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部电影真心是下定决心要把它看完,因为之前两次都看睡着了,原因就是开场画面到主题呈现到铺垫,太散乱,不吸引人。
这个主人公的形象既没有看到贵族气质,又没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期待感,性格上的不足以致在“灵魂的黑夜”桥段根本无法想象大盗的崛起,人物到最后还是那副懒散的模样。
影片只是单纯地叙事,讲了一个要还债帮忙找被偷失的画的故事,和《万能鉴定师Q》的故事有些类似。
找完画以后,“终场画面”就是改善了夫妻之间的关系,我没有感觉到在故事的情节发展过程中夫妻之间关系的改变。
但是第三幕解决幕还是做得不错的,在最后去换画,结果遇到了彼此的对手,可能这位主人公也有一些生活习惯上的变化,可是由于不够强烈的反差,所以感受不明朗。
不过偷画的桥段极有《谍中谍》,看完之后的感受就是“终于结束了”。
是的,德普大叔逗比了。
一把年纪了,还是这么任性,让人忍俊不禁。
《贵族大盗》为了把德普的逗比风格发扬光大,在这场反英雄式的夺宝奇兵过程中,曾指导《银河护卫队》、《007:大破天幕危机》等片的英国王牌特技导演罗雷·伊兰姆,还特别为德普量身定做了一整套“怯懦、笨拙、动不动就陷入美人计”、但总能以奇招制胜的动作戏。
伊兰姆说:“我觉得这似乎是向‘动作喜剧’经典艺术家巴斯特·基顿和查理·卓别林的致敬。
”——这口气,卓别林大叔的坟头会不会冒烟儿?
《贵族大盗》中,留起了让太太一接吻就感到恶心的八字胡的德普,是喜爱美食、讲究生活品位的贵族。
他拥有着超大的复古豪宅,但实在太逗比,落得个交不起水电费的下场。
为了维持高品位的生活,德普大叔的角色必须要狠赚一把。
故事围绕一起名家失踪案展开,德普大叔受命寻找这幅内部藏有消失已久并储存大量黄金的纳粹银行密码的画作。
一路上,德普饰演的摩迪凯遭遇了俄罗斯大汉、国际恐怖分子等一系列“危险人物”。
但是德普大叔都能化险为夷。
德普以往的形象是帅酷的,比如《加勒比海盗》系列;还是性情古怪而深情的,比如《剪刀手爱德华》。
但《贵族大盗》中呆萌、怯懦、总有着猫一样咕噜的说话尾音的德普,这次却颠覆了以往他在观众心目中巨酷的形象,在倒霉、处处遭粗心老板德普中伤却神一样存在的队友乔克的帮助下,总能奇迹般地脱离虎口——这么多的修饰、涂抹有意思吗,德普还能死不成,只是zuo成活得很惊险的样子罢了。
德普可以庄重、冷酷、智慧,同时也可以像《贵族大盗》一样逗比,亦庄且亦谐,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性感男人的手腕——不靠这种又能装酷又能逗比的精神,德普还能吃上饭吗?
不过德普逗比的效果也许很是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英国异域绅士贵族阶层豪华的生活,让人于身份间形成某种奇特的隔离效果,好奇、歆羡的心理会让国内观众再一次领略贵族上层生活,而德普反转般的逗比形象,更是在点映式上惹得众人噗呲一笑——不笑的话,德普真得就歇菜了。
在这样一个阴盛阳衰,男人多易患“妻管严”的时代,德普的形象也未能幸免,逗比的性格加夫人面前怯懦的表现,真的会让人觉得,德普还是那个人们心目中酷比的德普吗?
夫妻俩幽默的火花对碰,彰显了一个和谐和欢快的家庭,当然少不了小摩擦,那就是让其太太和观众特别拧巴的八字胡。
而他神一样存在的队友,几次都被逗比而又粗心的德普误伤,也是醉了——是的,猪一样的老板,为什么还要为他卖命?
或许德普的一句话启发了我——我要剧透了——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一个乔克。
你看,逗比的老板,有时候还能拽上一句富含哲理的话,也真是难为他了。
刚才提到什么来着?
