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phelia,悲劇女主角》打開《Savages》影碟的時候已經是夜深;這是我第一次看 Oliver Stone 的電影。
裡頭有我不太喜歡的 Blake Lively(整場戲我差不多都想將她鼻旁的墨親手抓下來);以及很討我喜歡,拍過《Kick-Ass》的 Aaron Johnson。
內容講述一對從事毒品製作與買賣好兄弟,拒絕了大毒梟的合作提意;結果兩人深愛的女孩被對方綁架。
兩個大男孩併命地以各種危險的方或賺取金錢以換回女孩性命;展開一場對抗追逐戰。
片頭是一斷長讀白,奇妙而胡弄玄虚的對白忽爾讓我覺得片子會是怪誕瘋狂的一類。
起初還差點給我厭惡的感覺,結果看到一半我倒慢慢喜歡這部電影。
《Savages》是一套充滿性愛(3P)、暴力、黑幫、毒品(大麻)、軍火、綁架、金錢掛帥的電影;配上那些將人頭整個割下來的畫面,就已經足夠讓它成為 cult cult 地的片子吧。
《Savages》以剛被選為最擁有性感雙腿的 Blake Lively 演的 O,Ophelia 為重心,串聯兩個性格南轅北轍的大男孩;以愛情(分享的愛/得不到的愛);佔有/被佔有作主線發展的故事。
電影放到一半的時候,已經出現很多極為唯美的畫面;色彩濃,感覺強烈激動的調子。
墜落和內心的空虛都是片中一一強調的事,缺乏母愛的 Ophelia、殺人後感到空虛的 Chon(Taylor Kitsch 飾),被子女離棄的 Elena(Salma Hayek 飾,演得超好),缺乏家庭而只愛投進愛情的女兒(前後兩個),只懂得用暴力去解決問題的殺手,只能妥協的殺手太太,太 sensitive 卻找不住自己個性的殺手助手小男孩,以及為了金錢出賣自己工作的警察先生。
正面的人就只得 Ben(Aaron Johnson 飾)這個大男孩,結果都交錯地墜入了再也跳不出來的圈圈之中。
雖然沒殺人,但惺味的血沾了滿臉又能怎樣回頭呢。
人生裡有幾多決定了以後就沒能回頭的事,你選了這樣的一條路,走了一半,妄想能找到回去的道路麼;這裡告訴你除了嘔吐以外什麼都不可以。
當中,人生閱歷最多的 Elena 告訴你:「They must love each other more than you, otherwise how could they share you.」你到底明白不明白。
電影看到一半,再續……後記:電影裡出現了 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Bt (1829‑1896) 的一幅 Ophelia 1851-2,是幀我很喜歡的作品。
關於這幀畫的題外話,可以順道一看 Ten things you never knew about Ophelia。
Ophelia,一生糾纏在親情與愛情之中,被男性錯誤而傷害的悲劇女主角。
下半場分隔線《如果這是你所選擇的話》(以下可能劇透)兩個大男孩千辛萬苦都要將那個一起 share 共享的 Ophelia 營救。
前半部 Chon 已經說過,將那支鎗放到口裡並不是你敢做的事;為的並不只是救 O,只是不願意看到 Ben 喜歡的 O 就此落在壞人手中,也不能將正常人生的 Ben 墜入擺支鎗入口的的恐懼當中。
我說啊,他們三中當中就是有 boy love,通透的 Elena 一早就點明了是不是。
信任問題、道德問題;充滿背叛、黑暗。
大毒梟的得力手下背叛了她跟別個認頭大佬合作去;兩男一女的愛情到是混亂的 3P 和 boy love;警察貪污;家庭問題;暴力、動搖……以及一切虛情假意。
其實要站在那一邊幹什麼事,畫出怎樣的一種人生色彩到底是不是自己有能力去選擇的事;這都是電影從頭到尾帶出的問題。
有時,或者就像警察先生說的一樣:你的道路並沒有左拐和右拐,只得繼續往前。
嗯,原來世界是這樣的,無論你明不明白。
第一個結局裡,所有人都死掉了,這種失去的痛苦都讓你覺得絕望。
不過,要記住,第二個似乎是 happy ending 的結局才是叫世界更絕望。
壞人沒死掉,貪污的警察查成案當了英雄、壞蛋殺手都組成了新的犯毒集團,毒販被警訪偽稱作仗臥底無罪釋放。
有罪的人逃之夭夭,壞蛋還是處處、滿是黑幕和偏差的世界才是更絕望吧。
沒有完好的人,充斥的是謊言和背叛,裝模作樣說到底只為了自己的解脫。
第一次写影评,觉得这部片子可以,却奇怪分数为何这么低,心里颇有点不平。
