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下了有一个月了吧,一直没看。
今天终于抽出时间。
从开头就一直很吸引我,一直在猜结局→直到女主角翻出那份乘客名单。
且不去谈论片中的部分小问题,比如究竟灵魂能不能看见别人,是不是要等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一切都会不一样。
对于两人的相遇种种也不太感冒。
只是有感于女主角明白一切后,男主角问的一句话:Who came back 4 you?这些曾经逝去的灵魂回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明白的。
而如果,我是飞机上的乘客,谁会回来为我引路呢?
还是……像某个豆友帖中说的:其实我已经死了,只是…我还不知道。
你……是来为我引路的么?
Anne Hathaway出演的[空难乘客],看过豆瓣的剧评找到来看.因为喜欢Anne Hathaway那灿烂的笑脸.她是一个事故心理医生.因为一次飞机事故,于是她接触治疗了几位大难未死,但心生受创的余孤.第一眼见到他,他裸身子背着坐在病床上,用床单遮着下体,脸全上伤痕,但微笑着.因为要治疗,会组织开一些集会讨论.伤患述说当飞机失事的一些感观,一些争议.渐渐有人未来参与.她去到他的家里,他说他的过往,从事的事业,那些沟通设备,慢慢减少人与人沟通的冰冷机器.他对着整满墙用蓝色的涂料涂鸦,尽情又愉悦.她也被他感染着,这样简单的动作.游船的时候,他的胡闹惊动了她,两人一起坠进水里.他只说,一点不冷,对吧.她什么也没说.在一起的温存也是缓缓微笑而温暖的.一直到她意识到周围的人都在欺骗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长长的空难名单,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已经死了,他也死了,那些周围的人都死了.他们都已经知道,只有她一个人还不知道,所以他们回来找她,帮她想起.于是记忆就这样回来,他们在一架飞机,他坐在他的左边,笑容对位的邻座,事故突然爆发时,他告诉她,不要怕,嚷着让她不要怕,眼神坚定,她相信他.在死亡的最后一刹那.她懂得了他的爱.记忆回来.
也许电影的前半段让你觉得拖沓,甚至昏昏欲睡(让我想起了“七磅”),但是结局真的很意外(就像妮可的那部,还是先不说名字了)。
如果你还没看完,或者还没看过那就继续观看吧。
我更愿意把这部电影划在悬疑爱情片里而不是惊悚片、恐怖片。
所以想在这部影片里面寻找刺激的人肯定会失望的。
这部电影温馨到了看完之后我甚至乐意回顾之前编剧刻意安排的一幕一幕。
女主演Anne (Hathaway)很漂亮,和我女朋友一样(容貌和名字)。
还有结尾的配乐非常合适,旋律优美,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听着end title写下来的。
如果你是一个知道电影结局再看电影就觉得没意思了的人,那么往下就别看了,快去看电影。
如果满分100分,我给这部电影打85分,扣分原因是它是在“第六感”之后多年拍摄的,其他原因不明。
很多人都恐惧死亡,但是人死后到底是什么状态呢?
也许“第六感”和“小岛惊魂”给了我们只言片语---我们还能看见其他已经去世的人。
不过“空难乘客”更详尽的描述了人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认识到并平静地接受自己已经离开了以前的那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有你以前许多认识的人来帮助你,就像电影里面女主角的舅妈、老师,男主角的祖父甚至还有他的狗。
这件事做完之后呢?
那就是电影最后的镜头,在另一个世界里好好的生活。
甚至好像再没有衰老(参照女主角小时候舅妈和老师的样子)。
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真的还有感觉、知觉、嗅觉。。。
么?
真的还有另外的世界么?
要是真的该多好,也许“永远”这个词在这时才有意义。
这就是电影里面讲的故事,只不过直到最后才告诉你而已。
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克莱尔找到她的路---通往另一个世界。
还真有点意思不是么?
