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我会变成什么样,你会游走在哪里;如果我回到最初,是否还找得到你,是否我们还能,继续向前走。
I need you,I love you,I can't say goodbye.是谁说《On Air》无关爱情的,不过是还原了爱情最本源的形态,没有张扬着可爱和柔弱的女猪脚,也没有为了心爱的女人大吼大叫说着没有正常人会说的情话的王子;又是谁说《On Air》的爱情不梦幻的,好吧,我承认,是我太相信现实,可是,我们的爱情大多平淡而又美好。
可是,可是在这样的深夜,我会想起那个又冷漠又刻薄,又狡黠又天真,又高傲又温暖的大明星吴胜雅;我会想起那个勇敢又直白地说着“鲑鱼出生在淡水然后游向大海,等长大了又回到淡水,我不是回到张娱乐公司,而是回到张其俊身边”的小女人吴胜雅。
那个高高在上,星光熠熠的吴胜雅你兜转了一圈又回到最初,是遗失了什么在这里吗,还是,你这一路故意不带走它。
很久以来,我不理解刘若英为什么偏偏对陈升恋恋不忘,原来,有些人,在生命最初的岁月里出现了就是出现了,没有什么为什么呢。
只是,对于奶茶,生活毕竟不如戏剧般美好,人情总敌不过现实。
一直觉得金荷娜的吴胜雅有些老气不像二十六岁般青春的女明星,可是她演起恩英来让你觉得她分明就是那个二十五岁样貌七岁心理的仅仅是比别人慢而已的小女孩。
那么,你是在用一张世故冷艳的面庞来保护心中那个纯真美好的小孩子吗?
不要让别人爱上你,而要让人憧憬你,这才是顶级明星。
那么你自己呢?
你爱上了谁?
当你说如果要用全世界的喜爱换一个人的喜爱你肯的时候,我以为那不过是对导演又聪明又挑衅的暧昧罢了,可是后来你说,因为孤单所以做明星,我突然就读懂了当那个长久以来你放在心里依赖信任然后自己独行的男人为你拭去脸上的汗水温柔地说着“小小丫头,那么不肯听话,我,很想念你”时你那不合时宜的眼神,原本以为那是感动或欣喜呢,但其实那是惊诧多于喜悦,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终于找到了心中的答案本应欣喜却不可遏止地泪如雨下,原来,我们并不孤单。
我们傻傻地笑着,不明所以地拒绝着,被时光的碎片飞溅着我们付出的不过是一种叫做感情的东西。
很怪的韩剧看到多一半的时候我竟然不能给四个人进行爱情配对似乎四个人都有爱的可能爱的触角可以无限延伸我以为导演会喜欢上高傲漂亮内心敏感的女明星我以为离婚女作家会感动于默默支持她的明星经纪人我以为女明星应该是遇王子的公主命我以为经纪人喜欢的是那个爱笑有小孩的离婚女作家很多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爱情的感情我想爱情总是会大于那些类似爱情的温暖,感动,亲吻,拥抱
这应该是我完整看完的第二部韩片,第一部是浪漫满屋。
看完浪漫,接着想翻看其他韩剧,可是没看几集,都以放弃收尾。
后来转向日剧美剧。
近期正好看到on air,一气看完。
一部很好的片子!
说来惭愧,一开始吸引我的就是金荷娜,原因是钟嘉欣跟她很像。
反正我觉得她们俩有点象,金更成熟点。
看完前几集,就被4人之间的冲突吸引。
当然还主要是2男和笙雅之间,英恩和笙雅之间的冲突。
编剧在开局就带着观众兜了一个圈子,把庆民和笙雅弄的有些暧昧,谁说导演不能喜欢演员的?