今天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这部影片,按我以往的习惯,看到这么俗气的电影名字肯定不会点的,但是我瞥见电影海报里的一张熟悉的脸:《夺面双雄》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约翰•特拉沃尔塔,我爱看他略显嬉皮的脸,因此我点击了播放。
140分钟之后,这部影片没有让我失望。
我对电影的知识知之甚少,不看导演不看编剧,除了几个耳熟能详的大牌演员以外也基本不认识谁,单纯的从影片来说,好片。
Savages,野蛮人。
开篇就呈现给我们一个3P的故事,开始几分钟我一边苦笑一边看着,可是随着情节的铺垫,我觉得他们这种三角关系真的是自然而牢不可破,让我觉得也许这种“畸形”的关系很正常。
影片慢慢给我们展现一个大的贩毒组织巴哈团伙,血腥、暴力插入其中,具体情节我就不再赘述。
开始我觉得savages这个名字俗气,可是看完后,我觉得非savages不可。
影片就是展现了一个伪文明世界面纱下的真野蛮。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文明人,每一个露过脸的都能当之无愧的被称为“野蛮人”。
讽刺的多好。
本、程、欧不是好人,他们卖大麻,他们畸形的关系;拉多不是好人,杀人不眨眼,残忍而无情,哪怕对自己老婆;伊丽娜不是好人,继承夫业成为一大毒枭,颇有铁血风范;丹尼斯不是好人,身为警察黑白通吃。
但他们却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都是在这个社会下催生出来的人。
本、程、欧相互间的无间情感,本空闲时间落后地区搞慈善,程是从战场归来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铁血军人;拉多恐怕是片中最野蛮的一个了,可是他也是有爱的,爱家庭爱孩子,想教好儿子和女儿,片中他几次表现出想全家人好好吃一顿团圆饭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却没有合适的机会;伊丽娜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孩子,为了他们,她不得已扮演一个女强人的角色,而在她女儿面前,她是一个溺爱的母亲,在欧面前是一个爱说家长里短的妇人;丹尼斯对他老婆的深爱毋庸置疑,哪怕他老婆病入膏肓也没有丝毫减弱,特别是他在病房握着他老婆的手说的一番话更是点明了主旨:“还记得我毕业的日子吗?
我永远忘不了当上警察的时候,你看我的眼神,充满自豪。
但是,当警察的时候,没人告诉你这一行有多么艰险。
可笑的是,他们还希望你出淤泥而不染,希望你是清白的。
可是哪有清白呢?
我还要贿赂上司,他也要得到好处。
如果想看到真正的坏人,打开电视就是了,所谓的英雄都是伪君子,金融界、政府,那帮混蛋贪的钱比我多了去了。
如果他们干我的活,过我的生活,拿我的工资,他们肯定会自杀算了。
无法收手,无法退出,没有左拐,没有右拐,大家都在圈子里混饭吃罢了。
我已经多年没见过完全清白的人了,除了那一天的你。
”在现实中,人人都是有弱点的,这就是情之所在。
就因为这些,他们所有的野蛮都仿佛变得理所应当、可以理解。
这个世界就是野蛮的世界,你不野蛮,结局只有一个:die。
片中有一个算是好人,埃斯特班,一个刚入道的小青年,富有同情心,温文尔雅,开始在拉多的强迫下枪杀了律师的老婆,然而并未变得冷血。
虽然他只能算个打酱油的,无功过,可是在转移欧的时候还是被拉多干掉,因为“你这人不行,同情心太重”。
在野蛮的世界里,你想做一个文明人,结局就是死。
而片尾再度点题,给savage下了定义:Cruel,crippled.Regressed back to a primal state of being.(残忍、残缺,退化到原始生存状态)。
我们虽没有退化到原始生存状态,可是原始生存法则仍然以其他形式适用于我们,更有一句话告诉我们都是“残缺”的——人无完人。
活在这个世界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影片中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Savages?
