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就听过执政者是最大的黑帮这句话,就是戏眼喽。
很多伏线细节豆瓣评论都有解析,情节细节打磨导演都做足功课。
看黑水讲美国打伊拉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珈啡也举例三国,戴生要安定繁荣。
扯的大道理,亦有香港时政流行文化的土壤。
我都见过没读过几年书的香港人,讨厌大陆人但也觉得如果长毛当道香港明天亦不会美好。
我当时想这算不算民主文化的水涨船高?
文化这个东西,是精英思潮在底层流动形态,普遍的认识其实是有扭曲的,比如我们从小接受的『西游记』是源于八十年代的电视剧,与原著相去甚远,而铡美案的故事,即使在戏曲里都没有那么大快人心,但主流文化愿意把它简略化符号化。
因此,有文化也不表示读书多。
很多学历不高的父母,仍教子女要以礼待人,不是逻辑推演得出获利的结果才这样做,是文化传承使然。
这些细节可能都不一定是导有心加之,也是因为文化润物无声。
为顺应审查改本并非大陆专供,据说以前古惑仔系列卖东南亚也要加主角是卧底的戏。
只是大陆市场这块蛋糕太大,又有政治气候的问题,几个导演稍抱怨,大陆影迷因为憎审查,叫屈更甚义愤填膺。
近来连看几部邱导和罗导的片,国语版改得那叫一个亲妈都不认识的有创意,也没听他们嗔过一句怪审查让他们被误解是烂片王。
当然,他们也出过不少烂片。
但我就是喜欢这种职业的态度,一码归一码。
Sololau/文没想到邱礼涛比杜琪峰还极端,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刚吸足了大麻的愤青,本以为《以和为贵》最后占米仔永无翻身之日的结局已经够昏暗了,没想到《同门》里的阿SIR坚决眼里不留沙,安定和谐的环境还不满足居然根本不允许地下秩序存在。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门》里的卧底只是个瘦弱的女子,当然不是小看女人,而是侧目相看,《无间道》里陈永仁没有做到的,《学警狙击》中laughing哥没做到的,这个女人只用一个手机就都做到了。
一个庞大的帮会一夜间被毁灭,充分印证了那句“红颜是祸水”。
电影《同门》由始至终都透着一股愤怒的末世情绪,这场江湖大风暴开始时候气氛如箭在弦,每个话事人都岌岌可危又彼此虎视眈眈。
但导演似乎一直刻意地隐忍着,一直到最后局面完全失控,同门乱斗,这种情绪才放肆的发泄出来。
但可惜,辛苦积累的快感还没淋漓就被悲哀的情绪所代替了,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
总体来说《同门》的可看性一般,娱乐性不强,与邱礼涛之前的作品《laughing gor之变节》、《黑白道》相比,要逊色一些。
与以往的香港黑社会电影有所不同的是《同门》中的警察定位由一个纵观全局的监控者转变成了掌控全局的操纵者,如《黑社会》《黑社会之以和为贵》、《放逐》《laughing gor之变节》等作品中,警察形象都是以安定繁荣为原则对地下秩序持一种监控的态度,在类似的作品中警方所有的介入行为都是坚持这一根本。
而《同门》则将警方或者说朝廷看得更加可怕,警察会议上高层领导明确指出不允许地下秩序的存在。
更可怕的是毁灭一个社团竟然易如反掌,仅仅一个女人就足够了,无论是彪悍冲动的黑水还是老谋深算的戴先生,这些人都是警方手中小小的棋子,毫无反抗之力。
不过以此来暗喻当前大陆对香港的态度似乎太过于偏颇,就算是揭示当下港人的心态也是失准的,狮子山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香港人又怎会怯懦如斯,不得不说邱礼涛的这部《同门》太过形式和刻意了。
从《无间道》开始,香港电影界的跟风浪潮掀起,卧底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长久以来看惯了春花秋月的观众对此也早已失去了新鲜感。
固定的故事模式难以创出新意,即使将官方力量设计的再强大再万能,把绝望情绪烘托到极致,也无法改变现实,卧底这招已经用老了,过于极端的设计只能让人感到虚假。
如果要说《同门》的亮点,那也就是邱礼涛这个愤青借着卧底题材的电影成功的讲述了一个红颜祸水的故事,告诉观众一个微不足道的女人是如何轻而易举的搞垮了一个社团。
但不要忘了,电影中的张桦完成任务后要远走他乡,这与《暗花》最后悠然看报的洪先生可是天壤之别,《同门》还远不够味。
故事结构上的不严谨就不说了,至少节奏紧凑,演员演的也都不错。
HK拍起这种类型的电影怎么都能让人看下去,,总不至于中途退场。
至于骂街,那也是看完以后的事了……哈
余文樂是我比較欣賞的香港新一代演員,由於這部戲由其主演所以充滿期待的找來看,但看完後的感覺是有些失望。
