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板拳击手》是我最近两个月看到的最佳电影。
不是之一。
剧情我就不剧透了。
凭着感觉说说这样一部低成本的小众电影。
压抑昏暗的主色调和穷困潦倒的流浪汉男主威利,从一开始就告诉你,这不是励志片。
没有特效,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蒙太奇。
导演安静的说着男主威利平平淡淡每日重复的乞丐生活。
不同于其他的乞丐,威利是一个心思细腻,被孤独感包围的暖男。
除了和“战争英雄”小手指成为朋友之外,威利还将他捡到的日记本的主人—一个同样生活不如意的小女孩当做自己的朋友。
经常给她写信安慰她,如果她愿意的话,他就是那个拥抱她的天使。
他仅仅是自己这样希望而已。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面,小女孩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当然也收不到他折成纸飞机的信。
他只是希望自己在这样糟糕的生活中能有一点自己的作用,自己存在的理由。
还这样自作多情。
有人问起他的梦想时,他说:“我不想死时孤身一人。
”片中大量充斥着这样直击观众心灵深处的镜头和语言。
把人的孤独一点点全部掏出来,剖出一根根血管,翻晒在黑夜的街头,翻晒在阳光下。
你能跟随着威利去体会到那样深沉的孤独,和一种似乎随时要离开的无奈。
发现小指头死了的时候,威利细腻的面部表情变化让人忍不住泪目。
“我可以当人肉盾牌。
” “你们可以用我来挡子弹。
” “然后把我扔在一旁。
” “我愿意被丢在一旁。
”威利过失杀人之后发现自己唯一的朋友小手指也死了。
本就一塌糊涂的生活现在完全崩塌的,什么念想都没有了。
他想当兵,想去当人肉盾牌,想去挡子弹。
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自己应该下地狱。
“我愿意被丢在一旁。
”人生昏暗到这样的地步,还希望自己能有那么一点点用处,于社会,于他人。
内心是有多委屈,又得有多强大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是个废物吗?
我来这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还夺了人家无辜的性命。
“我再也不想人生中有这么大片的悲伤了。
”威利拒绝再次因为金钱去参加拳击。
从火中冒着烧伤的危险抢出他另一个唯一的朋友的小女孩的日记。
他只是想告诉自己,他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物资,而是朋友,是同胞。
甚至把利用他的JJ都当做自己的朋友。
让我不禁想起树先生。
到了片尾,威利出院之后。
电影的色调终于慢慢亮了起来,威利得到了波普的原谅。
但是他自己仍然没有原谅自己,希望自己下地狱。
一直到,他倚在墙角的时候,一个小女孩从街道的那边缓缓走过来。
阳光出现了,整部电影唯一的一首正能量的背景音乐随之响起。
我知道,威利的朋友来了,威利小女孩来了。
她就像天使一样,带着阳光、音乐和微笑向威利走过来了。
威利一直希望自己是小女孩天堂里的妈妈派过来拥抱小女孩的天使。
可是,我们知道,小女孩才是威利的天使。
小女孩的眼神是这部电影最好的演技之一。
有些情感真的不适合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就变味了。
可能是我的表达不及格吧。
这是一个细腻的导演的作品,没有大故事,没有煽情的手段,却感人至深。
像之前《杰出公民》里的男主说得那样,真正厉害的大师能够用最简单的词语写出最精彩的故事。
这是一部直击人心的作品。
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
跟随着男主去体味你不曾发现的生活中的孤独和温暖。
我的知乎账号:刘三白
作为流浪汉,威利是身体健康,心智齐全的。
影片虽然没有对他做任何的背景介绍,但想来应该是经历过一段悲剧人生后的自我放逐。
他白天睡觉,晚上找吃的,进行自我保护。
直到小女孩儿的日记触动了他,同病相怜以及孤独驱使着他开始“回信”。
在作为流浪汉拳击手生活着,思考着。
人们常说寂寞空虚冷,而流浪汉的夜晚就更是如此。
他所求的只是朋友与温暖。
当公园的鸽子死后他用报纸包裹,架在树枝上;朋友小拇指死后,用波普借的给他的毯子帮他盖上。
对朋友的爱,哪怕是虚拟寄托的小女孩儿日记,他也用生命是守护,不惜烫伤。
被司机禁止拳击后他也思考着自己的行为,甚至想去参军,就作为人肉挡板,用完就可以扔一边。
随后再被逼打架时候选择跪地不还手。
