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声明不是研究物理学专业的,有错谬之处请指正,勿喷。
影片对幽冥最后的解释是,使用凝聚态打印的幽冥,与水晶棺材中由活人剥离的神经系统。
两者构成量子纠缠关系,或者说幽冥的思想体是棺材中神经元的量子纠缠态。
但是量子纠缠的作用是双向的,而且影响的除了状态,是不是还有其时空位置?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假设一个幽冥在空间中移动n距离,那么它对应的纠缠态也应该在反方向移动n距离,幽冥满大街跑,他们的大脑会老老实实躺在那里不动?
量子纠缠关系一旦构成就不需要能量来维持了,他们之间的通讯也不需要任何介质,所以就不存在可以切断的“脐带”。
唯一的破坏方法是干涉或摧毁其中一方,但是纠缠关系被破坏,另外一方就会毁灭吗?
这里我也要打个问号,构成纠缠态的双方还有主次关系吗?
关于凝聚态我还有一个疑问,它们是如何维持状态的,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里,加速器上制作各种匪夷所思的物体,但是维持它们的状态是需要能量的,否则那些行走在常温大气层中的幽冥,就会像落入开水锅中的一片雪花一样瞬间消失。
最后吐槽一下后半段的剧情,如此超时代科技的实验室,面对这种极度危险的未知实验体,其危机处理装置不应该是一键毁灭式的吗,怎么还要人工手动的去扳道岔,感觉就像是个废弃工厂一样原始的设备。
比较落俗的处理方法是,在这里出现一个叛徒,可以是发疯的科学家,受刺激的技术员什么什么的,把自己锁在总控室,然后。。。
虽然落俗但是至少符合逻辑。
总体来说还不错,有部分漏洞,给4颗星。
开头就是哇这些东西是什么太恐怖了吧,后面是哎呀我懂了原来就是这玩意儿,最后是无论什么在主角面前都是渣,从头到尾只要有主角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能说这套路太幼稚了,这不叫科幻片,这只能叫悬疑枪战片。
另外,一个小国家,投入了钱就能在生物和物理上取得“连世界警察的中情局”都毫不知情惊掉下巴的突破?!
还TM量产了。
一个工程师,一晚上时间就在没有CAD没有精密加工仪器的情况下发明并量产了十来把脉冲枪。
你觉得观众都是16岁吗?
其实激光就是一种最常见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基本粒子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费米子。
另一种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的玻色子、对玻色子来说,不存在彼此之分,你不能通过编号放在不同的格子里的方式来区分,宏观世界的区分方法在这里是不管用。
你也可以理解成所谓不同的粒子本质其实是同一个粒子所有玻色子的自旋要么为0,要么为整数。
而费米子的自选是半整数。
所以偶数个费米子形成的粒子对,也构成了玻色子。
对玻色子来说,它们可以被激发到完全相同量子态。
这时候大量的粒子集合体的行为就如同一个粒子一样。
通过这种方式能实现让宏观物体(假定这个宏观物体是由玻色子构成的)呈现出宏观世界可以观察到的量子效应。
这个宏观物体能够被一个粒子的波函数描述。
这其实有点类似刘慈欣球状闪电里描绘的宏电子,但实际电子是费米子。
但大量玻色子应该是可以聚集形成的宏量子。
量子效应一个最典型的就是波粒二象性。
也就是一个物理对象同时是波又是粒子。
所以电影里呈现的玻色爱伊斯坦凝聚态的人能穿越障碍物就不奇怪,这和光波能穿越玻璃是一个道理。
能高速移动也不奇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体具有超流性能,流动时候不受任何阻力,没有任何粘滞力电影里的描绘还是很符合科学原理的。
