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骄,一个看似独立内心脆弱的男生。
小时候,淳骄的父母关系出现问题,妈妈选择了抛弃自己和爸爸出轨逃避。
留下了深厚的心理阴影,只能躲到动漫《小双侠》里寻找正义和安全感。
33岁那年,在吸烟区邂逅了的长不大的女孩张芷茗,从香港到北京,再从北京到香港,恋爱一谈就是七年。
此时,40岁的淳骄遇到了中年危机,母亲带着小男友的回归,激发了他隐藏内心对于亲密关系的不安全感,越发想要逃离这段关系。
于是,他开始发现张芷茗身上各种毛病 —— 不会照顾自己、乱花买房的钱、购物品味奇特,遇到麻烦事总推到别人身上、微信总是弹出奇怪的异性留言、异性发小说想跟她生孩子、对结婚生子态度随意、发现“潜意识”里各种不想跟她在一起、淳骄觉得她和自己的母亲一样,本质上是不负责任自顾自的人……身边的朋友都劝淳骄,这就是个zuo女,赶紧分了吧!
但淳骄却有意无意维护着芷茗。
终于,在台湾,他们遇到了地震。
淳骄吓得蹲在地上,脸色惨白。
芷茗很努力的去拉淳骄到椅子下,但淳骄因为内心缺乏信任,不愿意离开原地。
芷茗苦劝30秒无效,就自己先钻到了桌子下,然后顶着桌子移动着过来“接”淳骄。
淳骄仍然不敢离开。
此时,地震结束了。
他们的关系也结束。
淳骄突然爆发,质问芷茗:你刚才为什么不理我,自顾自避难。
芷茗一脸无辜,明明是你自己不动啊。
淳骄内心的不安爆发了,觉得芷茗就是个孩子,大难临头和我妈一样,只顾自己,也没法理解自己的情感逻辑,根本没办法在精神上交流,从灾难里,他看到了,眼前的这个人根本给不了自己从小一直缺乏的安全感,也没法理解自己的痛苦和恐惧,更没法有效的“救”自己,不是适合的伴侣。
盛怒之下,淳骄自己带着行李回到了香港,很努力的想找各种方式得到终极答案:究竟要不要和芷茗分手?
为了得到答案,他让自己身处险境,他问朋友,他问外星人。
答案似乎都是对半对半。
最终,他尊从了自己内心的答案,决定和芷茗分手,因为他要的爱,芷茗给不了。
可是芷茗爱着淳骄,她想了一切可能的办法来挽回这段感情,她发感动的文字、激发美好回忆、找身边所有的人来助攻。
可是淳骄依旧败给了自己的不安,坚持自己的选择,觉得芷茗幼稚无比: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我们不适合啊!
芷茗还是不死心,策划了一个超级感动的反转求婚仪式,一切都是他爱的元素,一切都是他们的回忆,芷茗就像周星驰电影里疯疯癫癫死缠烂打的女主角,被无数次拒绝,依旧死心不改想要挽回。
然而,淳骄很感动,但是他很理性:他和芷茗之间的问题没有解决,不管芷茗多爱他,他需要的始终是一个能补偿自己缺失的母爱的无私地、有效地奉献的人。
单亲家庭的伤是一般人弥补不了的,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只能不断的索取,要寻找那种既“优秀”到能对上眼,又能安全到没有流失风险的人,她必须是能不断有效给予自己所需要的特定类型的“爱”的人。
芷茗曾经是这类人,但地震让他明白了,不管她说自己有多努力去救了,芷茗没救到就是没救到。
而且谈婚论嫁之际,芷茗让他想起自己的母亲,让他回忆起他被抛弃的悲惨经历。
四十岁的淳骄虽然知道很难再找到幸福,但他宁愿选择不受伤。
于是,在芷茗为他安排的漫天烟火中,淳骄还是头也不会的走掉了,只抛下了一句话:“痴线啊你!