视线请上移,对,德普在电影中的形象是个交不起水电费的贵族,嗯,现实中的情况我就不说了。
但谁又能说得准呢?
你看,电影的结尾是皆大欢喜的,现实又何尝不会这样呢?
德普,亦庄亦谐的德普,这次将刷新人们对他的印象,他也许在戏中很娘炮、很“妻管严”、很怯懦、很笨拙,但是谁都改不了、抹杀不掉德普给人留下的酷毙的形象。
德普的反转,是一次尝试,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德普,拭目以待!
——逗比向来不负责!
范儿没摆正容易扯着蛋。
将目光投射在“艺术圈”领域的商业片并不多见,因为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考据癖好,所以本片在艺术知识和美术场景上是基本过关的,看的出来众主创们是有心要开启一个新的系列电影。
充满着英伦范和好颜值,端着架子的艺术品大盗,美艳无匹的娇妻,忠心耿耿全身梗的家仆,善于搅和的探长,蠢兮兮的笨贼,这部影片几乎囊括了类型片的所有要素,而这个类型就是流行于上世纪的“糊涂侦探与笨贼”,我想是个人都看过。
可惜了的是,太过在意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德普带着其他大牌主演们只想在银幕上耍贱秀下限,却唯独忘记了电影是需要剧情支撑的,过于薄弱的情节设置和混乱的叙事逻辑及人物动机都让这部影片在任何时候配上德普那傻乎乎的表演都让人觉得蠢爆了。
我们也只能看到一个德普在没有休止的秀傻气,到底他要做什么,却好像没人愿意知道。
我们不禁要想,正宗的英伦范幽默真是如此吗?
一向愿意借助文化冲突制造幽默的英国人,摆不正自己的范儿,也是无用,似乎在片中却也能窥见英美文化间的一丁点幽默冲突,但也是一些烂大街的老梗。
当一部试图玩喜剧的动作片只能用“冷饭”来取悦观众,那观众对其回应大耳刮子加中指,我想也是公平的。
当看着电影里的追逐场面,动作戏码的水准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我不禁想起德普在片里的一句名言——“你呕。
我也呕”,这也算是对当年“你跳,我也跳”的后现代结构吧,我们权当一乐,帮衬着笑笑好了。
总之,整部影片看下来就像招待客人的那片发臭奶酪,观众只关心客人到底吃没吃,而没人关心影片到底在说什么…<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
文/梦里诗书 德普又一次令人失望了,《贵族大盗》或是约翰尼·德普出道以来最为差劲的一部电影,玩不转的老派笑料包袱,空洞乏善的蹩脚剧情,即便是作为好莱坞爆米花片它也未能呈现值得称道的视觉观感,那股自装优雅高贵调,亦难见往昔荒诞的魅力。
与我眼德普最精湛的演技是那忧郁妖娆的剪刀手爱德华,最具魅力是那风趣迷人的杰克船长,但《贵族大盗》里的摩迪凯,同样是一个需要及重表演的角色,演到最后却唯感仅是一骨子的装腔作势,德普本就并不真正契合这种所谓优雅,他可以在《加勒比海盗》中假扮贵族营造荒诞,但真正扮上了一个华丽的怪盗,却怎样也演不出那令人能得以信服的观感,甚还不如《名侦探柯南》里的怪盗基德,种种作态矫揉营造的所谓笑点,只是刻板如命题作文般生硬的写出了答卷。
忆往昔在《超验骇客》中摆着一脸面瘫状,为观众上演了一场哲学课的德普以明显未能讨好,看《贵族大盗》其实不难发现,他对于这部电影所寄予希望的是延续杰克船长那般能风趣万人迷的喜剧风格,但一个角色的成功与否是多方面的,为什么在《加勒比海盗》中那衣冠不整的杰克能一次又一次令人忍俊不禁,而《贵族大盗》里衣着笔挺的摩迪凯却令人出戏连连,剧情性的失败无疑是电影另一大诟病所在。
对于一部本就定义嬉笑打闹的喜剧,自是不应去苛求逻辑的严谨,但喜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剧情的一锅乱炖,拖沓冗长的铺垫前奏已然令人倍感失趣,预以多故事营造张力的手法,实际完全未有得到合理把控,乍看热闹又是俄罗斯黑帮,中东革命分子,美国富商和女儿,英国军情处探员情敌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诸多故事被糟糕的生嵌于一体,包袱很多,却没有一个能抖个响,演员皆是匆匆脸谱化的一闪而过,除了装逼格玩优雅的他之外,电影实难令人有何能映像深刻的人物所在。