其实既然其满足波粒二象性,应该还有许多神奇性质,比如不被观测时波函数发散,被观测时波函数塌缩。
还应该满足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无法同时确定其空间位置和动量。
对其空间位置定位越准,则其动量变化区间就越大。
这电影中似乎表现得还不太充分。
电影里描写的凝聚态人,本身是没有意识,男主角通过破坏某个开关,导致所有凝聚态人停止行动并解体。
这个许多观众觉得无法理解。
其实电影最后应该已经交代了原因,男主走到最里面,发现许多装置里放着人的神经系统(大脑、脊髓)。
凝聚态人本身其实就等价于一个量子,能够用波函数描述。
那么片中的设定应该是在人的意识活动和凝聚态物质之间建立了量子纠缠。
人的意识的自我观测能使得凝聚态人的的波函数塌缩,形成稳定的实体,并且受意识的支配而运动。
而片子里男主角破坏的那个装置应该就是维持那些容器里神经系统的意识和凝聚态人体之间纠缠态之用。
破坏了量子纠缠。
波函数发散,就无法维持稳定的凝聚态了。
就呈现出最后全体瓦解的情形。
这个科幻电影描绘的凝聚态人,比大刘球状闪电里的宏电子和量子人,其实更靠谱一些,科学根据更充分点。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相当高质量的科幻片,一部很罕见能符合科学原理的科幻片。
戴维斯中士进入一片战争废墟,通讯兵叫他原地待命增援马上就到。
连5岁的小孩子走丢了都知道站在原地不动等大人来找他,而他却偏要搞个人主义,他说他忍不住了,一天不装逼浑身难受,结果遇到幽魂一招都抗不了就挂了。
这人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饰演墨菲警探,不过墨菲警探是谁?
真是一点也想不起来呢。
跑了那么多次龙套,这次刚出演3分钟就领盒饭了,估计为他演艺生涯中领盒饭的速度创造了新的记录。
马克•克莱恩是效力于美国国家高级研究计划局的首席工程师,单身三十年的他练就了灵活的双手,每次麒麟臂要发作的时候就搞个小实验 ,我估计多年来他已经获得了上千项专利了吧?
马克•克莱恩由詹姆斯•贝吉•戴尔饰演,没听说过?
很正常,毕竟是龙套专业户和反派专业户集一身的演员,这次终于当了主角。
今天,他又来到“变废为宝手工制作”节目现场,做了个小实验,一大块冰块瞬间就让他变成了水。
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用去超市里捏方便面了,直接把冰糕全部化成水。
他说应用于金属制品、混凝土、橡胶等其他材料效果也会相当明显,受微小的力或噪音干扰就会被粉碎。
这么说那硅胶也可以咯?
这真是造福社会啊 ,哪个网红有硅胶假胸直接远程给它变成渣。
果不其然,专家当场就希望他能在活体上做实验,我居然和专家想到一起了,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马克的领导却说可以瞬间气化敌人的水源,我告诉你,如果江来导致冰山融化、全球变暖你要负泽任的你民不民白?
领导又说马克为摩尔多瓦战役的特种部队研发的超光谱护目镜让军人看见了脏东西,需要马克提供建议。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的新闻,老太偷邻居洋水仙包饺子中毒上门索要赔偿。
你们看见了脏东西,关我一个造护目镜的什么事?
难道你吃屎中毒了还要找修公厕的人?
詹姆斯•奥伦德将军给马克看了电影开头戴维斯中士领盒饭前因后果的录像,他说戴维斯中士是经历过三次战争的老兵,是精英中的精英。
结果出场3分钟就领盒饭了?
这就是你口口声声说的“精英中的精英”?
你把他说得那么牛逼,你们后面还那么多人排着队去送死?
受幽魂攻击的人死因都是内脏被冰冻住,然而皮肤却被烧灼和腐蚀了,还玩儿冰火两重天啊,这幽魂还挺有情调的。
女主,中情局的弗兰•麦迪逊认为幽魂是叛军穿着动态伪装服。
这位中情局特工的想象力极其匮乏啊,你怎么不说是哈利•波特穿着隐形斗篷呢?
怎么不说是默默然呢?