”
看《革命之路》的时候,觉得Jack和Rose活下来的话,就是这种婚后生活。
所以,有情人短命最好。
但是,死这件电影里最稀松平常的事,却没有发生在张志明和余春娇身上,一段感情,老而不死是为贼。
拿《春娇救志明》和其他都市爱情电影相比的话,可能也不差,旁座的女生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笑点,我猜她的朋友圈配图一定是电影开头巨大的“n 55!wi”,至于文案可以是“成世流流长,我同你哋一起,一路哭,一路笑”。
但主要是笑,影院里很多人被咸湿段子逗得大笑,表达出一种成年人之间的挤眉弄眼惺惺相惜。
余春娇被求婚时掉了眼泪,却没有人跟着一起,因为那场戏实在太尴尬太套路,我们心里想的不是扎心了啊张志明,而是你可长点心吧余春娇。
跟《志明与春娇》甚至《春娇与志明》相比,第三部显然有失水准。
续集当然是难的,但也不是没有标杆,爱在三部曲就挺好,人物在成长,故事在继续,没毛病,乘胜追击拍个五六部我们也认。
但姣婆遇到脂粉客拍到第三部这份上,就叫我们为难了。
余春娇说张志明永远长不大,这个梗玩了两部了喂,他是巨婴这件事我们很清楚了啊,你不要给我们啊,我们胸怀大痣可以奶大他。
倒是你余春娇,在一起这么久了,怎么还在幻想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改头换面。
第三部的乏味在于没有新冲突,男仔贪玩,女仔没有安全感,永远是这样。
七年了,北京房价都涨上天了,香港特首都换了几任了,还在老生常谈责任感安全感,有这功夫多喝点水好么,不行就分。
而且地震来的时候,是你死活要拉住把手不肯躲到桌子下面去的好吗,智障当然没有安全感了,总有刁民想害她。
地震走了,反咬一口说对方永远只想到自己,张志明真是一脸黑人问号,我都把桌子拉到你身边让你躲了还要怎样啊,我还能怎样。
就算这样,张志明还是认了怂,搞出个band来求婚,口口声声说你余春娇救了我。
这首歌曲的背景歌曲应该是“如果这都不算爱,我有什么好悲哀”。
从发型看张志明都长大成陈奕迅了,余春娇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而且,余春娇你爱的不正是孩童般玩闹的张志明么,他要是不爱玩了,你们俩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闷的时候想要个憨豆,嗨的时候想要个爱豆,港真,太难了。
为了让余春娇的作显得不那么无理取闹,请来了秦沛出演抛妻弃子的余爸,期待观众能理解看似独立的港女为何要死磕安全感。
可是,知道你为什么要作跟同意你作这不是一回事啊。
在我看来,长不大的人其实是余春娇,她一直都没能从被抛弃的早年经历中走出来,她所谓一个人也能活的挺好,并不是自立宣言,而是我可不能被男人再次伤害的自绝宣言。
遇到问题就逃避的人也是她,“不如散了”、“不如放手”,最先抢占道德高地,却也最早丢盔弃甲。
当然,故事不灵是编剧的问题,跟导演也有关系,但是演员不用背锅。
这部电影里依旧是我们熟悉的志明和春娇,熟悉的都市男女。
志明升职做CD了(我以为以彭导爱玩的天性惊悚片杯面广告会拍出来),他不会说余春娇我好爱你,而是贱贱的说你就是贪恋我的美色。
春娇唱小飞侠的时候,能感受到她想要分享童年回忆的快乐,就像她分享跟郑伊健发生恋情的少女心一样。
扮护士玩制服诱惑的时候,两人一唱一和,在床上滚来滚去煞是喜人。
所有这部电影温馨可爱的地方,都是延续之前两部中观众所feel到的甜蜜回忆。
所以,《春娇救志明》唯一一场濒临泪点的戏,是春春再次生日会时候,包厢电视画面回放的第一第二部中的片段。
巷口借火、便利店买烟、漫春天开房、北京复合……艺术创作的灵感往往是一刹那的灵光,志明春娇系列的灵感来源于禁烟条例后的街头社交,是都市男女偶遇相知的故事。
第一第二部中这对男女的分分合合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类似的心境,从张志明身上看到懦弱,从余春娇身上看到妥协,各种随意洒脱撩骚往来看出爱情里的举重若轻。
但角色性格成型之后,彭导的小机灵在《春娇救志明》中不能给人物带来更多面向,只是在人设上原地踏步。
所以,并不是张志明需要长大成人,而是整个剧本需要长大成人。
假使第三部集中呈现的是接受对方缺点的情况下如何相处、相处够久的情侣要不要结婚、过了审美期限的感情如何维系等等,都可以使这一部更贴近当下生活,从而完成所谓的成长。
最后,我只问自己一个问题,要是再拍第四部还去看么,答案竟然是去。
对,就是贱,就是被你欺负我爱你。
电影开始的前五十秒,我以为网络卡住,快进到两分钟,有了电影画面。
电影开始的前十分钟,我以为播错片子,怎么会是惊悚片氛围?