不论是昔日多次角逐奥斯卡最佳男主的他,还是今时的金酸莓新秀,我宁愿相信德普还是那个德普,只是没了如蒂姆·波顿般的伯乐,接片可得长点心了。
约翰尼•德普——这位好莱坞大明星他的名字经常被与“杰克船长”这个绰号联系在一起,而他在这个享誉世界的系列电影《加勒比海盗》大火之前,“剪刀手”或者“理发师”等等则是他的别称,而他的最佳搭档则是一位名为蒂姆•波顿的鬼才导演,两人一同出名,屡次合作并且每次都有不凡的作品问世,而给这一对黄金搭档所冠以的标签则是“哥特”,浓重的哥特风格几乎覆盖了两人合作的所有影片,这种风格的极致演绎,成就了两人一线大牌的地位但也逐渐的因为一用再用而被观众所逐渐厌倦。
而眼前这部影片,要说有奥斯卡影后格温妮斯•帕特洛担当女主角也好,要说有帅哥伊万•麦克格雷格出来龙套一下也罢,但个人认为,影片之所以有人看,看完之后之所以被恶评如潮,还是因为他——德普,这位自“黑珍珠”上下来,脱下了船长的帽子,仿佛就失去了灵感,那位灵气十足的大明星一下子暗淡了下来,完全没有了以往的风采,陆续推出的作品《独行侠》、《超验骇客》均招致漫天口水,恶评如潮,他个人成为了各种反面奖项常客。
此番戏谑而来本以为会有触底反弹,谁知…………德普在片中饰演一位陷入经济危机的英国小贵族:查理,坐拥豪宅香车,家中如花美眷的他,过着常人羡慕不已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谁知这位看似风度翩翩经营着古董生意的绅士,其实是位政府备案的艺术品大盗,此时囊中羞涩,外债爆表的他,急需一笔资金度过眼前的难关,拍卖家中珍藏似乎成为必然的选择,谁知一起不期而至的凶案让这位平日里游手好闲的家伙,有了一个为政府效力,顺便挣点零花钱的机会。
谁知这趟差事并没有预期的那么轻松,用一路惊喜、步步惊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步步惊心是因为命案的杀手始终萦绕在周围,不时的就冒出来制造点混乱,搞出点惊险;而这一次又一次的险象环生,导演用他特殊的诙谐的表现形式,再加上德普卖力的表现,一出出的惊喜接连而来。
在片中可以察觉出,德普已经非常卖力的尝试,“伪装”成英伦贵族,举手投足间貌似有些个贵族的影子,但他对于那一瞥小胡子的“挚爱”却露了马脚,而贵族圈内风流成性的习惯,他却没有丝毫的沾染,反而他的仆人,保罗•贝坦尼这位“复联”的新成员反而在此方面跟具备贵族的气质。
本以为德普能藉此片,扭转最近几年的颓势,在新的《爱丽丝》和《加勒比》归来之前能够把自己的形象稍微挽回一点,可是貌似离开了老搭档蒂姆•波顿,从哥特的气质中转身出来,从黑珍珠号上下船登陆,他有点水土不服的意思,一次次的被钉在最差男主角的标靶上,与同为60后的另一位老牌实力男性,争夺此项最差荣誉,哎…………谁能想到,前几年还靠着驰骋于世界的尽头,稳坐好莱坞演员收入榜首的他,现在会沦落至此,不知道是不是新勾搭上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婆,精力有所转移,毕竟如此年纪事业、爱情双丰收貌似有点太违和了。
爱金钱,也爱艺术追求正义,也不忘卖萌喜欢美女,更是天字头一号的妻管严——这就是摩迪凯先生。
摩迪凯先生符合约翰尼.德普一直以来选择角色的习惯:有点神经质的怪咖。
要说突破,就是这部电影里德普不再耍酷,而是扮演了一个以老婆指令为最高需求的新世纪好男人。
看帅气的杰克船长伏低作小,或是木讷的爱德华腻歪歪的说情话,欣赏到这种反差萌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事实上,德普扮演痴情好男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远的不说,去年上映的《超验骇客》就是明证。
片中,他饰演了一个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为了心爱的女人不惜把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电影虽然剧情一般,特效也不够震撼,但是用某损友的话说“看到德普的俊脸,听到他性感的声线,谁还有功夫思考故事情节啊~”当然啦,花痴的话听之前必须打折!
