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在第一季前几集反思别人文化的独特视角和后几集的傲慢又小气的典男形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最新的节目dinner time live每天在首页滚动,看了几眼受众大概是给没什么见识的no taste中立派白男。这让我重新想起他这系文化类美食节目,看了3集,尽管谦逊了一些,但本质上还是我最厉害我才权威的美国土白人或土亚裔。
40分钟前
锅贴窗口的陷阱
较差
3.5 Stars
44分钟前
Bryan
还行
So much elitist bullshit from the ‘steak’ episode. I just can’t.
好几个跟当地厨师交流的片段什么字幕都没有?!每集的Target audience难道都只是各个族裔本身吗?!我真的对印度和黎巴嫩食物很感兴趣啊,但这样到处跳来跳去,除了一两个小故事以外压根啥都没了解到啊;还是重opinion轻内容,更何况真的不需要一遍一遍听同一个人的opinion喂!
e1可以不看,和美食几乎毫无关系
和第一季比尖锐的情感对立少了,但还是很动人的。看每一集都有新的发现,特别是介绍印度的那集,开始觉得其他国家的菜肴也都是伟大且有灵魂的(但依旧感觉美国人是不是生下来骨子里就自大
上一季第几集来着?北欧厨子跟老张说 你什么都好 但你有瓶颈了 因为你需要生几个孩子 当时老张一脸遇到鬼的表情 一旁的张太太也是不置可否 但是这一季开头五分钟 老张喜当爹 老张变了吗?是的 他整个人都变了 但是看得出 他认可的一些东西 已经被他强化成某种图腾 他的朋友说的那句话很对 一对夫妻何时适合迎接一个孩子的到来?似乎什么时间都不太对 但是如果他到来了 就应该相互适应 并且试图创造幸福
it feels slightly like a strech but still good
3.5
这季比第一季明显仓促了许多。最爱印度菜那期,但没想到要为印度菜大展身手的主厨Floyd竟然在3月底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了,真的太可惜了...
第二季的成长在于,Dave Chang作为一个已经(most probably)融入主流的少数族裔不止步于为自己的族群(或已经拥有部分话语权的"强势"少数族裔,namely黑人/亚裔/墨西哥裔)发声,而将共情扩大到更为弱势的少数族裔、到女性、到难民,进一步挑战常识对人思维的桎梏。第一季中那个带着点冒犯意味,试图改变人们偏见的人,又开始不断反思、审视自我、在不同文化中寻找相通点。美味的食物是共通的语言,毋庸置疑。
孩子,全人类的软肋;慢炖的百味,下一个风靡世界的餐种?;牛排是男权缩影,吃饭是社交需求;非穆斯林对于穆斯林世界的了解太过片面了,想去贝鲁特。不开快进就是最大的敬意。4集有点短,这季都在非舒适区思考。封面居然是pickle juice(天……
太太太喜欢这个系列了,真诚,深情;自省,同理心,每一集都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触动到我。也好喜欢Grace~在疫情后重新可以周游各国的时候,在带娃的间隙,Dave Chang请一定一定把这个系列继续做下去!
这季好短
大卫 求你别再瞎搅浑政治正确了 要不是一边做饭一边看的真觉得浪费生命
CHANG在第一季前几集反思别人文化的独特视角和后几集的傲慢又小气的典男形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最新的节目dinner time live每天在首页滚动,看了几眼受众大概是给没什么见识的no taste中立派白男。这让我重新想起他这系文化类美食节目,看了3集,尽管谦逊了一些,但本质上还是我最厉害我才权威的美国土白人或土亚裔。
3.5 Stars
So much elitist bullshit from the ‘steak’ episode. I just can’t.
浴室的那個真的給我秀到了⋯⋯
相比《主厨的餐桌》更喜欢这种日常接地气的纪录片。David Zhang的主持风格也很喜欢。其中牛排那集在澳洲有三家,一家在墨尔本,一查原来我早就先知先觉的收藏了。最后一集中东菜达到整部高潮,伊朗,约旦,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这些地方美食让我一直念念不忘。喜欢最后老张说的:当我们品尝的美食越多,就越会发现我们的共同点越多,也许我们就会对宗教和政治价值观不同的人更加包容。
这季一般
通过食物去寻找 what connects, what unites us.
饮食如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