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匪、卧底、大陆演员的无缝对接,从《无间道》投射而来的几大经典元素,在《使徒行者》再次聚首。
而人气,是使徒最大的入场券。
要不是为了TVB仅存的佘诗曼,谁会买票去看?
加上剧版对于“无间”的创新——寻找失联卧底,光凭这种“谁是卧底”真人游戏的玩法,影版《使徒行者》怎么说也该值回票价。
可惜,本该是个好故事,一群好演员,却毁在了二流的剪辑和三流的大反派手里。
使徒行者的看点,就在于这场游戏里,到底谁是卧底?
卧底有几个?
谁在说谎?
谁是自己的手足?
多好的题材,非常容易出戏,刻画人物也是如虎添翼,可导演似乎并不理解什么叫角色的立体度。
市井气十足却又仗义的阿钉变成了一个聒噪烦人的弱鸡佘诗曼;亦正亦邪城府极深的阿蓝变成了满脸褶子的圣母屌张家辉;自私自利但对兄弟情深义长的少爷变成了动机不明的无头苍蝇古天乐;因为演技太好,渐渐忘记自己卧底身份,几乎变成半个反派野心十足的欢喜哥,最后成了关键时刻出场解救众生的金手指。
导演,你塑造的这些角色,简直是教条式的平面人物!
在下佩服。
编剧在这些卧底中加了一个新的角色——假卧底。
又是一个很出彩的角色。
他为什么要假扮卧底?
他到底是哪一边的?
他有什么目的?
还是迫不得已的苦衷?
这样一个人物,和真正的卧底BlackJack形成经典的双男主模式。
互相较劲,互诉衷肠,又相互猜忌。
到底谁是卧底?
黑古?
张家辉?
还是说两人都是卧底,只不过互不信任?
关于卧底的揭晓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却再次被导演活生生地破坏了。
在黑古赌场里敲出摩斯电码的一瞬间,我就知道要完。
摩斯电码?
这种早就被前人玩吐了的网红桥段为什么还会出现在2016年的片子里?
导演你就没有其他素材了吗?
黑古就这么rio轻易地告诉观众“没错啊我就是传说中的BlackJack你猜到了吗”,观众真的很难开心起来;哪怕最后张家辉用枪“开出”摩斯电码告诉观众“猜错了哦其实我才是真正的BlackJack嘻嘻”,观众也不会震撼到浑身颤抖的好吗!
可怜的观众就这样被强行看懂,却一脸不情愿,甚至纷纷怀疑起剧情的真实性:我读书少别骗我,其实BlackJack还没有出场吧?
好好的一个前戏,就这样被猴急地破坏了。
另外导演,你知道什么叫悬念的设置吗?
重要的线索你用口述,甚至为了推动剧情而插入和补充?
脑子是个好东西,相信我,中国观众人手一个。
康式密码要比摩斯电码牛逼多了,为什么只用了个开头?
魔方明明能通过佘诗曼的回忆作为贯穿全片的叙述主线,为什么非要通过吴镇宇的脑袋和生硬的闪回做关联,不让观众主动联想?
欢喜哥妻子的死因太他妈好猜了,跟主线也没有半毛钱关系,为什么非要横插一脚,占主故事线的珍贵篇幅?
导演想讲好这些人物的所有历史,这本来就是不可能的。
有轻有重,有主有次才是电影,什么都想要,反而落得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有的时候真不是故事烂,演员差,而是导演该去反思。
希望所有国产片导演都记住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使徒行者》影版同人文CP :邵志朗x蓝博文邵志朗站在墓碑前,笔挺的身影,头发里掺了点灰白。
目光依然如鹰隼般犀利,直勾勾盯着眼前的墓碑,穿透过去,又被截断,无所适从地明亮着。
这是他第十二次扫墓,也不知何时就成最后一次。
墓碑上的人微笑着望过来,遗容安详,细长的眼睛里透着光,邵志朗总觉得他有点像狐狸,还是修成了精的那种。
转念一想,妖精怎么会死呢?