是不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不管是《志明与春娇》,还是《春娇与志明》,在过去的岁月流逝中,只留下支离破碎的一丢丢记忆。
比如,初见时掺着暧昧的互相试探,比如,磨合中渐渐出现的嫌隙隔阂。
本来看到第三部《春娇救志明》的名字的时候,我脑补了张志明因为处处留情染指了大哥的女人,被浑身涂满肉汁丢进河里去喂吃鸡鸡的鱼,余春娇去救他,发现大哥是自己某一任EX,对EX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放了张志明,让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
我的脑补当然是胡扯。
余春娇比前两部更作了,张志明还是一副只能约炮、不能终身的样子。
40岁女人的中年危机、敏感多疑、矫情偏激、七年之痒、责任心缺失、爱逃避、没担当、长不大的另一半,第三部平淡枯燥到让人犯困,同时也让人心里打鼓。
未来的某一天,这会不会就是我生活的样子。
最初的浪漫,就这样一点点消磨成一个尴尬的局面,要么分手,要么结婚。
余春娇是纠结的,多年感情的投入,让她舍不得也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但是张志明又确实让她对结婚生子充满忐忑。
一方面张志明像所有只长年纪不长心的男人那样冲动又孩子气,一方面张志明也在学着照顾爱人的情绪,学着长大。
作精和渣男迎来了新的关系,算是给这段纠结多年的感情打开新篇章,不要再拍续集了吧,到这里就好。
感情是人类最难的问题,那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到底该不该试试。
422点映归来。
第一部《志明与春娇》是在家里电脑上看的,当时觉得好喜欢啊,OST好听得飞起。
(这两天重看发现有些咸湿的梗我当时没懂…)第二部《春娇与志明》上映的时候我高二,上映当天抱着手机偷偷查了市区所有电影院的排片时间,翘了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和第一节晚自习,拖了一个后来毕业前已经和我绝交的朋友一起去电影院坐情侣座看的电影,然后在第一节晚自习下课的空档赶回学校。
时间凑的刚刚好,当时觉得我真是天才。
记得2014某天杨千嬅在微博上po了一张紫色的头发,余文乐在ins上po了一张写着「张志明先生收」的酒店便条,我当时挺激动的,想说不会是要拍第三部了吧。
又过去了两年多,我都快忘记了,真的有三啦。
这系列电影还有一个很妙的地方就是英文名。
这次的love off the cuff,导演的官方解释是说一段感情走了好多年到了一个困局,变成一个枷锁把两人绑起来,要往下走必须打破这个枷锁,就是love off the cuff。
个人觉得虽然这部电影里部分人物和桥段还是有点尴尬,但总体上已经比第二部好太多。
在保留彭浩翔的恶趣味和冲击内地院线的基础上能有这样的完成度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
(这个故事和第二部的北京太水土不服了)虽然用了很多老梗,但粉丝看会超级开心的啊。
我这么难笑的人基本上从头笑到尾。
标题这句「寂寞是浪漫地断气 我与你与我快枯死」是《志明与春娇》的OST里的《如烟》如烟,看春娇躺浴缸里体验窒息(预告片里有)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首歌,形容当时他们俩之间的关系也满恰当的。
连夜复习完前两部去看的点映,不敢说是满分学者的我来试着总结一下彩蛋好了。
【剧透预警】1 第一部的表白短信 n 55!w !倒过来是 i miss u
开头慢慢放大的字幕
第一部电影截图2.电影开头的故事里的小女孩是彭浩翔前作《人间•小团圆》(《香港仔》)里古天乐和梁咏琪的女儿。
曾国祥(本片中饰演春娇的弟弟)导演的《七月与安生》中的苏家明在本片中出演了一个摄影师。
导演彭浩翔本人也有出镜。
最后唱歌场面人群里那个举提词板还举倒了的。
其实导演在第二部里也有出镜,是志明找同事们帮他做视频的时候桌子右边边上那个。
所以人设还是统一的,就是志明公司的一个同事。
3.系列三部电影的开头都是叙述的恐怖氛围故事。
第一部是空后备箱里的求救声。
第二部是春娇的一个朋友三任男友都意外死亡。
这一部是吃小孩的怪物。
导演说这些都是他听来的故事,这次的故事是彭太小时候听她妈妈讲的。
4.UFO事件是最早第一天认识时张志明问余春娇要电话时的借口,当时说回家查了再告诉你。
这一部里两人真的半夜去等UFO了。
5.然后在看UFO时遇到的那个阿sir是第一部里志明丢烟头被逮到之后装外国人时同个阿sir,很悲剧地被认出来啦。
(所以被扭送警局也是没办法,有前科啊…)6.春娇说他们确认关系的纪念日是朋友春春生日那天,就是第一部里她带志明一起去了KTV庆生那天。
这次过生日的蛋糕和第一部里一样还是胸部,而且切蛋糕也是从中间切的。
(来自评论 连背景音乐放的歌都是同一首《牛郎织女》。
7.第二部里出演过的杨幂、黄晓明、郑伊健还有王馨平在台词里都有提及,串联的还挺好的。
8.张志明最后唱的那首歌原曲是五月天第一张专辑里的闽南语歌《志明与春娇》,据说是导演的灵感来源。
这次也请他们重新唱了国语版,作为电影主题曲。
导演说他早就想用五月天这首歌了,但是没钱,第一部的时候钱都用来买烟了。
志明与春娇9.那一本拍摄每天拉的屎的拍立得相册,是导演本人的杰作(。
)10.张志明买的Supreme的那块砖真的满贵的,是2016年秋冬的产品,售价$40美金(约¥270人民币)。
当时炒的挺火的,不过等升值换楼还是没可能吧233
Supreme红砖还有张志明用牙刷刷的,供在盒子里的那双鞋,查了一下应该是这个Nike Air Mag / Marty McFly’s Sneakers 好像要人民币几万块吧…有没有虎扑直男解答一下2333 (评论有人说80w 看来这个是比达利手办贵多了…
电影里张志明收藏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导演自己的。
