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有成龙大哥一贯的打斗场景以及幽默风趣。
这时候的龙哥似乎在打戏方面还能和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样得心应手。
影片不能算是一部上乘佳作,却能称得上是部合格的喜剧商业片。
众多明星的倾情出演也让剧情多了几分生动有趣。
整体剧情略有些公路片的影子,成龙和约翰尼二人所饰演角色的逃亡旅程充满了各种笑点。
部分打斗场景也还比较震撼。
2015年,成龙在大陆出版了一本自传,书名是《还没长大就老了》。
这是六十二岁的成龙首次用书名吐露服老的心态。
他肯定爱死了这句话,所以把它放进了《绝地逃亡》的台词里。
电影里,他和约翰尼•纳什维尔打打闹闹,从西伯利亚出发,穿过蒙古草原、中蒙边境,一路有惊无险、又很突然地来到了广西。
两人的关系从起初的怀疑、猜忌到逐渐有了信任,并排走在田埂上交心时,成龙突然吐出一句:「还没长大就老了。
」影院观众无不乍然吃惊:太像成龙的夫子自道了。
说这句台词,成龙无需调动他库存不多的演技,表演浑然天成。
印象中,成龙怎么会老呢?
从早期的七小福时代,到独闯好莱坞、一拳一脚打开“龙时代”,从《龙争虎斗》里被李小龙狂揍的龙套,到红遍世界、人人皆知的「Jackie Chan」,在观众眼中,成龙永远都是那个动作敏捷、表情夸张、喜欢搞笑、有点说教的华人功夫之王。
成龙有张过早成熟的脸,几十年来从未变过。
长发、大鼻子、满脸褶子,谁能想到这样一张脸也会遽然老去?
直到他顶着万丈沟壑的脸出现在《绝地逃亡》第一幕戏时,影院里响起一片不大不小的感慨:老了。
紧接着,一条喜欢网球的狗调动了影院的气氛,尤其是成龙不小心没接住导致网球掉向坏人时,观众们开始笑了:那个搞笑的成龙还在。
经过一番打斗,影片又开始展现成龙标志性的杂耍打斗和不要命的惊险动作,观众明显看出他的身手不如往日凌厉潇洒,心底又不禁慨叹:老了,老了。
整部电影,观众们就在笑声和慨叹两种情绪反复交叉中度过。
只有一群没心没肺的孩子,在影院里笑得最开心、最大声。
这几年成龙过得并不好,且按下年轻时欠下的许多风流债不表,他的黑点依旧不少。
由于少年贯来的性情,习惯跟政府靠近,还一贯不假思索地喷出一些朴素、碍眼的观点,譬如:「中国人就是要管」,结果引起网民一片哗然。
之后又被翻出和各种女星的合影,被指咸猪手、色中王。
加上他近几部电影了无新意,又爱说教,甚至连儿子房祖名都来添乱,总之近年来成龙负面不断,荣光不复以往。
他过时了,他老了。
香港影坛曾经叱咤风云的「双周一成」,如今纷纷老去。
周星驰放弃演员事业,改行做了导演。
周润发从好莱坞撤退,回华语圈安心做个演员。
只有成龙还在撑,顶着一脸褶子在拼命。
他自命「大哥」,自谦「没文化的老粗」,有一大帮子成家班要吃饭,不拼也不行。
「双周一成」里,周润发人缘好但乐得清静,周星驰性格孤僻结怨无数,唯有成龙一如既往地前呼后拥热闹非凡。
他喜欢这种感觉。
《绝地逃亡》少了说教,回归成龙标志的动作喜剧。
尽管打斗的精彩略减几分,但能打又会恶搞的美国影星约翰尼•纳什维尔的加盟为影片增色不少。
西伯利亚小镇那场戏是为数不多的动作亮点,颇有成龙巅峰时期的神采。
俄罗斯女打手「大波莎」尤其亮眼,演员伊芙•托雷斯是格斗赛事WWE的明星,此番跨界电影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可能WWE喜欢磨练选手的演技有关,或未可知。
电影精心埋伏了各种笑点,虽然不算新鲜,倘若愿意放下智商,你也能和影院中的那些小朋友一样,大笑开怀。
但请注意,别笑出泪水。
大概千禧年之后,就不曾对成龙的电影有过什么期待。
但这些年屡创新低,直到烂到这个程度,实在是刷新了极限。
整部电影的风格是这样的
标准的成龙风格,演一个好人,却像只猩猩一样地奔跑、打斗。
所不同的是,成龙真的老了,即使当年招牌的耍猴一样的打斗,也像一只垂暮的猴子一样了。
掺杂了一些风光片然后再加上双主角设置最流行的搞基
大概就是这样了。
至于剧情?