还他妈是自杀的。
邵志朗弯腰放下一捧白莲,花枝扫过石碑,发出细小的悉簌声,空气中飘忽着闷热的香气,一如即往是鬼天气,香港独有的天气,只有这点十多年未改。
枉费我救你那么多次。
巴西的时候就不该折回去,还有第二次给你挡枪子儿,还有最后那次。
邵志朗心里起了扑腾,一波波推到心尖,又给一点点褪了回去,岁月教会他的掌控自我和情绪平复,最后他只剩下心跳,扑通、扑通…这么多年没停过。
人的心跳不会停,因为它一直都在,所以你以为它永远都在。
直到你失去它。
直到你失去他。
他的指尖划过墓碑上定格的年轻容颜。
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却总能轻易反超自己。
头脑、身手…什么都比自己反应快一点。
所以走的时候也要先走一步。
要证明什么?
蓝博文,你想证明什么。
邵志朗不记得自己最初见到的蓝博文是什么样。
但他好像一直都是那样,笑着出损招,不笑的时候很少,故作严肃,一转眼就破功,敌人摸不清他虚实,岂不知他是真嘲笑世人滑稽。
在外人面前狡猾无比,三两句话指点江山,到了自己面前,不过是个帽子控手办狂,喜欢打太鼓达人,饭量小,却讲求质量。
但也意外的好打发,饿了,邵志朗煮的一碗车仔面都能取悦到他。
邵志朗回忆着, 自己既知道蓝博文诸多细节,也应该知道他早就做了决定。
赴死不是个突然的决定。
对于谁都不会是。
何况是他。
插朵花都要查风水的人,怎么会随意滚到车轮底下去。
死的也很狼狈,一点不像他的作风。
蓝博文这个人,总是喜欢替人做主,他以为先去地狱就可以高出他一头。
邵志朗的指尖传来石头冰凉的触感,这触感和他碰触的蓝博文不同,他的身体温热,他的血那么烫,车轧过去,他的血就烧心的滚在邵志朗身上。
看起来那么冷的人,血也是烫的。
邵志朗想,原来一个人一心求死是拦不住的。
他拦不住他,或者他从没觉得自己拦得住。
黑客习惯于反复计算与一击即中的精准结果。
迟疑便会软弱,软弱则会进一步迟疑,结果一事无成。
说到底,邵志朗不是个纠结过去的人,现在他已经代替蓝博文成为BlackJacket,扫墓的事情就该交由别人去做。
丁小嘉提醒过他,他不理。
她就派文文做说客。
“你这叫用往事刁难自己。
” 出落成伶俐少女的文文咬着吸管评价道,“干爸,你得放的下。
”放下了就能忘掉吗?
邵志朗笑问,你们年轻人总是忘性大的, 对于你们来说,友情就是吹顿饭唱顿K的关系吧?
文文一笑,滚个床也不在话下,玩得起就要输得起,这年头哪有什么真情谊,但人总得活下去。
邵志朗就语塞了,他想到自己说过的话,你不信我,一万个理由都作废。
谁都别信谁,人只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
他打电话给丁小嘉,“我的事,你别让文文多管。
”对面就笑,爽朗又风火,“女儿长大了就要管爹,不然你这个爹迟早给女儿捅娄子。
”“阿钉,我只想记着一个人,错了吗?
”对面沉默数秒,忽然叹气,“不要忘掉,也不要和自己作对,你现在就在这么做。
”邵志朗沉默。
他不说话,电话那头的声音也变得索然,“以前我觉得遗忘是件很可怕的事,可你说遗忘哪有那么容易?
每到天黑一闭眼,梦中都是他,可梦见的全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说奇怪不奇怪?
”丁小嘉说,邵志朗你倒是说句话,都害你惹我哭,要记得请我去铜锣湾血拼。
邵志朗笑笑,给你花钱,我家那位会吃醋。
丁小嘉默了默,诶,上次你占我便宜,我家那位还说“继续摸,不要停…”十多年前那次误会,回忆起来如同柔光加持,模糊了锐利的棱角,比现实要美好朦胧,也抵不过最后镜花水月渐渐醒转,低徊于幻觉不肯出来,自是要付出代价。
邵志朗懂得丁小嘉,丁小嘉也知他懂得,可是两个人都劝对方要放宽心,最终相望一眼,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自己也认为不可饶恕,说太多嫌矫情,又显得虚伪。
只能陪着沉默,听到心头泣血,不带响。
也不知是谁在哭。
邵志朗听见她最后一点近乎哽咽,人碰到同病相怜的人总会忍不住倾尽所思所想,她也不是女金刚,此刻的这点情绪,却是她多年仅剩的柔软。
“没关系,我们很快会与他们重逢。
”邵志朗轻声说道,“阿钉,他们只是先行一步。
”消失在时光浓尘里的原因,最终不过是数年,他们还能遇见。
尽一生等一次重逢。
即使要等许多年。
邵志朗说,会很快。
Fin.2016.08.149:08pm
仍记港片没落前引起大陆全民追剧的两部TVB片,一部是《潜行狙击》,一部就是电视剧版《使徒行者》而使徒行者的电影化,似乎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当然,如果每个人都有看完影版《冲上云霄》的觉悟后去看这部电影的,相信看完一定是十分惊喜的。
中规中矩,其实倒退十年的港片都有这个水平,然而却是整个低迷的暑期国产片中唯一清流。
让我们先回到电视剧版最后的剧情:爆seed和阿钉成功找出5名卧底,过上了虐狗生活;欢喜哥英勇献身,最后的电脑资料显示,欢喜哥很有可能是第6个卧底。
在电影版中,剧版角色被大洗牌:剧版男主演一个不留,新增豪华卡司——黑的不要不要的-古天乐一人抵过万千小鲜肉-张家辉神经病专业户-吴镇宇似乎就是这几个人就有着让你整部片子被吸引的魔力。
演员的细节处理很到位(果然是老戏骨!
