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高弧慢球

Eephus,慢速魔球,小便球

主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韦恩·戴蒙德,基思·威廉姆斯·理查兹,康纳·马克思,格雷戈里·法拉特克,基思·普尔森,小大卫·托雷斯,保罗·坎达里安,西奥多·布卢科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24

《高弧慢球》剧照

高弧慢球 剧照 NO.1高弧慢球 剧照 NO.2高弧慢球 剧照 NO.3高弧慢球 剧照 NO.4高弧慢球 剧照 NO.5高弧慢球 剧照 NO.6高弧慢球 剧照 NO.13高弧慢球 剧照 NO.14高弧慢球 剧照 NO.15高弧慢球 剧照 NO.16高弧慢球 剧照 NO.17高弧慢球 剧照 NO.18高弧慢球 剧照 NO.19高弧慢球 剧照 NO.20

《高弧慢球》长篇影评

《高弧慢球》短评

其实到最后也明白了,“高弧慢球”真正指涉的是“时间”。因为我们不知道棒球所谓的规则,只知道比赛开始必会结束,球投出必会回落,就像天上的太阳由东到西划出一道美丽的高弧线后,黑夜终将到来。这时无论是宏观空间之下的时间,还是每个人各自的时间,都随着球场成为了历史,并化作无声的告别回荡在点点星空。后劲很大的作品

4分钟前
  • 宫唯明
  • 推荐

只是懂一点棒球规则,学术语来了

7分钟前
  • 月光桥头
  • 还行

“看了一个小时了,还是看不懂棒球”,但看着看着竟然有点感动怎么回事

9分钟前
  • Галина
  • 还行

老男孩儿们,不愿散场的比赛

10分钟前
  • Futurama
  • 还行

3.5/5,24丝路11,感受一下时间流逝,最后竟然要用车灯打光也要把球赛进行下去,可真就看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搞清棒球是咋回事啊~~~

14分钟前
  • 小阳哥的自留地
  • 还行

All about life

19分钟前
  • F_
  • 还行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深影国际影城 4# 接续在《最后一场电影》之后仅半小时的转场,产生了奇妙的连接,这个《最后一场棒球赛》的故事,节奏散淡,每个角色都在认真却笨拙地参加这场漫长如马拉松的球赛,棒球规则的理解门槛并没有过于影响观影的体验,舒缓的节奏反倒是在这种略显随意的调度中,共情这些三教九流的中老年男人那种痴痴的投入和坚持,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感让你会心一笑,从天亮打到天黑只能借助车灯照明,想起年幼时的黄昏,在学校操场上踢球到夜幕降临,到家长来寻人回家吃饭却满是不舍,或许对运动就是有这种纯粹的着迷,连输赢都变得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明天,就再也回不到这里来了。就像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期货死人,面对时间,大家谁都是终将会输的失败者,只有放下输赢去享受过程,才能获得哪怕一时半会儿的乐趣。

23分钟前
  • 洛梦蝶
  • 推荐

这种空虚 现在一点点真实起来。不过是个球场 不过是一场球 好像是最重要的 但又好像是宇宙里最无关紧要的事情

25分钟前
  • Sebastian
  • 推荐

2025.04.19 深影国际影城-2025北京电影节-嘉年华-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好催眠的电影啊,老式收音机📻广播,1900s美国爵士乐,刻意人为说的回声,前半段光是很缓和的秋冬阳光。