WHAT?
这垃圾片还有剧情?
全程都是WTF什么样的傻逼会做这种事。
为了做一个坏蛋连亲生女儿都不见将近十年已经够扯了,解码从乱码中看出图像,追捕一个人从俄罗斯到蒙古到横穿整个中国,全程用车用马用腿就是不坐飞机不坐火车……但凡在编剧方面有一点追求,都不会写出这种烂到家的剧本来。
双男主设置是成龙从上海正午、尖峰时刻开始爱上的设定,我不能理解搭上一个一线不够二线有多的老外,如何能够开拓海外市场。
但是如果试图在双男主的设定下加上搅基的元素,那对不起,麻烦认真学一学人家,不管是抖森还是卷福,搅基能收获喝彩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帅要有气质好么?
一个都称不上中年大叔学人家搅基,只能开一些my ball 之类的三俗玩笑。
全片唯二的看点,除了范冰冰,大概就是几位打女了。
无法理解这样的片子能收获的票房,在电脑上看我尴尬症都犯了几度不耐,如果去电影院贡献票房我一定会把肠子悔青的。
相比之下我觉得白幽灵传奇都没那么烂了。
至于什么人会喜欢这样的影片,喜欢这片的人会喜欢什么样的片,豆瓣实在给出了相当客观的推荐:
《绝地逃亡》吐槽点:剧情狗血老套 BUG丛生 3D效果只体现在字幕和孔明灯 动作戏明显少了很多 成龙也明显动作迟钝好多 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拼 真不容易 范冰冰花瓶出演 看着比那个景甜舒服多了 男二号不知道哪里找的男演员 演技浮夸 除了和成龙抱一起的激情戏 其他全无火花 看着叫一个尴尬 称赞的点:片尾的羊驼和中间成龙唱的英文歌
似乎越来越多电影都开始搞那种最后真相揭开高潮迭起的结构。
看电影之前看评论,发现这部电影往往被贴上了老套以及落伍的标签。
但看完后从影院出来并不觉得亏着了,起码我还知道,我是笑着出来的。
第一,成龙本身就是优质电影特级制作的一个招牌。
武打戏也看了很多了,这一部电影中的武打和动作不仅仅是有刺激和紧张的部分,最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的幽默。
幽默,在其他片子可能也会有,甚至可能更自然更有感染力更加成熟,但那些都不是动作片!
不像外国电影那种靠语言幽默抖包袱,成龙是在用武打来搞笑。
有些情节还是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仓库激战时,成龙拿了俄罗斯套娃来抵挡敌方进攻,(虽然那一瞬间我已经知道要发生什么了),每打一拳碎一个套娃,又一拳又碎一个,配合上成龙精湛的演技以及无辜和失措的小表情,还是逗得全场人哈哈笑不停。
第二,场景设置非常讨巧。
可以说大场景贯穿全中国,有沙漠,有山水林地,有繁华都市,也有贫瘠村落,小场景又很适合情节展开,有香港赌场,有船舱,还有生产工厂。
当然最妙的就是工厂里的打戏,合理而充分地利用上各种传送带和包装装订工具及各种组件,配合产品包装本身的操作流程,各色人等以不同表情不同姿态在不同平台或传送带上跳上跳下并且相互影响相互施压,滑稽而敏捷,又带有成龙独特的一点小狡黠和小机智,虽然人多场景复杂,但仍然衔接非常流畅,一定是经过仔细编排和演练,总的来说,很用心,真的看得出。
第三,剧情大反转的超级大boss登场。
在武打里添加悬疑的部分也是很出彩的。
这也该是所谓的打造“好莱坞级别”电影的一个较好体现。
最开始曾志伟饰演的角色(角色名记不住了)的死亡我以为只是为陈港生照顾白舒做铺垫,没想到还有一个惊天大阴谋。
这就好像把整部电影连贯起来,就是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了自己的死亡来做了一个局,引得一堆人在里面翻江倒海,最终这个人来做个了结的故事。
(我在打下这段时脑中有了我在做高中阅读题来回答双线索的感觉)最后还是忍不住吐槽,不得不说一说歪果仁的频繁乱入。
这是不是已然成了一种趋势,虽然搞不太懂为啥每部贴近国际的大制作电影都必须有那么一个两个外国人当主角。
如果把一部电影提升到国际水平就必须有歪果仁,必须有英文字幕,必须要3D,那么我其实并不买账。
要不是这部电影确实有些地方戳中我的笑点,我才不会认为这种扑向国际化的尝试是成功的。
中国导演里像张艺谋的文艺片十面埋伏啊归来啊,就算没那些虚的噱头,在我心里也都值得被称为中国电影的较高水平,足以代表中国电影冲向国际。
当然,像那部饱受诟病的《艺妓回忆录》所谓中国演员用英文演日本电影而能在国际上票房攀高,称为一时经典的,也只能说是少数。
本来想打三星的,减两星对水军致敬!
