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汤姆的农场旅行

Tom à la Ferme,汤姆在农庄(台),基密农场(港),汤姆在农场,牧场心旅,Tom At The Farm

主演:泽维尔·多兰,皮埃尔-伊夫·卡迪纳尔,利斯·罗伊,伊夫林·布洛初,曼努尔·泰德罗斯,雅克·拉瓦雷,安妮·卡伦,奥利维尔·莫林,约翰妮·列维尔,马蒂厄·罗伊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3

《汤姆的农场旅行》剧照

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2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3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4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5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6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3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4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5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6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7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8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9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20

《汤姆的农场旅行》剧情介绍

汤姆的农场旅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男友因车祸意外去世,汤姆(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 饰)驱车前往男友家人所在的偏远农场参加葬礼,才得知原来男友母亲并不知道儿子的性取向。男友哥哥弗朗西斯(皮埃尔 - 伊夫·卡迪纳尔 Pierre-Yves Cardinal 饰)恐同而暴力,他威胁汤姆不得透露与弟弟的真实关系,并野蛮的将汤姆囚禁在农场。始料未及的是汤姆渐渐喜欢上农场生活,而弗朗西斯和母亲在与汤姆的接触中也陷入一场心理游戏… 《汤姆的农场旅行》讲述一位年轻同志参加男友葬礼,发现自己与男友的关系是秘密,然后更进一步发现恋人的母亲与哥哥也有自己的秘密;由于他的意外出席,引发哥哥不惜使用暴力也要隐藏的动机。这是一部心理惊悚片,全片以层层剥丝的方式来挖掘当事人隐晦的相互关系,风格冷僻,过程令人不寒而栗。电影由年轻加拿大导演多兰自编、自导、自演、自剪,并自做服装设计,再现了他的多兰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超感神探第三季月影特工爱情守望店晚安艾普儿十里飘雪十里梦纪录进行时第二季鸟人玩命追踪我的外星人舅舅爱情公寓2神奇四侠2015茶杯简职男人抹布女也有春天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真事改编小可爱娜斯佳迪莉娅的证词欢喜姻缘夜城赋之离生妙女神探第二季别叫我酒神空中大灌篮:新传奇记忆奇旅亦正亦邪外科风云这是罪第六个嫌疑人恶人传雨色可可第一季

《汤姆的农场旅行》长篇影评

 1 ) Going to a town

*hi,这是一篇毫无水平,毫无技术,看了以后不会有用的个人思考的小短文,不喜欢大可不点开16年被多兰的美貌迷惑了的我,在19年终于看了他的片子。

整体评价的话,很有意思。

画面的色调和风格透露着一股浓浓艺术气质的法国乡村感(没猜错的话可能是胶片拍摄?

),某几处的构图太好看了,镜头对于人物表情的追捕也很到位。

说来惭愧,一开始产生兴趣其实是因为Going to a town这首歌,想知道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

本身带着这个想法,而且也没有类似的经历,只好以赏析为主,共鸣为辅,太可惜了,长大点可能会二刷。

一个潮男,为了男友的葬礼来到他故乡的小农场,为了向丈母娘隐藏同性恋的身份,被男友哥哥斜坡而且暴力对待,甚至还被“违法禁锢”,结果却迷恋上了这个地方。

歇斯底里的丈母娘,暴力倾向的男友哥哥,纠缠不清的“假女友”,以这四个人物为主,完成了整部一小时四十分钟的电影。

说实话,这个剧情要是在现当代bl太太们的手里,会怎么发展不说,一定会有一句:“他邪魅一笑,低头在身下男人的耳边说,“你不能走,你永远属于我”可能这就是多种形式故事创作的奇妙之处。

好了开始看看人物:“弗朗西斯和母亲”帅是真的帅,但是暴力也是真的暴力。

个人倾向于认为他有mental disorder,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暴力倾向,占有欲强,自恋。

半夜威胁Tom好好说话,葬礼厕所威胁Tom,玉米地里威胁Tom,最后抓Tom的时候也要疯狂威胁,整个人身上的不稳定因素极多。

弗朗西斯对母亲的感情,其实跳tango时说的那段话已经非常概括了。

就像是两个精神问题患者互相陪伴,30岁的弗朗西斯被他爱的母亲所囚禁,他无法逃离,首先是家人因素,他无法离开这个老太太,其次是大脑的问题,他的状况无法容忍他与别人正常社交。

再看母亲(忘了名字)弗朗西斯的暴虐可能来源于她,是对她施加的压力的发泄和反抗,只不过受载体不同。

这是一个极度偏心的家长,会拿盒子好好保存小儿子从小到大的收藏品,会善待他的朋友,但却因为弗朗西斯说错一个话就会扇他一巴掌,说话对他从来都不客气。

谷仓中的对话很有意思,弗朗西斯问你听见了吗,母亲说听见了,你要叫一个初生牛犊bitch,这是不被允许的。

她真的没听见前面的那一番抱怨吗?