看之前並不知道有香港版、內地版之分,我看的是香港版的,故事情節比較老套,五個黑社會扛把子本來相安無事處於一種平衡當中,但由於占米被槍擊,這樣的平衡被打破,幾個老大開始互不信任互相猜疑、防備,有的躍躍欲試要趁亂搶地盤,最後一場惡戰在所難免,但邪不壓正,警方還是將所有黑社會分子繩之以法,而故事的主人公缺躲過一劫。
開始的鋪陳有些沉悶冗長,波瀾不驚,余文樂的角色也沒有太多表現,主要是對劇中各類人物性格、內心的刻畫,同時也沒有什麽打鬥場面,感覺部份演員的表演有些做作不夠專業,比起之前的黑幫題材電影的同類演員差了許多,畢竟演黑社會不是壯壯樣子穿的兇一點就行的,由其爲了顯示出咖啡的壞癖好,好幾個鏡頭都是他在搞他的妞,在車裡、走廊,但黃貫中畢竟演戲不是強項,想起古惑仔系列裡的那些演員真是演的入木三分。
支持我看下去的是到底誰才是謀害大佬的兇手,最後的答案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當占米一個人死在黑市醫生的病床上,影片也結束了,但結局似乎越來越被大陸和諧了,即使是港版,也是說雖然有這些人作惡,但警方並不是看不見不管,而是暗中派臥底掌握全局,最後收網。
人的本性是貪婪,猜疑,恐懼,所以最終的大混戰也是必然的,即使董先生努力想控制,但人性是控制不住的,這位董生在幾秒內就被砍死了。
片中江若琳的表演可圈可點,給人很清晰的感覺。
如果有99分钟的空闲时间,千万不要浪费在这部垃圾电影身上;如果有幸昏迷10几年而突然苏醒看到部电影的话,可能觉得有点亲切感。
集导演和编剧于一身的邱礼涛太贪心,没有强劲的驾驭能力而强而为之,结果制造了一部看起来甩皮甩骨的《同门》。
杜汶泽的表情太行货,吃力而不讨好;余文乐一直在游魂;黄贯中每次出场前的做爱画面,无厘头兼弱智;只有梁俊一的表演觉得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
得到一个看电影的经验,如果觉得看不下去,应该是美国电视台那样,马上腰斩,因为经验告诉我,不后悔的可能性比中双色球还要小。
最后一个场景,余文乐穿上军装巡街偶遇江若琳 绝对是后来补拍的。
中途余文乐戴帽子跟黄柏文见面的都应该是补拍的。
(无间后道)余文乐和江若琳大谈法制问题,还说自己老大是坏蛋,罪大恶极。
作为一部黑帮片:看得人 一愣一愣的 莫名其妙旋即明白 这个应该有大陆版和香港版之区分。
据报道:影片因粗口对白的缘故,在香港送检时被定为三级,平时拍戏很少爆粗的蔡少芬在戏中大讲粗口,电影公司历经五次送检审,删除一些粗口对白,最终可以IIB级上映,但为保留原汁原味,寰宇方面只好计划两个版本都会同时在香港公映。
影片在内地的审批也是波折不断,原定于是08年10月上映的片子,由于内地的审批不能通过,导演邱礼涛只好打道回府,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更改剧本,余文乐、江若琳亦配合邱导抽出档期补戏,可惜新版本仍未能获批在内地上映,预计损失超过七位数字。
《同门》最近几日才在香港上画,除非去香港的电影院看,才了解去原貌。
估计港版的DVD还得耐心等几个月
很久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因为里面有懒人很喜欢的黄贯中和恭硕良,当时观影后的评价还OK,但前几天看到有人说几个不同版本时,懒人也忘记当初看的是哪一版了,所以今天特意找到粤语版重温一下。
据说电影连续审批不过,又改剧本又补拍依旧未过,确实让人很好奇最初的版本到底拍成了什么样,才会落得如此命运。
国语版卧底是余文乐,那种无间道风一眼就看得出,很没有新意可言。
粤语版他反而不是那个最关键一环,才会在结局时连续反转,由此可见国粤两版完全是两个走向。
豆瓣评分5.9,可粤语版结局很精彩啊,中肯一点的评价7分是有的,想来一定是不少人看的国语版,认定是跟风烂片给了差评。
只能说影评被版本坑得很惨,推荐大家都重温一下粤语版,会有不错的惊喜。
香港南区五大话事人分别为占米、咖啡(黄贯中)、木星、沙纸(恭硕良)和鸭仔,他们各有各做很少发生冲突,连带着整个南区也特别的安定。
后来占米娶了个精明且心狠手辣的老婆张桦(蔡少芬),秩序就开始变味了,尽管大家表面上还维持原状,可心里的想法谁也猜不透。
鸭仔的实力是五人中最弱的,义子又没有脑子,张桦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同样盯着的还有随时收网的警察。
张桦约人谈判,占米在打手伍宝(余文乐)和黑水都不在身边时出了事,伍宝赶来时蹭到了一辆摩托车,上面的人就是杀手。
杀手跑进了沙纸的地盘,紧接着警察开始封场,张桦不在指定伍宝话事,几位大佬先后和他聊天。
黑水不顾众人意见决心向其他四人反击,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可以一举消灭其他势力。
几位大佬也是各怀鬼胎,大家都想浑水摸鱼,就这样咖啡最先动手了,蝴蝶效应下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粤语版看完之后令懒人最纠结的两点,一是到底有几个卧底?
