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写这篇影评,简直就是大义灭亲。
毕竟连我女儿布丁都知道我的爱豆是黄磊呀。
从上学时就那么爱他。
那时候,他还是“我想我是海”。
我也戴着耳机,“边走边唱”。
我微博关注的第一人,也是他呀。
再后来,他是文,和英子似水流年,我也妥妥的爱着呀。
小离别照样演技爆棚呀。
爸爸去哪儿,综艺也玩得转呀。
黄小厨也超级吸粉呀。
可是可是,电影,真是……看完电影,我很气愤,我喃喃自语,哼,烂片,我快要放弃磊哥了。
布丁嗤之以鼻,问我,你那件后背上有“黄磊”名字的卫衣还穿不穿了?
我冷静的想了想,两码事两码事。
布丁说,一码事。
《狗眼看人心》到底看什么?
看狗?
除了剧情开始狗狗妮蔻英勇护主和后半段男主跌落狗窝被狗追之外(为了搞笑而搞笑?
),其他哪里还有狗的事?
看人?
看谁?
看“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余作家?
看少女心和欲女心交织泛滥的亮亮(语气眼神……还是逃不开佟掌柜的影子)?
看满身匪气目无法纪的田司机?
看神神叨叨玻璃心咯嘣脆的姥姥?
看眼神迷离言语暧昧行动冷静的柴女士(汤唯客串)?
……反正看得一头浆糊。
感觉剧情很闹腾,人物都在蹦跶都在叫嚣,却很无力。
看剧情?
剧情一团糟呀。
讲故事,怎么讲成这样了?
到底要说什么?
人狗情谊?
夫妻情深?
邪不压正?
看完,那种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失落感真是翻江倒海。
跟剧情跟主题没有半毛钱关系的SM床戏有必要吗?
顾点孩子不好吗?
毕竟宣传MV和宣传海报打着狗狗感人至深的温情牌,孩子必然是受众,莫名其妙的亲热戏真的尬。
剧情失真到侮辱观众智商。
话说余作家和亮亮为了给去世狗狗一个交代,夫妻二人鼓起勇气手拉手,要去隔壁找老人(咬死妮蔻凶手藏獒狗的主人)当面说清楚。
推开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灵堂,屋内空无一人,嗯,就在这时,剧情不够,旁白来凑,旁白响起通过旁白,我们知道了,原来老人与黄磊家的狗狗同一天去世了……还真是巧呀!
奇怪的是作为邻居的他们,居然毫不知情!
这……
就这样吧。
本篇影评无力结束了。
对《狗眼看人心》的一点看法刚开始看预告还以为这又是一部讲述狗与主人的羁绊片(笑),因此根本觉得没有必要去看,结果等到看了电影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嘛!
宣发怎么回事!
影片讲了由狗咬人的事件引发出的一系列平民百姓维权的事件,重头是主角维权部分,狗被咬只是个切入点,但是宣发的问题太大了。
首先,如果是批判、揭露社会现实,那么电影的色调不要那么“文艺”范儿行不行?
如果单纯从海报设计看,色调文字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但当结合电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看时,难以让观众产生“抛弃强行煽情的观点看电影”的想法。
其次是讽刺效果太弱。
从一张狗骨头上站着双方拉锯战的海报可见,电影的重心仍然是直接塑造“正反”两方进行矛盾制造、解决的,但是影片结尾却加了老太太病逝的情节,这是什么意思?
明明海报上老太太一方的势力很强大,但最后来了个这么颇近“洗白”的情节,又让我回忆起大蛇丸后期完全洗白成“科学实验理想者”的吔屎感。
要么你就将“特权”与“有钱但没权”双方塑造成极端的对立,要么就将“同为平头百姓”的大家都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人咬人”的无奈感写出来,虽然受时代所迫不能批判更多,但可以转移到人性方面,大肆剖析一番也现在这样虎头蛇尾的剧情效果好啊。
最后关于电影的切入点以及与时事的密切结合这方面。
电影的切入点不太好。
虽然大部分观众觉得按照时间线来没有问题,但介于这不是一部宠物片,而是一部现实主义批评片,所以个人认为按照时间线来有些拖沓。
前几日奔驰女车主的事件貌似尘埃落定,但大众心里都清楚这只是不了了之的解决办法,维权过程暴露的各种问题仍然存在,愿意相信官方解决办法的吃瓜群众可以散了,但实际上很多身处同样水深火热处境的人还在挣扎。
想想看,我们当时关注女车主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说实话,对车、对维权毫无敏感的我来说,第一眼关注的点是“坐在车盖上”这几个字。
那电影为何不借鉴一下呢?