马克在战车上装了超光谱摄像机,能看到更深层次的光谱。
却遭到众多战士以及塞申斯少校的质疑,卡布瑞拉上尉帮忙解场。
一下出现这么多角色, 不要惊慌,不要担心脸盲症发作,因为电影演到一半他们就死得差不多了。
麦迪逊坚持认为幽魂是穿着电子伪装服的敌军,让士兵将它们完好无损的带回来,结果这些士兵连幽魂的毛都没摸到就领盒饭了。
这些幽魂会爬楼、穿墙、飞檐走壁,而且跑得比香港记者还快,普通士兵连一招都接不了。
卡布瑞拉上尉刚刚把二营长他娘的意大利炮扛过来准备干他一炮就挂了。
人类多年以来总是手撕鬼子,这次终于轮到被鬼子手撕了。
(“鬼子”不仅指日本鬼子,根据《聊斋志异》,“鬼子”也指魔鬼。
)如果幽魂会说话,一定会做个摊手的表情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幽魂一共杀了19个士兵,连“我要打十个”的甄子丹都要打两遍才能解决的问题幽魂一次性就搞定了。
一下子死这么多人,剩下的也没几个人了。
感谢导演治好了我多年的脸盲症。
撤退过程中战车碾过地雷,女主的脑袋也差点被炸开花。
真的是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还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他们来到一间仓库躲避,周围撒了一圈铁屑阻止了幽魂进来。
和《西游记》中孙悟空画个圈圈保护你是一样的效果。
要是万磁王在这里,分分钟把铁屑吸干净,做成锤子还给你。
他们在仓库找到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弟弟,原来撒铁屑是小女孩的爸爸的主意,而问到她爸爸的更多信息时,她说:我可以回答你说无可奉告。
但是你们又不高兴,那怎么办?
而她爸爸早知道主角会来问他为什么铁屑能够阻挡幽魂,为了给主角增加难度,在主角到来之前他就挂了,真是太机智了。
马克提议用铁屑做成武器来抵御幽魂,这和《X战警》中用塑料做子弹抵御万磁王是同样的道理,下次让两条恶犬当反派,用屎做成子弹又可以拍部电影了,毕竟恶犬都忙着去吃屎了哪还有心思来对付你?
你动手能力那么强,怎么不现场做几套钢铁侠战衣呢?
你别说,男主马克的扮演者真还在《钢铁侠3》中当过反派,你就没从中学到点什么吗?
或者是在战车上装几个风扇,放几桶铁屑,把铁屑吹出去来抵御幽魂。
慢镜头下金属颗粒飘飞的画面,还高端大气上档次。
马克把超光谱摄像机改造成探照灯 ,这样他们凭肉眼就能看到幽魂了。
尼玛电影都演到一半了你这才想起,你怎么不早说呢?
不过仔细一想也符合逻辑,就像奥特曼总是最后才放大招,斗地主的时候你也不可能开局就出王炸吧?
又死了一群人之后,他们来到民用的避难所。
增援终于到了,可是他们240人只剩下19人。
为什么导演这么热衷于19这个数字?
难道暗示我们这和下一期双色球的中奖号码有关?
不说了,我去买彩票了。
马克对小女孩说,我必须要知道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原来,她爸爸为马萨罗维制造陶瓷容器,幽魂就是来自那里的核电站。
都演了70分钟了,再有半小时就剧终了,都他妈死那么多人了你才说,你早干嘛去了呢?
不过小女孩也是有苦衷的,要是早点说的话还不一定能帮导演把剧情拖到90分钟呢。
马克终于知道幽魂是什么了,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会被铁屑减速,不能穿过瓷制品,但可以穿墙,由于温度太低所以人一碰就死。
要制造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幽魂就是由马萨罗维的核电站制造的。
搞了半天幽魂就像讲冷笑话一样把人冷死的啊?
