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很好,音乐也很好。
故事发生在这列火车上本身就有吸引人的魅力。
但是后半段偏了,来了不少惊险动作成分,可惜。
要是能像天才雷普力一样始终对人物和心理进行刻画就好了。
一开始那个老警察就出场,旁边还有两个年轻的探员,去调查一起谋杀案。
两名死者,都是坐在椅上匕首刺入后颈而死。
一名死者目光专注于一个柜子,老警察打开柜子发现柜子里面已经空了。
接着老警察远去踏上追踪的列车。
还有卡洛斯身上那笔钱是哪里来的?
从事后发展情况来看应该是开头那两个死者身上的钱,至于那两人是不是卡洛斯所杀不能肯定老警察查看杰西相机的时候翻到卡洛斯照片那页的时候为何突然不看了,转移话题,是否故意的,动机又为何?
我认为他是想独吞那笔钱,所以他转移话题引开他同伙的注意力,看到最后他同伙被他射杀更加坚定我的想法。
因为当时杰西很紧张,老头已经感觉到了,所以他肯定照片里会有名堂。
艾比最后去找卡洛斯尸体,找到那笔钱,显然艾比是知道那笔钱藏在卡洛斯衣服里面的,推测那两名死者当时被杀时艾比也可能在场。
卡洛斯身上藏着这么多钱再私携毒品也令人费解。
(因为很可能会因为毒品被查钱也会被收缴),所以艾比那么紧张。
但为何卡洛斯携带毒品藏于套娃之中艾比却不知道。
老警察在已经拿到毒品的情况下还对杰西和纳什拷问卡洛斯的下落,显然他也在追踪那笔钱。
或许他早对那个黑帮同伙动了杀心。
我觉得最好的结尾应该是这样,艾比去雪地教堂找尸体拿钱的时候,远处浮现老警察的身影,然后结束。
呵呵
眉来眼去的背后也许是罪恶,收敛后的风流耐不住血液里流淌的不安,当一切发生后回归到那个憨厚淳朴的彼岸。
那个时候也许已经停靠了另一艘客船,“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句台词怎么也出现在这部电影中
完全是被电影的名字吸引去看的。
沿这个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去旅行,穿越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看看白桦林和贝加尔湖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
感觉这部电影并没有拍出西伯利亚“宏伟壮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毕竟人家不是一部风光和纪录片。
电影的开场部分很有点《七宗罪》或《暗流》的意味,但很快会发现紧接其后的部分是不怎么搭的。
最后三分之一的调子才又逐渐和开头对应上。
虽然不是很喜欢开头和结尾(想拍续集?
),但觉得片子整体还算好看,不知是不是因为故事的背景是那条神秘的大铁路。
本片又称成为《新东方列车谋杀案》。
谋杀或许有些牵强,但东方列车却是名至实归。
故事就发生在北京至莫斯科的西伯利亚铁路线上。
不过经验表明,英美导演(特别是英国人)在执导一部以俄罗斯为背景的现代惊悚影片时,常常会变得非常情绪化和立场鲜明。
所以当在本片结尾处看到与《东方的承诺》极其相似的血腥暴力镜头时,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老实说,这种民族情绪和政治元素的介入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此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内容上,本片可以看做是希区柯克式的火车惊悚电影的集合体。
里面有《火车怪客》式的神秘的陌生人,有《贵妇失踪》式的某人的消失又回归,有《三十九级台阶》式的逃避警察。
当然,还有《西北偏北》式的浪漫而危险的性吸引。
写实主义和电影表现尺度开放,使得本片导演无需再去制造火车进入隧道式的性隐喻,而是更为直接利用火车的与他人分享幽闭空间的特点去表现这一主题。
陌生人卡洛斯的艺术家的俊朗外形、浪漫气质以及极具挑逗性的目光与乔伊的矜持木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并马上吸引了女主人公杰茜。
而夜里辗转反侧时无意发现卡洛斯与女友在对面的上铺欢好,则进一步激发了女人内心深处的原始欲望。
这些都为她最终接受一个陌生男人的邀约去游历东正教堂埋下了伏笔。
与希式电影中的类型角色有所不同的是,本片中的女主人公并不是一个“错误的人”,因为她的确实施了犯罪。
可观众又始终对其产生移情。
这一方面是因为女主人公自身的亲和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影片持续不断地引导观众往“恶”的方向去对卡洛斯的神秘背景进行揣测。
发展到最高潮就是,乔伊在与卡洛斯在火车站单独会面后的“失踪”。
不过对于这场戏本人有些困惑。
照理它是导演有意制造的借以强化观众对于女主人公处境的担心的悬疑效果。
但是为什么要编排为杰茜离开旅馆之前就知道了他丈夫并没有死而是只是误车呢?