她可能只不过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儿子罢了。

苦苦思念那个抛弃她离去的儿子,却对眼前的儿子置之不理,无疑得不到想要的。

对弟弟的复杂感情有机会再说。

“Tom”我从不认为Tom爱弗朗西斯。

一个痛失爱人的年轻0,在接触到一个人格魅力大,男性荷尔蒙丰富,而且长相声音和逝去男友几乎一模一样的暴力狂的时候,是很难内心毫无触动的。

他沉浸于弗朗西斯时不时的温柔,和强大的战斗力,以为这就是给了他希望,却在现实的打压下慢慢惊醒。

(处理伤口,后面这句话Tom还对假女友说了)

这一段演的好棒整个农场经历就像弗朗西斯强迫Tom吸的毒品一样,摧毁人的神经和身体的同时,给人飞天的快感。

导演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其实在细节设计上是下了挺大功夫的,营造出一种虚实难分的迷幻氛围。

冷漠的人们,死去的小牛,刚刚好停在酒吧门口的车,脑内闪过的tango画面,临走时看到的裂嘴男,难以辨别真假。

弗朗西斯把Tom的车毁掉,带他出去暧昧买醉

Tom出逃成功两个重要情节点的屏比是改变了的最后弗朗西斯的USA夹克和歌词里的America也巧妙对应上了。

他要逃离的不是America,是那个让他沉迷但也带给他痛苦的经历和发散的感情,是远离这样消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保卫人权的反抗,是一种清醒意识的觉醒。

影片的名字已经告诉了我们结局,旅行是旅行,终将回去,可能过程艰辛点罢了。

“农场”的设定也值得探究,这个地点的选择首先减小了Tom的出逃机会,其次增添了一股远离喧嚣的超现实感和羁绊,这种羁绊是无法轻易逃脱的,是被一根根线,一片片走不出尽头的玉米田所限制的。

最后来一些screenshots

finished祝我逃离成功

 2 ) 病态的狂欢

短评字数超了改长评。

那我就多说点吧!

这是我迄今为止最爱的多兰的片子(之后补全了他的其他电影仍然坚持这一观点)不管是从电影的节奏,色调,服装搭配,人物关系来讲都100%符合我的口味。

先从整体框架来说,基本就是按照多兰的个人三观所排的。

几乎没人来的偏僻农村作为场景,其实是借用了一点恐怖片里的绝望元素(本人比较爱看这类型的让人hin绝望的电影)让观众以为这又是一场与人性展开对抗的电影。

然而,当你再往下看,就会发现这只是一场多兰个人show。

开头在纸巾上写字,开车啃指甲以及后面哭着洗手上的血,我觉得都是在无形植入多兰式“病态美感”的。

最近比较流行的抑郁症,自闭症,焦躁症,强迫症都可以是病态的代名词。

病态无意间被人们狂热追崇,其实追崇的是新型艺术。

说到艺术,古典艺术与暴力总是相辅相成。

这解释了为何多兰总能将“暴力”这个有些令人厌恶回避的字眼塑造成“暴力美学”——就是因为,人类最原始的肉体接触(即肢体冲突),与文学艺术是多么妙不可言地相通!

画面上:多兰总喜欢在后期上耍小花招。

在弗朗西斯树林找人时画面突然被千斤顶压成了一条缝,就是想营造当时主角紧张纠结的心境氛围(一刷时感觉还好,二刷三刷时觉得有一点点突兀,个人原因)多兰另一佳作《妈咪》也几乎是全片海绵宝宝画面比例。

这能看出来的唯一一点就是多兰真的很爱炫技!!!

(重要的叹号打三遍)当画面比例变化,其实是在非常不引人注意地打破第四面墙,也就是让观众将自己代入男主本身。

本片无处不在的性暗示以及sm,受虐狂,心理惊悚等关键词的化成虚雾化成背景般的存在,简直就是挑战观众的心里底线!

欢影过程中,不想变成抖m都很难!

本片的服装设计是多兰本人,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处:红色格子衫,每位青年人必备的长袖连帽衫(加上一头乱糟糟的金色泡面头,颇有冰岛人的忧郁气质),长的像奶嘴的淘宝爆款毛线帽,还有弗朗西斯最后树林追债时穿的大写的USA的毛衣!