Yes,we are.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电影下载网站看到《野蛮人》的推荐,没有看故事的介绍,仅仅是电影的海报就让人深刻,看完电影,对于奥利佛•斯通不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对于我们的人性更加感到苦闷。
《野蛮人》的故事情节有着浓重的好莱坞狗血特色,可是在细节上的处理,还是让电影显示出奥利佛•斯通的独特个性——色欲和暴力。
通过一女两男贩毒混乱、暴富,而与墨西哥大毒枭对抗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人性在文化的笼罩下,变得阴暗,而对于生活,人又变得无奈无能。
文化的暴力比核武器还要危险在《野蛮人》中,无论是两个美国毒贩子Chon和Ben,还是墨西哥大毒枭伊莉娜(音译),还是伊莉娜残忍的手下杜拉(音译)以及中央联邦调查员,他们强悍的外表下,都有一颗脆弱和充满爱的心,都有一个因爱而存在的弱点。
不过,这些美好、柔弱的人性,在各异的文化中,被不同的信仰所湮没,每个人都以向外展示自己的强硬而寻找生存的机会。
尤其是神秘而又残暴的墨西哥毒贩文化,无论是报复还是警告敌人,都是以残忍的手段将敌人折磨致死,最后斩首——任由红色的血液流淌,让活着的敌人所胆寒,这种文化的代表不是伊莉娜,而是她的走狗杜拉。
当然,《野蛮人》中展示的文化暴力不是毒贩文化单方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而是Chon、Ben和共同的情人Ophelia所代表的和平、暴力、滥交典型的西方后现代文化同毒贩文化的矛盾。
让人深刻的是,一向以佛教、和平为信仰的Ben面对墨西哥毒贩的进攻,想出的反攻策略和残忍程度,使经历过阿富汗、伊拉克并一直杀人的Chon也佩服不已,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动手对手死掉,但以其所拥有的金融、商业管理等高智文化使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毒贩文化出现内讧,同类相残的情景更让人对文化所呈现出的暴力所颤栗。
因此,在这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奥利佛•斯通一直隐藏在暴力和情色之下的忧虑——人类的文化一旦爆发冲突,它的破坏性远远超过核武。
女王、阿祖尔——最高权力的隐喻女王,是毒贩们对伊莉娜的尊称,而阿祖尔和伊莉娜是共同竞争北美市场的另一个大毒枭。
伊莉娜是电影从头到尾出现的主线人物,而阿祖尔整部电影只有两个镜头,但每个人提起他的名字都会感到恐怖、可怕。
电影《野蛮人》最为血腥的暴力没有出现在高智文化和毒贩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却是在神秘的阿祖尔和伊莉娜之间因为权力的争夺过程中。
阿祖尔尤其整部电影阿祖尔仅仅两个镜头,连正脸观众甚至都没有看清,但能操作无数人的命运,制定各个阶层的生活规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类的真实写照吗?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一个显现的权力——女王——之下所进行,而另一只看不见的权力却比显现的权力更危险。
每个人尽力在显现的权力面前表现出顺从,不是因为对显现权力的畏惧,却是对未知敌对权力的恐惧。
奥利佛•斯通也在试图通过《野蛮人》来讨论友谊和爱情、正义和罪恶,但有了和平和暴力、欲望和权力以及生存,这些元素都足以让《野蛮人》成为一部完整的寓言。
1.卡司斯通老爷子手握三座小金人,两个导演奖,一个剧本奖。
两个男主,脸盲的我看着都不认识,结果一个是《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的男一,一个是海扁王。
女主从《录取通知》就入选了我的美女榜单,虽然有渐残趋势,但连斯嘉丽都不要的男人娶了她,至少风姿绰约。