包括九万块的达利。
导演说张志明购物狂这一点是他本人的投射。
11.拍第三部的灵感来源是去年彭导和太太聊起在东京遇到的311地震,觉得可以用在这个电影里,从而开始构思了整个剧本。
【*偷偷加一个bonus彩蛋 424导演知乎live里说到brenda那个角色的演员本来不是演员 被他拉来演了第一部之后一直埋怨他说演了这个角色被人笑 要求补偿 于是导演第二部就给她配了个大帅哥黄晓明hhh】———————————————————————416去了杨千嬅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路演 结果没有透露任何关于电影的东西嘛(摔
差不多就是杨千嬅粉丝见面会啦(+情感问题讨论大会) 同学们都很敢啊……感受到了自己的苍老但是听杨千嬅唱了几首歌 非常好听了 (´ε` )♡
志明与春娇,彼此纠缠,他们的故事终于讲到了第三部,也正是一个适合落下帷幕的时刻。
所以故事最后停在了志明的求婚,生活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就好像人生一样,一个阶段连着下一个阶段,就好像火车一样,要一直不停的飞驰。
第一部里两人相识相恋,永远记得两人在街角点燃一支烟,然后在氤氲中情愫慢慢产生。
第二部里两个人的爱情走到了尽头,分手后各自又有恋爱对象,故事的大背景也从香港转到了北京,没有香港随处可见的小巷子,只有在宽阔街道上,各奔东西的两人。
然而,他们分别后,还是放不下彼此,于是,一对渣男渣女又一次腻在了一起。
转眼到这一部,相恋数年的二人虽然彼此熟悉,但依然在相处中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比志明大4岁的春娇,一直对这段姐弟恋没有安全感,再加上老爸当年不负责任的行为,让她对志明的质疑几乎大过两人多年的感情。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自然会不小心翻看男友手机,自然会怀疑男友的忠诚度,要在不断的确认下才能安定下来,余春娇用这样的方式折磨着自己和志明。
志明,一个典型未长大的港男,喜欢达利,喜欢各种好玩的东西,好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单是第三部里的他也努力在成长了,人生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他知道,他懂,他明白自己爱的女人的不安,以及她为什么不安?
这些他都懂,在春娇负气离开后,他也明白,他们的爱情需要再进一步了。
所以,筹备了带给春娇惊喜的求婚,春娇再一次被这个男人打动,既然有一半的机会可以成功,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虽然这个几率是梦中外星人告诉她吧但是,她还是觉得有必要给这段感情一次继续走下去的机会,于是,皆大欢喜。
彭浩翔这个导演一如既往的恶趣味,开头直接来了个鬼故事,差点让人以为是进错了电影厅。
还有里面千奇百怪的特效,实在让人觉得不是在看一个爱情片,反而像是个科幻片。
最后五月天的歌更加是点睛之笔。
这次的惊喜在开头。
估计电影院的观众都懵逼了吧,一个爱情片竟然有个恐怖片的开头,这就是彭浩翔的鬼马精神。
这部电影恶俗小桥段还是挺多的,片尾字幕那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故事大体还是《春娇与志明》的那段分分合合的情感博弈。
较之第一部《志明与春娇》在男女主思想性格上的更多着墨,还是多少有些逊色。
而且这部所谓的“七年之痒”作品,没有挖掘出多少值得探讨的东西,还是上一部《春娇与志明》讲过的情感问题。
还是那种调调,十分贴近真实的感情生活以及在恋爱关系中的诉求。
一开始的恐怖故事一如第一部,蒋梦婕在其中的化学反应比第二部的杨幂好不少。
张志明终于结束了和余春娇长达七年的爱情长跑,只是这一路的成长与经历只有两个参与者才能品味,春娇的一些做法在我看来可能亦有些欠妥。
彭浩翔的这个系列看来还要拍下去。
一句话,有了问题,要勇敢去面对。
我觉得不论如何,我都必须给这部片子写个影评。
时间倒回到上周五,我在出租车上,突然收到一条豆邮,是制片方的工作人员,说在豆瓣看到了我之前给第二部写的影评,,问我愿不愿意参加第三部的提前观影。
然后,我他妈的当天整个晚上笑的跟傻逼一样。
朋友说,剧组真的好走心啊。
真的对这个系列蛮有感情的。
很少能有把爱情拍出烟火气的片子,没有车祸,没有失忆,没有堕胎。
充满了情侣相处琐碎的小桥段,逗趣而又暖心,就像你我相处的日常。
有小聪明。
一个词,一个梗,一包干冰,相视一笑的默契与亲密。
有折磨。
挣扎,纠缠,冲动,失望,想要改变一个人,却发现他怎么也长不大。
有同化。
开始讲鬼故事,开始变得有趣。
我努力的想摆脱张志明,可是在不知不觉见,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了。
每个人在这个故事里,或多或少都看到自己了,或多或少都看到遗憾了,或多或少都看到期许了,然后都记住了这部片子。
于是,它火了。
今天在上海影城看了提前场,提前场看到了余文乐和杨千嬅,以及,导演你真的没什么存在感。
电影笑点很足,整场都不乏笑声,作为一部喜剧来说,应该能算成功的了。
中间玩了很多一二部里的老梗,这样的设计也让各路老粉们觉得十分亲切。
不过作为一部感情片来说,总觉得感情线上还是显得有些铺垫不足,而过于零敲碎打的片段的堆砌,也让整个故事主线的连续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蒋梦婕最后的解释,就显得很生硬和勉强。
不过这并不影响片子的可看性,聊一聊剧情。
故事到了这个阶段,恋爱谈久了,新鲜感消磨干净,只剩下日常琐碎中的摩擦与争吵。
我们总是自以为了解对方,总以为卧槽都处了这么久了,他下面几根毛,喜欢什么姿势我都一清二楚,他是个什么什么样的人我不清楚?
