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法国影坛,一部由丹尼·伯恩和多米尼克·皮诺主演的喜剧犯罪电影《尽情游戏》以其独创性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内涵,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复仇故事,更是对现代社会中暴力与和平、正义与邪恶、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深刻反思。
一、荒诞而现实的叙事结构《尽情游戏》的叙事结构充满了让-皮埃尔·热内式的荒诞与黑色幽默。
影片开篇即以一场突如其来的枪战和一颗意外的子弹,将主角巴塞尔(丹尼·伯恩饰)的命运彻底改写。
这一设定不仅为后续的复仇故事奠定了基础,更在观众心中埋下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随着剧情的推进,巴塞尔从一名普通的街头流浪汉,逐渐成长为一名带领一群“垃圾佬”对抗军火商的“英雄”。
这一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和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张力与趣味。
影片的叙事手法也值得称道。
热内巧妙地运用了交叉蒙太奇,将巴塞尔一伙人的复仇计划与军火商之间的误会与摩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喜剧效果,也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多面。
二、鲜明而多面的角色塑造《尽情游戏》中的角色塑造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巴塞尔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他的形象从最初的倒霉蛋到后来的复仇者,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丹尼·伯恩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将巴塞尔的憨厚、坚韧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围绕在巴塞尔身边的一群“垃圾佬”,则各自拥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技能。
他们虽然身处社会的边缘,但彼此之间的互助与关爱却构成了影片中最温馨的画面。
此外,影片中的军火商形象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们冷酷无情、唯利是图,是巴塞尔复仇的对象,也是影片所要批判的社会现象的代表。
通过对比巴塞尔与军火商之间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观念,影片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不平等与矛盾。
三、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视觉风格《尽情游戏》的视觉风格同样令人赞叹。
热内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为影片打造了一个色彩斑斓、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影片中的垃圾场被改造成了一个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的小窝,既破败又充满生机;巴黎的街头巷尾则被赋予了浓厚的法式浪漫气息,每一帧画面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油画。
此外,影片中的配乐也极具特色。
华尔兹三拍子的旋律与铁器晃荡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轻松的氛围。
这种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得整部影片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给人以极大的享受。
不足之处:影片的起点设定略显荒诞,被枪杀后不找凶手而找子弹公司的情节显得有些牵强。
此外,影片中的某些幽默元素也被认为过于浮夸和低俗,难以引起成年观众的共鸣。
综上,《尽情游戏》作为一部喜剧犯罪电影,其最大的启示在于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
影片通过巴塞尔一伙人的复仇行动,表达了对军火商等暴力制造者的强烈谴责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同时,影片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充满暴力与冲突的世界里,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保持一颗善良与正义的心,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法国人的幽默只适合小孩看,好幼稚啊,浮夸得不得了,并不好笑。
而且,这电影起点就错了啊,被枪杀不找凶手跑去找子弹公司?
就好像被歹徒用刀戳了不找歹徒问题而去找刀具厂?
走在路上被车撞了不找司机跑去找汽车厂家?
虽然是喜剧,但最根本的起因就不对啊。。。
对了,导演之前拍了《天使爱美丽》《黑店狂想曲》《漫长婚约》。。
都很好啊!!
怎么这部完全不在水准啊?