一个善良人的自我救赎,压抑一直是主基调,仿佛个画面就是他死于街头。
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作品,也许那种生活,永远不会遭遇,但是影片中的压抑中漏出的丝丝温暖仍让人敬畏。
看完后也改变了我对流浪汉的一贯看法,也那些看似四肢健全,心智正常的流浪汉,每个人都有深埋心底的痛,也有些爱与被爱的需求。
最近我爸对我严厉了很多,最直接的体现是他会周期性的很难听的骂我。
严格来说我与他不过是长时间相处了半年而已,也就是这半年,我能感受到的父爱越来越少了,我不知道是我对父爱的期望过高,或者是从小爷爷对我太过溺爱让我变得娇气导致他去世后我开始不能适应。
这些日子我慢慢接受了我爸爸可能没有那么爱我,还有我随时可能变成孤身一人的处境。
一个人的到来,是一件非常浩大的事,因为他是带着他的过去一同到来,从前的无数个日夜造就了眼前的人。
我和我的过去,还有我的未来。
电影里没有过多去展现他们的过去,更多的是现在。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未来,孤身一人,没有爱。
我最近有些太悲观了。
人需要朋友 否则会感受到无尽的孤独感 和对自我的怀疑 仿佛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 当男主杀了人 宝贵的日记本被烧毁之后 他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切 不希望自己被救赎 他想下地狱 充斥着孤独和对生活的绝望本片最温情的一幕就是小女孩的出现 虽然脸蛋被烧伤 但展露微笑的样子仿佛是一个真正的天使 她紧紧抱住了失去一切 对自我放弃的男主 让他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 画面定格于此 我们都知道 男主从此不是孤身一人 他不会在害怕死的时候还是一个人了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流浪汉每天过着麻木的生活,当捡到小女孩的日记本时,日记本女孩给了流浪汉精神上的寄托。
好像自己有了一个朋友那样。
当日记本被烧了的时候,觉得世界崩塌了,连眼神都是空洞的,连希望都没有了。
最后他在为了捡被烧的日记本被烧伤了双手,在病房,他默默背出了小女孩的日记内容,小女孩发现了他。
之后的一天,当他麻木的站在街上,有人过来问他,告诉他可以去天堂的方法,他打断并告诉那个人,他希望去地狱。
他觉得自己做了事去不了天堂,日记本被烧没了希望,也遇不到日记本女孩了。。。
当小女孩看到他,过来给了他一个拥抱。
他看到女孩的时候,好像冥冥中知道了她就是日记本的小女孩。
他觉得他找到了,找到了他的朋友,他的希望,救赎。
这是一部关于自我救赎的电影,救赎是个带有西方文化的词汇——人一出生即有原罪,人的一生就是在自我救赎。
片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救赎自己。
浑浑噩噩如行尸走肉般的流浪汉威利有一天偶然捡到了一本被烧过的小女孩的日记,被孤独折磨的小女孩引起了威利的共鸣,从此这个小女孩的日记成为了威利对抗孤独的最重要的慰藉和陪伴。
“我不想一个人孤独的死去”这是威利生平的最大愿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他最渴望的却是陪伴和爱,他希望自己是“女孩妈妈派来拥抱女孩的天使”,能给另一个和他一样孤独的她带去陪伴和爱,这同时也是他对自己的救赎,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诠释。
威利一度为了生活所迫做了街头“拳手”,但与其说他是为了钱不如说是为了别人的“认同”为了获得“称兄道弟”的朋友,被孤独浸润了太久的威利被“朋友”的称呼冲昏头脑,殴打自己的同伴甚至打死了另一个被生活折磨的流浪汉,待他清醒过来后产生了强烈的自我厌恶,觉得自己根本不值得被爱,自己的存在只给别人带来痛苦,根本不应该被救赎,而下地狱和一个人孤独的死去是对自己最应有的惩罚。
洽在这个时候他与小女孩偶然的相遇了,同样的烧伤同样的孤独让两个人成为了最能够彼此理解的人,他们的生命被彼此全然的“看见”了,而被“看见”的那一瞬间便已消除了他们所有的孤独感,威利发现原来小女孩也是他的天使,他们拯救了彼此也救赎了自己,他们已不再是孤独的人了。
孤独大概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了。
我曾经以为自己能忍受甚至享受孤独,并且试图在生活中找各种线索证明。
但是真正经历一些后,我逐渐认清并能坦然承认:我也是个害怕孤独的人。