可那些自以为是的了解,也是自身固执的偏见。
春娇最后在台北爆发,觉得志明总是逃避,觉得志明总想着自己,觉得志明总是心血来潮。
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摩擦,磕磕碰碰形成了心结,形成了偏见,让她会忽视张志明的改变,会放大他的不足,会不停去找实例印证并加深自己的偏见。
讲真很多分手都是自己吓自己然后就分了,春娇也是,她忍不了了,她逃了。
要知道在生活中,男人跟女人对事情的思考方式,真的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
男人倾向于解决问题,女人倾向于表达情感。
“亲爱的,我又怎么了”“你没怎么啊”。
“我真的没有XXX,你想多了”。
男人们很容易惹女人生气的,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加上不善言辞,无非是越描越黑的状态。
我觉得地震那段拍的真的非常好,志明真的没有不管春娇。
我们来抽象一下,春娇遇到了困难,志明做了什么呢,给了鼓励,给了解决方法,反复尝试都无效。
春娇始终因为自身的原因,不愿意接受帮助,也不愿意自己突破。
然后志明选择了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去帮助春娇。
最后,事后,春娇一句责问,你为什么不管我!
真的没有丢下你啊。
当我伸出手的时候,你也要试着突破下自己看看?
如果能一起努力就能把问题解决的很好的话,那又为何要以爱作为束缚,强迫两人都深陷于困境中?
然而,他俩就这么分手了。
很可惜呀?
志明错了吗?
春娇错了吗?
他俩都输了,生活赢了。
我觉得可惜,却很正常。
讲真,我都以为这次圆不回来了。
比起第三者,比起新欢,生活才是感情最可怕的敌人。
铁杵磨成针啊兄弟们,情比金坚都能给你磨成金粉。。
然而,他还是做到了,因为他是她的张志明。
张志明,有颜(遛狗被妹子搭讪),有钱(开路虎,买达利),有才(广告公司高管),有趣。
活好不好不知道,但占足前面四点已然是极品男人了啊,各位哥哥们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谁做的到啊。
而且这样一个人撩妹套路玩出花来,简直是一本标志性的教科书。
有趣的最难境界是如何将枯燥的生活玩出花来,就好像即兴魔术一样,你不知道你能拿到素材,但你要用这些素材让观众惊呼,amazing ! 达利那一段,春娇明显是生气志明乱花钱的,可是志明,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每一个男人都要有一个达利),然后开始跟春娇调情(把首饰放在雕塑上),中间夹杂着插科打诨 ,随机应变。
能在做了一件女人嫌弃你的事情上,把女人哄开心,真的非常考验撩妹的综合素养。
最后求复合的那一段,志明在ktv里先是一言不发(忍耐力惊人),随后突然消失(了解女朋友性格),再后找朋友演戏(肯为女朋友花心思),尬歌(脸皮厚,行动力强,心思巧)。
套路之深,手笔之大,真的是撩妹教科书,并且这些套路,没有一定心性的人,根本执行不了,肯定在ktv里就痛哭流涕:我求你留下来好不好TAT,我不能没有你TAT。
然后GG。
我还真不相信,这等风格,是处女座。
我觉得张志明象征的是,我们每个人念念不忘的那段热恋,好玩,有趣,好像被带进了新世界,好像对方整个人都发着光,并且,跟之后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而这感情,炙热耀眼而又短暂。
关键词是喜欢。
春娇穿小护士装的时候,我觉得她真的变得越来越像张志明了,第一部的时候,她还不能算是个有趣的人。
第二部的时候,她只是重复着张志明的习惯。
到这一步,她终于把他的有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小护士装也好,还有前半段跟志明拌嘴的回复方式。
两个人相处久了,真的会越来越像的。
总觉得春娇象征的是,成熟了之后,包容的爱,不是阳光那样强烈,更像夜晚路边的路灯,不炙热,温暖,却又经久不息。
她愿意去陪志明玩干冰,愿意对志明扔小球作弊这件事情详装不知,她在生活上的很多方面对志明忍让,包容,陪伴。
很多人到最后都会变成这样的感情观,不追求感情上过度的冲动,细水长流。
这里的关键词是合适。
庆幸的是,两类感情,最后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了。
喜欢的感情,开始变得慢慢合适。
合适的感情,又慢慢多出了几分有趣。
结局不能更完满了。
以一个男人的角度感慨两句。
男人真的挺难长大的,要失去一些东西,被很多事情,很多人打磨,才能变得成熟稳重,老练世故,却又不丢失灼灼真心。
然而完美的人谁不爱啊。
风情万种的老司机当然知道这一点,平心而论,又有谁不希望,另一半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能够包容并善待,而不是冷眼厌恶,自己心底的那个躲在角落里懵懂幼稚的赤诚少年。