30分钟前
  • 下厨别忘戴手套
  • 还行

某种程度的放空电影。虽然讲的是棒球比赛,而且比赛也不能说完全不激烈,但整体的状态还是非常松、慢与放空的感觉。背后则是伤感、落寞以及挽歌。情绪真的非常到位了。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标签式的配方。以框架性的事件构筑时空的边界,然后将繁复的片段和元素细密织入,形成错综多层次的叙事与表意文本。母题依然是怀旧,风格依旧是喜剧主导。从体育电影的角度来看也很新鲜了。努力避开体育比赛本身戏剧性的诱惑,把场外元素置于比赛本身之上(或者至少是分庭抗礼的位置)。用充满文化可信度的细节充盈整个框架,保持了丰富、灵动的叙事和观影体验。还是要感叹下他们这种新鲜的剧作风格(和圣诞夜几乎一样),反叙事的同时又处处都是微观/片段叙事,同时又最大限度渲染情绪和情结。反(经典)结构的同时却又利用了某种框架性,让影片既松弛发散,又形散神不散。多维、叠加态的文本之上,调度又简洁而浪漫。确实新鲜,确实有才华。看今后是否还有其他题材本身的特质能与这种新鲜的手法碰撞出更灿烂的火花了。

33分钟前
  • Unbeliever
  • 还行

@15th BJIFF

34分钟前
  • Holmes
  • 很差

我觉得应该是很诗意的,但是今天好奔溃,下次再补完吧

38分钟前
  • BBluc
  • 还行

知道受《牛皮》和《不散》的启发后觉得太make sense了,对特定场域背后代指的文化符号以及时间本身都保有敬畏,绝无戏谑意味,场域外的衰老不会停止,但仍然追寻永恒,捕捉哪怕一瞬停滞的时空来缅怀消亡的旧日,那天什么都没有发生,又发生了一切

43分钟前
  • 顗礼
  • 推荐

That’s love bro

46分钟前
  • monkey1222
  • 还行

节奏太松散了,以至于有些昏昏欲睡😪

48分钟前
  • 豆友b8aeK2WIco
  • 很差

最后一场棒球比赛,限定故事发生的空间,并且将时间规定在比赛相应的长度。从空间上看,棒球场即将被重建为学校,由老年人活动的场所转变为培育年轻人的机构,自此又过渡到对时间的讨论上。大家共有该比赛的时间,但有些人又因为家庭的缘故,根据责任不得不把时间分配到别的地方,就连告别都没有办法顺利进行。不重要的球赛,仍有少许人围观,背景偶尔充斥着广告声,广告象征着更好的生活方式,是宣传独自生活也能获得满足感的扬声器,而棒球这类借由身体碰撞而增进情感的“野蛮”运动不免显得过于老派。在此过程中遇到很多意外,只能想办法不断去将就,在匮乏的条件下尽可能把比赛完成。不过坚持到最后会发现生活依旧没太多起色,只能从自己的爱好当中退休,成为一个不被重视的老头。然而,如果对棒球规则一无所知,看这部群像戏还是略为吃力。

50分钟前
  • 高詩遠
  • 还行

BJIFF。不散!完全类型化的外部形象,在演变中愈发抽象,摒弃了部分信息的前置,只集中在棒球场上,时间的流动负责积累感动,于是在后半部分能通过摄影、声音和表演使观众相信感官接收的能动,一个很深邃且清晰的思考出现——可以连接人与人精神趣味的场域所指一但消逝,我们该如何

54分钟前
  • fw郑静仁
  • 力荐

讲述社区球场的最后一场棒球比赛,然而镜头却未对准在棒球上,而是聚焦在球场内外的人,场上场下的闲聊,不懂棒球的亲友,偶尔路过的看客,吐嘈战况的小孩,以及一直在记录的老人,球赛一点也不激烈,甚至是称得上无聊的程度,但这却是一场让人忘记时间流逝的比赛,仿佛双方都不想让比赛结束,而这场在外人看来毫无意义的比赛,除了场上的人之外无人在意,打过几次好球,中途有人退出,后段甚至连球都看不到,有人hea着等待结束,有人坚守岗位,用车灯代替场灯,挨到比赛最后用最不讨好的规则来见证赛果,最后匆匆散场,甚至没有告别,像极了人生。7.6

58分钟前
  • oozy
  • 推荐

#15th bjiff#第六场答应我不了解棒球规则就不要看这部电影了,如果一定要看那么看之前一定要补一下棒球规则

60分钟前
  • 啊咧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