)比如张家辉和古天乐的对峙啦,比如吴镇宇一边假装不满意的皱眉头一边眼泪滑下啦……而且我要说最后30分钟高能!!
全程高能!!!
不要说什么为了反转而反转!!
好看!!
在影院看的时候真心燃了!
具体的我就不剧透了!
总之不得不说,如果今年暑假,你还在为没有看到好电影而苦恼的时候,这部片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有点回到小时候一起追TVB剧的日子,一边感叹现在编剧越来越无脑,一边却还是停不下来!
最后,再次表白张家辉!
太帅!
AND私心觉得这片如果有刘青云的话估计还能多一星!
—“啊?
边个整噶?
”—“妳忙嘛。
”—“一小碗啫,快点食啦。
”浮云犹蔽日,同袍渐已沦。
当年蓝爵子,十载委荆榛。
危池结义士,携手越嶙峋。
睥睨生死境,游戏不良人。
霈泽奇英女,相护意恂恂。
联袂对鬼蜮,共饮慰风尘。
小妹耽其劳,兄弟致馐珍。
虾蔬积如山,欣欣难具陈。
岂谓世道难,此间寸心安。
染血胜牡丹,报君一倚栏。
除恶未及尽,何堪损手足。
弃身埋车腹,玉碎破残局。
兄妹俱零落,始至云散时。
孤禽发悲鸣,念兹长在兹。
《使徒行者》是今年暑期档最闷声发大财的一个片子。
它有警匪片的形,却毫无神采,全是香港脚熏人的套路。
《盗墓笔记》和小鲜肉话题被恶狠狠骂出了十个亿,这片子一声不吭又莫名其妙地卖了六个亿。
没有人知道,《使徒行者》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它再次说明,影响中国电影票房高低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票房与影片质量无关。
我看完《使徒行者》出离愤怒。
虽然知道这是有电视剧集打底,知道可能会老套昏招百出,但我实在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在电影院看完一部TVB还不能吐槽。
香港电影之不求进取,已经彻底沦落到与内地市场沆瀣一气的水准。
看看韩国人的《新世界》是怎么拍的,看看《釜山行》是怎么翻新的。
这边的香港警察,卧了十年底也没有整出什么新鲜玩意。
至于佘诗曼的存在,真是电视剧到不能再网络直播视频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可怕角色。
把佘诗曼、张家辉、古天乐和吴镇宇四个人岁数加在一起,都要两百岁了,但《使徒行者》非要整出青春无敌、生死兄弟之类的戏码,真是不能忍。
还有张家辉和古天乐,一年到头反复在港片中同框混搭演出的伪劣CP感,已经严重到拉低银河映像的水准了——反正我是一看到古天乐就要出戏了。
他为电影咖努力了二十年,但最适合他的,一直是这种不费力的电视剧。
镜头推不稳开篇就把人看花眼,画面配置和角度、画面色彩和服装都不走心,巴西某球场艳丽得不行看两个白衣男人对峙,整个画面里的哪儿能看得出来兄弟情谊面临危机?
阿蓝和伍佰死在街上根本没分出来谁是谁只能看少爷走向。
以及内容上女警察作为警察为什么辣么弱鸡,打也不会随机应变也不会,还不如女保镖。
细节上欢喜哥如何保护女警察使其不死也没有交代清楚,挨了枪子儿的少爷为什么一会儿跟没事儿人一样一会儿又站不稳了。
家辉叔叔是牛逼!!!!!!!