这个系列不希望有4了,到此结束我觉得蛮好的,千万不要为了吸金而烂尾了,不值得。
真的。
========================4月30日分割线=====================================早晨起来刷到了昨晚五月天在大连请志明与春娇当演唱会嘉宾合唱的视频。
喜欢五月天超过15年,喜欢志明与春娇5年,突然发现,人生中那些喜欢过的各自为战的事情,就这么突然的,串在一起了,还真是蛮神奇的。
生命里的那些不可替代呀,都只不过在恰好的时间,恰好的地点,恰好的故事,恰好的感动。
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好,早一点迟一点都不行。
“偶尔想起来,还真的会嘴角带笑呢。
”
我生于八七年,按照简单粗暴的年龄歧视链分类,我曾经是歧视链顶端的八五后。
曾经的八五后,看着史无前例的丰富的国内外漫画卡通,一些尊为经典的影视剧,以及辉煌时期的港台流行文化长大,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优越的条件而长大。
那个时候,没有苹果音乐商店,没有各种在线及下载的音乐app,连Mp3播放机、MD播放器、CD播放器这些现今基本都绝迹了的高逼格娱乐设备,都是比较后来的事情了。
那时候零用钱也并不多,红火的歌手就那么几个,每出一盘新的卡带,都可以从第一首听到最后一首,A面B面翻来覆去的听,一听就是几个月。
没有现在的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信息爆炸,那时候还不是把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当作所有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及信息来源的一代。
没有现在的各种社交网站及app,没有各种手到擒来的约炮软件。
认识的人,就是身边的同学、朋友,最多从论坛社区认识几个志同道合的聊友,可以彼此不知样貌的聊几个月甚至几年。
然而好像一夜之间,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最直观的创伤,就是朋友圈“八八年生中年妇女刺杀金三胖兄弟”的段子(我真的相信是个段子)。
几年时间,从歧视链顶端,几乎跌到谷底。
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嗅到浓重的商业气息。
虽然不全是坏事。
影视、音乐,经历了从盗版泛滥整个网络,到网络版权发行逐渐正规化;百家争鸣,喜欢的作品,你可以在刚刚知晓的分分钟内就可以找到。
人际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廉价,你可以在这一秒钟认识一个人,也可以在下一秒删除一个人,因为你总能从网络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认识到其他人。
而与此同时,你会发现自己开始长皱纹;熬夜后第二天很难恢复过来,身体逐渐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不论是工作劳损还是小时候自己作(zuo一声)出来的;体检的时候,很难再出现五年十年前所有项目悉数绿灯通过的情况。
身边的朋友,要么成了事业型,在职场上风生水起,要么就突然间都结婚生子,迅速转型成为晒娃狂魔。
然后你在这样的两拨人之中,如果不属于任何一类,就会变成第三类人——那些长不大的,不论是有意识的抗拒长大的、还是无意识但就是无法长大的。
长不大,不代表自己和现在的(小)年轻人一样可以接受所有的新生事物,追捧各种不知名的韩国明星,为鹿晗吴亦凡TFBOYS而疯狂,跟随那些网红,追逐“最流行”的那些东西。
你其实也看不懂,也不想看懂。
你会怀念所有小时候的那些东西。
少年时的歌手和唱片,小时候的卡通,一遍遍地看《千与千寻》和《玩具总动员》,保留幼时的一些乐趣和习惯,比如说,拿干冰往马桶里倒,然后看着从马桶里冒出的烟雾,兴奋的像个孩子。
无意要走进上面所说的两个主流人群,拒绝负过多的责任,拒绝尝试过于辛苦的挑战。
“孩子多难养,我自己都还养不活自己呢。
”我们的张志明,就是一名三十六岁的“大孩子”。
对生活里遇到的困难,不敢冲上前去;对一些界限,不知道怎样去把持,而在无法把持越界的时候,可以把责任或选择推给任何人;对生活没有五年十年、甚至三年后的规划,主动为自己贴标签为“享乐主义”;在三十岁之后,对于结婚生子,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特别的动力;偶尔自我中心,不会为他人考虑太多。
而余春娇正在经历“中年危机”,要知道,她比张志明还要大四岁。
女人的衰老似乎来势更为凶猛,也更让人惊恐。
镜子前面每天都要数一遍新增的小细纹,最怕的事情莫过于一觉醒来,发现一条脸上一条大粗印子,久久消不下去。
幼年的家庭经历,更让一个中年女性觉得没有安全感。
“是不是该settle down(定下来)了?
