
想死的晚上看这个简直是重击。如果不把过去的我当成sb我就该去死,而我没有死。当然当我很容易地说出死这个字,我肯定不会死。活着好累(´;︵;`)不想起床。
妈妈,这里面是空的。
女主一号喜欢傻笑,不爱交流。女主二号心太大,技术不行……这部片子就是讲谈恋爱随便凑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