这完全就是直接把矛头戳到了LGBT话题上。

以后你再和小伙伴安利本片时,就可以说这是一部宣扬人格自由,抨击恐同反同人士,为同性恋人群权益积极发声,努力营造多彩社会的正能量电影。

就算是散发着城乡结合部气息的美帝毛衣,一样可以穿出个人风格,与本片毫不冲突,甚至深化了人物形象。

结尾:豆瓣的剧情分析我逐个认真地都看了,说的都好有道理无法反驳。

结局我是没怎么看懂的,认同最多的两种观点,一个是最后妈妈哥哥杀死了,一个是妈妈被哥哥送去养老院了。

这两种我都不置可否,究其原因还是没怎么看懂。

开放式结尾都是这个样子,留下让观众无限猜想。

说不定多兰本人也没有个准,只是在通过镜头表述自己的强烈情感罢了。

以及最后的最后,我最喜欢两人在农仓里跳探戈那段,暴戾虐抑的浪漫啊!

熬夜终于把这篇码完了,因为实在对这部片子喜爱有加,所以忍不住多说了些。

多兰脑残粉的大队——请等待收纳我!!

pps.这部片子也同时挖掘了我的抖m体质,多兰一定要对广大观众负责啊!

 3 ) 「Quotes」

「今天, 一部份的我已經死去, 沒有言語可以形容該被填補的那塊空白, 然而我卻哭不出來, 因為我已經忘記“悲傷”的所有同義詞. 現在, 沒有了你我所能做的唯有找人取代你.」「你真可悲, 你什麽都不是, 你在這世上一無用處. 如果你不能阻止他的死, 再哭泣都只是浪費時間.」「現在是十月, 玉米桿就像刀鋒一樣銳利.」「(掐脖)就這樣嗎? 再用力點. → 告訴我什麽時候停, 你來決定. → 你的氣味很像他. 你們連聲音都一樣. 一模一樣該死的聲音.」「你要我來這裡假裝一個死人的女朋友, 現在跟我說“真實”?」「They never really seem to want to tell the truth. I'm so tired of you, America. Making my own way home, ain't gonna be alone.」Rufus Wainwright - Going To A Town

 4 ) 可怜的汤姆的冒险奇遇记

很多人在讨论弗朗西斯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节?影片只交代了弗朗西斯的父亲早早去世并未交代死因。

30岁的弗朗西斯与母亲阿加特生活在一起,只想让她开心。

母亲经历了丧子之痛,大儿子的表现特别奇怪,他想要汤姆说谎来隐瞒真相,而母亲对于真像应该是不知道的。

从酒吧老板得知的真相是弗朗西斯曾暴力对待了弟弟出柜的对象,他撕开了那个人的嘴,这种暴力倾向和恐同的心理使他伤害了弟弟和母亲,弟弟16岁就离开了家庭。

弗朗西斯却一直留在母亲身边,弗朗西斯陷于一种罪恶感之中,同时对于母亲的责怪也是心理默默忍受。

同时他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十分缺爱同时表现地十分高傲,强壮冷酷的外表却又有敏感的内心......吸食毒品后对汤姆展示了压抑的内心。

汤姆完全是一个单纯甚至有些简单的人,男友去世的痛苦让他甚至发疯,从萨拉的讲述中可以知道,可怜的汤姆,被骗的死去活来。

一个人傻乎乎的来到农村,逐渐发现这个家庭的真相,被弗朗西斯拿捏着——从打算逃跑到劝说萨拉留下来,他讨厌乡村生活,却又在在弗朗西斯的绝对雄性力量下臣服,在弗朗西斯的示好中产生一种情欲的幻想。

萨拉来了之后,弗朗西斯隐瞒的真相差点暴露,弗朗西斯主动说去把萨拉送走,在被弗朗西斯和萨拉“赶”下车以后,一个人去酒吧喝酒的时候得知了真相......后面汤姆还是在农场的房间醒来,在叫唤阿加特没有回应后终于又下定决心离开。

这次他的终于回归理性(逃跑的时候还要把西装收拾好,后面又因为影响速度将其又抛弃了)森林的那场戏中,汤姆充满的是恐惧,同时又有弗朗西斯内心的挣扎。

单纯的汤姆这时已经清醒了,他知道弗朗西斯只是一个有着变态控制欲的危险的男人,对于他的内心埋藏的更多的秘密他不敢再去触碰。

他驱车逃走了,在加油站看到了那个嘴被撕开的男人,脑中闪过弗朗西斯的画面——他扭过头,带着一直平静的表情,盯着汤姆......汤姆经历了这段农场的旅行,或者说冒险之后。

在行车的路中,看着两旁闪过的城市夜景,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一次过山车般的体验后,看着路上的行人怅然若失......一向逃跑反方向开去的消防车也似乎让他意识到了什么.....