”“但是我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啊,没在怕什么。
”“只是不想再去费心费力照顾另一个人。
”对感情猜疑、计较,付出与回报的尺寸,恨不得用一把尺子来度量。
她害怕、甚至指责对方长不大、没担当,其实怕的只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带着自己长大、捡起担当。
其实长大有很多契机,有时候并不是要等到你长大了、准备好了,再去做一些事,而是因为做了一些事,突然长大;有时候,可能还需要推自己一把。
正如生了孩子的风趣闺蜜突然变得稳重,出国深造的朋友朋友圈发的越来越少,忙着创业的同学鲜有时间与你闲聊。
再或者只是,你看一部中年危机的电影,对感情时坚持还是放弃、对婚姻的犹豫、对是否要孩子的态度转变、对人生的迷茫、意义的找寻,你都看懂了。
以及,你对一部电影的评价,越来越私人,衡量标准不再是口碑、阵容、票房,而是这部电影是否与你共情。
那么,我觉得这部《春娇与志明》系列的第三部,很好。
剛看完佛山點映場,衝動過來點評一下。
話說,春嬌與志明, 也是在佛山看的點映場。
來個導演簽名海報鎮貼先说正面的:1. 昨晚看了「一念无明」,今晚看了「春娇救志明,」余文乐已经是香港最会演戏的男演员之一了。
「一念无明」里面看得出他的用功,他的努力;「志明春娇」系列里面看得到他成长,成熟,驾驭起张志明这个角色得心应手,甚至在這一部中,演技超過千嬅。
如果千嬅能在志明1裡面拿了影后,那希望余文樂能憑3拿影帝,這樣就圓滿了。
當然憑藉戲劇愛情片拿獎的是難事。
不過,世界上沒有「你還年輕,可以多等幾年」的說法,吖樂已經錯過了一次「一念無明」的機會了。
2.作為志明春嬌系列的粉絲,這部戲必需是滿滿的情懷。
快120分鐘的內容,戲院裡此起彼伏的笑聲。
能夠3部做得如此統一,對於死忠粉來說,是情懷,亦是對前兩部的致敬。
3.粵語版很正,我在朋友圈裡也呼籲一定要看粵語版。
但是,如果不熟悉粵語的人,是聽不懂裡面的原汁原味地道的粗口,聽不出笑點,這反而會影響觀影感受。
因此強烈建議宣發團隊利用戲裡台詞做一個粵語粗口教程,過了首映之後發佈出來,也是一種傳播宣傳手段。
負面的來了:4. 糾結了很久打5分還是4分。
打5分是給情懷,對志明春嬌系列的喜愛,對千嬅多年的喜愛,對此系列愛情解讀的喜愛等等;打4分所扣的1分在於故事。
前2部的故事線是滿的;第3部的故事是弱的,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比前2部要少,所以在插科打諢方面會花更多的篇幅。
(只有粉絲才會無條件接受這種插科打諢)雖然說女生的矯情,女生的缺乏安全感很常見,都來源於很平凡的小事,但這種小事真的小嗎?
不值得重視嗎?
導演可能想探討這個問題,不過可能處理得不夠豐滿吧。
也有可能是為了帶出長久的感情裡面,其實需要男女互救。
總結:其實大家有沒有留意過預告,一開始寫的是「志明救春嬌」,後來主語賓語對調,成了現在的片名「春嬌救志明」。
我相信這是刻意安排,也更肯定了看戲帶給我的感受,其實是'志明救春嬌',或者,對於戲中角色的他們,真的是互救吧。
結尾依然必須是大團圓結局,繼續有笑有淚。
但是已經足夠圓滿了!!
私認為沒必要出第4部了。
就算訪問環節中,彭導說'投資方很喜歡這個系列,想繼續拍下去,只要票房超過10億,就開拍第4部'。
還是私心認為3部夠好了,衷心希望導演既能票房破10億,有錢去拍其他故事,碰觸到我們神經的出人意料的新故事。
不敢問自己,這一刻想的是誰
首发于公众号 电影百忧解,戳这里看完整版所以情侣间吵架的原因,荒唐一点也没什么稀奇。
谈恋爱的时候,会因为他说我做的菜不好吃发脾气(虽然是真的不好吃)。
打游戏让他帮我刷副本,结果登出后我记不住密码,因为再也找不回有SSR的账号闹着分手。
还有加班到很晚,给他发微信说“好黑啊,好可怕”,他回了个:“哦。
你自己小心点”就握着手机快爆炸…啊喂,老子要的不是一句小心,只是希望能在这饥寒交迫的加班夜,他能坐几站地铁来到我面前。
还好我也不是个例。
有天朋友B说,和男朋友吵架到后半夜,非要把事情扯清,最后两人都筋疲力尽。
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情人节的时候说想要花,对方送是送了,但只有一支。
事后这个懂事的小姑娘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矫情了,但正当气头之时,谁又能控制情绪呢。
男人和女人真是拥有两种回路的生物。
二者保持适当距离时,方能清醒相见。
可是一旦构成亲密关系,事情就难搞了。