在现实生活中,约翰尼.德普是怎样的人呢?
他和薇诺娜“金童玉女”的传奇仍然在江湖上传说着,但最终和凡妮莎生活在了一起。
在有了两个孩子之后,他们还是选择分开了。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没有资格评论任何一方的过失。
可是,作为一个路人粉,我只希望德普能够在尘世得到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摩迪凯先生说,和没胡子的男人接吻就像吃鸡蛋不放盐,他爱自己的小胡子就像自己的生命。
可是,他对摩迪凯夫人的爱高于生命。
卖萌、耍赖、软磨硬泡下夫人还是接受不了这一撇胡子,摩迪凯先生也下了决心要把上髭剃光。
这时候的摩迪凯夫人却又不忍心让夫君失去所爱。
也许,婚姻就是这样吧。
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共同成长。
这部电影,没有豪华场面,也没有炫酷动作,有的只是时不时抖落的小包袱,让人忍俊不禁的小聪明,和影片从头到尾的脉脉温情。
自然,最适合的观影方式就是和另一半一起,欣赏摩迪凯夫妇的乐观,和他们的理解包容。
那些说影片不好的人,我就想问问你们,我们国家的导演能拍出这样有质量的影片吗?
还不都是小儿科的,什么投名状、美人鱼、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嫌疑人x的献身、还有最近很火的人民的名义等等这些垃圾的影片真不知道他们哪里好????????
倒是被你们捧的天花乱坠的,其实都是些没有质量的影片,然后就因为演员或者是营销宣传的好什么的,所以,口是心非的说是好的影片,能不能不要那么不要脸啊,你们这些观众,我们国家拍的那么弱智的影片,你们这些白痴竟然说很不错,难怪我们国家到现在都还是会被外人取笑,不单单是素质低、智商也低的可悲啊!!!!!!!!!!!!!!!!
文:赵猪一直没搞清楚约翰尼·德普到底是什么血统,据说有印第安、爱尔兰、德国还有不啦不啦的一些,总之是个混血儿。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所以才造就了德普那张百看不厌的妖孽脸,还有神经质到极致的性格派演技。
《贵族大盗》就是他任性地放大自己性格和血统里最偏执、最恶趣味、最英伦的一面,不求最卖座,只求心头好的作品。
据说德普买下了这位作者好几部系列作品,难道他是准备把摩迪凯这位混合了憨豆先生与波洛、零零七在内的“二货”特工打造成新世纪影史上的又一个经典人物吗?
先看片名,《贵族大盗》。
“贵族”是德普赋予角色独一无二的华贵气质,当然,在这个英伦风尚日渐衰落,一切向美式粗犷范儿靠拢的时代,这种贵族气质在某些层面来说,也是过时和尴尬的。
而这恰恰是德普坚持和故意放大,甚至是勇于自嘲的一点,也为影片奉献了绝大多数的笑料。
比如那个关于起司和生化武器的笑点,假如对起司(也就是奶酪)这种食物有过真实的接触与了解,才能懂得其中趣味。
当然,即便不了解这些,只看德普乖张的举止表情,大概也能了解到他这个恶趣味贵族的喜感!
