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左耳

左耳,左耳电影版,The Left Ear

主演:陈都灵,欧豪,杨洋,马思纯,段博文,胡夏,关晓彤,包文婧,蒋雯丽,成泰燊,谢娜,樊玲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左耳》剧照

左耳 剧照 NO.1左耳 剧照 NO.2左耳 剧照 NO.3左耳 剧照 NO.4左耳 剧照 NO.5左耳 剧照 NO.6左耳 剧照 NO.13左耳 剧照 NO.14左耳 剧照 NO.15左耳 剧照 NO.16左耳 剧照 NO.17左耳 剧照 NO.18左耳 剧照 NO.19左耳 剧照 NO.20

《左耳》剧情介绍

左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单纯美丽的李珥(陈都灵 饰)左耳失聪,无法听见声音,然而,生理上的缺陷并没有令她感到自卑,正相反,她的个性温顺又温柔。一次偶然中,李珥结识了名叫吧啦(马思纯 饰)的女孩,吧啦的个性和李珥截然相反,她无拘无束,桀骜不驯,向往自由的生活。在吧啦的身上,李珥看到了自己内心里叛 逆执着的一面。 让李珥没有想到的是,吧啦竟然和自己一直暗恋的男生许弋(杨洋 饰)走到了一起,这让李珥开始体会到了青春的残酷。然而,吧啦的内心里其实喜欢着名为张漾(欧豪 饰)的男生,命运让他们的爱情成为了悲剧,并且最终夺走了吧啦年轻的生命,这场意外让几个懵懂的孩子们迅速蜕变成长,绽放出了最艳丽绝望的青春之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赎罪死亡低语我想吃掉你的胰脏T教授第一季护宝巴迪协商外星政治惹不起的千岁大人画皮2世界尽头惑星公主蜥蜴骑士参工传奇怪人的沙拉碗狼王任务待续玫瑰的战争霹雳甜心妓房少爷明眸翩然而至好男儿之情感护理拦截证人同事三分亲夏日重现我与尼特女忍者的莫名同居生活兔儿谣少年梁祝回归陈默和美婷

《左耳》长篇影评

 1 ) 如果有平行世界,许弋,愿你一切安好

这个影评给杨洋的许弋,一个温柔纯净的回眸,已经打动所有的心。

一个愤怒不解的眼神,一个苍白忧郁的苦笑,让所有观众为之久久不能忘怀。

杨洋,那天生绝色的容颜和雪白的肌肤,让许弋这个悲剧的角色有了鲜活的生命,也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bug——有这样的许弋,谁还会爱上张漾?

这不科学啊!

所谓青春疼痛文学,就是把美好的时光糟蹋给你看。

许弋小天使,是最无辜最凄惨的那个。

如果有平行世界,我愿你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2 ) 青春片尚未高潮,欧豪杨洋青春荷尔蒙撑全场

欧豪、杨洋、马思纯、陈都灵……满眼的胶原蛋白和满满的青春荷尔蒙,欧豪和杨洋绝对代表中学校园里最受女生欢迎的两种男生,张漾动不动就脱T恤有点痞有点坏,许弋白衣校服既乖又帅,还都篮球打得超级好。

杨洋的禁欲系慌乱小表情简直就是一只待调戏的兔子让人怎么忍得住不下手?

欧豪的腹肌让姐姐们都看得耳朵有点热,更别说小女生。

无论是“坏女孩”黎吧啦(马思纯)还是乖宝宝小耳朵(陈都灵),都是要沦陷的,就看你选择跳哪个坑了。

每一个乖女孩,都曾经想过要变坏,每一个坏女孩,都曾经引诱过洁白的青春肉体,不顾一切想去爱。

你,当初喜欢的是谁,你当初,又是谁?

   马思纯算是其中演得最好的了,黎吧啦本身也确实十分出彩,又死得快,如一朵烟花,全心全意绽放。

陈都灵就神奇了,演技不够是真话,但一个不是娱乐圈的女孩子演到这样,已经是个非常厉害的事情了。

她真的站在那里就是小耳朵。

一个不是圈内的女孩子,怎么竟然那样瘦!

那种瘦像极了高中女生因为长高而拔条的瘦,脸也小巧精致。

不说什么娱乐圈里女星比她 漂亮的多的是,那确实。

有时候你也不明白为什么刘亦菲、刘诗诗这种长相,那么多人说美?

明明眼角眉梢都不如杨幂、AB,甚至袁珊珊也很美啊!