就像没看到结局的观众们一样,克莱尔一直以为自己在以医生的身份帮助幸存者,而其实是其他去世的“人”在指引克莱尔。
克莱尔一直认为阿尔金是她的敌人,可最后正是阿尔金的一句话点醒了她。
诺曼一直以为有航空公司的人在跟踪他,可其实只不过是另外一个需要帮助的“幸存者”。
事情的真相往往不像表面上开起来那样,因为我们有时会把“自己的揣测强加在别人身上”(阿尔金对克莱尔说的)。
不过还好有那么多人帮助我们,也许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错怪他们,敌视他们,但是当你看到真相的时候不要忘记感激他们。
克莱尔的舅妈只是个线索人物,扮演克莱尔的邻居或者房东来帮助克莱尔。
看起来神神叨叨,但回想起来每次见面都是鼓励关怀的语气,希望能够给克莱尔以力量。
一如在克莱尔回忆她小的时候舅妈帮她打扮时的慈爱。
还有裴瑞老师,或许当克莱尔告诉他自己越轨的时候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宽容,一如在克莱尔回忆她小时候上裴瑞老师课时得到的偏爱。
虽然跨越了两个世界,但爱永远不变。
同样不变的还有另一种爱,就是男女主角的爱情。
遇难时刻的“和我在一起”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了继续。
真的很美好!
虽然只是表演,但是不得不说男主人公在遇难时刻的冷静,给人以力量,充满男人的魅力。
如果我说整个故事还有另外两个人的爱情和男女主人公一样也许会在另一个世界开花结果的话,可能有些观众还要细细回想一下。
没错,是飞行员阿尔金和空姐。
回顾阿尔金在幸存者小组会时与克莱尔对话之前,充满爱意留恋的眼神。
那是为了小组中另外的那位女士(之后有一个特写镜头),那位遇难前为飞行员戴上眼镜的空姐。
男女主人公演技真的很好特别是克莱尔醒悟后找到艾瑞克两人对话那段。
其实阿尔金也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回顾几次出现,每次都表演的都很到位。
之所以觉得这部电影温馨,除了艾玛姐姐拿到了克莱尔写的卡片,除了托尼舅妈裴瑞老师的指引帮助之外,整个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多么好的另一个世界,也许这就是天堂。
压抑,苍白的美丽女主角,小脸大眼睛尖下巴英俊的男主角,还骑着机车带着女主狂飙带点悬疑色彩,最后happy ending,恩,明白自己死了也是一种大团圆结局吧,何况死后还有帅哥相伴,还可以ml
没看过第六感,所以是第一次看这样情节的片子,直到最后姐姐出现,以及坠机前克莱尔在现实和冥想中来回切换的画面里才明白整个故事,对我来讲很新鲜。
全片阴暗的色调和几乎无群戏的场面很符合“死后世界”的样子。
在片子传达的主题里我最喜欢的,是"who came back for you"——其实不是谁为你回来,而是你在生命结束前会想到谁。
这些人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提醒着所有人,生时当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当懂得爱,莫要等到死时追悔。
有些电影实在不适合剧透,比如这部《乘客》,不过当初若不是科长绘声绘色的描述的话,我也不会去看,的确是个矛盾。
这部片子完全谈不上惊悚,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令人昏昏欲睡,但勉强可以归为悬疑片,观众始终会有几个疑问,期望随着剧情的推进得以破解,比如究竟谁该为空难负责,消失了的幸存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其中是否牵涉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当然,没有所谓的阴谋,也没有紧张刺激的围捕追杀,但出乎意料的是,虽然我早就知道了真相,结局还是让人惊讶了一把。
答案揭晓前做了铺垫,足以令看惯了悬疑、惊悚、警匪、动作片的观众浮想联翩,但答案的层层揭开却急转气氛,原来每个“人”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原来这背后的隐情竟是源于“爱”,这才发现此片实际上是部温情脉脉的剧情片。
“Who came back for you?
”影片不同于普通的悬疑片的一点就在于它设计了一个温暖感人的主题,同时也向观众提出了反思——谁是真正爱你在乎你的人?
谁是你真正爱和在乎的人?
