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整个过程都是在无比的憎恨网络,但是又无奈现在离不开网络。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看到现在小学生都在学习编程各种编程语言之后,我觉得技术革新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值得担忧的事情,而是在掌握这种计算机语言的同时的道德教育才是应该反思的。
剧中高中生可以轻松破解信息获得个人资料,根据个人信息搜到线索。
在这个人人是透明的时代下,隐私和权利也被重新定义。
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有多少关注到这点?
起初觉得最后两集很画蛇添足,为了反转而反转,还不如停留在凶手是排球队教练这。
看评论发现不少人有同感,只能怪导演节奏没拿捏好,让看的人感到反转疲劳。
但再想想反转并不多余。
谁是真凶?
好像每个人都是推波助澜者。
从贡献视频点击率,到网暴受害人家属,从窥探隐私为卖点的记者,到毫无底线的新闻业……一切的一切只是出于看似轻飘飘的“无聊”。
因为无聊,盗用他人身份去网聊;因为无聊,沉迷网恋混淆了真实世界;因为无聊,所有人一阵风般关心Nick,又一阵风般的忘了一切。
互联网就是这样不长记性,所以还会有下一个、下下一个“Nick”。
类似的事情很远吗?
空虚的人们,每天关心各种八卦,贡献各种点击,满身戾气,只相信自己所看见的。
一旦发生悲剧,“我只是无聊罢了”,“我只是随便评论了两句”“我并不想造成这么可怕的后果”……“无聊”是如此之轻,连错都算不上,人人都觉得没什么,好像谁都不必背锅。
但正是一个人的无聊,害了抑郁症女孩,害了nike一家,也害了和蔼的胖阿姨夫妇。
所以一群人的无聊,成就了这个愈发偏激、分裂、暴力的时代。
发现没?
胖叔叔才是全剧最不无聊的,既不在现实里出轨,也不在网上钓鱼,他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的小火车,他没有把精神寄托在他人(包括孩子),或者任何虚无缥缈的事情上。
所以他最后说“做不到”,大概是无法面对服刑的无聊吧。
我们总希望悲剧能归咎某个动机邪恶的坏蛋,抓住幕后真凶一切就能结束,好像这只是个屏幕里的故事。
所以这种不痛不痒的结局让人不爽,这算什么?
强行反转?
但正是这很不“合理”的凶手,才更好呼应了标题:致命的是“点击”,而不是隔壁老王。
“这帮人为什么这么关心这事,好像被绑架的是他们的爸爸?
”想看更劲爆的新闻,想看更爽的剧,是不是就是我们自己。
(个人解读,不接受反驳)
一集一个视角,从拍摄到配乐到剧情到演员都是优秀的。
没想到评论在说什么主角该是个年轻女人?
老年无子不背这个锅balabala这些指手画脚的指点才充满bias。
有的时候一个好故事只需要是一个好故事,不需要宣扬什么也用不着揭示什么。
这只是一个可以震撼人心的好故事。
不是来输出价值观的,也不是来教育观众怎么做的。
我们只需要听和看。
结尾的配乐叫做This is where it ends。
For every inhale, every exhaleI become more and more awareOf all the sounds around usAnd the sweet smell in the airI don't what happenedBut I know everything must changedWhen we wake up tomorrow morningI know nothing will be the same整部剧中,其实所有人都是这样迷茫。
这一切到底怎么发生的?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每个人都是在被迫接受歌词中这样的现实。
一切似乎都像平常一样,但是呼吸之间,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天翻地覆。
很多人在身边走来走去,但是那些逐渐变成虚影,模糊的背景音一样,人处在一种茫然的状态,明明知道,却又并不真的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是心里已经清楚,明天起来睁开双眼时,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那些在身边的爱人,幸福的生活,快乐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人到底最后要怎么接受这一切呢。
可能最后就是这样一天一天的活着,努力的活下去。
绝对猜不到的真凶!
我自以为自己猜到了凶手结果在最后一集被啪啪打脸。
千万不要看任何剧透!
反转爱好者必看!
这部剧为什么没火起来,好奇怪啊!
