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整个世界
Und morgen die ganze Welt,And Tomorrow the Entire World
导演:朱丽亚·冯·海因茨
主演:玛拉·昂德,诺亚·萨维德拉,托尼奥·施奈德,安德烈·鲁斯特,路易莎-塞利娜·加弗龙,Nadine Sauter,Ivy Lissack,侯赛因·伊拉克,维多莉亚·塔拉特曼斯多夫,米夏埃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法国语言:德语年份:2020
简介:路易莎,20岁,来自优渥家庭,法律专业一年级学生。有感于德国愈发右倾的政治环境和民粹政党的崛起,她与几个朋友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新右翼活动。不久后,她结识了阿尔法和莱纳,这两人认为暴力是抗争的合理手段。事情随后愈演愈烈,路易莎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详细 >
面对愈发暴力的极右翼,以暴制暴是否是合适的?从《明天整个世界》提出的这个主导问题来看,它的主创已走入了思维的死胡同里。德国宪法赋予公民在自由民主秩序受到侵害的反抗权在两方的论证中都没有被正确理解,因为现行制度没有在任何一刻受到了威胁。而电影在摆出自省姿势、放弃自己态度而撤退方面倒是异常灵活,似乎“antifa”就一定要成为极右的镜像反面,亦即采取他们的暴力手段,而意识到这件事的当代左翼则可以明智地在“彩色多元”和“暴力抗击”中自由滑动。是呀,在这两者间流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因为哪一个都没碰触到问题的本质。这样对于左与右浅薄的认识就导致电影成为所有俗套的大集合,特别是那句关于年龄与政治倾向的论调。可悲的是,这正反映了现如今普通民众对左与右的理解。
一般般
别国青年
#77venise主竞赛第十五场# 影片处理的不错,演员演技也在线,结尾部分值得关注一下,有彩蛋
用青春片的方式拍了部政治电影。社会问题分析得还算可以,谈到了决定政治立场(无论极左极右)的阶级问题,“过了30岁还是左派那就是没长脑子”。不过移民问题的分析是缺位的,重点放在了极左P81对抗极右新纳粹的暴力方式导致的与法律-社会秩序-警察体系的冲突上,最后收尾有点春梦一场的感觉,也谈到了P81是如何愈发激进化的问题。看得出来导演是想尝试处理一些更新的情况并且试图和之前的角度有所区别。这种青春政治片,好像是德国电影永恒的主题之一了,好像也只有德国人能拍好。
浪费了好题材,追求所谓手持拍摄的记录写实,又碎又吵,人物动机、对垒双方背景等等缺乏深度,个人风格突出,观影疲乏,很一般!而且不知为何是英文版而非德语版,可惜!
很時事嚴肅的政治電影,左翼採取非暴力vs 新納粹暴力,但當激進的女主拿槍對準新納粹分子時,我以為會有新發展,但結局還是一樣,新移民的鐵皮屋爆炸,反映德國現狀。過程中有成員之間戀愛和理念差異,抗爭前輩老男護士對女主告白挺感人的,算小插曲。
“到最后,不过只是那些想要聚光灯的人的舞台。”
写实手法配合手持镜头,以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贵族后裔Luisa作为圆心,展现出一面新生代反纳粹的鲜活画卷。摈弃说教,以纪实方式的演绎,从一场场年轻人的行动里,平铺新纳粹、反纳粹以及政府维稳的三方那种胶着角力,这真切就是德国持续近一个世纪最困扰的新生纳粹和反纳粹对垒的社会难题。对与错的标准,愈来愈模糊,甚至以暴易暴也成为一种无奈。但是,文明和野蛮的价值观辨识永远脉络清晰。德国反新纳粹题材有很多佳作,不限于《我们年轻,我们强大》《作案者:今日非永远》《凭空而来》等等。
对于现时状态下的欧洲,对抗运动是十分值得思考的,但该片皮毛不及当年60、70年代的那一波资本主义对抗运动的作品。
剧本散到头晕,镜头晃到头秃。我一年到头要看多少不知所云特立独行求而不得。我谢谢你和这个世界!
77/100
空有想法,无聊透顶,很多叙事显得十分累赘。戏份最多的男演员很帅。
年轻,反抗
割裂感拍得好好喔(…)
今年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热血迷人心动,女性导演太厉害
会看睡着,支持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党专政政府
太像是柏林电影节选出来的片子。政治是感情的春药,感情是政治的纲领,青春里无序的政治和生活激情,总得有个出泄的口。#CIFF·2020
全程替女主捏一把汗。
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