两个反派,男的是奥斯卡最佳男配,女的是墨西哥第一美女。
本片演员有6人在STARMETER排名前一千以内,Aaron Taylor-Johnson最高在第12位,不过也只有他一人在前一百之内。
另外两位主演Taylor Kitsch在第102位,Blake Lively第106位。
饰演电脑天才,红不起来的Emile Hirsch 437位,反派女首领墨西哥第一美女Salma Hayek 490位,以及墙头草警察老戏骨John Travolta 576位。
不过戏份很重的凶残墨西哥男,曾获奥斯卡最近男配的Benicio Del Toro却只有1109名。
2.剧情2个多小时的片子,很多细节都可以慢慢表现,老爷子对于节奏的掌握还是张弛有度。
比起两个勇猛异常的主角冲杀,这样的一文一武双男主设置很有优势,一个勇敢果决,一个心思细腻。
电影开始就来猛料,三个主角的关系设置让人咋舌,不是说电影里没出现过3P,但是三个主角这样,貌似还是很少见。
我倒是很同意Salma Hayek在剧中说的,两个男人能分享一个很爱的女人,说明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要高于爱情。
每个人物都有家庭,即使是反派,女首领有女儿,心狠手辣墨西哥男和墙头草警察也有妻子儿女,就连被陷害的反派律师也是有家庭的。
每个人的死都会成为一些人的痛,就更显残酷。
想想如果在高速公路上那个警察拦了Chon和Ben的车,那又一个家庭会伤心欲绝了。
所以即使你非洲亚洲来回做慈善,只要走上了这条路就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Elena在女儿被绑之后,气势急转直下,女王变成了鱼肉,最后的枪战全军覆没也许是最好的结局,标准的90年代香港黑帮片的结尾。
但导演非要开玩笑。
使得影片直接下降一档。
另外说一点,影片的兄弟情我很是感动,不是指Chon和Ben,而是每当有危险,那一群趴在屋顶的狙击手。
3.角色Ben有点像战争之王的Cage,做非法勾当,也做慈善之事,他没亲手杀过人就认为自己是清白的。
以为随时可以跳出,改行干清洁能源。
他的天真也是因为有Chon和他的一帮兄弟打点。
Chon是典型的武夫,参加过战争,刀头舔血,为了兄弟两肋插刀,遇事会有些冲动,但果敢坚决。
做生意想发财需要Ben,但挣来钱想保得住,就要靠他了。
O是典型的脑残女,单亲,母亲也是成天换男友型,或许是导致他今朝有酒今朝醉性格的原因。
留恋五光十色的生活,快活时对家人不闻不问,受难时又一副我想死你的苦相,想方设法接近Elena以博取同情。
估计这就是以后Elena女儿的走向了。
最后两个腹黑的人结局最好,黑帮男和更有权势的人组建了新的组织,警察男成了打掉犯罪集团的英雄。
老爷子用最后五分钟告诉你,我在,逗你玩。
4.花絮Jennifer Lawrence 原本会扮演O,但最终她选择了去主演《饥饿游戏》(现在看来十分明智)。
而在Blake Lively之前,Olivia Wilde 、Abbie Cornish 、Amber Heard 和Teresa Palmer 也都是被考虑的人选,Lindsay Lohan 也表示过对本角色有兴趣。
Leonardo DiCaprio 、Tom Hardy 、Garrett Hedlund 和James Franco 都曾被考虑扮演Ben。
Michelle Rodriguez 和Zoë Saldaña都曾被考虑扮演Elena。
但最终选择了Salma Hayek。
Uma Thurman扮演了O的妈妈,但她的镜头最后都被剪掉。
Oliver Stone让Blake Lively去为了角色做射击训练。
尽管从未有枪械使用的经验,她居然在前三枪就打中了靶心。
Taylor Kitsch为了准备本片,真的在海豹突击队进行了训练。
Taylor Kitsch并未使用替身。
Oliver Stone是在看了《超级战舰》之后,选择了Taylor Kitsch。
饰演Chon狙击手兄弟Doc的Jake McLaughlin,就是一名伊拉克战争的退伍士兵。
要说朋友之间的感情好,好到一定的地步就会称兄道弟,好的跟哥俩似的,俗话说兄弟如手足,这两兄弟关系能好到什么地步呢?