这或许就是人们内心对天然的惊叹。

(纯举例,粉勿黑谢谢!

)陈都灵的长相绝非绝世美女,但一个理科学校的普通学生,上镜表现如此,足以令我惊叹了。

   看过上期快乐大本营《左耳》专场,对诸位主演算是颇有好感。

导演苏有朋有多拼就不说了,欧豪你说五官不够帅还是台词不够熟都可以,但他就是天生自有超强魅力场;马思纯就是非常乖又敬业的演员,关晓彤年纪最小腿超长,陈都灵有点放空,但游戏中十分努力,一看就是典型理科生思维专注讲逻辑。

看电影的时候,也不禁感叹,的确,她站在那里,就很够了。

《左耳》开拍之前,也传出过章泽天要出演的消息,后被否认,不知是否真的有邀请过,她倆长相倒确实是同一挂的清纯型。

但想一想幸好不是章泽天,毕竟她此时的形象已完全不是校园风,而是少妇型了。

(他人生活无谓点评,仅讨论电影角色契合度。

)     和小说相比,电影改的挺用心,细节方面有考虑不少。

去掉了现在人比较雷的一些桥段,比如改掉了黎吧啦怀孕的事,比如曾经他们唱的是王菲,现在则是许巍,提升了一下青春之路,消弱了一些靡靡之感。

加了不少句改装后的爱情理念鸡汤。

总体效果是好的。

现在想想,可能说到青春片就有堕胎这种事,也不是作者们故意的,那时候这种事情,还真挺典型的。

以及结尾最后也不让大家知道张漾到底在小耳朵左耳旁说了什么,小耳朵又到底听到了没有,到底是谁的神来之笔啊!

因为同看的朋友有点心理洁癖的,她宣称要是张漾竟然和小耳朵在一起了她就不看了!

我心想,小说里,在一起了啊。

结果电影硬是开放式结局了,那位朋友,始终没有找到离场的理由啊233.    《左耳》据说是饶雪漫的巅峰之作?

虽然据说饶雪漫和郭敬明并称两大人们不想承认看过他的书的作家。

我因为没看过,反而并不反感,大概是觉得如果人在成熟之后去嘲笑他人的幼稚,更加幼稚。

但饶雪漫曾经风头如此,总是有过她的道理的。

每一个出彩的青春小说,它的故事可以是俗之又俗的,它的爱情可以是千篇一律的,但它的人物一定是特点鲜明、让你就是看到她他就忍不住回想起当年的。

他们之间任意的排列组合,就能让你忍不住脑洞大开,思绪飘摇。

就连张漾的女朋友,娇蛮富家女蒋皎,都能代表一种典型,她们很美,也有钱,但也仍然换不来爱对了的爱情,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任性是真爱,有些人的任性是自私。

电影里“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这句宣传语,十分好听。

不过这终究只是一部小清新的青春电影,剧情平平,且音乐略弱,而无论是黎吧啦的死还是小耳朵撞破许弋劈腿,都是人们意料之中的情节,所以整体会有一种没有高潮的感觉。

所幸的是没有膈应人的太大败笔。

总而言之,要是有哪个主角颜吸引到你了,去看看吧也不会吃亏。

又或者有任何一个人物让你有点点回想起当年,去花一两个小时边看看边唠叨,也是个打发春日时光的选择。

青春片,仍然只是开始,尚未高潮。

 3 ) 你的爱情才堕胎,你的青春才跳海

阳光明媚的天气去看《左耳》,看完感觉自己置身“阳光之家”。

在腥风血雨的吐槽到来之前,先说一下《左耳》的优点:情节堪比美剧,专指男女关系不断排列重组这一点。

色调直追日系,尤其是女主出场自带柔光效果。

真实度远超国内同类青春片,至少,演员的实际年龄,和饰演的高中生之间差距不算太大。

《左耳》里,黎吧啦有句经典台词: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某种程度上,这正是国内电影的青春片定律。

当然,临了还要拖一句:反正都是为了赚钱。

哪怕回归广电总局“允许早恋,早恋有害,不许成功,只许失败”的审片方针,尝试在这样的逻辑预设里解读青春片,仍然难以领会,为何每次“致青春”都离不开大同小异的车祸、留学、打胎。

究竟年少时光有多贫乏,才会不断臆想说爱就爱、说走就走的天雷地火。

《左耳》正片之前就打出一段文字:献给我们曾经如波涛汹涌的青春和爱情。

波涛汹涌是直男喜欢的,但关于后者,唯有奉上一句:你的爱情才堕落堕胎,你的青春才跳楼跳海。

《左耳》有一个“文眼”:左耳靠近心脏,甜言蜜语要说给左耳听。

据女主角李珥说,这是医学专家的观点。

看来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没少看。

为了符合青春片玛丽苏汤姆苏的内核,李珥的设定是左耳失聪。

接下去四段涉及剧透,无兴趣可跳过。

简单概括,《左耳》的故事是这样的:李珥爱上翩翩美少年许弋,许弋爱上不良少女黎吧啦,黎吧啦爱上硬派复仇者张漾,张漾一边接受富家女包养一边利用黎吧啦毁灭许弋。

什么仇什么怨?