点映时没看完就出场了,朋友问我感觉如何,我说:烂片,看30分钟就出场了。
朋友说:没看完就没有评论权。
朋友是成龙铁杆偏脑残粉,我得罪不起,不再与他争论。
今日朋友请我再看一场,要我一定要看完再吐槽。
为了维护我们岌岌可危的友情,我只好从命。
看完出来,朋友问:看了全片,感觉怎么样?
我违心地答:不错。
不错,认真你就输了。
开始我曾认真地回复朋友让他不满,硬是要拉我再看一遍,白白浪费我的时间。
其实我早就输了。
我也算是忠实的成龙粉,华语片我只爱看成龙、李连杰、周星驰主演或导演的。
几乎所有的成龙电影我都看过,有些片看过不下十遍。
做为一个忠实而不失独立判断力的成龙粉丝,个人觉得:这确实是一部成龙电影,充满各种成龙元素,“笑”和“拳”相较前两年确有“归来”之势,但是难掩这是一部乏善可陈的成龙电影,这是一部由老年的、过气的(尤其国外)成龙主演、联合三流外国导演、演员几经折腾差点夭折的电影,这是一部炒成式幽默、成式功夫冷饭只能在国内圈钱的电影,这是一部强势植入广告的商业电影,这是一部以慢了流行节奏好几拍的网络“术语”(捡肥皂、草泥马……)迎合市场的低级趣味的电影——虽然成龙的趣味从来没高过,但以前也没这么低俗过。
其实今天看的是原声,老外讲英语,不再是点映时的那种冷冰冰的对不上口型的国语配音,音效上比上次要好,但仍挡不住它成为烂片。
但水军眼中笔下就不一样。
“大哥一大把年纪容易么,怎么也得无条件给5星。
”这是嘴㖞眼斜的脑残粉从他吃完蚯蚓、防风、僵蚕等配成的通络药的口里挤出的心声;“廉颇不老,成龙不死,再战十年,不成问题”是中级水军一边数着五毛一边用键盘敲出谄媚的文字;“十年前我有幸和成龙大哥见过一面,深知以大哥的卓见和谨慎,从不会出演烂片,果不其然,这次大哥也没让我失望……”、“从专业的眼光来看,大哥强势回归,犹胜往昔……”这是高级水军在跪舔某二主子的骨头——高级水军并不一定是成龙粉,所以他们并不在意谁扔的骨头,成龙在他们眼里未必算个屁,但不妨碍他们此刻用多年练就的御用文人的生花妙笔来配合着专业的电影相关知识、史实、掌故来对任何主子卑躬屈膝,或在主子一声令下,对敌手大奋獠牙。
当年汉武帝李夫人病重,花容变成鬼样,遂以被遮面,不让武帝见之,推辞说“妇人貌不修饰,不敢见君父”,武帝强之,仍不肯。
李夫人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要让武帝永远记住自己曾经的美貌而非惨淡吓人的病容,留个念想,这样死后也不会宠衰。
成龙大哥给世人留下的念想够多了:勇猛刚毅、风趣幽默、爱国爱民……如果他在《神话》拍完后激流勇退金盆洗手,那他给世人留下的,就是神话。
为什么非要学关德兴拍片拍到死呢?
关德兴在今天已没几个人记得吧?
据说成龙大哥也有苦衷,在40岁左右时就想过转型,想过和梁咏琪之流合作拍生活哲理片、感情戏,不知后来为何未果。
不过若真拍出这样的片,估计看的人也不多,毕竟那种卿卿我我的片只适合小白脸影星们。
近年来,老态毕露的成龙大哥卖力地演出一部又一部质量每况愈下的片子证明自己廉颇未老,可是不用从NG镜头就能看出其“一饭三矢”的势头。
真不知他为何还不放弃?