这样做不等于把东正教堂一段的紧张度大大降低了吗?
因为观众知道卡洛斯并不是那么“坏”。
但无论如何,导演布莱德·安德森还是多少抓住了希区柯克电影中的一处精髓。
即“无辜的人一定要被警察和坏蛋同时去追”。
这不仅使故事更生动,也使逻辑也更为合理——无法借助警方的保护,同时也耻于向丈夫吐露实情。
所以只能靠自己!
不过安德森仅仅是在大方向把握的还算不错,很多细节处理上的功力依然与前辈大师相去甚远。
首先,虽然本片号称火车惊悚电影,高潮段落却并未发生在火车之上而是人迹罕至的荒凉破败的教堂。
那一堆玩具娃娃的偷梁换柱也是发生在旅馆之内(其中男人在女人浴室洗澡的情节是否也是向《西北偏北》致敬?
虽然门是开着的,衣服是脱了的)。
更主要的是,即使对于真正“火车惊悚时刻”,导演也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幽闭空间和陌生人等等火车特征去制造戏剧冲突。
《三十九级台阶》中,男主人公汉纳在火车通道的警方两面围堵之下仓皇闯入了他人包厢并强吻了第一次出场的女主人公。
观众期待这一突发的浪漫可能成为汉纳的护身符,可女人却出人意料地选择站在警察的一边。
而本片中的女主人公被本金斯利严厉盘问后也仓皇逃走,并且也一度面临两头被警察围堵。
可正当大家满怀期待地会发生什么的时候,她却令人失望地走进了自己的包厢。
而另一些脱离环境而存在的紧张时刻营造也同样不够精彩。
女人的数码相机记录了卡洛斯最后的行踪,而本金斯利的查验翻看一度使当事人和观众的情绪都非常紧张。
但遗憾的是,导演之后即没有设计出女人危机之下的急中生智(类似于《西北偏北》中桑希尔突发奇想乱叫价引来警察脱险),也没有其他新奇枝节的横生插入。
金斯利就是那么简单地,莫名其妙地把相机还了回去!
紧张倒是得到了释放,但观众却没得到满足。
而且在这一段落中,女人脑海里的闪回镜头也纯属画蛇添足。
导演太过低估了观众们的记忆力与联系推断能力。
影片最大的问题是虎头蛇尾。
虽然有灵机一动打死同伙语言障碍所造成的元凶脱逃等个别亮点,但被脱鞋拘押后两人片刻间就成功逃出并再上列车确实比较扯淡。
特别是从未开火车的人发动了引擎,简直让人难以容忍。
演员表演相对比较出色。
其中女主人公的扮演者艾米莉·莫迪默有着欧美女演员少有的温柔婉约的气质,很符合片中的角色要求。
而让天生杀人狂伍迪·哈里森去扮演一个被追杀的善良平和甚至有些愚钝的丈夫一角,则是这部英国电影所能提供的仅有的一点黑色幽默。
BTW:应该不到“推荐”,三星半。
心里总想着那个偷毒品的女孩被他们抓去,体无完肤的被他们用塑料布盖着冰天雪地的,把你的鞋拿走了,你就死定了绝对对俄罗斯有阴影了
这是一部可以让人深思的电影。
西伯利亚是个美丽,神秘而又寒冷的地方。
数千公里,白雪茫茫,气温都是在零下20多度,人的性格也因此而狂野,刚硬。
在横穿冰冻大陆的火车上,出现了猜疑,奸情,贩毒,欺骗,谋杀。
路人,警察,小女孩,在面具下都披着另外一张脸。
是什么让我们内心如此不安?
是什么让我们轻易迷失了心灵?
关注甜甜圈的圈 而不是中心的洞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要被表面的挑逗和诱惑蒙蔽 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内心也要相信这个世界确实存在一些险恶的东西 尤其在异域国度 穿越西伯利亚那片雪域王国 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尸体会冰冻会一点点消逝在雪地里 但是美元会在经历了生死离别之后拄着拐杖跋山涉水不辞万里地从尸体的内侧口袋里拖出来 寻找心爱的同伴并非出于爱 可是眼睛根本看不出这一点 摄影的镜头捕捉到了这个世间的很多美好 可是却无法捕捉到最为黑暗的险恶 这便是那个我们或许一辈子也不会触动又或者一瞬间不小心便深陷的泥潭 无论如何 经历了过去了平安了便好 珍惜当下珍惜幸福便是平凡 在尝够了悲欢离合之后 学乖 便OK了 看完这个花花世界 便早点回家吧 妈妈和老公等着吃饭呢 6.24 Transsiberian
从孔老夫子在《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开始,人性善恶这个命题就没有停止过争论,谁能说自己心里没有一点小小的邪念,没有做一次坏事的冲动,没有放纵自我的贪欲呢;不是人臆想出了天使和魔鬼,而是人本来就是天使和魔鬼的私生子!