这话不是打马后炮,而是要想做出轰动效果的影片都应该考虑到如何将矛盾点一下子激发出来。
按照本人的思路,影片可以一开始就从黄磊找藏獒原主人讨说法开始,接着随着维权的深入插入对原本事件的回忆、对小狗的怜惜等等,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想到小狗的英勇救主等等事情,将现实与理想反复穿插对比,然后再把宣发按照这个思路改改,不比现在清一水的大字报更有感染力吗?
更何况观众都看出来,在这部电影中狗只是个道具,是引起事件的导火索,换成别的事件一样可以拍出来,那么你爱狗的感情岂不是被弱化了?
这让一些冲着小狗可爱的观众情何以堪,不给电影打差评可能算是幸运的了。
整部片子看下来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这句台词:怕才是最可怕的在发生了窗子被砸了那件事情后,整个家开始晃动,因为他们害怕老太太家真的要来“找事”了。
其实这个点我也不知道是到底为什么窗子会变成那样,但是看后面觉得或许并不是人为的。
但是在那之后他们都开始陷入恐慌之中,余峰开始想要收集证据,用法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是这个时候亮亮却不让了,因为不想把事闹大,不想“再”惹祸上身。
也正是这场戏最耐人寻味。
余峰说:“我终于明白了,怕才是最可怕的,可我们究竟在怕什么,亮亮,我这一次,绝不认输。
”亮亮反驳他说:“余峰,你知道什么叫认输吗?
我跟你这么个男人十年我认了,还努力想往好里过,这叫认输,这个输我都认了,还有什么输我认不了。
”仔细想想,我们人生中有多少想做却没能做成,该坚持却没能坚持下来的事,其实不都是因为怕才没能实现么?
可是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人,本该是一个独立勇气的个体,可是我们却总是在害怕失去些什么,而这些东西其实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么现在知道了这个事实,我们就要充满希望,带着勇气努力的去迎接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
说是通过“狗眼”来看人,不如说是通过“狗事”来看人。
看完电影,周围许多人都把目光聚焦在老太太是真权贵还是假权贵、是真不能动还是故意坐车里不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但在我看来,本部影片的主要想表达的应该还是:向生活、向社会抛出自己问题。
比如:为什么藏獒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家门口?
为什么这一家人要装权贵?
为什么一句道歉就能解决的问题,却硬生生用出各种方式来耍流氓?
为什么博士那么有钱,在男女主要求只赔偿3万的前提下,都要玩文字游戏,只赔2万偿款?
...影片只抛出了问题,却没有解决的办法。
甚至是说,这是现实社会的一些人的目前正在经历的,他们想知道,问题,该如何解决?
电影中,原本坚信理想主义的书生,被逼得不得不狗急跳墙;现实主义的女主,被穿透玻璃的子弹,刺穿了心里最后的防线。
他们被一次又一次的击溃...而无赖们总能凭借自己独一无二的法宝,一次又一次占据上风。
有时你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善意时,总有恶人会出来争取最大的利益;有时你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好好过日子,意外却一次又一次会将你的计划打碎;当你被打碎了牙,你不服,你感到憋屈,想要含着满口的鲜血往前冲时,生活却又和你开狗血一般的玩笑...或许,这就是生活。
大家喜欢或讨厌的生活。
全片全程用“丛林法则”的解释来贯穿,却在结尾用了非常突兀的暴毙来为事件划上句号,个人觉得,是个大烂尾、还不包括有很多的东西没讲清楚。。
你自己都没想清楚你就拍成电影...导演你是不是虎?