 5 ) 都各自在找个人代替

不得不说抓细节还是抓得很不错的,比如汤姆在桌旁睡着时流了一桌口水,哈哈哈哈……汤姆有sm向吧,似乎接受弗朗西斯继续折磨他继续用这种谎言和他待在一起好用个相似的人替代上个人似的,甚至沦落到一起逼迫莎拉留下,在酒吧主的描述里才生起对这人的害怕而逃离;弗朗西斯呢,恋母加弟控,不让母亲伤心,也不让任何人夺走自己的弟弟,弟弟没了就需要汤姆来代替;只有莎拉清醒了一会儿。

这种诡异而不叫惊悚的东西,应该是叫人性的恶心吧,虽然开头写在纸巾上的话概括了影片全部,但这种行为的病态实在是无法理解,与《我杀了我妈妈》实际又有意象穿插的手法不同,虽没有流于风格,但好像这心事加得有点误入歧途了。

结尾也选了首同志歌手的歌曲,挺好听的,呵呵。

 6 ) 汤姆的农场旅行

多兰进行时第四站,我们辗转来到了画风突变的惊悚环节,不再有对比鲜明的色调,不再有专属味道的慢镜,有的只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玉米地,和一派细思恐极的幽冥。

我想这部影片是导演转型的一种新尝试,虽然主题依旧万变不离其宗(不可能之爱),但故事丰满动人,极具张力,跟先前碎片化的拼凑相比有所突破。

其实看完之后我有些许迷茫,压根没搞清多兰寓意何在,直到豆友大神们的授业解惑,才让我豁然开朗。

简而言之,剧情勾勒了两个中心人物,一个是因男友车祸去世,内心无依无靠,略有抖M倾向的小受Tom;另一个则是恐同即深柜,顺带怀有一丝恋母情结(看见豆友也称俄狄浦斯情结)的男友哥哥Francis。

火花般的碰撞来源于Tom和Francis之间不可名状的化学反应,Francis的暴力因子在Tom的介入后时隐时现,就好像化学里的同分异构体,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

Tom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更是让他放弃反抗,直接融入农场生活,跟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say goodbye。

总觉得Francis在拳脚相加的同时有kiss加扑倒的冲动,这种暧昧至极的拉锯对峙不断升温,延续至Tom知晓真相的落荒而逃。

夜晚床上言语的威胁,厕所脸颊的不停怕打,玉米地里冲Tom嘴里吐口水,还有酒吧外的掐脖子是两人互动的日常,我觉得两人都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情感的慰藉,或者说是宣泄的出口。

最“意乱情迷”的一幕是Francis帮助Tom清理包扎伤口,随后一起嗑嗑药跳跳探戈。

铿锵的舞步一出,多兰的美学精髓立即隔着屏幕满溢出来。

话说多兰真的够自恋,摄像机大多数时间都在聚焦他的脸部大特写,不放过任何一个让颜控党路转粉的机会(他的手指挺好看,美中不足是指甲片略短,我观察的是有多细致入微)。

可是纵使你的脸庞再精致,我对你的泡面头还是欣赏不来。

在弹幕提示下,我发现男二是异色瞳,一直认为多兰电影里的男性都很有几分姿色,果然作为一个gay的审美是合格的。

当然,多兰的高雅品位还体现在音乐上,结尾一曲Going To A Town太扣人心弦了,把Tom对农场的惊魂未定、诀别不舍刻画得入木三分,呼啸而过的街景将现实灌入骨髓,虚幻终究是自我麻痹的迷药,梦醒时分,孑然一身。

有人还说Francis的一身USA衣服和这歌太应景,是在映射美国和加拿大的什么关系吗?

接下来探讨几处技术活,最后高潮的猫鼠游戏通过对画幅比例的改变展现出一种压抑、胁迫感,蛮有想法的处理。

顿时想到《双面劳伦斯》的画面比例也是不走寻常路,高人的解读是契合了一再出现的往中间挤压的纵深空间构图,我只是专业术语的搬运工。

至于细节的话,很多人关注到了最后合并在一起的两张床,好眼力。

有个新鲜的说辞,Tom匆忙逃窜并非是因为得知裂口男的存在,而是他意识到Tom可能杀了他妈妈,为了明哲保身走为上策。

我关注的部分则是他离开不忘拾掇男友的遗物,人死了,记忆还在。

最后附上开头的手写文字——今天,我的一部分已经死去,然而我却哭不出来,因为我已经忘记“悲伤”的所有同义词,现在没有了你,我所能做的惟有,找人取代你。

 7 ) 汤姆的农场旅行:各取所需的情感沦陷

二十岁,或许还在校园里留恋着青春的气息,或许还怀有步入社会的迷茫和困惑,或许还幻想着在平乏的工作岗位中自认天命,但同样的年龄,一个还带着稚气青涩的毛头小子,却以成熟老道的手法,鲜明的个性,富有艺术范的风格,带着惊为天人的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直闯戛纳横空出世,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事实已证明这个才华横溢的有志青年前途注定一片光明,《汤姆的农场旅行》是多兰的第四部作品,讲的依旧是贯穿他影片主题的“钙”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这层身份在日常和人际中敏感而尴尬的处境,欲望在现实面前的放和抑,这次在人物刻画及关系建立上看得出多兰很用心,在他的引诱下慢慢琢磨挖掘出隐秘潜藏在他们内心的真实面貌。