要不是杀了人说不定还可以转行去当段子手。
坦克周边有镀瓷,浴缸也是陶瓷材料,其中很多人都是由陶瓷救了一命。
陶瓷的英文是china,大写就是China,所以要说是中国救了他们一命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马克说等离子放电枪可以瓦解凝聚态,于是他带领一帮军人就地取材造武器,然后去马萨罗维在事态进一步恶化前阻止它。
他们还造了一个变形金刚一样的战争机器,还以为有多屌,结果就是一个电灯泡,用来让幽魂显形。
看看人家装逼装得多专业,手电筒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要造个庞然大物。
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男主极强的动手能力,不愧是单身三十年练成的。
幽魂加速冲向军人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刺客联盟》 中男主父亲穿越大厦的画面, 但这特效跟《武林外传》中“排山倒海”招式的叠影效果是一模一样。
结果幽魂一炮就被干掉了,没想到前面屌得不行的BOSS比起男主的麒麟臂调教下的武器简直不堪一击,果然是宅男拯救世界。
核电站中有大量的幽魂,就像《生化危机3》结尾一样。
原来这是国家研发武器失败了,还好还有自毁程序,比360、百度杀毒软件良心多了,要是不慎安装在电脑中卸都卸不掉。
所以不管你研发生化武器还是人工智能,一定记得设定自毁程序。
当然,如果是拍电影的话,研发生化武器/人工智能千万不要设定自毁程序,要不然很难把片长拖到90分钟,更别说像《生化危机》一样拍到第六部了。
与此同时不断还有幽魂冲出来,马克终于在最后一秒启动了自毁程序从而拯救地球,这也太俗了吧?
几乎所有的美国大片都是这个套路,你就不可以让他最后一秒的时候踩到香蕉皮摔一跤导致所有幽魂被放出来,然后毁灭地球吗?
皆大欢喜的电影大家看多了,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剧情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
原来,幽魂是由人类的尸体通过类似3D打印机的机器造出来的。
那个年代的科学技术都那么发达了啊,跪求给我打印一个苍老师,不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正常状态的就行了。
不过本片对于结局的处理还是没有落入俗套,毕竟男女主角连接吻都没有就结束了,简直是单身狗的福音啊。
最后女主望向男主的时候,仿佛在说:最后一秒你怎么不踩到香蕉皮摔一跤呢?
我还以为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本片就是战争版《捉鬼敢死队》和真人版《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啊。
幽魂的设定让我想起了刘慈欣的小说《球状闪电》,观影过程中本来我还时不时地和《球状闪电》的剧情联系起来,但是最后发现剧情相比《球状闪电》差太远了。
当然,把电影和小说相比是不公平的,不过如果大家有空真的可以去看看《球状闪电》,其中也有类似“幽魂”的描写,而且对科学现象的解释更具说服力。
人们总是谈论《三体》,从而忽略了太多刘慈欣其他同样高质量的小说。
本片是介于魔幻片和硬科幻之间的一部电影,比起毫无科学依据的魔幻片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但和真正的硬科幻相比又显得疑点重重。
其实我觉得对于这种电影不需要太深究科学性,哪怕是《火星救援》《星际穿越》《地心引力》这种科幻佳作都总有人挑刺,一部普通的科幻片更加难以保证剧情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也不是科幻片了,而是科教片了。
我觉得批判科幻片中不符合科学依据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看电影都这样认死理那真的没有电影可看了。
毕竟真要认真起来,《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所有科幻片全都是无视物理常识的存在。
对于看电影认死理的人,或许真的只有纪录片或者《新闻联播》才能满足他了。
不过,和《哈利•波特》《雷神》之类的魔幻片相比,本片又有一定的科学性。
其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爱因斯坦在80年前预言的新物态,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
现在,全世界已经有数十个实验室实现了9种元素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如果物质不断冷下去、冷下去……一直冷到不能再冷下去,比如说,接近绝对零度(-273.15℃)吧,在这样的极低温下,物质又会出现什么奇异的状态呢?
这时,奇迹出现了——所有的原子似乎都变成了同一个原子,再也分不出你我他了!
这就是物质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所以本片中“由于幽魂温度太低,人一碰就死”的设定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那么,本片中的“幽魂”有没有可能在未来战争中变为现实呢?