看来导演不适合拍这种纯喜剧,乱七八糟的还很无聊。
导演一定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他也必定会是一个秉承了法国那有着贵族血统却深爱贫民的大盗佐罗,所以才会有了这部将两者综合在一起的电影,也才会有了那个有点木讷有些倒霉却仍旧不失天真的男主角丹尼伯恩。
个人的权利面对着看不见的强权,小人物的失落人生和那些职业的有些喧嚣的军火商,他们被这个世界放在了两个天平的两侧,注定这一世都将是无法平衡而上下起伏,只是沉的更多的确是,无辜被卷入的平民的不可改变的命运。
所以,当精英们在嘲弄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们无能时,却忘记了这部悬空的机器在轰鸣之时,不知道何时也会碾过自己。
所以导演将这两个对立面真正的摆放在了战争的面前,如果现实中我们这样的小人物真的没有那么聪明,也没有那样愚钝的不堪打击的上流社会,那么我们只好在这样的炫目之下的荧屏,开一场不大不小的玩笑,娱乐一下自己,宣泄一下小人物那内心的豪情和侠义,做梦总该是可以的吧。
于是,让一群平时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们一起来一场游戏,而这场游戏会让你忽略不计的蚂蚁们,也终究有一天让你苦头吃尽。
一个纤弱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家,却有着如同搬运工的力大无比;失去两个孩子就此流浪街头的胖女人,再次当起一个小团队的母亲角色,而收留男主角的那个白发老人自然成为了父亲的角色;一个只说比喻的外来非洲移民;一个柔软可以装进冰箱没有女人味的女人,却最终成为男主角的爱人;一个单板渴望爱情的精准计算器;最后是那个曾经上过吉尼斯大全的大炮男人。
好像一群各怀身手却在现实生活中失意的人们,自觉的组建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庭,而只有在这样的家庭中才可见的温暖,那上流社会中的尔虞我诈以及荒诞的个人爱好,如此对比清晰,仿佛在看成人版本的迪斯尼动画,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那部《九》,同样的故事架构同样的木讷有些“二”的主角,同样的高大不可侵略的代表着剥削他人的垄断者,同样的一群小人物拯救世界的伟大创举,这个矛盾被以冠以童趣的谐趣和恶作剧式的报复,可以看到,底层人民的无力感以及无奈的自我期许,秉承着人类最美好的真善美的无私自我想象力的创造,仅此聊以,自慰。
断不会是在现实中长长为自己出那么一口气,毕竟像是什么佐罗式的人物,也只会出现在民间的传说之中,被那些生活在看不见灿烂阳光的人们,带去一丝夸大其词的希望以及乐观,因为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所以,我们也在这样的电影中,让自己那个想要成长或者成功的欲望被现实无情浇灭的时候,就像那个脑门上还留着子弹随时嗝屁的男主角一样,如此疯狂一把,如此乐观一次,也如此让自己当一次英雄,披上黑色战衣,在这个需要劫富济贫的江湖之中,挥洒一次自己胸中正熊熊燃烧的侠义豪情。
当一切都圆满结束,坏人最终得到惩罚之后,自己就转身回家,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
这就是小人物们,最大的侠义,在这个什么都不会改变的江湖中。
2010-5-7
废品收购站的小屋尽管都是用废弃物品堆积而成,但却充满了一种机械迷城般蒸汽朋克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温馨美满的家。
男主角在头部中弹后的脑内小剧场,提现出热内导演的浪漫和想象力。
电影的剧情其实很简单:男主角的父亲在探雷时被炸死,他因此失去了美好的童年。
长大后因为意外被子弹击中,因此失去了工作和住所。
他加入废品收购站的大家庭之后,和家人们一起向无良军火商复仇的故事。
故事情节轻松而幽默,充满了像粉碎、橡胶女、计算器这样有趣疯狂的人物,以及人间大炮、炮弹多米诺这样富有想象力的情节。