本片在其中一个方面展示了比较极端的现象。
这部电影的故事除了描述两位主角亲密无间的兄弟情义之外,还讲述了关于毒品的故事,高额的利润,让无数人为之铤而走险,让正常人为之疯狂,让疯子成为冷血的变态。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之下,冲突在所难免,如何在这刀尖上把芭蕾跳的优雅而安全,如何在风口浪尖保全自己,并争取明哲保身至归隐江湖是这个故事叙述的重点。
影片的演员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可谓主角均为好莱坞新生代的杰出人物,而配角们也是星光熠熠,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各位演员演绎了多位性格迥异而各具特色的人物。
在影片的最终居然还出现了两个结局。
不得不说这部略显暴力和色情的电影,还比较有看头。
一开始奔着“三个人的爱情”和Blake看这部电影,结果整部电影的意义远大于一部爱情片。
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的好人或坏人。
If you want to see the real crooks,the real pros,just turn on the fucking TV. Chon是个做事果断的冷血杀手,对Ophelia却充满了柔情;Ben是个信奉佛教热衷慈善的救世主,为求自保选择烧死他栽赃的人;John,一个两面三刀的联邦警察,最后讽刺般的还成为了美国英雄;Elena,传奇般的墨西哥黑道皇后,在Ophelia面前暴露了自己身为女人继承黑道集团的隐忍和坚强。
只有Ophelia,同时爱上两个男人,俨然一个天真的存在,a beautiful savage.电影设置了两个结局,个人认为第一个比较完美,添加了第二个反转式的结局看似乐观,实际是画蛇添足。
看了这电影,我真的有些混乱。
不知道是如今的黑帮更具包容性了呢,还是如今的黑帮电影更具包容性。
其实,我还是能够理解两男一女的情形,虽然我绝不会去尝试。
但我不能容忍此种情形在黑帮中出现,哪怕只是黑帮电影。
(以上所指黑帮,并不包括特色的“中国黑帮”,尤其是大会成员。
)
在对待暴力的态度上,Oliver Stone和Quentin Tarantino通常被认为是磁铁的两极,前者充满批判(事实上他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批判),后者则玩世不恭,食髓知味。
如果戴上这副先入为主的眼镜,Savages在前两个小时之内都是一部很奇怪的电影,处处是对性和暴力的炫耀,镜头也花里胡哨彩色斑斓,很不像斯通。
故事情节繁琐而虚假,虽然没到不能看的地步,但用来支起电影的是两个男主卖肉,以及Travolta, Del Toro, Hayek三个前辈的人气(很难说那是演技,尤其Del Toro太猎奇)。
Blake Lively非常让人失望,会不会演戏姑且不提,她穿得看似放浪形骸,其实严丝合缝,倒是那两个男人脱个没完没了,这成何体统(但它是有原因的。
按下不表)。
但是到最后斯通反转了,逆袭得如此急促凌厉以至于故事虽然没有变好,但整个电影突然说得通了,也让我有恍然大悟之感:这还是那个批判的斯通。
于是不难邪恶地认为女主角的名字O其实是Oliver的意思,斯通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动摇、疑惑的观众:他的存在!
话说女主叫Ophelia,这是非常奇怪的,这个电影跟莎士比亚没有半毛钱关系,非要起个文艺名字的话,也应该是Guinevere吧?
还有这个年代好像不照顾一下腐女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那两个男的互相表白显示他们才是真爱,但似乎是为导演让他们脱衣服而不让女主脱衣服辩护呢,实在是很无聊。
还有,Travolta吃汉堡喝汽水,Del Toro看棒球,这种吃现成的桥段是能赢来笑声,却值得鄙视。
说不上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有大麻、3P、黑帮,有点点黑色风格,有时候又来一点小清新,有血腥有性爱,但又一点都不显得色情,演员选得不错,尤其是本尼西奥·德尔·托罗誓言的拉多,那个眼神那个动作都很入戏,有几处有点让人不寒而栗。。。
女主角还是挺漂亮的,只是皮肤不太好,但外国演员有几个皮肤能好呢,影评似乎有点太苛刻了些。。。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电影下载网站看到《野蛮人》的推荐,没有看故事的介绍,仅仅是电影的海报就让人深刻,看完电影,对于奥利佛•斯通不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对于我们的人性更加感到苦闷。