好吧我忍。
随着剧情的逐步深入,4人的感情线也逐步明朗。
最后也以喜剧收尾。
很多韩剧爱情片的基调都是男或女一方特别强势,比如浪漫满屋中的rain,我叫金三顺中的真贤都是男的强势,而魔女幼熙中的女主角比较强势,这次的on air也是女方比较有强势,成功的作家,成功的女艺人对新人导演,落魄的经济人。
只是编剧刻意把2位女主角的地位降低,突出了她们的弱点。
在最后几集,这些冲突逐步暴露。
当然其中最苦的要属基准,慢慢感受到笙雅的爱,作为一个男人,但是却承受不起,成为国民妖精的笙雅---太高了,很高兴最后基准还是通过自己的认真和努力,终于找到回到笙雅身边的路。
在如此整个剧集在4人关系冲突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算的上是一部佳作。
不过还是差几点:1,开头几集让庆民和笙雅弄的有些暧昧,感觉是为了凑集数。
2,剧中7年前的回忆片段被活生生的拆散了,编剧把观众都当成了傻瓜。
电视剧允许有噱头,但这种把几个小时的回忆片段,拆成2部分,然后分别放在相隔好几集的电视剧,这种做法实在是,太可恶。
3,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看仔细,感觉基准和笙雅的相爱,没有交代清楚。
笙雅一面介绍的比较多,雨中借伞,宾馆说教,到5年前的表明心迹,或许很早笙雅就在寻找来到基准身边的路。
不过还是觉得,那些说教感觉更像是大哥哥对小妹妹的感情,难道笙雅这么简单就动情了?
况且2人也有5年没接触,娱乐圈这个大染缸,怎么可能不变?这五年中应该还有维系2人情感的铺垫存在。
而基准的爱更模糊,on air隐含单相思的意思,但是可是还是觉得作下交代更好。
我的感觉是:7年前虽然赶走了笙雅,但还是放心不下这个小妮子,于是这7年无时不刻在关心她,笙雅第一次试镜的录像带充分证明了这点,从最初的关怀,逐渐转变为男人的爱。
这种爱促使基准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笙雅,以基准跟SW公司老板的交情以及本人在广播局的资历,应该不是问题。
而基准对笙雅的帮助,或许被笙雅抓到蛛丝马迹,所以2人虽然没有正面接触,但偶尔的擦肩却有片刻的心动,只是笙雅窜红实在太快,而基准无心打理自己的公司导致破产在即,让2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直到笙雅的合同到期,终于有了自由身的笙雅便迫不及待的游回了基准身边,可基准还是感叹,你回来晚了。。。
以上纯属个人YY,^_^.很多网友都提到最后2集的结尾有点仓促,我也觉得如此。
听说SBS本来有意延长3集,但最后演员不同意,只延长了1集。
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污点。
剧中电视剧是靠收视率吃饭的,所以没有收视率一切都是扯蛋。
作为一个严谨的单元剧,剧本应该早已写好,但是为了平衡制作费用和收视率,韩国的电视制作人选择了先拍再议的做法,如果收视不好就缩短,收视好就接拍或延长,很功利的做法。
一般日剧会拍SP或电影版,美剧如果好就拍第二季第三季,不好就直接卡擦,港剧就死死的20集30集40集或更多一拍就拍完。
韩剧这种制作方法的确平衡制作费用和收视率,不过对于编剧演员等相关制作人员,却是增加了工作量。
可怜了我们观众,这么好的一部片子,留下了些许遗憾。
不知道原本想增加的2集,是几年后2队情侣的情况呢,还是对2条感情线再多作些交代。
喜欢on air,所以忍不住给它挑刺,这部片子有太多隐含的情节,或许要看第二遍才会真正体会。