难道真是为了大家戏言中所说的要当中国电影圈的“政委”吗?
如今的这部烂片,烂到发行前要靠大肆宣传,上映后要请水军刷分。
成龙大爷的身价,又掉了几分吧?
最近暑期档,送了一张电影卡,由于目前也没有什么能看的电影,所以选择再支持一下成龙大哥。
看完之后感受一言难尽,总的来说吧,成龙大哥,您可能被演那些澳门风云的那些人带偏了画风。
近期暑假档的片子都是些什么片我就不说了,可能最近天气热,愿意出门的人不多,厂商也不愿意赚这个钱,近期的电影院还是不要去看了。
本片从剧情上来说就是成龙大哥饰演的香港警察Bennie在九年前目睹了自己的好兄弟阿勇(曾志伟饰)被“陷害”,阿勇身上被绑了炸弹,还有十五秒的时间把手表取了给了Bennie,并将女儿托付给他照顾。
这个女儿就是范冰冰了,然后就跳海了,在跳下之后马上就爆炸了。
恕我直言,爆炸水花的那个镜头特效做得真浮夸。
九年后。
成龙大哥的警察就来进行了一次抓捕行动,为了抓捕斗牛士,在香港的一个类似于渔村的地方。
旁边就是所谓的警察探员的伪装。
恕我直言,那么大一个地方,反派装逼十足的站在快艇上,旁边就只有你们探员在那贼眉鼠眼的看来看去,反派是实力眼瞎一个都看不出来。
然后就是抓捕行动了额,心疼大哥啊,一把年纪了,这么折腾啊,房屋连续倒塌的场景看得出你们是费了心思的,可惜导演真没那个表现力,虽然我也没有那个能耐去给出多么牛逼的镜头,仅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这种桥段既无笑点又不新鲜,苦了大哥被这么折腾。
然后就是外国人JOHN穿个牛仔装在澳门赌场里面,诶, 演技多浮夸,导演镜头抓得多烂请自主想象。
并且里面的人物感情变化是完全没交代清楚,所以看起来演员的有些举动就很突然,很莫名其妙。
范冰冰小姐简直是变成了来个外国人勾搭一下就成功的人,在赌场里面干什么职位的也没有说,还说这些年拿到了很多的证据资料,那您那么拙劣的偷拍不知道别人是看得出您的手机屏幕吗?
诶,我写到这我都写不下去了,基本每一个场次的槽点都太特么多了。
我吐槽之魂都要被点燃了,下午还要干活了。
成龙大哥黑自己的Duang Duang Duang ,一把年纪还要卖腐,说的英文台词结果全是国语配音,取景跑了很多地方也很辛苦,内蒙古转到广西我就搞不懂了。
还是开的汽车。
而且还有香港警察与黑帮勾结的梗真的是用不完呐。
曾志伟这个角色真的莫名其妙,伪装自杀了之后引得自己兄弟一直在调查,自己就是那个大boss,相爱想杀么,导演你没人凑了么。
总的来说,本片就是一部完全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剧情和演员就是想啥来啥,不用在乎逻辑,反派都很吊,主演都很挫,但是反派你就是怎么都打不过他,成龙大哥真是不容易,但是不管什么电影毕竟剧情是最重要的,参演这种大牌来凑出来的电影真的毁了您之前的清誉。
诶,果然是烂片槽点多,我又傻逼的去看烂片了。
都是宣传效应惹得祸,不看觉得亏,看了更加亏。
成龙是中国很著名的一位演员。
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他都很重要。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他曾是关锦鹏电影《阮玲玉》的制片。
在美制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和去年大获全胜的《大圣归来》中都有出色的配音演出。
成龙一直和商业电影脱不了关系,因为在香港电影最红极一时的年代,他的动作片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套路。
他的新片《绝地逃亡》中,大哥成龙传递的,是一种“无用”的美学。
比如他的搭档问他最想做什么,他说他想以后没事做的话就去养羊驼,因为羊驼与世无争。
大概观众都记得羊驼在片尾修剪整齐的样子,却忘了形容他们的那四个字:与世无争。
成龙可能与世无争吗?