最重要的是向我们传达出了一家人一起努力完成一件事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不是因为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而是因为所有人团结一心。
同时也表达了导演对那些无良军火商的愤怒,他们就是恐怖分子的帮凶,应该为所有在战争中死去的人民和被强奸的妇女赎罪。
最后的豪车成了囚禁他们的牢笼,名表成了束缚他们得手铐,玩具手雷和地雷成了对他们无声的嘲笑。
导演让-皮埃尔·热内的作品,我看过的几部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跟精灵般的奥黛丽·塔图合作的两部作品《天使爱美丽》和《漫长的婚约》绝对堪称经典。
本片一开场,无论从画面还是配乐的风格就充斥着典型的让-皮埃尔·热内的气息,那种法国电影所独有的腔调。
导演运用了他惯用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随时可能因为脑中残留的子弹而一命呜呼的屌丝,率领着一帮流落街头的流浪汉,对上流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展开的报复的故事。
影片中穿插了各种法国式的幽默和玩世不恭,一帮流浪人群硬是用各种回收物品和各自的特长,完成了一项项只有“007”才能干的活。
在一连串的轻幽默的同时,也讽刺了西方国家任由自己的军火商贩卖军火,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带来种种灾难的现状。
尽情游戏 (2009)7.92009 / 法国 / 喜剧 犯罪 / 让-皮埃尔·热内 / 丹尼·伯恩 安德烈·杜索里埃属于“我们”的童话三部电影让我发现我并不是单纯的喜欢天使爱美丽,更为的集中的是热内导演的视听效果。
风格化的低亮度高饱和度的色彩,尤其是基本上每个镜头都会出现的深绿色(深绿色的手术台、深绿色的邮筒、深绿色的挂墙木屑板、深绿色的路边商店的门牌、深绿色的皮卡、深绿色的河边栏杆,甚至深绿色的雕像铜锈等等等等)与深红色(深红色的电影租赁店墙壁、深红色的前台、深红色的女装、深红色的博物馆横幅、深红色的街头景观等等等等)这些颜色打破了常规电影中的情绪渲染的一般用途、而是属于这位导演独特的风格,导演在用这些颜色与滤镜提醒我们,他呈现给我们的,是童话式的浪漫,是梦寐般的真实。
回收品小队的火焰,比起军火商家中的那灼烧的、生成讨厌的烟雾的壁炉真火,反而更加热烈,甚至染红了背景,染红了天空。
仅属于主角们的童话故事中,便出现了这热烈但不暴力的梦幻般的火焰。
这些颜色主要出现在主人公及其各有特点的神经质团体的行动中,这层童话的自觉便自然而然地,是这帮各有各的奇怪的回收品们:随时可能因脑内的子弹死去的随时随地提词器主角、熟知各种谚语的角色扮演专业老黑、人体圆规的精测学霸女(眼镜娘好爱)、因人体导弹致伤而替换钛合金颈椎的倔强小老头、能做出各种奇妙发明甚至让衣架带着裙子衣裙舞蹈的天才老顽童、能够以各种方式弯曲身体的潜行女,以及各有故事的温暖回收站的大爷大妈。
绿色的背景、红色的上衣、可爱的小丑帽,回收站的童话世界每当我看到热内导演电影里的这些角色,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集中地、不能自拔地热爱那个神经质的爱美丽呢?
因为这位一般人看来过于神经质的女主角有着善良的本质、童话般的世界观,最重要的,她拥有着或多或少都有些怪癖的非常人最普遍的特质:束手无策、与生俱来的孤独,以及从不急于填补,反而享受这份孤独的决心。
即是这份共有的想象使得爱美丽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拥趸。
在圣马丁运河打水漂的爱美丽,一份属于每个古怪的我们的精神享受。
孤独固然是我们的集中体现,然而并不是每个我们,都会像爱美丽一样在圣马丁河边打水漂、去Grocery’s 只买一颗无花果哥三粒榛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古怪”之处。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会看到更多归属于“我们”的神奇群里。