威利作为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当然也没有爱。
直到他捡到了小女孩的日记,一切似乎有了一点不一样。
他重新有了被爱的渴望,他说他不想独自死去。
流浪狗、失去双腿的退伍士兵、要求他打拳的小年轻,甚至从妓女身上索取爱。
但是,这些最后都离他而去。
在失去最好的朋友时,他差点失去理智成为被愤怒支配的疯子;日记被烧掉后,他说自己不想去天堂,想去地狱。
他也有过挣扎,他在老人面前跪下,试图从中找到救赎。
然而,除了爱,什么也拯救不了他。
直到小女孩出现前,他大概已经否认了得到爱的可能。
但是还好还好,他和小女孩找到了彼此,他们的境遇何其相似,他们大概是命中注定互相守护的天使吧。
(整个电影的色调和插曲都非常喜欢)随着年龄增长,觉得人还是不能独自活着的,这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吧。
曾经最渴望的是到一个人烟稀少风景秀丽的小乡村里独自生活。
现在想想,与世隔绝太可怕了,没有人交流太可怕了,这种恐慌有时甚至会让我极度缺乏安全感,害怕仅有的朋友离我而去。
我不是个善于交际的人,庆幸有那么几个人一直陪在我身边。
人生一趟,得到爱,得到理解,也就别无所求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人们把自己放逐在街头,或许并不是生活所迫,因为就他们而言,想要摆脱现在的生活轻而易举,去救助站接受救助,或是自食其力去讨一份生活,但是他们都没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结,他们放弃了生活,只保留了生命,选择去做一个只是活着的人,无欲且麻木。
Willie每天的生活,只是机械性地重复,乞讨,找东西吃,闲逛,无所事事,睡觉……他的生活散发着深深的孤独被抢走睡袋,在夜里瑟瑟发抖,爬上天台看着这个城市,眼神里是深深的孤独
Pope给了Willie毯子御寒,Willie试图和他交谈,可是Pope并不情愿,Willie站在街头看车来车往,眼神里还是孤独
为了50美元和平底锅疯子打架,赢下了比赛,可脸上却写满了落寞
他的生活是如此麻木,无欲无求,不在乎吃喝,只是为了活着,对女人也没有欲望,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找到了一本日记,好像找到了一个朋友,他很开心,试图和别人交流,给那个小女孩写信,叠成纸飞机,从天台送出去,他好像不再孤单
战争英雄Pinky出现了,那个花钱让他打架的JJ也说他喜欢自己,Willie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Willie让Pinky给他念小女孩的日记,好像勾起了Pinky的回忆,Pinky告诉Willie他在战争中开枪打死了一个小女孩,那是他的“结”,他走不出来Willie走过当铺的时候看到了Pinky的勋章,帮他赎了回来,本以为Pinky会很开心,却发现Pinky放弃了尊严去换回的那15美元,也没有改变他冻死街头的结局。
Willie很伤心,想了很多,觉得自己为了钱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不能去天堂见自己的朋友,只能下地狱。
他的眼神里又出现了孤独。
Willie不想再为钱打人,而Willie本以为是自己朋友的JJ却为了金钱背叛他,把他最珍贵的东西丢进了火桶,让他同时失去了自己的两个朋友,警笛轰鸣,一片大乱,其他人扑向了撒在地上的钱,Willie扑向了那本火桶中的日记。
Willie更绝望了,似乎连生活也不愿继续下去了
在他拒绝了上帝以后,在他以为自己就要这样了此一生的时候,他看到天使向他走来
Willie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天使就这样拥抱了他,Willie也激动地抱着天使,而天使轻声在他耳边说:“你是妈妈送来拥抱我的天使。
”从此,他们不再孤独。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结,有些我们知道原因,比如Pinky摆脱不了的那个小女孩,大部分我门不知道原因,他们放弃了生活,只是为了或者而或者,无欲且麻木。
看这样的电影是压抑的,大部分人都漫无目的,无欲无求,以后的每一天都和今天一样,没有去尝试改变也并不想改变,只是在慢慢等死。
还好,那本日记的到来让Willie去改变,去思考,也最终和小女孩一起拯救了彼此。
我曾经有许多故事,有许多回忆,有许多亲人和朋友,而我现在孤身一人流落在街头,我甚至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我为什么是这样的?