“大盗”则是整部电影类型化的基调,明明是个寻宝盗宝,翻转再翻转的故事,德普却偏偏不按好莱坞常理出牌,戏谑化处理本应该很紧凑、紧张的部分,却化去大量笔墨说些闲情逸致,尤其是处理摩迪凯夫妇和情敌特工伊万·麦克格雷格之间毫无悬念的爱情纠葛。
说起来,伊万对德普也是真爱啊,这样一个脸谱化,毫无发挥空间,纯粹只是绿叶的角色,他也心甘情愿地扮演,而且还拿捏得当,每每在特工的高大上和面对爱人时的无脑之间转换自如,瞬间萌化。
还有德普与保罗·贝坦尼这对CP值极高的主仆之间的戏码,几乎可以看作是《福尔摩斯》的翻版,却又是重口味翻版。
尤其是当摩迪凯勋爵刚被妻子赶出房间,找仆人倾述时,却看见“丑”到极点的硬汉贝坦尼金屋藏娇,拈花惹草无数,那种鄙夷和羡慕兼而有之的表情,真是令人发噱。
对于看惯了美式傻大三粗,一味求快节奏,一味求大场面的观众,《贵族大盗》或许会让你失望,因为这根本就是为了满足德普对英伦贵族范儿的COSPLAY作品,从华贵低调的服饰、被毁得乱七八糟的劳斯莱斯小轿车到被俄罗斯新贵、美国IT大亨倒来卖去的欧洲大师画作等等元素,都体现出德普对早已经日薄西山的英伦贵族文化的喜爱,以及这种文化没落的悲哀。
在极尽能事的诙谐幽默和自嘲反讽背后,体现出的确是一种深深的悲凉。
实在很难理解,跟英伦贵族八竿子打不着的约翰尼·德普,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切的感触,莫非他受蒂姆·伯顿的影响太深?
观影地点:昆明世茂影城观影活动:2015年4月15日华谊兄弟《贵族大盗》提前观影会《贵族大盗》主打的是英式摩登复古喜剧,这种类型片对于内地观众来说或许会很陌生,第一它不具备太强的商业要素,第二要读懂英式幽默的文化底蕴和表达方式是要花一番心思好好揣摩的,就像《大侦探福尔摩斯》很多饶有趣味的台词设计不见得观众都能吃得消,何况《贵族大盗》还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故事,所以《贵族大盗》的上映是一次很冒险的尝试。
不过看完成片后所有关于文化差异方面的疑虑可以打消,因为电影本身突出的更多的是它的娱乐喜剧元素,即使观众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也丝毫不妨碍对于影片的理解。
华谊兄弟投资了这部影片,想必就是看中了它具有普世共通的娱乐价值。
美国导演大卫·凯普基本还是用了非常守娱乐规矩的方式来处理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娱乐产业输出大国来说,美国电影人非常懂得如何将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给世界观众,其中最擅长的做法莫过于研究反类型。
反类型喜剧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将观众直观、潜意识对于传统认知及预期的心理进行颠覆和调度,即使最本能的,也有让观众感觉有“人物并不适合生存于他所在世界”的幸灾乐祸,这种反差,也最容易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
《贵族大盗》就在找这样的情感共鸣,德普饰演的英国贵族莫迪凯不仅面临着债务破产危机,也面临妻子被霸占这样的生活烦恼,于是他打算再干一票——以寻回有宝藏信息的画作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来完成王侯到屌丝再到王侯的回转逆袭。
电影集合了英式喜剧标准配置与美国式颠覆,令人熟悉的是多线索并行的夺宝故事,特工电影的般的智斗与阴谋情节、以及巧妙逃脱升天的梗等等,而它的笑料和新鲜之处则多半来自对英国皇家贵族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逻辑的反讽式处理,剧中的很多人物大多是以荒诞色彩、漫画色彩英雄的形式活在自己的逻辑当中的。