因为张漾和许弋同母异父,蒋雯丽阿姨饰演的中年玛丽苏爱上许弋的父亲,却被恶婆婆拒收退货,结果找张漾的父亲做备胎。

因为张漾的父亲做了许弋父亲的备胎,所以张漾打算让许弋做自己的备胎。

可在两代备胎的产品迭代过程中,张漾爱上了黎吧啦,许弋也在黎吧啦漫长的性骚扰之下猛然接受,连乖乖女李珥都和黎吧啦做了好朋友。

自古主角多薄命,因为误会,黎吧啦在伤心欲绝之际被车撞死。

张漾、许弋、李珥也都考上大学,带着阴影各自生活。

如果认为这已经是同班同学错乱关系的极限,就大错特错了。

上大学之后,自带圣母光环的李珥拯救了濒临失足的许弋,又因为撞见他偷情而惨淡离开。

张漾一边深陷间接害死黎吧啦的痛苦,一边要应付时而撒钱时而跳楼时而跳楼之前还要撒钱的富家女纠缠。

当她得知黎吧啦深爱自己,且已原谅他之后,果断卸下心理负担,爱上了李珥。

故事完。

信息量确实有点大,但我相信,原著小说和电影呈现,都是奔着可持续发展的初衷,废弃角色要尽可能分类再利用的目的去的。

否则,很难想象高考倒计时100天的紧张氛围里,同一个班级竟然能够发生如此漫长而混乱的故事。

仔细想来,《左耳》遍布的雷点,在《致青春》、《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和《万物生长》里或多或少都有展现。

青春片的卖点,从来基于怀旧人群对过往的平淡庸常心存不满。

于是,愈乖谬离奇,就愈打动人心。

哪怕矫情到无病呻吟,也能博得观众哈哈一乐。

作为难忘青春的对应,社会现实和成人世界则以千篇一律的形式出现:做大生意总有失败的一天,过小日子自带穷困潦倒怯懦属性。

如果年少时的爱情纯洁得像一朵白莲花,世俗和伪善就是挥之不去的黑色夜幕。

在青春片里,爱情不是爱情,青春不是青春,成长不是成长,成人不是成人。

一切都以扭曲的面貌呈现,最终陷入追求戏剧性,又缺少代表性的悖论。

再多的曲折,都没有真实的痕迹,这是国内青春片难逃的宿命。

如果再加上肉麻的对白,僵硬的表演,走进影院的唯一理由,就是靠笑话来纾解平日的忙碌与疲惫。

或许,放下语录,放下刻意,放下怀缅,青春片才可能真实。

《左耳》的主题曲邀请林夕作词,前两段写:听不清的耳语最诚恳看不到的内心都忠贞执着难得 总不会辜负 你的单纯谁不曾一时轻狂而消沉谁不曾无意让别人恼恨别怪身体 偶尔会伤害 你的灵魂我给翻译一下:真相都藏着没说,嘴上很爱很爱的,身体却很诚实嘛。

在说人话讲真事之前,还是烦请青春片们,不要再随意代表了。

 4 ) 干嘛看左耳?我耳朵没问题啊!

这几年,绝大多数中国式青春片都会在结尾做痛心疾首状,哭天抢地昭告全天下:我们的青春已经结束了。

对于这种不尊重青春的矫情行为,北野武大概会上来砰砰几枪,丢下一句:笨蛋,你们的青春才刚刚开始。

《左耳》纠结于好孩子和坏孩子,用腹黑狗血的成人思维,去臆想着青春往事,编造出完全不属于作者的人生经历。

饶雪漫不值一提,但这样的非好即坏,不免令人联想到苏有朋的出道经历,他从建中台大的乖乖虎,变成了“不学无术”的演艺明星。

多年后,外界的议论,依然让他耿耿于怀。

一个好女孩,一个坏女孩,一个变好的坏男孩,一个变坏的好男孩,还有若干个跑龙套的好男孩、坏男孩,以及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女孩。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之间,毫无来由的爱来爱去,莫名其妙的有死有伤。