《野蛮人》的故事情节有着浓重的好莱坞狗血特色,可是在细节上的处理,还是让电影显示出奥利佛•斯通的独特个性——色欲和暴力。
通过一女两男贩毒混乱、暴富,而与墨西哥大毒枭对抗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人性在文化的笼罩下,变得阴暗,而对于生活,人又变得无奈无能。
文化的暴力比核武器还要危险在《野蛮人》中,无论是两个美国毒贩子Chon和Ben,还是墨西哥大毒枭伊莉娜(音译),还是伊莉娜残忍的手下杜拉(音译)以及中央联邦调查员,他们强悍的外表下,都有一颗脆弱和充满爱的心,都有一个因爱而存在的弱点。
不过,这些美好、柔弱的人性,在各异的文化中,被不同的信仰所湮没,每个人都以向外展示自己的强硬而寻找生存的机会。
尤其是神秘而又残暴的墨西哥毒贩文化,无论是报复还是警告敌人,都是以残忍的手段将敌人折磨致死,最后斩首——任由红色的血液流淌,让活着的敌人所胆寒,这种文化的代表不是伊莉娜,而是她的走狗杜拉。
当然,《野蛮人》中展示的文化暴力不是毒贩文化单方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而是Chon、Ben和共同的情人Ophelia所代表的和平、暴力、滥交典型的西方后现代文化同毒贩文化的矛盾。
让人深刻的是,一向以佛教、和平为信仰的Ben面对墨西哥毒贩的进攻,想出的反攻策略和残忍程度,使经历过阿富汗、伊拉克并一直杀人的Chon也佩服不已,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动手对手死掉,但以其所拥有的金融、商业管理等高智文化使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毒贩文化出现内讧,同类相残的情景更让人对文化所呈现出的暴力所颤栗。
因此,在这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奥利佛•斯通一直隐藏在暴力和情色之下的忧虑——人类的文化一旦爆发冲突,它的破坏性远远超过核武。
女王、阿祖尔——权力最高者的隐喻女王,是毒贩们对伊莉娜的尊称,而阿祖尔和伊莉娜是共同竞争北美市场的另一个大毒枭。
伊莉娜是电影从头到尾出现的主线人物,而阿祖尔整部电影只有两个镜头,但每个人提起他的名字都会感到恐怖、可怕。
电影《野蛮人》最为血腥的暴力没有出现在高智文化和毒贩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却是在神秘的阿祖尔和伊莉娜之间因为权力的争夺过程中。
阿祖尔尤其整部电影阿祖尔仅仅两个镜头,连正脸观众甚至都没有看清,但能操作无数人的命运,制定各个阶层的生活规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类的真实写照吗?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一个显现的权力——女王——之下所进行,而另一只看不见的权力却比显现的权力更危险。
每个人尽力在显现的权力面前表现出顺从,不是因为对显现权力的畏惧,却是对未知敌对权力的恐惧。
奥利佛•斯通也在试图通过《野蛮人》来讨论友谊和爱情、正义和罪恶,但有了和平和暴力、欲望和权力以及生存,这些元素都足以让《野蛮人》成为一部完整的寓言。
有评论说其实是sandwiches,太形象了,哈哈哈~~~
有句台词很有趣,大概是说“真正的坏人都在电视里”。这个片子好怪,单拿出一段都没什么问题,合在一起不但是节奏的问题,风格和情节走向也是怪怪的。好像一群黑帮或恶人却都纠结在儿子、女儿、生病的妻子上。还有那个结尾,我更觉得像是吸毒后的幻想
平庸之作,时间却达到2小时以上,哎。
先3p,然后跟别人对p,接着貌似被别人p实则把别人p,最后到印度尼西亚继续3
槽点好多,为了最后的herecomesthesun给你三星
too damn long
人物关系和剧情都很别扭,实在不配斯通的作品,德托罗的反派抢眼,从里到外肮脏卑劣的气息。
奥利弗斯通去死!还不如直接就拍部纯3p片,布雷克莱弗利,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你的演技和票房毒药泰勒克奇烂到一块去了
奥利佛斯通还有脸出来混吗?
符号大狂欢
挺好的呀
奥利佛·斯通怎么会拍出来这种屎一样的电影。。。
2012 #21 @UA 皇室堡. 3.5偏4*story telling很扎實,但其實有點慢.great acting round the house.女主近鏡爆殘.對了,兩個結局都好好笑.
两个帅哥两颗星
好乐色
Laguna
用那个gossip girl就是个失败。
单个点拎出来的话会很棒,可惜揉在一起就显得有点乱。女主一点都不迷人还让两男主这么死心塌地。
无趣又无聊,同意短评说的阳痿着拍下来的
口味有点小重啊 其实看到这两个帅男人搞搞基,即使没剧情我都满足了,更何况还有这么好的摄影和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