希望同样喜欢这部片子的你一起来讨论。
又发现几个片段SW社长送的树,笙雅说让他枯死,基准嘴上说不行,但私底下还是照笙雅说的做了,而有一幕,笙雅的在浇树,2个人实在有意思。
剧中当笙雅碰到问题的时候,都是基准在奔波忙走,虽然解决的不够完美,但是最终还是解决了问题,这样的男人才是笙雅所需要的吧。
第9,10集的时候庆民对笙雅有好感已经很明显了,这让英恩很不舒服。
不过笙雅却对基准有特殊的感情,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不是爱情吧。
又是一个好玩的情节,庆民喜欢在剧本中有趣的情节哗上红圈,这次红圈画在了英恩的名字上,哈哈。
4人玩暧昧的关系,到赏樱花为止。
关系全部挑明。
基准送笙雅的录像带,很明显不是一次拍摄,而是很多片段组成,纪录笙雅从青涩到大牌的路程,可见基准盯着她很久了。
18集笙雅和基准在門外的2次对话,把2人的关系彻底挑明,第一次是基准向笙雅表白。
基准喜欢过的女人就是笙雅。
基准承认自己就是录像带的制作人,笙雅已經完全明白,這么多年基准一直在关心自己,感动到落泪。
但是她同時也感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次笙雅表示自己对基準的关心,但是正如笙雅抓住基准受伤的手一样,抓的越紧伤的更深。
风暴即将来临。
第二遍回味on air,发现前面写的有些幼稚了。
个人比较喜欢基准和笙雅的那段7年情,所以第二遍着重看了他们的部分。
1,基准和笙雅在5年前应该没有什么接触,只是默默的注视着对方。
从那盘片花录像带看出基准几乎从笙雅出道就开始关注她了。
而笙雅一直保留的那把伞,也说明笙雅心中对基准念念不忘。
2,2人怎么会互相吸引。
我觉得2人都是演艺界的另类。
笙雅虽然已经是大牌明星,但对于演技不佳还是耿耿于怀,她并不想安于现状,更是有自己的梦想。
而基准不用说,一般经纪人只会把艺人当成摇钱树,看看现在的SW对东方神起的态度就知道了,基准却把艺人的演技和艺德放在首位,他是在培养演员。
但正是如此,让基准变得众叛亲离,因为物欲横流的演艺界,已经变得跟从前不同,金钱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
正是因为2人的特质,让2人在5年的时间思念着对方。
8,9集中,编剧让男女主角恋爱的对象错位了下,其实仔细想想,难道5年内基准和笙雅就没有遇到过其他优秀的对象吗?
显然不可能,基准后来也对英恩动过情,笙雅所在的娱乐圈比大叔帅的人不知道有成千上百呢。
可是基准没有向英恩表白,笙雅也只是传出了莫须有的绯闻而已,原因就是2人终究放不下对方。
插一些废话,韩国的编剧总喜欢在正式男女配对之前,在正牌男女身边分别安插感情配角,而且还显得蛮登对的样子,反正我看过的几部韩片都是这样,太老套了。
最近在看灿烂的遗产,又是这样子。
此片在韩国创出40%以上的收视率,虽然觉得剧本不错,冲突的很有力度,但我看的索然无味,还是on air吸引我。
3,2人究竟什么时候喜欢上对方的。
先说笙雅,全度妍对笙雅有一番说教,其中一句话电视里是这样翻译的:想让人憧憬你才是难事;而在花絮片段里是这样翻译的:有谁使你想成为(我)这样才难。
私下觉得,片花的翻译比较容易入戏。
笙雅在5年前看望基准,其实是想让基准签下自己,没相到基准并没有这个意思,可能这个时候基准的演艺公司已经有不妙的现象,剧中基准也说自己头痛的事情很多。
而笙雅以为基准不屑与自己签约,一气之下发了脾气,跟SM签下5年的合约。
很明显,在雨中借伞,宾馆说教之后,笙雅对这个好人大叔已经念念不忘了。