故事看上去简单直白,因爱人去世,痛心不已的汤姆开车不远千里跑到偏远荒芜的农场参加葬礼,和爱人的老妈老哥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相处过程。

乍看一下非常平淡无奇自然而然的白开水剧情,却在多兰的手里顿时有了生机,就像一个干煸的气球经他一吹立马变得异常饱满立体形象了起来,表面看似浅显易懂,实际上难以压抑的欲望交织着左右为难的身份处境,构建出了一个彼此牵制而微妙的三角关系,多兰让老哥、老妈和汤姆三人之间因各取所需强烈的情感诉求,带出了层次、节奏和深度,弥补了剧本空洞薄弱的弊端,三个人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说上一番,从他们各自鲜明的立场出发,可以洞察到多兰不小的野心。

比起之前疙瘩尔上身的掌镜风格不同,这次展现的效果更像是欧洲艺术片的惯有特色,无处不在的沉重和冷峻,甚至还带了点北美独立片的味道,像是一个将欲望和戾气渗透其中的熔炉,有股透不过气来的苦涩。

通过画幅比例的变化及顺势收住后的停顿,多兰像是对于情节高潮和转折的着重表现,以及对情绪的克制,更显内敛和成熟,而在配乐的选择上多兰一直都是以锦上添花的节奏体现自己的品味,记得《幻想之爱》里一首《Bang Bang-Dalida》,搭配着赏心悦目的画面,十分销魂。

这次的配乐和影片的情境也很契合,特别是片尾响起的神曲《going to a town》,着实令人振奋,歌词带着浓重的迷茫、绝望和忧伤,不失为汤姆做出选择后内心感受的表达和形容。

带着痛失爱人悲切郁闷的心情,不惜大老远赶来送最后一程,换来的非但不能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还得想方设法编造谎言应付蒙在鼓里的老妈,以及阴晴不定暴躁无礼的老哥弗兰西斯,一边自圆其说的欺骗,一边被莫名的虐待凌辱,本带着抵触憋屈的心情却在于心不忍的返回后有了微妙的变化,慢慢地汤姆内心那头欲望的号角开始被似曾相识的感觉吹响,嗅到了充满诱惑的熟悉味道,逐渐开始痴迷沦陷,从哭泣躁动的宣泄内心的苦闷,对于满手鲜血的恐惧和惊怕,到投入到农场的整理和帮忙中,对于死去小牛的万分悲痛,喻示着汤姆已渐渐走进并融入了弗兰西斯的生活,后来当汤姆向冒牌女友说出那番不可思议的感受,以及对她的要求和嫉妒,都力证了他已不自觉的沉溺到了这片危机四伏的风暴中无法自拔。

直到得知撕嘴事情,并看到放在床边的箱子,情绪的迸发迫在眉睫,汤姆当头棒喝般意识在潜藏在欲火背后将要付出的那不可估量的惨痛代价,从无所适从到甘心被控虐,从畏惧和压抑,到爱慕情欲的一触即发,可以感受到汤姆心境的变化,从他的身上能体会到“钙”在当下依旧有着特殊的位置定义,而另一面又有种完全能抛开性别界定对于“爱欲”出于本能的理所当然。

而弗兰西斯极端的性格特征与行为举止,则有着更深层次的原由,可以看出他的一切行为动机基本都是对于母亲过分的重视和竭尽全力的讨好而展开,颇有种恋母情结的倾向(比起弗兰西斯“钙”的身份认定,我的第一感受更偏向于这一点,母子间非同寻常的关系更加意味深长),这也是他即使早已厌倦了这里的一切,也依旧呆在农场的理由。

但老妈却没有对他心存感激或善言相向,加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撕嘴事件受到居民的排挤和抵制,汤姆的到来及迷恋犹如一剂恰到好处的兴奋剂,让弗兰西斯在孤立无援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激情和乐趣,而老妈也因小儿子的去世变得怪异而敏感,她偏袒得太明显的不公平待遇也是促使弗兰西斯如此暴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当老妈得知多兰真实身份后,更是加剧了他们三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激化,母亲希望借助美好的慰藉缝补内心的伤口,汤姆希望找到爱人的情感替代暂时忘却痛苦满足欲望,弗兰西斯则希望找到排忧解闷的出口寻获生活的动力乐趣,而三人都能从彼此身上获得自己迫切想要汲取的情感诉求,最后隔在他们之间的薄膜终于被捅破,森林里的追和跑中的应对和反应,达到了影片的沸点,弗兰西斯的放和汤姆的抑,形象的看到了树立在他们欲望之间而无法跨越的现实障碍,观众也有了更深的情感投入体会,加剧了影片的力道和深度。