当然不。
但是他羡慕这样的生活,想过这种人生。
1989年,成龙在自己导演,编剧和主演的电影《奇迹》里面,搭档梅艳芳演Frank Capra的作品《一日贵妇》。
在我看来,他最新的这部《绝地逃亡》人物塑造,就很像那部《奇迹》。
都是执着于一种思想的人物,但都收获颇丰。
《绝地逃亡》的结尾,成龙饰演的陈警官,收获了美丽的女儿,也收获了约会的机会。
他给这个角色取名叫港生。
这不仅体现他对香港的喜欢,也是想还给那些过去电影的一点补偿,因为这是他的本名,却鲜有人知道。
《绝地逃亡》里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恐怕是成龙和康纳在竹筏艇上。
成龙不答应他放弃,说你要回去给我作证。
结果外国人嫌他傻,把他拖下水,成龙大喊“我不会游泳啊”,可是依然不说要放弃的话。
那段拍的很好,观众在一直笑,可是我觉得这或许就是成龙个人的“美学”。
而翻译给他的无用,其实就是坚持。
成龙拍戏很努力,在这部电影里,那场在工厂流水线上的戏好看。
好像回归了他以往那种模式,只不过加上了很多外来元素。
在套娃的那场对打中,成龙很用力也很实际。
恍惚让我觉得,这个男人又回到了最初看他电影的感觉。
就是那种非常过瘾的体验。
他在和康纳逃亡途中,遇到后面人的追捕。
情急之下说“让我带你飞”,于是抓起滑索,沿着轨道就开始滑翔。
这段戏拍的也很美,真应了很多网红喜欢说的“带你装逼带你飞”。
陈警官在最后,见到自己的好朋友阿勇,发现他就是自己一直在找的敌人:斗牛士。
心中的信仰瞬间倒塌,可是他信守承诺,帮好朋友照顾女儿九年。
曾志伟饰演的阿勇讽刺成龙说,你选择荣誉,我选择权利。
而我想最后成龙若来得及和自溺的阿勇说,大概要还他的是:你选择权力,而我选择的是正义。
于是电影最后,他真的如愿以偿,过上了与世无争,“无用”但很有用的生活。
(文:元直)
同样是在华谊兄弟影院,2014.6.6补看了《十二生肖》,今天又看了《绝地逃亡》很感伤,短短四年,大哥的动作迟缓了许多,片子也粗糙了许多,想起近年的香港警匪片《扫毒》《风暴》把香港警察拍的威风八面、把香港的空中俯拍镜头炫得气势非凡,这部片子就寒酸多了,香港的小警署和破码头到最后的小直升机和几个飞虎队员,简直弱爆了!
尽管成龙大哥自己本名出演一位“香港警察”但比起曾经的“香港皇家警察”陈家驹缺了不少生气,大哥离开香港和港片太久:当《寒战》系列玩体制概念玩得出神入化时候,大哥依旧靠自己的迟缓动作致敬自己,多少让人有些唏嘘!
头一回,成龙在自己的电影里用到了自己的原名:陈港生。
从17岁以武师身份进入电影圈开始,经历了龙套演员到绝对主角的幕前励志蜕变,也经历了武术指导到电影导演的幕后身份转变,各种戏剧动作几乎都亲力亲为的他,主演逾百部电影作品,却从未用过陈港生这个名字——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电影外。
如今,62岁的他将自己的名字用在了电影《绝地逃亡》的主角身上,可能仅仅只是一种配合剧情的巧合,但也不乏存在这样一种可能:他想以这样的方式,找回一些曾经的回忆。
这个在戏剧学院学艺时期就开始有了艺名的功夫巨星,其个人故事就像他的诸多电影作品一样家喻户晓,已然不必赘述。
尽管提到“陈港生”的时候,鲜有人知晓,但提到“成龙”的时候,大多数观众都会很熟悉。
对于喜欢香港电影的观众而言,“成龙作品”代表了香港电影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对于崇尚功夫及正义精神的观众而言,成龙则代表了许多人心目中的银幕英雄;但在大多数观众眼里,成龙不仅是一个有着许多经典作品的演员,还是几代人的年代记忆。
许多观众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种“成龙情结”,喜欢他的电影作品,喜欢他的明星故事,也喜欢他在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持续贡献。
“成龙”二字早已超出一个艺名的范畴,而成了大多数人崇拜的偶像、功夫电影的代表以及诸多难忘的记忆。
观众对于成龙的情感,也超出了普通演员的范畴,人们或为他的电影作品所欢喜,或为他的职业精神所佩服,甚至也为他在国际层面所代表的华人地位所骄傲。
如此这般的情感,使得大部分观众在他有新电影作品上映时,会选择去影院看一看。
或许,以前是“看成龙电影”,而现在,则成了“看成龙”。
就好比他最近新上的这部《绝地逃亡》,许多人会想着去看一看,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看成龙。
那这部成龙新作究竟怎么样呢?
