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好》绝对是一个另类的贺岁电影,一个与众不同的贺岁喜剧。
新年与旧年仿佛一样,它俩之间绝对不像真理与谬误之间有一个绝对的分界线。
无论是何人在这个时刻欢乐与苦愁总是半半相对。
很多家庭总会为了金钱闹得鸡飞狗跳,在这个象征着团聚的日子里,这一切的一切总是显得相形见绌,捉襟见肘。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等到共产社会才会解决好这一切的问题。
在这个烟花纷争的节日里,看烟花果真是一个孤独的姿势……
我是第一次写影评,没有献给好莱坞大片,也没有给喜欢的偶像,今年看了很多贺岁片,这部和张国立的那部真的看哭了,我也总在外面,不回家,家里也有老爸老妈,还有姥爷~(楼主单亲),真的很感动,很喜欢本山大爷,从小看他的小品长大,觉得很理解闫妮,在外面都不容易,炎亚纶虽然整容了,但是角色很讨喜,就是小外孙女有点贪玩不懂事,哎呀~~~看了之后明白以后不管什么日子,有时间真的要多回老家陪陪妈妈和姥爷!
好感动!!!
喜欢!!!
首先来讲,看过预告片之后以为会是一部喜剧成分更多的一部片子,但是看看看着,看到了很多心酸,包含了很多社会问题,社会的底层人物(如片尾的清洁工一家)但是又把握的恰到好处,不占用过多的情节,以点带面,留下欣赏者的想象。
接下来说故事的情节安排,故事的情节安排超出了我的期待视野,一个包袱接着一个包袱,先前没有铺垫的现插入,为的只是情节更加生动感人,这也算上是编剧的一个大招吧!
最后的是演员表演,在闫妮前夫上车之前闫妮的一个意味深长的笑,让我笑了,她笑的我不懂,但是我笑的是导演安排的故事片段,和些许的闫妮内心感受。
还有团圆饭的那场闹剧,个人的情感表达与表演都做出了相应的发挥。
但是在我看来,美中不足的就是他是一部贺岁片,过多的插入小片段,但是又恰恰他是一部贺岁片。
所以给四分。
在看过这部影片之后,除了欢笑也带给我一些思考。
对于小城市的老年人来说,在子女长大之后普遍去外面务工,见到子女的时间越来越少。
而在子女事业有成之后,子女想将父母接到身边,这时就是一个属于老年人的艰难的抉择。
父母不会为了自己而让子女放弃自己的事业,但如果和子女一起居住,将会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去国完全陌生的生活,一系列问题会让老年人手足无措,而不去和子女共同居住就将变为空巢老人,将很难考到自己的儿女。
这就将是每一个老年人和家庭将要面临的痛苦选择。
凉皮昨天拉上好基友去刷了《过年好》,在电影上映以前,凉皮还是相当期待的,毕竟是赵本山老爷子又重新出现在大荧幕上。
况且,《过年好》这个名字也太应景了,又有作为《武林外传》忠实的腐竹喜欢的佟老板。
总之,虽然是不被看好的电影,凉皮还是有不少期待。
结果···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过年好》,顾名思义,显然走的是“合家欢”、“亲情”这些“喜剧”、“感动”路线。
没想到电影是一个大杂烩,当下流行的元素都有了——不要钱和唱着歌剧的菜贩子爱做诗的车站派出所警察摆阔的土大款痴迷追星的孙女离异独自打拼的女儿孤独的空巢老人···甚至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都出现了但就是让人感觉不到好笑和感动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凉皮之前说过,让人笑的方式有很多种,是有等级之分。
而最糟糕的喜剧表现就是,”我都这么努力了,你就笑一个呗“。
很显然,《过年好》无论是一开场的菜贩子还是买咖啡论壶装的土大款,都是电影里的”包袱“。
你都知道,它要抖包袱了,都已经有了笑的准备,但就是笑不出来。
为什么呀?