至于为什么会坏,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出生在一个单亲离异之类的破碎家庭。

在学校就是好,进酒吧就是坏。

对于这种过度编造的青春故事,最难的不是青春是什么,而是,我到底是什么。

作为女一号的李珥,她像幽灵一样,漂浮在整个故事当中。

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学习生活太无聊,她就是渴望成为大红唇、画眼影、批假发的坏女孩。

结尾,当张漾感慨道,不知班上同学怎样了。

观众恐怕才想起来,这伙人几时在班上一块上过学了。

看看九把刀的《那些年》,或者林书宇的《九降风》,青春不是无来由的台风,说刮就刮。

它需要海面升温,水蒸气积聚成云,从海洋移动到陆地,才得以变成有破坏力的热带气旋。

《左耳》人物关系确实复杂,但也不能铺垫全无,到处扔手雷。

打个球,给些钱,买个手机,它们就都是真爱了。

张漾的愤怒是暴打女生,许戈的痛苦是自甘沉沦,黑人的痴爱是自斩小指。

如果不是卡司的低龄化,我真会以为,这其实是演古惑仔。

《左耳》很不情愿地跟中学时代发生着关系,似乎只有纯良无知的中学生,他们才能消受这些被金钱和物质裹挟的惨绿青春。

这部电影也有靠谱的地方,苏有朋找了漳州东山的铜陵小镇,然而,由于没有在地的闽南语,同时缺乏必要点题,它也只是模糊的背景。

当《左耳》把枝杈伸到北京上海,发出“北京真大”之类的人生迷茫时,这种肤浅无力的双城记,又彻底把《左耳》打出了中国式青春片的原型。

做电商卖衣服起家的张漾获得了人生成功,但是,他的青春失败了。

多么自以为是的青春啊!

坏孩子不是不好,但《左耳》的坏孩子,坏得一点都不可爱。

除了与电影无关的风景颜值,其他真叫人爱不起来。

相形之下,听不见的左耳,反倒让电影留了点颜面。

这个挑起全片的关键细节,几乎被观众遗忘了。

大家都知道,无论说什么话,它们都会让《左耳》更加可怖。

一味用力,统统点破,那会造成接连不断的车祸。

所以,没有听见的两句话,其实还给青春留了点欲语还休。

【刊发于 北京青年报】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请勿转载】

 5 ) 小耳朵

甜言蜜语要说给左耳听我最喜欢的小耳朵我常常在思索我们的青春,它真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玩艺儿,短短的身子偏偏拖了一个长长的尾巴,像翅膀一样地招摇着,久久不肯离去。

小耳朵,每个人的命运从生下来那天就注定了,你是一个好姑娘,就只能做一辈子的好姑娘,你明白不明白?

纯真美好的小耳朵,很喜欢剧中的女主

 6 ) 失望

这不是饶雪漫的左耳,是苏有朋的右耳吧!

最喜欢小说里小耳朵和黎吧啦的友情,那种淡淡的但是紧紧将他俩连在一起的感情!

那个乖巧的小耳朵,那个敢爱敢恨,不受约束的黎吧啦,她唯一的牵绊就是感情!

当然饶雪漫的小说怎么能少了青春的痛,生离死别才够痛吧,最后小耳朵都没能见到吧啦一面!

剧中的黎吧啦毁了黎吧啦的形象,导演是觉得黎吧啦是个泼妇还是演员觉得呢?

她虽说是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但也不至于被表现成泼妇吧!

小耳朵也不乖巧整个就僵硬吧!

最后吧啦死的那个镜头也没有给人伤心的感觉。

 7 ) 有些食物吃了,不但没觉饱,还忘了刚吃过什么

苏有朋首次执导电影,当人们还对当年那个清纯圆润的乖乖虎和当年那个蠢萌的五阿哥念念不忘的时候,他已经摇身一变,华丽变身为掌控整部影片质量和走向的大导演。

不能因为对当年苏导的好感而忽略这部影片的缺陷,尽管新导更需要鼓励和支持,但苏导之所以能成为苏导,我相信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为自己的人生买单。

影片对于故事的掌控能力明显还有些不足,叙事稍显凌乱和零碎,并且主旨的表达还不够鲜明,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有时候会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

而且镜头语言也显得不够丰富,对镜头的把控还不太成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戏剧冲突和张力。