影片的最后,是一个空旷的大宅院,放着孤零零的老人灵堂,没有人,也没有狗,更没有想要的答案。
剩下的只有空旷的一片,诉说着荒凉...写的有点乱,但也是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吧,希望大家补充的更好
故事的起因是一场“狗咬狗”的事故,而过错方却没有丝毫愧疚之意,不想着解决问题,反而对余峰一家百般刁难,由此引发余峰一家与路老太太一方以及余峰家庭内部的矛盾。
故事以小见大,从小事出发引发诸多思考。
很多时候,出现问题,人总是本能的去辩解,为自己找理由,人总是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实如果我们能正视自己的过错,诚恳道歉,能够减少很多纷争。
我们前去采访编剧吴楠的那一天,她刚刚结束北京电影节关于编剧到导演身份转变的一个论坛活动。
而她一直拥有着多重身份,她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副教授,是一名20几岁时就敢去给张艺谋的剧本挑刺的编剧,也是一位为了让儿子“牛一下”接下动画编剧工作的母亲。
她的编剧作品中,电视剧《摩登家庭》《十月围城》口碑好、评分高,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疯狂的外星人》大制作、高票房。
吴楠参与编剧作品《疯狂的外星人》如今,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导演。
4月20日,由吴楠执导,黄磊、闫妮主演的《狗眼看人心》上映,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吴楠的导演处女作。
借此,我们跟她聊了聊这部新片,同时也探寻了关于编剧成为导演的一些线索和答案。
01生活给我故事影片的片名《狗眼看人心》直白有力,同时表达出了两个关键元素——狗和人。
强调狗,更强调人,这正是影片想表达的主题。
影片讲述了编剧余峰(黄磊饰)与妻子亮亮(闫妮饰)居住在一个别墅区,家中小狗妮蔻为保护主人,被邻居的藏獒咬成重伤,藏獒主人却百般刁难,由此余峰和亮亮之间也因不同价值观产生了裂痕。
“狗咬狗”牵扯出了众生相,影片杂糅了很多现实层面值得探讨的话题,包括两代人的代际关系、中年危机、夫妻情感、权贵与普通人的阶级问题,以及最近正闹得沸沸扬扬的维权问题。
但影片并没有就某一个矛盾点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用一场温情的和解作为结局。
这是因为影片的故事并非杜撰,而是来自于导演吴楠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
整个剧本跟真实事件贴合度很高,包括结局。
“生活给了我一个极其完整的故事,一个编剧或导演能碰到这样的事情不多。
当我们碰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就是一脸懵的,我们不知道下一步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真事就是鸡零狗碎的,但也如实的记录了家庭。
”
生活本身往往没有答案,很多过不去到最后不知怎么就过去了,没有任何的时间节点,所以还原生活本身,尊重这个完整的故事,成了导演吴楠在这次剧作方面的一个出发点。
但一个真实事件摆在面前,它变成素材的同时也给了你局限,“整个故事的优点在这,缺点也在这”。
吴楠在《狗眼看人心》片场而在另一个层面上,她也表示尽管片中许多议题有值得探讨的空间,但她并没有想要控诉什么,因为她并不打算马上要改变什么。
“只是从一个小知识分子(余峰)的角度,去发现生活的脆弱和对这个社会运行的一些苦恼。
”同时,余峰编剧的职业身份设定,借由他的行为和对白表达关于这个行业的一些态度,这是导演吴楠熟悉且能把握的。
但虽然职业身份明确,余峰这个一味坚持“正确”、相信善意、有些软弱的中产阶级,依然具有能够引起很多人共鸣的普遍意义。
没发生过总见过,没见过总听过,影片中的故事、人物,总跟你脱不了关系。
02如何拍好动物戏动物难拍,行业皆知,而在《狗眼看人心》中,从藏獒到雪纳瑞,大大小小二十三只不同种类的狗,还有一场群戏,更是难拍。
从这个角度来说,将影片称为“特效大片”不足为过,狗的镜头一条条拍,然后再进行后期合成,目的就是让观众看不出来。
除此以外,狗每20分钟需要休息一次,拍摄周期也被拉长,好在剧组重金请到了世界顶级的专业驯兽师团队——安德鲁·辛普森(Andrew Simpson)及其团队。
该团队曾参与过《狼图腾》、《荒野猎人》、《权力的游戏》等驯兽工作。
所以一部剧情片也因此变成了一个中高成本的大制作。
《狼图腾》剧照驯兽团队不仅要训,还要找。
安德鲁有一双挖掘有表演天赋的动物的慧眼,片中的狗全是“国产演员”,加上剧组准备了所有狗的动作戏详细的分镜头,在长达3个月的训练后,才有了最终的呈现。
驯兽团队和藏獒面对如何拍好动物这个问题时,吴楠表示唯一的方法就是与专业团队合作,然后两个团队必须互相信任和配合,才能最终达到要求。
03趁闲着,写剧本吧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但却做了多年编剧,直到今天才成为一名导演,这其中有时运,也有机遇。
吴楠本科学的是广告导演,他们班是电影学院第一个招的专门拍广告的导演班,她的同学有乌尔善、李蔚然。
本科毕业后的那几年,正是电视广告大火的时候,乌尔善、李蔚然瞬间蹿红成为国内一线的广告导演。
吴楠也拍,但她坦诚没他们拍得好,刚糊口,她自嘲当年的口号:“人家告诉我说‘心中装满客户,画面充满产品’。
”后来她开始读研究生,一边拍广告,一边写剧本。
吴楠在《狗眼看人心》片场研究生毕业后不久,那时候的张艺谋常找业内人去为自己的剧本挑刺,《十面埋伏》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吴楠就去了。
本以为会因为某句自大的话跟大导演结下梁子,没想到却因此正式踏进了电影编剧的行当。
虽然在此之前她已经写过电视剧,也一直心怀拍电影的理想,但为张艺谋写剧本,又有谁会拒绝呢?