5年前的对话之后,笙雅一刻也没放松,认真的工作,认真的踏出走向基准的路。
再说基准,从他收集的NG画面也可以看出,这个小丫头片子给基准留下的印象不是一般的深,一开始也许只是默默的注视,看到刚出道的笙雅遇到种种困难,由怜转爱。
直到笙雅名气越来越大脾气完全变坏,才慢慢清醒,可能那时对英恩有点动心,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表白。
而笙雅主动来找他签约更是让这沉寂已久的爱火重燃。
分析下基准这个好大叔---的确很man。
虽然喜欢过笙雅,但在笙雅找他签约之前,他已经对这段情放下,签下笙雅之后还不住的问她,为什么要找自己签约。
再经历自己艺人三番四次的背叛之后,基准对这个世界对自己正逐步丧失信心。
而当他意识到笙雅对自己的爱意之时,态度马上发生变化,从爱笙雅的男人,变成爱笙雅的经纪人。
他的爱不是要从笙雅上赚多少钱,而是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帮助笙雅实现她的梦想,把她推向更高。
四处找人签约,合並演艺公司,到最后远走美国,全都是为了笙雅,要知道在张娱乐公司即将倒闭之时,基准还是不愿向其他人低头,可是为了笙雅,他做了。
剧中笙雅对基准的爱表现的很明显,因为她是从高坛上走下来的,引人注目,但基准对笙雅的爱也不是普通的,最为一个落魄的经济人,基准已经做了他能做的所有事情,黄色录像带传闻之前,2人有过2次接触,第一次作为爱笙雅的男人,基准没有问究,第二次作为爱笙雅的经纪人,基准问了出口,这让笙雅心碎,何尝不是让基准心痛的问题,但这个必须弄清楚,才能彻底解决。
最后也是基准很好的解决了这次流言。
当然,基准最后不告而别的出走比较突兀,让笙雅又痛苦了一回,这种事情说清楚就行了,弄这么神秘干嘛。
让女人哭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由于很少看韩剧,这次的on air的确让我眼前一亮,说不定会再看第3遍,能让人回味的电视剧不多,上次的感动还是看求婚大作战时留下的。
总体感觉on air的编剧很细腻,许多小细节都让人回味无穷。
人物塑造很成功,冲突和高潮也设置的合理感人,对普通电视工作者的描述更是让人感到真实。
不过韩剧哭戏很多,让我比较不适应。
而且4人感情纠葛也是老一套,希望SBS能拍出更多更好的剧集。
祝愿是这样,不过现实又是另一回事情,韩国观众对遗产,4角恋,绝症什么的好象有狂热的喜好,看看灿烂的遗产收视就知道了,好的收视才能有好的经济回报,所以迎合观众才是第一位。
关于这部剧的结局,大多认为落入了韩剧的俗套。
离婚作家与新人导演,当红演员与经纪人,这两对奇妙的组合最终有了圆满的结局。
或许是最恶俗的结局,但却是生活最原本的样子,轰轰烈烈的只有过程,终究会平淡如水。
就像局长说的,徐恩英,“你的魅力是大呼小叫”。
从一开始,我就爱上了作家的神经和虚荣,最初毫不掩饰对吴承雅的嫉妒,脸上贴着花瓣反穿睡衣开门的神情,冲着导演大喊大叫的语气,戴着发箍窝在工作室的模样,都是恩英的脆弱与骄傲,却又是她极为可爱的真性情。
她细腻内心都隐藏不住的孩子气,受过伤害却依然相信爱情的纯真,都让我喜欢又心疼。
原来你所拥有的孩子气,是我一直努力想要保留住的美好。
17集局长说要驱逐SW的时候,那刻总算觉得大快人心了下。
前面那些快进的部分也变没那么讨厌了。
局长简直太酷了,哈哈~狂笑好了可以去睡了
个人认为自04年疯狂追过韩剧之后,后面的韩剧越来越没新意,08年终于看到一部《ON AIR》眼前一亮的感觉,看了前2个人感觉还行,而且之前很少看金荷娜,宋允儿这样前辈级的表演,所以 ,打算追下去看看哦!!