但是作为导演处女作,苏有朋算是比较完整的完成了这部影片,由背景和配乐烘托得气氛,也略略能够感受到片中主演历经青春的伤与痛以及作和任性。

  据说剧中演员们大多是九零后,新人总有个第一次,因此对于他们的演技也就不做过多要求了,也算是能看得过去。

所幸好的是整部电影的画面,色调加上年轻演员的面孔,都给人一种非常小清新的感觉,这里边的陈都灵和关晓彤真实有一种非常清新自然的感觉,而欧豪的痞气,杨洋的帅气,也都感觉非常顺眼。

九零后扎堆的影片青春气息自然扑面而来,真是非常想让人重返十八岁呢。

话说这不该是苏导的最后一部吧。

 8 ) 我叫黎吧啦,黎明的黎,吧啦吧啦的吧啦

关于左耳,我依然深爱它。

作为小说党,简直心累。

的确,看这部电影,期待值这东西和观影感受成反比。

片子剪的很散,后半部分节奏有些乱,另外可能是被莫名笑点的突兀的台词震惊了,这电影看完心情简直复杂。

只是大部分场景和角色还原到这个程度,我只有说谢谢的份。

小耳朵,吧啦,张漾,许弋,尤他,黑人,蒋皎以及电影没有的的夏米米和夏吉吉,我依然深爱他们每一个人。

所以我深知这是部3星片,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了5星。

然后,后面的文字写给黎吧啦。

私认为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个像火一样的黎吧啦。

说实话,小说我看了无数遍,从来不爱她。

可能我天生喜欢乖孩子。

但是这一次,我真的太喜欢这个姑娘。

“我叫黎吧啦,黎明的黎,吧啦吧啦的那个吧啦。

”那个涂着绿色眼影绿色指甲油的黎吧啦,那个在酒吧唱歌抽烟的黎吧啦。

那个对张漾一见钟情的黎吧啦,那个为了爱奋不顾身的黎吧啦。

那个举着向日葵喊着“我爱许弋”的黎吧啦,那个飞身跳进海水中的黎吧啦。

那个写着“我一定要让他幸福”的黎吧啦,那个开心告诉别人她要去北京的黎吧啦。

那个被所有人骂的黎吧啦,那个只有小耳朵的黎吧啦。

那个随口说自己活不长的黎吧啦,那个让所有人都忘不掉的黎吧啦。

那个表面上放荡不羁,实际上内心单纯的黎吧啦。

黎吧啦是典型的坏女孩,又是实在的好姑娘。

悲剧是一种必然,然后你剩下的只是心疼。

最后黎吧啦告诉小耳朵了什么,无从知晓,但是我想她一定是希望她得到她的幸福的。

当然作为小说党,我曾经听说过一个版本。

“小耳朵,谢谢你。

请代替我,好好幸福。

 9 ) 左耳听不到甜言蜜语,却能听到心底的声音

青春主题当道,苏有朋也过了一把导演瘾。

既然是头一遭,槽点总是有的。

比如说:主角有点多,也许是从每个人的视角去解读自己的青春吧。

情节有点跳,也许是配合着多个主角的缘故吧。

初看《左耳》这个片名,以我老土的思路猜想小耳朵该是主角,男主对她说了多少甜言蜜语,可惜左耳却听不到,然后由此引出故事。

然而事实证明我确实是土了。

整个前半段,小耳朵都只是默默地躲在别人身后。

原来在小说里,饶雪漫以每个人为一个篇章,于是电影里,每个人似乎都是主角。

有自己的一段故事。

好吧,暂且当作是在青春面前,人人都是主角吧。

前半段故事,黎吧啦引导着主线。

黑人狂追她,张漾利用她,许弋迷恋她,尤他讨厌她。

吧啦自己则是信奉着“❤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但是我的节奏还是有点跟不上,她怎么就爱上了张漾?

就看了一场球?

并且死心踏地地成为他的报复工具。

后半段,原本单纯的小耳朵似乎有部分在替吧啦活着。

像她那样抽烟,像她那样抹指甲油,像她一样爱一个人。

不同的是,吧啦爱的是张漾,她爱的是许弋。

可是在拉面店里,前一秒钟两个人如同死敌,后一个秒钟就成了可以交心的死党?

