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人性的挖掘是相当的地道的,但并没有在影片中具体的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士兵对爱人的思念,在战争结束后大家脱下军衣扔进火堆,几十人举枪对天狂射的时候,你才看出电影本身其它是一部反战的影片,影片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渴望当英雄,但是却只把战争当成工作而已,并没有一心走到地,大家思想单纯的行走着,工作着,训练着,一心在战场上有所建树,战争的结束,并不以为一切的结束,而是他们带着青涩的眼神,顶着代表着无知的锅盖头重新走进人类社会。
这不是反战影片,而是非官方征兵宣传片。
虽然导演在影片中向《全金属外壳 Full Metal Jacket 》这部合格反战片致敬,可惜拍出来的却是征兵片。。
不像其他战争片,有大场面,大爆炸,流血,阵亡。。
这部影片的主基调洋溢着青春,乌托邦式的热闹,一群年轻人在一起闹腾,整部影片是平静的讲述主角的陆战队生活,紧凑的,热闹的,青春洋溢的,我喜欢!
看完感觉还不够,我还没从沙漠走出来呢,就结束了?
所以我说:这是征兵宣传片!
参军吧!
海军陆战队欢迎你给青春留下回忆,成为男人吧!
虽然有些人会觉得:大场面更多就好了。
不过我认为这样也不错,更真实的海湾战争,更真实的军队生活。
之所以给4星,是因为缺少我想要的内涵,纯属个人因素,没有东西给我思考,我会很蛋疼的。
但还是力荐 因为这部影片闪着独有的光芒,是宝贵的。
PS:《全金属外壳 Full Metal Jacket 》我只给3星,刚好合格,评语只有5个字:合格反战片。
《锅盖头》对我来说,最为精彩的段落静止于美军在燃烧的油田不远处慌乱的挖坑儿。
从天空飘落的石油燃烧物把一匹突然出现的马弄得气喘吁吁,它让整部电影都笼罩上了一层奇妙的梦幻色彩。
战争从来都无法单一的固定在“残酷”这样的名词上,萨姆·门德斯最强大的一点,便是随时都能从既定的环境惯性中抽身而出,然后把自己的意念贯彻进已经开始变换轨道的电影列车上来。
《锅盖头》的开始,误让我觉得重新看到了《全金属外壳》。
但《锅盖头》光凭结尾就已经彰显出了十足的无力感——它虽有像“没有杀人战争便结束了”的闪光,但远远不及《全金属外壳》具有多重意义上的深度。
杰克·吉伦哈尔的表演并无违和,只可惜《锅盖头》想要用快节奏来讲更多的故事。
“贪多嚼不烂”这句民间谚语,用在《锅盖头》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从美越战争结束后的1978年开始,美国出现了众多以越战为背景的反战影片,如《猎鹿人》、《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全金属外壳》、《早安越南》、《生于七月四日》、《天与地》等;而两次伊拉克战争结束也有十多年(第一次海湾战争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类似题材的影片却寥寥无几,难道因为这两次战争美国都获胜就不反思了吗?