我需要的只是一个纸板箱,一条毯子,让我能够抵御城市夜晚的寒冷,然后能够继续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我只是就这样活着,像一片风中飘零的枯叶,静静地等待着落地化成土壤,我是个愚笨木纳的人,有钱了我会去破旅馆住一晚上,去快餐店吃一顿。
而我还有一些伙伴,我们不太交流,只是在一起麻木地过着这样的日子。
黑人出租车司机是个好人,他会帮助那些黑人伙伴,虽然他偶尔帮我,但是他是黑人,我是白人,我们不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小女孩的日记是我的慰藉,是我珍视的宝贝,她过着同样悲惨的生活,但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她也是个孤独的灵魂,我好想和她交流,可惜我不能。
Pinky是个暴躁怪异的退伍老兵,他是战争英雄,但他无法摆脱在战场意外射杀无辜小女孩的阴影,他是个白人,所以我们不得不是朋友,紫色的勋章无法给他带来温暖和尊严,总统和合照无法让他摆脱内心罪孽的愧疚,无法得到祖国的帮助,15块钱换不回他冻死街头的结局,我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JJ他说是我的朋友,他很有钱,但他出卖了我,为了钱,出卖了我最珍视的东西,让我学会了为了钱去伤害其他人。
我也不想和那些公共厕所门口的女人做爱,我只想得到一个来自异性的拥抱,让自己幻想一下爱情。
还有那些给我圣经的人,他们并不了解也不在乎我们的痛苦,只想让我们去他们所谓的天堂,从而让他们自己得到救赎,我不信他们所说的,因为他们和JJ一样都只为了自己。
到最后,我才知道,PINKY死了,是因为他得到了救赎、脱离了苦海;JJ被教训因为他也得到了救赎;司机又给了我一条毯子,因为他得到了救赎;小女孩和我终于见面了,我们都得到了救赎,而救赎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善良。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人会过着流浪汉的生活,在我附近家桥下,在东京的街头,在美国的街道,后来我懂了,大多数选择流浪的人都受到过巨大的伤害,而他们选择自我放逐,没有报复伤害他们的人,没有仇恨这个世界,他们是内心脆弱柔软而又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孤独地在寻找和等待着自己的救赎。
————————————————————————————这两天又看到网上在推这部片子,因此在标题里加入了“虚名”,PINKY的总统合照和勋章代表着这个,上次没写进去。
剧情电影就不写剧情,全片作为一个智商偏低(也许有人不同意)。
大叔不喜欢与他人冲突,感情细腻。
明显就与拳击手的片名有较大的反差。
空有一副好骨架,以至于刚开始还以为黑人司机是教练像训练他打拳来着。。
呵呵呵。。
甚至和老兵相遇时,老兵比他都要愤慨暴虐得多,大叔估计是早看出这哥们存心求死。
15块卖勋章、只求解脱等等。。。
个人觉得大叔是想帮他。。
之后打了场不该打的拳交了不该交的朋友。。。
好友病故。。
单纯的他渐渐觉得。。
“该死是不是我也就到这了,我只是个流浪汉而已”。。。
黑人司机的指责也彻底激怒了压抑许久的情绪。。
当然是对他自己的。。
而,是拳手、斗士、还是那个白人男孩眼里的奴隶呢?
他也绝望了。。
结尾,烧伤后的双手包裹着纱布,像个拳击手缠着绑带站在街角。。
可并未像不公苦难挥拳。。
而是献出互相救赎的拥抱。。
(不管,就该值5分)
真正的老无所依
孤独很可怕。最后与小女孩的拥抱,很感人!
还蛮感人的。
就算是物质上的流浪汉,也不能做精神上的流浪汉。
当威利打败平底锅杀手,得到50元后,他的选择是去旅馆住宿,也许是为了换一个环境,也许是为了洗净身体的尘埃,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部电影有一点和沙漠之花很像,就是那部电影主角都是乞丐出身,只不过一个成了名模,一个还是乞丐。威利能遇到日记的主人,真的很奇迹
情节感觉不合理啊
这是个啥贫民窟mv
片中体现了美国贫民窟底层人生的苦难与悲伤,威利与小女孩日记共赏跨年烟花,何其孤独、凄凉!演员表演真实自然,最后与小女孩见面极具张力,催人泪下!
小学老师曾经教育我: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变成街上的流浪汉。长大后才知道,流浪汉固然悲惨,但绝不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才沦为流浪汉。他们只是不幸掉到社会阶级最底层的一群人。
5 温情流浪汉,日记本,小女孩。
一个温暖的日记能让我们走的更远
只关乎孤独
很少有真正针对美国流浪汉群体讲述的电影,他们那么确定地存在在无数个街角,却也被大众故意的忽视,仿佛的确他们白天透明夜晚出现。大家通常视他们为或鄙夷甚至或自由的符号,却没人看见那些肮脏的皮肤下鲜活的灵魂和独一无二的过往。看似破罐破摔,却能被一本日记轻易唤醒,声称冷血无情,却将一个刚刚认识的朋友如救命稻草般牢牢抓住。天堂无趣,当看清一切黑暗,地狱亦是归宿。
与短暂的生命相比,孤独真的不是什么大不了事情。与这样浪费相比,飞娥扑火也似乎变得更有意义。
一条街,一个流浪汉,一个笔记本,一个断腿的伊战英雄,一个
昏昏欲睡……
没看懂,两分送给最后一分钟
这是第三部我觉得剪辑版比原片效果更好的电影。这部电影适合看10分左右的剪辑版,看完整原片反而效果没那么好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孤独或可共鸣,“我不想上天堂,我想下地狱”
没有刻意的煽情和教导,却是最真诚的记录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