戏太太太太足!
故事脱胎于tvb颇受欢迎的剧集《使徒行者》,然而除了钉姐和欢喜哥,其他的人物都是新经营足浴店的钉姐还是那么浮夸,却依然透着爽朗可爱,吴镇宇和她的一唱一和默契十足,结局处也颇让人唏嘘感慨。
巴西的外景航拍感觉还算是不错,颇有异域的旖旎风情,临交易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营造得亦是不错。
这些算是电影里本人较为喜欢的出彩之处。
然而除了以上几点,其他看起来就实在索然无味,充满着老式tvb港剧的匠气,避重就轻,刻意而行。
古天乐和张家辉的基情满满,贯穿全剧,反转似乎是全剧最大的梗,却显得突兀而生硬。
也许有人说张家辉演得不错,沉着的挑衅的愤怒的压抑的,该有的分寸似乎都有,然而终究没能让自己真正进入角色的情境。
还是情节本身带给人物的说服力不够吧。
很难让人去细细梳理两人的友情和嫉妒之间的来龙去脉,很难想象为何有人会为了上位处于嫉妒而自己扮演卧底——聪明到足以黑入警察内部系统的电脑高手,明明有一百种更加高明的办法让自己脱颖而出。
所以只能说这一切都无法深究。
包括欢喜哥为何能突然出现hold住全场处理好钉姐,为何安全屋会突然被攻破而张家辉也遭到重火力强攻,而这时警察却终于部署掌握到隐藏至深的董先生的重要证据,情节只能说语焉不详,让人大概看个热闹,只能说该轮到主角陷入危境的时候就要极力渲染枪战,而该事情有个了结的时候,便骤然得以解决。
最后是华晨宇的片尾曲,倒是又甚为好听。
here we are, here we are, here we are.轻吟浅唱,布满忧伤。
为一部略有点潦草的电影又再渲染开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首先说明一下,我不是专业影评,写影评的目的,只是因为被电影有深刻影响,才会选择“吐槽”一番。
上一次写影评,也是我第一次写影评,那是赤裸裸的吐槽如何的烂,因为那部电影是《筷仙》。
为什么在这里提到《筷仙》,因为我当时的状态,如同今天影院三分之一的人一般,气的无奈发笑。
我很恼火,为何张家辉影帝的演技,古天乐卧底的专业,吴镇宇稳重的发挥,会在电影结束之后被一部分观众嘲笑演技太烂。
我境界还是太低,不该被一些观众影响情绪。
在被张与古的兄弟之情打动时,旁边却突然有人发笑,我很不解,也许你没有入戏,也许你没有看懂,但是,请你保持安静。
和女朋友出影院时,还在讨论剧情,也讨论到在起身离开时,有一位年龄稍大的大姐,突然一句:还真不如去看小鲜肉,这演的也太烂了。
那一刻突然明白如今的电影市场,为何佳片太少。
最后我准备来到豆瓣抚慰一下受伤的心灵,可是看到一些影评时,突然更加悲楚。
我想,如果这真是烂片,却又为何让我忍不住赞不绝口。
我不会专业的去评论电影如何的好,什么镜头,动作,逻辑,我通通不懂,但是我明白,一部电影结束之后能带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好是坏,自然清晰明了。
在这里提醒一下还没有观影的朋友,如果你旁边有人发笑,请不要阻止他们,也不要告诉他们没有看懂。
因为,你只需要自己明白,你今天票没有白买。
《使徒行者》不是反转越多影片就越好看!
好像从《无间道》开始,卧底警匪片就成为香港电影的一种独立类型,而这种类型片最吸引观众眼球的莫过于那真假难辨的人物关系。
这部《使徒行者》就是这种类型片,从谁是失联的卧底入手,构建一个人物关系复杂的故事。
如果单说反转次数,这部绝对是此种类型片中的佼佼者,但反转多并不能体现影片的精彩程度,而片子的主要问题也恰恰出在这多次的发转上。
其实从头至尾人物就那么几个,在一部109分钟的电影中,要呈现如此繁杂的人物关系和角色性格的两面性就势必要牺牲在其他方面投入的精力,而人物一旦丰满不起来就会很直接的影响剧情反转的内在张力,让整部影片看下来感觉炫技的比重更大,缺乏根基。
国配的效果更是听的分分钟跳戏,5分。
ps:港片真是没人了,每年演来演去就是那几个老面孔,特别容易把片子搞混!