我们行为古怪、谈吐很难称得上清晰,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人的心都栖息在荒凉的大人社会的破铜烂铁之中那片独属于少数人的桃源世界。
温暖的、童话式的世界总是被热内导演轻而易举地构建出来,让我们在荧幕之中找到了这种类似于归属的温柔。
这便是我爱上了热内导演电影的原因吧。
打光与暖色调营造出的温馨感,对比冷色调军火商的豪宅,我们打心底地明白哪里是属于“我们”的桃源。
如果有人没有搞清,电影中的反派到底谋划了些什么,第一次看时说实话我也没有能够完全理解。
细细想来,导演并没有像有顺序地逐个厘清每个主角团成员的性格与特点那样,同样有耐心地将这部分信息细细地讲给我们。
在我看来,导演也觉得那些信息对于欣赏本片并不大。
我们只需要注意到,他们生活在富丽堂皇的、极其宽大却空旷的大房子里,他们所在的场景里几乎没有出现那些风格化的童话配色,便可以从心里明确导演对他们的态度了。
这部电影,标题是“尽情游戏”,导演让我们跟随着他奇幻的想象,在电影世界里同样尽情地游戏,仿佛自己在扮演每一个角色一般。
归根究底,这种童话式的叙述深深吸引了我。
对于已经看了无数遍的我最爱的电影《天使爱美丽》,后面我会专门写一篇感想。
电影很有趣,情节设置巧妙,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而且捣蛋小分队的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合适的链条和零件。
看的时候,觉得画面很美,尤其带着法国的枫叶满地和月光丝绸的质感,浪漫又跳脱,我就知道朋友会很喜欢。
但是我其实是有点难受的,我知道它很美,但是每次这种稍稍泛黄的带着秋意的电影,总会让我愁肠顿起,我小时候就是很容易在半夜惊醒的人,旁边是酣睡的姐姐,世界好像就只有我一个人,经常会觉得自己是苍茫宇宙的一粒尘埃,无力,漂浮,破碎,无能为力,像是牢笼里的黄雀,这种性格底色一直有陪伴我,虽然没有像小时候那样容易让我泪流满面的要找妈妈,但是我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和塑造,我时常觉得我如果摄入多了“脑控”的信息,我应该也是很容易抑郁和神经质的类型,所以想保持多一点交流和乐观,我真的觉得疯癫没有自我是一种很恐怖的状态,因此我特别恐惧毒蘑菇带来的致幻感。
如果没有分辨和保持正常的能力,不如消亡。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底色,所以我又特别欣赏这种带着忧郁的华美语句和画面,喜欢文艺片,自己无论演讲还是写作都是慢吞吞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浮云,不愿意接触到一点现实的东西,因为现实往往与残酷挂钩。
其实说到最后与这个电影无关了,但还是牵扯出了很多我个人的感受哈哈哈哈。
真的庆幸是和朋友一起看电影,无论什么情绪都可以一起被消化~
可以把《黑店狂想曲》、 《童梦失魂夜》、《尽情游戏》,称为 让皮埃尔热内 的法式童话三部曲。
从画面,场景,到剧情、人物,都非常风格化,标签化,法式的赛博朋克。
怎样填充一场以弱胜强,如何描述正义战胜邪恶。
让皮埃尔热内的方式极具个人风格,竟然可以这样讲故事,可以这样拍电影,这样的电影遇见让皮埃尔热内前没看过,看过却觉得这是自己爱不释手的,喜欢每一个画面。
我爱看齿轮,蒸汽,这种粗放的前高科技;爱看身边没有,但又好像哪里见过的神经质主角;爱看这种无厘头,但在语言、肢体上又有小心思的设计。
你想找的地方总是在地图的折痕上男主两次用夸张的手势与人交流,同时还自带音效;男主紧张,就要用一些充满童真的问题找回注意力,台阶被走过多少次能磨出痕迹;男主陷入困境,就会自己编故事,军火商让足球场里埋炸弹增加比赛悬念,并因此被赞美;话痨在一次接触到隐喻后,火力全开,句句佶屈聱牙.......这些有趣的细节连接起了天马行空的剧情。
按需分配的电影剧情看到男主中枪的方式,我意识到这不是一部严肃的电影,看到男主发现仇人的方式,我意识到导演是在放开节操拍了。
除了一次,计划都能实现,军火商意识到被耍只用了几秒钟,包顿饺子只想更好的品一下酱油和醋,买辆车只是为了逛修理店,你是导演你说的算,可是军火商要怎么判断拿到的是名人原场配件?