萨姆·门德斯拍摄于2006年的《锅盖头》,是为数不多反省伊战的影片之一。
锅盖头(Jarhead)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俗称,因为每个新兵入伍后,都会迅速被剪成锅盖头发型。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即是向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致敬——海军陆战队教官近乎变态地对着全体新兵训话,这为本片奠定了讽刺的基调。
开场明亮的画面和轻松愉悦的配乐Bobby Mcferrin(鲍比·麦菲林)——《Don't Worry,Be Happy》是新兵初入军营的心情写照,同时这段轻松音乐也伴随着一段段戏虐和讽刺的段落——接待处军官称陆战队士兵为一帮白痴和混蛋;男主角史沃夫德自述:Marine的头就像一个锅盖,一个空容器(空虚,没思想)。
影片开场就是这种轻松戏虐的气氛。
训练中虽有意外死亡,但陆战队士兵对战争是充满渴望的,他们的好战情绪在观看《现代启示录》的经典段落(瓦格纳《女武神》的伴奏下,美军直升机屠杀越南平民)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导演暗示这些新兵里被打满了爱国好战的“鸡血”,无知且缺乏同情心,全然没有意识到越战的残忍和非正义性。
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士兵们被送往沙特阿拉伯,这之后配乐更多的是战争环境下的音乐,其中著名游戏《真实战争》里的配乐在片中反复呈现。
可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没有奔赴前线战场,而是在后方保护沙特的油田。
这道出了美国打这场战争最真实的动机——保护自己在中东的石油利益。
在等待参战的过程中,训练、游戏、谈论女人、接受采访,他们越来越无聊,开始想念家人。
在无聊等待和女友背叛的刺激下男主终于迷失了,他不断违反军纪,荷枪实弹瞄准战友,坚持要看一个战友妻子偷情的录像带,而士兵们以为是要看越战片《猎鹿人》。
在后方等待半年之后,士兵们终于参战。
战争的残酷和真实凸显出来:烧焦的尸体,焚毁的车辆,火焰冲天的油井,天空中下着的黑雨,染成黑色的沙漠和白马,一副人间炼狱般的骇人景象。
这与影片上半段轻松戏虐的氛围形成强烈的反差。
战争带来的不再是胜利和英雄主义,甚至没有快感和刺激,而是挥之不去的梦魇。
经历了敌军炮火袭击、己方空军误袭和地狱战场的士兵们还是一枪未发,他们感觉沮丧,情绪失控,一等兵弗勒竟然把阿拉伯人的尸体据为胜利果实,这在海军陆战队里是个别行为,但在陆军里似乎很普遍。
残酷战争中美国军人的丑陋变态行为可见一斑。
“锅盖头”终于有任务了,他们奉命狙击共和国卫队的两名指挥官。
正当史沃夫德和搭档卓伊瞄准伊军指挥官时,美国空军指挥官取消了这次狙击。
空军要炸掉这个伊军基地,他们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干掉几百名伊军士兵(而不是杀掉指挥官后迫使军队投降)。
卓伊为此和空军指挥官发生冲突,因为他可能将永远错过开一枪的机会。
这里导演在引导观众思索:战争的意义难道是为了满足军人的杀戮愿望?
伊拉克似乎成了美国国家军事机器的狩猎场!
影片接下来的镜头更暗示了这次空袭的屠杀本质:前景是由窗框形成的、象征耶稣受难的巨大十字架,透过玻璃窗,是伊军基地被轰炸而燃起的烈火和浓烟,以及失望迷茫的男主。
在阴森苍凉的中东音乐伴奏下,史沃夫德和卓伊失魂落魄走在幽暗无垠的沙漠里。
他们回到美军基地,戏剧性的转折出现——陆战队员们兴高采烈地狂欢庆祝,战争结束了。
全体士兵向夜空开枪,把压抑已久的情绪发泄一空。
长达半年的等待加上四天四小时的战争,“锅盖头”们实际上没有一枪射向敌人,战争的黑色幽默与荒诞在影片最后达到高潮。
尽管导演在片中多处表达了对伊拉克战争性质和军人行为的反省,但这种反省比较收敛,基本点到为止,批判和反思的深度不及《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等经典反战影片。
这或许和本片所处的政治环境有关,不像在70、80年代美国社会主流意见对越战基本达成共识,这是一场不必要、不应该卷入的战争;而两次伊战,尤其是第二次伊战之后,美国似乎形成了一种比较强烈的舆论氛围,即批判这两次“正义”战争是政治上不正确的,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压力或许限制了导演的发挥。
素材来源于网络SJBD补标
战争,面对的是个生与死的话题。
是的,总在说着生与死。
因为这才是人生真正亘古的主题。
在战争这个极端的冲突环境中,一切的虚荣没有了,We are the savagers. 生存下去,在对手面前,在自己的军队里,生存下去才是本质。
If you want to get a mark, you should gain it by your self.人性中真正的东西,让人区别于动物的东西也在这里闪现。
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保护,在粗暴的言行背后我们互相扶持,互相信任。
从来就没有人能证明,粗口和人性的善恶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其实,战争永远没有那么想象那么残酷那么刺激。
我们是在与自己内心的压力作战,在为了寻求生命的意义作战——在一个生命面临终止的地方,我们对生命其实才真正有了看法。
Without my riffle, I am nothing; without me, my riffle is nothing. 我们需要生命的意义,我们需要对自己解释,我们为谁而战;这是动物们无法理解的问题。
于是,我们的爱人成为自己的解释,这种期待与其说是一种生理需要,更不如说是一种信仰。
——我们需要被承认,需要有人在等待的感觉。
当平安回到了真实的社会,回到一切浮华掩盖之中,我们又忘了那种来自生命本源的脉动——虽然,依稀,我们的双手还记忆着riffle的感觉。
我得承认,这是部带领人渐入佳境的片子。
和大多数战争片里浓郁的英雄主义相较,它的线条是粗糙圆润的,容纳却是多元且混搭的。
突然想起一个比喻,也不知恰不恰当,可以把锅盖头们看成是一碗米饭里的米饭。