金荷娜的电视 我似乎第一次看一直不觉得她漂亮得够得上“国民妖精”一直不知道她可以有这样的演出……看的第一部宋允儿演的电视似乎是《走向暴风雨》最后两集无法看 至今引为憾事宋允儿在《走向暴风雨》中的演出给我的感觉 和我一个喜欢的女生说张赫在《THANK YOU》的演出一样——“令人窒息”我再也不能想到那个宋允儿会有这样的演出是的 我不大觉得金荷娜漂亮得足够称作“国民妖精”但是 我不得不承认 《on air》里面那个吴承雅真的是个耀眼的妖精 而这个妖精 是金荷娜制造的 好出色的演技……未必没有人比金荷娜演得更好 但是我懒得做假设这么说 在我看来 并不妖精的金荷娜造就了最好的妖精吴承雅我想不到宋允儿有这样的演出想不到这样的角色她可以演得这么好——好像她本来就是那么的冲动、情绪化、孩子气……《走向暴风雨》里面她——“令人窒息”这部剧里 她使我大感意外 意外之中又有惊喜朴龙河……这人像香港演员王喜……如果某天见到他有宋允儿的在这剧里的演出 我一样会吓一跳的剧情什么的 我还真的不大喜欢说反正 这个剧值得一看
是的,我希望能看到续集,可是少了一个人,那个不是结局的结局就在心里定格了,我爱上那里的所有人。
刀子嘴豆腐心的作家,力争完美的导演,说小小丫头我想你了的张代表,还有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很不容易的承雅,这些人,鲜活到我每集都会哭,都会为他们的故事感动,喜欢ON AIR不拖拉的剧情,可是一个人就这样离开了我们,那么,没有续集了不是吗?
可是还是很爱他,很爱他们,很爱这部剧,就像很多人说的,就当朴龙河是定了一张《KISS THE MOON》的票了,他去看了,他会回来的
雷死我了,虽然到最后也没有明说,但是张基俊口中那个“爱过的人”就是吴笙雅吧。
七年前看上一个萝莉,然后默默在一旁帮助着欣赏着这个小萝莉一步步变成熟女,熟女啊,最后又反过来成为自己的救世主,最后大叔和萝莉一起飞向好莱坞,这剧情,啧啧,赞。
棒子好大叔与萝莉这一口我也没办法,但暧昧玩得也过头了吧。
中间的剧情几乎都是在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暧昧”中度过的。
作家呢,一面对导演不断念叨“春天来了”这种强烈暗示意味的话,一面又开心地接受大叔的杯碗茶盏;导演呢,一面时不时被萝莉挑逗得几乎把持不住,一面又频繁打开作家工作室的门;大叔呢,一面一如既往五年如一日地给媒体发作家新剧的短信,一面和萝莉吃着浓情蜜意的乌冬面;萝莉呢,一面突兀地闯入导演的镜头,一面带着大叔选婚戒去。
这种奇怪混乱的暧昧让我不知所措——明明不可能,非要制造点绯闻——我只能想像编剧是想告诉我们棒国的电视工作者就是终日生活这种暧昧腻味的氛围当中。
片子采用插叙手法,无非想要调观众味口。
最让我记忆深刻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首先萝莉回想起大叔嚷着“红酒比香槟好”带着萝莉前往宾馆开房,然后是现实中萝莉一阵的魂不守舍,接着由大叔回想在台湾晨跑的早晨他一时没控制住拿着毛巾给擦汗,末了来一句——“我很想你”。
我很想你,我很想你,我很想你……这话由一个七年前带着只见过几面的萝莉去开房七年后又与萝莉重逢的大叔说出来,导演和编剧想表达什么不言而喻。
这种剪接表达上的伎俩当然不会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大叔和萝莉那夜发生了什么,但,我想说的是,导演和编剧编排这样的剧情以期误导观众绝对其心可诛。
尽管大叔不帅个头不高,萝莉也不天仙,但是这部戏也还是有亮点的——那盘不存在的色情录像带。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冠希哥的那个什么门。
当然,冠希哥是真有其事,但那又怎样,剧中不也说,别说没有就算有那是个人的私事你们一个个打了鸡血这么兴奋什么?