汤姆对于弗兰斯西的感情,就像那片金灿灿的玉米地,疯狂的融入过分的迷恋,不仅仅只会留下表皮的血迹和伤痕,最终带来将是致命的伤害,当汤姆最后看到撕嘴男的时候,他慌张和躲避的神情包裹着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情,同时也坚定了与弗兰斯西断绝关系的明智,但依旧难掩内心的失落和忧伤。

看到不少人都在吐槽这片里充斥着多兰的自恋细节和炫技的成分,我觉得非但没有拖影片质量和水准的后腿,反倒在画面上有着一贯的赏心悦目,满足了一票铁粉的胃口。

情感作为生活的纽带,一直都是创作者乐此不疲的围绕主题,而多兰这次并未流于表面走入俗套,通过有想法的镜头掌控画面呈现人物刻画,多兰凭着自己的天赋、构思和视角,呈现了一出好戏,虽然想要达到大师的阶段还有一条很漫长的路要走,但他高出一筹的能力和年轻好胜的活力将会助他一臂之力。

 8 ) 多兰的成熟

不再有花哨的运镜,眩人耳目的视听,认真讲故事的泽维尔·多兰证明了自己不是昙花一现的新星,而是具有充分实力的。

   《汤姆的农村旅行》与三部前作首要的不同点在于它的写实性。

无论是《谁杀了我妈妈》、《幻想之爱》还是《双面劳伦斯》都是从多兰自己生活经验中提取而来,顾影自怜的描摹姿态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而《汤姆的农村旅行》作为一部改编自舞台剧的电影,再用那些华丽花哨的表现手法自然是不适合了。

《汤姆的农村旅行》采用的新现实主义道路与所要营造的心理氛围是相适应的:手持跟踪人物的镜头,低照明度的摄影,多处地方还出现逆光剪影的场景,这些写实的手法与配乐诡异而神秘的弦乐形成反差,悬疑的氛围就出来了。

   就整个故事而言,非常具有现代性。

男主角Tom为参加死去男友的葬礼,前往农场,一方面陷于农场的环境(自然与心理)之中,一方面又不断地逃离。

这样一个刻意从现实生活中划出一片空间,来观察人性的方式多少让人想起安部公房在《砂女》中创造的隐喻:主角都莫名其妙地被陌生的环境所同化。

《砂女》的主角陷入的绝境是即便最终给予逃离的自由,他也不再愿意离开,这与《汤姆的农村旅行》中开头航拍的广阔平原与结尾城市碎片明显的对比不同:Tom最终逃离了农村,回到了城市。

   再去看看里面人物的关系也颇为有趣。

原本的家庭是这样一种关系:死去的父亲,强势的母亲,得不到爱而恋母的哥哥,和隐藏起同性恋身份的小儿子;当这个儿子死后,Tom作为一个外来者介入其中,关系发生转变:Tom既要代替死去的男友做儿子也要当哥哥的弟弟,双重的角色扮演,导致母亲把对小儿子的爱转移到Tom身上,恐同而暴力的哥哥在Tom身上寻找存在感。

反过来,Tom从哥哥身上也多少寻觅到了男友的影子,于是一点点地深陷其中,即便Sara的到来也未曾唤起他离去的欲望。

觉醒是缓慢的,直到最后在树林里,多兰以画幅的变化完成了Tom真正的觉醒:Tom将哥哥引入树林之中,然后偷取他的汽车回到城市,电影也便结束了。

   很难讲,《汤姆的农村旅行》有多么让人惊喜与赞叹,闪亮点是有了,比如多兰在营造心理氛围上明显已经超越了年龄限制,又比如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

多兰所需要只是走出顾影自怜的姿态,以后成大器也为未可知。

 9 ) 综合友友们的评价,内心有感而发

1.哥哥深柜且暴戾,在影片中Francis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开打,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对francis这么大的人动不动就扇耳光)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当牧师提起小儿子的名字,Francis却让牧师叫全名,因为小儿子名字的缩写是GUY(GAY)。

可见他对弟弟的控制欲之重。

至于Francis的恋母情结怎么来的看了豆友们的分析感觉很有理。

从小母亲就偏爱弟弟,导致Francis形成了畸形的性格,自卑,暴戾,小时候这么帅这么完美却不敢与心爱的女孩表白(这里存疑,也可能Francis不是直男)妈妈的恐同与忽略,导致了他在酒吧把男孩的嘴撕裂,以及他对于内心情感的压抑。