每个锅盖头就是一颗米粒,都是白白的,有些粘稠的大米,样子都好像好像,只是大小有些区别,这个也是难免。
碗里没有一块红烧肉,就是一碗白米饭。
但是你一口一口嚼下去,就会发现,这碗饭,是甜的。
当然不会很甜。
但是它不苦,不咸,不酸,也不辣。
看别人的琐碎情节。
没有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的大英雄,没有火光浓烟的漫长战争场面,这里有的是铺天盖地信口拈来的粗话,这里还有颠来倒去有意思有情节的碎碎念,更多的是意淫出来的小怀疑。
我喜欢一群平平凡凡人神经兮兮的小牢骚。
你若觉得你自己疯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一群和你差不多的人。
干成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看过坐办公室吹冷气陪老婆睡觉送孩子上学的人一辈子看不到的风景,一直热爱自己,一贯衷于灵魂,崇尚和平,内心善良,了不起!
坦白一点,我想嫁给这样子的人。
This is my rifle, There are many rifles, but this one is mine; without my rifle , I'm nothing . without me, my rifle is nothing.我没有你,那我就什么也不是。
你没有我,那你也什么也不是。
这样子的关系是不是让人很不服气。
可我是觉得,真要是碰上了,那就是赚翻了。
一部自然,客观,细致的巨片。
影片虽然以第一次海湾战争为背景,但是揭示的是任何一次战争中都必须有的-士兵所共同的故事。
因此它可以发生在俄罗斯士兵身上,可以发生在英国士兵身上,也可以发生在伊拉克士兵身上。
这是一部自然的影片,因为片中没有孤单英雄,没有英明的上校,没有勇敢的中尉,没有爱情故事。
有的只是普通士兵的七情六欲,有的是兴奋、孤独、恐惧、和失落。
这甚至称不上战争片,自始至终没有战斗场面,甚至没有见到一个伊拉克士兵,死去的只有被误杀的美国士兵。
你看到的只是一群接受战争洗礼的美国男孩。
这是一部客观的影片。
我本想用公正来形容,但是又发现公正本身需要一个准绳,因此公正是自相矛盾的。
客观在于,本片没有任何政治色彩,没有刻意的爱国精神,没有刻意的反战情绪,没有丑化萨达姆或伊拉克人。
它描写的是人面对战争的反应。
这是一部细致的影片。
影片有相当多的壮观的场景,但是导演并没有沉迷于大场面。
很多场景就是士兵生活的琐碎故事,细腻的感情流露。
影片的音效也是一流的,一定要在宽银幕,效果好的影院观赏。
影片的男主演Jake Gyllenhaal是美国正在走红的一颗新星,在片中表现不俗。
近期还会看到它在另一部影片中出现。
「So, now my hands were dick skinners. A flashlight was a moonbeam. A pen was an ink stick. My mouth was a cum receptacle. A bed was a rack. A wall was a bulkhead. A shirt was a blouse. A tie was still a tie, and a belt a belt. But many other things would never be the same.」「Bobby McFerrin — ♫Don't Worry Be Happy♫」「Now to the rest of you, do you have what it takes to be the meanest, the cruelest, the most sadist unforgiving mother fuckers in God's cruel kingdom?↓Yes, Staff Sergeant.↓Will you be able to one day say, "Yea, 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I will fear no evil, because I am the baddest mother fucker in the God damn valley?"↓Yes, Staff Sergeant.↓We shall fucking see.」「Details, gentlemen, details! Details is gonna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killing your target and your target killing you. We've all been taught that, "Thou shalt not kill." But hear this:"Fuck that shit!"」「I've been around these old white fuckers all my life. They got their fat hands in Arab oil. The motherfuckers drink it like it's beer. That's why we're here, to protect their profits.↓- You're full of shit. - He's full of shit.↓Who do you think gave Saddam all his fucking weapons? We did!」「The price of crude oil has nearly doubled. President Bush sends in more troops. Us, six times a day, we gather for formation. And we hydrate. We patrol the empty desert. And we dehydrate. We throw hand grenades into nowhere. We navigate imaginary minefields. We fire at nothing. And we hydrate some more. And we look north, towards the border and we wait for them. This is our labor. We wait.」