夸张的表演虽然让人想笑,但并非夸张的表演都是好笑的。
更让人尴尬的是,电影还把自己分成了好几幕,中间穿插了几个与故事剧情并没有多大关系的情景喜剧。
笑点没有,倒是让人直呼莫名其妙。
尤其是在电影里,配上凉皮喜欢的佟掌柜,简直就是《武林外传》的即视感。
可是无论是炉火纯青的赵本山、浑然天成的闫妮还是新近正露锋芒的大鹏个个都是拔尖的喜剧演员,却没有碰撞出半点喜剧的火花。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更可惜的是,出于感谢师恩客串的赵家班也在电影中有亮相,可竟然是在最后陪着赵本山老师跳了一个MV。
能把这么多优秀的喜剧演员”烂“用这种地步,《过年好》可以算是巅峰了。
喜剧不够,感动来凑呗。
其实在感动方面,《过年好》的题材太有优势了,”亲情“是大多数人感动的点,尤其是赶上了春节回家这个热点,让人感动确实不是难事。
可是,《过年好》实际上是一个裹然着团圆外衣的母女版”小时代“。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简单概述就是,女儿热扎依在美国怀孕了,备胎炎亚纶还特意从美国赶来想娶热扎依,结果在除夕晚上暴露了。
妈妈闫妮情急之下抽了热扎依两耳光,热扎依突然控诉闫妮独断,母女当场撕逼。
外公赵本山病犯消失,母女不计前嫌共同寻找赵本山,最终一家人团聚。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呸”这不仅是凉皮的想法,也是整个影院观众的内心写照。
而本应该代表着过年团聚、对故乡的执念、和子女的关系的重要意义的赵本山扮演的老人的角色却并没有起到发挥出它的意义。
在《过年好》当中,老人赵本山对于过年回家、吃团圆饭的执念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而少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所不可替代的人情味。
而对于现在社会,老一辈和子女存在的隔阂、矛盾、不理解,电影也通过争吵的方式带过,却最终没有任何结果。
这跟闫妮和热扎依母女撕逼没有实质性区别。
这一声《过年好》的问候,你只想回答“哦”!
这种为回家而回家造成的为感动而感动与前面的为好笑而好笑的展现方式实在让人无法感同身受。
此外,《过年好》在使用贺岁档明星客串方面做了非常不好的示范。
电影里赵本山老爷子失踪了,于是孙女热扎依发了一条微博寻找老人,一众在电影中就饰演自己的明星们纷纷暂停了各种年三十聚会、嗨皮的热闹氛围,神色沉重的一个个在网上转发号召寻找老人。
这个时候,凉皮身后的一只说个不停的少女大声喊道:“一个个都不找人转发微博有个屁用啊”虽然呼吁大家,在电影院尊重他们观影,不要一直说个不停和大声宣传,却也不得不不赞同这个少女。
这个狗屁剧情,谁信啊!