三言两语显然无法很好地评价这部电影究竟如何,但总体的感觉却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是我们熟悉的成龙电影,却也是有点陌生的成龙电影。
之所以说它是我们熟悉的成龙电影,可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主角是我们熟悉的成龙,而是,无论从电影的整体风格还是电影的故事套路,都有着鲜明的成龙色彩。
打一开始,成龙的出场就是那种熟悉的味道:正义勇敢而又身手不凡的香港警察形象,和以往大多数成龙作品里的角色一样,只不过,是从“陈家驹”换成了“陈港生”。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渐渐看到更多的成龙特有的风格:一个接一个的打斗戏,照例是赋予喜感的喜剧动作;出于正义和义气的英雄式对抗与冒险,其过程充满了成龙惯有的紧张刺激与啼笑皆非;警察最终干掉反派的故事套路,既保住警察荣誉,又维护世间正义,价值观一如既往的正确。
这其中,最熟悉的“成龙风格”莫过于他的喜剧动作。
在一个近似于公路电影的叙事模式里,成龙饰演的警察陈港生与约翰尼·诺克斯维尔饰演的赌徒完成了一个从俄罗斯到蒙古,再从蒙古到广西,最终回到香港的“逃亡之旅”。
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成龙的单打独斗,还是与诺克斯维尔的搭档协作,都充满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喜感。
而大多数的喜感,除了引用不少网络用语的台词之外,便是以成龙为主的那些喜剧动作。
无论是对抗俄罗斯黑手党,还是对付香港黑帮,甚至是与蒙古大汗过招时,都融入了成龙擅长的喜剧动作元素。
看过他不少作品的观众会在一阵熟悉中会心一笑,对他不大了解的年轻观众也会在一阵喜感中笑出声来。
喜剧动作,显然是这部电影“最成龙”的地方。
而有点陌生的地方则在于,这部电影的故事不再像以往的成龙电影那样尽管剧情简单但也足够完整,而是显得有些生硬,甚至经不起推敲。
诚然,一个香港警察与一个美国赌徒并肩开启一段嘀笑皆非的“逃亡”之旅,听起来的确很有意思。
但是落实到电影中的时候,我们总难免会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有些地方说走就走到了?
怎么在不同的地域遇见不同的人都可以进行交流?
怎么范冰冰看起来那么像个打酱油的?
......一旦你带着诸如此类的琢磨去看这部电影,难免就会生出类似的疑问,进而收获一种尴尬的陌生感。
也许,语言交流的问题可以忽略,毕竟,让所有人都能听懂甚至可以说国语的设置可能是为了凸显台词对白的喜剧效果,方便观众get到一些笑点。
但身为一个警察且又能联系到同事的情况下依然在大多数时候靠步行的方式来展开这样一段“逃亡之旅”的设置,很难不让人觉得有些生硬。
加上部分喜剧桥段的设计有一种“为了搞笑而搞笑”的痕迹,难免让人感到尴尬。
而这些在以往的成龙电影里,很少出现,以致于让人觉得陌生。
但比起“有点陌生的成龙”更叫人五味杂陈的,是那个明显“老了的成龙”。
这部电影的招牌无疑是成龙,最大的亮点无疑是他的喜剧动作。
在《绝地逃亡》里,成龙的打斗依旧是重头戏,其所展现的动作设计也依旧很有成龙色彩,那种精巧而不失喜感的动作是很精彩。
但,无论我们怀揣着怎样的善意,也不得不承认,成龙在完成一些动作的过程中,已经很明显的没有了以往那种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的感觉。
甚至在不少时候,你会感觉到他做得很吃力——即便有些高难度动作他依然亲力亲为,却可以明显看出他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动作慢了,力量弱了,成龙老了。
作为观众,看的时候会怀抱着一种欣喜,欣喜于还能看到成龙在银幕上大展身手;但更多时候,会感到一种心疼:年逾六十的成龙大哥,依然在银幕上奋力完成每一个动作。
在完成一些难度明显很大的动作戏时,我们不禁会有一种既期待精彩又提心吊胆的复杂感觉:害怕他受伤,心疼他受苦。
这并非矫情的夸张感受,而是基于对成龙有一种情结的真实体验。