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了凌晨场点映的使徒行者电影版,毕竟身为一个tvb粉,当年也是追过剧版的使徒行者的。
看完之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好像是部好片,又想不出哪点能让我为之惊叹的,好像是部差片,又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吐槽的。
按照阿丁对欢喜哥的记忆推算,影版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剧版结束3年以后,此时Q sir是CIB的长官,阿丁的男朋友,根据剧版,也就是说Q sir很有可能就是爆Seed,然而吴镇宇的表演和林峰可以说完全是两个风格的,所以剧迷们就不用期待爆seed了,而故事发展和剧版剧情也完全没有关联,影版可以说就是剧版的一个番外篇。
下面影评带有严重剧透,严重剧透,不想被剧透的请不要看,看了别骂我。
<图片1>故事的开头,阿丁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一串乱码,认真阅读后,发现这串乱码是曾经的卧底联络人康道行独有的康式密码,根据密码内容,康道行手下除了剧版里的5个卧底外,还一个blackjack没有被找到,而警局it部也从电脑里找到了blackjack的损坏档案(这里想吐槽下,康死了3年了,黑警案也破了,就没整理过卧底档案么)。
于是,应blackjack的要求,阿丁在晚上7点到了东友集团晚会去见blackjack,然而男主阿蓝(张家辉)的乱入打乱了这次碰面,虽然这个情节体现了一下阿蓝的谋士属性和少爷(古天乐)的猛将属相,然而对于主线而言,这些情节完全不重要,所以笔者有点怀疑这段情节完全是为了糗百,红牛的广告。
事后,公司开会,阿蓝进入会议室开会,少爷却被拦在门外,而阿蓝在会议中被老板郭铭怀疑,为后文埋下伏笔。
见面失败,blackjack又要求阿丁去澳门见面,佘诗曼在这段澳门戏里将污演绎到了极致,也真正开始了正片的感觉,在澳门阿丁发现联系她的blackjack正是少爷,然而来自于少爷老板郭铭派来的杀手的刺杀,再次破坏了这一次碰面。
经过这两次不成功的碰面,郭铭开始怀疑少爷,于是阿丁被抓,少爷被搜,万幸少爷有两只手机,只被搜出一个追踪器,阿丁危险之际,欢喜哥再度出现一枪假装杀了阿丁。
至此,阿丁和主线剧情的关联彻底结束,大家热烈鼓掌,是的,到此为止,之后的主线和剧版有关联的只有欢喜哥了,还是个打酱油的。
挂着使徒行者这个名字,真的不代表什么。
之后进入被大量宣传的巴西剧情部分,这段可能真的是制作方花费最大的一段,也是渴望突破的高潮部分,阿蓝为了防止少爷被老板杀害,带少爷来巴西和毒贩交易,并暗中联络反派大boss董先生,算计反杀正计划杀了他俩独吞毒品的老板郭铭。
狙击炸弹,机枪乱扫,小车就是打不穿,答主对枪械不熟,但这种拉子弹链的机枪真的打不穿一辆轿车么,这个枪战戏里的终极bug是不是永远改不过来了。
反正一段激烈的枪战戏后,两个主角莫名其妙来到一个运动场。
一段“做兄弟,在心中”的煽情对话后,阿蓝用枪声通过监听器发摩斯密码给郭sir,告诉警方他才是真正的blackjack。
郭铭被杀,阿蓝正式上位,和欢喜哥董先生合作毒品生意,阿丁现身原来假死欢喜哥讲述卧底真情,警方通过记录发现少爷是个黑客,blackjack是他黑警方电脑知道的,一切进入高速节奏。
然而这里出现了答主最不能忍的一件事,电影跳过了最关键的一段剧情,董先生的毒品是怎么被扣的,董先生的犯罪证据是怎么找到的,这是警匪片吧,这是卧底篇吧,反派该死,你起码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吧,什么都没有,董先生暴露了。
跳过这段迷之片段后,董先生暴怒,下令杀所有人,藏在警方层层保护下安全屋里的阿丁,被神一般的发现了,歹徒轻而易举的攻进安全屋,杀光所有人,包括Q sir(爆seed?