于是有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合作,剧本写了小两年,中间历经无数稿,在心理上是极其重要的一次训练。
那时候年纪小,常觉得自己是对的,经常跟张艺谋吵,红着脸拍桌子也是常有的事。
《满城尽带黄金甲》后来她遇到写《千里走单骑》的编剧邹静之才知道,自己并不是最受折磨的。
《千里走单骑》在邹静之的电脑里一共有26个文件夹,这就意味着有26个不同的故事。
但她清楚编剧这个工作不是你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你得反复地不停地没完没了地付出,到最后也不一定特别好。
但是你不能因为说不一定特别好就不做,你就得反复反复地做。
到最后就是一个信念,反正我就要把这个事磕到底,我不退。
”“如果你想拍电影,那就去写剧本。
”吴楠十分认同黑泽明的这句话,她认为导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考验对剧作的把控和对叙事的理解,“大家统一最大的一个坎就是剧作,你现在反正也当不导演,闲着也是闲着,你就写呗。
”“写剧本会离电影更近一点。
编剧变成导演是一个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大量的导演在出发的时候都是编剧,包括斯皮尔伯格、比利·怀尔德、王家卫等等。
像我干了这么长时间编剧才做导演的偏少,我已经很老了。
”
她如今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也一直在向学生们强调剧本的重要性。
她教的专业叫电影电视系,既不是导演系,也不是戏文系,它属于电影系,同时教编剧和导演,理念是当导演一定要有自己的剧本,而剧本电影思维的编剧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她说:“当编剧的如果不懂导演的逻辑思维是没有办法写出能拍的剧本,充其量算个故事。
”《喜丧》的导演张涛是吴楠的学生,她也曾就此打击过他,因为《喜丧》中这样让人震撼的老太太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以后怎么办?
还是需要不断的专业训练和学习。
04创作是在追求奢侈品吴楠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为了某个梦想背水一战的心态,因为她认为这种情况最终会将人的创作初衷扭曲。
“我经常挤兑我的学生说,你们可千万别有梦想,如果确实有一些我们称之为梦想或者你想做的事,你要做很多工作去把这个事养住了,你不能龇牙咧嘴地拍电影。
创作一个很奢侈的东西,尤其是你能够保持一些诚恳和独立的自我创作。
那种眼冒绿光盯着制片人的欲望可能反而会背离你最看中的方向。
与其把最看中的那个部分出卖掉,我宁可去写电视剧。
”
吴楠参与编剧作品《摩登家庭》而对她自己来说,对很多事她都有些望而生畏,因为她有家庭,有孩子,有需要承担的更多的责任。
所以某些类型的电影创作,她现阶段是拒绝的,比如需要展现奇观的,它的难度就在于很多环境一般人去不了,“我确实去不了,所以我自动放弃。
”但动物拍摄这块难啃的骨头最终也被啃下来了,所以她也并不为自己设限,如果真的遇到了,那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项目黄了,一条是咬牙做下去,她当然选择了后者。
但对一个渴望成为导演的创作者来说,这一切都是后话了,我们企图从吴楠口中得到一条适用于所有青年创作者的可复制的方法,得到的答案似乎在意料之中,但却又最为实际:“我没有秘籍,也没有攻略,最难的是拿到一个机会。
”-END-公众号:导演帮(daoyanbangwx)
这个社会好像一直都认为谁弱谁就要被同情,因为是狗咬狗的事,所以就该偏向年龄大的老奶奶吗?
被咬的是狗不错,可是狗也是被疼爱被当做家人的,更何况余家一直都只是想要一个真心的道歉,难道不应该吗?