你为这些人做过些什么?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可能发生的意外数不胜数,“珍惜”这个词的分量远比想象中的举足轻重,但人们或是经常将它挂在嘴边却没有实际行动,或是只懂得借它劝诫他人自己却不身体力行。
如果真的爱真的在乎,又何必执著不开心的事,该道歉就道歉,可原谅就原谅,如果能把彼此的关系融洽的维系下去,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不是么。
有意思的是,上了豆瓣,发现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后反而产生了比看时更多的疑问,这些疑问都集中在编剧超现实的情节设计上,其实此类片子要完全讲通是很难的,或多或少都有bug,当然,有些是可以理解的,但太多的话就未免愚蠢。
这部电影看到最后可能会让人有两种感觉,一种是被骗了,把情节从头到尾过一遍更是觉得不合逻辑,另一种是感动,因而忽略、忽视或干脆无视逻辑上的bug。
对我而言,最令人费解的是故事发生的空间,从接受死亡事实会消失这点来看,不是阴间,从出现的都是死人来看,也不是阳间,那么应该是介于阴阳两界之间,但既然空间里没有活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死的Clare等如何能继续正常生活,又不是不跟任何人打交道的自闭症患者,这恐怕不是失忆、臆想之类可以解释得了的。
另一个我不太明白的地方就是为什么帮助一个人接受死亡需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何况最后Clare也不是自己意识到死亡,而是看乘客名单这样的客观刺激,她所受到惊吓跟不搞那么多事直接给她看死亡名单并没有太大区别,但那么多鬼费尽心机的演戏下套就显得很差劲很无聊。
唯一的解释是,这么安排的最大区别只是为了点出“珍惜”主题和发展一段鬼之间的爱情,但既然如此,何不再多花点心思,让她自我怀疑再通过追查、实验、搜集证据、Eric等鬼的引导启发等途径,最终平静的接受自己的死亡事实?
只能说,本片的想法是好的,编剧却是弱的。
至于飞机失事情景等拍摄细节上的bug就不再赘述了。
我承认我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完全看明白。
但是,当我明白的时候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同于涓涓细流,而如溃堤。
每个人看了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也不多评论了。
唯一的提醒:不要先看介绍和评论:)
本片由安妮·海瑟薇主演,又是一部悬疑片。
讲的是安妮饰演的女心理医生在给一次空难幸存者进行心理辅导中发现事有蹊跷,怀疑这次空难有阴谋的故事。
很遗憾,不剧透我说不出什么了。
---剧透分割线---我开场10分钟不到就猜到了结局,不过中间又背离的我的猜测,以为女主角是通灵者,不过结局还是印证了我开场时的想法。
因为这种桥段已经我已经是第三回见识了。
前两回分别是《第六感》和《小岛惊魂》。
唉,一回生二回熟,第三回只能半睁着眼睛叹息了。
此类鬼片很重要的是主角的表演,看看阵容。
《第六感》是演技派头号童星海利·乔·奥斯蒙特的无尽忧伤和动作老牌巨星布鲁斯·威利斯沉着稳重,《小岛惊魂》是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的疑神疑鬼,相形之下安妮·海瑟薇确实分量不够,尽管她刚刚获得了生涯第一个奥斯卡提名,但在《穿普拉达的恶魔》中她还是完全被梅丽尔·斯特里普盖过风头。
另外本片在谜底揭晓之前没有涉及鬼,与上述两作一开始就阴风萧瑟不同,因此在气氛渲染上略有欠缺。
不过本片在温情方面比上述两片要有分量。
同样是主角没意识到自己已死,本片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先于自己逝去的亲友回来引导,包括姑母、老师、爷爷等等。
最有温情的还是男主角6岁时就死去的狗也回来帮助男主角,还是相当有爱的。
除此之外我还有另一个感受。
西方人都相信人逝去后都会有完整的灵魂继续在人间游荡,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是活人,当主或者其它逝者来引导自己的时候,灵魂就会平静的升入天堂。
这样的信仰的确伟大,因为它给了活着的人最彻底的精神支柱---上帝一直在看着你,你死后要背负着你所做的一切面对他。
这也是西方社会的道德基础---的确比我们有效地多。
我很遗憾自己没有这样一个信仰,年龄太大了,世界观业已形成。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评分是不是有点低了,虽说有珠玉在前,但整体并无太大的逻辑漏洞,而且人物压抑的刻画也很到位。
还有安妮的颜。
层层的渐入,管家,老师,每一人都为我而来,扣人心弦的温暖,渐行渐远的恐怖,承接了最后的温暖人生仅此而已。
每一份突然终要平静接受。
你说:人死后会有光吗?