我觉得使用幽魂的一大好处是它不是真正的人类,不会真正导致人类的伤亡。
另一方面,既然一个国家能造这种武器,其它国家也能造出来吧,到最后岂不是两个国家用幽魂进行作战,虽然说不会有真正的人类伤亡,但是这种战争有意义吗?
还不如两个国家分别选五个人出来玩Dota,哪个打赢了就算是赢了这场战争。
所以,和平才是硬道理啊。
打仗有什么意思?
是饭不够好吃,还是手机不够好玩?
值得一提的是,同属Netflix公司的《黑镜》第三季的第5集同样是一个关于战争的科幻片,但是其中对人性、哲理的解读更让人细思恐极。
和以往的好莱坞大片相比,《幽冥》是一部中低成本的科幻片。
虽然视觉效果比起《变形金刚》《奇异博士》等特效大片相比还是差很多,但不得不说单看剧情还是勉强能让人接受的。
至少比《独立日2》这种烂片好太多了。
这让我想起同样低成本的《彗星来的那一夜》《千钧一发》《黑洞频率》等科幻片。
包括口碑两极分化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同样是成本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以上提到的这4部科幻片之所以口碑很好,都是以剧情取胜,实际上特效都很一般,甚至没有特效。
我始终觉得特效只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导演把剧情以视觉效果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特效越好就一定是佳作。
可以说视觉效果和电影的好坏并没有绝对的联系。
而且,并不是每个导演都能获得动辄上亿美元的投资。
即将上映的《长城》一片中,宣传语是“颠覆想象”。
虽然电影还未上映,我不便多做评价,但我更希望它能讲一个好的故事,而不是把心思全花在特效上面。
毕竟你特效做得再好,过两年还会有更逼真的特效,但是如果把心思花在剧本上说不定会达到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
在大家受够了特效大片的“视觉强奸”之后,我想观众更渴望看到的应该还是剧情大片吧。
最近有部美国电影<<幽灵>>高清版资源出现在国内各个盗版网站上,不怎么知名。
本以为是3D动画电影,看了才知道是好莱坞最新出品的战争电影。
《幽灵》这部电影出彩之处在于敌方研制的一种前所未见的全新武器突然在战场中出现致使美军所依仗的先进装备打遍天下无敌手,肆无忌惮干涉别国内政,势如破竹斩获敌方目标的傲慢戛然而止,前线士兵伤亡惨重,被打得扑满大街了。
一时之间美军懵了,从上到下束手无策,军方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寻找对策便成为美军火烧眉毛之痛。
这种武器仿似鬼魂,有点独立意识,三五成群。
几乎沒有任何物理特性,子弹如同打在空气里,穿身而过,却沒有任何伤害。
但它对人类却有巨大的杀伤力,白天黑夜对其行动毫无阻碍,更让人恐怖,不寒而栗的是这种鬼魂越来越多,几乎遍地都是,轻轻松松飞檐走壁,蜂拥而至。
到处追杀美军,紧咬不放,。
而其又具备隐身能力,来去迅速,无影无踪,人一但触碰旋即挂掉,无一幸免。
如果没有特殊的探查设备,单凭肉眼无法识别。
坦克,飞机等诸多武器被其视为无物。
几乎找不到其的任何弱点。
无庸置疑,美军一败涂地,总部基地都被其完全摧毁,甚至总司令将军也沦落到难民营与平民一起躲藏。
他哀叹到世界末日真的到了吗?