我可能又老土了,又跟不上了。

张漾算是男主吧,至少贯穿了始终。

小耳朵的恨从他这里开始,也从他身上终结。

并且在剧终通过他点到了"左耳"这个题。

许弋,小耳朵十七岁的心里的那个他。

是一个美好的憧憬,却最终成了一个破碎的梦。

尤他,有点像匆匆那年里的乔然,直到最后那个手机的出现,白忽然明白他为什么对吧啦充满敌意,为什么和许弋大打出手。

都是在悄悄地保护着小耳朵。

然而“好人”的结局大都一样,终于鼓起勇气表白的那一刻起,也宣告了希望的破灭。

不管主角是谁,至少把他们放在高中这个年纪还是没有什么维和感的。

特别是小耳朵,纯纯的样子。

什么都要看两面,有槽点,就一定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片中有两处水下的场景,应该是要表现一种唯美的感觉,虽然演员的动作不算完美,但至少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另两个出现过的类似的镜头就是车祸。

一个吧啦被撞,一个是海边翻车。

处理很相似,第一辆车过来,当我以为理所应当会发生什么的时候,一切并没有发生。

而当第二辆车再出现的时候,悲剧就这么有点突兀地发生了。

以至于吧啦被撞飞的镜头真的让我惊到了。

还有一个场景先后出现了三次,就是废弃小屋的屋顶,远景里海边,小镇。

第一次,张漾向吧啦道出自己的秘密,有一点悲情。

第二次,吧啦向小耳朵说明真相,有一点真诚。

第三次,多年后张漾和小耳朵冰释前嫌,这一刻,在烟火的映衬下,这个场景是最美的。

最后当然不能忘了两次对左耳的私语。

没有人知道吧啦临死前以及最后张漾到底说了什么。

我想吧啦也许说了谢谢吧,因为在她心里,只有小耳朵真心对待自己。

至于张漾,议定是一句能用心听见的话。

因为左耳听不到甜言蜜语,却能听到心底的声音。

 10 ) 苏有朋:并没想过要做导演

清明回家那几天和几个儿时的玩伴见面,分别从多个女生嘴里听到一句相同的话,“过几天要和朋友去看《左耳》。

”当时我多少有些讶异,在青春片如此泛滥的时候,为什么一起长大的这些人,会对它情有独钟?

而这部书在我的青春记忆里,并没有什么太多清晰的映像。

那几天还有一种感觉就是恍惚,曾经一起骑车上下学的伙伴,开着车载我驶过学校前新修的高架;前不久吵闹着要考研的同学,现已被逼婚搞的魂飞魄散。

感觉我们每个人都走向了那个越来越“正确”的未来,却不知是好是坏,只是明白属于青春的那个时光已然度过。

观影前对于《左耳》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所谓国内的青春片不外乎,经典老歌加对70,80年代的青春感怀,对于大多90后一代的人,并没有太多感同身受。

少年气盛的样貌不是最俊美,却有一种最难得的天然感,那种对任何事物的珍惜与怜爱,那种对于真情的不顾一切,有且只有在那段岁月中才会发生。

电影中一幕幕情节把我带回了,那个有些骄傲又有很多挫败的初高中时期。

为了自己喜欢的女孩不顾一切的大打出手,上课时打开喝一口为了备考而准备的速溶咖啡,味道会飘过整个班级。

每个人都为了当时看似珍贵,而后来变得无所谓的事情,争个你死我活。

“傻过了,也就长大了。

”从电影里你能找到共鸣,看到自己的影子,那或许就是你的成长故事。

而你感到陌生又熟悉,感到一点点被局外人的感觉,其实也对,因为里面或许不是你的故事。

但你能看到当年时候,你身边同学的故事和青春的色彩与选择。

里面的好孩子,坏孩子,由好变坏的孩子,痞子从良还有爱情的酸甜苦辣,这都是那年发生在那一年你周边的青春纪念册。

将一本小说的内容压缩到两个小时的电影中讲述,而且是十年前风行一时并拥有不少读者且故事被人熟知的小说,无论对哪个导演而言,这应该是最大的挑战。

幸运的是,五阿哥苏有朋交出来的作业《左耳》是一部完成度很高,叙述很完整的作品。

虽然在回忆剪辑以及一些笑点运用方面有些刻意与牵强,但对于处女座而言已算不错,对于大多数跟随着《还珠格格》一起长大的我来讲,看完之后除去满满的鸡皮疙瘩与感动,还有开怀的大笑之外,也在脑间也会不由自主的哼起苏有朋曾经的那首“放心去飞勇敢的面对,说好了这一次不掉眼泪。

”方枪枪:作为你首执导筒的作品,为什么会选择《左耳》这一个校园青春题材?