都说我天朝网络暴民厉害,棒国肯定在过之而无不及,不然为什么阿娇还活着崔真实却死了?
听说棒国还实行了传说中的网络实名,这更说明棒子们的基因中的非理性和偏激了。
萝莉在发布会上一句“我的堕落,让你们开心了吗?
”听得我心惊肉跳:这真是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啊,原来我们都拿别人的堕落来娱乐自己了。
我们是怎样变得如此不堪的?
归功于时代么,亦或是我们内心精神的空虚?
如果在这部剧里选名台词的话我选这句,而现在我要去蹲墙角画圈圈去了。
刚刚把On Air奋斗完了,一直对这部电视剧不来电,看也是断断续续的在看,突然看到18集,一下子精彩起来了,吴胜雅作为一个明星她的苦与乐,灿烂与悲伤,浮华与寂寞全部都袒露于众人面前,编剧这个黄色录像带事件写的真是太好了,其实这部电视剧中有很多特别的设计,上次的真心话游戏也让我印象深刻,一直穿插在剧中的吴胜雅和张其俊初识的经过,一直都是这样连贯的贯穿着,金恩淑编剧真的很用心地在寻求改变和突破。
其实我觉得经纪人和明星这个结局我是非常能接受的,如果他们真的结婚的,我倒还觉得太戏剧化了,毕竟一个明星要结婚是多么轰动的事情,还需要多加几集才能铺陈,既然他们两个彼此的心都是那么明确了,那么就这样吧,一起双宿双飞拼搏事业吧,他们同时也是工作上的最佳拍档啊,作为一个明星还是要懂得保护自己的私生活,所以编剧也是比较保守和真实的写了他们两个人的感情。
值得欣喜的就是编剧和导演这一对欢喜冤家了,我喜欢看作家又敏感又有点神经质的感觉,很可爱,很小孩,其实如果导演的吃醋和爱能够再深入的挖掘一下应该会更加精彩,也许这本来就不是一部描写太多感情的戏,只是对于我这种看了好多爱情剧的人,自然希望能够多一些这部分的描写,毕竟我对电视剧制作并不是很感兴趣。
剧中对于张其俊的感情归属一直比较模糊,好像是喜欢徐英恩又好像喜欢吴胜雅。
怎么说呢?
可以肯定的是,他两个都爱过。
一方面他一直关注着徐英恩,买罐装咖啡,每次作家有新作品都通知记者,这不是一个普通朋友能做出来的事情吧。
再者他也对吴胜雅坦诚过,确实喜欢过徐作家,可是他又是爱着吴胜雅的。
不单单是结局所呈现的那样,他一直都很喜欢吴胜雅,无论在出道前还是出道后都关注着她的发展。
而他彷徨和犹豫的是因为她是个小孩,所以才不敢表露,而自己也可能对自己的感情感到模糊,居然喜欢一个小屁孩,自己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吧,也许是怜爱呢?
到后面黄色录像带的事件,终于把他含蓄的感情释放了,他担心吴胜雅担心的要死,不惜一次一次的去讨伐,不惜伤了自己的手,更加害怕她真的拍了录像带,因为心疼,因为心痛,所以爱才会更加深,张其俊没想到自己对吴胜雅的爱是那么深。
其实对于金恩淑作家这是一部比较难写的作品,虽然阵容很强大,可是如何安排好这四个人的戏份真的很难啊!
!
!