(微信公众号:历史挺有趣)第一次对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产生了质疑。
与《独立日》一样的套路,幸运的是到了最后某个军方尖端装备科学家依据自己的判断和验证找到了来自敌方鬼魂的弱点,并且发源地也被其挖掘到了。
美军借此契机重振旗鼓,展开绝地反击,直捣敌方总部,一举反败为胜,将敌方研究成果为我所用。
强大的美国军队的自信心又回来了。
这部电影也深深的反映出美军对未来战争的忧患意识。
(微信公众号:历史挺有趣)不知道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历史又不悠久,又沒有文化的积累沉淀。
只能面向未来寻求素材,人为的制造威胁。
这部科幻,恐怖类型的电影,并不是什么大制作。
但情节紧凑,层层推进,高潮迭起。
尤其是开始时鬼魂在黑暗狭窄的空间中突然出现,扑于人身上。
勾起了观众巨大的观影好奇心值得称道。
悬疑,探究电影剧情的发展结局便成为观影的动机,前后呼应完整,麻雀虽少,五腑齐全。
细节的处理相当到位。
比起国内某些所谓的大制作,看了开头就不想看下去的烂片要好上不少。
相对而言,恐怖片的制作成本是最低的,但收获的票房却是不成比例的高,非对称获利。
迄今为止,因题材的限制中国并没有完全严格意义上的恐怖片。
不是没人想到,而是政策的红线闯不了。
遑论欧美大热门的《电锯惊魂》系列电影,日本的《午夜凶铃》等等。
这些电影的相继出现,绝对是迎合电影市场上观众的需求。
这部电影小而细致,有兴趣的影迷可以观赏下这部爆米花电影。
不错的片子,看着很爽。
BEC(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打印出的超物质人形武器,这个创意还是蛮新颖的。
最后还有男主武器专家对受难“母体”的关怀,让那些介于生死之间的灵魂rip,也算是有人性有思考吧。
唯一感觉有点瑕疵的就是男主想明白“幽冥”是个什么玩意有点太突然,还有其他人居然反应如此平静。
😐槽点就是本来以为tank可以装得一手好逼,结果分分钟被秒。
但是还是有作用的,除了有个光学探测器(真像红警里的光棱坦克)照啊照的,还有让男主想明白陶瓷可以阻止幽冥击穿坦克,进而在避难所里面建了支“阿森纳”(兵工厂),再进而最后核电站场景可以像玩FPS一样爽爽打鬼,这片子剪一剪可以推一款COD类扩展任务包了。
最后小女孩好评。
❤️
仅仅只看影片简介的话,《幽冥》倒是很像SQUARE那部《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的真人电影版,但除了“幽冥”的作战形式外,这两部片子是截然不同的类型。
《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既有炫技的成份,又有着比较深邃的思考。
相比之下,《幽冥》的套路更加直接,感觉更类似于是《我是传奇》和《生化危机》。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尽管在场面上和格局上和那些个烧钱的骚包有较大差距,但电影整体质感颇佳,紧凑、紧张、一气呵成。
科幻片的核心可不就是创意嘛,这一次是“谜之3D打印”。
前期悬念设的够足。
是什么?
怎么回事?
很吸引人看下去。
后半部分揭秘太敷衍。
一是幽灵害怕铁屑的事情,为什么,道理没有讲清楚。
二是那个小女孩的父亲怎样知道害怕铁屑,是干什么工作的,没讲清楚。
如果真是怕铁屑,飞起来能不能越过呢?
能蹦过去那就不用从地面上走了。
三是男主揭示的推理过程太简单了。
只有三条理由就推论出爱因斯坦波色。
前面没有一点提示。
或者说男主的试验大概也是这个原理,所以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
四是到达那个工厂的情节太简单。
工厂居然没有一个人,全自动生产?
生产多少年了,还能自动运行?
我一直在想是哪个疯子做出这种幽冥?
也没有人守卫,就更奇怪了。
那么幽冥是仇恨人类还是仅仅仇恨美国人?
这种波色子凝聚态为啥怕铁呢?
最后消灭他们供应的是神经?
还是能量?
拔掉管子断掉的是什么?