但你留下的光永远是光。
即使只能够怀念了。
因为有《鬼语者》打了底(没错,就是那部米国电视连续剧),我给这电影三个星。
电影远没到结束,就女主角打电话老没人接,我知道她已经死掉了。
好些电影电视里面都会这么安排。。。。
(这个桥段哪部片子给我打过底,我已经忘了)在鬼语者里面,当飞机失事,我们都以为女主角死党的BF会出事的时候,影片告诉我们,死的是女主的好朋友。
那时候我意外的很呢。
尽管剧集在真相将要揭示之前的那片刻里已经给足了暗示,结局却依然让旁观者都觉得难以接受。
但在这部《空难》里,这一点却用得相当无惊无喜。
不过是让人呼了一口气,说“你终于走到这个点子上来了”。
不过女主角是长得可爱的,大眼睛虽然眼皮有点耷拉,却还是会说话的。
在剧中表现也还过得去的。
口味是大众化的,茶余饭后消消闲大概没有问题。
不至于太刺激。
温情脉脉。
最终各个相关的鬼魂来迎接女主,这真是温暖。
去吧,天堂在光明处等着你,走进那光里去吧(《死神似我》?。。。。
小小声说,其实我挺喜欢《死神似我》的。
)。
看了一半多才明白原来都是灵魂演出,纯虚构。 不过大眼睛确实太漂亮了,气质也很好。
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灵异片,可惜剧情有些莫名其妙,怪不得IMDB得分很低呢~~
奔着安妮海瑟薇去的,依然赏心悦目。剧情看得那个累啊,结局虽峰回路转,但耐心早被消耗完了。
没太懂 不过很好看!光看美人就够啦 啊哈哈 不过既然都是灵魂.怎能生活的如此真实.未免有点扯了!值得深思
非常耐心的等来了一个不惊悚低智商结局
一开始觉得女主角一点都不像一个心理医生,至少有经验的那种。后来谜底揭晓,才发觉之前的表演很到位。最后所有的线索全部连了起来,之前出现的人物和细节能让你再去回想且恍然大悟,我觉得这个片子就算成功了。
2009.01.06前半部分很沉闷,揭露真相的部分还挺好看……不过这个创意如今已经快用烂了,好在本片为之设计的细节还蛮温馨的。
从一开始就是灵魂演绎的生活续曲,只不过在睡梦中醒来的场景让自己置身事外而忘却自己已经死去。一个存在主义和有神论的题材碰撞,把灵魂后续的事宜置于简单的生活中,看起来死亡和生存并无多大的差别,只是活着的人见不了,死去的人却见到了,也许这就是一个征兆。很多时候事实的确认只需一个过往。
还是乱点进来的,才发现自己看过这片子。。本来有点看不懂,后来才明朗了一点。。
如果我没有看过《第六感》,一定会说本片还行,可是我看过。本片就成为一部没有太多新意的沉闷之作。
连最起码的娱乐都做不到
搞了半天,原来是模仿《第六感》来了个死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的桥段。也不惊悚也不感人。烂片!
比起《小岛惊魂》还差些。为了安大嘴,给四颗。
前面平淡无奇,谜底揭开很意外,也很感人。生死之间其实就是一张薄薄的纸,死亡代表着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人生,谁说死亡就意外着灭亡呢!
最近看的最烂的电影无聊得让我不停快进其实缩成30分钟紧凑些大概就会比较有意思- -
结尾的那个twist只会让人觉得厌烦,不过演员们演的其实挺好
本来剧本算是优势,只不过有同类型典范片在前反而有点吃亏。缺点明显,头轻脚重,时间又短,结局部分塞过来的一大堆信息很难让观众一下子理顺,同Stay、The others、第六感等简单明了的逆转比起来差距明显。但回过头仔细品味的话也有优秀之处,剧本之外,这样美好的想象也能带来些许温暖。
狗血狗血再狗血的烂剧情!
看过好多类似题材的片子,有恐怖的,有温情的,有垃圾的,有模仿的。个人认为这样的片子拍成恐怖片可能更好看些,此片惊悚不足,温情也是浅尝即止,就像挠痒痒挠不到痒处!跳跃的情节虽然有些悬念,但看片多的人一下子就能猜到结尾,这样反而使片子缺乏可看性了!还有个败笔,男主和女主感情发展太快!
这部片子除了男主角的姿色之外还有别的可取之处么?那个AnneHathaway演技差到这个地步也敢出来现倒是属实令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