在《春娇救志明》中,脏志明和愚春娇在台湾的酒店里云雨完后,换上衣服要去吃宵夜。
没想到突然地震来了,温馨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
晃动越来越剧烈,春娇变得像个小孩,蹲在厕所门口紧紧握着门把手动弹不得。
志明劝她藏到桌下,春娇却因为极度恐惧,以及对志明的信任缺失而一动不动。
情急下的张先生就自己跑到桌子底下,抗着桌子在一段距离外呼唤春娇过来。
地震带来的恐惧很快过去,新的一轮危机却降临。
春娇坐在床上,质问张志明,刚刚地震时你为什么不理我。
张先生露出了一脸懵逼,明明是我一直在叫你,你自己不动的啊。
越发委屈的春娇觉得志明还是没有长大,肩负不起带给自己安全感的重任,甩下几句狠话准备回香港。
这一幕上演时,邻座的男生骂出了一句“傻B”。
对此我感到很不平,毕竟这个世界上,在恋爱里不作的妹子真是人间罕见的极品。
面对突发的困难和问题,大多数男人想的是解决方法,而女人看重的是对方的态度。
尽管已经四十岁,但春娇对爱人的期待和所有恋爱中的小女生并无不同。
她渴望更多更多的爱,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在危险来临时第一时间保护自己。
可对方偏偏是张志明。
一个高中以后就没再长大的男孩。
一个开着车就能随随便便说想要个baby,惹得春娇觉得他对什么事都不上心的半大小子。
一个面对小干妈说想要借精生子,却在第一时间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的渣男。
春娇感到害怕,别说是四十岁,就算这个年龄再减去十的女人,都会极力寻求安全感。
从父母失败的婚姻里,她似乎看见了自己未来。
不想变成妈妈那样的女人,嫁给爸爸那样不负责的男人。
可那个张志明,像极了年轻时善于推脱责任的父亲。
彭导说,电影里的很多对白都是来自他和彭太的日常。
对话和细节太动人,有点污有点贱更多的戳心,正是恋爱该有的样子。
春娇和闺蜜说自己底下的毛白了,发愁要如何染毛;志明和春娇在酒店打完炮后,地上散落的纸巾;两个人翻着春娇做的台湾攻略立体书,台北101的高度就像志明站起来的JJ。
这些情节就像恋爱的人相处时,一起经历的微小和温馨。
它们成为了恋人们的精神标记,从此以后,他们可能会因为这段经历看到台北101都有了隐秘的笑点,旁人却完全不可解。
至于对本片不太满意的地方,是冲突略显刻意。
上一部中的杨幂和徐峥已经很出戏,这一部里的蒋梦婕来的更是奇怪。
突然蹦出个并不讨喜的自来熟少女,辈分还是志明干妈级的,跟主人公情侣合住没几天就要借精生子,这样的绊脚石是不是让人觉得很奇异。
但无论怎样,电影里的脏志明与愚春娇都让人放心。
就算遇到长腿空姐、大胸跑步妹还是借精生儿子的小干妈来插一脚,他们都不会分手。
七年爱情,三部电影。
《志明与春娇》英文名叫Love in a Puff,即爱在一阵烟中。
对应了二人巷子口吸烟结缘。
《春娇与志明》则是 Love in The Buff。
彭导自己解释过,这个名字是来自出品方中一个英文很好的人的建议。
Buff这个词有个俚语的意思是“麻烦”,而这一部片子刚好讲的是恋爱的烦恼。
到了《春娇救志明》,英文名变作Love off The Cuff ,翻译成摆脱束缚的爱再适合不过。
从相识相恋,走过异地和劈腿,当面对家庭和婚姻,那个混蛋一般的大男孩终于在春娇的一次次伤心里长大。
还好,张先生把成熟后的温柔和难听的歌留给了春娇,而不是让别的女人得了便宜。
下面随便整理了下本系列中的梗,欢迎看片后来发消息补充哦。
1.那句经典台词“有些事情不用一个晚上就做完”再次上线。
2.春娇在上一部中提到自己的初恋是郑伊健,这一部里这个点再次出现。
3.那个每天拍大便的摄影师的作品集,其实是导演自己的杰作…4.前作中,春娇担心自己被开除就为上司做了出行立体书攻略,这一部里她再次做了台湾旅行立体书。
5.之前出现过的黄晓明、王馨平等梗都有提及。
6.春娇说他们确认关系的纪念日是朋友春春生日那天。
这一次二人相逢又是因为春春过生,连切得蛋糕都一样,还是一个大咪咪。
7.如果没看错,志明在台上唱歌时,下面那个穿着帽衫拿反了提词板的人应该是彭胖。
8.春娇的闺蜜团里,惊现前作里那个克死三个男友的Mandy(左一)。
9.最后强烈抗议,为什么因为巷子口抽烟结缘的两个人,在第二部和第三部里都没有再抽烟…难道真是烟钱太贵了么!?
茅子俊终于演好片了,可惜每集太少
霍光一出来,幻视乌龙闯情关。本来很有好感的,但短视频卖货打榜梗一出,又尬又low
咱们要么还是架空吧,历史可不兴这么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