所以,谁跟凉皮说“过年好”好,凉皮跟谁急。
最后,祝愿大家过年好
这顿年夜饭,看似团圆,实则各有各的难处,每个角色都带着矛盾的身份出现。
赵本山饰演的父亲角色,想要闺女回来,又不想跟闺女去北京住。
闫妮饰演的闺女,一边是错乱的个人生活和生意场,一边又是必须温情起来的家庭。
女儿看着大大咧咧刚从美帝回来,却也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诸多人物的诸多情感,在年夜饭上最终爆发,又以老年痴呆的姥爷走失为故事推动,最后酿成一个终极团聚,感人非常。
今天早上没事做在腾讯看的,看了一下演员觉得挺好,很喜庆的样子,在我准备开怀大笑的时候,忽然觉得不对劲,赵本山在车站孤独的等孩子,闫妮和他说话的时候,明明说的很好笑,就是笑不出来,然后孩子不懂事,大人不懂事,各种吵架,吵啊吵啊,心里很烦,闫妮哭自己也想哭,赵本山走丢了,也想喊出来,最后二毛出现了,团圆了,就是笑不出来,让人心压抑的喜剧,最后很多人跳舞的时候心里也没缓过劲来,似乎要传达些东西,我困了,琢磨不透,值得看一看,但我不想看第二遍,and,赵本山和闫妮的表演超级爆,那个sb,bigbang是什么鬼
片子其实是有些惊喜的,并非是想象中的团圆剧,也非评论所说的那么不堪。
独居老人;北漂者同时,也是一开始遵从父辈,而后因为时代的变迁、个人意识的开化然后“下海”;因为中代,而被影响到的下一代,早孕、叛逆、留洋、甚至数典忘祖;其他还有土豪,同学等等。
导演欲要表达和展现的角色和信息载体颇多,但是主题仍然是这个时代。
视角则是这个时代与传统的碰撞,几代人的爱憎纠葛。
因为想要承载的东西太多的缘故吧,所以显现出情节的些许混乱。
叙事的细节也还是很有思路的,比如断电、分幕等等。
矛盾的解决方式,有老年痴呆的设置。
大潘儿的设置,胡同神人的日常生活等,也幽默的不低端。
断电后的反思,“光明来了”预示着悲到喜的反转。
看的时候,也确实很有感触,也能引起反思,所以电影还是可看的。
总之,5.0的评分,确实有点儿低了。
但是结尾的这个跳舞……实在是……不太适合这个片子因为一部喜剧及格与否,不是逗乐不逗乐的问题,而是是否“戏剧”性。
“一人,我饮酒醉,醉把佳人成双对”
因为9.9元,就去电影院看了《过年好》。
看片过程中,真让我犯尴尬症,几次想起身离开,真的看不下去了…… 但为尊重本山大叔,忍住看完了。
看完后,只记得“过年好”这三个字,因为这三个打字在电影中出现了差不多十次以上,说了快100多次(可能还计少了)……至于电影,可以说是把小品搬上电影的失败例子。
每一段段落就像一个个小品,故事不通畅,情绪经常被打断,本来以为有起伏,结果突然捏断。
每一段没有一个好的衔接,让人看不下去。
结尾的歌舞简直突兀。
总之一句话,这部电影就是一部“烂片”高群书导演,你不是说要抵制烂片吗,好,响应号召,抵制烂片,从高导演的《过年好》开始!
很早以前看的电影,一直没有来评论,是因为我怕自己评论的不客观。
坦白讲我是炎亚纶的骨灰粉,粉了他九年了。
今天心血来潮来豆瓣搜了搜评分,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低。
所以想来写一下自己的看法,并且使自己尽量客观。
我也是写过影评的人,一般写得还算诙谐有趣,属于不捧不黑的阶层。
看电影我一向习惯挑闪光点,当然也会吐槽一下实在是不能忍受的槽点,看完这部电影,其实我觉得闪光点比槽点要多。
这部剧的故事很简单,真是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很有可能就是你家隔壁老王的故事。
当然,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故事贴近大众。
近几年上映的电影都太过远离我们的生活,娱乐圈霸道总裁手撕鬼子还有那不是我们的青春的青春剧基本囊括了大部分的电影,但偏偏有很多还很卖座,例如什么我就不说了,反正大家都懂。
先说扣掉的一星。
我本人最不喜欢片段性的东西,但偏偏这个电影片段性的东西太多。
中间的第几幕的小片段,几个女孩蹦啊蹦的我完全不知道其存在的意义。
然后就是最后面的群魔乱舞,真心看得尴尬癌都犯了。
我为什么给过年好打四星,会有一部分因为炎亚纶,但又不单单是为了炎亚纶。
可以这样说,炎亚纶也最多占了一星,剩下的三星全都是因为我在其中感悟到的东西。
让我们忽略掉扮演角色的明星,单纯看人。
首先说大海。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上学时插科打诨但现在却混得风生水起的同学,他的出现或许会让你反感,但他或许并不存在显摆的意思,他就是真真实实地想对大家好。
另外就是那个我深受触动的清洁工。
大年三十。
我们在干什么呢?