自家的狗咬了别人家的狗,亲自出面道个歉,该赔的医药费赔了,这是正常有道德的人应该做的,又找流氓,又冒充权贵,用被讹怕了当借口来洗白,真让人恶心!
流氓小黄,威胁大人就算了,还拿人家几岁的孩子去威胁人,挨打活该好吗?!
警察一开始来的挺快,就是一直想和稀泥,这事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不会接受任何借口,大家就拿规章条例法律法规说事,谁违规处理谁,谁违法就按法律规定处置,哪怕老太太家真的是权贵又怎么样?
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难道老一辈拼死打下新中国,就是为了让自己家人作威作福欺负普通人的吗?!
结局更是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老太太和狗狗一起死了,还说了一句,老太太生前把大毛和其他狗子都安排的好好的,想表达什么呢?
老太太是癌症,生命走到了尽头,可狗狗妮寇呢?
本来她可以多活几年的,就这样痛苦的死在了另一只狗嘴之下,到死都没听到那句该有的道歉。
估计有很多人会和警察一样,觉得只是狗的事,不要上纲上线的,更有很多人会觉得,不是发生在自己身子,嘴巴一张就是以和为贵不要咄咄逼人,如果人人都这样,最后真的有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后,才会发现身边已经没人可以站出来的人了,而自己也早就在这样的心态中,失去挣扎的能力了。
最后,作为一个有狗子的人,如果遇到了同样的事,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因为我的狗也是我的心尖尖,他全身心的爱着我信任我,我也一定会尽我所能为他讨回公道!
狗眼看人心 (2019)5.52019 / 中国大陆 / 剧情 家庭 / 吴楠 / 黄磊 闫妮
《狗眼看人心》黄磊 闫妮狗咬狗 人与人这部电影看片名以为就是一个宠物题材的剧 但是看了之后才知道不是狗咬狗的事 这是“人咬人”的事情 妮蔻为了留主人被藏獒咬伤,主人为了给妮蔻争个公道而去维权,其实还是宠物的世界里单纯,有的时候人还不如狗有良心有的时候,人也是逼不得已…
片中,黄磊和闫妮饰演一对生活安稳、上有老下有小的中产夫妻余峰和亮亮。
家中有一只名叫妮蔻的小狗,是伴随全家多年的开心果。
不料有一天,妮蔻为保护余峰,被邻居家未拴绳的藏獒咬成重伤。
“狗嘴逃生”的余峰决定为爱犬打抱不平,结果发现事情远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家人遇到了只讲情面不解决问题的胡同大妈、敲诈勒索的市井流氓、表面友好内心傲慢无礼的金领……面对重重外部矛盾,余峰一家的内在家庭困境也凸显出来,构成了影片多层次的矛盾冲突。
刚刚在电影频道看的,感觉就是很现实很憋屈。
徐峰的家庭已经算是不错了,却还是因为这件事,被整的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何况更多没有人脉没有财富没有知识不懂得维权的人呢?
最开始大家都要为Niko讨个公道,但是面对小混混的无赖,老人家妥协“算个人生的总账”,面对家人人身安全的威胁,女主认输了,只有男主坚持要去做“刺客”…最后的结局也是有点戏剧化吧,当小田拿一诺威胁一家人时,终于触碰到了底线,徐家人群起而攻之,对方怂了赔偿道歉,Niko死的那天,养肇事狗的老太太也去了。
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美好。
大部分人败在了小混混或者钱权那一关,咬咬牙认了,不认的打官司费钱费力,可能也只是对方口中的“不就狗咬狗那点事嘛”,小混混面对所谓的围攻也不一定会屈服,现实只会更复杂…但是总是想起男主那句“怕才是最可怕的”。
其实看的时候总是想起来我弟,那时候他四岁我九岁吧,在一个学校里,当时被同学叫出去说有人欺负我弟,我去的时候对方小男孩的哥哥也来了,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让他弟弟打了我弟弟一巴掌…我不记得当时我怎么想怎么做了,只记得后来同学跟我说那是村干部的儿子,七嘴八舌说我们要不要转学以后怎么办云云。
一直到现在,我总是会想起这件事,重复多了甚至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发生过,因为好像只有我一个人记得…可能还是痛恨自己懦弱吧现在我即使长大了,却还是无权无势,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知识与维权意识,一旦遇到问题仍是有无尽的无力感。
但是,我大概有了还生活一巴掌的“莽”了吧
狗子才是最无辜的。
我是一名超级爱狗人士,但这依然是我近三年以来看过最难看的电影。
【2019-22】比我想的要好。“怕才是最可怕的。”依然是相信理想主义的年纪,所以依然很喜欢余峰,人性的丑陋面有的时候还不如狗的善良。(黄磊你怎么想的你居然接动作戏!)
