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陌生人
Friends and Strangers
导演:詹姆斯·沃恩
主演:Fergus Wilson,Victoria Maxwell,Amelia Conway,Emma Diaz,Poppy Jones,Malcolm Kennard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21
简介:《朋友和陌生人》是一部超现实主义喜剧影片,通过两个中产阶级千禧年人的视角,探讨当代澳大利亚人的流离失所、失联孤独、心态厌倦的现状。透过大胆的剧情框架和细腻的层次,影片展示了爱丽丝和雷所经历的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这两个年近30岁还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似乎没有能力驾驭枯燥的工作、诡异的爱情和半吊子的创业..详细 >
#11thBJIFF# 开场画面想及修拉的名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无配乐及低能量言语的时候凝视和聆听带有了一种冥想感,仿佛在和男主一起观察着海流表层的卡门涡街。邻居拧响音箱之后则又滑向了诡异版的侯麦。看似不和谐共存的两者恰巧正是当下许多“精神富足”的年轻人生活中的两种常态。
轻盈可爱的小作品,像片中带刺的仙人球一样,城市建筑很亮眼。
看完想去澳大利亚
我竟然已经对这个城市有了一些熟悉
乏善可陈
剧情一般
朋友、陌生人,笼统划归两者可以看作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对阈值,电影所做的就是罗列出一组组这样的关系,是一种看似无意义漫步下的找寻。有趣的声音处理。
安静狡诈的空间。拿八方大师们做了一枚尖刺,很现实的艺术史问题。 其实没那么好但给了我一点希望。
结合了洪常秀的散漫片段式叙事,美国独立电影“呢喃核”的对话设计,以及安东尼奥尼风格的空间构图,诞生出一部独树一帜的白日梦喜剧。
飘着的日子,焦点总是走神,是因为要避免聚焦严肃的东西。于是就开始在蜂巢城市里乱飞,老感到日常中充满诡异。失去event,也就失去感觉,失去叙事,聊以表示对自由主义的腻味。
天呐,到底谁在炒它啊😅整一个大无语,本次北影节最差购入影片。最大的疑惑就是胤祥居然说想到侯麦?(就是被这句话忽悠去了)给侯麦当洗脚贱/婢都不配吧,真是和《星溪》一样的登月级碰瓷了(当然比《星溪》还是好点的)。拜托,谁想看一个中产阶级又脆弱又神经质的巨婴发癫啊?真的是学学侯麦怎么把中产阶级的无聊生活拍得有趣又自然吧。最大的彩蛋是居然在一部澳大利亚的电影翻译中看到“空/谈/误x,实/干/兴x”,不愧是你北影节,这翻译不去编写最新版语/录都屈才了。
+
垃圾 澳洲accent英语听力合集 无意义的画面堆砌 世界观和审美观肤浅爆炸
帐篷里主动索吻的女孩让他惶恐,担心关系进展得太快。发廊里再次重逢的男孩令她无措,谎称那是朋友的经历。精神上没有断奶的一代人,像被卫生纸包裹的仙人掌,像礁石上拾得的硬币,像被噪音笼罩的房间,与周遭熟悉又疏离。争论女王喜欢粉色还是蓝色,随手扔瓶子或是棒球,无所事事的白墙上需要刨个洞。
如果法国属于北欧。
流动的心绪在滞涨的空气中的徘徊,海浪奏出一首首错乱刺耳的歌声。
人生何处不相逢,我们从陌生人到朋友,然后从朋友到陌生人,这中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在是妙不可言
感觉只要是生活在海边日子就会很悠闲 舒适 安逸 拍出来电影都感觉快让人睡着了 当个富二代挺好的
很不澳影的澳影,叙事进展与观点评论被调到一个很微薄的范围;取而代之的是随心所欲的引用和错落于几场没有太多联结的戏所创造的风趣。“无所事事”四个字仿佛贯穿全片;并在其中塞入一些碎片式的段落,来创造对澳大利亚当代面貌以及热点的触及- -原住民、殖民史、艺术…处女作有如此花样,值得观望。想顺藤摸瓜找到Ray的更多资料,结果没有什么收获。
很有趣,声音远比“看上去的”要私密。我觉得导演知道远处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子,也知道真正的安静应该是什么样子。结尾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