Jessy貌似温婉善良、贤良淑德,可内心中仍驱赶不走原生的恶念,她不敢喝酒是怕酒后放纵回归本我,所以才会说:Kill all my demons and my angels might die too。
本来黑白对立的两面成了唇齿相依,Jessy看似出格而不合常理的心理举动,印证了我们潜意识里善恶模糊不清的矛盾挣扎,善多一点上天堂,恶多一些下地狱,所以时刻提醒自己:Follow Angels,Control Demons。
BTW:演Abby的Kate Mara剧中挺有艾薇儿的腔调,搜了下居然出演过24的第一季,实在是想不起来了,估计还是个死跑龙套的吧
号称《新东方列车谋杀案》却和推理剧沾不上边。
又打着惊悚悬疑片的旗号,看完后也没有太多这感觉。
说不清这片子到底属于哪种类型。
很多种类型都有涉及,又没有最突出的。
一开始比较平静,甚至是沉闷。
可能是我不太喜欢荒无人烟的环境,再加上天寒地冻的,而且整部片子色调偏暗偏冷的原因。
上火车了,以为紧张精彩的情节就要展开了,可还是很平缓的进行着。
主人公同陌生人结识,吃饭、聊天。
后来女主角的丈夫失踪了。
我还以为他死了,推理侦破的剧情要展开了。
谁知他只是错过上火车。
于是下车,等人,汇合,又回到火车上。
也真相信Ben Kingsley演的是个好人。
总认为还会有故事发生,认为那西班牙人没死,会回来找女主报仇,引出片子的高潮部分。
因为一直猜想西斑牙毒贩是引起悬念的重要角色。
直到Ben Kingsley露出坏人本色,才断定他的确是个小角色,没出现多久就被女主角打死就是他的结局。
其实后面可以说算得上精彩,女主角几次试图扔掉毒品,又都没成功;她和丈夫被坏人代到陌生地方,逼她说出西班牙人到底在哪,命悬一线时;以为他们可以开火车逃掉;后来被军队救了一命。
后半段明显气氛紧张,节奏加快,悬念增多,心也总算有被提着的时候。
虽然那悬念铺设的还不够还不深,最终似乎也只是提醒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但也算吸引住了我。
虽然不知到底怎样将它归类,甚至还觉得里面有些喜剧戏谑的效果和成分。
不过还是推荐它,应该值得一看吧。
P.S:片中出现了一些中国的场景,不过很不符合现在中国的实际。
把中国表现的落后,贫穷,仿佛还是前苏联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
不知是导演编剧不了解现代的中国,还是只是作为片中的一个插曲,制造喜剧效果?
陌生人,远离哦!无论是否觉得他美好,太可怕了。反正遇到这样凶猛的女子,更可怕~艾米丽这女的绝对演技派,城市岛屿里面就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每个角色都是刻画很到位,不错!!
= =...这就是新东方快车谋杀案啊
高铁杂志推荐。就这样。【2012.03.22】
伍迪哈里森演了一个毫无特色的傻白甜,艾米莉演了一个让人厌恶的bitch,其他角色更是过目即忘,真难看
剧情好扯不过惊险刺激 女主依然如新闻编辑室里一样婊里婊气 北京—莫斯科是杀人越货专线 有潜力
谁可信?故事可信还是故事里的人可信?你真那么倒霉遇见那么黑暗却又那么幸运逃脱了?
只喜欢女主角的样子 而且不是美貌那方面的样子 btw.cant figure out the point of the story.
kill all my demons and my angels might die too
及其喜歡封閉空間的敘事,西伯利亞景色迷人,風景遼闊,影片細節突出。但是懸疑程度欠佳、結尾略顯扯淡。台灣翻譯為《消失的旅客》顯然曲解了影片的重點,相對來說《穿越西伯利亞》翻譯的更好一些,雖然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好丰满的剧情哦……
女主角的表演很到位,剧情很不错。
迷西伯利亚的森林与雪
其实不太悬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别以为旅行的艳遇很爽。
还行 只是水性杨花的女猪最后竟然是好下场 太让人失望了
itv上的名字是新东方列车谋杀案。。点开看了一半了都才发现原来我误会了T^T。。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剧情有点弱,演的也一般...
very entertaining thriller but I have the feeling I never understand every character's motivation.
看不下去,那个叫爱德华多.诺列加的男主的那张自以为是的脸,总爱乱勾女人而且还总能勾搭上的德性我真看不下去。他演的电影都这样,不知道导演找他的还是他强行加戏的,轻浮无耻
中国的铁轨真的和俄国不一样吗?
好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