也没搞明白。
悬疑够大,说法基本合理,但虎头蛇尾的厉害。
所以凑合看可以。
却不痛快。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详细的不说了(可以自己查),地球上不少实验室已经搞出来了,但搞出这种凝聚态目前必须有两个条件:接近绝对零度(-273.15℃);稀薄的金属原子气体。
这两个条件开始和电影里说的“幽冥”符合——不可见的极低温度的人型气团。
金属原子气体应该是不可见的——但通过仪器进行光谱分析可发现。
空调费电吧,搞绝对零度肯定需要级大电量,所以在核电站搞。
电影里士兵被这人型气团击中后——内脏冰冻(这个好理解,接触近-273.15℃的气体被急冻),外表皮肤被烧灼腐蚀——这是由于凝聚效应发生时会产生无电压电流(凝聚态时所有原子运动方向一致,其电子也统一定向移动,导致无电压电流),当人型凝聚态金属原子气体朝士兵移动时就能产生电流,电流只烧灼士兵皮肤(无电压电流应该是不击穿身体);腐蚀可能是烧灼皮肤时产生的水汽或氢、氧与金属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腐蚀了皮肤表面。
等离子放电枪——先说等离子放电吧,其实闪电和电焊时的电弧都是等离子放电,等离子电弧切割应用也很广泛。
等离子切割电弧的温度在6000℃到8000℃之间,喷嘴出口中心温度可达 20000°C。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
等离子放电枪应是用极热打极寒,那打的是闪电还是电弧?
电影里好象不是闪电也不是电弧,脑补下,可能是类似球状闪电——枪口打出的是密度很高(有后作力)的高速旋转的(内部高速旋转才能成稳定球形,片中枪管有旋转部件)等离子体团,击中幽冥(人型凝聚态金属原子气体)时剧烈放电爆炸释放高温瓦解低温气体。
你看士兵换等离子放电枪后还特意穿了一套连体带头盔的服装——那应该是法拉第笼防护服(金属网包裹服),防闪电。
电影中凝聚态金属原子气体(也可能将来是其它凝聚态物质)被3D打印成人型,然后又让它和人的灵魂结合去攻击。
灵魂?
对!
科学家已经用量子力学证实了灵魂存在的可能性。
根据他们的理论,人类的灵魂存在于脑细胞内被称之为“微管”的结构内。
他们指出人类的意识活动是这些微管内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
其中有人认为,在濒死经历中,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态,但里面的信息并没有遭到破坏。
也就是说,灵魂离开肉体,重回宇宙。
在纪录片《科学频道-穿越虫洞》中科学家说:“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态,但微管内的量子信息并没有遭到破坏,也无法被破坏,离开肉体后重新回到宇宙。
如果患者苏醒过来,这种量子信息又会重新回到微管,患者会说‘我体验了一次濒死经历’。
如果没有苏醒过来,患者便会死亡,这种量子信息将存在于肉体外,以灵魂的形式。
”——大脑微管保持量子态,由于量子引力效应,量子信息(灵魂)就会呆在大脑微管里。
有了上面这套理论就能推算幽冥是怎么工作的了。
首先说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就是一种量子态。
当凝聚态物质被3D打印成人形——剧中是根据人体X光片,也就是完全按一个真人的结构打印,那打印出来的大脑结构及其微管应该与那个X光片真人类似——其量子态就可能和真人大脑量子态一致——换句话说,那个人的脑中的量子信息(灵魂)也能在3D打印的人形体脑中保存,灵魂有了两个去处(一个真人大脑和一个结构一样的3D打印凝聚态物质人)。
电影中可看出,原来的真人(有照片和脑电图显示)只剩大脑和神经系统——这和死人差不多,但大脑(或人体)可能被急冻到绝对温度附近达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时人躯体是死了,但由于大脑中微管由于极冻保持了量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就是一种量子态)——所以里面的量子信息(灵魂)并没有离开——被困住了!
这就是电影中对剧中幽冥的描述——他们被困在了生死之间!
当另一个3D打印凝聚态物质人模型出来时——量子信息(灵魂)就可在这二者中进行量子信息传输(灵魂游走于这二居室?
)。
3D打印凝聚态物质人(低温气团)即使吸收了热量(撞击杀死N个士兵后)仍能保持接近绝对温度低的凝聚态,并且能按那个被困住的量子信息(灵魂)的意识活动——这些可能都是量子效应的结果(能量可以通过量子传输效应传输走和传输来?