正是熟悉他是那么的敢拼敢做,熟悉他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精彩的动作,熟悉他真的已经老了,才会为之担心,为之心疼。
而由此反映出的另一个颇叫人担忧的现实问题是:成龙出道四十多年了,喜剧动作却还是得看他,在层出不穷的演员中,至今没有能够接替他的合适人选。
电影《绝地逃亡》有亮点,也有不足,整体而言还是值得一看。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电影如何其实已不再是重点,重点是,能在大银幕上看到成龙。
只是,我们当然希望成龙能够在银幕上给我们奉献更多的演出,但我们更希望能有人将他的这种喜剧动作风格延续下去,能有人扛起功夫电影的大旗继续为华语电影制造荣光。
毕竟,人总归是对抗不过时间的,到了一定年纪,真的是看一部少一部啊。
祝福成龙。
PS: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谢绝不打招呼的转载。
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交流。
龙叔在,就不会差。
带着去看大烂片的心去的,结果比想象中要好一丢,是部很有成龙风味的动作喜剧片,各地风光的呈现也不错,不过,大哥真心是老了,动作方面确实有些吃力,多一星,鼓励。
虽然是个通俗故事,但是观赏价值挺高,全程笑点密集,风光无限,能用的梗基本都用了,还麦麸,真是不给别的电影留活路😂点映这场全满座无虚席,商业片典范。成龙本人身上有种乐观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总是很容易打动人。
简直就是成龙版的人在囧途,开篇动作还是老三样,后程笑点还不错,但也只是换的“会心一笑”,影院里那些“前俯后仰”就过分了
都在各种吐槽,但是作为从小跟着爸爸看成龙电影长大的我来说,他的电影已经是看一部少一部了。虽然剧情没有新意,但是他的招牌的打戏,他的认真态度都在,另外里面有很多笑点也还是不错。不管如何,我还是会给五星。
的确不好看,虽然动作戏还是利用各种环境的喜剧效果,但毕竟老了,还使用了大量的替身。……其实这还是一部公路电影,沿途风光和人文气息的展示的确很美。……2024年看最大的亮点反而是范冰冰,真的很久没看见她了。……还有23年离世的吴耀汉。……张蓝心有真功夫,身材也真好,在《真正男子汉》性格也好,可惜一直糊到现在。
景色还成,故事毫无创新
除了案情阴谋很鸡掰,真不失为一部工业完成度很高的佳作,特别是逃亡部分。我觉着冷噻,成龙真是人民好大哥。老头儿一把年纪了,带着自己的理想,满世界跑着展示中国的美,兼带陪资本玩花活儿。成龙是个真正浪漫的人,他拍出来的也是浪漫的作品。《绝地》也算一部能照出中国电影市场诸多端倪的作品。
这片真心烂,成龙近来除了那部有景甜的警察故事外的第二烂
时间不足够装下这么满的剧情 就会显得节奏太快 以往那些俗套的故事都想加入剧中 奈何时间限制 在描述情节方面所花的功夫远不及摆拍 成龙是真的老了 不仅动作迟缓 假动作也多 尽管看得出来很努力想把骗子拍好不惜玩命 可好导演抓住的是画面描写手法 并不是你的命有多硬
难为老头了
蒙古歌舞那段是不是跑题了?老了还是真的去游山玩水比较好,看花絮好心疼啊……
能看的只有成龙依旧优秀高水准的打戏,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但是除此之外无一可取。
想要复刻尖峰时刻和上海正午成龙大哥搭配美国话痨的模式,又加入了一些公路片的套路,在中国边检大哥要对着中国军人说英语,俩人要去香港却从内蒙古一路窜到西南。
成龙真的老了,确实打不动了,还是那些熟悉的动作,只是没有了熟悉的味道。之前都是叫大哥,现在开始叫叔叔!
我觉得不差啊
合拍片的尴尬在蹩脚的外语表演和奇怪的台词中淋漓尽致。
其实没看,一星单纯就是为了拉低这片的分数而已,邪恶的我
首映/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
给三星的应该都是跟我一样在电影院莫名心疼成龙大哥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