本剧和《无罪之最》使用类似的“视点人物”叙事手法,即POV,每集都从不同的角色视角展开,每集标题(除最后一集)对应角色身份,不同的是本剧是以角色引出角色的方式进行的。
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时不时插入过去补充信息,慢慢还原真相的感觉很吸引我。
但是也因为这种模式使得剧集前期节奏不够紧凑,有些支线人物的故事其实没必要凑满一集。
我觉得本剧最大的问题是,剧中的各种角色总是独自跑去找嫌犯,然后就被发现了、打了、反杀了,让人感觉很蠢。
后期剧情开始加速,案情一波三折,悬疑性和迷惑性都很强!
各种大大小小的反转,让观众也和剧中的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一样,对角色的喜恶不停转变。
正如《恶意》里所表达的,观众一开始就被刻意设置的细节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之后就很难改变。
不小心看了一部挺新的剧,整体感觉还不错,第一集感觉节奏有些慢,但慢慢就看进去了,剧本扎实,不断反转。
每集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拼凑和完整一个被绑架的人。
社交网络、新闻媒体、全民狂欢,这世界很好,是我们很糟。
唯一让我觉得不太舒适的角色是苏菲的妈妈,她很爱自己的孩子本身没有错,但实在太过于溺爱和自私,在苏菲迷失的时候也并没有给予正确的劝导。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亲家已经失去了孩子,无论女婿做了什么,这个时候还要为了维护女儿而去跟亲家吵架,即使说不出点安慰的话,也请不要再添乱了。
苏菲的妈妈对待其他人的方式都非常机械,她只关心自己的女儿,对亲家一家可以说毫不关心,在皮雅得知亲哥哥去世心情不好的时候,她还能说出,“你小点声,我孙子在睡觉”这种话,真的是丝毫没有任何同理心。
感觉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人,而你多一些同理心反而显得很另类,好像只关心自己,这样才会更容易幸福。
苏菲听说尼克和皮雅的爸爸是自杀,而不是心脏病突发,很生气的说,“我还以为我们是一家人”,也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虽然能理解,但俗话说死者为大,现在在意这个事情毫无意义。
最后的最后,苏菲和皮雅敞开心扉的对话很有意思,“我们还是一家人吧?
”“当然。
”有时候一家人可能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少了纽带,但我想,真正的一家人,是由各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组成,真正的一家人,是怎么也解不开的。
整部剧就是不停的反转,几个重要的角色很生硬的为了推动剧情而不得不做一些很蠢的事情;亚裔记者强闯民宅也是扯的一批,典型的就是黑亚裔吧。
破案不靠警察,靠妹妹,靠男主儿子的女网友就够了,简直狗血至极。
而且最后那个小儿子看到哥哥手机上的定位就直接去找凶手了,大儿子回到房间就躺床上睡觉了,也不说检查一下手机吗,这么生硬的转场,真是能把人气到吐血。
看完只想说三个字,王德发!
网飞新出这部《致命点击Clickbait》,不仅烧脑又悬疑,还让我们反思,这个社交媒体泛滥的时代。
💻剧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视频,里面一个伤痕累累的男子,举着纸牌说,自己虐待并且杀害了女性。
视频很快在互联网上流传开、而当点击率超过500万时,男子就会死。
💻不出意外,随着视频的疯转和媒体的介入,点击率很快破了。
男子也被发现了尸体。
💻在警方随后的调查中,男子身份不断反转。
从模范父亲哥哥儿子,到受害者,到死者,到出轨被害人,到出轨者,到说谎的一方,到海王,到pua男,再到施害者。
而最后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看完之后挺唏嘘的,社交媒体上的我,是否就是那个真实的我呢。
反转加反转加反转,哎我的耐心就这么没了,最后两集可以合成一个大结局就好,再来点悬疑感。
难道如今的姐们儿们上网约会都不兴先见见面?
我们这老一代人都知道网上没人知道你是只狗好吧?
还有亚男永远都是那么不择手段只配当gay的份?
亚女一个只在意自己花园的律师另一个social phobia的nerd,编剧从论坛上了解的亚裔女生?
最后,那几个春心荡漾的online dating女,你们的视角你们的妄想差点 让我跑上那个evil twin的老套路线。
大家找男人之前能不能先长点脑子?