你想通过这部电影告诉观众一个怎样的故事?

苏有朋:在接触这个案子之前,我并没有想过要做导演。

这个案例在光线成立已久,再加上他们有一些做新导演成功的案例,就想再进行一个类似的尝试,就找到了我这边来了。

一开始我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在看完小说之后,发现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

比方说故事的开头,就对大家传统之中的好与坏做了定义,两个人之间又有互相的影响与改变,这种好与坏的定义,还有善与恶的对立让我觉得有深挖的可能性,然后就开始考虑做导演这件事了。

方枪枪:青春电影已经成为热门的电影类型,比如《匆匆那年》《致青春》等,不知《左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苏有朋:我做事向来不喜欢和人家比较,在我看来只要将自己的事做好,自然会有不同。

我看过《致青春》,它算是开创了一代青春片的流行吧,它将一些特有年代的元素带入电影中,是之前很少见的一种形式。

对于《左耳》来讲我并没有重复这件事,没有刻意想带大家回到那个年代,因为它本身有个好故事,有丰富而饱满的人物,每个人可能都会看到我们成长之中的一些影子,回想起我们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站在人生路口做的选择题。

我一直没有把《左耳》定义为青春片,在国内之前有很多青春片成功的经验,仿佛青春片就必须和热血,浪漫等元素结合。

我个人认为其实青春可以讨论的课题是非常多的,《左耳》则是会比较偏向疼痛青春以及残酷青春这一部分,也会是十分接地气的,它并没有那么偶像剧,那么不接近生活。

方枪枪:赵薇的成功对你有没有压力?

拍摄过程中她是否有给过你意见?

苏有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很成功的,想要比较的话也太麻烦了吧,如果说到压力的话,我会觉得《速度与激情7》对我来讲压力更大一些。

赵薇很有义气的帮我演唱了这次的主题曲,《左耳》也算是她的作品之一,我只记得当时赵薇有给我说过一句话,好像也没什么用就是“这本书其实很难改编成剧本吧。

”方枪枪:我们都想知道你是用了什么收买到赵薇来演唱电影主题曲的?

苏有朋:爱,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方枪枪:那赵薇的片酬你打算给多少?

苏有朋:我觉得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方枪枪:那你将来如何还赵薇这个人情?

苏有朋:我觉得赵薇做这件事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让我去还人情。

她就是这样的人,她是一个性情中人。

我坦白说,有些人做了人情,是会让你记得。

但赵薇不是,她做了,就做了。

方枪枪:用两小时讲完一本小说的故事,你是如何把握重心和叙事节奏的?

苏有朋:挺麻烦的,挺麻烦的,挺麻烦的,这个其实花了很大的功夫。

雪漫老师很不希望她的忠实书迷对于这些个角色失望,因为她觉得她创作出来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特定的粉丝,所以不想让每个人失望。

而且她的小说里面有很多的人,光现在就有七个角色,要将每个角色都检出来,有个完整的来龙去脉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包括视角的部分,小说本身是通过不同人的视角轮着交替的在将这个故事延续,但对于电影的创作来讲,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情,我认为一般人的观影心情,是会投射在一个主轴之内的,主轴那条线是最需要去关注的,所以其他角色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牺牲,每条线都讲全反倒没有意义了。

方枪枪:对于这些新演员的表演,最初有什么要求吗?

苏有朋:因为之前也说过,我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很朴实很接地气,但想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就需要一些演技来支撑,因此就不想要演员有电视剧腔,或者舞台剧腔,我希望他们很自然很生活。

这么多演员之中,有些是有经验的,有些是完全的新人,但要把大家都统一到同一个表演节奏之中,确实是需要花一些功夫去训练和指导。

方枪枪:像“傻过了,也就成长了”这样的金句台词,是书本中原有的还是后加的,怎么把控运用的尺度?苏有朋:这句台词应该是小说里原本就有的。

其实小说之中触动人心的台词还是有不少,而在创作之中,除去一些太不像人话的句子之外,我会选择性的尽可能保留。

因为小说与电影之间的表达方式还是有很多不同,包括在电影营销的时候,我其实很反对用经典台词这种方式。

因为总觉得并不像人话,不能为了说这些台词而去说,所以在戏里面都有变得很口语化的处理。

我是希望这部电影,对于不一样年龄,性别,生活的人都可以找到共鸣。

更多内容可关注公关微信账号:everythingallk

《左耳》短评

甜言蜜语 说给左耳听 毁一个还不够 全毁了

4分钟前
  • 堇LEE
  • 很差

马思纯的演技最好,杨洋的笑太动人心,剧本很一般,中国青春片的通病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覆盖面太全自以为精彩纷呈实则冗杂,剧情太复杂跨度很大人物性格塑造不鲜明,不是每一个导演都可以做到用草草几幕勾勒出人物性格的与内心的。