看起来像是导演在给你讲一场“狗咬狗”的故事 其实是人文社会的故事 导演的人文气息很重 至少能够感觉到导演在努力去做好这件事 影片中看到的太多 却又总感觉意犹未尽 但是导演带来的戏剧的张力依旧还在 可从这一开始也注定电影停留在了广度上面 缺乏了深度 像是什么都给你说了 但是好像什么都没说清楚
妈个鸡,敢情汤唯近年来最好的大银幕表演竟然是这个戏份只有三四分钟的精英婊子,比她任何一个大女主电影表演都要好。
豆瓣分略低了,还不错的电影。故事视角以小见大,通过一桩看似“狗咬狗”的案件,隐射了现实社会中,占理方的得理不饶人,失理方的蛮横不讲理,继而深挖讽刺了人情社会,耍横玩恶,各种通关系的不正之风,是本来一件简单而普通的小事,成为了一件让两个家庭都鸡犬不宁的大事。不过,上述讽刺的问题,却讲得或呈现得还不够通透,可能导演还驾驭不了,浅尝辄止,如孩子失踪本应是一段高潮戏,是养狗方报复绑架?还是自己走丢?为何孩子被对手方送回?送回时,是矛盾更加激化,还是彼此退一步和解?结果导演用了一场莫名的群架就混乱收场,有点草率。
小故事,正能量,大情怀,这部影片真正做到了小正大。确实是狗咬狗一件小事,处理事的态度和内心,反应出“怕”和各种不一样的人性,小题材,小故事,有大深刻生活道理。整个剧情也是紧张有驰,有笑点,有惊险刺激点,很不错的一部剧,推荐。
人生的一切纷扰就在于人性的复杂
集荒诞、无奈、义愤于一身的为爱狗讨公道故事,邻里纠纷步步升级为婚姻危机、家庭危机和人生价值观危机,难以找回的尊严、幻灭的文明社会秩序成为压垮自我感觉良好的中产阶级主角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狗咬狗以人咬人的闹剧收场,用狗的视角讽刺了互殴的人俨然成了一群野蛮的动物。而又是怎样的社会现状让讲理行不通,又闹又动手就能解决问题呢?影片主角糟心的经历让人联想到漏油奔驰女车主的崩溃维权路。不讲规则的社会,人和狗都不得安宁
无病呻吟
3.5 开头太快,结局又太理想主义,又想表现恶,又想表现善,到最后,只能都不了了之,这只能说明,还是太多人活在不明不白中,以为自己真的捍卫到了自己,其实,并没有。因为生活还是会有很多意外,让你抓狂,让你无力,让你思考良多之后又回到各自应有的位置,说改变,其实很难,但有一点,初心,还是不能随随便便就改变的,只能努力直到无能为力…
黄磊的演技,我真是受够了
黄磊真是油腻鸡汤导演,还好有安吉和小可爱妮可,4星
对于此片,这个评分和知名度太低了,毫不夸张这是近年来我看过的国内最好的现实题材影片,有深度但不简单的玩儿深沉,充满黑色幽默,详见长影评。
烂片……
剧本可以挖掘的更深 情节加些人物性格经历的变化细节 单纯的客串商业流水账 到最后也没有突出问题
想表达的挺好,社会阶级的问题。但是这个布景,这个摄影,导致观感太差了,好像劣质影片,实在有点…
什么是认输呢
如果说「一条狗」系列是爱犬狂魔的偏执与狭隘,那么「狗眼看人心」就纯粹是伪善者利欲熏心的蠢坏与敷衍了。黄老师多年的倚老卖老不务正业,终于由量变转为质变,已使得他彻底不会演戏了。业务水平和颜值都算可以的闫妮,这么多年就没走出疯疯癫癫的人设。编导空有野心,即没能力也没勇气更没有务实的良心,使足力气,憋红了脸,攥紧拳头,最后却只放了个屁。
武士也曾剑拔弩张过,但故事的最后还是没有了结局…就像老太太落叶飘零的院子…可能这就是人生吧…我们家狗子最近也被别的狗咬了,咬我家狗的主人说在美国,各种装死,联系不上,结果人家微信朋友圈给别人各种点赞,留言…跟这个故事简直像极了…希望,事情的最后也像电影里的老太太死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