如果一个30多岁的已婚男人,逮住人也不管有多熟,就把自己的体己私事,告诉别人;如果一个成年人智商低到上班第一天就把自己手机解锁给陌生女人,还自己大摇大摆的离开开会的话,他出事只是迟早事情,连累家人甚至家破人亡也是可以预见的,可悲的是这种蠢直男好像国内还挺普遍的,但是都是酗酒的sb,像这种清醒状态下还降智的也是少见的。
至于小儿子,这种傻儿子,有其父就有其子啊,两儿子智商都挺低的,小儿子那都不叫弱智,一个人不接家里急电不听警告直接以一个未成年人身份拿着棒球棍去凶手家里准备“行凶”,这种智障未来也会和他爸一样下场,这不是简单的冲动了,简直是祸害!
好了,这片就是讲一家两代智障男人轮流作死的故事,看了一点同情之心都没有!
还不如讲爸爸偷情是渣男来的好些,结果原来是个害人害自己的智障,这种智商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还是当爹的。
一集一小时真的太长了,明明就是央视今日说法的智障故事,非要前面故弄玄虚的绕圈子,结尾结局一来,尼玛,浪费时间去看这
看完的感觉就是替尼克憋屈,全剧最惨...作为悬疑剧来看,还是有槽点的,结局确实没想到,本来以为是马特,但是这样大家估计都猜到了,冲击感不够。
谁能想到是个63岁的老太太,先不谈动机,我确实被震惊到了!
但是埃德杀人我无法理解,明明有爱的人,怎么下去的手呢……略感无语,每个人物刻画的也很单薄,不过还是值得推荐大家看一下这个结果给我带来了强大的震撼在于,一想到很多年轻人都在使用交友软件,我就后背发凉......
导编摄剪演都很有问题的一部剧 男主演技尤其烂 两集弃
犯罪动机也太low了,高概念玩脱了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bug。当然,是好看的,紧张刺激。
[Netflix]非常标准的三星半之作。亮点有,但抵不过总体的落俗。
3.7/反转反转再反转 所以真的三人成众 人言可畏 但是还是要说那个亚裔真的太恶心人了 且略长 个人感受最多6集
多少有点虎头蛇尾
台词和表演都好糟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据安全是切乎生死的重要。
挺有existential crisis之隐喻的…放大的荒谬性。老太太冒充年轻帅哥,键盘侠"决定"生死…老太太想要感受尼克那种完美人生的体验,归根到底都是对死亡与孤独的恐惧…记忆和情感也不过是一种构建。
文不对题,叙事混乱。
2.5。噱头还是挺不错的,像极了微博上的吃瓜群众,不断推波助澜,期待着一次次“反转”的出现。但这个完成度也就只能随便看个爽。POV没毛病,然而角色们身上一些社会/身份议题的“探索”,看似丰富,最终都没找到能联结起来的落点,每集之间像是各说各的,大多都变成了废笔废角色。
突然说emma没见过nick也真的是醉了 相当于最初最有力的证据直接被推翻 要不是她突然冒出来 后续的事情至于发展成这样吗 无了个大语 还有 谁会逃命结果跑别人(还是自己怀疑的人)家洗脸???/ 如果最后不准备用那把枪 请不要开头就放在那儿 最无语的是人都走了 结果发现枪是假的 nick和emma的ml闪回 在搞笑呢?/ 好的剧是细节早就铺垫在明线底下 烂剧是想来个转折就扔个线索出来 / 鬼入侵之后这样叙事结构的剧越来越多了 可惜没有一部超越的
最后一个反转属实有点画蛇添足了
太拖沓了,看了三集气质
每集一个视角,这本身很挑战观众。而且谜底拖太长,角色又没有让人建立共情的情况下,很难追完。就没那么想知道最后的命运与谜底
废话太多,演技尬到不行,剧情全是bug
是谁说好看的 你是没看过好看的剧吗 真是看完又气又想哭 浪费了两天时间 你就给我看这个结局😇😇😇
其实还可以,但为了隐藏凶手身份一直在欲盖弥彰,前面缺少铺垫,导致最后一集的揭晓显得非常突兀
1.5倍速看完 最后几集心跳也是1.5倍速= =
这结局tm是什么鬼,就是要么生孩子要么要有点兴趣爱好