毕竟人人都是大牌,我觉得在On Air中很多可能就是真实的事件,让人很有真实感。
这部影片中最喜欢就是吴胜雅的扮演者金荷娜的演技,太突破了,完全演技派,什么都演得哭,她哭我也哭,她笑我也跟着笑,她说真相的时候,我也在拼命点头,心里默念“嗯,我懂,你说的我都懂,你的苦我都明白。
”明星的灿烂通常是用寂寞来补偿的,金荷娜实在演得太好了。
宋允儿的改变也很大,编剧这个角色很敏感,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而宋允儿也都表现得很好,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很不习惯她的改变,总觉得太过夸张,后来看惯了,也就习惯了,而且觉得很可爱。
李范秀也是我想要表扬的演员,其实他在这部戏中的戏份不多,我真的觉得他的戏份很少,出场也比较晚,镜头比较少,可是他却把这样一个经纪人的角色很好的表现出来了,张其俊这个人的正直与柔情,我喜欢看他生气,很紧张的样子,让人心紧,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演员,我觉得可能就表现不出这个人物人性了,因为李范秀无论表情和动作都太到位了。
还有我想提的是Cherry这个人物,一开始出场,很讨厌,没礼貌又有点傻,不过后来真的很喜欢呢,其实Cherry还是蛮懂事的,而且也很可爱,也许因为年轻,所以才会如此莽撞,天不怕地不怕,不过当看到她说自己的梦想是想成为吴胜雅那样的人,连我都有点感动了,起先她总是没大没小,任性撒娇,到后面开始慢慢成长懂得不要成为一个艺人而要成为演员,作为一个年轻的明星有这种觉悟很难的,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也就越来越喜欢这个小丫头了。
金恩淑编剧对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很好,而且这部电视作品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真实”,非常真实的展现了娱乐圈的一些现象还有明星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有些欣喜,有些感动。
很好奇韩国影视剧的制作流程,拍的蛮细致的男女主是编剧和导演,都是喜欢的人设和演员,cp感极强!两人浪漫的相处都印象很深。尤其是在剧本上画圈圈!为什么只是画个红圈就那么浪漫!男二女二的戏不怎么喜欢看。
至少看到首播那天的制作导演剧本那些字幕的时候,我觉得以后就算看很无聊的电视剧也会重视他们的努力了,过去一直觉得所谓制作只是做到该做的就好,尹PD和那两位位熊一样的大妈大爷真是很重要啊。就连被树成反面的张代表和cherry在合作的时候也很可爱了。但那些电视台和制作社经纪公司的关系还是弄不懂
原来我看过这么多韩剧啊
看了有些年了,当时就觉得情感线索有点混乱啊,四角恋太折腾人了。。。吴承雅真是够娇气难搞的,不过后面演智障妹妹那里好可爱,演技好好
吴升雅很有惊喜。李庆民,that is it
看这个阵容好像回到了好久之前~~真的么有帅哥呀。。可是还是很好看。。宋允儿的演技还真不错。。。还是觉得导演很好很好。。。
金荷娜演御姐真的很吸引人啊
还蛮有趣的 吴笙雅很拽 作家太可爱了 张代表也很细心 导演也还不错
当年非常喜欢看男二女二线
将暧昧进行到底
小情节很紧凑,看的时候想跳过去一段段地看都没办法。不过这剧,看完的好处不过是对怎么做一电视剧有些了解,虽然小情节都挺钩人,但是整体看下来却没落下啥,俺不得不再次愤愤地陷入浪费了大好时光的自责中呐……
11集
电视抢不过妈妈,只好看之20....衣服还行
宋允儿很搞。。
很多人推荐说很好看,确实非常好看。揭露了电视台的人生百态,也揭露了人生的无奈,社会的现实。拍摄手法也很独特,情节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前情交代。演员的演技也很不错。
看的过程很喜欢,到了结尾,觉得很造作。没有回味的念头,便觉得它还是不够成功。
这部真的不错,对一个不怎么喜欢韩剧的人来说~~~
三集弃。
其实,对于结尾,我只想知道电视剧里面的那部电视剧最后收视率到底是多少
不是金荷娜我才不看呢~越来越烦韩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