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他们夜里十二点还在清扫街上的鞭炮。
那个清洁车里面的孩子,微信里那几句吃了吃了我现在想起来都很是辛酸。
姥爷是这部剧当之无愧的男一。
不得不说,本山大叔几年不出山还是宝刀未老,把一个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空巢老人表现得十分真实。
为什么说真实,因为我曾祖母曾经就是这样的。
她会不记得自己吃没吃过饭,也不记得自己刚刚干了什么,不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到了她的身边。
每次看到姥爷独自一人的画面我就想哭,因为我想,我家里的爷爷现在也是这样的吧,桌子上也一样摆着我曾祖父曾祖母和奶奶的照片。
没有电的时候摸索着打开手电,摸索着点上蜡烛,好像有了蜡烛,就有了光明有了希望,就可以透过微黄的光芒看见自己思念的人。
说到现在,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刚刚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心里有些难过。
我有时候很不懂,我们为什么都要背井离乡,有人说为了梦想,也有人说为了生存。
但任凭我怎么想我都觉得这是我们目前社会存在的一种病态,比阿尔茨海默病更加严重的病,而且近期内不可能治愈,估计,好转也没什么希望。
我能做的,只有常回家看看,不管过不过年过不过节。
最后,如果你看到我啰啰嗦嗦写到了现在,希望你也可以给家里人打个电话。
虽然不是过年,但也许,他们正在想念你。
其实有一些还可以,但是为啥非要往正能量上凑呢,说是喜剧其实一点都不喜
莫名地有些文艺感 拍的不错啊 有亚伦四星
嗯,因为本山大叔看的这部电影。剧情很平,就是家,家人,相处,爱。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最后一段热舞可以剪掉了。狗尾续貂。
娓娓道来,一幕幕,雀实沉浸了;赵本山的作品就是品质保证。
一人,我饮酒醉,醉把那佳人成双对——什么垃圾东西你都往电影里塞——电影不是垃圾桶,好吗?
感动哭,好温暖,里面元素超多,包括过年,年菜,留守老人,三十团圆,三代人之间的隔阂,少女怀孕,老年痴呆,微博,太多了
起先不知道演技什么的该怎么评价怎么分辨,后来导演把赵本山和其他一干人等放一块了。。。。电影本身全是缺点基本已经快到了没法看的地步,大概它最大的意义是暗示本山大叔已经度过危险期了。
真的好吵呀,《过年吵》。这闺女是最闹腾的,脑仁儿疼
—— 尷尬榜前三甲, 梁靜, 熱依扎, 炎亞綸.
比较粗糙的制作,也完全没用好赵本山。想知道,片中大量的剧情除了秀导演的人脉之外,还有任何意义么
i m furious這也太坑嘞,這劇情突然間就被在老人在車站而瞬間結束嘞…之前劇情的鋪墊突然就沒嘞…算了這是過年片不是劇情片… 最後擺明是想往寶萊塢群舞靠攏,但那歌詞真讓人無語…一星給熱依扎演得棒棒噠
前面的剧情尚可,但是非常吵,各种吵,好像回家过年肯定各种问题爆发了一样,首尾呼应非常差,很多你以为的伏笔都只是随意一撇。最渗人的是最后的那支广场舞,我最后是用围巾包着脸出影厅的= =!
烂片
这不就是我家吗、
在这莫名的凌晨3点50看完了《过年好》 马上双十一 感觉也是像过年一样 年对中国人很重要 但家家的狗血就像这电影一样 可能不会让你知道它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父女、母女吵架戏挺好的,生活段落也还行,国产最差剪辑top1,纯为朋友圈刷脸。
只值一星的烂片,
本山大叔永不老,的确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没有喜气洋洋,展现当代独居老人的现状
演员表暴露烂片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