Francis渴望母亲的认可,长大了却被这种渴望禁锢在了母亲的身边。

他的内心其实有着挣扎和动摇的,在和Tom跳舞的时候,他希望母亲去世或者去养老院,可见他对美好生活还是有着向往的。

2.哥哥对于汤姆是有朦胧的感情的,和Tom散步那一段喷香水,明示了Tom在Francis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影片中两人打架时Francis往Tom嘴里喷口水,以及在洗手间中Francis轻扇Tom的脸,都很像恋爱中的两个人进行神圣仪式的prep。

以及最后Tom醉酒醒来,发现两人的床被拼在一起,以及妈妈消失了(我感觉Francis把她杀了?),还有最后的最后(依照豆友们的见解),Francis穿着gay才会穿的花里胡哨的衣服,在树林里大喊,我需要你。

赤裸裸的感情表达。

表明他已经为新生活做好了准备,可惜竹篮打水一场空。

Tom男友的所作所为映射出Francis可能不是纯粹的同性恋或者异性恋,但是在Tom来农场的几天以内,他绝对已经成为Francis心目中最重要的人。

3.Tom的内心情感,他因为男朋友的离世来农场寻找男友的一丝一毫。

但是迷恋上了和男朋友极像的Francis,甚至受虐他的内心都是宽慰的,他陷入了一种病态的受虐者情结中。

明明有机会离开却没有走。

但是好在最后理智战胜了感情,在听完酒吧老板的话之后,汤姆终于意识到Francis的危险性,匆忙离开。

他是一个纯粹的恋爱脑,在听说假女友确实与男友发生过关系后立刻变得hostile,说明Tom内心情感之丰富,感情用事。

4.妈妈是一切一切的始作俑者。

如果妈妈不是这样,根本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

 10 ) 一段自虐的演绎

熟悉多兰的话,可以看出多兰很大程度上的本色演出。

《汤姆的农场旅行》可以和《我杀了我妈妈》、《幻想之爱》并列,作为多兰发泄愤怒的三部曲,而前者在这三部当中,对感情的刻画更加驾轻就熟,也更鞭辟入里。

多兰终于把他内心的自恋和自虐搬上银幕,可以想象,这部电影他演得一定很过瘾。

电影里强烈体现自恋和自虐挣扎的场景有这么几个:1、厕所里弗朗西斯对汤姆施暴。

汤姆作为被施暴的一方表现得十分诡异,他似乎把这种受虐看作是一种哀悼(悲伤和麻木),而弗朗西斯则看作一种享受(笑声),这两种情绪碰到一起产生了一种隐秘的亲密感——这种亲密从两个人的距离、弗朗西斯捂住汤姆的嘴和轻拍汤姆肩膀的细节流露出来。

2、接生小牛之后汤姆的崩溃。

电影反复渲染着汤姆的痛苦,这种痛苦并不是失去挚爱的悲伤,而是无法接受失去挚爱这一现实导致的自恋禁锢——把失去的人留在心里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并且持续地留恋着这个部分。

结果就是,弗朗西斯变成了替代品。

弗朗西斯对汤姆的些许柔情就能够为他心中干渴的部分带来强烈的灌溉,这种灌溉其实就是对死去情人的哀悼和纪念,这种哀悼促成了此刻情感的爆发。

3、汤姆和弗朗西斯的舞戏。

看似矛盾的是,弗朗西斯一方面对汤姆蔑视和凌虐,另一方面又向这个外来者敞开心扉。

弗朗西斯从一开始就明白汤姆的心思,所以有意识地抓住汤姆的弱点向汤姆施展控制。

而这种控制的最终目的,还是让自己从单调枯竭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这种枯竭来自恋母情结和当地人的排斥。

在这里开始,弗朗西斯原本扁平的形象渐渐丰满了起来。

4、兜风喝酒后弗朗西斯对汤姆施暴。

一句“什么时候停,由你来决定”,展现出两人之间已经形成的默契。

而汤姆也哭着说出了心声:弗朗西斯和他死去的情人太像了。

到这里,弗朗西斯已经离不开汤姆了(车被卸下了轮胎),汤姆是他枯竭的生活的唯一希望。

而汤姆对弗朗西斯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弗朗西斯是能够安慰他心中丧亲之后的自恋挣扎的唯一对象。

施虐狂-受虐狂的平衡关系完全建立起来。

5、汤姆逃走后弗朗西斯在树林中寻找汤姆。

汤姆最后终于明白,用这种关系互相填补两人内心的空洞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决定逃走,但是逃走带来的又是更深的痛苦,这意味着刚刚得到安慰的情感又要经历二次创伤。