「Now, here are the rules. When you talk to these reporters, you do not get specific. Tell them that there's no better shooters in the world than Marine snipers. Tell them that you're happy to be here. You're proud of the mission. All right? And you can't wait to mash the fuck out of these Iraqis. Anything other than that comes out of your mouth... I get fucked up. And if I get fucked up, I'm gonna fuck you up. Take your shirts off. Show your muscles. You've been working out.↓This is censorship.↓This is what?↓-Censorship. You're telling us what we can and can't say to the press. That's un-American. - Yeah, what about freedom of speech? The Constitution?↓No, you signed a contract. You don't have any rights. You got any complaints, you complain to Saddam Insane... and you see if he gives a fuck.↓Why, that's exactly what Saddam Hussein does. You're treating us the same way.↓You are a Marin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speech that is free. You must pay for everything that you say.」「We turned the inside of our tent into a circus. 'Cause inside of our circus, we cannot be injured. Inside of our circus, we cannot be touched. But we are insane to believe this.」「Every war is different, every war is the same.」「A story. A man fires a rifle for many years. and he goes to war. And afterwards he comes home, and he sees that whatever else he might do with his life, build a house, love a woman, change his son's diaper, he will always remain a jarhead. And all the jarheads killing and dying, they will always be me. We are still in the desert.」
又是一部关于美国大兵的电影。
记忆中,看过的此类电影也不少了,如阿汤哥的《生于7月4日》,讲述的就是从越南战场上活着回国的士兵在回家后的生活,揭示了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创伤,让人们开始思考战争的意义。
这部《锅盖头》(影片中称为〈罐子头〉,锅盖和罐子都是对他们发型的自嘲式称呼)所要表达的也是同一种题材,只不过这次的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伊拉克战场上。
在和平年代,人们本应在自己的家园和自己的家人、恋人或是朋友过着太平安康的舒适生活,但是战争却将这批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带到了战场上,去经历最残酷的战争磨砺。
本片中的男主角(杰克·格兰哈恩尔扮演,曾出演〈断臂山〉)也不例外,在他20岁时,他便已经成为美国海军陆站队的一名队员了。
作为一名新兵,军营中的一切都是他从前闻所未闻的。
不得不承认,美国之所以能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陆战队,之所以被称作“美国大兵”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在士兵刚入伍时就开始给他们灌输“我是世界上最坏的人” 诸如此类的思想,让士兵们拥有了极强的自信心,称雄于战场。
严格的管理,残酷的训练,往往使很多士兵中途就退出了军队。
不记得是在哪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军队训练时用的就是真枪实弹,士兵们随时都处于死亡的威胁当中,而其中的一部分士兵在还未上战场前的训练中就已经牺牲了。
如此残酷的训练,我想不是其他国家能够做得到的。
片中的士兵们自从进入沙漠,就一直等待着战争的机会,可这一等就是6个月。
等待中,他们还得在酷热的沙漠中训练,甚至是穿着三防服跑步,打球。
于是,他们渐渐的感到无聊,开始探讨生命的意义,然后手淫,拆装随身听,然后再手淫,互相讲述曾经的女朋友,继续手淫,幻想回家后的生活,然后再继续手淫......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这期间,他的女朋友跟别人跑了,另外一名士兵的老婆把跟别的男人做爱的录影带寄来给他们看,于是,他们开始怀疑战争的真正意义。
终于,他们等来了真正的战争,而他们同时也发现一切都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残酷许多。
影片的最后,他终于等来了一次刺杀敌方高官的机会,可就在快扣扳机的瞬间,任务却被取消改为由空军执行了,这突然的改变让他的队友濒临崩溃的边缘,因为他们是如此的渴望着一次真正意义上开枪杀敌的机会!