7分钟前
  • y蓝色的梦境
  • 还行

陈都灵真的长得好灵啊!黎吧啦有书中的感觉,还不错。张漾也还行了。不过许弋真是无力吐槽了。还是少改编点书吧。

11分钟前
  • 随风飘散的TA
  • 还行

许巍的歌,海边的小县城,漂亮的女孩和沉默的男生。五阿哥拍的青春比小燕子让我更能闻到旧相片的香气。也许有点作,但不矫情何来青春?

16分钟前
  • BLEU
  • 推荐

原谅它的业余,但不能容忍它的猥亵,饶雪漫的人生比郭敬明还糟糕,这不是价值观的问题,而是本身就散着腐臭味

19分钟前
  • 灰狼
  • 很差

没有期待的好,青春虽然残酷,但是阳光依旧,不要把生活想的那么阴暗

21分钟前
  • 橐龠
  • 较差

乖乖虎的处女作!还不错,至少不狗血!苏导说他不是想拍青春片,他想拍人性,冲这个给他点赞!

25分钟前
  • 右岸
  • 推荐

原来,狂洒狗血就是青春的痛。不晓得原作什么样,电影却基本是个笑话。如果影片不能保持正常人的逻辑,请角色保持正常人的智商。角色的大部分行为,都像幼儿园小朋友过家家,患上终生难愈的幼稚病。叙事混乱,人物随意配对。很难理解这些东西是怎么被硬捏成一部电影的。女主妹子还行,可惜没什么发挥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很差

没什么在中国影视人眼里青春的成长蜕变永远离不开朋友的背叛,生命的流失(或差点流失)?喜欢陈都灵妹子和马思纯妹子

35分钟前
  • 图图饶命
  • 较差

电影感水平比我想像的高,是黄志明的功劳吗?故事太烂了。马思纯借角色性格(以及化妆)突出的优势,在表演上碾压其他人。这些人起码比高中生年长十岁。总感觉成泰燊事业没啥起色。我们上海怎么就没有北京好了?重大比兰大分高,北科比北理分高。男主读北理,校徽却是华理。

36分钟前
  • 小A
  • 较差

其实还不错,苏有朋的处女作,第一次导出这种水平值得鼓励。

37分钟前
  • 爱情海
  • 还行

我竟无言以对…

40分钟前
  • 琉乐
  • 很差

喜欢

43分钟前
  • 随风飘洋
  • 力荐

怎么会有这么烂的东西啊…一帮木头人和一个剪刀手

46分钟前
  • Sunnyˏˋ♥ˎˊ
  • 很差

不堕胎也烂。

48分钟前
  • 奥利
  • 很差

清新又忧伤,始于年少的仇恨,终于成长和原谅。没有撒狗血,清浅之外也挺感人,看哭了好几次,我认为是近三年最好看的青春片,看完肿着眼睛在商场逛街心里还是一股挥之不去的感伤。演员全是新人,可以说形象气质都极其贴合,虽然演技生涩,瑕不掩瑜。许弋、吧啦、蒋皎和黑人非常出彩。

52分钟前
  • 杏仁奶油可颂
  • 力荐

真的挺不错,因为生活中的很多狗血爱情也都是自然而然、防不胜防、脑海里带着背景音乐、幻想着清奇画面上演的,并无逻辑可言。苏有朋是个不赖的导演,执导和镜头处理比赵薇强,反而赵薇的歌比王菲的好听(赵薇于苏有朋如毛舜筠于张国荣?)。“50块的衣服,你想请赵薇拍照?” “我早就不读韩寒了”

57分钟前
  • Shudoku
  • 推荐

看完三观尽碎,原谅我理解不了这种青春疼痛文学,还有,张漾你毁了许弋的一生!!!

60分钟前
  • 一如既往如你
  • 还行

剧情槽点很多,小耳朵和吧啦是好朋友却在吧啦去世后和张漾在一起????杨洋真是为什么要演这么一个毁三观的角色,无语╯﹏╰讲的就是青春情怀,没什么大意思,为了杨洋去电影院看的

1小时前
  • 嘻嘻
  • 还行

就是来黑这种打着青春旗子来赚钱的电影。

1小时前
  • ws6271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