)。
编不出来了,哈哈。
上面有些可能是糊编乱造,大家也可自行脑补重新解释。
好歹也算是个影迷了,关注了不少大导演,有什么新片很早就会关注,一直到上映观看。
每年都有那么几部列入计划必看的电影。
而这部电影是我无聊时在网上发现的,当时是本着打发时间看看的,一看片头,呦,不错,开头拍的不错,过一会,哟,中间剧情也不错,再往下看, 不对了,还是很不错,照这个趋势,是部大片呀,我怎么没发现?
赶紧暂停了去豆瓣,看看我到底错过了什么。
豆瓣搜了一下,确实不是什么大导演的片子,我这才安心往下看。
直到整部电影看完,我叹了口气,差点错过一部大片啊,论剧情和拍摄,不比名导的差,我个人给与4星好评!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创意有意思场面也好看,假如剧情能设置得更复杂而非单线叙事从头到尾就更好,不过目前这样也算个简洁利落硬朗的军事科幻片。演员熟脸很多。玻爱凝聚态武器唯一弱点是不能飞而非能被等离子武器破解啊,要是能飞不用走路主角们早挂了。。
Netflix电视电影即视感,却非常有质地,废墟狙击,能量离子,视觉反派,玄幻科技感十足,中小制作场面却超出预期,游戏界面临摹,金属机械能量抗衡,典型的美式救世兼反战内核攻略,脑洞大开的物理解构,澎湃激昂的回路大战,虽然逻辑有漏洞,剧情有疏忽,但这样的原创制作已经足够脱颖亮眼,值得一看
完美符合你国审查制度的电影竟然被米国佬抢先一步拍了!岂可修!
如果没有《球状闪电》我给满分,否则很容易猜中结局,科幻的核心价值是新点子这个和大刘的量子态活死人雷同啊,尽管凝聚态人的科幻设定在物理学上还有待推敲,不必纠结于硬科幻的设定,这片子也是很有诚意的作品,军事战争题材的近未来科幻,这是我的菜。
网飞这个片还是很给力的,制作质量比较高,帅锅颜值也不错(属于我喜欢那种粗旷型),到了爱因斯坦那一段,开了中文字幕仍旧看不懂啥意思(但是也不影响看片)。整体来说,是良心制作。
美国网大=中国A级大片……电影工业的差距真不是钱能弥补的。
细节槽点数都数不清,和湄公河有一拼;只不过这个电影背景设定的比较大,需求高,做成这样远远达不到需求,所以感觉比同样是细节恶心的湄公河更差劲。另外,感觉至少改把战争更完全的交待一下;电影里就几个士兵,各种被四处游荡的幽灵杀死,还有铁防幽灵,叛军交战根本没有,完全就是生化危机的赶脚。
这最后是拔网线?
盲目反战的愚蠢思维,毁掉了一个好点子。奈飞的异常左倾需要警惕,以为它在扼杀青少年对自由的天然理解
希望古仔的明日战记也能有如此水准
这个所谓的凝聚态可以对碳基生物、坦克等金属设备进行无差别攻击,同时具备自我意识生产方如何进行操控,区分敌我关掉电源停止生产 ,并且连同已经跑出去的实验体一起摧毁。依据片尾设定每一个幽魂都对应一个实验体。
人类不要总是造一些东西害自己好吗
人类总是手撕鬼子,这回终于轮到被鬼子手撕了。
镜头拿捏得挺一般。前半部分低成本科幻佳作,后半部分好莱坞日常式失控展开
三星半 网飞大法好 就是想看的战争与科幻片该有的样子 氛围很棒 除了主角光环太明显 情节太老套 拟态武器的设定还挺新鲜的
我会给这个构思四星
你看,集体开外挂被拔网线了吧。。。
新奇的科幻背景+浓厚的反战意味,但对“被吊打-认知-反击”过程的处理略显老套乏味
实在不愿给三星,弱。
难得可贵的是圆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