无论是约翰尼·德普饰演的大盗莫迪凯、保罗·贝坦尼饰演的保镖仆人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配角,外表清一色看起来都具有着传统类型片人物中的高冷,但一旦行动起来无一不是笨手笨脚,滑稽惹笑,捉襟见肘,类似这样处理的人物还有许多,甚至很多转场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的,显得很大胆。
按照传统方式,这些人物设置一般都是定义剧情类型的,而凯普完全是用人物特质来处理故事走向的,这样做或许会让叙事主干减弱,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跳脱传统类型片的范畴,从而表达凯普的作者思路。
德普仍然还是整部片子的顶梁柱,对于新角色,德普依然沿用的是杰克船长那种神经质贱兮兮的方法去演绎的,有很多粉丝盼望德普暂离老搭档后应该尝试更多正剧角色,但看来《贵族大盗》本身所的漫画风格正需要德普这样的演绎方法来贴合,其实德普是一个很容易被导演调度起病态气质的演员,然而所幸的是《贵族大盗》里的德普被保留下来了他荧幕上最被人熟知的原始风趣幽默,这也显得《贵族大盗》这种英伦喜剧范儿的电影很有实验性,对于喜欢德普的粉丝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电影。
《贵族大盗》好看的一部电影,英伦幽默太高端大气上档次,相当考验人的智商,各种对比式欢愉在其中。
配乐:英伦摇滚VS沙俄交响乐。
财经:日不落帝国VS金砖四国之中国与俄罗斯。
人物:企图用胡子造型掩盖自己老去的英国落魄贵族VS拥有殖民帝的大力水手般销魂肌肉的忠仆。
艺术:号称热爱艺术的贵族,在追寻一张西班牙贵族专贡画家戈雅的画,追寻的目的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画后面的财富秘码……充满了自嘲感觉的电影,却是用淡淡的幽默向英伦人对贵族精神的坚守表达敬意
德普大叔发福了。。。
这一大早10点半的场就是包场啊!!!然后看了这么慢腾腾跟做作的影片,让人更觉腹中空空,精神食粮不足就让美味寿司来填满吧!!
Johnny Depp太逗了但电影有点儿乱啊
三星给我男神的
还没看脑残粉怒打五星
其糟烂程度可以和我国的富春山居图一较高下了。
德普浮夸的演技和格温妮丝帕特洛下垂的胸部一样让人泄气。可惜了终身成就和男仆的帅哥。
太严苛了,我就没有看过船长也没有领略过老Depp的风采,我觉得还可以,也看得开心!
美版刘德华耍酷,美国人民的道士下山后,终于找回点民族自尊心了
玩不转的老派笑料包袱,空洞乏善的蹩脚剧情,低俗的审美,真心欣赏不来。
所谓的迷死人的女主角真是煞风景,整部片想卖乖卖巧,却基本没有什么幽默感
哎,拖沓啰嗦冗长而颇为无趣的一部片子,失望。
继凯奇之后,德普也开始接各种无脑烂片了……白瞎了这卡司
辣椒小黑礼服真美啊~~~还有忠诚的老贾!伺候完铁娃侍奉船长!妇联2里还要变身!小厅里无限爆笑,各种英音无限陶醉~~~@成龙耀莱王府井
其实还是蛮风趣的,翻译是直接的翻译,没有意译,看得很吃力,get不到笑点,但觉得如果懂的话应该还蛮好玩的。海盗的他由于和其他角色同等重量加上奇幻元素,所以非常有特色,但这部里面基本上全篇都是他在演绎,保镖的内容不多,其他角色也不多,反而看得有点厌倦,太海盗了,脸谱化,没特色了。
逗比大盗老婆奴,坚持留胡子令人感动
开头的节奏乱七八糟,德普的角色也因为过于神经质让人摸不着头脑。突然意识到本片其实是想走老版《粉红豹》那种蠢人智破强谋路线的喜剧,而且德普的表演也有强烈的Peter Sellers的影子。可惜除了几个笑点足够捧腹之外其他都差强人意。不知道身为A级编剧的David Koepp为什么会拍这种片……
德普已老,步凯奇后尘,勿念。别带坏Ewan
德普先生难道就这么在烂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谁都无法否认他的个人魅力和极具表现力的演技,甚至一堆女脑残粉爱到舔屏。只是总是这么卖萌矫情下去,观众们已经快没有信心再看下去了,,,
这个片子完全没意思啊,约翰尼德普以为自己是大卫杜楚尼吗?干吗老模仿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