弗朗西斯歇斯底里地呼唤汤姆,而汤姆躲在树后不住地哭泣,这几乎是全片感情最强烈的一幕。

汤姆和弗朗西斯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的情感通道都很狭窄。

汤姆被禁锢在失去情人的痛苦之中,几乎处于一种忧郁症状态,似乎只有和死去男友有关的一切才能构成感觉和真实(他对莎拉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并且处于持续的哀悼和悲伤之中(电影中反复出现的脸部特写)。

而弗朗西斯被禁锢在恋母情结之中,并且因为一桩暴力事件被周围的环境驱逐,这造成了他生活和情感的空洞。

这种共同点构成了自虐关系形成的基础。

自虐是一种在恨和爱紧密交织时出现的客体纽带。

人之所以愿意走进自虐关系,是因为在双方眼里,就算是病态的爱和恨,也比内心的空虚要好得多。

问题在于,在爱恨交织的状态里,这种纽带以一种比在只有爱的状态中形成的纽带更强有力地禁锢着双方,并且是以一种令人窒息的、奴役式的、残暴的方式,最终让人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这也是电影结局最振奋人心的地方。

汤姆最终离开了农场。

他意识到事情不能这样发展下去,即使他在农场继续生活能让三个人都舒服得多。

人内心的伤口只能通过生活本身来治愈,而不能通过生活的碎片来麻醉。

换句话说,重要的是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此刻失去了什么,又拥有着什么。

《汤姆的农场旅行》短评

绝了 多兰的眼泪让我心动又心碎💔

6分钟前
  • Ber_雪碧
  • 力荐

不懂啊不懂

8分钟前
  • Lai
  • 较差

看不懂

9分钟前
  • Melinda*DM
  • 较差

哥哥虽然帅 但也很变态 这剧情比一些恐怖片还吓人

14分钟前
  • coco
  • 还行

惊呆了,编剧/导演/统筹/集资/服装/男主角……再多长两年再来拍好吗? 这音乐音效用得真是无语。娱乐性效果有了,但也够不上“the best worst film”。

18分钟前
  • FGS
  • 较差

多兰导演真是自恋得越来越让围观群众没脸看了,双人舞那场戏的慢镜头+特写+高潮脸简直……咳咳,我觉得导演是不需要男朋友了反正伊每天视奸镜子中的自己大概都会很开心╮(╯_╰)╭。

20分钟前
  • 咸鱼の森
  • 还行

现在,没有了你我所能做的唯有找人取代你。开头的忧伤与结尾的逃离,找寻与清醒之间,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21分钟前
  • 幸福的奶黄包
  • 还行

我就是不能理解他到底想干嘛。通篇秀自己的烈焰红唇。这件事本身就够无聊的,形式上还非得来个慢镜,变画幅什么的,字幕里连“服装概念”这样的虚名都要给自己加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懂行,他心里得虚到什么程度啊?

26分钟前
  • 小A
  • 较差

太不克制导演自我了,这是在用作品实现性幻想吗-___-''

31分钟前
  • lovemachine
  • 很差

哥哥好帅,我也乐意被他囚禁在农场玩暧昧😉

35分钟前
  • Roy0205816
  • 推荐

哈哈哈哈热评第一太真实了。USA的指涉有点莫名其妙,可能是想通过人物关系稍微带一下加拿大和美国的地缘政治吧。

40分钟前
  • ┢落┦
  • 还行

被虐的那段,惊心动魄

44分钟前
  • D.H
  • 推荐

说实在的真心一般 故事太单薄了 一直靠场景来撑完全撑不起 全片多兰一直在打磨自己所谓的精致 这部电影比前两部还自恋 他的才华体现还是在处女作

49分钟前
  • 达文西
  • 还行

重新关注多兰的一个分界点吧。

50分钟前
  • 沙利文
  • 推荐

力荐!! 情绪的转折把控 剧情的发展变化 是我看的三个他的电影中最好看的!!

51分钟前
  • 卷毛小怪
  • 力荐

好好看啊 看完就还想再看一遍!兰这一部盛世美颜 像被骗进山沟沟里的女大学生哈/兰总是可以把一些细腻又复杂的感情隐藏在一些激烈的行为下 很美很美 给兰狂打call!

56分钟前
  • 浪漫主义狗
  • 力荐

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猎奇和惊悚总让我想起欧容的《挑逗性谋杀》。玉米地里扑倒啊、按在墙上掐脖子什么的几场戏的性暗示和张力看的人血脉喷张,啧。

60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推荐

真让人惊心动魄、意乱情迷,配乐歌曲运用都绝佳。

1小时前
  • SpyLiu
  • 推荐

欲望因恐惧而理智,当然这个恐惧点如果是汤姆自己发现,或是另一个起因会更好

1小时前
  • 还行

失望 基本不好看 等新片

1小时前
  • Achilles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