反转出来的那个就不说了,在假冒杀手说出八十八万的时候,本以为这是要坑余文乐的,没想到会有背锅侠,那就说明这是一个暗示不是送命题。
警察不会无缘无故去救他,只有一种可能他是卧底,但绝不是这次行动总指挥的卧底,应该是隶属别的领导,否则犯不上还要监听他的通话。
由此推断江若琳的好友一定是卧底,因为她存在的过于巧合。
二是买凶杀人的主谋不是张桦和文拯,最后女警拿的手机是黑色的,肯定是一种暗示回答,这两人手机颜色不对。
女警的手机是戴先生给的,这或许是余文乐跑回去的原因,戴先生是策划者,文拯应该是执行者,所以他最后怕被杀人灭口。
大混战的时候咖啡、木星、黑水和沙纸都没死,反而是戴先生和文拯死了,懒人觉得是有意为之。
影片的开头气场到位,前半部让人看的津津有味,已经很久没看到有意思的港式洪门片。
但江若琳演的小妹看门狗这个任务非常多余,且以她为故事线设计的故事非常之白痴。
后半段竟然为戴先生办事,还偷出了帐本,非常不符合情理(她只是一个小饭店的小眼线,怎么能偷到那么重要的帐本,不可思意)最后的大结局更是硬伤,张桦被交代出才是买凶的主人,可为什么她要让文拯最后付款,如果她很聪明早就设计好局让大家死为什么就全都交代文拯去做全套活而不是只叫钱。
这样她也搞的更干净啊,不然台湾不就白去了么!
而伍宝就更弱,什么都是被动的,基本从主观能动性出发自己屁事没干!
全都被牵着鼻子走,太小人物了把!
场面不错,任务定位还可以,值得一看。
希望片中的剧情硬伤是以为为了大陆审查而补拍从剪的原因,期待看到粤语与导源剪辑版
看这部电影时,不用太过于在乎故事的情节,只要有脑子的都能明白这个故事的内容,聪明点的估计在电影放了20分钟就知道结尾了。
但是电影不是要给你讲个故事,它是在反应一个现象。
除了老套的权力争夺,电影中的关于卧底的描述,我觉得是最精彩的,尤其是在表现内心的矛盾上,我觉得这点在这部电影里表现的是最贴近实际的,也是我推荐的原因。
其实在里面 余文乐并不是作为一个主演的存在而存在。
而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和线索人物。
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会让余文乐来主持大局,到了结尾才有一种恍然大悟的赶脚。
老题材,没新意!
哇。呢部都不咋的。。。不过paul比较好,每次出场都是先和女子抽插几下才登场的。。。。。哇邱导。还是其实是paul自己的主意???哈哈
请问哪里惊悚了啊???
一星加给余文乐同志(好吧我知道我没节操), 邱导您真是辜负了我对cult片的期待啊。。。。 另,这里的配乐是个什么傻逼玩意儿,大半部都几乎没有,不得不有的时候就是江小姐的歌,我。。。。。。。
靠,96年就有那么高级的手机,当古惑仔也不能穿越啊大哥
看了评论才发现,幸好看的是粤语版。。。
唉 余文乐不要再演这种片子了
......
有意思吗?
真他妈狗血
ooooooh shit
久违了的港味儿。
黄贯中我没认出来 和以前的感觉偏差太大 现在主旋律卧底片太多 垃圾化了 年轻一代的黑帮演员 比老戏骨还是差太多
编的真的是纯扯...
我好佩服蔡少芬这个卧底啊,香港警察为了钱啥都肯做!
我厌倦了此类片子
香港电影可能不是现在太烂 而是量多又没有新意了 只是单纯当个爆米花电影看还成 但是这部片子90分钟余文乐吐了半个小时 所以连爆米花电影也称不上 那就单纯为了明星去看吧 我爱的蔡少芬才出来几个镜头 豆瓣简介竟然坑爹的把Ada放在了女主角的位置.....
我严重地欣慰,我能够听懂粤语。不然该错过多少好东西。
丫的睇到最后觉得一点都不给力,比起杜SIR差太远了……如果你愣说最后的谜底是个讽刺的话我也没办法。
一个女人瓦解一个黑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