),然后在最后一刻手枪卡壳,被阿丁反杀,阿丁杀青。
我一个顶别人一队·我不用枪·杀手,独自找到了刚逃脱追杀,没有带一个保镖,也没有一件武器的阿蓝和少爷,展开了一场肉搏。
最终阿蓝杀手同归于尽。
然后反派boss董先生直接被欢喜哥抓了,是的,直接抓了,没有任何反抗。
这部影版,我看到了两位影帝那纠葛的兄弟情,我看到了Qsir阿丁嘴硬心软的爱情,但是这不是警匪剧么,这不是使徒使者么,导演你告诉我,卧底最后做出的成绩去哪了,等了1个多小时的高潮戏去哪了,被你吃了么,用那么多镜头展现的高科技警队哪里去了,被你吃了么,阿蓝那一堆视死如归刚刚从追杀中救出他的保镖哪去了,被你吃了么。
可怜整部片里最爱的暴力萝莉小英,死的真不值。
作为港片里最出彩的警匪片,近年来却陷入了稳定有余,进取不足的境地,本片虽然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完善的故事背景,但最后仍然没有走出这个困境,而过多的支线与广告,又让原来十分丰满的主线剧情被剁手砍脚,让没看懂的人大喊烂片,看懂的人暗叫可惜。
为煽情而煽情的戏份完全靠主演的演技支撑,却把这类题材片里最重要的逻辑合理性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使徒行者这部影片远没有达到答主心中的期待,导演用了丰富的镜头语音,却没有强大的统筹能力。
Ps:张家辉演技越来越好,黑古也算在线,但是他们真的老了,看到他们和张慧雯同屏,真的有父女的感觉,皮肤上的皱纹在电影院的高清大屏上藏也藏不住,略感心酸。
第一次觉得有些电影,或许电脑上看会比在电影院看更好。
阿钉这水准也能做卧底?远不及女杀手小英出彩。澳门那个女打手打酱油的啊,大BOSS那么容易就挂了,唉!就巴西那段有点看头。
很好看啊 虽然没看过电视剧
张家辉的演技直戳人心。
不如改名叫《使徒行者:真假卧底》。这片里的主角真是一个个天赋秉异跟吃了炫迈似的身中数枪还能近身搏斗越战越勇,什么假死、空弹、全员卧底的戏码看得人都视觉疲劳了,你们这样搞黑社会都要哭了好吗?一星给结尾的片尾曲,一星给清秀怡人美女保镖张慧雯。
还不错,几位影帝飙戏看的挺爽,就是剧情不怎么样
编剧脑洞很大,坏人好人傻傻分不清楚
打斗场面还行,缺点就是怎么死光光了
张家辉和古天乐飚戏好看,不是寒战那种激烈对决,只要静默的眼神,让你各自体会。装卧底也是走出那么一丢丢难得的新高度。把一个成熟的ip重新讲了新故事。你不听,讲一万句也没用。没有林峰苗乔伟甚是遗憾,张继聪很串。发现自己很喜欢佘诗曼和汤唯演绎那种拜金又独立又讲义气的女子。8.12 with sky
冲这个卡司还是值得三星的,不过故事本身还是没跳出香港警匪片的套路,卧底,警察,罪犯三者博弈,试探欺骗背叛,等待谜底揭开。(张家辉最帅
2017-4-2 都用心了。
电影结尾 后排小孩一直在大声询问 小英到底有没有死啊?
剧情尚可吧。张家辉是越老越帅,大约是有了人生阅历。整个卡司最大的问题是年纪太大了,感觉都跑不动了……
中老年男人,满满都是戏。
剧情混乱,人物单薄。
很好看,全程烧脑无尿点,紧张刺激,佘诗曼负责搞笑又深情,吴镇宇张家辉演技超级好,古天乐的形象也不是普通的非黑即白,是个又想上位又念情的矛盾体,棒棒嗒!
不会讲故事的导演
在大银幕看了两集TVB的感觉,集各种刻意反转于一身。
2016年第48部,20161009,嗯,动动脑子就知道估计是要有2的。如何坚守自己最初的原则,是最难的一件事情,所有情感都是真情,很难不动摇。人性最难判断,规则或许真的不重要。
逻辑不够严密啊,富有正义感的毒贩+永不忘本的卧底,坏人的命运真惨呐。。。
比剧版第三部走心,这评分低了……(ps:张家辉演康sir儿子好像有点老吧,不过做卧底心力交瘁沧桑点貌似也说得过去🤣)(pps:原来魏德信也当过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