当他们回到基地时,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所有人都在狂欢,因为萨达姆投降了,美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意味着,他们马上就可以回家了。
这群士兵尽情的宣泄着自己对战争的各种情绪,最后,他们集体对着天空放枪,那种酣畅淋漓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这6个月的等待是如何的寂寞难耐!
最后,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过着各自的生活,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遥不可及的身份了,正如男主角所说的那样:“一个故事,用了很多年的步枪,然后他去打仗了,战争结束后,他回到了家。
不管他再做什么,盖一栋房子,爱一个女人,给他儿子换尿布,他永远都是一个...罐子头。
所有的罐子头,杀敌的和战死的,他们永远...都会是我。
我们依然在沙漠中”。
两个多小时的确嫌长了一点,导演想说是太多了,小有思维混乱的感觉。
剧情倒是并不拖沓,毕竟有够消磨耐心艾。
黑色幽默十分出彩呢!
特别是圣诞PARTY的那一幕。
很多地方导演完全可以大把煽情但没有选择这么做,这种克制反而令影片更发人深思呢!
还有JAKE的演技是在是太赞了!
比后天和BBM里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另我一下子对他的潜力升值预测无限上升。
用越战片式的方式展现了海湾战争,没有什么直接作战场面,这也许昭示着战争的方式已经改变,老式的战争模式已不复存在了。看到陆战队员回家时失望的神情作为结尾时,可能我们看完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最近看多了战争片,搞得有点审美疲劳,美军来来回回就那些事,感觉美军不打仗了,回家去各个都会精神有问题,当然,服役阶段也好不到哪去。
不知所云
Whats your point???
老美就喜欢在战争中探讨人性
你不说我也知道。sam还挺配007系列,那种流光溢彩真是养眼。
侵略者不得好死,活该戴绿帽
战争片以第一视角来拍 值得加颗星。
他的心情我不在意,他的肉體我很在意
好无聊,本身这种上了战场无打仗的海军陆战队生活很无聊,导演拍得也很无聊。表现大兵在战场生活的心理变化也不明显,就靠狂吼输出,只看到无聊和突然无能狂怒。电影平平无奇,什么都没表现出来,流水账罢了。
美国兵这么放肆与欺辱新兵,明晃晃的洗脑入侵别国
JakeGyllenhaal的
好无聊。其实可以和《Generation Kill》一起看,基本一个路子。但GK要好看太多了。
年代久远的记忆
聒噪
表示对山姆门德斯很失望
片中驻扎沙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里有一面墙,名字叫做“wall of shame”,那些被劈腿的官兵会把女人的照片和原因贴上去。Time doesn't stop back in the real world 'cause we're about to go in the shit.We're Marines.Nobody gives a rat's ass.这或许是那些与世隔绝的官兵们无奈心理的真实写照。
战争的影响
有点无语,啥也没有嘛这不是
很久以前看的了, 现在豆猜推荐给我, 就处理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