写下一段文字,只为在对味的电影下留下痕迹。
我难得的五分我很看脸,所以电影开始的男主角的长相并不吸引我,但是越看越觉得这部电影有味道,有意思,是个很适合多看几遍的电影。
电影情节设置特别有趣,这部电影可以让你完全放松的,心无杂念的看一场好戏。
很典型的法国喜剧,处处都有法式浪漫和幽默,不论是人物设置,还是背景音乐,都让人想提起裙摆跳支舞。
很少再看到这样轻松,舒畅又不乏味的电影了,五分不亏。
一组人物,然后都是身上一般都有突出特点的小人物,形象不立体,基本没有内心活动,不表现,或者本来就是个是个傻子。
剧作像直根系植物的根,一条非常简单但是粗壮的主线往下走,两旁分支出许多小情节。
主题上反战,爱情,命中注定,正义战胜邪恶。
视听方面,角度和置景呈现了很多奇观画面,镜头像是得了多动症,一刻都不闲着,如果不运动起来那肯定很快的来回切,画面信息除了正反打对话基本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剪辑不拘于景别顺序,很有个性,全景直接跳大特写那种。
经常出现的意象有房顶上的电视天线,伞,睡觉时盖住上边没下边的窄被,爬上爬下的梯子,烟囱,下水道,窄走廊等长条状的狭窄空间。
不介意破坏画面的完整性,脑子里的画面经常就同样放置在画面中。
演员表演很有意思,夸张的真实。
不能忍的是主线上有些不知道如何顺理成章带出来的关键转折点干脆直接出现,没有铺垫,不讲道理,有些霸道潦草。
配乐经典的法式轻快浪漫,其他的没啥印象。
最主要,讨厌蓝色,哈哈。
在银川宾馆CCTV6上看到的,瞬间那种暗黄的画面吸引住了……看下去,感觉骨子里怎么这么爱美丽啊,原来真是爱美丽的导演……
创意版《十一罗汉》。法国人的笑点很奇怪,是一种近乎于荒诞的表达。比如《黑店狂想曲》《天使爱美丽》之类,甚至在爱情电影《两小无猜》里也会加点这样的元素。细节处理很考究,总体来讲是部让人觉得轻松的电影。
黑幽黑幽。一开始劲头太足,后面接不住了有点。
典型的法国喜剧,热内只做了两件事:在炒自己的剩菜和还原小说。
比昆汀.塔伦蒂诺还蒂姆.波顿
太刻意了,杂技女是最大的败笔
法国流浪汉是被允许的,优雅的反义词是诙谐跳跃的卓别林,每一个民族的电影都反应乐集体人格的阴影,典型如日本
热内已集齐 黑店之冷饭
開頭序幕到主角進入回收廠之前是這部片最有意思的部份,融合默片、卡通、老電影的風格,把觀眾帶入一個懷舊奇幻的電影世界。之後各種奇人異士和老舊回收物構成的異世界似乎是導演鍾愛的主題,至於復仇陷害情節嫌冗長算是老套,就看各人是否喜歡其中的橋段和趣味。
原来东北欢迎你的男主也是法国还好算入流的演员啊~小故事,大抱负,只要你敢想,没什么不能做的。
就像是老學究說了一個笑話,雖然蠻好笑的,但是少了屎尿屁和性器官的笑話總覺得不夠滋味。不過劇情安排挺妙的就是了。
欧洲片很少有合口味的
哈哈,这个类型我喜欢
Avec un Jeunet esthétiquement épuisé et un Dany Boon mentalement retardé, on assiste à un des pires films de l'année. Une vraie pagaille.
原来是反战片.....呜呜呜呜有爱死了,配乐赞
有点乱,不过热内的想像力依然令人折服。
的确喜剧,的确法国,看来法国喜剧真的不是我的菜。天马星空的想象够创意,但是法国式的喜剧总是不能把我逗乐。
期待很大、略失望,过于理想化的情节好像是专门做给小学生看的
中规中矩的热内的影片,充满了各种耍小聪明搏人一笑的小情节,但和18年前的《黑店狂想曲》比起来基本没突破,越来越周星驰了?7分
一段大冒险就是一次成人礼,收获爱情,重拾亲情。生理的长大不是长大,一颗子弹将你打回儿童,为父报仇、为自己报仇,花费心思,惩恶扬善,才算长大。热内的故事都是成长的故事,即便主人公们可能早已是成年人,或是心智超常的天才,都得回炉再造、重新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